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ntou
发表于 2024-1-14 19:16:06
34【本周73】
●网红。跑外卖,3年挣了102万。28岁的陈姓小伙江西抚州人,之前在老家开饭店,经营失败,背负银行贷款80万元。为还债,小陈来上海闯荡,开始当厨师,后发觉送外卖赚得更多,于是,2020年,他加入了骑手的队伍,
近日记者采访了小陈,问到去年8月,一个月跑单收入4万元,是怎么跑出来的?小陈说,送外卖主要靠勤快肯干,同时还要对路熟悉,熟能生巧。还有要会规划路线,出去跑一圈,最多能带12单,一路上一定要规划,先去哪个商家,哪个商家出餐慢,就去下一家等。去年8月天气热,单子相对多,我不怕热,就一直接单。
陈说:刚做的时候一天干18个小时,一个月就休息一天。后来平台出了规定,限制了我们接单时间,一天只允许工作12小时,我就马上到另一家平台注册骑手,就是多个平台接单。
陈说 :开饭店的80万元贷款还清了,我在老家买了两套房子,现在在还第二套房子的贷款,还剩10万元没有还上。还要继续跑。
●另一则,网上的小视频。说的是某地小伙,在仓库卸货的工作,叉车将满载的袋装货物推送到传送带前,小伙卸载,连续不断地将袋子抛向传送带运走。动作麻利,连贯,一车又一车的来来去去。袋子或许有百八十斤,一人独挡一面,连续作业,日卸货300吨。每吨的计件收入2元。看视频中,小伙子也是拼了,据说他要养活五口之家。累,自不必说,一车两车不是难事,要天天这么干下去,吃得消?要命的是,铁皮顶的库房中,温度经常在40度以上,多少汗水流淌。要是两个人,换着班的承担这项工作就好多了,可收入就减半了。
这个时代仍然有如此辛苦的人们。
●年青人吃苦不怕,大多数人都是如此,体力的脑力的,过劳死不新鲜。
年老的吃苦就真是难受了。市场上见到苍老者在卖菜。已然行动不便的老者在拾荒……网上小视频说及,当下农村地区60龄以上的老人也有了退休金,但仅仅每月一二百元。够吃馒头的。呼吁提高到千元以上,共同富裕吗。
tiantou
发表于 2024-1-15 18:15:47
35【负暄】
负暄这词不常用,冬日晒太阳的意思,古人的书写条件差,不能不言简意赅。《列子.杨朱》讲过故事:"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缊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纩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昔日说的笑话,今日称为常识,网络版上一传再传冬天里晒太阳,好处多多。时间、地点、晒的方位都有讲究,比如晒太阳以晒后背为佳。至于什么道理,没往下看。知道怎么做就行了,不必知道所以然。到了冬日,北方的老头老太都是往太阳底下挪,趋利避害不用人劝。当下居住条件普遍改善,晒太阳仍不可或缺,但凡能动的都要往外走,公园里背风向阳的地方,总是被轮椅老人们占据,身上没了火力,靠生命之源的馈赠。自家屋里就差多了,隔着玻璃效果不行。
海南没有冬天。以气象学上冬天的含义“连续5日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下为进入冬季。”这个条件海口达不到,或有哪年的哪个一两天低于10度,但会很快反弹。也或许在岛子的中部,高海拔的山头北麓出现雪花飘落。在平原地带负暄不成,晒太阳是常态,当地晴天的日子每年超过300天。哪天报了晴天,也可能头顶上落下阵雨,气象统计上忽略不计。近日当地十五天的天气预报,大部分为多云天气,想晒太阳还要抓住时机。这边住楼房的封阳台的不多,好天好晒衣服晒阳。
上午转一圈回来没见着太阳。回来后阳光过来了。阳台上晒阳,看书。背对着阳光,脑袋隐在暗处,没多会儿,汗要出来了,赶紧收摊进屋。
去年底在三亚游海,多是阴天,只晒了两个下午,觉得肩头后背不舒服。前些天,一次洗澡给自己搓肩头,一绺绺搓下来觉得挺有成效,后来觉察出不对,是被灼伤晒脱了的皮儿。
tiantou
发表于 2024-1-16 19:13:52
36【25℃】
沿海城市多一项海况预报,海浪,海流、风力,海水温度都有预报,时时的。于航船,渔民生命攸关,靠天吃饭的,出海玩的赶上风大浪高就玩不好了。水温不大用考虑,一年到头温度曲线稳定的,缓慢上升下降,两头低中间高。海口这边的水域,海水全年平均水温25℃,最高录得过34℃,在七八月份,最低17.2℃,年底年初时段。大海环绕的地区,水的体量巨大,气温受洋流温度控制。海口市的年均气温为23.8℃,与海水的平均温度类似。从水温看气温,海口不可能太热,也冷不到哪去。海面就是天然的大空调。
网上查询,今日海口这边水温为 21.7℃ 。看来比常年要高些,所以气温也高,15天预报气温在25℃上下。水温高低和渔产有关。一月正是海水的低温期,鱼群不活跃。家门口有片湖面,淡水的,热天的时候成群结队的罗非鱼水中游弋,数斤重的大鲇鱼常被渔人拖拽上岸,现在湖面平静,垂钓者少见,也没见渔获。海口湾这边海面上进进出出的渔船也很少,出海一趟颗粒无收,或者渔获都不够油钱的,自然就歇了。春江水暖鸭先知,水暖不暖的鱼就更知了。水一暖,鱼就活跃起来,这边不是冷水鱼。下海的人也会很快感知,水温上来,海蜇就开始在近岸处活跃,泳者留神被蛰到。小打小闹的,开始下水布网,多下几挂网,总会有收获。
多云天气,水是凉的,缺少光照,反而水皮之下的深处是温和的,人立起来,感觉脚板的下方是温暖的。再往深处就不好说了,应该是水深处温度会更低。表层的水一晒就热,要是风平浪静之处更为明显。人浮在水面会感觉被阳光照射的水温吞吞地荡涤着周身,只要保持平静,周身都是暖暖的。之上,面目被凉风嗖过,鼻尖冰凉,迎着水波一面的耳膜被有规律地敲击着……
落雨了,雨滴打在面颊和胸脯上。
tiantou
发表于 2024-1-17 22:18:20
37【有啥用】
去年办的居住证。当时也不知道有啥用,快要封关了,办一张有备无患。手续并不复杂,有房产证,社区证明就给办。证件拿到手后被告知每年要来派出所登记,否则自动作废。
办证容易,持证不易,对于候鸟老人来说,带来了麻烦。
前些日子,我拿上居住证去办理登记,激活的意思。人到了派出所,但没带身份证不行,我居住证上的照片与身份证上的照片是同一张,也用的是身份证上的同一 号码。不行,必须同时带着两证。行吧,往返六千多步,当遛弯了。
办个居住证还要年年的激活,不知是出于什么考虑。年年都过来,过来还是没过来,现在的大数据时代,一目了然都在有关部门的电脑中存档。尤其是来海岛,一个都跑不了,无非是乘坐飞机、火车、轮船,必选其一,都是实名制,票一到手,这边就知道了,再者说,街头巷尾到处都是监控的探头,还能跑了谁。
如此管理办法,类似“报户口”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套路,当下还在沿用,管事的脑袋有毛病?一切都在掌控之中,还要多此一举,一年一报道。图什么呢?你说他为了收费吧?办证不收费,再次登记好像也不收费。这还不像有些社保机构,每年要验明正身,要核实这人在不在了,防止社保资金的流失。把老头老太太每年折腾到派出所一趟,意义何在,老人家不明白的还要解释再解释,今天络绎不绝的老人家们都是办这个的,小区邻居老许家三口人都在这排着队,办事厅内两排椅子都不够坐的。社会上内卷还有个争高低,争出了名堂,总有人受了益。办证激活,属于内耗,谁都不受益,只带来损耗。看着你派出所挺忙叨,这要是没了这办证业务,原本挺清闲的,本来无事自己找来的事。
十多天后,我这二次上门,还是没办成。两个证件递过去,上机查看,说是办不了。必须明天来办,还需要房产证和社区的证明。原因是你在上一年在当地没有住满六个月。居住证作废,要激活,就得要履行相关手续。
我说上次来过了,只告诉我,没带身份证不能办。我按照要求拿齐了两证,你又和我要房本。我办居住证的时候拿过来房本了你们才给办的吗,上次已经审核过了。又说要社区证明,今天办不了,要明天办,说明天才到日子……今天没到日子,明天怎么就到日子了?不明白,警员解释,我没听懂。明天啥日子,喝“腊八粥”的日子。
tiantou
发表于 2024-1-18 19:11:52
38【没啥用】
我去年办证前问过一些人,主要是候鸟老人们,都说不清办个证有啥用,身份证不就挺好使吗。办证也不收费,就办吧,万一有用呢。我问柜台内的警员:我退休老头办证有什么用?对方说,你办社保、医保都要用到。我说我这些早就办好了,用不着在这办理。那你要买车呢?我说买车身份证难道不好使吗,我也没必要在这买台车子。对方再没说出居住证的其他用途。
这么看来,这居住证如我这种情况的,办的真就没什么用了。
当下海南的户口松动,年轻人有点一技之长,来这落户的不少。有为寻找到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而来的,有为孩子有个健康的生活环境,让孩子升学不要太卷而来的……如果在没有落下户口之前,居住证应该还是有些用处的。就看当地怎么规定的,让你办居住证才能完成有关手续。但对于老年人,来此过冬的,小住的,看来是不必多此一举,给自己找麻烦。这点事,该向老人家们说清楚,别做这些个无用功,两边受累。
我估计这些个给人办证的警员,自己也若明若暗的,说不大清楚。
你问当地人海岛封关后会如何?会给居民带来哪些好处,实惠。大体上都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也不看好。走着看,走一步算一步。这许多年,自建省之后,就不停地折腾,口号喊了不少,除了四处起楼,还有什么,让本地居民认可的。
以我外省人的眼光,住地周边有了很大的变化,楼多了,车多了,小区内停满了车,路上堵车,都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市民们过日子,关注自己的收入,关心物价。就业始终不振,受资源所限,没有多少高新产业和高薪的就业岗位。物价呢,当地人抱怨物价高,实际上近几年物价平抑得不错,蔬果蛋肉不比北京的高,20元买30个鸡蛋,比十年前的蛋价便宜。
窗口行业,行政效率的欠缺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投诉也没有效果,多年来的体会,这次又再次领教了派出所的衙门作风。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倒是更基层的社区服务的机构态度和效率更好些。
没啥用的居住证就任由它去死吧。
tiantou
发表于 2024-1-18 19:13:11
39【腊八】
腊八想着喝粥。总不能为了喝顿粥,去外面买回五谷杂粮自己熬。看看邻居小店“香满屋”的网上食谱,腊八这天的午餐晚餐是白米红薯粥。老许那怎么落空了?一定是忘了日子。中午去外面吃吧,北方人开的餐馆里会提供粥食。
上午再翻看手机时,香满屋换食谱了,特供腊八粥,10元一份。赶紧下单,再加一份烧白菜6元。中饭有了,不必去餐馆去找,哪家餐馆提供腊八粥,没有把握。
上午遛弯回来,去提货。刚刚出锅,热乎乎地装在餐盒内,我携带的餐具没用上。
我问老许,昨天发布的预告是白粥呢,今天就改了?老许说,昨天没想起来今天是腊八。早上起来我现去买的杂粮回来熬……
我问起,昨天你去派出所办居住证有什么用吗?你难道还需要买车,交社保吗?都在老家都退休这么多年了。
老许说我办证是为了交"农合"的钱,在海南交,大病医疗要在这里报销的。我是农民呀,不像你们机关企业的退休后就不必再交钱了,我们一年380元。要年年交,到时候得了大病给报销80%吧。
原来以为老许也是退休老头呢,农民哪还要退休一说。我说都七老八十的人了,没有工作收入,还要继续交钱吗?
还得交的,农民的合作医疗吗。
我知道过去的“新农合”特为农民开办的合作医疗,不知道的是快70的人还要继续交钱。我问那不住院,平日门诊给报销多少?
发烧感冒小毛病,我们一般都是去药店买点药,去看医院不报销的,必须住院一周以上,属于重病。
你们那里农民的退休金现在有多少了?我问。
我现在每月200元。也是要交够一定年头。我过去交的算多的,有交少的每月只拿100元。现在办法又改了,1000、2000……有好多档,交够一定年头后,多交就多拿养老金,和你们城里人差不多的……
老许两口子还在忙叨,店里的面食都是老两口操办的,说是帮儿女们的忙,现在看这也是他们的生计。
tiantou
发表于 2024-1-19 23:10:28
40【沪剧】
看江苏卫视的三十集电视剧《繁花》,今天播完了。看了三分之二,没看开头的几集。
这部沪剧演绎上海的故事。近几十年上海的故事不多,相比较以京城为背景的片子太多了,有影响力的电视剧一长串,而上海呢,我想不起来有哪部,可能是我看的不多吧。
故事讲的是九十年初期上海滩的故事。年代剧,不是一年又一年,片子不断地闪回,一号男主阿宝的青春岁月的交代,浓墨重彩于宝总风光的后几年,乡镇企业兴起,外贸经营放开,股市开盘,经济大潮涌动。弄潮儿阿宝崭露头角空手套白狼迅速崛起。实业、外贸、金融勾连,境内外,大户散户和股市的加杠杆,调动亿万资本于股掌。有朋友帮衬,有高人指点,黄浦江的视野,苏州河的勾当,花开花落,七年之痛痒,1994年尘埃落定,一场股市大战,宝总回归阿宝。
和平饭店的呼风唤雨者,外贸大楼的白领们,街面弄堂里的芸芸众生,开风潮之先,纷纷陷入追逐金钱的混战中。纸醉金迷的黄河路,觥筹交错间的你争我夺阴谋诡计……极盛而衰,繁花落尽。
旧影再现,故事讲述陈年往事。九十年代初的那几年我们在哪里,我在哪里。那一年,应该是1993年,我踏足了开业不久的沪交所大厅。交易大厅还在那栋老旧的建筑中,红马甲在敲击着键盘,营业大厅中人头攒动,仰望着墙面上的红绿相间的大屏幕,大户室内烟气腾腾。证券交易所不仅在上海,在其他城市已经搅乱不少人的内心,新一代人在经历涨与落的狂喜与煎熬。不知有黄河路的酒楼饭店,大上海的繁华,在世纪初的一次夜行才第一次领教,我走在了南京路上,灯红酒绿,路人一个个被霓虹灯晃得五颜六色光怪陆离,营造出令人目眩的繁华极致,激励出妄想,莫名的心头狂跳。
更多的人不为所动,因循惯常的日子,受到现代商业熏染的大都市唯有上海,早年冒险家的乐园,开埠后洋人纷至沓来,商行买办百年经营,创下了基业,留下了种子,才有了后来再次回归的商业大潮。才有了阿宝一班人的风生水起。
不是一路人,就撑不起大潮到来时的航船。九十年代的黄河路如此波澜惊艳,《繁花》讲了个别开生面的故事。
想起去年这时候,央视播出的电视剧《人世间》,讲述的是同时代的故事。两座城市,两路人生活和境遇。一南一北,如此不同。时代的过往,不经意间都成为历史,让人回顾和反思。不管你是"响"还是"不响"。
41【上海人】
我对上海人还是熟悉的。在边地时,同一屋檐下在南北大炕上睡着,战天斗地好几年。离开之后经常还是见到的,先后回归出生长大的城市,京沪两地的你来我往。想想上海那边我去过有七八次吧,除了一次是带着家人,每次过去都要招呼着见一面,在酒店或是家里,三五个,十多人家宴聚餐。四年前,上海的老同事们做东,免费招待我们四方过来的同一连队的知青,百多人啸聚三天上海滩,纪念我们屯垦戍边50年。疫情之后来往少多了,网上见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上海人的叽叽喳喳比北方人嘴碎。也可能是听不太懂他们的方言,生出的偏见。年头长了,上海话也能听懂七八成,说吗,就差得远了,没有想学的愿望。其二,上海人爱干净。北方人少有洗澡的习惯,能一周一洗的就算勤的。到了连队,要是澡堂子不烧热水,天冷之后个把月也洗不上一次澡。上海小青年“擦身”(发音ka 身)劳作之后回到宿舍,从上到下擦个遍,几乎是天天的。我们至多是洗过脸之后再洗洗脚。后来擦身这一套,北方人也学会了。卫生好习惯,也包括会打扮,服饰讲究的多,花样多。我们在他们身上见识了“假领头”每个男士都有,有多的,不同颜色和款式,我们也称之为“穷人美”,领头替代了套在里面的衬衫。衬衫的价格几倍于领头,领头洁白笔挺撑足了面子。再有上海人日子过得精细,精打细算的多,攒了钱往家寄的多。上海的产业工人集聚,出来的子弟自然学会勤俭持家。人的本质都差不多,相较上海人更精明些,如同彼时的上海制造,轻纺产品的质量能在全国拔得头筹。改开后的上海依然走在前头,看电视里,九十年代初的轰轰烈烈,万众一心争先恐后,长三角的起飞。头脑灵光的一批人,跻身先富起来的新阶层,也有跌得鼻青脸肿的一干人。
阿宝是我们的同龄人。在这个躁动的群体中,我看到了那些个我熟悉的身影。
42【繁花落尽】
极盛而衰,上海的故事结束时,阿宝退出江湖,置身金色的麦浪中。阿宝并未伤筋动骨,七年的折腾,饱经风霜,成功失败都是他人生的财富。正当盛年,东山再起,有待时日。现实当中的创业者,几起几落者不乏其人。编剧的可以继续编下去,喜剧的、悲剧的都可能,观众各有一好,就去讲两个结局不同的故事。人生无常,走向哪里的都有。
阿宝约莫是我们的同龄人或略大一点,六十年代他已在厂子里面做工,初恋是公交车上的售票员。几个女主角年龄小些,赶上改开后出国潮,几位到日本去打工,东北和上海有一批这样的人,去捞金。九十年代初回到上海多了些见识和能耐,再创业。事业、人生起起伏伏,何谓成功,功成名就,挣得盆满钵满,达此境界的凤毛麟角。看好汪小姐年轻有为,欣赏范总的为人处世,功德圆满。看不懂的爷叔,有个丰富多彩的人生.玲子人生追求的努力没有白费……剩下的都是唏嘘,花开花落。
距离宝总回归阿宝又过了整整30年。阿宝老了,到了当年爷叔的年岁。三十年前的起伏跌宕的众生相,人生多彩没有虚度,不过是胜了败了。只要是人还在,当下都是平平顺顺的生活,还可以回顾过往的行程就知足常乐吧。
上海的故事讲完了,让外省人看到昔日的风光。社会巨变的在城市的一个缩影。讲的好不好,还是要由上海人来评价。他们更亲近这段历史,亲历亲为者。
想起我当年边地的老同事们,十年屯垦后大多又回归上海,也从此走上不同的道路。当“总”的不多,折腾得风光一时又一败涂地的也有,大多则在弄堂工厂里,从农民变身工人,日复一日,养家糊口,如同大多数的人生。
如今也都到了古稀之年。
春夏秋冬四季轮替。冬去春又来,又将迎来繁花盛开的日子,看新一代的年青人了。
tiantou
发表于 2024-1-20 22:14:31
43【大寒】
潮起潮落,落潮的日子,海水退后了几十米,两处广阔的沙岸。海面平静得像是铺着一片无尽的绿色绸缎,丝滑颤动着。水边游鱼往来穿梭,一拃长,沙丁鱼吧,难得在水边看到的场景。要是来得巧的一网扣下去,渔获几十条。渔人知晓的,海面上有浮漂,下面缀着挂网,昨天下去的,收网的人还没到。往西走,躲开它们。
下水,走出十多米的浅滩,人才漂起来,没游多会儿,已经靠近了航道的浮标,海面都收窄了。翻身仰在水面,蓝天白云,南北方向缓缓移动的云朵,只头顶的一大块清清朗朗,万里无云,蓝得透亮。南侧的云端钻出一架航班,正在爬升,应该是美兰机场出发的,往西北方向。隆隆低沉的声响传过来,红尾巴的航班,看不清是哪家航空公司的标识。从前方慢慢的划过,钻入北面的云层,轰鸣声渐渐远去,再没见它的身影。南边又出现一架,机翼之后红黄相间,这应该是海航的航班,红黄是它的基本色,虽然看不清标识的图形。一架隐去,又一架现身。这架航班通体银白,闪闪发光的在头顶飞过,是哪一家的?去查当日的航班表便可知。再一架过来,连续的几个架次都是半幅的红黄相间的色调。可以确认,这里是海航的主场,又是年后年前的航班密集区间。一架蓝尾巴的航班过来,这次是东北方向,从头顶上过去,蓝尾巴的,南方航空?
终于看到一架,相反方向的航班过来了,高高在上,不会下落美兰,应该是飞往更南面的三亚凤凰机场的。
记得十多年前的一次,我住在三亚凤凰机场的南面,有意思的是,躺在床上看机场跑道的起飞降落,敞开门窗,轰鸣声风驰电掣,身临其境感。仰在水面,垂直上千米,静静地露面,隆隆声中目送它消失,要是飞的再低一些就更有意思了。
水是暖的,安静的,连水波的鼓动声都消灭于无形。
tiantou
发表于 2024-1-21 13:54:55
44【活动日】
周六社区举办活动日,网上发了通知,欢迎居民踊跃参加。这是节前喧闹一番。过去瞅瞅,捧个人场。
围着小区中心的小广场,摆了一圈。正中,主场,排排坐,老的小的好几十位,主旨宣讲和有奖竞答。大幅的背景板上写着“海口市文明实践社区行活动”下方开列指导者、主办者、协办者……好几排的上级单位。一位社区工作人员正在声讨毒品害人害己,如何防范……东边一溜为咨询活动和为民服务。有关金融知识的台子前围着人,登记册上留下个人的联系方式后送出宣传单子和布袋子。没看清是哪家金融机构。排着队的是测血压和测血糖的,七八个人的队伍。中德骨科医院的台子前也有咨询的老人。边上是垃圾分类的咨询台,工作人员递过来个口袋和宣传资料。我说袋子不缺,问一下,我们小区的垃圾分类有什么意义?我在家里分了类,送到垃圾站,都扔到一个容器里,最后同一台车拉走,又都搅合到一起了,让居民分类有什么作用吗?工作人员笑笑答:慢慢来,慢慢来吧。
垃圾分类至少吆喝了有三五年了吧,各家各户一直在做无用功,从上到下都心知肚明。慢慢来,还要慢到哪年哪月。如此这般还不如不分类,至少可以减少些吆喝的成本。
场子的西侧摆了几张小桌和椅子,图书绘本撂在桌上,小朋友翻书、看画。这边还有套圈的游戏项目,标的物摆了一地,就是没有圈圈,拿什么去套?没的套,就没有奖品可拿,看来没能找来赞助商。
转一圈离场,小喇叭吵得慌。小区居民一千多户,过来参与的不多。没啥实惠的。想起在北京小区的类似活动,总有商家参与,折价售卖食品,日用品。免费为老人家们理发、按摩、磨剪子磨刀,吸引不少老人家参与。
半小时后,外面转一圈回来,场子里的人少了一半。
主场,竞猜活动还在继续。主持人出题,多选题,垃圾分类的作用:1节约资源,2减少污染,3保护环境,4以上都是。十几条胳膊举过头顶。主持人:让这边的老奶奶回答吧。老太太拿过来麦克风……没听到老人家说的什么。主持人声音洪亮:……您老人家高寿了?……都90了……快把奖品送给老人家。
tiantou
发表于 2024-1-21 13:56:05
tiantou
发表于 2024-1-21 13:57:04
tiantou
发表于 2024-1-22 19:15:36
45【本周74】
●重庆GDP首次突破3万亿元,增长6.1%,这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首个GDP超过3万亿元的城市。
●2023年海南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在海口举办。成绩单出炉:全省生产总值755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07.40亿元,比上年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448.45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4595.33亿元,增长10.3%。
去年海南经济运行主要呈现8方面特点:
一是农业较快增长,主要农产品增势较好。
二是工业快速增长,制造业引领作用明显。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5%。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5%;制造业增长21.8%,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超八成;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6%。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软饮料、汽车、饲料和合成纤维单体(PTA)分别增长111.6%、37.0%、13.8%和 11.5%。
三是服务业加快增长,货物进出口持续向好。
四是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优化,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明显。2023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1%,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3.0%。
五是消费市场较快恢复,升级类商品需求旺盛。2023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11.32亿元,比上年增长10.7%。按消费类型分,全省商品零售2160.37亿元,比上年增长7.6%;餐饮收入350.95亿元,增长34.4%。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金银珠宝类增长51.8%;通讯器材类增长46.9%。
六是财政收支平稳增长,金融保障稳步增强。
七是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居民消费价格小幅上涨。2023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9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61元,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08元,增长8.3%。
去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3%。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3%、0.2%、1.8%和2.0%,衣着、居住、交通通信和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下0.2%、0.6%、1.5%和0.2%。
八是空气水体持续改善,清洁能源发电占比稳步提升。2023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9.5%,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地级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镇内河(湖)水质达标率95.2%,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tiantou
发表于 2024-1-22 19:16:55
46【水质】
公告说本岛城镇内河(湖)水质达标率95.2%。数字掺没掺水不好说。我们这边的湖水肯定是没达标。
小区南面一片湖水,水源自东面过来,上溯数里,大概始于某个居民区周边,汇集了雨水,地下水,居民区的废水。填海造地的区域,地下水丰沛,有些地下设施需要常年排水,解决内涝问题。水道往西过来的一片低洼地,成湖,几十亩方圆,称莲花湖。湖里没有莲花,水生植物也不茂盛,鱼类以生命力旺盛的罗非鱼、鲇鱼为主。水质很差,这是周边居民以嗅觉做出的判断,尤其是夏日高温时段,腥臭味道浓重。据说早有居民反映要求治理。
湖的西侧设有闸口,经常打开着,但里外的水位差不多,湖里的水流不出来,流水不腐,成了死水一潭,味道就出来了。有水道径直往西进入西面的海湾,据说高潮位时海水可以倒灌进来,还要关闸堵口子。
水面看上去还不错,绿水静流,南岸建有数百米的曲桥,常常有居民散步。偶有垂钓者,能钓到七斤八斤的大鲇鱼。楼下哈尔滨的老哥前几天上来两条,拍照了拿给我看。钓鱼的不吃这里的鱼,水不净不敢吃,有钓了的又给放生了,有的送人了给猫狗当饲料了。
前几天见着两位水务人员,穿着印着环保标志的制服。挎着包包,用拴着的瓶子在采水样,在湖面的好几个点位。我问这水质是不是很差。工作人员说闻都能闻出来。我说能达到劣五类吗?怎么你还知道劣五类?我说常游泳的人关心水质的。工作人员说,这水是够差的,我们这不是在搜集水样回去测量吗。
我说其实是有办法治理的,把湖水置换出去,让水流动起来就不会腐败了。水源现成的,白沙门污水处理厂在这条水道的上游。现在厂子处理完的水直接排入了大海,为什么不把处理完的水用起来,不是提倡利用“中水”吗。铺上几百米的管道就能解决水源问题。是吗?还有个污水处理厂吗?对方反问我。看这位工作人员不算年青,又是干环保的,怎么会不知道已经运行十多年的白沙门处理厂呢。
tiantou
发表于 2024-1-23 22:24:16
47【13℃】
降温。海口气温9到13℃。来岛一个月当中的最低温度。当地气象台发布橙色寒冷预警。包括五指山,分界洲以北的各市县,而南部三亚地区不在此预警范围。山脊的阻挡,本已强弩之末的北方大陆过来的冷涡云团止步不前,山南依然是阳光普照享受和煦的阳光。其实北部地区也谈不上寒冷,只是多了凉意,相比前天温度降了10℃多。何谓寒冷,不是绝对温度,没到冰点谈不上冷,只是温度掉的有点快,于是报警,提醒市民增减衣裳。
夜里呼呼呼的东北风扫荡楼区隆隆作响,清早,玻璃蒙上水汽,里面暖外面凉,内外温差过了10℃,水汽凝结。出门在外,短打扮换上长衫。上午落雨,像模像样的雨水,旱季,年底是旱季,一个月了,算是落了次连绵的小雨,还不足以解除旱情。
出门撑伞,毛毛雨,市场转一圈,雨天出来采购的人少。农贸市场里,卖主比买主还要多。但价格好像没便宜。海口正是乱穿衣的时候。这几天着棉服、羽绒服的不觉得热,短打扮的也还有,年青人火力壮,胳膊腿都裸露着。穿雨衣,撑着伞的,无所谓,顶着小雨走的,穿着趿拉板的不少,再凉的天都少不了光着脚的人。
家里暖和。外面走一圈回来,进门,暖气扑面,温度计指针20℃。卸装,室内依然是短打扮。在京城时这个日子,室温也是20℃上下,可从来不会短裤短衫。北方过冬就是冬天的模样。同样的温度,这边按照夏天过的,好太阳的天气,室内外进出不必增减衣裳。
下雨降温的日子要门窗紧闭,留住屋内的暖意和干燥。否则里外通透,湿冷交加,还需要耗费能源增温除湿。今天是温度的谷底,明天雨住气温回升,大后天重归20℃温暖线。
tiantou
发表于 2024-1-24 11:34:22
48【素包子】
北方人爱吃馅,包子、饺子家常便饭。小家庭,两口之家,包馅有点麻烦,不值当的,买来吃。冻饺子冻包子。
家门口有几家卖包子的,我通常不买冻包子,买刚出锅的热包子到家就吃。热饺子容易“坨”粘连一起,不会买热饺子回家吃,剩饺子打包回家是有的。去年院子的北头有家山东馆做的肉包子不错,个大,8元一个,豇豆肉馅,这次过来,饭馆搬家到秀英港那边去了。小区南面超市门口有一家,东北人开的,两家合伙。一位鞍山的,一位七台河的,长年出摊,每天午后四点,菜包子,肉包子,大个的,有五六种馅,2元到3元不等,品种多,经济实惠。俩人四个包子一顿晚饭打发了。每周总要吃两次。他家的菜包子面发的好,不管是什么馅的,胡萝卜鸡蛋、芹菜、白菜、酸菜,总少不了粉条子做配料。我在东北好多年,没少吃包子,不记得总要由粉条打底儿。
再一家“香满屋”,算得小区内的,原来就在同一栋楼的底商,去年搬到南头靠着街面了。儿女开的小店,其中供应的面食由老两口操持,老许两口安徽人,老家离着山东河南挺近,不南不北的人。我已经吃他们两年的饺子,小店网上发布供餐信息,送餐到家。离着这么近,没必要送,有时我自带餐盒过去,省了包装盒的浪费。这 一个月我已经下单10盒,150个饺子。省事,好吃,自己做的未必好过人家的。邻居熟人的出品,眼瞅着他们和馅成型,吃着放心又绝对新鲜。
饺子长年供应,包子不长有,大概是吃冻包子的人不多吧。这次过来吃了他家的小笼包子。南方人兴小个的包子,灌汤包,肉的。前日他家又推出了素包子,订了一份,6个,20元。个头比东北大包子要小,掰开了看,花花绿绿:香菇、胡萝卜、西葫芦、粉条、鸡蛋、豆腐皮……味道蛮好的。昨晚又订了一份,自己在家中熬了锅小米粥,拎上饭盒去拿包子。
tiantou
发表于 2024-1-24 11:35:22
tiantou
发表于 2024-1-25 19:29:12
50【路径】
天凉,刮着风下着毛毛雨。唱歌的王老师通知继续休息。
一天没出门,家里有吃有喝的,不必出去遛弯采购了。囚着,难得不出门一天。在屋子里打转走圈,有点像动物园里笼中的老虎,一圈一圈的没完没了地走动,据说是动物抑郁症的表现。人和动物相似点不少。动物的走圈完全是人为的,失去自由后囿于小圈子内,被囚禁出毛病来。正常点的人,不会执拗地在屋里不停地打转,转几圈就坐下了,至少还有家务事要做的。不过往大了想,不少老人,但凡身体还算健康的,到外面走圈的可是不少,不少人有固定路线,固定时间,每天要完成几千上万步,主动健身,习惯成自然了。不过有点像。
一天三顿饭,也是固定的路数,自己做,或是买来吃,长年累月地不变。从小到老,形成的思维定式,也是经久不变的路数。像是走在固定的轨道上,循环往复,只是自己不自觉吧。
囚在家中,少了上下午外出的往复。多了家里看书的时间。半个多月,借来的书才看完一本。又开始看第二本,都是老肖(复兴)这几年的新作,新作说的老故事。《北大荒断简》为纪念他去边地50年扯的闲篇,老人老事。再一本《记不住的日子》是前年被疫情封闭在家中继续扯的闲篇。看哪类书,兴趣所在也是有路径的。求新奇,赶时髦或念旧事,老相识。与老肖是后者,有过一面之交,更在于是同一代人,他的叙述多似曾相识的,同一片蓝天,同赴边地,他在七星河,我们在兴凯湖,同样都领教过漫天皆白的大烟泡,有此一段共同的经历就够了。看他人的经历,镜像中见到自己。昨天、今天、明天。过往越拉越长,当下的柴米油盐,未来的不可期。老人家更多地是活在过去当中,从过去亦步亦趋走来,轻车熟路,只要平顺的生活不被打断,固有的路径走下去。
51【日记本】
相似的经历,熟悉的场景和熟悉的人和事。前门楼子,打磨厂,肉市街、鲜鱼口……我也走过好多趟。鲜鱼口内的豆汁店,第一次喝到豆汁儿,那间澡堂子只剩下门楼子,澡堂子改酒店,楼顶上是泳池的碧水映蓝天。物事全非只有记忆在。“回忆中,总有一些瞬间,能温暖远去的曾经。”
旧事重提,游走一趟来时的路,与老肖。在边地割麦子割豆子。看电影《多瑙河之波》,看过的一场场的电影,一幕幕留下记忆,多彩的瞬间太少,日复一日的劳作。看过的一部部的小说。没有老肖那般幸运,他的年长的老职工家里藏了个“图书馆”,颇不寂寞,看了几年的文学作品。我也看过同样的若干部,只是多不在边地。老肖提到他少年时美术的启蒙,他退休后拾起画笔,素描、水彩,最近的这部书,文、诗、画俱全,虽然自称“不入流”水准当在常人之上,为他的文章点染了声色。
老肖四年级的时候去了趟内蒙看姐姐,临别的时候姐姐送了他一本“美术日记”新中国成立后一代美术大家们的作品不少都搜罗进这个本子。肖提到其中的一幅吴凡的版画“吹蒲公英的小女孩”留下深刻的印象,数十年后,已是退休的年纪,在国家美术馆中见到了这部作品的真迹,像是与自己的少年重逢般的感动。
此情此景在我这里再现了。我曾也在美术馆,在蒲公英小姑娘面前凝视良久,此曾相识般。我也是在美术日记本中初识小姑娘的。家里也有这个本子,不知是哪位长辈留下的,我上小学的时候,它到了我的手上,几乎每页都有画作,火柴盒大小的篇幅,也有整幅的,木刻作品多,油画,水彩画,如"给爷爷读报""上冬学"还有选入我小学课本的画作,反映战争题材的“人桥”,知道了一大批美术家的名字,古元、彦涵、林风眠……那日记本棕色的硬壳,厚厚的,最前面的几页被撕掉,后面的几页留下我的笔记,中英文对照的:one two three four……
几十年过去了,这个日记本没有丢掉。就是因为里面的画作。一家人辗转多地,多少书籍都处理掉了,把它留下,它应该还在我的书架上,有好几年没见了。这世上它还不是孤本。一个空白的日记本,伴随了许多人过往。在老肖那里不仅仅是启蒙。
tiantou
发表于 2024-1-26 21:55:58
52【放假】
两天下雨没能出来溜达。周五地皮干了,出门走圈。往西走,一路三三两两的学生迎面过来,想他们是该放寒假了。西面的路段有点塞车,路两侧都泊着车,路对面是所中学,门口等着来接学生的家长,校园走出的学生有的还抱着铺盖卷。没错,这是放寒假了。还有十多天过年,要是放一个月假,正月十五过了正好开学。这所中学是寄宿制,不少外县的学生到市里来上学,市里的教学资源更好些。市里的孩子晚自习后可以回家,不必寄宿。也有例外的,记得前两年碰到一位邻居,开学的日子,送孩子去这间学校,带着行李箱。出了小区,十多分钟就走过去,为什么还要住校呢。家长说是为了让孩子集中精力学习。住校是否能达到这种效果,全看学校的管理了,严格管理或许能奏效。否则只是家长落个一身轻。这个阶段的家长有点难,想督促孩子学习吧,自己的水准达不到了,青春期的孩子有意摆脱家长的束缚,再加上独生子女不少,家长颇费心思。交给学校,过集体生活,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学会与同伴打交道,也是不错的方式。
过了学校往西绕行。这边的道路不曾走到过,走着看,应该路路都能走通。前面是兆南小区,经常路过它的南门,这边是它东北角的侧门,看着里面绿植茂盛,往小区里面走走,反正走路溜弯,参观一下也好。小区内的几栋楼把着四角,中部洼地被百多米长的水道分开,水中斑斓的游鱼。树木高低错落,面积要大过许多街边的口袋公园,等于小区自带个小公园。静静的,除了鸟鸣一个路人也没见到。往南转,见到了泳池,冷天已经排空了水,约莫一个标准池大小,深浅各半。转到小区的南门才见着机动车辆,车辆一进南门就扎入地下车库,实行人车分流,方便居民的生活,提高了安全性。比我们小区的设计要合理得多。
出了小区南门,回归熟悉的路线。转回自家的院子,砰砰砰,篮球场子上有了奔跑的学生们。
tiantou
发表于 2024-1-27 17:16:43
53【祈福】
走在外面,毛毛雨,似下非下。小区节前办公益活动,省文联、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组织的“写春联送福字进万家”活动。因为雨水,原定在小广场的活动,搬进室内的物业办公区。
几张桌子拼在一起,铺上大红布。已经开始挥毫泼墨,红纸黑字,写好的条幅摆了一地,上下联,横幅。大个的福字写了一桌子。有助手在铺陈,挥毫的四位,还都是年轻人,青年书法家们。落笔生辉,顷刻写就,一老者轻轻扶起,该是为这位小区里的居民定制的对联,好几位居民都等在那里。
过年贴春联的习俗,在城市里并不普遍。我家里从来没有贴过这东西。有过破旧俗的若干年,过去住胡同的时候,我家院子门口,不是广亮大门那种,好像没有贴的位置。过年时各个院子都是门口支出面红旗以示喜庆。院子里面的各家各户好像也不贴它,我家的门框上一直干干净净的。应该是有贴窗花的。民俗丰富的年代,也不缺这一块。后来都住进了楼房,就更不讲究了。记得是哪一年,订报纸,送春联,小门小户的,没有合适的地方,最终也没上墙。
贴福字简单点。贴门上或贴在什么地方,没有一定之规。但我家几十年也没贴过。福气或是幸福不是贴出来的。图个喜庆吧,好的彩头,心想事成什么的。年轻时不在乎的事,现在觉的也不必多认真。贴也好不贴也好。方便了,也没必要排斥什么。
我在桌上拾起一张福字带走,各取所需,为自家祈福。按老理,明年是我的本命年,七十三八十四的,按照虚岁论,又是什么“坎年”信不信都由己。系条红腰带就不必了,信手拈来请个福字回家,多一份福气,信他有吧。
一路行走往家去,护着它别被雨淋了。
贴门上还是贴窗户上?就此一个祥符,还是贴在门上好。福字是正着贴还是倒着贴?要是四平八稳的,福是不是不到呀……还没想明白进了家门。翻抽屉,没有胶水也没胶条,拿什么掌控住福气。
tiantou
发表于 2024-1-27 17:20:26
tiantou
发表于 2024-1-27 23:18:56
54【本周75】
●1月22日,琼州海峡轮渡公司发布公示称,该公司定于2024年2月21日零时起对琼州海峡海安航线(新海港-徐闻港、秀英港-海安新港)出岛航班新能源小车轮渡价格进行调整,其中,船票价格由此前的372元/车,上调至572元,调价幅度为200元,调价原因未公布更多信息。
此公示发布,议论纷纷。对于涨价一事,有媒体向海南省交通运输厅进行了采访,对方表示,虽然水运价格早已全面放开实行市场调节价,但涨价需提供依据,不能随便进行涨价。
●1月26日中新网海口电:琼州海峡(海南)轮渡运输有限公司26日发布公告称,针对“琼州海峡海安航线新能源小车轮渡价格调整”一事,经该公司研究决定,撤销调价公告,对新能源车维持现行价格不变。
涨价自是为了多收费,提升航运公司效益。可以找到若干理由“涨价可能与海南岛全岛实行免高速费,只对车主收取燃油附加费有关,(依靠燃油费附加,海南燃油价格高出大陆每升1元多。)新能源车因为不加油或少加油,所以对其离岛时收取200元的附加费”。可能还会有限制自驾来岛车辆的考虑,新能源车占比越来越大,本岛的车辆越来越多,塞车在海口和三亚已经是常态。
200元,挡不住进岛的车辆。海南计划在数年后禁止销售燃油车。解决当下养路费的来源得另想办法。朝令夕改,拉抽匣不是办法。
●南海网消息:2024年春运首日(1月26日)海口三港出岛小汽车超9600辆次,同比增长25%。进岛的车辆大概也不相上下。
●1月25日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单日客流首次突破10万人次,刷新历史纪录。
美兰机场介绍,自1月16日起,美兰机场已连续10天单日客流保持9万人次以上。随着26日2024年春运正式开启,美兰机场客流持续升温。春运期间(1月26日—3月5日),美兰机场预计执飞航班24708架次,同比增长19.1%,计划运输旅客约362.7万人次,同比增长17.5%。
tiantou
发表于 2024-1-28 22:16:17
55【记不住】
下雨的日子闭门读书,两天的时间读完老肖的另一部《记不住的日子》本书收录了作者散文几十篇,还配有他绘制的几十幅画作。作者自述,因为疫情困在家中,所思所虑,回忆过往的日子,人和事,老师、朋友、家人,边地北大荒,老居前门外鲜鱼口。记得住的日子,是生活;记不住的日子,也是生活。
过往,当下。文字落笔于2021年,年初开始,年尾煞笔。人被囚住了,不妨思绪天南地北信马由缰。
2021年,365天,两年前的事。想不起来,自己在那一年又干了些什么,真是“记不住的日子"想了再想,年初来到海岛,开春后返程,美兰机场涉险侥幸过关。再后来,这一年余下的日子在家囚着,三五天就到小区周边排队去做次核检,这一年还有什么,什么也记不起来了。与同学、同事聚会了,是这一年的事吗?还是前一年的事,混成一团。接下来的一年也是如此。倒是可以上网查查留下的文字,还能串联起来过去的日子。可又有什么必要吗。
”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好脑子属于年轻的时代。再往前想,年青时经历过的事情残留的也不多了,这是对的,要是什么乱七八糟的都留存脑际,人就乱了,自动选择忘却,吐故才能纳新。那些个年深日久忘记掉的,其实也是积淀了下来,跟每日的饮食类似,几十年了,恒定在百多斤,生成了体肤毛发。日积月累,上学受教育,工作又养家活口,形成了个人的精神气质,养成,历练,从小到老,每个人都生长 为独特的个体 ,刻骨铭心记录下来。
2021给每个人都留下些什么。记不住也想不起来。太庸常的日子。还记得前一年的2020,家人生离死别。后一年的年底,好多老人家离去。大概就是这些生生死死令生活起了波澜,铭刻在心中,其他的日复一日,活着就是意义。世间的大事,欧洲,中东、台海……都是看客眼中的变幻,世界大舞台,像屏幕中的电视剧,一出又一出,月月年年,看过了又忘掉了。
自己的日子记不住,看看人家的日子,世间的热闹点染个人的庸常。
tiantou
发表于 2024-1-29 23:18:20
56【回南天】
回南天——南方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的称呼,每年开春时,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猛烈回升的现象。当“回南天”出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到处是湿漉漉的景象。气象预报,两广地区出现回南天。
海口也有了。一早起来,玻璃上凝结着水珠,数天前,水汽蒙在玻璃上,在屋内的一侧,这是由于内暖外凉,室外温度低。今天倒过来,水汽结珠附在室外的一面。室外的温度高于室内,连续阴天或落雨,屋内的温度低下来,室内16℃。今天 的天气预报:东风2级,气温19-20℃,湿度97%。东风南风通常携带更多的水汽,而北风携冷空气南下,干冷空气使水汽迅速蒸发,会终结回南天。
20℃,气温不算高,玻璃上的水珠不算多,但阳台上湿漉漉的,仔细辨认并非雨水,如同北方春日接地气的房间“返潮”现象。北方的返潮主要在底层,尤其是小平房的花砖地面时,现在大多住进了楼房,很少有返潮的现象。这边的回南天,返潮遍布楼上楼下,地面、墙面。湿气进入屋内,还会对家具、电器,衣物都有损害。防潮的唯一办法就是紧闭门窗,不放潮气进屋。我已经两三天没有内外通气了,保持了屋内的干燥。再一个办法,提高室温,启动空调的制热功能。卧房内的温度高,20℃,窗玻璃上清清爽爽的。客厅内温度低,玻璃上就有反应。
午后出门,家门外的地面亮晶晶的,一层水汽,楼道内的窗户是打开的。走在上面打滑,找来干布擦拭,这天老人不易出行,家门口的这几步不能大意。下到底楼,底楼内外通透,地面已经风干了。走到外面地面也是湿漉漉的,雨水未干是意料之中的,行路溜弯不会掉以轻心的。
今年的回南天来得有点早,往年在二三月份。据说今年是“暖冬”。海口没怎么冷就过来了,明天继续升温至24℃。下个月还会有回南天的。
tiantou
发表于 2024-1-30 23:02:52
57【瓦罐牛肉】
网上预定了“香满屋”的素斋菜,蔬菜、豆制品的的杂烩。午后来了信息,告知素斋没了,退款到账。
晚餐另外想辙。原来想着去街上买点主食,配上现成的菜就齐了,现在两样都要外购一并解决。往市场去,每天的这个点都有家东北大妈卖面食的。
街边停着台小卡车(附图),挂着幌子”瓦罐肘子“”瓦罐牛肉“”瓦罐猪脚“”……改造的车厢内排着一溜燃气灶,上面是黑色的瓦罐扣着不锈钢的盖子,热气腾腾的,这是现做现卖。当地游商不少,开着小卡车走街串巷售卖蔬菜、水产、干果、这个季节多是卖水果的。车载了的卖熟肉,热锅红火,这么做买卖的我还是头次见。
先去买了花卷,贴饼子,回来路上去见识见识瓦罐肉。印象中赣菜中少不了瓦罐肉,各式各样的,小瓦罐,蛐蛐罐大小。这车上的瓦罐大号的,能装入一桶水。问老板怎么卖。肘子30多。牛肉98……我说牛肉有点贵。两斤才出一斤肉,贵吗?老板说。牛肉比猪肉贵多了,老年间不是这样,牛吃草,猪要吃粮,这些年倒过来了,草原退化,牛变得金贵了。
老板揭开瓦罐的盖子,里面汤汤水水冒着热气,下笊篱捞上来两块。来一块大的吧。56块,半斤多。
我问:老板是哪里人。瓦罐肉是哪里的做法?
我们山东枣庄的,就是我们当地的做法。
我问:像你们这样开着车子点着炉子卖也是你们当地的做法吗?
我们当地没有这么卖的,青岛有。跟那边学的,我们这套东西,连车子都是山东过来的。
我还没见过像你们这么卖的呢,海口是不是就你们这一份吗。
还有,我们家亲戚,他们在秀英那边,和我们一样。
买卖怎么样?我问。
不错,我来海口十年了,原来搞餐饮,出摊卖过面条,不好做。干这个才半年,下午出来,就这么多,卖完就回了,时间宽裕多了。
我问,你们街上卖没人轰你们呀?
有啊,游击战吧,城管来了我们就走。四五点钟他们下班了我们再回来……
海口的城管挺仁义的,没见过他们赶尽杀绝那种。
瓦罐牛肉味道不错!
tiantou
发表于 2024-1-30 23:06:08
tiantou
发表于 2024-1-31 10:08:12
58【雾锁】
昨天,今天都见到太阳。回南天轻了许多,玻璃上不见了水珠,地面上还有显现。屋内还好保持了干燥,要是再持续几天就要启动除湿机了。气象预报说回南天2月2日结束。
回南天给家居生活带来不便,还是有应对办法的。近日海面多雾,给航船带来停航。受大雾天气影响,琼州海峡水域能见度低于船舶安全航行标准。从昨夜开始,三港,新海港、秀英港、铁路南港将暂停船舶进出港,开航时间视能见度变化情况待定。每年都有大雾的天气,经常不远处的大楼就见不到了,好像还不至于影响市区的交通,大多几个小时雾就散去。海面起雾迟滞的时间长,有时好几天。若干年前我赶上一次,同学门聚会后,在广西北海解散,一个个都走了,剩下我 一个,原打算在北海登船来海南,刮风停航了,等了两天给的消息是广东这边的徐闻港开船了。坐上大巴车,赶到徐闻登船过的海峡。人在旅途,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难受劲儿。
当下这几天,海峡渡轮走走停停,积压了不少出港的汽车,每日近万辆汽车等着上船北渡。正是春运,回家省亲,出去游玩的,多不是闲人,有数的假期,耽误在路上,开车出行的又不能改乘飞机,本岛人还好,弃车回家等候通知。外岛来这旅游的,还得重返酒店消费,人吃马喂。如果钱不是问题,可工夫搭不起。
广播里在疏导港区的车辆,要等候港务的通知,不要贸然前往,上不了船的车辆有的阻塞了周边的交通。年年要拥堵几天。年年有呼吁造桥建隧道解决海岛交通的。
多云天气,太阳又不见了,东风2级。窗户望出去,西南角的那座大楼,两千步之外的还隐在雾气中未露面。这样的气象,海面的浓雾更难散去。想那飞机都可以盲降,大船就不行?那么宽的海面,几十条船往来。现代技术了,一定要裸眼观察吗。还要等等AI技术。
tiantou
发表于 2024-2-1 19:06:28
59【27℃】
北风2级,气温20-27℃。回南天归去,楼道的地面干干爽爽。十里不同风,不定哪块云彩落雨,回南天也是在不同的区块显现,依着风向、风力、温差和湿度。
上午多云天气,不冷不热,下海去。
海面有出没的身影,有人在游海,身后漂着黄色的长条浮板,使用这种安全设施的是那位海大的老师,好像是位体育老师,这次过来还没见到过他。远处老欧,在礁石边上往过招手,我扬起双臂,打过招呼,他那继续溜达着,等着太阳出来晒热了再下水。
水挺凉,趟出几步,扑入水中,人一下子就精神了。我有一周没下水,精神有些浑沌,体感也不一样,要是天天下水就不会感觉温差。往里面游,正是落潮时分,很快就靠近了航道,停住往回返,漂在水面歇着。
突突突,出海的小渔船过来了,推波助澜,水面晃动起来。船小也能掀起浪来。不多会,过来大船了,一袭白,船舷上标着"中国海警23061"红旗猎猎,船头立着几个警员,舰上的炮衣没有打开,水炮吧。大船开得慢悠悠,稳稳当当,经过时竟然没有掀起波浪。涌浪是速度带起来的。它是在等着后发的船只。又过来一艘"中国海警23512 "同样规格的大船,它在追赶中。后面还有一艘,正从锚地倒出来,调转船头,跟过来,船舷“中国渔政46029”它比海警船小了两号,三艘船往海峡驶去,是绕行巡视海疆渔场,还是驰援南海护院看家。
往岸边游,登上沙岸。老师游了过来,打过招呼,告我好久没来这下水了。我说放假了吧。能放一个月吗?“整一个月。”我问起,学校大门现在可以随便进出吗?“还不行,外面的人需要预约才可以进。”我说起疫情前,我每年都到学校里溜达,吃学校的食堂。海大的泳池也是对外开放的。老师说“大学应该向社会开放的,现在放假,运动设施都闲置着……”我说北京好多大学都已经向社会开放了,身份证登记就放行。“我们这大概也快了吧。”
tiantou
发表于 2024-2-2 23:13:02
60【小年】
走到半路见到位歌友,一路走 一路看手机。有什么好消息值得这么投入?说是在回复短信,不是过小年吗,来问候的太多。这位住在京郊上地的又算不得老乡的歌友,好像是江苏人,听口音也听不出地域来,问她过小年有什么讲究吗?没有讲究,说是大半辈子飘泊,家里人是“中铁”的,铁路修到哪,人就住在哪,六七十年代家属跟着工程走,铁路修的慢,十年八年,又挪个地方,又铺开一个新的家属区,施工队伍中四面八方哪的人都有,风俗不一样怎么过的都有,没有什么讲究的。中铁后来不一样了,家属不跟去工地,在几个中心城市相对固定的安家,形成小城镇,有全套的服务设施,医院学校,各种福利设施,后来又变了,全交给地方管理……她家的最后一站在北京落户安家。
过小年,歌友的队伍比昨天小了很多。琴声响起时,才十几歌友。一个小时后,我从海边返回时,也才三十几人。小年有些什么活动吗,大概本地人去忙乎过年的家务事了。按照老理“二十三糖瓜粘”,各地说法大同小异,这天祭拜灶王爷,糖瓜粘住灶神的嘴。说法还在,真正见过的,又操办过的人家大概不多。灶王爷灶王奶奶的帖子见过的人都不多。过小年了,人们放松下来,开始往家赶,置办些年货,对那些难得一年回趟家的人,小年,大年之间是期盼和忙碌的日子。琼州海峡两岸还堵着呢,排队两三天才能上船摆渡的不在少数。中部地区,雨雪交加,那也得往家赶。小年,大年一年一次,小孩子有乐子,成年人重团聚,想想人生的团聚能有几次,老年人屈指可数了,是盼着呢还是怕它来呢?
见着新疆石河子的老汉,我问起你们那边过小年有什么特别的吗?
老汉说当地人过古尔邦节,汉人也跟着过。过年过春节各族都放假。小年吗,没大有人提起,少数民族自然不理会的,汉人,哪的人都有,没有同一的习俗,爱怎么过就怎么过。
61【半个月亮】
航道边水面上有个红色的斑点,是为东北老哥保驾护航的“跟屁虫”,游的够远。凉亭内已经走了一拨人,留下一地的水渍。海大老师的那台电车在呢,转头望过去没见到他随身的黄色水漂,水面上,只要稍远些就难以分辨出人的位置。
下水漂起来,东风 4级,波涛滚滚自东向西。顶着水游,接近码头,翻身歇着。顶上云朵翻飞,间隙中现出半个月亮,浅浅的,薄薄的。太阳又出来了,月亮隐去。
往岸边回游,见着西面黄色的浮漂和扬起的手臂,海大老师是顶着水流上行,他游的时候不短,不愧为是体育老师。我先上了岸,老师跟在后面。我问他往西游到什么位置?
游到6号航标。老师指给我看,远处那个红色的航标。
我这才注意到,近处的几个都是黑色的,红色的或许有警示意义吧。我从来没往远处去,逆流游回来不容易。
老师说往西顺水,往回费劲了,经常是游到6号标位置,浮标底下每次都能见到好几种鱼,可就是今天一条都没见到,不知为什么。
游海能见到游鱼的时候不多,浮标下方有生物寄居的环境,引来游鱼。得游的够远才能见到。我指着南岸问是不是横渡过这片水域?
老师说还没有过,穿行航道遇到过危险,大船根本就看不到水面的游人,容易出事,自己游过去距离不是问题,我就是教游泳课的。
我说起海南的教育行政部门不错,要求中学生都要学会游泳,比北京强多了。北京没有几所学校这么做的。
老师说,海南条件好,但教育部门的推动的并不有力,好多学校、社区的泳池建设没有考虑的冬季的使用,天一凉泳池就关了。现在是不少的家长有积极性让孩子学游泳,我们社会游泳培训班挺火的。游泳是人生存的基本技能,守着水边,夏天又热,孩子们能不下水吗,你看这海滩,还立着牌子"禁止下海游泳"。
我说是啊,好多人来海南不下海,就看海。来海岛享受生活的乐趣就差多了……
tiantou
发表于 2024-2-3 18:59:46
62【海禁】
老师说起这边海口湾的水质不错,虽然上游流经城镇,多条内河水汇入,一路沉淀下来到出海口这里海水还是挺清亮的,而且岸边的水势平缓,比迎着海峡一面,白沙门那边的水要干净许多,水下暗流也少,适合下海。但岸边立着牌子禁止下海。明知禁不住的,就为个推卸责任,表明生死责任游人自负。
这块禁止的牌子是去年下半年才立起来的,不知此地是否发生过溺水事故。海禁是实现不了的。京城可以把大小湖面圈起来,密云水库给围起来,沿途河道立起栅栏。海岛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写个牌牌警示,吓退胆小的。可真要是天热难挨时,许多人就顾不了许多了,图一时之快。北面的白沙门海滩,好多年前立起警示牌,通告此处海面已溺亡多少多少人,年年有更新。也只能如此,海禁做不到,就没必要多此一举的吆喝海禁。生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永远在个体,只能自己对自己负责。
异曲同工。形式主义也弥漫至海滩的清扫工。一早,海滩的水线之上,隔着百多米就撂着个醒目的垃圾袋。每个清晨都有在此清扫的,沙地上明显留下耙子搂过的印记,近日不少人晚间在此点燃烟火炮竹,加重了清扫人员的工作量。装运垃圾的车子从西面过来了,下来两位,拎袋子装车的小胖我认识,他在这干了好多年,从大孩子模样长成胡子拉碴的胖小伙子。他拎袋子装车,另一位也下车用手机对着小伙,录下装车的镜头,来到近处,再次停下来,又是同样的操作,把工作的场面记录在案。
此番操作,是要记录工作场面或是为了核实工作成果?大概这个行当不是计件工资,保持海滩的清洁是目的。智能手机方便记录核查。数字化进入管理,管理手段频出。想起我们退休人员组织活动时,吃个饭,看个电影,之前都要留下影像,说是活动所发生的经费要据实报销,照片是报销的人头统计的依据。眼前,清扫个海滩,也要留影,时代进步了。早个两三年,小胖几位是骑着三轮车子过来装运垃圾,现在改四轮机动车,还见到过一次是由海上过来的小艇来接驳海滩上的垃圾,也是拍照留影。是要展示环保业的改造升级,可成本效率呢?将来呢,再发展可以派出无人机时时监控环境卫生。
tiantou
发表于 2024-2-4 22:32:16
63【装扮】
看电视新闻,京城已经装扮起来,红灯笼、中国结挂满大街,夜晚主要景点和建筑物的灯饰打亮,营造过年的气氛。海口的街景这两天也装扮了起来。大大小小的红灯笼,门前,街面的灯柱上,挂在枝头上的如一个个红苹果。小区内的物业人员在往树上楔钉子,一棵棵的大树倒了霉,为了张灯结彩代人受过。住户楼上阳台上也有挑出灯笼的。过大年了,人们要捯饬捯饬。过去新年要穿新衣服,现在不那么在乎了,想什么时候穿,店里买就是了。对过年的期盼还在,上班的人一年到头的一个长假,家人团聚的日子。其他的,吃好,玩好都不必等过年。老年群体都有过年的温暖记忆,热闹,富足,亲情。今非昔比,传统的年味越来越淡了。过不过年的,意思不大。小孩子们被父母带着出去旅行,过年或者收个红包,去逛逛庙会,见识新鲜玩意儿,于老年人这些个提不起兴趣了。鞭炮燃放受到限制,想别的办法来增加年味。
营造节日的喜庆,地方的管理者操办了,公共设施之外是千家万户,对联,福字销售畅旺,不少单位、商铺门前置办来大棵的盆栽金桔,大株的一两米高,硕果满满,金黄耀眼。小区的门前一边一棵,小年到位。
金桔在北方的水果市场上多见,盆栽的用它烘托节日喜庆的不多。京城的这个季节天寒地冻,室内室外都不易存活。记得有一年父亲从南方回来,八十年代初,人家送了一盆金桔,约一米的身量,黄得耀眼,稀罕物。隆冬时节北方有君子兰,再就是水仙花养在屋内,金桔,南方的来到北方,水土不服。外面冷,屋里热,只能放在室内,我一周后再过来,金桔蔫头耷脑,果实掉得差不多了,叶子也开始脱落。屋里热且干燥,南方人此时过来这边住店的都感觉难受,植物也一样的。
红的灯笼,黄的金桔,是这边装扮年节的基本色。至少要过了正月它们都要值班站岗,绿叶金桔依然会丰满,只要不被顽童摘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