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870【麻烦】暖阳下几位同学又聚了,年前刚聚的,再聚是因又组了一个旅行团,往南美走一趟,多数人都没去过,这地方不近,所以响应的人也不多。远的地方倒是应该先安排上,趁着体力好,近的地方再过几年去也成。还是老地方,把签证要求的材料送达老郭,老郭在建国门地铁上面的小花园候着各位,小花园里的花还没见开,还缺场春雨。老郭一一审查各位的材料,完全符合要求的不多,缺这个少那个。微信上或是电子邮件上都一一列明,但理解起来不一样,这得听老郭的,按老郭的标准来,老郭与送签的人有过沟通,缺啥赶紧回去补办,别在这咬文嚼字。我是本着多多益善,宁多准备别少了,好多位都没拿退休证原件,认为已办了公证,就不必原件了,结果不行还得跑一趟。我倒是给备着了。最终还是百密一疏,退休金的证明,过去一年的记录单证,仅给开具了一份,人家要两份,要分别到不同的使馆办理手续。复印一份?不行,要原件,要红色的印章。对面就是银行,要是带着卡可以马上再办一份。这证和卡都带在身上。起身赶紧走一趟。说是对面,往北去二环路上的过街天桥离着不近,这一个来回有三四站地,疾步快走,汗都下来了,到底是开春,衣服也没有减量。这几年每年都有办签证的事,各个国家有繁有简。一年前去了趟越南,交了签证费就完事。南美的国家算是繁的,比如退休证要公证,要提供房产证,房产证上要是没有你的名字还要提供另外的公证,还要什么国际信用卡,我问没有就不能去吗?回我:有了获签的把握就增加了。游客上门这是给游客输入国送钱的好事,还有这么多条条框框拦着。这大概是生怕滞留不归,非法移民的出现。南美的生活条件不如欧洲,欧洲为难民的涌入焦头烂额。瑞典前些日子租用了一艘游轮,可容纳数千人,让难民有吃有喝在海上漂着,合格的放行,否则马上遣返。德国前世的罪孽欠了欧洲大陆的,一度说了大话,大包大揽,现在要撑不住了,每天进入上千人,地盘也不大呀,进来的要吃要住,挤占了当地居民的资源,一位县长急了,给默克尔老太太送上门满满一车的难民。世上宜居的地方哪里都人多,来玩玩欢迎,想到了就不走了,谁都受不了。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871【图书/武器】家里订的报纸,一周到楼下的邮箱取一回,回来翻翻,挑些文史方面的内容看看。今天看到一版的书评,介绍了几本,比如《二手时间》苏俄易帜后的二十年变迁;再比如《发现海昏侯》挺快,那边刚挖出来,这边就出了书。对有兴趣的书,就记上一笔,手机上有备忘录功能,哪一天找来看,我都记下了好几十本,好多年了,真读到的没有几本,这次我又记下了《二手时间》。报上的深读周刊的一篇文章《图书是武器》说了一段往事:1944年夏日盟军诺曼底登陆,队伍迅速展开、推进,大批人员辎重源源不断到岸,除了人吃马喂枪械弹药外,数万箱图书也随之登陆,这些图书不管是新书还是老书,都进行了新的制版和装帧,紧凑、结实,利于颠沛流离的戎马生活,这批图书在欧洲大陆上推进,让战争祸及的许多人又见到了久违的图书。这些图书主要由美英两国政府和出版商合作编写的,美国在二战时成立了“战时图书委员会”规定的图书对象为,美国军人、同盟国军民、法西斯占领区的民众。有多种文字的版本。图书内容,政治、军事、文学,自然有洗脑之功能,向沦陷区的人民介绍民主自由新思想。饥饿中的人们,包括精神上的饥饿,及时得到补给,为安抚战后的人心,为日后美国势力在欧洲得手,奠定了基础。图书作为武器,打击对手,巩固政权,为历代统治者认识。从焚书坑儒和稍后的独尊儒术,到了现代,意识形态的掌控从来都没有放弃,时紧时松、内紧外松。为图书闹出争端的比比皆是。冷战时,一批苏联作家的作品在国内遭禁,欧美人在境外出版,再由地下返销。大国间的博弈,不光是军备竞赛。一年前,法国的一家出版社遭致杀戮。说人家恐怖分子也好,异族的信仰外人还是不碰的为好。单从图书说,现在图书的作用式微,源于众多的成年人不看书了,可供消遣的方式太多,电视哪里都可以看到,手机碎片化阅读低头就有,将人们的读书时间都占据了。几百个电视台,无数的电视剧,还有网络电视。新规:电视上不能放的片子,网络上也不能放。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872【游记】正在看着一本游记《人一生要读的50篇游记》。现在“标题党”流行,语不惊人死不休,自我标榜一些东西,什么“人生一定要去的50个地方”“世界十大惊悚电影”等等,这跟一些“榜单”类似,都是作者、编者、策划者自己的观点,有些还是眼光犀利的,虽然是见仁见智,但有此一说并持之有据,也能给观众带来些方便,至少是参考。也有些是渗透了商业利益,言过其实的也有,有广告的意味在里面。读者只能自我珍重了。50篇游记,大约50个地方,有的游记,笔者一次走了两三个地方,都照顾到了,有的单写一个去处,而且几位作者写的是同一个地方。老舍游了济南、周作人也去了,写到杭州的不止一位,写的同一个城市,不同的年代、季节也不一样,各有千秋。 游记写到的不少地方我都没去过。去过的重点看看。他们记录下的情、事与我所见所感有什么不同,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很多地方,我们只是一过性的走到,走马观花,遗落了许多好的景致,旧地重游的机会不多,看看游记,聊补于无。跟着作者的线路走一趟,有些是我走过的,能回想起曾走过时的景色。沿途没看到的东西,作者捕捉到了,展示出来,我没留意,或者见到了,没有见识到美妙之处。本书的第一篇选的是周作人的《济南道中》写了城市的街景,写了坐船游大明湖,感叹大明湖大不如前,这前是指《老残游记》中记述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时的大明湖见不到了,也听不到“一声渔唱”,湖边被蚕食,填埋夷为平地。这是1924年夏天的光景。同年的趵突泉,也不似老残时的“二三尺高”和“汩汩有声”仅仅尺把高。再过八年,老舍也来到趵突泉边,也写下游记,这篇游记还入选了小学课本,我还有些印象,只是做了相当大的删节。这个本子当中收录的是完整篇,被删掉的内容是对趵突泉周边的描写,一片市井之地,有些个乌烟瘴气,到处是卖日货的小贩和讨价还价的小脚女人们,还有唱大鼓书的艺人。泉水依然是丰沛的,“冒、冒、冒,永不疲乏……”是尺把高还是有多高,先生没有目测和写出数值,泉水“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波,永远那么鲜明。”我是八十年代见着了趵突泉,市井野趣都没了,围墙绿地整整齐齐。只是那几眼泉水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陪伴的人说,知足吧,好歹这泉水还在,前几年这池底一刮风一股烟。现在什么样了,应该还在喷涌。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873【变迁】继续翻这本游记。写黄山、写桂林、写镜泊湖……,作者多是老人家们,如果在世都在百岁上下了,写的是上个世纪的景,这些景还在,几十年的变迁容颜又苍老了些。写作者大多不在了,和我们这辈人同在一个蓝天下,他们做了、说了、留下了文章,让后人想起他们和曾经的世界。天苍苍野茫茫的呼伦贝尔草原,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长江三日》刘白羽的一篇。重庆上船,顺流而下,一泻千里。文章记述了三峡的险峻和壮美。没有“两岸猿声啼不住”依然是大江东去,激流险滩、岸边的浅滩和峭壁上跋涉着纤夫的身影和不歇的号子,在峡江的险峻处迎来领航的水手登船掌舵,在江水的狭窄之处锚住船身,候着慢吞吞吃力上行的船只先上后下。六十年代初的峡江,笔者写出大船的艰辛,破除千难万险,驶向光明的坦途。那个时代的作家,刚刚体会了大跃进的失败,满目苍凉,他们要用手中的笔为读者们鼓劲,讴歌大好河山、颂扬百折不回的气概。这篇写于1961年的文章,曾被选入中学课本。我曾读到过,不是在我的中学期间。60年代的我们,还不明世事,校园里的伙食差了,但阳光还灿烂,春风还浩荡,生气勃勃少年在成长,有这些个文章、光明的故事围绕着我们。我过三峡的那年是1984。葛洲坝船闸已经启用,坝前的水头已经壅起。激流还在,险滩消失了,沿途再也见不到纤夫,听不到纤夫的号子。又过了些年,三峡大坝立起,高峡出平湖,航道进一步改善,川江以上也可以走大吨位的船舶,实现了黄金水道。更多的游轮行走在行道上,从“告别三峡游”开始掀起了高潮。险滩没有了,万吨轮做大了,船还有沉的时候,去年江上翻了“东方之星”数百人罹难。这些年围绕着三峡大坝和这条水道,又生出多少负面的报道。日子过好了,倒怨声载道。大坝拦了多少洪水、发了多少电、减了多少雾霾……。与此配套,大坝淤积、生态灾难的喧嚣也不绝于耳。一无反顾江河流淌,一代人的作为,是好是坏,都要承受下来。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874【路上】近期天气表现的不错,从初一到过了十五,西北风隔三差五刮着。从昨天就不成了,今天满城的雾霾,昏昏沉沉的天,连人的脑袋也昏昏沉沉的。走在外面可以少带一件行头,墨镜免了,见不着太阳,雾霾在城市上空搭起大棚。下班的时段我出了家门,几站路坐到了西直门。往南过立交桥,穿行人民医院,下班的点,院子里的泊位空着的不多,医生和患者们还都在诊室中。医院东门出来,西二环路车水马龙,这时南向北的方向车流拥堵,行驶缓慢,北向南的车流不多,在车站等了会儿公交,就没有进站的车。想了想,这是在开两会,会散了,该不是实行车辆管制,这半幅暂不放行。看看时间还早,往南的两站地走过去来得及,约的六点聚餐,阜成门南的“英蓝”。下地下通道,到了路东的顺城街,沿着当年的城根往前去。过梅兰芳大剧院,南面是几栋大楼,中石化、国电、国投,在当年西城墙的位置上拔地而起。城市路网这些年建设的不错,快慢道分设,主路上拥堵,慢行道上寥寥的几辆电动车驶来,便道上绿地整齐,行道树列了好几排。这个时段行人少见,能在家里的就不出来喘气了。大楼的南面保留了不多的一片胡同街区,往东是白塔寺,往南是鲁迅故居,这两处文保单位令大楼们止步不前,否则必定南扩与金融街连成一片。路过官园花鸟市场,据说前几年搬迁了,看来是没有搬彻底,还有二三十个摊位支撑着,路过虎皮鹦鹉的摊位,扑棱棱,腾空飞起数十只在此觅食的麻雀。英蓝国际大厦的大厅空空荡荡,这是栋外企集中的大型写字楼。外企早九晚五,到点下班。只有吃客们徘徊在底层。当我走出大厦时快十点了。百多米外下了2号地铁,几站换上了13号线,十点多钟站台上满满当当,空车过来,一拥而上,站着的比坐着的不少,他们这是刚下班或是班后解决完餐饮,往北郊的窝里去睡觉,看过去九成九年轻的面庞。大钟寺上来的人挤满了车厢,知春路站我挤下了车,长长的队伍,这一站下的少上得多,还有挤不上去的。这一代年青人,更多的北漂,比我们当年更多的辛苦。我从10号线站台钻出地铁时,一阵大风刮过,明天该是好天。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tiantou 发表于 2016-3-5 09:59874【路上】近期天气表现的不错,从初一到过了十五,西北风隔三差五刮着。从昨天就不成了,今天满城的雾霾 ...
田学长,开个微信吧!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tiantou 发表于 2016-3-5 09:59874【路上】近期天气表现的不错,从初一到过了十五,西北风隔三差五刮着。从昨天就不成了,今天满城的雾霾 ...
田学长,开个微信吧! 田学长,开个微信吧! 手机版本低,不支持呀。再说,我有两个版面在维护,事不过三。 手机版本低,不支持呀。再说,我有两个版面在维护,事不过三。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875【退休生活】“苏浙汇”10人坐了一桌。6+4,六位如我,退休人士,同事好多年,在同一个部门,甚至同一个办公室坐过。后来散了,去了不同的公司,干着不同的业务,陆续退休,最长者奔70去了。有几位我好久没见了,至少退休后就没见着,他们有过聚会,我都没能赶上。还好别来无恙,几位看着还没那么苍老,头发还都黑着,至少表示心还年轻着。我问大袁有二百斤了吗?没有,才170斤,减肥成功,一天一趟颐和园,一万步以上。红光满面,看着比上班是还少性。现在就是玩,前一段刚从云南、海南归来,在海南岛转了一个多月,跟着摄影队伍拍了一路。多少年了,大袁是围着台上台下,拍照领导们的光辉形象,为这还延迟退休二年,可算熬出来了,拍自己的所愿,去年去拍了贝加尔湖,过一段去韩国和澳洲接着拍片。大袁没有去过兴凯湖,但在劳改局上过班,农场的符钟望告老返京后,大袁还上门跟老人家聊过,那次是铺设闭路电视系统,我都没见着过这位老场长,只多少知道些他走资派的罪行。老鲁这些日子一直在整理内务,自从买了新房后,对旧房就看不过眼,破烂已经装了二十多个纸箱,这是打算再装修,新房,跟迎娶新媳妇有关,但儿子至今还没对上象呢。我问,最近回去过吗?你们的造纸厂污染湖水,已经给关了。老鲁说,没回去,我不是纸厂的,我是电厂的。那是我记错了,纸厂和电厂挨着,电厂还在吗,那电厂离着坑口几百里地,船载车运往过拉煤,现在电网的传输能力升级了,这种小电厂还在吗,不知道。老齐的42团也在兴凯湖畔,更多是贴着小湖,她也没回去过,退休后又再就业,忙着一滩事。最近实实在在给自己办了桩事,反向抵押把自己的一套房子办了,现在每月保险公司给一笔现金,数额比社保退休金还多出不小的一块,手头活泛了,游山还是逛水,到逛不动的时候,抵押金+退休金+房租收入,可以入住高档养老院,全护理的费用也够了。今天花未来的钱,把遗产提前变现,自己享用掉,这不是挺好的事,让小众们多了一项选择和实现幸福生活。 876【多想想自己】有人瞪大了眼睛、竖起了耳朵。有这等好事?让各位眼见为实,现在每月真金白银落袋为安。风险呢?房本在自己手中,房子接茬住,可以住到永远,永远有多远,个体生命的尽头,当然租出去也可以,那又是一笔收入。我听下来唯一的风险可能是在“永远”之后,房屋变现时房价大跌,比如三十年后,收房的公司有可能入不敷出。三十年后的房事谁能说得准,市中区的房子,那时候能掉价吗?那损失的承担者是公司而不是个人。看来公司有这个预测,还是看好房价,希望皆大欢喜。在个人,这是社会提供的多一种选择。面对特殊偏好的小众,那就是房产不作为继承财产处理,或者主要不作。比如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并不希望这种继承发生,如果恰巧就碰上了这样的好儿女,期望父母更多的消费,也许儿女发达了,成了富一代。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样的需求都可能存在。现在的一代父母不少是从苦日子中出来的,城市中的市民也才有了些许的房产,能给小辈的留下这点看得见摸得着的财产大概是多数人的选择。老的总想着小的,总要给儿子盖间房好娶媳妇。这与西方人,一代管一代,学校出来后孩子要完全的独立,自己去找房子住,过自己的日子。想继承些财产也还是有的,遗产税先征去一大块。 国人的传统观念在变化中,上一代人接续着大清、民国,更多的传统;我们这代有许多的集体主义精神,生活中如此,意识上就丢不开了;到下一代人,感觉比我们要自我得多,西风东渐再加上独生子女一代造成的。这一百年的嬗变让我们经历到了,革命就是大动荡,大动荡后重新洗牌。为自己活着,活在当下,多想想自己。对老的要尽孝,对小的要放手,小一辈的都成年了,人家活得好着呢,能帮一把的时候自然帮一把。更多的还是收拾好自己的日子,有钱多给自己花,别等到自己有钱都不会花的那一天。退休就是让各位歇下来,享受退休,赶早丰富个人的生活。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本帖最后由 Shang_Yi 于 2016-3-7 01:16 编辑tiantou学长,我是‘育新’66年4.2班的尚毅,我觉得您应该是高年级的同学。我有空就到这里看作品。的确,科技在进步,台式电脑逐渐被智能手机代替了。键盘被‘划一划’代替了,文字被‘按个键’就说话的语音代替了。用智能手机通信方便多了,要想通信,把它拿过来。台式电脑不一样,还要走过去。所以老北京网面临着新科技带来的用户流失的挑战,建议向移动设备‘友善’发展,因为没见他们有什么广告,为他们资金和人手担心,能坚持下去不简单,许多人喜欢并依赖老北京网。
回到老校友‘育新’。大千世界,也有少数人像我一样,没有常备手机。我主要是怕人们(只要是客户和商户)打扰,因为他们不知道我的时间段以及我正在干什么。所以我现在睡觉还基本正常。我买个iPHONE但没有服务,主要是在出差时买个SIM卡用。我觉得您在这里常写东西有下面的好处。
• 我觉得有您在这里撑着‘育新’这杆大旗,就使得在这片土地上的这块阵地没有丢失。
• 有您就使得‘育新’这条船不至于在剩下的这片水面上沉下去,并且经常浮在最上面。
• 有您才使这部《[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qqqppp)(一),(二),(三)》巨著不会失传。
所以,如您有兴趣并体力容许,加油!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尚毅小同学别来无恙。我们在校园里见过,在一个屋顶下用餐,只是相见 不相识吧。
人在阵地在,不敢这么说。科技进步摧枯拉朽,据说微信的日子也不长久。不会拒绝新的更方便的家什换手,微信还不是那么方便且有些闹。
同学们都追风而去,在微信群中黑了、白了的热闹,挺好,自得其乐。这里自然留下寂寞,不过断断续续还有人来,也许几十、几百的点击量,本来就是小众,再小点也无妨。在我,这属于一稿两投,举手之劳还算便利,跟同好们交流多一种选择。
线上+线下。回老家时可跟同学们见见,现在有组织了,你们班应该也有“班长”吧。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877【望九】有三四年没见着中枢了,他长我两岁,老院子里的邻居,我们两家门对着门,中枢家住南房,他后来去的山西左云插队。老张说负责联系,说咱俩去他家串门去。一会儿电话过来,说中枢一会儿开车进城就来我家,还说看看小顾在不在北京,要在就一块儿坐坐。午后到了西单老张家,中枢已经到了,不多的工夫又来了好几位,一共九位,都是老邻居,老张的兄弟小东把老妈也一块儿接来了,张家老妈听说中枢过来,也要见见,从他六八年下乡就一直没见过。隔了几十年,见面都有认不出的。老邻居见面聊的自然都是老话,听上去有些五六十年的事,最年轻的小东都55了,我们说的事他很多都不知道。自是一些好玩的事,一块去游泳、去郊游,与胡同里的孩子打架,与另外院子里的孩子足球赛,据说我们总是赢,院里大大小小的孩子能组织个球队,赛场在胡同西口北面的官园体育场,我那时踢后卫,我队的主力是当时回中校队的左前锋。一段文革期间逍遥的日子。聊得高兴,去餐厅围了一桌,坐主位的自然是张家老妈,年龄最长,大概过了八十五,望九的人了,比顾大哥长了不到十岁,但顾大哥当年是我们的孩子王,他被我们视为同辈的人。谁长谁幼,有时并不能一目了然,真要让不知内情的人来辨认,辈分还是几位不同的年龄段,还真不好说。在座的张妈妈就是一例,她坐在人堆里,真不像最年长的一位,还扒拉着手机,与各位分享图库中的片子,还是手潮了点,找不到了,儿子上手了。 我问您老起去年跑了一趟兴凯湖累不累,走高速去的。告诉我不累,玩得高兴,十好几天,龙江山和水走了好几处,进湖后到二道岗,看了儿子下乡的地方,松阿察河边,爬上了边防哨所的瞭望塔,到大湖水里还泡了泡。今年春节又跟上儿子、闺女跑到晋南,山西运城是闺女下乡插队的地方,走了平展的“知青路”看了村子,看了关公故里、鹳雀楼、黄河大铁牛,遗憾的是壶口瀑布冰封雪覆没能进入。真个好身体、好兴致,望九的人还在游走天下,乐此不疲。我又问起老人家的日常活动,告诉我就是逛店买菜做饭。老人家住的离我不远,挨着北土城。买百货去安贞,走着。买菜去北面的小营,坐公交好几站,天天要出去,今天去小营就买了三头蒜回来。听下来可比我勤快多了,走的也远多了。每个周六都要招呼一大桌子菜,儿女、孙辈的都来,连吃带拿,这上海老太太学会了包包子,每家拿走一袋。跟老人家学吧。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878【何时】翻到一篇文章,上面说起文革初起时,京城时兴过给街道改名,西郊民巷改成了反帝路,苏联大使馆前的那条改成了反修路……。我想起胡同东头的西四北大街改为了延安路,大概吧,根据是西四的那家照相馆好像改成了延安路照相馆。长安街那时曾叫过东方红大街,我还见过有的路牌子上是用纸贴上红字临时对付着。这一阵乱七八糟没能持久,让百姓们和社会管理者晕头转向,连信件投递都成了问题。没多久多数地名又变了回来。我们的西四北就是如此。这篇文章中还提及在这期间,西四北大街西侧的八条胡同也更名改姓,原来的帅府胡同、石老娘胡同等等,改为了西四北头条、二条……八条。名字是改了,但这跟文革无关,我的印象,从那些复杂的名号,简化为数字一条条,这事在在文革之前就给办了,不晚于1965年。那时虽然不写信封,但对自家的门牌号还是很敏感的,蓝牌牌换上了红牌牌,老牌子还不摘,有的地方前些年还能见到,现在大概是没了,胡同没多少了,那些个旧牌牌也会被有心人摘下收藏。下午见着了小顾,问起这个问题。小顾说,是文革中咱们改为西四北六条的,根据是前几年,落实知青政策他将户口迁回北京时,西城派出所的老底子上写明的是南魏胡同。我说你的户口是五十年代立的,六十年代改名后,你那户口的原地址没有相应改过来。当日,我又见着好几位老邻居,又提改名时段,文革前?还是文革中?小东说1967年上小学一年级就登记的是六条。老顾听了含糊,之前还是之后?各位莫衷一是。同样的问题,我第二天电话咨询老赵,老赵是这一片的老人,家里的小院子没挪过窝,虽然没有住在条里,但他家的胡同与现在的西四北头条紧挨着,而且这一片的历史掌股、歌谣知道不少,那八条胡同的老名字也不会数错。老赵说,是文革中改的名字,依据是他们住的帝王庙夹道,“破四旧”开始后改为了现在的大兴隆胡同。我又问了老刘,他好多年住在二条和三条之间的小胡同。他说,说不好,反正那次改名一同改变了院落的排序方式,原来的大排行,改成了胡同两侧按照单、双号排序。50年的事情都说不准了,这算是不大、不小的事。 879【有据可查】很多事都记不住了,甭管大事小事,能记住的也不一定都是什么大事。大脑有记忆和忘却的功能,新陈代谢。人生五十年是一大阶段,历史五十年呢,人们往往也要纪念之,重要的事件、重要的人物。今年就是这样一个历史的时段。去年纪念了七十年,没有疑义,抗战老兵垂垂老矣,勋章满胸,活动搞得热热闹闹。今年呢,该轮到另一个日子,算得一个大日子, 也有一批冲锋陷阵的“老兵”尴尬的老兵。似乎这一拨老兵比上一辈的老兵让现在的人们更加的陌生和难以理解,尤其是令年轻人。 欲说还休,半个世纪过去,连篇累牍似乎已述说了不少,但也从未畅所欲言过,说深了不是,说浅了不是,说真话有时也不是,能引起争吵,又不是赢房子赢地,又是一个令人不快,不说也罢的话题。那场运动的发动者都没有了,参与者还多在,但很多事情都变得模糊。五十年后是否该解密了,或是要等这拨人死光光。评价各异,但基本史实还是应该道出真相,也只有当事人才可能更接近于真相。我到网上搜索真相,何地我知道了,何时?在文革前还是后。键入“北京西四北胡同、改名、1965”网上给出好几百篇文章,还好,在我还没失去阅读的耐心之前,搜到了其中的一条,摘录如下:西四北头条至八条,是随着元大都的兴建而诞生的,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在元、明时属鸣玉坊,清代为正红旗地界。原来八条胡同是各有名称的,1965年整顿地名时,老名称被认为“陈腐落后,不合时宜”,遂按自南至北的顺序改名为西四北头条至八条。改名前的这几条胡同依次为:礼路胡同、帅府胡同、报子胡同、受壁胡同、石老娘胡同、南魏胡同、泰安侯胡同、武安侯胡同。这些胡同的名字够难记的,我始终记不全,改了也挺好,其实这些个老名字也曾经一改再改,像西四北头条,在明代的时候称驴肉胡同,因为上承元代这里多有驴肉贩子摆摊的地界,跟南面的羊市大街和羊肉胡同一个意思,后者羊肉胡同老名字还在,胡同也在。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880【名人】我住的这条老胡同后来改称西四北六条据网上介绍,明代因燕山前卫衙署设此而称燕山卫胡同,清代改称卫衣、卫儿、魏儿,后为区别于北魏儿胡同,1911年后改称南魏胡同,1965年改为今名。网上还提及胡同名人, 没选帝王将相,只选了三位文化人。这应该是现代人的眼光。这胡同中不少深宅大院,明朝设过衙署,清朝旗人的地盘,高官、巨贾进进出出,住过五代、十代的都有可能。今人难考,也没兴趣下这工夫。名人们在史上留名,可在后代人眼中多数连个人名也记不得,如官员们,除非大善、大恶者。倒是文化名人白纸黑字留下作品,世世代代的被人观摩和诵读。这里提到的三位是,陈半丁老人,齐白石一辈人,专工花石虫鸟,画院中开课,传承水墨丹青。再二位是徐盈、彭子冈夫妇,早年大公报记者,开创现代新闻业先河,在抗战期间的一批作品影响深远。我住在这条胡同时,不知道这对夫妇,也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新时代是他们倒霉的时期。我们知道的半丁老人在1966的夏天没能躲过抄家的命运。也就在那个前后,我才认准这位孤独的老人,一辆暗色的三轮车,载着灰蓬蓬的瘦小老人,无声无息的从身边驶过。那个时代的胡同名人,在我们少年眼中,值得仰慕的倒是另外有人,是两位有四轱辘车坐的,一位将军,因为是坐车进出难得一见,见着一次,小个子还微微挺着个肚子,有领章帽徽在。另一位是政府的部长,我还到他家里去过多次,与他家的小子同学。老人家高高大大,与人和蔼,令小辈的有好几份肃然起敬的意思。那时的意识中,大官们都是好人,做了不少贡献。不像现在。在少年们的口中还传说着胡同西口住着一位御医,至少我不知道姓名、年岁和模样,很可能御医已经不在了。那年,进入中学前的那个开春,喂养家中嗷嗷待哺的蚕宝宝,我们几个少年蹿房越脊爬树采摘桑叶,从胡同东口开始,能爬上的树,能够得着的就扫荡干净,几天之后,在胡同西口爬上了御医家的墙头,好大的院子,好宽敞的院子,还有怒目我们的小姑娘。 881【人名】世代京城,从辽金算起,元大都时基本就有了今天的街巷模样。胡同年深日久,自然名人荟萃。我们这条胡同的西口是祖家街,明末祖大寿的家。胡同东口正对着是毛家湾胡同,副统帅的家,折戟沉沙那位。名人中许多属大忠大奸,这二位想起来都有些无可奈何,难以用一个字来概括。我家院子对门曾挂着白底黑字的木牌子“北京编译社”是个四进的大院子,横跨六条、七条两条胡同,不大不小的文化单位,里面曾进进出出很多洋了洋气的人。文革初起时这里也是大字报铺天盖地,批判和自我批判,还有“庙小神灵大……”等等的说辞,而且一年多后,这里的牌子就摘掉了,换了东家,领章帽徽们入驻。文化人成堆的地方,应该有不少名人。我网上搜完了“南魏胡同”又去搜“北京编译社”竟然没有专条。翻过好几页,都八竿子打不着,这个机构消失了快50年,当年在里面上班的人们,如果还在,很少会成为网民,网文也难得搜索到。网上还是留下了北京编译社的痕迹。他们当年的工作成果,署名北京编译社的出版物,如《帝国主义争夺东南亚原料的斗争》为1963年版,世界知识出版社;《法国革命史》1977年版,商务出版社;丘吉尔的六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95年版,译稿在30年后才得以出版。五六十年代,集体的译作看来还是有一些的,不具个人的姓名,现在这种生产方式很少见了。编译社里我就知道王社长,1966年,他靠边站时在传达室值守大门一个阶段,我们几个少年还给他捣过乱。王同学的闺女我们同学过,但他的老父亲什么名字不知道。我键入北京编译社王社长。没有记录。不是名人,也应该有名字才好搜索。前两日,胡同里的老邻居小聚,当场就微信加来加去,这大概是近两年聚会的规定动作。新起了个朋友圈名号为“南魏胡同”,那个“西四北六条”已经有了圈子。我说,微信群你们先把把五六十年代南魏胡同26号院的老邻居各位户主的名字汇齐了。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882【未改】五十年山河大变面目一新,这是在中心城市,北京从破了城垣开始,摊大饼一样,从一环扩到了六环,现在连六环的房子都欣欣向荣。这不是什么好事。二环路的大部是绕着原来老城墙建的,十多组城门楼子,拆的剩下了三座零碎。城楼子没了,但老物件的名字留下来,西面这一溜,广安门、复兴门、阜成门、西直门。站在西直门桥头,当然是钢筋水泥立交桥,看上下几层的车水马龙,迷魂阵一样,西直门的名字在这,像是巍峨的城楼子还伫立在这里,在东西南北的交叉点上,想见古老的城池,城外的稻黍千里。站在这地理坐标处,还能想起老祖宗,不至于找不着北。 西四北的八条胡同被列为历史街巷保护区,老名字没有恢复,在东西胡同口的位置上嵌入了铭牌,列出胡同简介历史沿革。老名字现在还出现在公交站站牌上,西四北三条,原来叫作报子胡同,胡同更名,站牌子还保留老名字,大概也是为了提示这里曾经的过往。在西四北胡同的西口祖家街,改了名字叫富国街。但当地的公交站后来恢复了祖家街这个老名字。祖家街住过明末降将祖大寿,他没有外甥吴三桂有名,他是袁崇焕帐下的一员大将,上面好几代都镇守边关,抵御草原游牧民族的入侵,功勋卓著,满门忠烈,到了祖大寿,骁勇征战几十年,不让胡马过山海关。皇上枉杀了上司袁崇焕,你让属下怎么想。山穷水尽之时降了,他的上司洪承畴先降的,跟了清军入关。从此没再征战,宅了数年,死了。他的大宅子留下,后来办了学校,现在的“三中”,再就是留下了地名。大清留下的街名,民国继承下来,没在乎人家是否汉奸。也是到了1965年,祖家街改了名字。人呢,还是有些晚节不保。这要是袁崇焕、文天祥住这,也许就不会改了,改了也很有可能改回来。祖家街车站位于赵登禹路的偏北段上,赵登禹路是国民政府时为纪念抗日英烈赵登禹命名的,文革中改为“中华路”好多年,直到八十年代的拨乱反正,才恢复了旧名。祖家街不会了。袁崇焕祠、文天祥祠包括文丞相胡同还都在。 883【当街庙】网上搜索时,搜索到家门口的一则地理沿革“当街庙”。说的是明朝时西四北,现在的五条至六条东口这段街面上有一座庙,被俗称为当街庙。近人崇巽厂先生(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有云:西四牌楼北,当年在甬路中间有一庙宇,坐南面向北,名当街庙,其址在石老娘胡同东口,庙供额森牌位。据闻明英宗北狩,后为额森放还朝,感其义,为之立庙,故北面。内殿宇不广,当年车马皆由庙之两旁绕行,修马路时始拆却。庙修建在当街,有些怪异。当初一定是人马稀少,人到庙前要绕着走。其二,庙宇多座北朝南,当街庙掉个个,别有意思表达。这位明英宗即为“土木堡之变”被蒙古瓦剌部掠去的皇帝朱祁镇。那时的皇帝也前线御敌,鼓舞士气,谁想昏庸得作了对手的俘虏。瓦剌人如获至宝,以为有这位皇帝跟着,兵不血刃中原大地了。谁想大明这边新帝上位,英宗的弟弟继任了皇位,还在于谦统帅下,打了场北京保卫战,瓦剌人大败而归。手中的皇帝留之无用,次年放还。英宗回来后,潜伏几年又从弟弟手中夺回皇位还杀了主帅于谦,并感恩戴德蒙古人,面北立庙。当街庙不仅是座庙宇,还被当作地名。另有人撰文提到,南魏胡同(今西四北六条)东口外迤北有一个两间门脸的杂货铺,店名德泉涌,出售油盐酱醋蔬菜食品,即老北京所称的油盐店。该人曾见过此店在民国初的房地契,契中所载此店地址写作“坐落在西四牌楼当街庙”云云,由此可佐证当街庙的大体位置和存续时间。在当街建庙实在有碍交通,而且这庙也不大光彩。民国初年被拆去让路。据记载,当街庙在清末曾是一处私人讲学之所,《杂记》载,西宁办事大臣豫师,光绪年间在当街庙创办会辅堂讲舍,以培育学生,按月讲书,会课文艺。当街庙拆除约五十多年后,在它旧址西侧也拆建打造,当时地址编码为,西四北大街105号,拆了部分老房子,拔除花木,深埋太湖石,改造出一所小学校。1960年9月1日开学,我背着书包进了学堂,家长的单位办起了子弟小学,在家门口,我上了三年学,二层小楼里是教室,对面的小平房学生宿舍。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 884【开国少将】我上学前住的是大院子,不能完全算是胡同里的人,因为大门开在西四北大街,街牌105号。我还不会数数的时候就知道这个地址,家长强制孩子背下来,万一哪天走丢了,街上碰见大人也能给送回来。院子位置在西四北五条和六条之间,东头,横跨着两条胡同。大门朝东,两扇门,宽宽大大,大卡车进出没问题,在早这院子里开设过面粉厂。到了1960年,大院子建了学校,把西头的小院子甩下来,继续保留为职工宿舍,这样,我们这个院子的住户就改走南魏胡同的旁门,我们成了胡同里的孩子。虽然住在胡同里,与胡同里的孩子基本没有来往,平日住学校,寒暑假院子里十多个孩子也够玩的,直到文革开始,才有了点“胡同串子”的意思,开始注意其他同龄的孩子们。隔了一年,这拨孩子都进了同一所中学,开始熟悉了,曾经还踢过球,打过架的,成了同学,不在一个班,也在同一个校。再一年好几位又一块下乡,还有在同一连队的。胡同里的小罗就是一位,来到兴凯湖,就在一个排,后来一个班,同一屋檐下,对面炕。因为他离开的早,1970年收水稻的时候就走了。人走了还常有人提起他,将门之后在连队中绝无仅有,而且当年他的那套行头比较出众。六十年代末的服装流行色是蓝、灰、黄,冬季连队一律黄棉袄。人家小罗一年四季,多是一袭军装在身,都是实打实的部队装备,不像各位都是仿的,春秋装是校官服或是将官服,尤其有一件洗了发白的,更显出档次。不过小罗穿在身上显大。前年各位北京大聚会时还有好几位打听小罗哪里去了,还继续问起那位老将军是哪个军兵种的,其实我也不知道,就知道是位姓梁的少将。这次我在网上搜索南魏胡同时,意外见到了相关信息,转载如下,为节约篇幅,作了删节,有兴趣的上网去看。 梁玉振 (1903—1984) 本姓罗,名万政,江西省宁都县洛口镇高排村清音人。汉族,开国少将,曾任总参谋部警备部后勤部部长。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到陕北后,任红1军团第2师第4团供给处主任,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等战役。抗战时期,先后任晋察冀军区供给部粮秣科科长,第三军分区供给处处长,冀中军区供给部部长。解放战争开始时期,任察哈尔军区供给部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第1兵团后勤部副部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后勤部副部长,总参谋部警备部后勤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4年8月23日在江西赣州逝世。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885【年幼无知】接茬摘录一小段,一是好传统,二是你我多少知道点的事。在述及老将军艰苦朴素优秀品质之后,又写到:梁玉振对家属管教很严。他的大儿子1962年从北京卫生学校毕业。学校上门征求意见,希望他给儿子找一个好单位。梁玉振却让儿子去了偏僻而艰苦的北苑农场,并规定每星期只能回家一次。他对满肚子不高兴的儿子说:“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工作是会有很多困难。但困难有什么可怕,你爷老子一出娘胎就困难重重,革命战争年代遇到的困难就更不用说,我不都挺过来了吗?”三儿子在黑龙江农村插队。当许多知青纷纷回城时,他老伴求情,请找关系把儿子弄回北京。梁玉振却说:“年轻人在艰苦条件中锻炼锻炼有好处。听候组织安排吧!”这段文字记述的是四五十年前的事,文中说到的三儿子,既是我们连队的小罗,说是插队不太准确,但下乡的大体意思不错,而时间的说法不对了,小罗离开时的背景恰恰不是知青纷纷回城之时,而是纷纷下乡的时段,小罗是逆流而动,最先离开龙江的一位吧,除了一位下乡当年就病退回城的。不过老将军是让儿子到部队接了班,也最终没让儿子们回北京也是事实。由小罗我想起了排里的小王,北京39中的小王,比我们晚到几天。学习班结束后就分到了一个排,没几天的工夫,一点子小事,小王和小罗打了一架,小王吃了点亏,他比小罗个头还小些,当晚小王还是气愤不过,待众人睡下后,他抓起把镰刀奔小罗去了。他没能得手,但就此被抓了个“现行”大小会的批判,一个劲的喊口号打倒打倒……。那时候,各地知青刚聚到一起,打架斗殴常有的事,连队大概要借着这桩持刀行凶事件来杀一儆百,小王那时的家庭出身被认为有点黑,具体黑到哪一类,不记得了,反正说是阶级报复云云,还被扣上了杀人犯的帽子。言过其实,小王没有杀人的想法,也没造成后果吗。小王被批判了好长时间,被监督劳动。后来的小王一直郁郁寡欢,他的同学说脑子像是有些问题,几年后返城,听说抑郁了,很早人就没了。后来我听陈副连长说,小王极聪明,小学时上的是“九年一贯制”的实验学校,所以在同学中他年岁最小,到连队时还不到15岁,15岁的人遇上事不免手足无措,又受到大批判就顶不住了。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886【返老还童】十四五岁去龙江的不多,不少都是十六七的,长出一岁两岁的,不管在体能上还是精神上适应环境方面都好一些。从城市学生一下子转为繁重的体力劳动者,身心普遍的不适。劳作方面,女生、体力差的往往完成工作定额有些困难,但完不成又能怎样,没有过不去的。至于心里的疙瘩,离开了家长,没有兄弟姐妹,旁边又没有倾诉疏解的好友,长久以往,难免会发生心理危机。多数人咬牙就挺过来了,很自然也有挺不过来的。我们数的上来的有好几位吧。也许没有上山下乡一场,一帆风顺城里的日子接续下去,问题会出现的少些。人是赶上了,赶上了哪拨是哪拨,身不由己,有顺的、有不顺的、倒霉的。过往都不可追,能弥补、能挽回的很少,就叫百折不挠。人生或者从小吃苦,波折再三,兴许抗打击能力就强,皮实。老是太顺了,被娇惯着,初入社会就免不得磕磕碰碰,难以应付,这最初的一关过不去,落下病的也有。后来能治愈的可能也不大,带病生存,又不是癌症,癌症也不是都那么可怕,挺过来的人有的是。人不可能重活一遍,但神经类的疾病的康复还存在着希望。《让成人的神经像婴儿一样发育》本月初《南方周末》科学版的一篇文章说,“关键期”是幼年生活的重要阶段,神经连接开始逐渐形成并定型,一些分子可以调控关键期的启动和中止,随着对这些分子的深入研究 ,科学家已经掌握了人为开启和关闭关键期的方法,现在,即使已经成年也有望重获如孩童般的大脑可塑性。让大脑回到童年,再重装一遍,如电脑再装一遍程序,升次级。用药、用刀,还是用什么。将来人类肯定是有办法,用于临床,来治愈各种神经类疾病。我们经历过打鸡血、红茶菌,这一拨新科技能否赶得上。如果十年二十年还赶趟。你看谷歌人机大战,韩国围棋大师刚刚三比零败于电脑。李世石完败给电脑,但人类赢了。人类在艰难地研究自身,那复杂的大脑,一个百年有不少的进步,再有几个百年呢。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wangpei 发表于 2012-2-19 23:00 &nbs ...
我是此班的王建生,各位有印象么?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wangpei 发表于 2012-2-19 23:00 &nbs ...
我是此班的王建生,各位有印象么?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wangpei 发表于 2012-2-17 12:17QUOTE:以下是引用京华在线在2012-2-13 16:31:00的发言: 吉老师印象很深,王老师记不清了。
王老师 ...
吉老师是教图画的吉通海老师么?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wangpei 发表于 2012-2-17 12:17QUOTE:以下是引用京华在线在2012-2-13 16:31:00的发言: 吉老师印象很深,王老师记不清了。
王老师 ...
吉通海老师么?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坐看云_xe88A 发表于 2016-3-15 08:33吉通海老师么?
学长好!
不错,是教图画课的吉通海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