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秘笈 发表于 2013-2-3 20:45:11

呵呵,原来如此呀!我还想知道门神谁贴左边,谁贴右边有讲究吗?什么时候贴那?有谁知道门神的典故呀?

wangpei 发表于 2013-2-3 21:09:01

玛丽亚.卡拉斯(号称世界十大女高音之首)演唱普契尼歌剧
                                        《贾尼史基基》中的唱段:我亲爱的爸爸。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DgwNDI2NA==/v.swf

兰台秘笈 发表于 2013-2-3 22:57:30

    今天我也看雪景去了。意外的是赶上一些拍鸟的人在给鸟喂吃的,以便诱使它近一些方便拍照。按真正观鸟的人说似乎是不提倡这样诱鸟的。因为鸟很漂亮,我也忍不住拿出小相机在长枪大炮们的边缘照了几张。肯定没有人家好家伙照出来的清晰漂亮,不过已经很知足啦!他们说这鸟叫红嘴蓝鹊,它们是一对两只,真的很漂亮!希望我们的行为不要惊扰了它们的自在生活。

liuxiuhua 发表于 2013-2-4 11:01:40

本帖最后由 liuxiuhua 于 2013-2-4 11:04 编辑

                                    过年(3)
      我刚成家时还在燕郊工作,每年的三十和初一肯定是在婆家。九十年代初调回北京时,没有自己的住房,就住在公婆家,过年就是一个大家庭的事。每当寒假到来,打扫房间、擦玻璃、洗洗涮涮等工作就陆续地开始,快到春节时刚好干完。父亲身体好时,提前两三天就开始做酱肉、酱鸡、排骨、卤蛋等,面食和素食就是我的专利。后来父亲岁数大了,每逢过年保姆大多也回家了,准备工作就由我和爱人承担。父亲的保留项目一个不能少,卤蛋、酱牛肉、排骨、丸子、鱼虾等,大年三十早起就发面,蒸麻将花卷、果酱包等主食,一般是蒸四锅,共八屉,还有我的特色菜素什锦,一般要炒三大锅,这些食物除了初一聚餐,都分装成袋,每家带走。虽然忙忙碌碌,只要大家都喜欢,我就做得来劲。
      春节晚会开场前,我已经和好面,做好馅,就等明天一早包饺子。春节晚会年年必看,节目的质量还在其次,关键是陪同父母,大家坐在一起,共同看一个电视,边看边聊边吃零食,其乐融融。新年钟声快响起时,按照父亲的习惯煮点元霄,每人吃几个。三十晚上还要放点花炮,为的是凑个热闹,主要还是看别人放。新年钟声响起的时刻,天上五彩纷呈,炮声震耳欲聋,心情特别舒畅,我会在心里默默地祝福自己。
      大年初一,兄弟姐妹都带着孩子同时也带着年货来看望长辈,聊天打牌看电视,陪着老人玩会儿麻将,我们姑嫂一起在厨房忙碌。中午两桌丰富的菜肴摆好,大人孩子分别入座,酒虽不多,谈天说地热闹非凡。晚饭是父亲煮的满满一锅八宝粥,香气袭人,大家争先恐后。家庭聚会从上午一直热闹到晚上,无论是女婿还是儿媳,男女老少,全家到齐。
      过年虽然很累,但依然让我期盼,一大家子人聚会,享受的是亲情。

liuxiuhua 发表于 2013-2-4 12:51:17

我当年做饭最紧张的时候,曾经两个炒菜锅一起用,同时炒两个菜,轮换地翻炒,现如今没有了老人,这一切成为历史,很多菜都不会做了。

wangpei 发表于 2013-2-4 14:58:50

彭丽媛《北风吹,扎红头绳 歌剧<白毛女>选曲》

                                                            这歌里有“门神”——

http://player.56.com/v_NzAwNzc4MzA.swf

liuxiuhua 发表于 2013-2-4 16:11:34

本帖最后由 liuxiuhua 于 2013-2-4 16:12 编辑

      我是二年级到育新小学的,当时只有一年级是两个班,二年级以上都是只有一个班。
      前几天聚会时,王培讲,咱们学校最高年级的毕业生是68届高中生。
      我计算了一下:68届高中生应该是62年小学毕业的,也就是说,从62至65年,共有四个班的毕业生。
      66年文革时,咱们学校有初一:两个班;六年级:两个班;五年级:三个班;四年级:三个班,三年级:两个班;二年级:两个班,一年级:一个班(聚会时二年级同学说的,一年级只有一个班)。
      也就是说,全校前后一共有19个班(没有包括5.3班)。
      不知我算得对不对。

tiantou 发表于 2013-2-5 01:37:17

68【幸福生活】过去听过这样一句活,说的是美国“儿童的天堂、中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墓”对不对不好说,因为待的时间不长,接触的人很少,主要是近三十年过来美国的同辈人,说英语还都带着乡音。他们在收入上进入了中产阶级,作为少数族裔的美国人。他们孩子中的老二生在了当地,长到二十岁上下,已不跟我们这辈人的访客们沟通。下一辈大的也已快到了三十岁,工作多年。小学、中学、大学都读在当地,“香蕉人”了,如果他们天堂了一遭,也就是在小学阶段,课业负担轻,玩的时间多些,但要是赶上虎爸、虎妈的,幸福生活要大打折扣。华人重教育,严苛之下,书读得好,进入好的大学,专业选择的自由度也高些。迈出了天堂阶段,就上了战场,年头不多,才几个回合,仅从收入上看,超过父辈的已不鲜见,但出息不出息还要再看。中年一代,受累的命,青少年时就开始辛劳,中断学业后又十年寒窗,隔着大洋在两边就读。读完了又要谋个饭碗,走学术之路、吃技术饭的、自己开公司的、二十年山高水低。什么算事业有成,有一技在身,服务社会、养活家小,这个标准可能不高。与过去的同学、国内的同龄人比未必比他们站得更高、走得更远。怎么就幸福了?高薪、大房子,幸福不幸福自己知道。四十万以上的高薪要给你收了一半去,这税那税层层征税,这些人喜欢奥巴马的不多。还有那大房子,幸亏这的退休年龄晚,要不一直给银行打工到退休。持有成本也不低,1%资产税,一旦遗产转移,人过半百的,不想也离得不远,还要交上近半的遗产税。近年大陆的国人飘洋过海到这买房子,不是没整明白,就是钱来得太容易。战场一点不假,打工的,不好好干谁给你关饷,隔三年五载,遇到经济周期,减薪、裁人司空见惯,迫你兢兢业业时时刻刻。自己开公司的,风险和利益平衡,法律严苛、人生地不熟的同龄人,挣扎出来谈何容易,人人有一本辛酸史。好在能出来混的都足够的聪明和魄力,在这各色人种中,新一代华人干得不错,还是信心满满的多。这次见识的十多个家庭没听谁要回头转的,到是他们短期回国有些不适应,春节的喜悦往往躲不开“北京咳”。周日在中国店门口侯着,一位四十多岁的华人过来推销保险,是北京上地过来的,过来十多年,问他这行业辛苦?他说还成,每年做个几十单就够吃,我问他是不是这边好,他说当然了,这多清静,没那么多勾心斗角……。“老人的坟墓”哪的黄土不埋人,多是往六十奔的人了,埋不埋人另说。退休的事要自己打理,打工者退休的年龄66,男女平等,干不动了没关系,辞工就是,但退休的钱要大顺之年才发你。失业了到也有的活,失业保险、救济制度都在,有食品券可领,绝对饿不着。但手心朝上,是不是有些“磕磣”,无此心理负担但领无妨。二龙山的兵团战友说,按他二十多年缴纳社保的标准,现在退休,将来拿到的退休金是900多块,有自己的房子这钱够吃了。他缴纳的偏低,自然领的就少。不过他手头的产业是头产奶的乳牛,年年月月,七老八十。 69【富人逃了】 一般工薪人员要交30%以上的税,富人则75%,如年收入200万则第二个100万元要缴75万元的税。个人在消费时还有其它的税,饭馆要10%,买穿的戴的要加上税,加州8%多、弗州5%,财产持有1%,房子、汽车都包括。还有就是遗产税,超过500万的征收40%遗产税。穷人呢,薪水少、占有的财富少,没有税或税率低,钱少可以不下馆子,超市里的鸡鸭鱼肉牛奶面包都免税,在加州是这样,到了弗州则是2%的税。富人的标准,或者说征税的高阶是当事人年薪40万或家庭收入超45万者。辛辛苦苦,被切去一大块,搁谁都不乐意。因此挣得多的,多数都不会高兴。去年选战,初选时两位候选人不相上下,共和党势在必得,要把这社会主义的奥巴马赶下台,这位平民出身的总统继任后将向富人进一步加税,穷人们自然双手赞成。结局己了然,连任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就是在一个富国,穷人还是大多数。穷人穷到什么份上,至今没能深入美国社会,走马观花街旁的房舍,见到三百年前的民居,主人大概以古董级的而自傲;见到疑似筒子楼,也是绿树环绕,不知内涵。街口见过几次衣衫破烂者,一旁扔着行李卷,手持硬纸板在等候红灯的车前走过向司机们示意,见到有摇下车窗递出绿纸头的。他们是不是赤贫者,不好说,无奇不有的世界,有人选择了流浪的自由,身无长物,一钵足以。喜马拉雅山下的匍匐前进褴褛长磕者,耗费数年的朝圣之路,其内心的充实和神圣感非外人可理解。当年的铁血首相俾斯麦政府,在法律上健全了社会保障制度,一个国家、民族历史上不停的折腾,下层屡屡揭竿而起,杀富济贫,教训就是富人要活,一定要让穷人也能活,与其被人劫杀,不如主动让出一块,彼此相安无事和平共处。于是就有针对富人的重税。均贫富均得现在让富人难受。也自有规避的办法,比如开律所的、开诊所的,收入高到一定份上,面临高课税的台阶,那他可能就此止步不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下半月出门旅行晒沙滩了,这是社会效率的降低。巨富的人可以选择出逃,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世上低税率的地方有的是,你看法国的“大鼻子情圣”刚刚移民俄罗斯了。美国这边去年有1700多人放弃国籍,不少都是源于富人出逃,让税闹的。在这里想逃税太难了,工薪族就没有可能,发薪时雇主就代扣了;自己开店、开厂的有空隙可钻,可一旦查出没了面子还要重罚。弗州表妹家不远的街上有家华人开的餐馆,税官在门前停车场潜伏半个月,统计客流量,之后进门查帐,老板被罚得倾家荡产关了门,包括他本地多家连锁店。 70【贫和富】 什么是社会主义,说得清楚吗。世间前前后后有70多个国家在搞社会主义,声称的还有实践的。总应有若干标志性所在。 比如大家一块过好日子。前提是社会财富要足够多“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人均多少算多,如果不够多,就是不太够格,于是就初级阶段。财富增长了还有个分配问题,差别别太大,资源有限,少数人太多,自然某些群体所得就少,就不平衡,生事端,因此要一部分人先富,一部分人后富。从本年度开始美国77%的家庭面临加税。以典型的年入5万的家庭为例,他们的入息税(类似我们的薪酬所得税)增加近千元,社安税(社会保险)要多缴千元多。年入50到100万的家庭要多缴平均1.5万税款,税后收入缩水3.1个百分点。100万以上收入的家庭要多缴17万税款,税后收入缩水7.8个百分点。给富人加税应该,中国也在往这学。合理、有效的征税系统以良好的法制观念和社会管理水平为基础。仅就征税而言,加州的老弟两口打工的,“想漏税门也没有”公司给你算得明明白白的,薪酬收入都在税务局备案,日常收入信用卡结帐,笔笔记录在案。东边弗州表妹两口给自己干,开着公司,日常往来也有现金收入,雇用专业的财务公司理帐,我们提及合理避税,他们的认识是照章纳税就没错,不要因小失大,每月依规及时纳税。违规的罚则很厉害。他们几次财产的变更涉及的增值部分都缴纳了增值税,资产流转后再投资部分依法免税,但将来最终变现后的增值部分还要纳税。百年之后作为遗产的继承,又要贡献社会一半。应该说开公司的比打工的在税负方面可能会有些弹性,在成本的归集上有些灵活,但想想独自创业的艰辛,也算是对承担风险的对价吧。哪里都有街头的乞讨者,加州、弗州都不多,没有见到过儿童、多是身强力壮的,立在红绿灯傍、举着纸板要求帮助。表妹说,这里有救济制度,生活困难的会拿到食品券,衣食无忧。但食品券买不到酒,这些乞讨的多数都酗酒,要钱买酒喝。穷困者老有所养,人要是足够的老:65岁以上;足够的穷:老俩口的存款不够3000元:足够的病:医院判定必须得到医疗救助。符合这三条,社会机构就会将当事人收了去,管吃、管住、管医疗。好是真好,可没多少人想过到这个份上。 71【城和乡】过去说过要消灭城乡差别,连上山下乡都被赋予了这项伟大的使命,我们也当真,真以为能够改天换地,在我们这一代手上完成。及至我们撤退回到城里,这城和乡的差别是不是缩小了多少?再到我们告老下岗,城镇化超过了50%。18亿亩耕地的红线坚决要守住。三农依然是国家头等重要的问题和解决的难点。城乡差别依然很大,资源占有的不公平触目惊心,去年各级财政还在拨款解决农村地区学校的校车问题、午饭问题,还有绵绵不断的希望工程。 两个月前,我西行万里再次上山下乡。摩根山下,小河流淌,两山夹着宽阔的谷地。山根的民居蜿蜒随着山走。谷地的中心穿行着一条铁路、几条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路边遍布住宅、商业中心、工厂、企业和大片的农田,路网将它们衔接贯通。城市在哪里?101高速连接着旧金山和洛杉矶,那里是人口聚集的大城市。去那上班找工作,大城市的机会更多,但也人满为患,硅谷的人为什么要往那添堵。硅谷地区拥有大大小小电子公司数千家,所生产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约占全美1/3和1/6,成为美国高新技术的摇篮。老弟任职的公司在安静的谷地,绿树环抱之中的两层小楼,上班单程12分钟车程,愿意的中午可以回家吃饭。老弟说,我上不上班没人管、什么时候去没人管,上下班都无需打卡签到之类的。高科技公司以最终的业绩来考核,环境的宽松,不意味着任务目标的轻松。下班又是12分钟车程,到山根的家。周六周日,除了采买一周的吃食,他们往后院去爬山,或一小时的车程到海,反正不往城里去。旧金山,我去了一趟,够够的,堵得不愿意去第二趟。老弟他们除了去那的领事馆办签证,就没有理由往那跑。就近的小城圣荷西,除了多出市政办公的管理功能,就没有什么新鲜的,老弟说多少年都不去一趟。居民日常所需,在半径二十分钟车程均能满足,体育、娱乐、购物、教育、医疗…… 摩根山下有大片的果园,在60年代初被称作“硅谷”之前,这里一直被叫做“果树林”,现在这老名称没人提起,但果园到处都是。从山根的家开车出来五分钟就见到草场围栏里的牛,再开出五分钟就是黑土地,拖着圆盘耙的大马力拖拉机正在耙地,准备春种,农家的住房更加阔大,停机坪上各式农具排了一片,当今美国的农场主也得三头六臂,要不玩不转这现代农业。农家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咱不知道,只是看着他们的院落、他们的装备和身边精耕细作的大片良田,不要忘记美国农民是全球最具生产力的粮食提供者,中国是最大的食品采购商。 城还是乡,不城不乡,混沌一片,但哪里都是蓝天白云,城乡差别还有吗,在哪里生存不再重要,在哪活着高兴重要。 72【价值观】美国二百多年的历史,不要小瞧这二百年,后生可畏,五千年能做大,但没能做强。乘“五月花号船”过来的欧洲移民极具开拓、反叛精神,在新大陆开辟新天地。血雨腥风之后,将普世的价值确立为国之大法。如民主、自由、平等……,人类普世价值,想想都挺美好。去年十月国内开大会时,知青老弟作报告还把这些归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言论的自由、迁徙的自由……。百万人汇集国会广场聆听继任者讲演、一周后换上40万抗议者拯救新生命。个人言论的自由表达、包括网络语言,伤风败俗的例外、受限。奥巴马继任演说那天我在弗州的街头等待红灯时,见前方汽车的后身红漆喷着一条标语,对当任的总统破口大骂。此景虽属罕见,但当地人见怪不怪。自由的迁徙,没有户籍的限制。弗州街头多处见到树立的大型卡通标识“兔子杰克”看着眼熟,问明原来是当地的一家仓储连锁店,专门为迁徙者提供仓储服务,跨洲工作的人颇多,三二年还可能回迁。老弟一家跨国、跨州迁徙多次,这里认识的几位多数都一再折腾过,当然是“人挪活”否则就白忙乎了。前几年还见到个新词“纽伦族”,说的是类似在纽约上班,伦敦住家,每周末欧美大陆间一个往返,搬家还是麻烦,那就上班族的辛苦。迁徙的自由包括政策的配套,这里不少国内来这看孙子的老人多持有绿卡,一住多年,享受美国的保险,如医疗。当地的居民也有不平的,认为这些老人没在当地做过贡献,却坐享其成,增加本国纳税人的负担。 民主,包括自由的表达。我问过投票时,投的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表妹俩口谁都没投,对现任总统的政策不满意,对共和党那家伙没上台就对中国不客气大为不满。我问当公务员的毛太为什么投票给奥巴马。她掏出手机往前翻让我看,克林顿夫妇、奥巴马夫妇的短信、电邮,有关民主党的政策、选战的情况,当然总统们不会认识底层的小人物,但他们的竞选班子会以各种方法来争取民心,这次亚裔70%投了奥巴马的票。与选民的沟通绵绵不断,总统选战时突发的一个心得体会,也会迅即传达给铁杆支持者,求得理解、支持和及时的回馈。很有些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的意思。 那天在车上毛太还问我,来这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说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容易吗,这青山绿水美丽家园也靠制度来保证。                                                       (全文完)

草色入帘青 发表于 2013-2-5 09:18:54

又下雪了。
这个冬春季好像雪多啊。{:soso_e132:}

wangpei 发表于 2013-2-5 10:54:46

本帖最后由 wangpei 于 2013-2-5 10:56 编辑

tiantou 发表于 2013-2-5 01:37 http://bbs.obj.cc/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68【幸福生活】过去听过这样一句活,说的是美国“儿童的天堂、中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墓”对不对不好说, ...

      老田的“西行漫记”画了句号(是不是该往回飞了)。这最后的几篇最给力!

草色入帘青 发表于 2013-2-5 11:09:31

本帖最后由 草色入帘青 于 2013-2-5 11:13 编辑

看到雁北飞小同学的建议,乱搜一通,找到了这个,乐晕了。
第三届“北京市档案馆日”西城区档案馆与您有约
档案记忆西城美好生活
2011-10-11

区档案馆2009年被评为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




区档案局(馆)参加北京市档案局《兰台儿女心向党》诗歌汇演


北京市档案馆日的由来

    1997年10月16日,北京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通过了《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2009年,北京市档案局(馆)作出决定,将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档案馆日”。这一天,北京市档案馆和各区县档案馆将对社会公众开放,并在各馆通过举办各种活动,迎接社会公众来馆了解档案工作,体验档案服务,感受档案文化。
    为了让档案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民,为您的生活增添精彩,西城区档案馆诚邀您参加第三届北京市档案馆日活动。
    活动时间:2011年10月16日(周日)9:30―16:30
    活动地点:主场地:西城区档案局南、北馆
                        分场地:大观园南门外广场
    活动主题:档案为您服务
    活动内容:参观观摩、查档体验、视频展示、《西城追忆》基层行、档案法制服务咨询、档案征集等。
    西城区档案局(馆)全体成员向您发出最真诚的邀请!

wangpei 发表于 2013-2-5 11:10:12

本帖最后由 wangpei 于 2013-2-5 11:17 编辑

       guodegang同学说得对。我联系了那哥们儿,他曾为我们共同的哥们儿查50年代实验二小(那时可能还不是这个校名)的学籍,找了教育局,档案局都没查到。
      另:62年的师生大合影,是吕平老师珍藏,我又找新华社翻新的。

liuxiuhua 发表于 2013-2-5 13:51:16

本帖最后由 liuxiuhua 于 2013-2-5 13:54 编辑

                                           过年(4)
      随着五年前父亲的去世,大家庭消失了,婆家兄弟姐妹是在初三聚会,娘家是初二,饭店订上两桌,简单方便。我不再准备饭菜,也没有了过年期盼。虽然大家还会怀念我做的小花卷、果酱包和素什锦,但我早已没有了这心气。
      儿子和丫头(儿媳)平日都在我们身边,每逢过年大多都让他们回了天津,陪那边的老人理所应当。我们两人大年三十固定去给父母扫墓,很少开车是为了打发时间,晚上的春晚照例还在看,没有了父母也就没有了精气神,初一呢?自己找乐子吧。09年和10年的初一,都是到颐和园转个大半天,岸上和冰上都走一走,终究是冷清清地没有什么意思,再找个地方随便吃点。11年的初一干脆去参观早已停产的首钢,几乎没有人,我们在厂区仔细地观看。七六年我曾在鞍钢实习过一个月,八十年代还曾经去过马鞍山、唐山、承德等地的钢厂参观,但这样大规模的钢厂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认真地参观还是第一次,特别是几个不同型号的超大型炼铁炉吸引着我们,虽然场地厚厚的灰尘,依然不减我们的兴致。12年的春节去了北海,并在景山西门与北海东门之间的小商店买了一斤排叉,吃的是一种回忆。
      这几年当中的节日期间,我们还去了国博、电影博物馆、铁道博物馆、美术馆等,今年的春节到哪去,想了几天,仍没有更好的选择,初一也许还会去颐和园吧。

wangpei 发表于 2013-2-5 15:17:35

http://www.obj.cc/uc_server/avatar.php?uid=37272&size=small
雁北飞之后的毕业班照合影了吗?你们毕业咋没有合影?

      按说培力学长(65年6年级)应有毕业照。他们班同学回忆,是付采班主任老师与同学们去游北海照了合影。可大家都找不到照片啦。
      我们毕业逢“文革”就谈不上合影了,但同学们相互交换了小照片。下边我再发一遍。

wangpei 发表于 2013-2-5 16:31:21

本帖最后由 wangpei 于 2013-2-6 12:46 编辑

我班苏记者把大家的小照片做了合成翻新(其中含个别6.2班同学)




敲些较熟悉的名字:
一行左起:1-王晨(大队长)5-小n,7-新华,8-王波。
二行左起:3-施庆新(定居美国)5-老田,6-黄首尔。
三行左起:1-liuxiohua,4-江露(已故)7-老赵。
四行左起:1-乔大,3-陈纪元(大队长)5-伊律师,7-王培,6-赵植(已故)
五行左起:2-河水清,5-苏记者。

小楼主人 发表于 2013-2-6 11:43:33

wangpei 发表于 2013-2-5 15: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雁北飞之后的毕业班照合影了吗?你们毕业咋没有合影?

      按说培力学长(65年6年级)应有毕业照 ...

王培,我这里确实没有我们班的照片!我班印象中就没照过。
再说我在班里是属于“不受待见”的一类,好事从来轮不到我。
感谢你组织大家的聚会,辛苦了,祝你身体好!

河水清 发表于 2013-2-6 11:54:52

本帖最后由 河水清 于 2013-2-6 14:14 编辑

上周日,2月3日下午,我们一家三人和邹小英学弟一家4人,在邹小英学弟家聚会了!
异国他乡,小学同学聚会,太难得了,不易呀,开心!
感谢王培和小英学弟热心促成了这次聚会。
品尝着各式精心准备的拿手美味,吃着,喝着,聊着;
首先是,育新的老师、同学,过去、现在;
然后是,天南地北,风水八卦,。。。
小英学弟说,他是66年四年级的,至今,他依然记得全班每一位同学的名字;
他和小燕子是一个年级的,前一段时间曾和小燕子联系过;
共同的经历,共同关心的世事,有说不完的话;
就连当初,周末走着回家,用省下来的钱买吃的,买些什么,节省的是哪一段路费,都聊到了,低年级的小同学们真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笑死了;
离开育新快五十年了,每个人,风风雨雨走过了多少路?没想到,育新的共同经历居然还能拉近同学们彼此的距离。
前些天,有人说,通过六个人,就能找到想找的人;实际,世界有时很小,经常是2、3个人就够了。
天晚了,大家聊兴不减,但,考虑到孩子们第二天有的要上学,有的要上班,才依依不舍,互道珍重,告别,约好下次在我家聚。
架子姐曾说,希望将来能到墨尔本一聚,小英学弟,一再叮嘱,让我在网上说,欢迎架子姐来墨尔本。。。

liuxiuhua 发表于 2013-2-6 16:32:29

                                           过年(5)
      我的父亲是96年去世的,母亲是99年夏天走的,母亲在世的最后一个春节是在医院度过的。大年三十,我到医院陪母亲,看到她那因长期病痛折磨而逐渐瘦小、枯干的身驱蜷缩在被子里,心里非常难过,也很无助。回到家里还要打起精神准备过年的一切,初一的家庭大聚会不能因为我自己娘家的事而耽搁。
      没有过年的心情,依然认真地做着家中的饭菜,陪着公婆及爱人孩子看了春晚,一首《常回家看看》让我潸然泪下,没有了父亲的日子,天已经塌了一半,真不知再没有了母亲的日子会是如何,心酸得一夜无眠。初一早上,我和爱人再次来到医院(因为中午全家二十人的饭菜还需要我张罗,原本打算初一就不去医院了),陪着早已不能出话、不能翻身、通过食管喂些流食的母亲,拉着她那皮包骨头的手,摸着她那衰老干瘪的脸颊,整理着她那凌乱的头发,嘴里不停地拉着家常。母亲认真地听着我说话,不时地张开发不出声音的嘴,跟我答上几个字。我通过口型猜测着母亲的意思,与她对话。十点过了,我还是不忍心离去,直到母亲没了精神,睡着了,我才依依不舍地走了。每次看望母亲,从不敢告别,怕她心里难受,都是等她睡了才走,不知她醒来后看不到我,心里会想些什么。
回到家里,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依然是忙忙碌碌,依然是两桌丰富的饭菜,直到晚上大家离去。09年的夏天,我的母亲也走了,娘家的聚会没有了老人,年味也就淡了。幸好公婆还健在,每当过年,还能让我在忙碌中享受到一份亲情,依旧热闹的过年一直持续到08年底,直到我的公公——家中最后一位老人的离去。
      自从09年春节以后,每当我听到那首歌曲《常回家看看》,都会不由自主地心酸、流泪。如今我也进入花甲之年,应该是儿女常回家看看我的年代,但我听到这首歌曲时,心里依然不能平静。
      真的很怀念有父母在的年代,每当过年,我作为家庭主妇虽然会很辛苦,但收获的快乐和幸福远远多于付出。

wangpei 发表于 2013-2-7 11:40:48

陈红 - 常回家看看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k5MDQ4NzI4/v.swf

liuxiuhua 发表于 2013-2-7 16:09:16

                                        过年(6)
      父母与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是生与俱来的血缘关系,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亲情,说是血浓于水,但亲情也是需要经营的。多见面、多沟通、多关心照顾、多一些相互理解都会使亲情得以巩固和加强;反之,斤斤计较、不信任、猜忌等都会淡化亲情。
      父母健在,这是家人的幸福。孝顺,首先是顺,作为子女,常回家看看,陪老人聊聊天,多听老人说说话,即便是重复了许多次的话题,让老人高兴就是孝顺。
      父母离去,痛心但也无奈。除了每个人的小家庭之外,最亲近的人就是兄弟姐妹了。平日忙工作而无暇顾及,多数只是打个电话、发个短信,过年聚个餐享受的也是亲情。
      过年了,我真的很期盼这兄弟姐妹间的聚会,各自的小家庭聚起来依旧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虽然没有了老人但依然是其乐融融,见了面的交流与沟通更多了一分温馨,使这浓浓的亲情又加深了一层。
即使当年我们对父母付出得再多,心里也会或多或少地有些遗憾。庆幸我们不是独生子女,还有兄弟姐妹,珍惜这份沉甸甸的亲情,可以相互支撑、相互关爱。毕竟都已进入花甲之年,珍惜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地见个面、聊个天;起码是多打个电话,多一个问候。
      又想起《常回家看看》这首歌,这是我最不敢听一首歌。它让想起我的母亲,让我心痛。99年的春节,我的母亲在医院过了她人生的最后一个年,三十的晚会上唱起了这首歌,让我泪流满面。从此,每当听到这首歌,我都会潸然泪下。今天写到这里,我多少有点释然,除了疼我爱我的丈夫和孩子外,毕竟我还有兄弟姐妹,还有许多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
      珍惜亲情、珍惜爱情、珍惜友情,我们人生的每一天都是很幸福的。

      感谢同学们对我的关心,明天是最后一篇,写的是育新。

wangpei 发表于 2013-2-7 19:13:41

本帖最后由 wangpei 于 2013-2-7 19:17 编辑

                                 少年先锋队队歌 ——

       这是新中国第一首《少年先锋队队歌》,作词:郭沫若;作曲:马思聪。
现在使用的《少年先锋队队歌》原是电影《英雄小八路》插曲,曲名为《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文革后期,“中央文革”下旨将“红小兵”恢复为“少年先锋队”,遂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一曲定为如今还在传唱的《少年先锋队队歌》。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g0ODM4MDU2/v.swf

tiantou 发表于 2013-2-7 22:00:21


【回归记】
该回家团聚了,根还得说是老根.国航航班新春吉祥,747大客机坐得满满当当.多是回家过年的.过去没太注意,什么时候国航的国际航班改成可托运两件行李了,每件不超过23公斤,另外手提一件不超过8公斤.这对穷学生们 对两边倒腾东西的有利.对我们这些老人家们到是无所谓,现在货畅其流,洋货国内早就不新鲜,买点实用的还多是中国制造,拎来拎去的给交通流量添堵,给自己找累.我拖着个拉杆箱.拎着个小手包,来到柜台前的队伍,身后的同胞见了寒暄”回北京啊,你也是986呀,你就一个包?你看我这么多包,你替我托运一件吧”.我一看这两口子四个箱子四个小包.得.闲着,我也是闲着.那兄弟真够豪爽整过来个大的,说这箱子四个轮子好推,你推这个.两件行李都在标准重量之下,二位收了行李票,继续在磅秤前调整他们的行李,超重的包要减量,小件的怎么再合并.后来在里面的侯机厅又见了,告诉我国航现在不错,看他小包太多也给免费托运了.我说这么开恩,是春节酬宾吧.大厅里坐着聊天,他拿过来香蕉吃,自我介绍是在大学里当教授,搞果树栽培的,这次到加州大学分校作”高访”5个多月.我问,是讲学还是合作研究项目.他说主要是开开眼,加州是美国的高端农业发展区.开心果大杏仁的主要产区.这次来,到地方就买了台车,跑了不少的果园子.这些年就是琢磨如何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提高果农的收入.我说教授好啊,稳当,收入不错又受人尊重.他说就是收入不行.边疆财政困难,每月七扣八扣之后就剩三千多快,其它的额外收入科研,兼课很少的.我说你不当教授谁让你到美国来开眼.你还开车到拉斯维加斯.他说自己还算运气好的.上辈人五十年代支边,自己高中毕业知青插队一年,77年上了大学.现在儿子毕业在北京律所,将来北京也能安个家了。这位教授对北京房价门清.三环路多少钱,四环路多少钱,国贸地区多少钱,他孩子在国贸租了个一居室,一月四千,就为了上班近.他说当地高级人才紧缺,教授干到60还退不下来,自己还是打算能早点退下来,趁身体好到处转转。 【CA 986】
中美航线的主力客机是波音747, 容量大,我坐在57排,倒数第二排,一排10个人.往前看一览无余,到关舱门时就我身边有两个空位.隔着走道中间那排坐了四位齐刷刷的大胡子,马恩那种,但肯定不是同一种族的,因为都缠着头,黑色的白色的.印巴人,块头都挺大.飞机还没动地方,黑头巾的大胡子挪位坐到我这边,隔位相临.广播准备起飞,要求关掉乘客携带的电器设备时,黑头巾开始打手机,还没完没了,空姐走来走去的也不管,直到飞机腾空加速失去舱内信号为止.手机对导航系统的干扰究竟有多大危害?至少管理是不严格的。午后两点起飞,然后开餐,机上从来都不提供猪肉,总是牛的、鸡的 鱼的,给这几位缠头的乘客最后上的还是特餐,菜品不一样像是不同的豆子炒在了一起.块头大的大概吃着不够,在下一顿开餐前,几位大胡子中间又自己加了一餐,菜叶子卷饼.这机上的第二顿是下机前一小时才吃上,中间隔了8个小时.后来还遭到了前排乘客的抱怨.说不上吃的是什么饭,按加州时间中饭和晚饭,按北京时间是早饭和中饭.舱外始终是天光大亮,飞机一路西行,追着太阳.守着舷窗俯瞰大地,走海面是最乏味的,波光粼粼毫无变化.头顿饭后睡了一觉.醒来见下面已是冰封的海面,想想沿着海面走直线路过夏维夷水域怎么会千里冰封?屏幕上播出的是古装武打片,陈家沟太极拳,排得够古老,什么片名?起身走道上活动时问空姐,飞到哪里了,她说不清楚,告我飞了两年了.我又问现在放的什么片子,她看了看摇头.真个绣花枕头!航班屏幕不打出航行图的很少见,我掏出座位口袋中杂志查询航线信息.有了,从加州起飞的航线不是照直了走,而是往北飞出条弧线,沿加拿大西南部穿越白令海峡南过俄罗斯远东,这一带正是冰封线,冰海冰山无人区.电影片名也查到了<<太极2英雄崛起>>大概是最近的新片,是那放映的屏幕给作旧了。座位前后是十几位中学生唧唧喳喳,有老师带着.有乘客问他们得知是北京三十五中篮球队的,来旧金山参加篮球赛。你看中国教育有没有钱,孩子的家长们有没有钱.中美民间的交流到是十分必要.23:15雪迹斑斑中见到了人类的痕迹,时间上看这里应该是东北大地.飞机开始下降.手机瞬间换频显示为北京时间17:20,随之一条短信跟进:中国联通通知您欠费200元,请于本月底补交.我的天,哪和哪呀.我 70多天没用中国联通,一开机就撞上个讨帐鬼.

tiantou 发表于 2013-2-7 22:17:52

liuxiuhua 发表于 2013-2-8 10:29:15

本帖最后由 liuxiuhua 于 2013-2-10 21:49 编辑

                              过年(7)
      过年了,又想起我们育新的同学,去年终于和同学们联系上了,还参加了几次聚会,有一种找到组织、回到家的感觉。
      我是二年级寒假时从崇文小学转来的,四年半的小学生活,一年多的文革,大约有六年的时间和同学们在一起。除了每个周日以及寒暑假外,我们都是生活在育新这个大家庭中,比自家兄弟姐妹相处的时间还要多。
那是最纯真的时代,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没有沉重的课业,没有考试排名的压力,没有生活的烦恼,更没有相互之间的勾心斗角。一天六、七节课外加早晚自习,过得充实但不辛苦,考试没有排名,值周时坚守着岗位,课外活动尽情地玩耍,吃饭时顺便看一看本周的食谱,晚上熄灯以后还有同学小声地着讲故事,即便每个周六下午回家的路上,也是很多同学结伴而行。
      育新给我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我较强的学习能力、吃苦耐劳的品质、独立自主的风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使我能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困难。下乡期间,我不悲观、不放弃,积极进取。在几十年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地充实自己,脚踏实地。我想,这不仅是我的收获,也是育新同学共有的品质。当然,育新学校相对优越的生活使我也有不及他人之处,例如洗衣和针线活等,但在下乡的不久这些就成了我的强项。
      育新的老师让我终生难忘。任课老师教会了我文化知识,班主任培养了我的管理水平,生活老师提高了我的自理能力,夜间值班老师给了我关心和照顾,大队辅导员教会我一些工作方法。特别难忘的是:三年级的一天,我发着高烧,吉老师亲自送我回家;四年级的一个夜晚,校医将我们几个生病的同学送到儿童医院;六年级时老师含泪讲述王孝明同学的去世,全班同学都哭了,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并且意识到同学之间感情的珍贵;即便是文革期间老师的话语权受到限制之时,付老师依然会告诉我一些人生准则。那时,妈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长大你也当老师吧。当时的我很不以为然,谁知阴错阳差,老师真的成为了我的职业。
      怀念育新的同学,我们曾经有过一段共同的经历。无论是一同玩耍的好朋友还是打过架、红过脸的经历,回忆起来都是甜蜜。二年级时,我有了第一支自动铅笔,记不得哪个男生给弄坏了,结果大概是我告诉了老师,那名男生赔了我一支(不知这名同学还是否记得这件事,我在此表示歉意)。去年聚会是我和谢彬彬分别多年后的第一次见面,我说到三年级时两人之间曾经的小别扭,她提到了六年级时的学习小组,特别谈到我在学习上给予她的帮助,其实我早已不记得。当年育新的学生并不多,加上不少学生都是兄弟姐妹同在育新,班级之间和年级之间,同学们的熟知程度很高。现在有见了面的及还末谋面的,不论当年认识与否,都觉得非常亲切。四月初在昌平聚会时,三年级的三名女生谈到当年入队前,我们六一班同学与他们一对一的结成对子,我真想不起当时都谈了些什么,但我一直记得我的对子是一名女生,父母大概都是评剧团的。这时,那三名同学马上就说出了这个女生的名字(抱歉,都没有记住名字,希望知道的同学提醒我。我最大的缺点:一是记不住名字,二是下次见了面还不认识,我参加了几次聚会,有的同学已经有所了解,希望同学们包涵)。1月27号刚结束的同学聚会,一名男生对我写的文章给予较高的评价,我真的不好意思,写点随笔,不要老年痴呆而已。我非常感谢这名男生给我的鼓励,我忘记问名字,也不知那个班级的,下次再见面,麻烦你再次找我。让我记忆深刻或让我感动的例子还很多……,曾经育新的同学,就是永远的同学。
      明天是除夕,就要过年了,我的随笔写到此就暂时告一段落。2012有一个流行语叫幸福,我童年的幸福与育新密不可分,感谢育新。重复我昨天的那名话:珍惜友情,我们人生的每一天都是很幸福的。我会加倍珍惜育新的同学情、朋友情,特别感谢王培同学为大家真诚地付出。
      祝同学们节日愉快,身体健康。

wangpei 发表于 2013-2-8 12:56:23

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浆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IyNjc4MTIw/v.swf

tiantou 发表于 2013-2-8 20:27:31

《居京琐记》 70多天后,又回到北京,老根在这,父母在这,岁岁年年、走东走西这里还是原点, 飘逸的风筝总要回收这里。人活六十,圆满一个甲子。再得一个圆满,几人能圆此梦。未来更加的清晰和踏实,不再奢望奇迹和风采,祈望健康的延续,陪着老人们继续前行,经历人生该经历的一切。人生琐碎、人生易碎,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片断,与同伴们分享给自已留个念想,对抗大脑的衰老。没有计划、没有指标,写哪算哪。 1【畅通路】周三晚六点多,离开三号航站楼,车跑在街头,四十多分钟,机场高速转东四环、北四环就到了家,81元包括10元的高速费。的哥说:还成,不算堵。次日中午,跑北三环,的哥说一天比一天好。当晚八时驾车,东三环照样灯红酒绿,车开得爽,能到五六十公里。很不错了。 想起周三在国航班机上翻到《星岛日报》一篇文章《堵车破财年损千二亿》副标题:全美民众每年堵车55亿小时,平均每人为此浪费818美元。这是美国德州大学2月4日发表的研究报告。报告披露首都华盛顿蝉联“首堵”堵车家常便饭,基本事实是:通畅时30分钟的路段,堵车时需跑3小时。我的感性认识有了报告的数据支持。看来堵车是大城市的通病、顽疾。报告提及危害有二:浪费能源和毒化空气。没给出治理良策。 堵车正常,不堵车意外惊喜。不堵是因为年节近了,外地人士多往家走,人少、车稀、路通。忘了从哪年开始,春节回家成为了大潮,春潮汹涌。仔细想来是从珠三角的农民工开始,背井离乡一年,谁过年还不吃顿饺子,况且还挣了钱,哪怕没有企业给报销路费,这家也要回呀。再早年的一代人,拿钞票去铺铁路,真心疼。已成家的,要省远处父母,需侯着那四年一报销的探亲假。现在好多了,白发父母还是留守儿童一年总有个盼头。身边的同事十有七八都是外地的老家,明显的感觉他们的流动性强了,尤其这十年。或是让那首《常回家看看》给唱的,拨动内心那柔软的一扇。连黄金周都不漏空往外跑,但到这重头的春假那指定是往家奔,及至公司开罢了团拜会,到了年二十七八,十室不能九空也得八空。除夕那天常常是我这位小部门的最长者,在办公室值守,食堂吃过了午饭,也不忙着家走,办公?这日子口谁还办公,除了零售商。去年的年三十,还在电话上聊闲……。 又到年节“空城”。东三环,北向往“京承高速”的匝道上,红灯闪闪穿成了串,回家喽! 2【艳阳天】窗外晴朗艳阳天。头天夜里刮了风,乌烟瘴气为之一扫。北方的农人盼雨盼雪、瑞雪兆丰年,实在是这方天地太旱了,北京的年降水400多毫米,吃水南水北调,种地可奢侈不起来,连京城的湖底、河床子都贴膜、砌水泥,饮鸩止渴;全国的大城市现在都盼着风,只要不是龙卷风就行,台风有时伤了福建,但它深入腹地,带来丰沛的降雨喝饱了鄱阳湖,没有一年几场的台风一些地方就没水喝,那更糟。冬天里的西北风吹走阴霾瘴气,送来了蓝天白云,终于可以松了口气,喘气顺了。我们多数人还体会不到呼吸道疾病者的痛苦。在美时,当地中文电视时有中国大陆的报道,总体上负面的多,与CCTV各持一端。比如年底年初北京的大气污染就没少渲染,其实没错,烟熏火燎的谁难受谁知道,到是首都人自小在这个环境中一天天长大,练就的百毒不侵,够皮实。在清洁空气中长起来的,一旦换到糟糕环境中,想适应自然就咳、就喘,据说美国的公职人员长期驻京的可获污染补贴。让数据说话,美使馆多年监测、自报PM2.5,终于中国也与世界的标准接轨了。所以有人问我北京怎么这么厉害,我的解释是,一年和一年都差不多,无非是采用新的标准,将过去没纳入的污染物纳入统计,于是就“爆表”。日本人老喝中国的西北风,连PM2.5都攀升.欧美人常指责中国人环境污染。中国成了世界工厂,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集聚,他们把这些费力不讨好又不挣钱的行当推了出来,还得便宜卖乖,说中国人抢了他们的饭碗。人类的能耐有限,还得靠天吃饭,盼老天隔三差五就刮风也不是办法。灭人欲,节制消费,有些产业和产品打根上就是污染行当,不搞或少搞点得不偿失的行当。 龙年还算得风调雨顺,雨水是不是多了些;蛇年老话怎么说的?

秋江 发表于 2013-2-8 20:55:16

   今天我们四一班的五个同学去看望了班主任贾老师,他身体状况比原来好,很令人欣慰。贾老师和士杰同学其实是很多才多艺的,会多种乐器,现场合奏了一曲,士杰还手风琴弹奏一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听着乐曲就令人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动。

秋江 发表于 2013-2-8 21:11:32






秋江 发表于 2013-2-8 21:21:41


       我班男生与老师、师母的合影

wangpei 发表于 2013-2-8 21:32:51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北京大学手风琴协会演出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k0MjAxNjA4/v.swf
页: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