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5 建厂到1973年7月,我都在185 。你们班我熟悉,有雷凯、王金玲、王德宝、王占平...等人你们应当熟悉 ...
我们班在185实习时您在哪个部门?当时只知道张四瓒、连之安两位老师是北京航校调去的。 本帖最后由 wzyldk 于 2015-3-15 07:48 编辑
LWTDY 发表于 2015-3-14 09:50
从185 建厂到1973年7月,我都在185 。你们班我熟悉,有雷凯、王金玲、王德宝、王占平...等人你们应当熟悉 ...
王学长您好!非常高兴您能到咱们这个大家庭来!66年我们6311在185实习时,有30多个同学。68年分配到185厂有王金玲、王玉民等,分到128的是白庆生、袁振荣、田书玉等,雷凯是6312的、王占平是6310的。希望有机会能见到你。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5-3-16 05:43 编辑
06年去贵阳,185厂北京航校老同学聚会。
左1是一届老大哥梁宏霭,左2、3、4是1968年毕业的6科同学王玉民、王金声、王金玲、左6是6届张四瓒,左5是张夫人,左7不是航校同学(185厂原厂长),右1是老顽童本人。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5-3-16 05:37 编辑
LWTDY 发表于 2015-3-15 09:11
06年去贵阳,185厂北京航校老同学聚会。
左1一届老大哥梁宏霭,左2、3、4是1968年毕业的6科同学
王玉民、 ... LWTDY:老学长您好!知道您是1973年调回莱州,不知您在莱州哪个厂?我是1968年被分配到当时的掖县轴瓦厂,于1975年9月调到保定铁路至退休。您现在是否还在莱州?我对莱州还很想念!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5-3-16 05:36 编辑
LWTDY 发表于 2015-3-14 09:50
从185 建厂到1973年7月,我都在185 。你们班我熟悉,有雷凯、王金玲、王德宝、王占平...等人你们应当熟悉 ...老大哥你好,我是原来咱学校到185厂实习的同学,和王玉民一班的。毕业后分配到128厂。咱们应该认识,我叫袁振荣,在文化大革命中打过不少交道的。185厂的田由绪我们也很熟,他是搞电火花加工的,我也是。128的李鸿斌、王堃、李寿长、宋政策那就更熟了。想起来没有?老大哥现在山东身体好吧?一切都好吧?咱们保持联系。 本帖最后由 924_3346_3 于 2015-3-17 07:38 编辑
各位校友: 本人在2013年的4月至2014年的7月间,曾到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去看望孩子,在此期间,顺便把蒙特利尔、蒙特利尔周边、加拿大东部省份及美国东部主要城市游览了一遍。在此,将我旅途中的见闻、体会、心得及我收集汇总的旅游资料奉献给大家,供各位校友茶余饭后消遣之用,如果有的校友将来有机会来这些地方,我的“旅游随笔”也许能派上用场。 竹韵 2015.3.16
写在《序》之前 终于下了决心,准备去完成我的《旅游随笔》了。今天先发个《序》奉献给校友们作为开篇吧,但愿我能坚持写下来,不半途而废、不虎头蛇尾,期望着我的《旅游随笔》终能“排除万难,修成正果”,期待吧。
旅游随笔序 从加拿大回北京已经半年了,一直想写点东西。毕竟有幸在那里生活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虽不算长,也不算短了。有机会接触了加拿大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相比以往那种参团的蜻蜓点水式的旅游来说,这次到底算是身临其境、耳闻目睹和眼见为实了。所经历的旅游见闻要显得更加务实些,感受也颇深些。 由于受时间、条件所限,目前大部分出国旅游者仍把参团旅游作为首选。目前社会上对参团旅游褒贬不一,更有甚者把之嘲讽为“上车睡觉、下车撒尿、景点拍照,回了家什么都不知道”。其实这种说法我倒觉得也不全对,有偏激成分,好多事情还是事在人为。据我所知,也有不少旅游达人,他们虽然也是参团,但在行前做足了功课,到回来时就绝不会是“什么都不知道”了,而是既愉悦心情又满载而归。对我来说,我挺羡慕这些旅游达人们,当然只是羡慕而已,他们对我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这次能下决心用“随笔”的方式来完成我的旅游札记,还是受达人们的启发,就算是我向他们学习的一次试水吧。这次蒙城及周边的旅游可归结为自由行,但去加东(加拿大东部省份)和美国东部城市的旅行,我还是选择了参团游。只是在行前,稍稍做了些功课,多少弥补了团游的不足。 这次来加拿大探亲和旅游,对我来说真算是一次较长时间,放松式的“自由行”了。闲暇时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我经常爱去冥思苦想的问题是:为什么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理念在某些方面竟截然不同,在那些许许多多的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差异与碰撞的背后,却是一些令人深思费解和发人深省的无数课题。 由于是旅游随笔,所以没有时间顺序和系统性,想到哪写到哪。只是内心感到惶恐,航校期间积累的那点仅有的文学底蕴,经过这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已消耗殆尽、荡然无存了,真是怕写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了。喜欢看的校友们就请耐着性子看吧,如能帮我润色、批改和指正,当不胜感激。 竹筠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十五日下一篇:去市政厅“方便”
期盼着枫竹筠带领我们到加拿大东部旅游!感谢巴特尔的细心,我已帮助枫竹韵改了过来。请巴特尔和更多的校友把旅游见闻和几十年的经历写出来,让校友们共享。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5-3-17 12:28 编辑
924_3346_3 发表于 2015-3-17 07:44
期盼着枫竹筠带领我们到加拿大东部旅游!感谢巴特尔的细心,我已帮助枫竹韵改了过来。请巴特尔和更多的 ...
先发一篇初到加拿大的感想,这篇文章写于2011年7月14日
中加两国垃圾分类的不同
----加拿大琐记(一)
来加拿大多伦多探亲已经好几天了,12个小时的时差弄得我昏天地暗的,白天打哈欠发困,晚间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今天正赶上这个社区收垃圾,感触颇多。
垃圾分类本是一个利国利民,有利于环保的好事。多伦多做的非常到位,非常好,而且成为市民自觉的行动。国内也在实行垃圾分类,可我们做的远不如加拿大好,我没有做过调查,起码我在北京居住的小区做的就非常不好。虽然垃圾分类实行了很长时间了,政府也为居民分发了垃圾分类用的垃圾桶,可实际上垃圾仍然没有分类处理,依旧是所有垃圾一股脑全都投放在小区的三种垃圾桶里。垃圾分类形同虚设。比较一下中加两国垃圾分类做法的不同,或许能对我们有所帮助。
分类后的垃圾规矩地摆放在自家门前
分类后的垃圾规矩地摆放在自家门前 中加两国垃圾分类的不同
首先是家庭垃圾倾倒的时间:
北京:居民可以随时随地将垃圾倾倒到社区设置的大垃圾桶里;优点是方便市民及时处理自家的垃圾,缺点是导致社区垃圾桶垃圾分类不清,谁家垃圾没有分类谁家垃圾进行了分类说不清,导致责任不清。
多伦多:居民定时(每周固定一天)定点(在自家门前)将三类不同垃圾放在自家的分类垃圾桶里摆放在路边,等待收纳。优点:责任明确,自己对自己家的垃圾负责,缺点:一周一次的垃圾收纳居民稍显不便,不过习惯了也就不觉得不方便了。
对于垃圾分类的要求:
北京:宣传的多,具体要求少,优点:各级领导“相当”重视,缺点是由于没有具体要求,没有具体的指导,致使相当一部分的居民将其只当作耳旁风,或是某种运动的一阵风。
多伦多:看不见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只有分发到户的垃圾分类标准,这个标准很详细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厨余垃圾,哪些属于生活垃圾。分类要求相当的严格。优点是垃圾分类已成为居民的自觉行动。至于缺点,那只能说各级“领导”的宣传力度不够强。
对于违反垃圾分类的处理:
北京:没有处理措施。优点:居民很自由;缺点是放任自流垃圾分类难以推行。
多伦多:没有进行垃圾分类的垃圾拒收,对于拒收的垃圾只好自己送到垃圾站,这可是要收费的。对于初犯予以贴条警告;优点是以制度强制推行垃圾分类,效果明显,缺点当然就是居民很不“自由”。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可能也是加拿大垃圾分类实施的好的原因之一,那就是没有收废品的,也没有整天掏垃圾桶的拾荒人。对于那些可以回收利用的纸张、塑料、金属等“废品”只有垃圾回收部门有权处理,流通渠道只有一条,至于国内,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废品”还有很广阔的流通渠道,因此成为许多人争抢的目标,以至于社区垃圾桶每天不知要有多少人在这里翻来翻去。
我刚来这里几天,也没有做什么深入的调查研究,只是从表面上看到的一些现象,有所感触而已。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5-3-17 16:10 编辑
王良田大哥您好,我是王金玲。自贵阳聚会后已过去多年,您一切都好吧?我现在常住北京和儿子一起住。望以后多联系。 发一张抗美援朝时期空军战斗英雄—王海曾经驾驶过的飞机照片。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刚参战时,装备的是米格-15型前线歼击机,后来改装了米格-17型(我国命名为歼5),这架飞机为王海在抗美援朝后期驾驶的飞机,王海驾驶的早期米格-15飞机在北京军事博物馆。飞机座舱左侧喷有四棵实心红色五角星(表示击落四架敌机)和五棵空心红色五角星(表示打伤或击中五架敌机)。这架飞机摆在空3师司令部大门口,以前空3师大院随便进出,飞机可以照相。现在院门不让进了。
枫竹筠 发表于 2015-3-16 20:47
各位校友: 本人在2013年的4月至2014年的7月间,曾到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去看望孩子,在此期间,顺便把蒙特 ...
太好了,谢谢校友的指点更正,多交流。 本帖最后由 枫竹筠 于 2015-3-17 20:08 编辑
去市政厅“方便” 来到蒙特利尔不久,就有朋友们告诉我,这里上厕所不是太方便,特别是位于大街两侧的公共卫生间较少,应该如何去寻找等等。作为老年人比较关心这个问题,因老年人易患尿频的毛病,“内急”的事情时有发生。朋友们还特地告诉我,去蒙特利尔市中心游玩的时候,别忘了可以就近去市政厅上厕所,还可以顺便参观一下市政厅,市政厅就是国内的市政府。乍一听,专门去市政府里上厕所,顿感很惊讶,也许是我孤陋寡闻,在国内从未听说过,更没有尝试过。别说是市政府,就连家门口的区政府也没进去过。 怀着好奇心,没过几天我就迫不及待的乘上地铁去了市中心的贾克.卡蒂尔广场,紧邻广场的北侧就是蒙特利尔市政厅,它位于市中心圣母大街(Notre-Dame)的路西,是一座建于十九世纪的古朴庄重优雅的第二帝国式建筑。它也曾因法国前总统戴高乐于一九六七年参观世博会时在它的二楼的阳台上对着民众演讲时喊出了“魁北克独立万岁”的口号而闻名遐迩。市政厅的大门两侧没有悬挂大型的市政厅的标牌,也看不到门口有持枪的警卫或保安,如果不是我事先做了点功课,已知其位置所在的话,真不感相信这就是代表全市最高权利机构的市政府所在地,更不敢冒然而进。听说逢到周六、日,来这里参观的人还有一些,平日里就更少了,用“门可罗雀”来比喻一点不过。我今天来不知是巧合还是有其它什么原因,人格外的少。我在市政厅门前的台阶下站了几分钟,想看看有无参观者入内,好随大流进去,结果等了一会,没看到一个人出入,我都怀疑今天是不是关门了。看着大门像是是虚掩着的,决定还是上去看看,一探究竟,弄个明白也不虚此行。通过不太高的台阶来到两扇对开的门前,轻轻一推,没有推动,凭感觉门没有上锁,我又用力推去,门开了,其实是门太重。这时我发现在厅门的左侧有个服务台,台后站着一名工作人员。我猜想:可能是门卫?便衣的安全部人员?传达室人员?还是服务人员?后来还是服务台附近放置的英、法旅游资料告诉了我,他可能是一名服务人员。 大厅里异常的安静,除我之外没有第二个参观的人。虽然我事先知道可以随便进入,但出于礼貌我还是决定先咨询一下吧。我试着用现学的、蹩脚的、中国式的英语向他问到:“先生你好!这里的卫生间可以使用吗?”,本来我是想等他的“yes”或“no”的回答,没想到的是,他竟反问了我一句“为什么不可以使用?”,他的回答太令人意外。我的脑海里在极速反映,本来英语就不行,又突然遇到这预料之外的问话,一时让我难以招架。不过还好,其中英文的“为什么”我还是听懂了的,很快我就猜到了他问话的意思。可是明白了又有什么用呢,他问我的问题,即便是用中文我都不知如何回答他,更何况是英文了。不过从他的话中我已经明白了,卫生间是可以使用的。于是我灵机一动,话题一转,冒出了一句“卫生间在什么地方?”,其实,说完后我自己也觉得可笑,这不是所答非所问吗。不过那位先生也并不介意,高兴的说道“ok!随我来吧”,径直把我带到了卫生间门口,我连声道谢。方便完之后,我顺便环视了一遍卫生间,没有什么特殊之地:普普通通、干干净净、设施完好、物品齐全,并不是我想象的心目中的市政厅卫生间的样子。随后,在没有第二名参观者的情况下,独自一人把市政厅的里里外外游览了一遍。 在以后的一年多漫长的日子里,我曾不止一次的去过那里,因为每次去市中心游玩的时侯,能在那里上趟厕所确实感到既方便又有一丝惬意,作为一个普通人可以随便进入市政厅,就这一点感觉足矣。后来的日子,我还到过渥太华国会山庄(即议会大厦)、总督府院内、加拿大东部其它省份的一些市政厅(如魁北克、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和爱德华王子岛等)及多所著名大学(包括加拿大和美国的,如:麦基尔、多伦多、哈佛、麻省等)去参观,它们这些单位的共同特点无一不是:1.不挂牌,它们的门口一般都不会挂牌或者是很小的一块,小到你稍不留意都很难找到;2.不设防,在它们的门口,什么警卫、保安都没有,甚至连我们国家常设的传达室也都不存在,出入自由,用“如入无人之境”来形容一点不过分。 蒙特利尔市中心的那个广场附近,确实没有公共卫生间。市政府为什么不建呢,是抠门、还是小气?依我看都不是,可能是他们觉得没有必要花这笔钱。其实,不光是卫生间,在我后来看到的许许多多的大情小事中,无一不映衬了这一点:他们在花纳税人的钱的时候总是慎之又慎。市中心广场附近不建卫生间,那可能是因为在它的下面是四通八达、闻名于世的地下城。地下城内是无数的商业、餐饮业,地面上也是星罗棋布的快餐店(特别是:mcdonald's、kfc、tim hortons、subway及各式咖啡店、酒馆等),而这些地方的卫生间都是被明令无条件向社会开放的。市内大街小巷的便利店、加油站、社区机关、学校、银行、图书馆、运动场所等,那里的卫生间也是明令无条件向公众开放的,否则可能会遭到处罚。从这一点来看,我倒是觉得他们这些管理者精明到把社会资源利用到了极致。现在想起我第一次去市政厅卫生间时,那位工作人员反问我的那句话“为什么不可以?”,我完全明白了,因为在他们认为,作为一个纳税人这是你应得到和应享受的权利。我提出的“可以使用卫生间吗”这样的问题,他们当然不理解了。下一篇:多元文化(一)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5-3-17 20:20 编辑
有人认识石奎人吗,他是我爷爷,就是这个学校毕业的,文革迫害前被分配到峨嵋山搞直升机的项目来着。曾经在南京陆军指挥学校任教官。在爷爷相册发现有一张和 吴运铎先生的有关的提字是1953年的。
有没有人认识啊?
探访白求恩故居
本帖最后由 CGLM 于 2015-3-18 04:42 编辑探访白求恩故居
----加拿大琐记(三) 我相信很多中国人是通过毛泽东那篇著名的《纪念白求恩》而认识白求恩大夫,并知道加拿大这个国家的,我也不例外。这次有幸来到加拿大探亲,而且又在多伦多,能够瞻仰白求恩的故居是心存已久的心愿。过去的一周和女儿一家人去渡假,回来的路上听说要经过白求恩的故居,这个机会自然是不能轻易放弃的。
看不出任何特别之处的白求恩故居 这是一个美丽的小镇,宁静而祥和。我看不懂英文,因而也不知这个小镇的名字,依照我们的习惯,我还是将这个小镇就称之为白求恩镇。
很可惜我们到达白求恩故居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七点多了,这里开放的时间是到下午四点,我们没能进入到故居里面参观,只好围绕在木栏杆外瞻仰这座仰慕已久的小屋。
白求恩的故居保存的十分完好,不知是经过了修缮还是原来就是这个样子,总之和这里所有的民居一样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然而就在这所小小的院落里曾经居住过一位所有中国人至今都不能忘怀的、将满腔的热血都洒在中华大地的英雄人物,那就是白求恩大夫。想到这里不禁对眼前的这座小屋肃然起敬。
从草坪上的展板方可确认这的确是白求恩故居
小院草坪上摆放着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展板
这几个字让我们感到无比的亲切 虽然我们没能进入到小屋参观,小小院子的草坪上,摆放着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展板,还有那几个亲切的中文汉字,一下子就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到那战火纷飞的抗日战战场上,白求恩同志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日寇的炮火,依然镇定地负伤的八路军战士做手术的情景,像电影一样重新一幕一幕闪现。
看到这里不禁让我联想到臧克家为纪念鲁迅所做的那首著名的诗歌《有的人》里的诗句“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这也是白求恩大夫在中国人民心中永垂不朽的原因所在。
白求恩故居开放时间
在白求恩故居前留个影
后记:这篇文章写于2011年8月6日,记录在在本人的新浪博客上。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5-3-18 08:40 编辑
CGLM 发表于 2015-3-18 04:40
探访白求恩故居
----加拿大琐记(三) 我相信很多中国人是通过毛泽东那篇著名的《纪念白求恩》 ...
看到你的照片,依稀还能联系到你当年的身影。我又想起当年你毅然决然与妹妹一同奔赴内蒙的情景。竟然还有人去找内蒙的接收人,劝他们不要接受你。没想到那个接收人说:到我们那里是去吃苦,决心去吃苦的人为什么不要呢?那些阻止的人没得说了,你就到内蒙吃苦去了。吃苦吃苦,苦中有乐;吃苦吃苦,苦尽甜来。在那时,谁又能想到今天呢?我提起这些,并不是想让你记恨那些人。唯一的理由就是想说明你在我心中最深的记忆就是这一段。祝晚年生活幸福愉快。 本帖最后由 枫竹筠 于 2015-3-18 19:34 编辑
多元文化(一) 来加拿大之前,就已经听说那是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但到底多元到什么程度,也只是感性的认识。这次能在那里生活了一段时间,真真切切的体验了一次“多元”,实现了从感性到实践的一个飞跃。 加拿大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它的人口组成中,英裔和法裔的人口大约占了50%,土著人(印第安人、因纽特人、米提人)只占2%,其余的就是来自欧洲诸国的移民和移民的后裔以及后来发展起来的非洲、南美、亚洲的移民及他们的后裔。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除了土著人之外,都是移民,只是移的早晚而已,所以典型的移民国家的桂冠非他莫属。由于这些移民来自不同的州、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从而带来了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文化,如果用“海纳百川、无限包容”来评价这个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的国家,是恰如其分的。能把这样的一群人凝聚在一起,没有一套经得起考验、令人信服的“规矩和方圆”来制约是难以想象的。 我所居住的蒙特利尔市,又是这个多元文化国家的典型代表。这座城市建在著名的圣劳伦斯河上的一座狭长形的岛屿上。当初城市的设计者高明的选择了沿着岛屿的走向来建设公路、铁路和建筑。所以它的建筑和道路都不是正南正北方向,致使这里的居民在此居住了多少年后有的还辨不清方向,更何况短期旅游之人就更难识别了。蒙特利尔市是加拿大的第二大城市,约有60%的居民是法裔,城市的建筑保持着百年前的巴黎风格。听之法语、视之法语,是世界上除巴黎之外的最大法语城市,故有“小巴黎”之称。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教堂(约各占45%和36%),以各种各样的建筑造型遍布全市的各个角落,很难数清它有多少座。据说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这样来描述这座城市“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随便抛一块砖就可能砸到教堂窗玻璃的城市”。人们风趣的形容:在蒙城最多的是教堂;最漂亮的是教堂;最坚固的也是教堂。蒙特利尔还被人称之为“尖塔之城”,信奉天主教的哥特式教堂占了绝大多数,有人说,它甚至超过了古城罗马。这些也充分体现了独特的法国文化底蕴,故这座蒙城也常常被人们称为是北美的“浪漫之都”。当你漫步在蒙城的街区,你会发现每跨两三个街区,便会矗立着一座或小巧精致或高大宏伟的教堂。每逢周日上午,是教堂举行弥撒的时候,届时有唱诗班参与弥撒活动,优美动听的音乐歌曲再配以大型的管风琴伴奏,显得格外悠扬动听。不信教的人也可以进去,只要不影响他人就行。一些城市的管理者本身就是虔诚的宗教徒,不惜拿出财力物力去修建和维护这些教堂。据报道,最近几年,用于维修教堂的经费也捉襟见肘了,正在策划和设计各种途径和方式,使教堂的运转能维系下去,甚至有的地方在考虑将教堂出售给有实力的个人来经营和管理。在蒙城,法律是保护广大民众信仰的自由,他们尊重多种信仰的选择。他们不会去“封杀信仰”“统一信仰”“唯我至上”,更不可能去做“拆除教堂”的傻事。我倒是觉得他们绝顶聪明,设想一下,每周都让大家有个去处,到那里去忏悔罪过、净化心灵,去祈祷明天的幸福,这有什么不好?!所以,每逢到了周日,教堂是人最多的地方。蒙城教堂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位于蒙城旧城区(街区的路牌专门设计为绛红色,以区别新城区)的圣母大教堂(它是仿巴黎圣母院的样式建造,也称它为小巴黎圣母院)和世界之后玛丽亚大教堂,再就是位于黄家山脚下的最著名的用于朝圣的圣约瑟夫大教堂,这个教堂也是我最感兴趣曾多次光顾的教堂。 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用他们各自的多彩文化装点了这座美丽的城市,这些装点,让人看不出有多少人为的痕迹,也看不出领导规划的迹象,这些区域的形成是各种文化交融碰撞的自然结果。有阿拉伯人、非洲人、印巴人的居住区,有意大利人居住区、有犹太人居住区,有华人较多的居住区,有英语区、有法语区、有高档社区、有一般社区----等等。所谓这个那个居住区,不过是代表了那里的主流人群而已,其实它并没有明确的划分。白人居住集中的地方也不乏有棕色、黄色、黑色皮肤的人居住,就像我居住的SAINT-MICHEL地区,大部分是阿拉伯人,也有为数不少的西人和黑人毗邻而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边无界、自然而成,在蒙特利尔的地图和行政规划图中你是找不到这些居住区的称呼的。 这里还有在中国见不到的《同性恋》村,社区的名称是Gay village。它是以地铁站Beaudry为中心向周围扩散约两公里,位于繁华的市中心地带,毗邻著名的红灯区,也是北美最大的、形状最规则的文化社区之一。据说,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加拿大的联邦、魁省和蒙特利尔三级政府曾将这个社区向外界进行过有力的宣传和推销。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全魁北克省对同性恋价值观的宽容;同时,他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也成为了本地旅游业发展的动力。尽管同性恋者分布在蒙特利尔、魁省的各地,但Gay village社区仍是全城同性恋服务业的中心。每年的五月到九月,在上述的中心地段,都会有大型的集会和游行,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前往观看,已经成为蒙特利尔众多节日庆典项目之一。在游行队伍中也不乏带有明显支持倾向的议员、议长及银行职员们的身影。正因为《同性恋》社区的存在,蒙特利尔被誉为“同性恋的天堂”,成为加拿大最宽容、最开放的大都会之一。 下一篇:多元文化(二) 本帖最后由 枫竹筠 于 2015-3-19 20:05 编辑
多元文化(二) 从我居住的家往南不足一千米,是个大公园,也是我和老伴常去散步遛弯的场所。与国内的许多公园不同,这些公园很少看到有人工建造的亭台楼阁,也少有为儿童建造的电动娱乐设施(指收费的器械)。公园的组成主要是以大片大片的绿地和林木为主,其次就是众多牢固结实的休闲座椅,你不必考虑去晚了没地方坐,在这里永远是座椅的数量多余人的数量。为方便自行车爱好者和散步遛弯的行人,大多数的公园都建有供骑车人和行人分别使用的高质量的自行车道和散步甬道。在甬道两旁,为保护环境和方便行人,设置了很多的果皮箱和直饮水处(每年的六月至十一月可用)。根据公园规模大小的不同,还建有各种各样的儿童运动场所。这些场所分别设有供2-12岁儿童使用的各种运动器械,而这些器械多是用来培养儿童的勇敢、灵活、机智及锻炼体魄的。例如大小不同规格的秋千、高低不同的滑梯、不同难度的攀岩、各种旋转器械及供儿童戏耍强身的水流喷洒器械等。对于分布在蒙特利尔市区的星罗棋布的儿童运动场所,我情有独钟,观察最多、感想最多,以后一定写个专题与大家来分享。除了儿童运动场,一些较大的公园,还建有供12岁以上和成人使用的足球、篮球、棒球、网球、跑道等设施和场所,以上这些场所全年无时段的全部免费供民众使用。 我和老伴已经形成了这样的规律,只要不是有事外出;只要不是下雨或下雪,我们总会来公园里呆上小半天,去充分享受那里的蓝天、阳光和空气。同时可以静下心来仔细端详和欣赏眼前的景致。这个公园的西侧,是一座小学校,其操场与公园紧邻,我们坐在离它不远的椅子上,就可以看到操场上的一切。每当孩子们到操场上活动的时候(他们在操场上活动的时间要远比上课的时间多),我们的眼前就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首先是人的肤色,用五颜六色来形容也不夸张。这个学校的学生中,白人和有色人种几乎各占一半。白色人种中既有欧美、阿拉伯、俄罗斯也有印度等。有色人种中,又分黑色、棕色、黄色(指亚裔的肤色),而黑色中,又有浅黑、深黑和油黑(即黑的发亮)的不同。同样都是来自非洲的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也有着较大的差别。只要你仔细看,就能明显看出不同。阿拉伯人和西人的小女孩,很难区分,都长得非常漂亮,但仔细看去还是能看出端倪,阿拉伯人的小女孩带有一种特殊的气质。至于亚裔的柬埔寨、越南、韩国、中国、日本、台湾就外表长相很难区分了,为此,我还弄出过笑话,曾经对着韩国人用中文去问候,搞的双方都很尴尬。 至于语言方面,在中小学时段,老师和同学们主要是用法语交流,每周有较少的英语课安排。至于回到家中,那就五花八门了。一般来说,这些孩子至少会三种以上的语言,即:本国语言、法语和英语。他们穿的服装也各式各样,虽有校服但不是规定每日必穿。平日里,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们穿着都很随便。说到服饰,我倒是觉得这里还不如北京赶时髦。到大街上走一走看一看,你就会发现,除了在市中心高楼大厦下和繁华的闹市区,你能看到西装革履和时髦的服饰外,在一般的生活街区,人们更多注重的是个性化,是自己的方便和喜好。他们不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更多的是为自己而活。所以这些服装让人看起来是五颜六色、五花八门、奇装异服、返璞归真,有一种世纪穿梭的感觉。 话题又扯远了,还是回到学校来。老师中有当地西人、外来西人、有阿拉伯人也有黑人。至于他们的国籍就很难辨认了,只有阿拉伯的女教师从服饰上一眼就能看出来,特别是她们的头巾永远都会戴着的。教师们每人都配有对讲机,好像是随时在和校方或其他老师联系。我观察到,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的主要项目是:篮球、足球、橄榄球、棒球的玩耍和基本功练习。有的在做各种各样的游戏,其中有一种好像是类似中国的跳间(跳房子)的游戏,女孩子、男孩子和女老师一块儿在玩,也有不少的孩子在玩跳皮筋和跳绳的游戏。不经意间,你就会看到,油黑发亮面孔的小男孩和标志清秀的白人小女孩一起亲密的交谈和玩耍,不时有阿拉伯女教师也加入其中。每当夕阳西下,落日的彩霞染红了蓝天白云,学校后身的尖塔式的美丽教堂被落日的余辉倒影在绿茵坪上,眼前不时有水鸟和松鼠掠过,一眼望去,那是宁静的艺术、那是静默的油画、那就是生活。我和老伴经常是看的如醉如痴、流连忘返,它早已成了我们散步内容的一部分。 公园的南侧是儿童运动场,那里有适合二至五岁和六至十二岁各年龄段的孩子们玩耍的运动器械。除幼儿园老师带着的五岁以下的孩子外就是家长带着的十二岁以下的孩子们(这里规定十二岁以下必须有成人监护),在各自寻找着适合自己娱乐锻炼的项目。幼儿园的孩子都穿着印有明显标记的马甲,可能是便于老师辨认和看护。孩子们兴趣怏然的玩着,偶尔有个别的家长上去协助孩子做一些难度大的辅助动作,但更多的家长则是坐在座椅上静静的观看,哪怕是他们摔下来也不予理睬,丝毫没有慌张的感觉。孩子们也显得格外皮实,摔倒了再爬起来又继续(当然,这些器械的下方,铺垫的都是沙土、木屑和硅胶)。儿童运动场上时不时传来孩子们之间法语的童真对话和天真烂漫的笑声。有时候我和老伴带着孙子来,即便就我们两人,也时常光顾儿童运动场,看着那五颜六色的笑脸编织的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有时一看就是两小时,经常和孩子们在一起,让我们都感觉年轻了许多。在蔚蓝的天空下,呼吸着新鲜洁净的空气,欣赏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这真真切切是一种金钱也买不到的享受,我和老伴都挺珍惜这段难忘的时光。 这个公园的的东南角是个网球场,西南角是篮球场,中间草坪上是足球场,西北角是棒球场,都是按标准设计和建造的。球场各种设施(包括安全设施)齐全完备,是中学以上的孩子们和成人运动娱乐的场所。和这个公园相隔一条马路的南侧,建有一座高档次的田径运动场,标准的跑道全部用先进的硅胶铺成。在这些场所周围,都装有高大明亮的照明设备,一到晚间,全部开启,如同白昼(可能他们的电力资源雄厚,电费便宜吧),直到天明。附近居住的居民,不用开车、不用乘车,就可以选择到自己喜爱的运动场所去锻炼,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场所全部对民众免费开放,全部维修养护都是政府买单,民众不需掏一分钱(当然要纳税了)。 下一篇:多元文化(三) 世界冠军、破世界纪录的北京航空工业学校航模队教练和部分队员3月15日举行春节团拜会
连续十几天,上北京航校网时都要重新输入帐号和密码,一天输入一次都不行,上网几次就要输入几次帐号和密码。前天,干脆找不着北京航校网了。后来,在《老北京网》遇见了西水车领导,向他发出求救信号,在领导指导下,今天终于又找到了北京航校网。谢谢西水车领导!
本帖最后由 枫竹筠 于 2015-3-20 20:28 编辑
多元文化(三) 我和老伴还习惯于沿着步行甬道转圈遛弯,不少当地的中老年人也多是以遛弯为主,再就是坐在椅子上晒太阳。在与他们相遇过程中,多是简单的问候语,因语言不通,没有过多的交往。遛弯中很少遇到亚裔人,基本上都是当地的西人、阿拉伯人和黑人,这里的华人更少。后来我们碰到了一位看上去不到七十岁的女性,像亚裔人。以后,隔三差五的就能碰上她,时间久了,我有了想与对方交流的愿望,能看得出来,她也很注意我们俩,因为这个地区很少有亚裔人和华人。华人大多扎堆住在NDG地区,那里是英语区。移民到加拿大的华人,大多选择多伦多和温哥华,来蒙特利尔的华人就显得少多了,据说只有五万人。这五万人融入到这四百多万的人口中,那不是沧海一粟吗。有时,在我居住的周围如能碰上一个中国人,就会高兴的了不得,因为语言的障碍,太闷了,时刻渴望着家乡的人出现在面前。有一天,我鼓起了勇气,用极简单的英语试探性的问她“您好,您是哪个国家的?”,我怕她不是华人再次出现尴尬局面。以前就曾出现过,我用中文问这些亚裔面孔的人,结果发现他们听不懂。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有可能是韩国人、新加坡人、日本人、南亚人或是几代华人的后裔,已经根本不懂中国话了。结果让我预料到了,她果然不是华人。没想到她也很想和我们交谈,迫不及待的用英语告诉我她是越南人,家乡是西贡市。后来,我问她会说中文吗,她说会一点点。我赶紧鼓励她说中文。尽管她的中文说的很差,但我们能听懂她的意思,总算有人能和我们聊天了,再后来我们成了朋友。 她向我们谈起了她和她的家庭来到加拿大的经历,时间追溯到了四五十年前,那时西贡就要面临解放、越南就要面临南北统一。她的父亲是经商的,按中国来说,就是小业主或资本家了。父亲怕西贡解放后,新的政权不能兑现诺言,给家庭带来灭顶之灾。毅然决定,把全部的家财变卖了,兑换了八根金条,通过蛇头办理了偷渡,带着全家老小,忍受了非人能忍受的痛苦和煎熬经过几十天的漂洋过海、几经周折,终于来到了加拿大,成了加拿大早期的难民。没过几年,加拿大政府全部接受了他们,并给了他们加拿大国籍,同加拿大国民享受同等国民待遇。那时加拿大还没有推行移民政策,执行的是难民政策,这可能就是加拿大较早期的移民了。 她讲的滔滔不绝,我和老伴如同听故事一样被深深吸引了。我为她的父母当年的壮举,感到惊讶和震撼。她的父母们为了她、她的姊妹兄弟及她的下一代、下二代人,付出了一生的心血,最后长眠在了这片异国他乡的黑土地上。我好奇的问她:你们来这里后悔过吗?想家乡吗?这里的生活环境能适应吗?听到我的问话,她的话匣子又打开了,眼眶里隐含着的泪水没有了,转瞬间变得异常高兴。她告诉我,她和老伴儿都已经退休了,拿到了退休费,也享受到了医疗保障。她的几个孩子也全部参加了工作,也都建立了自己的家庭。言谈话语中,能感觉到他们对这里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安全的食品及优厚的福利特别满意。看得出,有一种生活富足、无忧无虑之感。说到这里,眼眶里又有了些许的泪花。她说:她特别感谢自己的父母,是他们的高瞻远瞩,是他们付出一生的代价,把他们带离了战火和苦难。她说,加拿大政府能收留他们,是他们的运气和福气,他们感恩这个政府。她说,像他们这样的家庭,当时在加拿大很多,加拿大政府都一次性的给了他们“名分”。以前,我只是在书本上看到过类似“难民”、“偷渡”“蛇头”之类的词句,没想到这次让我在加拿大真正见到了“偷渡者”并能亲自听到真实的“偷渡故事”。 她的这个故事,在我后来接触的一名柬埔寨后裔的子女身上同样发生了,也不止一个,也是一批“偷渡者”。他们在金边的解放前夕,同样卖掉全部家财,换取金条,通过“偷渡”来到了这片土地上,开始了崭新的生活。下一篇:多元文化(四) 好消息!今天时逢《春分》,又恰逢《二月二》龙抬头—《中国剃头日》。今天上北京航校网第一次不用重新输入帐号和密码,可谓三喜临门,值得浮一大白?
本帖最后由 枫竹筠 于 2015-3-21 17:54 编辑
多元文化(四) 来到蒙城后,乘地铁出行是我常用的交通方式。我家住在蓝线地铁附近,步行几分钟就可到达蓝线总站。无数次的地铁出行,车厢竟成了我欣赏的一景。 车厢里经常看到的是白人、黑人、阿拉伯人、印度人、非洲人和南美人,同在一个车厢里出现,几乎很少看到整个车厢里只有单一肤色的人。这里的移民中,非洲人较多,其次是阿拉伯人,可能跟他们的母语语系有关。特别是非洲,很多国家曾是法国的殖民地,他们大多说法语,移民到这里,没有语言的障碍,在移民中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你放松下来,休闲的坐在椅子上,放眼望去,你就会发现,眼前是一片五颜六色的皮肤、五光十色的服装(我不懂服装,但给我的感觉是:穿着非常随意、追求并不时尚、更多的显示个性要求、带有各国浓重的地方色彩),再加上声调各异的方言土语(尽管都说法语和英语,也会让初来咋到者,感到满头雾水、啼笑皆非。他们说的都是各自国家的地方法语,就连本地的西人也很难听懂。但当他们与外人交流时,马上会变得正规多了)组成了一幅幅的真人动漫画。随着每到一站的上上下下,动漫在更迭着人物、更迭着色彩、更迭着声音。每一次的地铁之行,我都把欣赏动漫作为我的享受,其实我是在观察这些不同文化背景的他们是如何交往的,有几回为此竟忘记了下车而坐过了站。 在车厢里,你会经常看到,眉清目秀的标致的白人姑娘与满头小黑卷的黑人小伙在亲密交谈;带着围巾的漂亮的阿拉伯姑娘与印度青年窃窃私语。他们常常是摩肩擦踵、毗邻而坐,丝毫看不出有什么异样和隔阂,即便是不相识的,也都是礼貌相待。有时你也会遇到,衣着简陋、形象不雅、拿着装过可乐的纸杯的城市乞讨者乘车。大家也并不感到意外,有时与他相邻而坐的人还要与他攀谈几句。 下一篇:多元文化(五) 枫竹筠 发表于 2015-3-21 17:52
多元文化(四) 来到蒙城后,乘地铁出行是我常用的交通方式。我家住在蓝 ...
什么是多元文化?搜出的结果:“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感觉解释还是抽象。我理解多元文化就是下面的图片所示,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也应是多元文化国家,但不同于美国、加拿大等移民国家。
本帖最后由 zzh8381 于 2015-3-22 17:30 编辑
初春的北京天空碧蓝无云,虽有点风,但仍是探访春花拍摄春花的大好时光。特前往天安门广场和中山公园游览,红梅映蓝天,玉兰花开洁如玉,春天真美!
http://img.obj.cc/album/201503/22/001032c69gogtbgbvd9hg6.jpghttp://img.obj.cc/album/201503/21/234829yl4x2dx4qrs4bb24.jpghttp://img.obj.cc/album/201503/21/235631taezkhbkakbtd5zf.jpghttp://img.obj.cc/album/201503/21/234641ql4j9vit973vii7v.jpghttp://img.obj.cc/album/201503/21/234514e3wgzg7xy1gxjlhr.jpghttp://img.obj.cc/album/201503/21/234603spupty84obymp44t.jpg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5-3-23 11:44 编辑
枫竹筠 发表于 2015-3-21 17:52
多元文化(四) 来到蒙城后,乘地铁出行是我常用的交通方式。我家住在蓝 ...
西人是华人对当地白人的统称,包括欧洲移民。许多欧洲移民已经本土化了。老年乘公交要付费,购买交通卡凭枫叶卡半价。 北京东便门明城墙遗址公园的梅花开得正旺,接近盛花期。在京的同学要想观梅得抓紧时间前往了,天气再暖恐怕就晚点了。
http://img.obj.cc/album/201503/22/183845imuqwrqfq6tttvo0.jpghttp://img.obj.cc/album/201503/22/183804ex30plpc46e64xpp.jpghttp://img.obj.cc/album/201503/22/183757kr3ttdqt337tr87p.jpghttp://img.obj.cc/album/201503/22/183746y6e567hq0chaoq7i.jpghttp://img.obj.cc/album/201503/22/183813ul5rcp3l3crr7c38.jpghttp://img.obj.cc/album/201503/22/183826yza0805a03y2bbyi.jpg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5-3-23 11:47 编辑
西水车 发表于 2015-3-22 15:56
什么是多元文化?搜出的结果:“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
西水校友:
你好!谢谢你的关注。多元文化的标题有点大了,其实就是想说明,加国是个各种文化背景交融在一起的国家。我觉得,多元文化更突出的表现应该是在移民国家里,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由于大量移民的原因带来了不同国家、不同种族、民族的文化背景,而这种背景又差异较大,它表现在家庭、婚姻、宗教、教育和种族等各方面。由于多元文化的存在,又有一个让它们存在并加以培植的土壤和环境,可能就导致了思想更开放、交流更自由。你上面的图说明了问题。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5-3-23 11:49 编辑
枫竹筠 发表于 2015-3-22 17:53
西人是华人对当地白人的统称,包括欧洲移民。许多欧洲移民已经本土化了。老年乘公交要付费,购买交通卡凭 ...
祖荫:你好!谢谢你的关注。
我倒是觉得那里的老年人不如儿童,老了住进老人院,显得有些孤独,儿童得到的关照更多更幸福。 本帖最后由 枫竹筠 于 2015-3-22 19:13 编辑
多元文化(五) 二零一四年世界杯足球赛是在巴西举行,当时我是在蒙特利尔观看的,正好是白天,不会像在北京看世界杯时遭受熬夜的痛苦。记得有一天(可能是六月二十六日),阿尔及利亚在H组末轮比赛中以1:1战平了俄罗斯,第一次进入十六强,消息一出,顿时我家窗外方圆两公里的整个社区都沸腾了。居住在这个地区的阿尔及利亚移民或它们的后裔,开着轿车,在附近的几条大街小巷来回穿梭游行。汽车的两侧插着阿尔及利亚国旗,有的还在车顶上平铺着一面大国旗,手里拿着国旗,脸上还贴着小国旗,汽车音响的音量也开到了极点。街道两旁的民众则各自在自己的凉台上招手、鼓掌、拍照、呐喊,为他们祝贺,一副祥和欢乐的场面,庆祝活动一直持续到晚上九点。这期间,还不时的燃放了鞭炮和礼花。像这样的庆祝游行活动曾在六月二十三日的晚上就发生了一次,记得那是阿尔及利亚战胜了韩国,也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但这次的规模要更大些。像这样的游行,还有一场是德国胜出后发生的,规模和形式雷同,都是发生在我居住的社区。世界杯期间,在蒙城的不少地方都发生了类似的庆祝游行活动。 这种游行庆祝活动应该是属于突发性的,作为警察机关可能有预案,但绝不可预知,谁会胜出,谁会在哪个街区游行。我观察到,他们采取的不是硬性的一概禁止,而是疏导。我看到他们只是在一些路口实行了临时性的戒严,公交车临时做了停运和改道,让这些为自己国家获胜的球迷们有地方去尽情的发泄。大约两三个小时后,就慢慢的退去了,戒严撤销,交通恢复,没有看到周围发生任何不愉快的纠纷,在报纸上也未见有关这方面事故的报道。 在加拿大,一年中有很多的纪念日,如:圣诞节、万圣节、加拿大国庆日、魁北克省庆日、郁金香节等等。除了固定的节日外,有时还会组织一些专题性的游行。例如:同性恋游行、国际无上装日的游行、抗议机动车污染环境的裸体自行车游行及各种为保护野生动物及环境的多种形式的游行。我去看过一些这样的游行,场面壮观热闹,游行的人们穿着各异,各种肤色的民众都参与,尽情的去体现个性是他们的特点。异彩的服装、狂野的唱跳、惊天的音响、随意的涂鸦是他们游行的一大特色。这些游行看得出来,与世界杯胜出后的自发游行不同,应该是有组织的,经申请后批准的。每次这样的活动都有警察、协管(我起的名)、志愿者参与维持秩序,环卫部门参与负责善后的卫生清洁工作。一些重大的节假日,如国庆、省庆、圣诞等,他们也要燃放鞭炮和烟火用来庆祝和渲染气氛。但燃放的时间都不会太长,也就十几分钟到二十分钟的样子,燃放的面积和数量也不会太大,相比北京以往的春节期间的燃放,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他们可能更多的是象征性的,点到而已。他们可能太看重了他们赖以生存的空间,不想破坏它。据我所知,蒙城的空气质量规定的非常苛刻:0-25是优质的;26-50是可接受的;51以上是不可接受的。如果按这个标准来衡量,恐怕北京的全年几乎都要在不可接受的范围里了,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话题有些远了,还回到刚才说的游行上。我曾经观察过一次游行结束时的情况,值得思考。当游行队伍最后一波经过后,紧接着是警察断后,警察之后的几米外,就是大型的几辆清洁车并行前进,主要对街道快速的喷洒和清扫,紧挨着它的后面是几辆清障车,回收游行时使用的交通标志和设施。往后看去,你就会发现公交车紧随清障车之后已经在运营了。这个过程,没用几分钟,游行队伍散了、道路清扫完了、交通恢复了,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各行其职、有序进行。一看就是经常组织这样的活动,严格在按程序进行的。 下一篇:问路 枫竹筠 发表于 2015-3-22 19:00
祖荫:你好!谢谢你的关注。
我倒是觉得那里的老年人不如儿童,老了住进老人院,显得有些孤独,儿童 ...
您在和谁互动, 又是一个自言自语。{:soso_e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