兰台秘笈 发表于 2013-3-9 15:41:12

花讯
景山的腊梅开了!今天早上赶着去的(因有朋友让我看着什么时候开,一个多星期没去了),回到家没20分钟,大风就刮起来啦!呵呵,万幸万幸!
刚开没有数十朵,所以不用急着去看呦!天气好了再去不迟呀!等花满枝的时候,近旁站着,缓缓地吸入清清地幽香,感觉好极啦!

秋江 发表于 2013-3-10 13:54:58

本帖最后由 秋江 于 2013-3-10 13:56 编辑

    人老了是不是就爱回忆往事呢?    因为我住在高层,大年三十至正月十五的花炮简直就像在我眼前绽开,看着五彩缤纷的花火,我的思绪又飞回了我小时候到天安门看放花的情景。    那时,每到五一、十一的晚上,天安门广场就会放烟火,一波一波飞上天的礼花映照着人们兴奋的脸,孩子们更是欢呼、跳跃,快乐异常,我特别喜欢那种礼花过后天空飞翔着许多小降落伞的场景,它们像小蒲公英一样飘飘地向前门方向的天空飞去,我那时特别想抓住一只降落伞,拼命的追着跑,可一次也没抓住,最后还是我哥哥得到一个,但也没给我,只让我摸了摸是白绸子做的。    我去天安门看礼花好像是三、四年级的事儿,看过两次。因为我家在天安门附近没有亲戚,我都是住在我姥爷的老战友和老乡冯起的亲戚家(冯起在我老家山东很有名,是32年参加革命的老同志),他亲戚家在珠市口附近的胡同里。有件事很不好意思,但我实在记忆深刻:记得一次五一我去他们家住,正好他们家又来了几个老乡,我只好和她们挤在一起睡觉,结果回校后几天我感觉身上痒痒的,再回到家时,我妈妈发现我毛背心上有虱子,结果是衣服被处理了,给我剪了一个短头发。因为是件丢人的事儿,我没敢告诉程老师,还好同学们没有被传染,现在爆料一下,等着同学拍砖呢。   不过我后来又见过虱子,是我在野战医院洗绷带后(那时节约,绷带都是用了又用),展开准备在铁丝上晾干,就看见了正在爬爬的虱子,是那时老乡身上带的。   有好有坏,乱七八糟先回忆到这儿吧。

草色入帘青 发表于 2013-3-10 19:55:47

本帖最后由 草色入帘青 于 2013-3-10 19:58 编辑

又过了一周。

草色入帘青 发表于 2013-3-10 20:07:27

看到天晴,赶着出门去看柳。没承想小风吹在脸上还真有点儿凛冽,好在没有冻得“紫红”,呵呵。仔细一想,今天还在正月里啊,难怪早上晨光中细细弯弯的月牙朝向东方。

草色入帘青 发表于 2013-3-10 20:12:35

路过小水电站,想起儿时常常在这里游泳,一些大个儿还从栏杆上飞身跃下——燕式跳水。我胆小,连跳冰棍儿都没试过。

wangpei 发表于 2013-3-10 22:22:07

本帖最后由 wangpei 于 2013-3-10 22:24 编辑

       60年代,住在宣武门南一点,每逢放礼花时,大都去天安门。对小降落伞更是垂涎欲滴!记得有一次,亲眼看到降落伞飘到现“中国银行”钟楼的平台上。后来问爹妈,他们说是被总行的值班人员捡走了。   (当时总行办公基本分为三处。至今还能看到的西交民巷“中国银行”钟楼是一处,为总行主要办公地址,现已拆除部分,所剩之处为中国钱币博物馆。钟楼对面的花园小洋楼院子,为中国人民保险总公司等。在东交民巷是总行的国外局,就是国外业务管理局,后来的中国银行总行)。

tiantou 发表于 2013-3-11 17:40:37

33【变化】楼下堆着乱七八糟,是谁家要送废品站的,上面是本印刷不错的小册子,我捡起翻了翻,《美国概况》得,归我了。编写人是美国国际交流总署,没有发行日期,内容中的统计数字是1978年的,历史大事年表的最后一项是中美建交。是三十年前的国情发表。摘一段看看,35年的变化。第103页上是美国人当时的食物、住房情况,原文如下:虽然食物等商品的价格比35年前增加一倍以上,今天一般人只需工作5分钟所获报酬就可买到半公斤面包、2分钟买到一公斤土豆、8分钟半公斤牛油、20小时一件毛织品衣服、6小时一双皮鞋。40个小时可购买一台手提电视机;一般工人每隔四五年即买一辆汽车;大多数工人家中都有洗衣机、吸尘器。大多数美国人都住在公寓或独栋房屋中,配备冷暖气和室内盥洗室。许多房屋由政府拨款建造,而且是为收入较少的人们所设计……. 时间过得真快,又是35年,人的小半辈子。这之后日用品价格的变化大不大,这需要专门人去研究说明了。在加州硅谷的圣荷西市,今年实施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是10美元,以此为标准可以大致估算一下。如今在市场上买双皮鞋的价格还是6个小时的工资,得60美元。我看过也买过,原价标的多在百元上下,过节打个对折,50多元拿下,质量不错,多是中国制造的国际大牌。平时也是常年打折,老百姓乐得买折扣的。折合人民币三、四百元,国内的工厂折扣店也买不到这个价格,否则国人不会舍近求远去买。其他的商品长还是没长,网上都能查到价格,有兴趣的自己去算。与当地新一代移民聊过,除了汽油价格大幅上扬,其他的近年长点也有限,水果季节性的,缺货就贵,大船过来,卸下菠萝又极贱。房子价格差距大,在弗州住时对岸是政府建造对外出租的三层公寓楼,租住者多是退役的军人,几家门前湾子里都泊着游艇。 想想我们这35年价格长了多少。刚买的古船牌富强粉十斤袋装20元,多少年都是两毛零五,长了10倍。鸡蛋四元四每斤,也长了10倍。小学生时走在德内大街的路上,小店炉子上热的茶鸡蛋5分一个,现在旺季的茶蛋五毛也卖了。当然我们的工资较35年前有百倍以上的增长。美国在1978年是2.2亿人口,美家庭的中点收入是1.5万美元。现在3亿多人了,收入更是大幅增加。可价格看来是稳定的,这真来得实惠。是分享了我们中国廉价劳动力成果,有此一说。
34【变来变去】看这百多页的小册子,还有点有意思的东西,就是简化字的使用。刚开始翻时,看的我一愣愣的。比如:“禾”子旁加个“文”念啥;三点水旁加个“尤”字念啥:宝杠头下面加个“夫”字念啥?借着前后文还是能猜下来的,还真有猜不准的,比如“缶”右边加个“又”字,我猜它是个“缸”后来看看笔划没见少啊,又猜是个“罐”字。对不对,这字典上还没地查去。这新华字典也真是,人家毕竟是历史的过客,不少60和70后还学过,不让人家入典。哪怕是在括号内。在我们识字的时候,汉字至少已经简化过一次,我们受益不浅,汉字的部首还是间架都删繁就简,比如爱字就简化得没了心,有心没心该爱还得爱,其实爱的来源主要是脑子而不是心。简化的结果,让我们那双小手,多少还是轻松了些。一个生字怎么也得抄个十遍,学了好几千字呢,日积月累的,少耽误了不少功夫。台港澳那边一直没改,一意孤行着,那时还都不站在一边上,新中国破旧立新,新的就好。小学生当然高兴,况且一识字就学的简化字,繁体字就美,简体字就不美?学生知道什么。到是学大字书法的时候,临的贴都是古字、繁体,的确那简体字想写漂亮了是更难。没学繁体字,但读的课外书中,繁体字的老书不少,如此,不会写繁体字,但读下来没有问题。我们赶上了再一次的文字改革,我没敢说是第几次,应该是文革后期的这次。这次是更加的彻底。比如孤家寡人的寡字简化为上面一横,下面是个人字,一人为寡。简是真简,但不像方块字了,像是画符。你看人家美国人做事真是认真,刚一建交就弃旧图新,台湾连同繁体字都撇了,这第一批出版物全随大陆改成了简体字。不看这本小书,我几乎忘记了这曾经一段的文字改革的历史。现在想想那批简体字实行的时间不长,有没有三两年,就被拨乱反正,老字又复辟了。当时的报纸上应该是已经刊出了简体字版,但图书呢?这一批的图书还存世吗?眼下见不到了,图书馆去找七十年代的书或许能查到。几千年都不大变的汉字,看看汉唐的碑就知道了,我们大体能知道古人说得什么。这就是稳定的好处。这几十年变得太快了,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最新的玩艺是电脑,汉字的输入方式的出现,让“汉字走拼音化的道路”成为不必要。简化字也没了必要。要谢谢比尔盖茨和王选们。

wangpei 发表于 2013-3-11 18:06:17

本帖最后由 wangpei 于 2013-3-11 18:50 编辑

   “ 楼下堆着乱七八糟,是谁家要送废品站的,上面是本印刷不错的小册子,我捡起翻了翻,《美国概况》得,归我了”。

       捡漏。

tiantou 发表于 2013-3-13 09:13:56

35【购物】
“春雨贵如油”地皮湿了,午后看窗外行人没有撑伞的,下楼开车去采购,沃尔玛。雨量还是小,车子花花搭搭的,没有冲洗干净,几个月都没洗上澡了,日常的卫生就是过遍掸子,彻底清洁全指望天降大雨呢,待遇高的是前后的玻璃,眼睛可不能揉沙子。 天不好商店里人少,捡了几样到筐里,来到水产柜台。上次在家乐福店买的比目鱼,25元一斤,这里才17元。不到一尺长,长条的,我老家俗称“牛舌头”。那种椭圆形的,我视为比目鱼的,店里叫“偏口鱼”过去也买过,刺少肉厚,但价格标的是9.9元,我过去的认识是偏口鱼的价格高于“牛舌头”才是,怎么掉了个。天津产?我想起发给我的一个邮件,“日产鱼天津到货”。两年了,那片水域的出产严重超标。于是上次买了“牛舌头”。信息时代,乱七八糟的往耳朵里灌,倒想生活得简单点、轻松点,人又不能不思考、判断,一不留神就被影响到了购买行为。那“牛舌头”吃起来肉薄,刺多,这次不能买了,改买了平鱼。 又奔着猪肉柜台去了。头天晚上电视里播出的纪录片《北京口味》色香味俱佳,其中一老汉烹制的肘子加猪蹄,招引了一大帮吃货,天天排队,供不应求。就是将两样食材闷在锅里8个小时。咱也想试试。柜面上定睛查看,怎么这么大呀,跟小牛蹄子似的,白不呲咧的,切口还参差,看着不顺眼,还就这一种。算了,不买了,那肘子也省了。看一旁的猪腔骨,剁成寸段,17块钱,还注明是“排酸”的。肉里有酸肯定不好,好东西会留着的。肉里的“酸”是什么?是不是抗菌素?本期的《南方周末》的一篇文章《养殖业的抗生素之殇》披露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和消费大国,年产21万吨,其中近一半让猪牛羊和家禽们吃了。排出来了?活的时候吃进的,肯定是死后才排的,怎么排的,又排出去多少?这么想下去就没完了,作为思考者也是痛苦的。罢了,排总比不排强,宁可信其有了,如果多少安点心,不枉多花了几块钱。

luijian 发表于 2013-3-13 14:52:03

wangpei 发表于 2013-3-11 18: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 楼下堆着乱七八糟,是谁家要送废品站的,上面是本印刷不错的小册子,我捡起翻了翻,《美国概况》得,归 ...

微信我也用,还是不错的,建个群吧。

wangpei 发表于 2013-3-13 22:45:05

有些马虎,没太整明白。下边是介绍“微信”的——

http://baike.baidu.com/view/5117297.htm

tiantou 发表于 2013-3-14 11:48:08

36【国图】午饭后去国家图书馆。老馆歇业,去的是北面的新馆。进了新馆自觉前往办证处,以往的规定:借书证一年一年检,收上10块钱,他们也不怕麻烦。这回有了改进,我说没带身份证,因为不是头次办证,驾照也对付了。新的规定是三年一检而且免费了,这样好,办公益不收小钱还简化了徒劳无益的手续。新馆气派,从上到下玻璃大厅,阳光投射下来暖融融。大厅宽敞,四围是阅览室,敞开式布局,一览无余,排排坐的都是读书人。刷卡进了一楼工具书阅览室,架上是书、座上是人,到处满满当当,一点钟午休时间看书的多,打瞌睡的少,学生多,不少人都带着笔记本电脑,到这攒来了,还没到学期末呢。转了一圈,没见个空座,空座上没见人,也撂着件衣服代表着。问过管理员,杂志报刊在四楼。出来电梯升顶。杂志阅览室内同样也是满满当当,座无虚席。我在书架间徘徊,社科类杂志在一进门处,最里面是自然科学类。说这里有几千种杂志不为过。过去的规定,但凡出版社的出版物,必须赠送若干本给国图,各处的图书能在国图露面也是求之不得,于是这里得天独厚,哪没有这都有。几年不见,老面孔多新面孔也不少。《世界文学》多少年都不看了,翻开,里面的作者都没见过;《大家》云南办的文学杂志,曾看过它的创刊号,当年的大家,现在好像成了大家伙,作者多是新人,文后都有作家介绍,有的也并不年轻。我们没能文学少年,更没有文学青年段,一下就到了老年,四处皆空谁都不认识。好歹见着个余华,站在架前翻着看他那篇。转到画报栏,过去的三大画报:人民、解放军、民族,现在花哨多了,各省都有了画报,甚至行业的画报。翻开一本《黑龙江画报》景不多,人多,各地区、企业的头头脑脑亮相,商业气息太浓,不看也罢。见到本《黑龙江地方志》杂志,翻开里面有段“龙江历史大事记”连载之十,记录的是文革十年那段:1968年组建兵团的“六一八批示”;1969的珍宝岛之役;1973李先念批评兵团亏损”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当年连队就实行了定额管理的工分制,缘由在此。何年何月北京、上海、天津首批知青抵达的日期和人数;1975年解散兵团的决定。这可是信史,有根有据。我溜达了约半小时,才算在边上的排椅寻着个位子坐下。此地不设老弱病残专座。白发苍苍的,行走蹒跚的见了好几位,也未可知是哪路的神仙。人多,但足够的静,连手机声都没有,只是人多热气高温度偏高,令边上的年轻人呼噜起来,给了他一肘让他打住。没翻多少本,不觉间四点半了,忙起身。 37【门脸】       “国图”原来叫“北图”,建成后曾被列入“北京新十大建筑”,当时其面积和藏书都是亚洲第一。前三四年,它北面的二期竣工、开张,不久南面的老馆关门谢客内装修,这一停就是小三年。北面的新馆只能阅览不能外借,我也就没再登门。常从门前过,脚手架安全网遮盖个严,开春后见它亮出了大半扇,还是白墙绿瓦,修旧如旧。我问管理人员南面的老馆什么时候完工,告我不知道。中国大的建筑项目总好竣工时献个礼,2013有什么好日子,还渗着。老馆运行了多少日子就大修了,记得之前也停业过一段,更新电脑系统,时间不太长。不像这次,一歇就是一千多天,还不知何时是头。还是吃财政饭的好,这要是农人就得喝西北风。 拆那、拆那,不断的盖大楼,盖完之后也不消停,没隔几年就开始翻修,哪怕是些金牌工程,这事多了,有“气死鲁班的鲁班奖”的说法。这国图也没能完全幸免。建筑物频繁装修原因之一是建造施工质量问题,不修得出人命。其二就是折腾,曾听酒店管理人员说过,酒店四五年就得重装一遍,用材、风格变化,取悦于住店的人,吸引客人入住。 从大的方面说,一拆一装间都增加GDP。就一家商号说,装修会出经济效益。但建筑和建材的普遍短寿,实在是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庞大的建筑垃圾的处理又耗费了多少的资源。 按说花自己的钱心疼。老百姓自己也折腾。新楼住进去不出五年新一轮的装修就开始了,楼内从此就叮叮当当,几乎没有安静的月份,一座塔楼几十户,连绵不断,不说月月,那也是季季有新开工的。我也不想折腾,但房间地面龙骨上架的地板吱吱嘎嘎的响,走哪,音响就陪伴到哪。没辙,新房住了三年后拆了实木地板,换上复合板直接铺水泥地面上了。更多的人折腾还是为了个脸面,图住个新房舒坦,尤其楼内业主不断的更替,新人进来,室内一切要推倒重来,有的新人也不是外人,老人搬出去了,小辈的做了婚巢,要新人高兴,打掉重装。这些年白血病患者越来越多,跟装修关系极大。《大家》刚上架的这期中,唯一我还知道的大家是余华,翻了他的一篇文章《世界剧场及其他》文中他写到“我们是一个热衷装修的国度……”并痛说遭遇邻居装修之苦。他也住在北三环。

wangpei 发表于 2013-3-14 12:50:02

      国图刚开始闭馆装修时,老田就告我:那是个国家级的看书地方,哪能说关就关,还一关就好几年?

       我92年去亚运村,在汇园公寓K座办公室上班,打95年租转售,这装修就没消停过。

tiantou 发表于 2013-3-15 13:23:43

38【图书馆】午饭后又来到国图,还是四楼,还是乌泱乌泱的人.<<大众电影>>好几年没看了,看了当月的这期,介绍当下的电影,引不起兴趣,也没引起购买的欲望.<<天涯>>头一次翻, 知道它是海南岛的出品,想看看地方特色.看下来作者几乎就没有岛人,都是大陆的.内容上不是青山绿水,而是全球视野.杂志开篇的文章,我注意浏览其中日本人福岛事件后的表现,该篇文章的分析内容简直就是学术论文。王小妮的一篇纪实作品,把学生反馈给她的作业内容摘登了出来.王算客居海岛,在当地大学的教书合同也截止了.她过往作品中记录了农家学生的悲喜.这份杂志已不属于纯文学范畴.一份地方杂志,户口在当地,不说当地的事,放眼世界,想通吃全国,大概是不少杂志的办刊理念.生存第一,能够树立品牌,吸引消费者,挣钱,税还要缴在当地. 看报纸在最里面,全国的报纸这都收了,当天的报纸都分别夹在块铝板上,捧读有点沉.这的老年人更多些,老头多于老婆,说明退休后闲老头要多于闲老婆.我翻了份大字版的<<参考消息>>,今年家里订了许多年的这份报纸没再续订,今后可以来这看了.<<讽刺与幽默>>翻了看画。 跟大家推荐,图书馆是个好地方,我都受益了20多年.最初给孩子借书,一月三册,科幻 侦探 文学作品,后来借画册 摄影集给老人看,当然我也看,直到老馆歇了业.国图之外还有市图,特别是区图书馆应该离家不远,盖的都不错,冬暖夏凉,溜达着就到了,进去歇歇脚,浏览图书,身份证就行,现在这张脸人家都善待了,今我进馆,忘带了读者卡,也没身份证,写下了身份证号码也就让进了。图书馆是全民的福利事业,富丽堂皇守在身边为何不享,这里有的是闲书,很多都没地买去,不是过去读书少吗,现在有闲了,也不必功利的目的,随心所欲吧, 趁着眼神还行.如果不看字,有不少的画册,我们都有看小人书的底子,看画都乐意.国图不但有书看,还会不时的举办展览、讲座。前些年我赶上次“馆藏珍品展”,由馆长讲解,其中还有司马光的一幅亲笔帖,馆长评价说,文章好,文字不算太好。看着老帖,有种与古人交流的感觉。读书权当散心,老在牌桌上较劲,赢了还好,输了还不闹心。图书馆修心养性,让人平心静气,那么多人捧书在读,都是翻页的声音。来了两次连个电话铃声都没听到,我还以为整个建筑都被屏蔽了,直到我兜里的电话响起。我压低了嗓音还是被人轰了出来。

草色入帘青 发表于 2013-3-16 16:16:44

本帖最后由 草色入帘青 于 2013-3-16 16:17 编辑

本周的柳色。

草色入帘青 发表于 2013-3-16 16:18:50

今天还是雾气腾腾。

wangpei 发表于 2013-3-16 16:26:42

微信免费遭遇挑战 电信运营商约见腾讯 ——

http://cf.youth.cn/html/2013/03/83DlAtTjKr16093449.shtml

草色入帘青 发表于 2013-3-16 17:00:27

走在湖边,想起古人的一首诗,对眼前的景,比我形容得要好百倍,于是只好借用一下啦: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的《早春》 )

草色入帘青 发表于 2013-3-16 20:21:14

哈哈哈,虹学长说得不错。可我现在忘性大得要命,以前喜欢的古诗忘得七零八落,经常是临到要用时只能想起几句,有时甚至是一句半句,而且还常常想不起作者是谁。唉。是不是脑退化症前期?

草色入帘青 发表于 2013-3-16 20:30:13

想起有一次看了一个武打电影,其中一位大壮汉出口成章: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一下把他老婆感动得泪流满面。我当时乐晕了,觉得太搞笑了。谁知,后来才发现,那哥们居然是背诵李白的诗。唉......
可见,诗海浩瀚哪。

草色入帘青 发表于 2013-3-17 12:50:15

这两天,我的水培朱顶红在沉寂了两年后又开花了。虽然矮小些,可还是红艳艳的,生机勃勃。

草色入帘青 发表于 2013-3-17 21:59:16

刚才看到了上弦月,可怎么也找不见星星,不知怎么回事.

tiantou 发表于 2013-3-18 11:03:59




40【忘了】在山东馆与老刘一道点菜.老刘厨师出身,乡下那阵,先在口径一米多的大炒锅里挥锹好几年,为=战士们服务,三百多号人呢。后来才抡上了板锹在水田还是运干做土方。现在服务的对象就是老妈一人,工作日每天两顿伺候着。最后要了一壶绿茶、两瓶啤酒、三凉、六热菜,九个菜吉祥。点菜时的菜谱比大号画报的篇幅还大,印制精美,看图点菜。见着一盘凉菜“碧绿**”面目可人,琼浆上面一大团绿丝,问过,说是西葫芦丝。西葫芦也可以生吃,那要尝尝。果然,这盘绿菜赏心悦目,口感也不错。老刘说没啥新鲜的,咱回去也做,擦了丝,那汤汁自己爱怎么调就怎么调。还是老刘有职业敏感,回去就能落实到自家餐桌上。吃得差不多时,还有道硬菜没有上来,我问老刘,咱们还有道鱼呢?还不给咱上,清蒸的吧。八宝鱼还是什么鱼没记住。老刘说:咱没点。是说来着,几种鱼让咱选,还让到里面的去看,咱俩谁都没动地方。想起来了。从坐下来开始点菜就没离开餐桌。真是,什么记性,还望眼欲穿的等。这山东馆点菜也不规范,改叫“齐鲁苑”之后不失“驻京办”的底子,食材还是大厨都来自齐鲁大地,服务员们也多是山东大闺女,生猛有余,训练不足。人家许多馆子点完菜后服务人员总会归纳复述一遍,以免落空,少了收入。这家缺了道程序,我们少了道菜。赶紧补上一道威海的特产“鲅鱼馅饺子”剁碎了也是鱼。 没吃上八宝鱼没关系,我晚上还有机会。单位的同事,宴请我们退休的老几位,地点“西海鱼生”手机上发来短信标明详细地址。我五点多出家门,人都在了车上,忽然发觉手机没在身上,一阵子慌乱,没了地址,人也联系不上了。仔细回想上午和老刘曾经讨论过这处地方,在积水潭医院的后门,挨着海子,想到这有了心中的路线图,心安定了下来。积水潭是个熟地方,进了船板胡同往东不远,雾气昭昭中看到了馆子花体字的横匾,门脸上面栽着丈余高的竹子,真的、假的?怪怪的。 我想起老刘几次给我叨念过的一句话:出门前要记住一句话“伸手要钱”伸是“身份证”或乘车证、公园证等证件;手是手机;要是家门钥匙、车钥匙;钱,没钱寸步难行。今后真得刻意地提示自己,忘了就误事。

41【新人】新人们露面,报上刊出标准照.现在的标准照比过去的要小的多,比毛刘当选时的四分之一都不到,还是知道分寸的,今非昔比.尺寸小,上镜率可高,不可同日而语,更不在一个数量级上.那时才有几部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普及.电视上看,排座次在前的,我还能知道个一二,但往后一排,或者头排往边靠靠就成了陌生面孔.你觉的生,肯定有觉得熟的.是哪一行哪一界的代表.主席台越坐人越多.不是要精简吗,减少纳税人的负担.其实说多也不多,第四届时那才七亿多人,还不含着港澳,人这不都要翻番了.众人的事得众人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代表,还有五十六个民族呢,所以长字级的不能少了.说到三千还是两千的代表,不仅脸生连名字都生,不是换届换的,你在任五年还是十年,不认识的还是不认识,问问首都的地方官是谁都不一定说得准。人们不直接跟官员们打交道,自然就不关注,到是贪官们名气大些,当然是揪出来的那些,也是揪出来的不多,最高级的知道几个,地方级的,北京近年有谁?没有印象,藏得够深或是没人去揪。谁在台上都得办事,北京这些年地铁建设突飞猛进,跟官员跟代表的决策都有关。北京城乌烟瘴气,也有关,首钢搬迁到了河北曹妃甸,以邻为壑,但老天刮起了东北风,那烟尘又一路顺风的回老家了吗。又要青山绿水又要经济发展,美事都想着,两全其美就难了。代表们在会上说了一溜够,会后该总理部长各级大员们抓落实了。 在东三环的车流中,我听这新总理的记者会。内容已不重要,大会都说了、定了,总理照办落实就是。形式重要,怎么说重要,人的形象、面子。收音机里没面子光声音,不知为何话说得慢慢腾腾、吞吞吐吐。过去没有机会听到本人的声音,或者是读稿件以外的声音。其实本没有悬而未决的问题让你拍板、译员居中又给你撑着,腾出时间思考或打腹稿。没个痛快劲,听着让人起急。想起了前面的温,虽然也是不温不火,但还算得流畅,最痛快的还是再前面的朱,说得痛快、听着也痛快。我检讨了自己,换了口味还听不不习惯。或者是人在囧途,走走停停一堵再堵,本来打开音响,想来段“喜洋洋”舒缓一下郁闷的情绪,谁想又碰上个……。

shenzhixiong 发表于 2013-3-18 18:57:14


      
       在海外的大学同学给我发来了这样一篇文章,一段令北京人伤感的文字……


      刚开始读的时候有点觉得这类文章内容大同小异还算常见。但是读着读着共鸣多了起来,以至于读完全部文字之后竟然眼睛潮热了……

      原文像是出自一个北京爷们之口,用词挺糙、国骂不少,可文章确实话糙理不糙。尽管有的观点失之偏颇,但还不无些道理。我并不赞成文章里的所有内容,但我承认感情因素战胜了我。虽说我并非是老北京人、我父母家是1949年之前才迁来北京的,但毕竟这里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有着我太多太多生命的回忆,怎会漠视?

      为了不影响朋友们的感官,我把原文章中的脏话做了卫生清洁,还请原作者谅解!


我觉得北京病了,还不轻!

作者佚名

    听说鼓楼钟楼周围又开始拆迁,中轴线上最后的北京即将消失,代之为假古董、电影道具,将招来八方游客......

    新闻说宣武区今年要有6万人迁出宣武,奔向京郊…… 我不敢骂国家,不敢骂政府,不敢骂党,我只想对拆迁的那帮人说句“***!!!”

    6万是个什么概念?刚刚百度一下,08年末,宣武区常住人口50来万,还包括12万外地的,…… 如果有一天咱不是北京人了,那咋办?

    想跟哥们儿喝个酒,你从亦庄过来,他从海淀过来,你从通州来,他从大兴来,你从房山来,他从燕郊来,喝多了打车回家的钱都能去趟河北了…… 想去工体看场球,球完了一高兴一狂欢,地铁都没末班车了…… 想去单位上个班儿,光坐车就得仨小时,愣挤早晚高峰活该……

    想去趟原来住的胡同看看,等走到那儿的时候,发现一帮外地人在你原来住的地儿盖起的别墅里骂着北京这儿不好那儿不好呢……想跟别人问个路,他用不知道哪儿的外地口音跟你指挥呢…… 越想越来气,TMD。

    北京真的变了,拆迁下的京城,正被一种诡异的气氛所笼罩。爷们儿打小在胡同住了十多年,很舍不得胡同的消失,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或者说,一条胡同拥有一种神。什么神?那就是咱北京人的精气神儿。拆迁后的北京会是个什么样儿呢?前儿跟哥们儿喝酒,讨论了一番,我来想一下。

    西城区的都搬到回龙观去,剩下的是专坑老外的后海酒吧…… 东城区的都搬到天通苑去,剩下的是专供大官儿的南池子…… 宣武区的都搬到亦庄城去,剩下的是专蒙游人的东琉璃厂…… 崇文区的都搬到大兴区去,剩下的是专坑外地的红桥市场…… 等那时候,北京会成为外地人发家致富的宝地,当然也会成为北京人回忆童年的伤城。

    到那时候,想逮个蛐蛐得去趟自然博物馆,想看个胡同得去历史博物馆,想听场京剧得去音乐博物馆,想喝瓶啤酒得去外地人开的饭馆,想吃碗卤煮得去山西人开的削面馆,想侃会儿大山得去个人少的地儿因为那儿没人管…… 活在北京,真可悲!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不是说你把四九城儿拆得跟***似的,就是我们北京的轨迹。内城里寸土寸金,狗都想找块儿地儿安家,当规划者们认为只有用钱把老北京轰出北京的时候,你们才高兴?

    规划者们也抓住了北京人的心,下岗的下岗,呆着的呆着,没钱的没钱,有钱的也就是个最普通的老百姓,每平米5万,搁谁谁都得搬。可是,钱能买下高兴,高兴买不来回忆。

    不是说拆迁轰人就是最好的妙策。把城四区给了外地人们发家致富,真正的北京人躲到郊区,想去趟陶然亭得仨小时,想去趟天坛得半天儿,想去趟单位报销个药费就跟出国似的。

    其实,老百姓说不了什么,做的也只能是拿钱走人,我们心里不高兴,凭什么东成西城崇文宣武给了外地人经商,我们去了通州大兴?凭什么外地人经着商,嫖着娼还说北京这不好那不好?凭什么陪伴大半生的大杂院儿说推就推?嗨……当老北京都从四九城儿搬迁的那一刻,就是北京文化倒塌的那一刻。在菜市口听着外地话,您咯应不咯应? 在东四看一群南蛮子住了四合院儿,您羡慕不羡慕?在西单看着外地的卖着炒肝儿,您还有没有心情吃?在永外听着一群人不伦不类的“丫”的用法,您起急不起急?

    为什么北京只有拆迁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为什么五湖四海都来北京建设却要以搬迁为代价?盲目的轰走老北京,只会让北京越来越没有北京的味道,对了,什么是北京的味道?

    06年高考作文时北京的符号?难道说,外地人在北京疯狂买房,而老北京无奈搬迁就是北京的符号?如果有一天,我们不是北京人了,那就真是城市包围农村了。北京不是鸟巢水立方,是月坛体育场。北京不是国家大剧院,是以前都会去的中山公园音乐堂。北京不是CCTV大裤衩,是整点报时的电报大楼。北京不是CBD的高楼林立,是小时候住的胡同四合院。

    北京不是八通线,四号线,五号线,更不是快速公交,是又慢又颠但从不堵车的红白公共汽车,是那个28直把自行车,是早上出门就能遇到的豆浆油条煎饼摊儿。北京不是路上形色匆匆的上班族,是搬个小凳在胡同里下棋聊天的老人们。

    北京不是3,4万一平米的商品房,是那个住着10几户的大杂院。北京不是欢乐谷嘉年华,是小时候都会去的宣武公园、中山公园。北京不是3D、IMAX,是胜利红楼地质那如同上课铃一般的开场铃声。北京不是拿着山寨手机放着网络歌曲,是左手收音机里响着的京剧和右手提了着的鸟笼子。北京不是崇文门儿、前门儿、永定门儿,北京是东便门儿,西便门儿和广渠门儿。北京不是首都博物馆,是老舍故居。以前可以做在教室里听着电报大楼对表,现在只能看看手机上冰冷的数字。

    以前走路怕树上的毛毛虫掉下来,现在走路怕高楼上的坠物。以前放了学了可以胡同里的小伙伴一块玩,现在不知道住了12年的邻居长什么样。以前吃着自己家院儿里种的石榴,现在吃什么都怕中毒。

    北京城里住的不是北京人,北京人不知道去了哪儿。四九城儿里最后的一些老北京,终于被迁出了北京,北京完成了国有化,我们彻底没家乡了,当外地人想念家乡的时候,还能做火车飞机动车回到家乡,感受家乡气息时,我们身处北京却不知道家乡在哪儿,

    北京的回忆文化没有了,留下的只是建筑,和一些任何城市都可以建筑的高楼大厦。 北京没有了,以后请叫这里首都。


      转发完这篇文字,心中涌起一股酸楚的感觉。

      但愿这不会是一篇北京悼文!


秋江 发表于 2013-3-18 21:47:41

这几幅风景国画是已故的黄逸宾老先生画的,树画得很童趣并且别有特色,他的画有七幅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tiantou 发表于 2013-3-19 07:43:37

shenzhixiong 发表于 2013-3-18 18: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海外的大学同学给我发来了这样一篇文章,一段令北京人伤感的文字……




43【四合院】从四合院长大的人自然就对院落有感情,如同打小吃啥长大了还好这口.人之常情.四合院住着舒坦,自不用说,我小时住的那条胡同里去年搬进位大官,谁就不说了,排座次在前10没有问题,高台阶下至今还卧着上马石,这地界已然不多了.现在副委员长们都捞不上四合院住,都往楼上请了.四合院两进、三进都有,大的院落横跨在两条胡同之间。一进的小院也有,阜内大街的鲁迅故居也不错,整洁、清净。曾经也不贵,写本非畅销书,也就换来了。普通老百姓,那时独门独院的也不少,但大多数还是住在大杂院中。比如我五六十年代住的院子是三进的大院,前后门开在两条胡同,住着20多户人家,不是独家就归类于杂,这院子曾经属于逆产,归公之后成了机关大院,搬进五湖四海南腔北调的人,杂了。但院子一点不杂乱,各家经营着自家门前廊下的一块,院子中心是个大花园,一切都是井井有条。更可贵的是邻里关系,家长回来晚了孩子可到邻居家待着玩,写作业,再晚了吃上一口,临时上街办个事门都不必锁,一团和气,年龄相差不多的孩子,尤其是在寒暑假,一块游泳、看电影、踢足球。甚至上房爬树打群架。四合院毁在了1976地震之后,地震棚支起后,各家各户画地为牢,占住了就归了自己,加之罐装煤气正在普及,家家户户都需要个遮风避雨的小厨房,儿女们这时也长大成人谈婚论嫁开始,怎么也得磊个窝,就“张大民”那样的幸福生活。这部电视剧将大杂院、小杂院和市民的心理写得淋漓尽致了。四合院或今日其中的大杂院已经惨不忍睹了。年年都要回到我曾经住过的老院子,老邻居就剩了一家。20多年前这一片就被划为四合院保护区,因为是公产,房管所只能做到维护它夏日不漏。户口在院里的多数都不在这住,外地打工的三五百块钱租住了进来,院内勉强有一条可供自行车行走的窄路,其他都是棚户区。只有老住户哀叹今不如昔苦不堪言,物质上、精神上的。盼着拆迁改善居住环境,这里又不许盖楼,只能等着大款们包院子下来,这得几千万上亿的投入,二十年了,整条胡同实施了这种整体搬迁,四合院落架翻修的也就十个八个院子,不足四分之一吧。院子里的百姓们越来越买不起房,就盼着拆迁款,才不关心保护呢,那院子本不是他的,真要翻盖四合院后百姓哪住得起。就在那耗着。北京皇城的金碧辉煌一定要以灰砖黛瓦为组合,否则就跟着西服穿免裆裤那么寒碜。北京现在就落到了这个份上。

tiantou 发表于 2013-3-19 14:46:43

【彩色方格】

这二年写点东西也不容易,小心翼翼的,尤其是要注意敏感字,比如一些个伟人的名字、甚至姓氏,对某些年轻女性的称呼,还有就是主旋律,你以为是唱和,那是一厢情愿,早就不是“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的年代了。于是就要避开,防不胜防,躺着也中箭。这就换了个单词,免得又被揪住。人都变得有点弯弯绕了。就这样,一不留神也惹人不高兴,后果挺严重,我现在遇到的最高级就是被没收。从小就没少被没收过东西,是小学生的课堂上,小玩具、小人书唔的,但通常期末还你或者家长会直接给了家长。现在收了就不还了,为什么呀?也不陈述一下理由,沟通一下,弄个明白,也好下不为例,错误一犯再犯多不好呀。
没有给这个机会。于是想主张自己的权利,或为码过的字文责自负,都失去了对象,没人理。
老北京网不错,比凤凰网强的多,我一稿两发时,咱这边照顾老街坊,至少这一年从未为难过。文责自负,白纸黑字,授人以柄,想查办人证物证都在。而那一边时时刻刻睁着警惕的眼睛,同步放行的几率也也就50%。我怀疑那边薪水高,考核指标中也有比例要求,跟当年抓右派似的。
关键是咱没有违章的地方不是,更甭说违宪了,谁违谁知道。
很有些胡说八道的东西,当然是在其他网站,无根无据瞎编的,也屡见不鲜,大概是管也管不太住。这跟收税似的:工薪族的,一分少不了,无数漏税的地方,想收又收不上来。专挑软柿子捏。
网管的工作太粗放,依我看,实行分类管理。守法户、基本守法户、违法户。工商业改造时就实行区别对待。现在有了电脑网络化管理,精细化更不是问题。重点盯着违法户就得,其他就不必费心,你省事我们也顺气。还是人不够敬业,上班尽玩游戏了。任凭电脑见到敏感字就抓就删。 昨天写了篇【新人】,贴上去,那边见了就没收了。贴上老北京网,给出个方格迷:一排方格赤橙黄绿青蓝紫,次序打乱着,让你分别标出彩格的颜色。真是给以颜色了,头一遍答错了,就没让过。这要是色盲患者大概是要把人关在门外了。这“智能人工识别操作”是打算加强管控措施还是逗你玩。几位遇上了吗?

tiantou 发表于 2013-3-20 08:21:30

44【三月雪】昨晚降雨,今早遍地洁白.窗前的塔松身披银铠,不堪重负的样子.三月雪不新鲜,除非六月的.三月雪弥足珍贵,”贵如油”白花花的不是雪花银,是六月黄澄澄的麦子.京郊的农民没有麦子种了,就是挨着密云水库的庄稼地,也不给供水,只能种老棒子了,那东西耐旱,老天多下点雨就多长几粒,少下了也不至于饥渴得颗粒无收。水库的水沿着京密引水渠,一条青青细细的水道进了颐和园屯着,留着市民喝。一小撮市民想一水两用,下肚前先下水游个泳,不行!沿途几十公里,添哨加岗或铁壁合围,看得、喝得、游不得!新时代城市河流的功能退化了。 让环保局长下河游泳,“两会”中连一把手都谈笑的话题,可见老人家的“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还有那“八字方针”40年后又大而化之为城市人的命脉了。干不干净比有没有还重要。看天气预报云南四川交界处老是“高森林火险”,年年如此,老天爷就是不惠顾那里。北京是风水宝地,要不老祖宗不会在此扎营繁衍。地方好,架不住人多,200万人时海淀还是海淀,2000万人时就成了干淀子,上次北京区县易名,灭了崇文、宣武,太可惜了,一个国家能不崇文宣武吗?实事求是该灭的当是海淀,万泉河里的水泥板河槽小孩子可以踢球,除了昆明湖其他的水面多是再生水,你还别嫌水质差,这一方一方都得花钱买,要不前七八年圆明园就在湖底铺膜砌底引来人间的轩然大波,现在这已是见怪不怪了。连咱们韩同学园子里的那两方傍着垂柳漂着鸭子的大水坑都加固了防渗措施。海淀,这地名夹带着的水灵劲都是40年前的美好回忆。雪下得好,多少解了点渴,降解了大气中的霾。人啊,还得靠天吃饭,现在还得靠天搞卫生去污降尘。我还惦记着扫雪去,起身一看,甬道已被物业打扫得干干净净。其他地方,连同那树挂,还都留着看吧.太阳出来了,摄影师们出动了,紧着!

草色入帘青 发表于 2013-3-20 08:28:47

一起床,看到窗外晨曦、积雪、清洁工......真令人惊异。上班的路上,人们不时掏出相机、手机拍雪景,都乐陶陶的。久违了,三月雪。

秋江 发表于 2013-3-20 13:39:10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本书叫《三月雪》,那是一部深深感动过我们的儿童文学作品。
   昨天下午京城开始落雨,今晨凭窗一望,看到的是一片雪白清朗的世界,那是真真实实的三月雪啊!有人说的好:雪是雨的灵魂,雨是雪的归宿,纷纷扬扬飘飞的是雨的魂魄,潇潇洒洒落下的是雪的归途。
页: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