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ntou
发表于 2025-10-13 15:06:40
tiantou
发表于 7 天前
4401【闲聊】早些年有句话“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缘由大概是存在风险,提高警惕。曾经有个阶段人们警惕性特高,“千万不要忘记”什么的,后来一风吹了。再后来就有了这个不要说,好像来自一部电视剧,我没看过,但这话有点流行,有家长这么教育小孩子的,有些年被拐和打拐并行。后来泛化,不要说话之外,还有不要吃外人给的东西,不要喝外人给的饮料等等,被算计的可能性增加了。话还是要说的,包括与陌生人说话。老人家们更是如此。退休之后,圈子越来越小,如家庭,核心家庭,人丁不旺,现在兴儿女成家后单过,少子,晚子,四世同堂的家庭越来越少。家人都是离多聚少。与社会的联系也渐少,同学、同事圈见一面难了。年事已高,腿脚脑子都有故障,召集人不能不掂量风险。你熟悉的人也日渐稀疏,老人越来越孤独。看看我们上辈人的晚年,不就是如此吗。世卫组织2024年的健康数据统计,全球平均预期寿命为73.3岁,发达国家平均为82.6岁,发展中国家平均为71.9岁。在全球范围内,1000人中能活过70岁的比例约为76.5%。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 年我国年龄 80 岁以上的人口有 3580 万,占总人口比重的 2.54%。 一千人当中,大约有 25人可以活过 80 岁 , 80 岁可谓古稀之年了。活长不是目标,健康长寿才是好样的。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各种保健养生的法子层出不穷。好吃好喝之外,老人要身心愉悦,重要的是要走出家门,枯坐家中,早晚要抑郁进而痴呆症。过去胡同里的大杂院,人们多是自来熟,老老少少的邻居相互照应着。那时的人,有老糊涂的,但为数不多,不像现在的高比例。现在居住环境,就算是住在一栋楼里的人,说是楼上楼下,左邻右舍的,又能认识几位。熟人少了,能说上话的少了,得想办法走出困境。与陌生人说活,闲聊。有的说着说着就熟了,没准成了朋友什么的。
tiantou
发表于 7 天前
4402【邻居】大体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常见着位老汉坐在道边的长椅上,有时他一人有时俩,老太拄着棍坐在一旁,像是一对夫妇,都是胶东的口音。这天路过时老太朝我们摇手打招呼。认识吗?不认识,面熟。停下来说话。我问:二位是山东人吧?烟台的。烟台哪里?掖县。那咱们离着不远,我老家原来也是烟台的,威海地区,后来威海与烟台划分开了,我老家属于威海地区了。你们掖县不靠海吧。不靠海,离着海近,我们吃海鱼不吃淡水鱼。早些年,不兴人工养殖,以粮为纲,不让挖鱼塘,城市里淡水鱼不多,北京还能吃到不少海鱼。咱们胶东的烟台苹果、莱阳梨有名啊。老汉说。是啊,过去的说法。我说,烟台苹果印象不深,倒是烟台梨好吃,甜,水分足,软,也叫老婆梨,没牙的照样啃还香气扑鼻。现在不行了,市场上卖的退化了。现在的烟台苹果也不是当年的,现在都是红富士,后来引进的品种,脆、甜,产量高。老汉话多,老太眨巴着眼睛。问老汉高寿。老汉说87了,属兔的。我说没看出来,好身体。老汉说还好,腿脚都好,现在就是眼睛不行。我问还看书看报吗?不看了,好长时间都不看电视了。手机呢?有手机带着,打电话用。那平时干点什么消遣?听广播,老汉扬起手,手中的小半导体还播放着音乐。经常见到你,你就住在附近吧。老汉往西一指,我就住那个小区*号楼。咱们住在一个小区,隔壁的楼,我没在园子里见过呀。我搬来的时间不长,和邻居们都不熟,我出来溜弯就来公园里转转。原来如此。现在的人流动性大,搬进搬出的,不时地就见着搬家公司的车子停在楼下,接续的就是装修的噪音响起。原本邻居就隔膜,又新人不断。二十多年足以更新换代。认识的搬走了,陌生的搬来了。想想我的同事,同一栋楼的,有一多半见不到了,卖房迁居的,还有彻底走人的,小辈的顶门立户。
tiantou
发表于 6 天前
4403【走遍天下】长假期间,长椅上又见着老汉。怎么今天就你一个人了,老伴呢?我问。哪有老伴,走了,我就一个人了。那个老太太,和我坐在一起的,不是老伴是老乡,他们俩口子今天还没来呢。老太太脑子有毛病,自己出来就找不到家,她老伴让她在我这坐着,看着点,他好在公园里走一走。误会了。那你现在和谁一起过呢?和闺女女婿,我住在广安门,老伴走了,闺女偏要我过来,说是要不死了都没人知道。我说对呀,八十多了,该有人照顾了,来这有吃有喝的不必都要自己动手,也快干不动了。就是不自由呀,这个那个的。有吃有喝,天伦之乐,不孤独,你不能什么好事都占着家里也没啥人,外孙子工作了,在外地。这不,她们俩口子放假走了,看孩子去了。那你这些天吃饭麻烦了,得自己做了。我不做,我不动火,不敢用煤气灶。我就在外面买着吃,时间也不长吗。她们几天就回来。老爷子身体挺好,溜弯时身板挺直,走的还挺快。问问老爷子退休前是做什么的。我呀,我在矿冶研究院退休的,干了一辈子。我说咱们西边就是有色金属研究院,与你们差不多吧。区别挺大的,矿产资源除了铁矿还有油、煤,其他的我们差不多都涉及。铜、铅、锌、镍、铝……好多矿都是共生的。过去是地质部门负责找矿,评价,然后就交给我们,我们要负责怎么提取,加工的方法,出技术方案,交给选矿企业,北京有钢研院、有色院,还有石油、煤炭的研究院各负其责。我们和有色院有些交叉的研究。国内的大矿山我差不多跑遍了。我九九年退休的,干了三十多年,没干别的,一辈子。那你这一辈子科研成果不少吧。不少不少,国家科技奖,地方的奖,层层过关,专门的鉴定委员会……那你一定是高级工程师了。我呀,高级工程师,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其实我没真正带过学生。高级到头了,怎么办,给你个教授头衔,多拿钱呗。正说着,老太太俩口子往过走来,我们赶紧起身。
tiantou
发表于 5 天前
4404【越走越近】今天老人家又走单了,独自一人落座。说是刚走了一圈多,坐下来歇会儿,一会儿那俩口子就过来,只要天气好,每天上下午都要过来走走。说起那两口子是从大连过来的,孩子北漂在北京落户了。我说大连的山东人多,烟台坐一宿船就过来了。老人说我们原来不认识,就是在公园里溜弯,经常见到,有一次他和我商量,说他老伴脑子差,留在家里不行,跟着自己出来又走不远,让她自己在椅子上坐着别动吧,她还瞎走,走丢过,所以就拜托我,帮着照看着,别让她离开了。我说你好心眼,助人为乐,这也把你给拴住了。我坐下与老人接着聊。想着他既然是研究院的高工,研究采矿的,或者是地质学院或者是哪一所工学院出来的。我开口问你大学时学什么的?我东北工学院,有色金属系的,现在改名东北大学了。真是说着说着就近了。我说我的亲戚家也在东工,住在院里的临湖里,南湖公园边上,家里人好几个都是东工出来的。还有一位也是学有色金属的,八十年代初毕业分配到北京的有色院,我记得曾研究过一段稀土,老往内蒙跑。我们家的老人是东工基础部的,没准教过你们物理课呢,叫***。他五十年代初,筹建东工的时候就去了。我不记得了,我是一九五九年入学的,六四年毕业,学矿 的 ,老师挺多的,记不住了。那校长应该还记得吧,你们毕业证书上盖着印章的。记得记得,我们校长靳树梁,学部委员,一级教授,冶金专家。书记呢,你们书记姓柳吧。八十年代的时候是前后楼住着,我还去过你们柳书记家呢。对,柳书记,叫柳运光,山东人。时间太久了,好多事好多人都忘了。我说东工这些年有变化,我上次去,七八年前了,教学区的建筑变化不大,但家属区的小楼,滨湖里、临湖里两层的小楼都没了,原来每家都有片自留地,后来全盖起高层大楼,几十栋,我还去了临湖里的小学校,原来的子弟小学,漂亮多了。
tiantou
发表于 4 天前
4405【街边】往和平里去办事。走到车站来了601公交车,坐到和平东桥下来换乘117路,在同一个站台。三环路上的车站都有电子车牌,预告车子的到达时间,117路还有5分钟才过来。路边小店的喇叭在吆喝“糖炒栗子”挺大的通栏招牌“老杨干果”刚出锅的栗子堵在门口。15.8元一斤,价格比去年要便宜2元。来一斤吧。热乎乎的递过来,摊主说袋子别捂紧了。车子进站,两站到了和平里南口站下来。车顺,来早了,约的两点半,还有半小时呢。街边走走,这里正是和平里中街的东口。八十年代,我在这附近住过好几年。左右看看,街边是和平里的六区,现在大概不这么称呼了。这下车的站台,正是当年倒垃圾的地方,天黑之后端上自家的簸箕过来,冬天的垃圾多一些,烧蜂窝煤取暖,天天要过来倾倒。夜半时,垃圾车过来转运走。周边的这一片是五十年代初建设的住宅区,全部是二层的筒子楼。大概是上个世纪末吧,全部推倒盖了高层,现在临街高楼的裙楼为底商,餐馆为多。往南走,记得这里有所中学,54或是45中,应该还在吧。路当间,架起一座过街天桥,可见此处的人流量够大。往路东看,对面是林业部,走近了看,换了牌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降格了?不过地盘大了,林子、草原都管起来。再早,七十年代末的时候大门挂着“农业部”的牌子,我进去过几趟,后来换成“林业部”这又换了,没换的是大门內他老人家的塑像,昂首挺胸招着手,老人家还在指引着方向?一左一右门柱上多了块“国家公园管理局”的牌子,前些年挂牌成立的国家公园,三江源、五指山,还有好几处,管得真够宽的。回身看,学校的方向。学校被挤在角落里,原来它是六区的制高点,现在成了凹地,看过去是“第五十四中学”。几十年了,这边的楼越来越高,人越来越多,学校不能撤。记得学校边上有家小吃店,它家的豆腐脑比别处的都好,有颗粒状的肉沫在里面,货真价实。这位置现在还是家餐馆,韩国的烤肉店。餐馆的边上有家报亭,杂志、报纸码放整齐。买了本杂志15元。
tiantou
发表于 4 天前
tiantou
发表于 4 天前
tiantou
发表于 3 天前
4406【阵地】抗战胜利八十年,文艺作品凑过来应景。抗战题材的作品汗牛充栋,我们这代人从小就看,前些日子中午的评书连播节目是《平原枪声》接着又是《东藏记》 都与打日本有关。后者文攻,前者武卫。影视作品就更多了,早年的“两战”一大批,后来的抗日神剧,消费苦难为儿戏,越来越娱乐化了,看不下去。近期央视播出电视剧《阵地》,以“文化抗战”视角,引人耳目。有战争的场面,国军的主战场,包括八路军新四军,阵地上炮火连天血肉横飞。另一条战线,国共合作下的文化阵地,以笔为枪。文化人的抗战活动——已是鲜为人知的过往历史。郭沫若、夏衍、田汉等一大批文化名人活跃在银幕上——历史的再现。半截子才开始追剧的,从第十几集开始,这一集文化名人汇集边地桂林,夏衍的话剧《一年间》排演,留洋归来的焦菊隐导演与本土的导演欧阳予倩对剧本和演员选择产生分歧,焦拂袖而去,夏衍与李克农 调停,田汉率沪上的演员名角来到桂林,峰回路转,话剧得以成功上演……这一集后文化名流粉墨登场,巴金、柳亚子、徐悲鸿、茅盾、艾芜、王鲁彦、臧克家、周立波、阳翰生、邵荃麟、叶圣陶……片子展现了我们熟悉又陌生的一代名人。本片的男一号夏衍,片中《救亡日报》的主编,担纲大任的年青才俊,坐镇一方,指挥淡定,文采飞扬佳作不断,人生最光彩的一段。在晚辈的心目中,他是个干瘪的老头,我看过他写的一部小说,描写上海纱厂工人的《包身工》,后来他名列“四条汉子”之列,被泼了不少污水,人生如何反倒模糊了。汉子之一的田汉,除了他的“义勇军进行曲”和电影《丽人行》其他所知寥寥。“郭茅巴老曹”的作品后来大行其道,小说、戏剧、文论,我辈看到的是作品,作者的形象多是模糊和片面的,多是他们老年时的形象。这部剧作中将一代名流搬上银幕,他们三四十岁的年龄,风华正茂挥斥方遒,形象有了动感,人生因果连贯起来。作为读者与作者有了穿越般的交流。幸事。
4407【老人新貌】前两天看到片中,有国军浴血抗战的场景,长沙会战,广西的昆仑关之役……抗战之初,无疑是国军的主战场,屡败屡战,赴汤蹈火英勇无畏 。有年在长沙郊县到过烈士墓,都是国军将士长眠之地,密密麻麻好大的一片。功过是非,很长的时间被选择性地忽略,历史的画卷需要重新修订书写。抗战时期的桂林,国军上将李济深任广西省的行政长官。八路军驻桂林的代表李克农被李上将呼来唤去,为统一战线的大局,中共代表小心翼翼与之周旋。作为国民党的元老,李后来成为新政府的副主席,开国大典时,他是站立天安门城楼中心位置蓄着胡子的那位老者。重庆的周首长有理有利有节,长袖善舞,纵横捭阖。为郭沫若做寿一场,周不吝誉美之词:郭沫若创作生活二十五年,也就是新文化运动的二十五年……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导师,郭沫若便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如果是将没有路的路开辟出来的先锋,郭沫若便是带着大家一道前进的向导。鲁迅先生已不在人世了,他的遗范尚存,我们会感觉到在新文化战线上,郭先生带着我们一道奋斗的亲切,而且我们也永远祝福他带着我们奋斗到底的。”郭先生那时如此高光,乘兴而为出手了名作《屈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周公意在文化抗战,意在争取中共的地位。老人家柳亚子,原来只知道他与领袖唱和诗作,毛一句“牢骚太盛防肠断”,过气的文人。片子中他老人家不屈权贵,与恶势力抗争上了黑名单,也是铮铮铁骨的硬汉,出生入死大无畏,要刮目相看老人家了。名人名家都有他们出名的道理,同时代的人才会感同身受,后人多是看到是文化人的成果,就是这些个成果也未必传过一两代。事过境迁,许多应时之作,后人未必理解和看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作品,现在还有多少人在看,留给少数的专业工作者爬梳。艾芜的作品, 周立波的作品,我们这代人还看过,夏衍的《一年间》说的什么,我辈的都不知道。洪深是谁?几人看过他的作品。电视剧中,洪大哥嬉笑怒骂痛快淋漓……群星灿烂中新的集体记忆。
tiantou
发表于 前天 19:39
4408【本周164】●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正式发布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分别是:抗体偶联药物、Blackwell GPU架构、DeepSeek开源大语言模型、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人形机器人、“毅力号”火星探测器、欧几里得空间望远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此次发布的全球十大工程成就体现了工程科技领域最先进技术水平或实现重大原创性突破,如抗体偶联药物被誉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精准导弹”;同时,反映了工程通过技术整合、系统优化与资源协同,实现整体目标的系统性创新,如“毅力号”火星探测器融合自主导航、样本采集与地外探测等多项尖端技术。十大工程成就展示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例如,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和高端装备等领域,引领新材料产业变革并带动全产业链创新升级。全球十大工程成就还彰显了工程帮助人类有效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关键作用。例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实现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饮水安全的同时,有效促进沿线河湖生态环境修复与可持续发展。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经由全球征集提名、专家遴选推荐、公众问卷调查、评选委员会审议确定。本次评选的全球十大工程成就主要指近五年已经完成且实践验证有效、产生全球性影响的工程科技重大创新成果。●第十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日前在四川峨眉山市举行,赛事期间,担任了18年国际武术联合会“武术形象大使”的知名影星李连杰正式卸任,交棒吴京接任。 卸任后的李连杰被国际武联授予了一个新的身份:001号终身志愿者。 李连杰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后他最想做的,是去帮助更多普通武术爱好者实现梦想。 ●深圳 AI 人才争夺战升温:10 月 17 日至 18 日,深圳 “AI 汇英才” 校园招聘会走进清华、北大,超 90 家企业提供 7000 余个岗位,平均年薪达 35 万元,吸引数千名学子参与,展现 AI 领域对高端人才的迫切需求。●杨振宁先生过世。
tiantou
发表于 昨天 22:17
4409【太熟悉】右安门外,太熟悉餐馆 218 号房间。餐馆二楼都是单间,我一路走过,十多间都敞着门,围坐里面的都是老家伙,白了发,秃了头的多,今天还没到重阳节,老人们提前聚会了。11点,我和老刘踩着点进的门,同学们早早来了,苏班长九点刚过就到场。此番聚会,夏天的时候班委们就开始筹划,一直等到秋凉。十天前群里通知,这个周末聚一聚,老同学,老没见了。上次啥时候聚的,是哪一年?网上有同学发问。苏班长玩笑答复:这个问题难度太大了。不过两年吗,大多数还是记得的,但小众忘掉也正常。过了七十岁的人,情有可原。大圆桌上花儿朵朵,灿烂喜兴。多少年,多少次聚会,三桌时候少,两桌的规模多,因袭旧习,男一桌、女一桌。这回人到齐了,女九,男八,十七位,一张大桌就包圆,终于团圆。上次聚会来了多少位,有二十多吧,有照片为证。照例,见面时班长发放照片。看看吧,上次,两年前在“鲁博“照的“全家福”这次谁没来。缺了三位男士,老卢咋回事,老彭呢,当年中学毕业时就他二位鼻子上架着眼镜,他们书看得多吧。蝈蝈(国龙)呢,他去海边度假也该回来了。两年多的时间,同学走了一位,是哪一位女同学,照片上有吗?上次就没到吧。同学,五十多年前,聚了又散了,同学们又一同到了边地。太熟悉了,我们知根知底的,知道你住在哪条街哪条胡同哪个院落。我们又在一口锅里吃了多年的饭。我们又陌生了,同城住着,一年两年不见面,这次有两年没见了。不走动,不见面容易生分。亏得有个“群”网络着彼此。转眼间都过了古稀之年,凡事要悠着点,量力而行。同学聚会,能来的最好,有困难的别勉强。小心呵护吧。班委会周知各位:考虑到大家的身体状况,这次聚会只准备饮料和啤酒,有这方面儿需求的同学,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自己适当携带,聚会中不要互相劝酒。老董带过来瓶高度酒,当年常喝的“北大仓”自斟自饮吧。
4410【聊家常】“大家聚一聚。见个面,聊聊家常。“——班委。凑一张大桌,一半,一半,隔着丈八远,不好吼过去招呼,女士们聊的啥?叽叽喳喳。同学的你,同桌的你今日怎样的生活。不知道更不熟悉。学校的日子,边地的日子,我们共同的经历。我们这代人上学没受累。开门办学,学工、学农就差学军。夏收、秋收,亭子庄、马池口,六九年夏天去京郊北小营收麦子。说那次回来后,我们就响应号召上山下乡去了。我和德民都没想起来有这么回事,难道我们没参加?同学们大都去了龙江活内蒙。老牛和峻岭忆起内蒙的苦日子,饿肚子,有半夜饿醒的时候,歉收断粮,全麦面塌陷的馒头像大饼模样,霉变的必须捧着吃的窝头,吃过那些日子的饭,到现在百毒不侵。劳作的辛苦,脱坯1500块的定额。挖河的土方,要担到50米高的堤上,一担300斤,每天6方的定额。大风将堤上的土刮入沟渠,年复一年的挖土担泥上大堤。老董说6方土就不简单了。我说咱们那时春天稻田做埂埝每日的定额是一条,12方土。老董说没有那么多,虚的。老张说只多不少,852 ,埂埝底宽80公分,高50,上口20,条田都是50米宽,你算算够不够12立方米吧。不过做埂埝就近移位,挖出条沟筑起田埂,比往高处筑堤要省事。老刘说起干过最累的活是水田平整土地后的"拉大板”。我说,老张是稻田的放水员,有次在你负责的地块內“拉大板",泡田的水放干了,大板漂不起来,在泥泞中生拉硬拽,累死我们弟兄了。不过你老张是对的,水多,漂起来就失去平整土地的好效果了。老董说到冬日荒岗头冰面打苇子的寒冷 ,怀里揣着糖包都冻住了,用镰刀削片吃。说来日子那时也没觉得有多苦,我们的伙食不错,兴凯湖不愧鱼米之乡 。董的记录是一顿12个包子,二俩一个的大包子,下乡头一年海量,以后就不行了。峻岭说我们那时没粮吃,吃白薯干,生切晒干的,放到锅里蒸,熟了,用筷子扎下去,一串,吃了上顿连下顿……
4411【散淡生活】夕阳红,六七十岁是人生的好日子。聊聊这好日子。苏班长的好日子,天天呈现在大家面前,早起不缀已是数千天,群里问安,公园里溜弯,沿着清澈的河水,今天直接来到这218房间。老牛的微拍继续中,专业版的长枪短炮,支架、反光板支起,引来同好,嘁哩咔嚓先拍为快,牛脾气没有,收获大哥、大叔连声致谢。咱不那么复杂,拍了回来p不行吗?不行,拍花卉不行,p出来的东西一看就假……老张的趣味也在摄影,老年大学多年,电脑、摄影日渐精进。人过七十,学校过期不候,学习为实践,这些年为家人,为同学留下美图,留驻年轻美好。老张这围着桌子抓拍。手中捏着个稀奇小物件,摄像头或是录音机。同好的还有老刘,见天的网上发美图,眼见步履有些艰难,就属他游走的地方多,公园,展馆,戏园子。小酒还喝着,老刘说我每天中午二俩,高度的,晚上基本不吃什么,不敢吃了,都80多公斤了,最近又见长。与此同好的德民,小酒还喝着,减量了,一俩。还继续牌局吗?每周都有,不玩扑克了,麻将。牌友多是熟人,同学,后来连队的同事,常聚着,不在吃喝,乐趣牌桌。烟酒不分家,老董偏好清香型的,不多喝了。烟没减量,大泡一会儿冒了三支。记得前些年我还卷过他一泡,中华烟丝,这回是关东烟,峻岭那也来了一泡,“挺柔和”“咱现在就抽这柔和型的。”戒烟戒酒,这岁数就不想了。可老董忌口,才知道他这辈子不吃肉,下不去口,天生遇到肉食牙齿闭合不上,只鱼肉除外。故此营养不差,体力上佳,每次泳池下水20个来回,1000米标配。蝈蝈的叫声,一而再。峻岭身上传出来的,是蝈蝈吗,不是手机铃声。谁说“蝈蝈”没来呀,蝈蝈在这呢。峻岭掏出个葫芦罐,峻岭吃美了,怀里的小虫也热闹起来。这爱好,打小就有。桌边的老几位窃窃私语,几位另加了微信,再造新群。有股市闯荡多年的,颇有心得,收获不小,收获了动产和不动产,顶门立户,何止是补贴家用。股市马上4000点了,日进斗金的有之。旧说老大不学艺,新人信新理,为手中的闲钱辟出生路,为自家寻个营生,活动活动脑子。老人体力不支,脑力不差,又有AI加持,来年丰收了让她们老几位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