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4-5-3 02:17:41





【佛说十王经 卷乙 17】








【佛说十王经 卷乙 18】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4-5-3 02:24:56





                     【佛说十王经 卷丙】
【佛说十王经 卷丙 1】
说明:第一图为卷首画,释迦牟尼坐于鸠尸那城娑罗双树下莲座上,临般涅盘时最后一次说法。两边是佛弟子舍利弗和目连,十王对称坐于佛之下,中间位置圣坛两边为道明和尚和狮子。中还绘有梳双髻的善恶二童子。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4-5-4 00:27:52




【佛说十王经 卷丙 2】


说明:第二图绘一黑衣使者乘黑马、把黑幡,为阎罗王派去检亡人家功德。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4-5-4 00:30:46





【佛说十王经 卷丙 3】


说明:第三图绘亡人一七日过秦广王,王案两侧为善恶童子,图中显示了有“善”业、“恶”业亡人之不同待遇。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4-5-4 00:33:17





【佛说十王经 卷丙 4】


说明:第四图绘亡人二七日过初江王,图中亡人在度“奈河”。有罪业之亡人戴枷“千群万队涉江波,引路牛头肩挟棒,催行鬼卒手擎叉”,而具“善业”之有德妇人则神定气闲地从桥上走过。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4-5-4 00:36:29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4-5-4 00:38 编辑




【佛说十王经 卷丙 5】


说明:第五幅图绘亡人三七日过宋帝王的栖惶境地,亡人戴枷被牛头鬼卒持棒赶催。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4-5-4 00:41:51





【佛说十王经 卷丙 6】


说明:第六图绘亡人四七日过五官王殿,殿中有一“业称”,衡量亡人前生之善行与恶行。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4-5-4 00:47:57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4-5-6 22:19 编辑




【佛说十王经 卷丙 7】


说明:第七图绘亡人五七日过阎罗王殿,殿中“业镜”准确反映亡人前生的行为。说明亡人在生的行为均被记录在案,想侥幸逃过冥王审判是不可能的。这一点可能给民众极大的震撼力。图中还绘出三个动物正嘴叼讼状奔向阎罗王的桌子,似在控告亡人。绘地藏菩萨与道明和尚伴随一旁,给亡人一点被救拔的希望。




(佛说十王经卷丙,残卷至此)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4-5-6 22:38:20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4-6-19 04:41 编辑

            【佛说十王经 经文】


「佛说十王经」内容,于第一赞「如来临般涅盘时 广召天龙及地祇因为琰魔王授记 乃传生七预修仪」,即提纲挈领的把此经的轮廓全盘概括托出。由释迦摩尼佛将入灭前,召集众天地鬼神,宣告琰魔王日后当证为佛,借着弟子阿难的发问,铺陈出十王的因行果得,地狱的苦辛,并广劝世人供斋、造像、造经,以赎前愆,步出迷津,这也是这卷经的主要目的。
一如其开宗明义的全名称:「佛说阎罗王授记四众预修生七往生净土经」所宣示的两大主题,一是「阎罗王授记」;二是「四众预修生七往生净土」。四众是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比丘、比丘尼 即男女僧众;优婆塞、优婆夷 即男女居士),此处四众实系泛指,应该还包括一切众生,佛陀藉为琰魔王授记,因而传生七预修仪。
后面这个情节和民间广为流行的玉历一书,所传播的地狱苦境,警惕世人离恶向善勿蹈恶道,大有异曲同工之妙,玉历言:如有世人誓愿向善,在生悔改一事,能不再犯,准赎二罪,如改过力行五件,余罪概赦,男子就生福地,妇女即转男身,善事如能过五件者,并准替修冥福,超度眷属亡灵脱离苦恼。
现将「佛说十王经」全部文字内容誊录如下:
谨启讽「阎罗王预修生七往生净土经」,誓劝有缘,以五会启经入赞,念“阿弥陀佛”。成都府大圣慈寺沙门 藏川 述
佛说阎罗王授记四众预修生七往生净土经 赞曰: 如来临般涅盘时  广召天龙及地祇 因为琰魔王授记  乃传生七预修仪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鸠尸那」城,「阿维跋提」河边,「婆罗双树」间,临般涅盘时,举身放光,普照大众、及诸菩萨摩诃萨、天龙神王、天王帝释、四天大王、大梵天王、阿修罗王、诸大国王、阎罗天子、太山府君、司命司录、五道大神、地狱官典,悉来集会,敬礼世尊,合掌而立 赞曰: 时佛舒光满大千  普臻龙鬼会人天 释梵诸天冥密众  咸来稽首世尊前
佛告诸大众:阎罗天子,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名曰「普贤王如来」,十号具足,国土严净,百宝庄严,国名华严,菩萨充满 赞曰: 世尊此日记阎罗  不久当来证佛陀 庄严宝国常清净  菩萨修行众甚多
尔时 阿难白佛言:世尊 ,「阎罗天子」以何因缘,处断冥间,复于此会,便得授于当来果记。 佛言:于彼冥途,为诸王者,有二因缘,一是住不思议解脱不动地菩萨,为欲摄化极苦众生,示现作彼「琰魔」等王。二为多生习善犯戒故,退落琰魔天中,作大魔王,管摄诸鬼,科断阎浮提内,十恶五逆,一切罪人,系閇牢狱,日夜受苦,轮转其中,随业报身,定生注死,今此琰魔天子因缘已熟,是故我记,来世尊国,证大菩提。汝等人天,应不疑惑 赞曰: 悲憎普化示威灵  六道轮回不蹔停 教化厌苦思安乐  故现阎罗天子形
若复有人造此经, 受持读诵, 舍命之后, 不生三涂, 不入一切诸大地狱。 赞曰: 若人信法不思议  书写经文听受持 舍命顿超三恶道  此身长免入阿鼻
在生之日。(杀)煞父害母,破斋破戒,(杀)煞猪牛羊鸡狗毒虵,一切重罪,应入地狱,十劫五劫,若造此经及诸尊像,记在业镜,阎王欢喜,判放其人,生富贵家,免其罪过。 赞曰:  破斋毁戒(杀)煞鸡猪  业镜照然报不虚 若造此经兼画像  阎王判放罪消除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预修生七斋者,每月二时,供养三宝,祈设十王,修名纳状,奏上六曹,善业童子,奏上天曹地府官等,记在名案,身到之日,便得配生快乐之处,不住中阴四十九日,不待男女追救,命过十王,若阙一齋,滞在一王,留连受苦,不得出生,迟滞一年,是故劝汝,作此要事,祈往生报 赞曰:  四众修齋及有时  三旬两供是常仪 莫使阙缘功德少  始交中阴滞冥司
尔时地藏菩萨。龙树菩萨。救苦观世音菩萨。常悲菩萨。陀罗尼菩萨。金刚藏菩萨。各各还从本道光中。至如来所。异口同声。赞叹世尊。哀愍凡夫。说此妙法。拔(拯)死救生。顶礼佛足 赞曰。  足膝齐胷口及眉  六光菩萨运深悲 各各同声咸赞叹  殷勤化物莫生疲
尔时 一十八重一切狱主,阎罗天子,六道冥官,礼拜发愿,若有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造此经,读诵一偈,我当免其一切苦楚,送出地狱,住生天道,不令稽滞。隔宿受苦 赞曰: 冥官注记及阎王  诸佛弘经礼赞扬 四众有能持一偈  我皆送出往天堂
尔时阎罗天子说偈白佛南无阿罗诃,众生苦业多,轮回无定相,犹如水上波 赞曰: 阎王白佛说伽他  愍念众生罪苦多 六道轮回无定相  生灭还同水上波
愿得智慧风,飘与法轮河,光明照世界,巡历昔经过,普救众生苦,降伏摄诸魔,四王行国界,传佛修多罗 赞曰: 愿佛兴扬智慧风  飘归法海洗尘蒙 护世四王同发愿  常传经典广流通
凡夫修善少,颠倒信邪多, 持经免地狱, 书写免灾痾, 超度三界难, 永不见药叉, 生处登高位, 富贵受追长  赞曰: 恶业凡夫善力微  信邪倒见入阿鼻 欲求富乐家长命  书写经文听受持
至心诵此经, 天王恒记录 ,莫杀祀神灵 ,为此入地狱, 念佛犯真经, 应当自诫勖, 手执金刚刀, 断除魔种族。 赞曰: 罪苦三涂业易成  都缘杀命祭神明 愿执金刚真慧剑  斩除魔族悟无生
佛行平等心。众生不具足。修福似微尘。造罪如山岳。欲得命延长。当修造此经。能除地狱苦。往生豪贵家。善神恒守护 赞曰: 罪如山岳等恒沙  福少微尘数未多 犹得善神常守护  往生豪富信心家
造经读诵人,忽尔无常至,天王恒引接,菩萨捧花迎,愿心往净土,八百亿千生,修行满证入,金刚三昧成 赞曰: 若人奉佛造持经  菩萨临终自往迎 净国修行因满已  当来正觉入金城
尔时佛告阿难, 一切龙天八部 ,及诸大神, 阎罗天子 ,太山府君, 司命司录, 五道大神, 地狱官等, 行道天王, 当起慈悲,法有宽纵, 可容一切罪人, 慈孝男女,修福荐拯亡人, 报生养之恩,七七修斋造像,以报父母恩, 令得生天。  赞曰:  佛告阎罗诸大神  众生罪业具难陈   应为开恩容造福  教蒙离苦出迷津
阎罗法王白佛言:世尊,我等诸王,皆当发使,乘黑马、把黑幡、着黑衣,捡亡人家,造何功德,准名放牒,抽出罪人,不违誓愿 赞曰: 诸王遣使捡亡人  男女修何功德因 依名放出三涂狱  免历冥间遭苦辛
伏愿世尊听说检斋十王名字赞曰:    阎王向佛再陈情 伏愿慈悲作证明    凡夫死后修功德 检斋听说十王名
第一 七日过秦广王 赞曰: 一七亡人中阴身  驱羊队队数如尘 且向初王齐检点  由来未渡奈河津
第二 七日过初江王 赞曰: 二七亡人渡奈河  千羣万队涉江波 引路牛头肩挟棒  催行鬼卒手擎叉
第三 七日过宋帝王 赞曰: 亡人三七转恓惶  始觉冥途险路长 各各点名知所在  羣羣驱送五官王
第四 七日过五官王 赞曰: 五官业秤向空悬  左右双童业簿全 轉重岂由情所愿  低昂自任昔因缘
第五 七日过阎罗王 赞曰: 五七阎王息诤声  罪人心恨未甘情 策发仰头看业镜  始知先世事分明
第六 七日过变成王 赞曰: 亡人六七滞冥途  切怕生人执意愚 日日只看功德力  天堂地狱在须臾
第七 七日过太山王 赞曰: 七七冥途中阴身  专求父母会情亲 福业此时仍未定  更看男女造何因
第八 百日过平等王 赞曰: 亡人百日更恓惶  身遭枷杻被鞭伤 男女努力修功德  免落地狱苦处长
第九 一年过都市王 赞曰: 一年过此转苦辛  男女修何功德因 六道轮回仍未定  造经造像出迷津
第十 至三年过五道转轮王 赞曰:  后三所历是关津  好恶唯凭福业因 不善尚忧千日内  胎生产死拯亡人
十斋具足,免十恶罪,放其生天。  赞曰: 一身六道苦茫茫  十恶三涂不易当 努力修斋功德具  恒沙诸罪自消亡
我當使四药叉王,守护此经,不令陷没 赞曰:阎王奉法贊和扬  普告人天众道场 我使药叉齐守护  不令陷没永流行
稽首世尊,狱中罪人,多是用三宝财物,喧闹受罪,识信之人,可自诫慎,勿犯三宝,报业难容,见此经者,应当修学 赞曰: 欲求安乐住人天  輙莫侵凌三宝钱 一落冥间诸地狱  喧喧受苦不知年
尔时琰魔法王,欢喜踊跃,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佛言:此经名为《阎罗王授记四众预修生七往生净土经》,汝当流传国界,依教奉行。 赞曰: 阎王退坐一心听  佛更殷懃嘱此经 名曰预修生七教  汝兼四众广传行
佛说阎罗王授记四众预修生七往生净土经,普劝有缘,预修功德,发心归佛,转愿息轮回。 赞二首 第一赞:
 一身危脆似风灯  二鼠侵凌啮井腾 苦海不修舡筏度  欲凭何物得超升
第二赞:  舡桥不造此人痴  遭崄恓惶君始知 若悟百年弹指过  修斋听法莫交迟
佛說十王經一卷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4-5-10 03:32:14





            【佛说十王经 】補充資料


【五会启经入赞】 五会即“五会念佛”。 梁汉沙门「法照」,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夏四月,本《无量寿经》「…或有宝树,车渠为本,紫金为茎,白银为枝,琉璃为条,水精为叶,珊瑚为华,玛瑙为实,行行相值,茎茎相望,枝枝相准,叶叶相向,华华相顺,实实相当,荣色光耀不可胜视,清风时发出五会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其闻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之内容而作“五会念佛”。五者会是数。会者集会。彼五种音声。从缓至急。唯念佛法僧。更无杂念。此五会念佛声。势点大尽。长者即是缓念。点小渐短者。即是渐急念。须会此意   第一会 平声缓念 南无阿弥陀佛   第二会 平上声缓念 南无阿弥陀佛   第三会 非缓非急念 南无阿弥陀佛   第四会 渐急念     南无阿弥陀佛  第五会 四字转急念 阿弥陀佛
「 五会启经入赞」的义思即:从上所述念佛方式开始经文的赞读。


【授记】「授记」是佛教的专有名词,它的意思是预告。佛给予宣告某菩萨或发心修行者将来得证果成佛的预言即称为「授记」。在帝王的时代,国王所生的长子,多半会被预定为王位的继承者,在宣告其继承的法定地位之时,也称为授记


【如是我闻】「如是我闻」是佛经的开经偈,这一句话的意思是:“我是这么听(佛)说的”。为何置此句于经首,据佛典:阿难记忆力最强,佛四十九年所说的经典,他全能记得,佛入灭后,在结集经藏时,阿难是一个初证阿罗汉果的人,其中早已证到四果阿罗汉的有很多,所以如果是由阿难所说出来的经典,一般人都不会信服的。世尊入灭前曾对阿难表示,须于卷首加上“如是我闻”,表示经的内容是阿难亲自听闻佛说,非从他闻,真实无谬。如此方能息众疑。
另有一重意思,是说佛入灭前嘱将“如是我闻”置诸经卷首,以别于其他外道之经典,表示这是真实无谬的佛家经典。
相因成习,大多佛经之开卷皆置此四字。例如:三藏 十二部经,每一部经正文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如是我闻”,“如是我闻”遂变成一切经典开宗明义的一句开经偈。






南郊农夫 发表于 2014-5-14 20:00:25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4-5-6 22:38
【佛说十王经 经文】




請問先生,這第二讚之後,還有下文嗎?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4-5-15 00:59:11

南城外农夫 发表于 2014-5-14 20:00
請問先生,這第二讚之後,還有下文嗎?

已无下文,这二赞是整卷佛说十王经的总结,最后一行「佛说十王经一卷」是卷尾,十王经总共只有一卷。

南郊农夫 发表于 2014-5-15 13:08:03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4-5-15 00:59
已无下文,这二赞是整卷佛说十王经的总结,最后一行「佛说十王经一卷」是卷尾,十王经总共只有一卷。

這些年也看了幾部佛經,佛經末後一般是這樣結尾,“某某尊者、某某菩萨,及诸菩萨、声闻、天龙八部,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而《佛說十王經》末后沒有類似這樣一段話,感覺還有下文,故發此問。謝謝先生!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4-5-16 03:28:01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4-5-17 04:31 编辑

【大悲陀罗尼现像全】

說明:传世的「大悲出相」画本甚多,流布亦广,最常见到的多是「八十四尊像」一类。然而从元代以来,曾经流行过的图像画本则不限于此一种;如:明本《大悲心陀罗尼经》绘有「五十尊像」,清康熙年间重辑补像刊刻的《大悲忏法》有「五十二图像」,清初晋法师说有「幻出四十九相好身」者, 浙江普陀山古本「大悲出相」更成「八十八尊像」,蔚为大观。
诸尊图像的起源,原是由传为唐不空三藏所译的《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中的咒语脚注而来;但是现存不空译本的咒语脚注仅有四十八项,而现今的「大悲出相」咒语脚注至少有五十二项,最多八十八项。可见,这当中有许多开展的轨迹
也有人主张该脚注都与咒语意义无关,只是为应修习瑜珈观行人具修三密行;「身密」手结印契召请圣众,「口密」诵真言,「心密」住三摩地。殊不知竟遭后世误会,以为每一句咒语,都是圣众名号。
此本《大悲陀罗尼现像全》是线册装,。拟是手抄本,但在识文中有“心念并梓二种为完壁”之语,则又似乎是刻版的。此书前部是大悲出像图,是八十四句的版本。每一句都是一尊观世音菩萨的变相,每一尊变相都是观世音菩萨慈悲护世的法相显现,但图像只有四十八項;后部是大悲真言四十手,有四十二项。 封页内盖有两方钤印,印文一是「逍遥书屋」;另一是「早稻田文学藏书」,应是曾经手过的收藏者。本图像作者是谁,什么年代的抄本,并没有明显的记述,从装帧的方式与八十四项咒语脚注来推断,可能是明代以后,只有册首有属名为「下下居士许慧 」的识文, 现将识文正版腾录于后:
《大悲陀罗尼现像》諸佛授受,凡“陀羅尼”皆為秘密神玅(〝玅〞同“妙”),不著文義,間亦聞為諸佛名號,而未得其據也。余判觀世音經大悲弌部既授梓矣。偶遊「南山寺」得覩(〝覩〞同“睹”)“大悲現象”弌(弌古“一”字)卷,華亭“陸慶蕃”為之敘,云 :出于楚釋子如陵弌語,弌佛弌(此字分拆為西國人,所考不得,暫借為“僧”)弌像在,蕃亦言,經藏中從無原本,古剎內亦少流傳也,然陵必有傳授,非臆創者。又得《四十四臂咒語》弌卷,心念並梓弍(弍古“二”字)種為完壁,遂認附大悲經之后。夫不知為諸佛名號,而信心諷誦;與知為諸僧名號,而恭敬歸依,其神通玅用,身登佛地者,必有辨矣,竊認為其知之不如其不知之也!下下居士 許慧 識

以下为简版:《大悲陀罗尼现像》诸佛授受,凡“陀罗尼”皆为秘密神妙,不着文义,间亦闻为诸佛名号,而未得其据也。余判观世音经大悲一部既授梓矣。偶游“南山寺”得睹“大悲现象”一卷,华亭“陆庆蕃”为之叙,云:出于楚释子如陵一语,一佛一僧(此处此字分拆为西国人,所考不得,暂推为“僧”)一像在,蕃亦言,经藏中从无原本,古剎内亦少流传也,然陵必有传授,非臆创者。又得《四十四臂咒语》一卷,心念并梓二种为完壁,遂认附大悲经之后。夫不知为诸佛名号,而信心讽诵;与知为诸僧名号,而恭敬归依,其神通妙用,身登佛地者,必有辨矣,窃认为其知之不如其不知之也!下下居士 许慧 识
此识文内提到:偶游“南山寺”得覩 《大悲现象》一卷,华亭“陆庆蕃”为之叙,云:出于楚释子如陵一语;复提到“又得《四十四臂咒语》一卷,心念并梓二种为完壁,遂认附大悲经之后”。是否即为此书的诠释,以下单元介绍诸画像。。。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4-5-16 03:40:35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4-5-16 04:02 编辑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4-5-17 04:22:10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4-5-17 14:45 编辑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4-5-17 14:48:21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4-5-21 22:02 编辑


【大悲陀罗尼现像 全】第一部分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4-5-18 01:40:40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4-5-19 01:24:46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4-5-19 21:59:55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4-5-20 02:14:39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4-5-20 18:59:01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4-5-20 23:38:45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4-5-21 16:37:28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4-5-21 20:43:35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4-5-21 21:58:09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4-5-21 22:05 编辑

【大悲陀罗尼现像 全】第二部分


说明:但凡看到韦陀这张卷尾画像,便意味着已到经末,实际上不然,因这一本册装是包含不同两卷合辑。
在 下下居士“许慧”识文中即已说明,在南山寺得赌“大悲现象”一卷,后又得“四十四臂咒语”一卷,心想要两种 并梓(一起刊印)才算完全,故有「心念并梓二种为完壁,遂认附大悲经之后」之語,所以他把「四十四臂咒语」也附在里面,是放在大悲经之后,故尔大悲现象在韦陀这张画像后并未结束,而是继续大悲真言四十手。
一般也视「大悲真言四十手」为现象的一部分,这也是居士许慧把此册两种合梓命名为《大悲陀罗尼现像 全》之意,下面继续此本第二部分「大悲真言四十手」之介绍: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4-5-21 23:34:29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4-5-21 23:35 编辑


【大悲陀罗尼现像 全】第二部
大悲真言四十手

说明:在开始大悲真言四十手之前必须先交代一幅画
此幅画像是以浮贴方式沾黏在「大悲现象第一部」诸尊图像的首页上方(如下图示),并非本册既有画像,是另外添加上来的,这幅像可能是日本收藏者所加,从图像观,应是「千手观音」,但画者所题是「上圣明王」。
这幅画像显非随意贴上,应与此册主题“大悲现象”有所关联。细看观音画像有十一面四十臂(加上合掌、定印之二手为四十二臂),观音种类甚多,计有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八臂、…、千手观音等,其中千手观音通常都是十一面或二十七面四十臂(加上合掌、定印之二手则为四十二臂),此幅图之观音正是十一面四十臂(加上合掌、定印之二手为四十二臂),这是千手观音的造型。
于画中,千手观音的四十二臂,每一只手都持着一件法器或象征物件,这42件名称正是后面「大悲真言四十手」内所绘的全部物件图像,所以这可以说是一幅包含千手观音与「大悲真言四十手」之表象画。既是“大悲现象”、亦有“大悲真言四十手”,它贯连前后两部的主题并浓缩于一体,虽非原册之画,确有点睛之效!

【千手观音 与大悲真言四十手】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4-5-22 16:08:04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4-5-23 01:46:07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4-5-24 04:08:04























页: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查看完整版本: 北平"人和纸店"的民俗神祇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