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ntou 发表于 2023-8-25 16:45:17


tiantou 发表于 2023-8-27 09:06:32






3818【忘了】


我家是第一个搬进这个老院子的,或者是并列第一,与金伯伯家一块。约在1956年,母亲说过我弟弟是躺在竹篮子里,塞在车厢的铺底下进京的。到京后第一个住处在大栅栏西的“留香饭店”,不久这边院子收拾的差不多了,就搬进来,当时正房的东头还在挂苇箔打隔断刷墙呢。中院没有南房,是类似一堵墙的大影壁,上面有砖雕。父母是五七年离开北京的,等到六二年母亲归国才见到现在的那一溜南房。我只是听说的,记忆里没有那堵墙,只有房。我学龄前的记忆缺失不少,估计拆墙建房在五十年代末,会不会是大跃进时所为。南房房后中间偏西的位置有个树墩子,高出地面二十公分吧,两个人才能合抱,枣树墩子,想必也是建房时伐去的。院子里曾经有老中青三棵枣树的。
我家四口人分配给两间房,一南一北,套间,东邻就是金伯伯一家七口,刀把型三间房。西邻紧挨着后来的朱伯伯家。在这没住几天,母亲觉得南屋的西侧是道木门,不好摆放家具,与房管说了调整到靠东面的两间房安顿下。后来西头的房子先后张叔叔、顾叔叔家搬进来,十多年的工夫三易其手,直到六十年代末全都搬离去了干校。这都是经历过的,其中,早年的事情是从母亲那里听来的。六十年代后的事情才有了清晰的记忆。
那天我问小顾,你家哪年搬进院子的。小顾说在早住在西四北大街105号,后来前院办了学校就搬走了,再后来就搬进了105号的这个后院,上一年级的时候?不大确定。我又问起,刚上学时我和张是一年一班的,你是一一班,还是一二班的?小顾说记不住了,反正后来调整过一次,把其中两个班合了,我在二班。应该是在二年级调整的。我又说起三年级时,六三年初在礼堂开的迎新晚会,最后的一个节目“亚非拉儿童大团结”你小顾抹成黑黑的脸蛋儿,装扮的是黑非洲的小朋友,还记得吗?小顾说,这个记得记得。那时张已经转学了。我又提起,一年级咱们在学校过的第一个儿童节你们还有印象吗?那天上午和晚上连续看个好几场电影,晚上去的西交民巷,在机关的大院子里……不记得了?你们都忘了!
老张说起,记得有一次,一年级时学校开联欢会,王同学姐俩穿着白纱裙子上台表演,好像还请过电影演员来学校表演节目……这回轮到我俩摇头了,没有印象。我说演员来校讲故事是后来的事,我们已经搬到德外上学去了。老张坚持有这么回事。
老张是二年级时转学走的。在校的时间短,经历的少,就不容易将事情搞混淆。可我还是想不起来。




3819【转伞】


小学校里最好玩的运动器械是“转伞”。位置在一进校门的北侧,对着传达室。一年级刚开学时没有,大概到二年级时才立了起来,特别让男孩子欢心,从此就被团团围住,排着队伍,撒了欢儿的玩。这种运动器械早就见不到了,我上网搜过,没见有词条和相关介绍。不过在几部五十年代拍的老电影里还能见到它的身影,在北海公园和一些学校的操场上。今天翻书《伦敦小孩》——一位插画家的回忆录,回忆他的少年时代时提及转伞,有详细的介绍,在英国,到他古稀之年写作时,这部书写于1961年,转伞在英伦已经几乎见不到了,只剩下怀念。
抄录该书作者的相关注释如下:转伞 giant strite,早年操场上的一种儿童游戏设备,一根柱子,上面有若干绳子,游戏的孩子拉着绳子跑,最后双脚离地“飞起来”,绳子展开呈伞状。现在这种设备几乎已经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游乐园的旋转秋千或旋转飞椅。
对照着注释看有几点不同:形状上,我 玩过的转伞,最顶上就是金属结构伞状的,最高处是尖顶,坡顶下来“伞骨”下端拴着粗绳子,如小孩的胳膊粗,长长的,绳子的末端结成个椭圆形的套子。其二,玩法不同,咱们引进本土化后,绳头的末端改良,可将大腿穿进绳套内,由此就不必双手揪住绳子,自由度高多了,想想全身的重量转移到绳套负载,可以腾出一只手来,去抓捕前面飞驰的人,不仅仅能够飞起来,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前方被抓住的人被淘汰,玩法规则都是自定的。
一段时期内,转伞成为娱乐的中心,好像女孩子不玩。印象中,伞下挂着六条(八条)绳子,各就各位后开始跑圈,悠起来,飞起来,两耳生风,飞一段脚再落地紧着捯,脚下是环形的一溜跑道,被蹚出来几寸的浮土,一时间尘土飞扬,停下来后,人人成了土猴。我后来一再做过腾云驾雾的梦,最初的飞跃的感觉就来自这里。好玩也费腿,大腿根儿被绳子套勒的通红,成了糙皮厚肉险些磨出膙子。
大概没有玩上一年,哪一天见它从半截处折了躺倒在地,没听说伤人。使用的强度太高,当时的金属强度不够。过了好长时间,转伞修复又立了起来,立柱的中间部位被加粗了。我们上完三年级离开校园,转伞应该还在呢。
转伞的消失我估计是在六十年代后期。安全性有问题,金属强度跟不上。英国那时已淘汰,变身为旋转飞椅。咱们这里飞椅引进的更晚些。飞椅哪里有转伞好玩啊!
其实转椅并未绝迹。六七年前,去爱沙尼亚旅游,途径一家体育中心歇脚,发现了这个器械,与“伦敦小孩”描述的一模一样,顶上没有伞状的金属帽,底下的绳子没有套。我两手拽着大绳转起来,太吃力了,身大肉沉的转两圈就薅不住了。当年咱们引进改良的不错,要是材料工艺能跟上或许现在还在转呢。

tiantou 发表于 2023-8-27 09:18:24


tiantou 发表于 2023-8-27 11:37:45






3820【本周53】




●8月24日,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计划实施。
受2011年“3·11”大地震影响,日本东电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1至3号机组堆芯熔毁,酿成了国际核事件分级标准中最高级别的7级核事故。事发后,东电公司持续向1至3号机组安全壳内注水以冷却堆芯,加上地下水和雨水不断汇入,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已储存约130万吨核污染水,且以每天140吨的速度增加。东电公司宣称,福岛第一核电站面积有限,已无更多空地用于大量建设储水罐,现有储水罐137万吨的储存容量今年秋季将全部用完,而且一旦发生大地震,大量核污染水存在泄漏风险,因此不得不对核污染水进行过滤、净化、稀释处理后排放入海。
核污染水的处理方式,并不只有入海这一种选择,还有其他,如注入地层、蒸汽排放、电解释放、固化填埋等五种方案。其中排入大海的成本最低,预估需要17亿—3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2亿—2.03亿元。最昂贵的办法是将其固态化埋入地底,预估其成本是排放入海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核污染是不言而喻的,只是大小的问题。到底有多大,说不清楚,各有一套计算方法。说不清楚的最好缓行。苏联时期的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后不惜血本的善后。是不是比福岛的效果要好?如果仅仅是费用的考虑,排海的办法绝非上策。
海纳百川,人类的下水道,污水的排放已然令海洋不堪重负,这回又加上核废水。地球人的日子更不好过了。受害严重的是沿海国家,也是全球性的难题。众多国家选择了核电。都会面临共同的风险,事故都是早晚的事,天灾人祸免不了。如何善后,减少损失是人类共同的课题。


●中国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市场监管总局:加强市场销售进口水产品食品安全抽检,严禁采买日本水产品网络销售,严禁用日本水产品制作餐食。
中盐集团声明:保障食盐市场供应,我国食盐来源主要分为三类:井矿盐87%、海盐10%、湖盐3%,井矿盐和湖盐生产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响。


●北京时间8月23日,印度的第三次月球探测任务“月船3号”成功着陆在月球南极地区。这次着陆使得印度成为继美国、苏联和中国之后第四个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的国家,并且是全球首个登陆月球南极的探测器,


●近日,马来西亚槟城州展开了今年第5次射杀乌鸦行动,一天内,成功射杀3700多只乌鸦。当地政府表示,今年以来,接到300多起民众对乌鸦袭扰事件的投诉,于是启动“射鸦行动”。专家指出,“射鸦行动”治标不治本,民众应保持环境卫生整洁,避免垃圾堆积,成为乌鸦觅食天堂。

tiantou 发表于 2023-8-28 16:22:59




3821【小概率】


去小区的康体中心抽奖。
半月前中心的销售给我发来广告,告知店庆5周年优惠会员举办抽奖活动。我没理会,这等小概率事件不会落在我的头上,以往的经历证明了。在单位上班时,每年底都有联欢聚餐带抽奖,我从来都是安慰奖——没抽到奖的人人有份,记得有两年给的是电话卡。没有那份福气。退休后这些年,这种事多了些,商家有奖参与的活动,给点小恩小惠,没啥意思,拦路拉客的,网上邀约的。不理不睬就是。
三天前,销售又过来电话,我正从食堂往回走,还是抽奖的事。我说起手气不好,屡试不中。对方说,屡屡不中兴许这会轮到了呢,来这里拿张卡片就行。我这正路过,过去看看吧。柜台拿上卡片,填写上姓名电话,副卷剪下来。问了奖品是啥?|“一等奖小米电视机、二等洗衣机、三等……”。


周日晚7点抽奖,准时到达。在地下的大房间,我头次进到这里,中间小舞台,两壁大玻璃,是健美塑身的厅。人满了,一股热气迎面扑来。这么多人,空调的马力太小了。我的卡号是240,不会都来抽奖的,一百多人到场,还有工作人员呢,小二百人了。临时搬进来一部风扇支在舞台上。
中心经理致欢迎词,五年感谢惠顾之类的。其实这家店开了有二十年,五年前换了东家而已。长话短说,音乐响起,节目表演,上来黑衣舞女蹦跶一番。展示本店教练的身段风采,意在招商。抽奖,六等奖10个。小箱子内一一掏出,报出副卷上的数码……没我什么事。抽中的上去领奖。不知是什么奖品,乱哄哄一阵。又一黑衣女上台伸展拳脚,换了舞风,挺别致的,广场上见不到。点到为止。接着抽五等,是小孩子上去抽的。这回的奖品好像是包包。乐声再起,换了人,换了装束,像是糅合了武术的舞蹈。这家店里没有武术教练,但不拒绝吸收武术的精华来舞蹈健身。四等奖好像是电扇。舞台上来新人,新舞。不看舞台看手机了,在此瞎耽误工夫,我身上开始冒汗了。三等奖是“平衡车”一共三台,这要是我抽上了,也没啥用处,上岁数的人玩不了这个,可以送给邻居小孩子玩,我那一层有四个小学生呢。这轮抽奖的数码有一个最接近的,242,只差两个数。二等奖是洗衣机,大个的,码在舞台边上。还是没戏。最后舞台上来两位,双人舞,健身教练阴盛阳衰,终于现身一位小伙子,下台时小伙子脑后甩出一绺小辫子。他是男还是女?
四十分钟,活动结束,我问销售没有安慰奖吗?没有。
我收获了一身白毛汗。


tiantou 发表于 2023-8-29 09:44:05




3822【大概率】


一早燃气灶点火做饭,光打火不出气,故障了?想想近来楼下一直在燃气管道施工,哩哩啦啦一个多月了仍然没有完工。但时候不对,他们不会在这个点停气的。等等看,十分钟后再次打火,还是不出气。打客服电话报修,不错,一打就通。客服问了情况,让我摁住燃气表上的红色按钮。我说已经查过了,上面的读数是29。又问是正数还是负数。这我倒没注意。再次摁下查看。不是负数。客服说,告诉一下你的地址,维修师傅会电话联系你。
早点铺的柜台上,师傅过来电话,我告知人在外面,十分钟后再联系。
一会电话跟进家门。还是让我摁下红按钮,查看信息,左边、右边的数码,问到表盘右上角的信息,这次上面闪动着“更换电池”,的提示,故障明确了,我自己可以处理。我问电池在什么部位?根据指引,扣着两个触点,一而再,再而三的用力,终于打开电池盒子,里面排列着四节电池。我说:等我买来电池,如果还有问题,我再联系。


燃气表是去年新换的,黄色的封条上写着22年8月27日,刚满一年。号称是智能燃气表。我的前一块表用了20多年,不智能但从来不罢工。买上一千个字要用上好多年,觉得差不多了,拿上燃气卡到楼下的建行买气输入,一点也不麻烦。这回智能了,给我这个使用者倒添了麻烦。如果气用完了,燃气公司会主动通知我吗?不知道,还没遇上过。据说可以自己上网买气,是不是还要下载它的App呀,还要一番的操作,这套动作几年才用上一次,与我持卡到菜市场边上的银行买气是更麻烦了,比较起来使用体验反倒差了。而使用成本,增加,今后至少每年要换一次电池,我家点火做饭不多,这一年下来才用了50多个字。过去这么多年至少节省了100节电池。这回电池生产商高兴了,一轮智能气表换下来,全社会每年要增加多少的电池用量,电池的污染能忽略不计吗。换电池的麻烦不说,每年要遭遇一次突然而至的罢工,又多了一个风险的监控点,让人不省心。难道智能气表取消外加电池的设计不行吗?会增加表的成本,在气表整个生命周期内会大过电池的耗费吗。


智能表主要是方便了燃气公司,不必入户查表收费,省去人工,或者不必再麻烦银行代理购气业务,代理不得交代理费用吗。

tiantou 发表于 2023-8-30 10:30:00




3823【大可不必】


网上不断有抢盐的画面,现实中难得一见,超市内大包小包的食盐应有尽有。首都人已经智慧了,十多年前,2011年抢过一次,西直门盐业公司外面排着长队。那时囤货的人,现在还压着箱底呢。买上二十斤盐的,包括其他带盐的,酱油醋等,小家子能吃完吗?我这半斤盐能吃上一年,还有一瓶酱油混搭呢,偶尔还买瓶子肉酱。盐这东西放得住,不论新鲜不新鲜的。就是买一堆占地方,现在房价这么贵。
污染水排海危害是肯定的。但大概也不会那么邪乎,深受其害的首推日本人,日本人又是那么刁钻,还会算不过帐来。身体健康,经济损失,国际声誉,一定是反复评估过,物质的危害在可以接受的限度内。不是说自然界放射性物质非常多吗,人与这些物质共存于世,只要不是集中爆发均无大碍。污水处理好了,入海再稀释。国际社会监督措施跟上,别让无良奸商偷工减料就是。世上有四百多核电机组在运行,核电发电量约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6%;还有更多的小堆在转。难免不发生核泄漏。
核电也是当下不得已的选择。有的国家核电占了用电量的大半,如法国,占到总用电量的八成,前年天旱,河里水少,冷却水不够,被迫停堆造成地区的电力紧张。中国有数十个核电站,多建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用电量大。没有核电的支撑,生产生活当下都成了问题。西电东送,水电不稳定,煤电污染重,远水还是难解近渴。核电不是最优选择,也是当下不得已的选择。谁都忌惮核事故,况且还是个不太平的世界,哪里有万无一失的事。
网上渲染,鱼货不敢吃了,海水养殖受损,海水不敢近了,连海景房,海滨旅游都受到不利影响……这大概就是应激反应,与抢盐的行为差不多。人类就是富于联想,太平盛世的好日子经历的不多,养成了居安思危的本能。当下抢盐的,与十年前是一拨人吗。看图像,超市内大显身手的年老、年青人都有,意识传代了。盐业公司公布我们的食盐九成以上不是海盐,不搭界的。但谁又知道市场上的是湖盐、井盐还是海盐呢。
看吧,应激反应马上过去。盐屯够了,再没什么好屯的了。海鲜还吃吗。海鲜到底来自哪里就更难说了。不吃了吗?不会的,冒死吃河豚的人不会在乎的,三亚不去了,日本不去了,东南亚不去了?数月后污染海水抵达四大洋,人就不下海了。我想明年暑期的海滨还会是乌泱乌泱的人。

tiantou 发表于 2023-8-31 19:21:55




3824【版本】


科技进步手机变智能,用途广泛不仅接听电话。电视机也智能,多用途,不像手机的随身带可移动,受到限制,再加上不大会用,从来没去琢磨说明书,只是电信公司给换装机顶盒时,给演示了点播功能,回放功能,只这两点学会了。早几年有个“老故事频道”播放些老电影。去年换了联通的系统之后,老故事频道找不着了,报修后,客服的来家也没给调出来,说是可能没有这个台了。于是教会了在机子上点播。这比老故事频道要好,原来是电视台放什么我看什么,现在自已可以挑挑拣拣,在“库房”里翻检。从卓别林时代的默片到当下的新片,跨度近百年。新片不多,得付费或者成为VIP会员,身份还是付费解决。已经付过费了收看电视,还要二次,与公园里的园中园收费似的,但它不给老年人免费的优惠,电视还是不够智能,分辨不了使用者的年龄。
二次付费看电视心有不甘。费用了了的,主要是没啥好看的。花钱了,总想着物超所值。电影片子,看了才知道。真正的好片子,尤其是大场面的,一定要到影院去看,自家的屏幕太小气了,糟蹋东西。好片子从来就不多,得奖的片子也不会都说好。要是免费的片子,看着不好也就那样了,花了钱的片子,你半途退场也不会退钱的,电视更是如此。收费点播的不点就是了。
主要看看老片子。有些岁数与我相当的片子,没看过的看个新鲜,旧日的、异域的生活不曾体验过。人活着,乐趣之一就是认识大千世界,行万里路不易,要靠文学作品,包括电影去看身外的风光世界、社会人情。看过的文本和片子,看二遍也有新意,外行时看热闹,年深日久,身心成熟之年能看出新意。
前天在电视上看的《音乐之声》,获得小金人奖的老片子。还是年轻时看的,好像是中文配音的,七十年代后期。是同一个版本,当经过不同的裁剪。这次点播的片子,片长超过三小时,内容更丰富,唱段更多,其中保留了女教师与男主人(舰长)婚姻的场景。早年公映的片子中将有关内容都删掉了。令女教师与男主的关系不明不白的。这次看全版的,就在情感线上交代清楚了。由此,七十年代社会风气之保守可见一斑。
那耳熟能详的影片歌曲《哆来咪》不知道唱个啥,网上点播的片子保留原声,配上中文字幕。超过半个世纪的老片,影院里看不到,家庭影院了。





3825【改编】


好的文学作品会被多次改编,莎翁的戏剧舞台上活跃四百年常演不衰,后来者,一个导演一个版本,各有取舍添加,来迎合新观众的胃口。电影如是。记得看过一部中国版的“哈姆雷特”片名忘了,葛优演的,内容相似,为父报仇的故事,只是换上了中国的帝王将相。看过之后有点倒胃口,不伦不类的片子。
电影台看了一段《简爱》,这部作品被一拍再拍,好多版本。这次看的没看片头,也是黑白片,看过前半部,内容差不多,女星有时不大好辨认,直到男主人公罗切斯特露面,不是我记忆中的模样,可以确定这是我没看过的版本。这是我看的第三个版本,最早看过的一部是在七十年代,好莱坞出品,估计是三四十年代拍摄的,对那个版本印象深刻,先入为主吧。到八十年代,又在电视里看的同名彩色片,英国拍摄的,那时新片子引进来会很快拿到电视台播出,不像现在好多限制,主要是商业发行的考虑,八十年代初,电视观众还不多,对票房的影响不大。英国版成年的简爱,扮相朴素多了,与本人成长的苦难和坚毅的性格更搭。这又过了几十年,不知是否还有新版。中国现在是电影大国,能拍哈姆雷特,还拍过保尔柯察金的电视剧,简爱呢?


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也是文学名篇,一定也被多次搬上银幕。过去不曾看到过,昨天在“库”里翻到,一睹百多年前密西西比河流域风光和风土人情。彩色片,中文字幕,估计是在晚近年代拍的,在国内影院放映过,错过了。
看过这部小说,少年时看的,描写少年历险的故事我喜欢,喜欢的东西才记得住。电影版做了改编,(也或者是我对某些情节淡忘了)突出了哈克与黑奴吉姆逃往北方的俄亥俄州,将抓捕人紧追不舍的内容贯穿了影片的大部,吉姆后来还中弹了,最后胜利大逃亡,恢复了自由身。不记得原书中的这些个紧追不舍的情节。反之,书中描写生动的,哈克在途中遇到骗子公爵二人,后来骗子被扒光涂上柏油粘上鸡毛抬在杠子上游街的精彩场面在影片中却没出现。影片中也看出新意,读书时不曾理解的:哈克。小小年纪已被洗脑,对黑奴持有偏见,对法律也有所敬畏,要不是偷听了追捕人的谈话,察觉出自己和吉姆同样处于陷阱而幡然醒悟,帮助吉姆共同逃出险境。片子的改动,险境更险恶了,险象环生,所谓历险记。

tiantou 发表于 2023-9-2 11:07:27




3826【小制作】


库里翻出两部新人新作,电影小制作,《寻狗启示》和《温柔史》。这两部片子都没听说过,是近年的新作,网上介绍还得过奖,送映参评,获新人奖之类的,估计票房不行,卖不出拷贝。国内每年拍出上千部片子,大多都在库房里睡大觉,不见天日。市场残酷,娱乐项目太多,现在连电视的观众都在缩减中。片子的出路之一,可以出售给电视台,但制片方拿不到多少钱,就这也不一定能轮到播出,或者放到半夜里播,能看到的人很少。点播就更难了,这些个小制作,没有精致的场面,没有明星加盟,更没有推广的炒作,不为人知是很难出头露脸的。
《寻狗启示》讲的是: 即将硕士毕业的小伙张广胜不慎将教授的狗丢失。小张可是鞍前马后跟着教授三年了,为的是学知识,也为毕业得到教授的推荐找到好工作。老师已经暗示,小张有希望留校。在此关键时刻,他不得不得不千方百计去寻狗。影片主要是对手戏,父子俩。父子情深又相爱相杀。寻狗的过程中也展示了社情、民意,一连串啼笑皆非的场景,直面当下社会的阴暗面。从工人下岗开始,到五行八作的社会生活,到学校学生的毕业竞争,教授们的修为运作。有的场景已经是我们不熟悉的了,只一代人的工夫,社会民情大变样。
小张的父亲是职场和生活的失败者,下岗和离异,每日喝酒、打麻将。失败的教训屡屡提示给小张汲取,晚辈人不以为然,争吵不断,但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小张l去向教授那里行贿,谁想迟了,女同学,也是他相恋的对象,先行一步上门……
影片的结尾,小张的父亲送失意的儿子远赴他乡去找工作。在出租车上,小张接到学校老师的电话,说教授潜规则女同学的事情曝光,小张获得了留校任教的资格。小张如愿以偿。
小张与父亲老张类似,一个倒霉蛋:家庭破碎少小失母,恋情挫败,毕业论文答辩未过,稳定的工作没有着落,前景茫茫……电影的结尾定格在一抹阳光上,命运垂青了小张。
真的吗?编故事呗。蛇足了。原本是部苦中作乐的片子。早年看过部轻喜剧片《钢的琴》也是讲的东北的事,沉重的风格 。这部也是,下岗工人的状态,几十年下来 并无起色。高校的高职的面孔显露一二,同样社会的浸染,也变得如此不堪。片中两位教授的面孔,他们的所为已沦落为鞭笞的对象。批判现实主义者,最后给观众一丝的希望。大可不必吧。
影院内看不到的片子,到电视上点播。






3827【温柔史】


温柔史不温柔。本片讲的是一对母女的故事:女儿小雾,文艺青年,学电影干编剧,自由职业没有稳定收入。她在胡同小院里租间房子独居。母亲已退休,丧偶,侍奉孩子的爷爷多年不堪重负,女儿租房后便搬去女儿处。女儿就学就业多年,早就不是当年的乖乖女,有自己的主张和追求,但生活、工作不顺,与她母亲更多的不如意碰撞、交织在一起,温柔不再,浑身带刺,母女同一屋檐下,充斥着敏感、愤怒,怼来怼去,夹枪带棒,永无宁日。终于,母、女都有了恋人,相安一时,一抹阳光,但不久又双双失败,再次回归无尽的争吵中。
社会是万花筒,每一个家庭都是独特的,千差万别的亲子关系。父子关系常常紧张,母子关系据说是温馨的多。谁又知道他人屋檐下的事情呢。贫困的日子万事哀。这母女俩经济上拮据,为下一季的租房款焦虑,更为未来的生活、工作、婚配陷入恐慌,不确定,无依靠。母、女都心心念念家里老人的房产是否留给自己,也都惦记着各自的老情人、新情人能否托付,无数的小心思和算计……
母亲倚老卖老,不停地传授人生经验,苦口婆心指点女儿的人生。深深代沟畔的女儿,自有主张个人的人生,剑拔弩张。女儿再次失去了看似尊严又优渥的伴侣,母亲失望又无奈。相爱相杀,道尽另一路母子情温柔史。人生有无数的可能,发展出无数的亲子关系,你塑造了我,我塑造了你。幸福美满的,凄凉无奈的。一面镜子,看看百态人生的这一面。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市民生活。在灰暗的院落里,无数类似的家庭。
电影的外景地是我们熟悉的地方,白塔寺边的小巷,护国寺迤东大大小小的胡同,连同那逼仄的小院,里面蜗居着千家万户。片子展示了当下邻里关系的一个侧面。当下的大杂院已经没有了早年的温情,没有了四邻的照顾扶持,陌生人汇集,彼此多了防范和算计。影片中没有邻居的镜头只有恶声和母女的抱怨互怼。
鸡贼、丑陋,你争我夺。几十年,大杂院内换了一茬人,多是陌生的面孔,画地为牢,依然是紧巴巴的日子……
关注北京的胡同就看看这部片子,市井真实的一面。南锣鼓巷早就不是胡同了,是旅游景点,是被改造后的商业街,不是老北京的生活,更不是当下老北京的生活。生活是鸡零狗碎,我们年少时不知道,其实他们一直在那。后来我们若明若暗,影片撕破给你看。

tiantou 发表于 2023-9-3 09:56:10




3828【影响力】


文学作品参与了人的塑造,要不怎么许多国家都与“教科书”较劲呢。文学之一的影视作品亦是如此,声情并茂更易传播发挥影响力,许多国家有影视的审查机构,护佑主旋律,减少流弊。电影面世一百多年,电视播放,在国内也有六十五年了。我们属于受影视作品哺育的第一代人。记忆中的第一部动画片《森林之王》,第一部电视片《邱才康》一部描写抢救上海钢厂高度烫伤工人的电视片,故事片《赤峰号》……学龄前看到的,那时看电影的机会几乎没有,电影院不设儿童场,胡同内不放露天电影,我唯一记住的幼儿时看的电影是《黑熊与公主》是因为生病隔离在幼儿园不让回家,阿姨带着去影院,看了这部少儿不宜的影片,吓得我至今不忘。所幸幼儿园内有电视,电视哄孩子的效果比阿姨强,阿姨也喜欢看小电影。
上学后,看电影的机会多了,大体每月都去影剧院,但更多的电影片还是在电视里看到的,每周晚间大约能轮上一次,电视新闻加上一部故事片,百来学生挤在小小的屏幕前面聚精会神,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学校的礼堂内架起了电视机。一大批国产故事片《翠岗红旗》《红旗谱》《青春之歌》……《丹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好兵帅克》……苏联和东欧国家一大批片子,看的懂看不懂的。开卷有益,在读大书还困难的阶段,这些片子对于小孩子无疑是开阔了眼界,活跃了性情。有样学样,好人坏人,英雄、丑类,一张白纸般的心灵,被涂抹上斑斓的色彩。这就是外部的世界,在不断地沉积着我们的世界观。
六十年代中期观看的一批电影,一是十多部苏联影片,1965年正是反法西斯胜利二十周年纪念,一批战争片再次上映。二是阶级斗争的弦再次绷紧,《千万不要忘》《夺印》《箭杆河边》《青松岭》……那时的片子,十有七八不会漏网。其实这批片子已经是一场风暴的序曲了。
在我第三个观影高潮就是,七十年代后期了,一大批片子被解放出来。记得一部最长的片子放映了六七个小时《根》。饥饿十年,恶补。电影的黄金时代贯穿了整个八十年代。
文学作品的影响力主要是在少年时段,校园之外世界的接入。走入社会后,现实远比屏幕上要丰富多彩。电影的魅力和影响力大为减弱。九十年代就很少去电影院。连同后来引进的大片,也很少去看。那些个打打杀杀,神仙鬼道的没啥意思了。娱乐至上,后来,贺岁片之类的讨喜,还有电视里的喜剧片。
当下的娱乐片有点乐不起来,年长的人笑点变化了,不容易被刺激到。选了部喜剧片看《斗地主》没啥乐呵的,挺无聊的。
看点老故事片,怀旧。看点小制作,有认识社会的意义。再有一个社会类的纪录片,有些不容易看到吧。

tiantou 发表于 2023-9-3 15:36:14


tiantou 发表于 2023-9-3 15:39:55






3829【本周54】


●据国家电影局统计,6月1日至8月31日,2023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为206.19亿元,创下中国影史同期最高纪录。2023年暑期档总观影人次为5.05亿,在多部进口影片参与竞争的情况下,国产影片票房达180.57亿元,市场占比87.58%。《长安三万里》《封神第一部》《孤注一掷》等一大批国产影片在类型、题材上积极拓展,制作水准显著提升,植根中国现实土壤与深厚文化底蕴,激发了观众的观影热情。


“内容为王”是硬道理。电影是造梦的艺术,“内容为王”是硬道理。2023年暑期档,100余部电影争相登场,多部国产影片口碑与票房齐头并进,话题与营销热度十足,为观众带来了丰富的观影选择,甚至打破了既往的票房曲线规律,在上映多日后依然屡创票房佳绩。其中,《八角笼中》主打奋斗拼搏,《热烈》聚焦小人物的成长历程,《学爸》关注不同家庭教育的抉择……扎根现实生活,故事直抵人心。


“文化自信”是强大内核。植根本土文化,“中国味道”是中国电影的根本所在。这个暑期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国电影的“IP”宝库,在大银幕上显现出了强大的市场号召力。《长安三万里》以独特的叙事描绘盛唐气象,《封神第一部》运用先进的电影技术手段和当代解读,在大银幕上呈现“中国人自己的神话史诗”。如今,越来越多的创作者们将目光瞄准中国故事,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价值。中国电影与中国观众情感连接日益增强、双向奔赴,体现出国产电影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和中国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自信。


“电影工业”是重要支撑。艺术的实现需要技术的支撑,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的日益成熟为好内容提供了一流的视觉呈现。以国产动画电影为例,无论是人物建模,还是场景画面、动作设计等都逼真生动,力求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视听体验,从工种不断细分到制作流程不断完善,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电影产业链与工业化水平如今已比肩世界一流。
               
●8月31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暑期旅游市场监测报告》显示,综合旅游产品价格、OTA(在线旅行社)订单、客流大数据、花费调查等监测数据,测算暑期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8.39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1万亿元。
今年市场热度不断走高,旅游市场出现“业态上向产业链下游、空间上向远程目的地”同时扩散现象。暑期市场稳开高走,产业景气由交通、住宿、餐饮等为代表的上游业态向购物、娱乐为代表的下游业态全面扩散。各地住宿设施入住率和结算价格齐升。上半年景气度相对滞后的旅游购物和娱乐业,受市场景气的利好传导,演唱会为西安、海口等地带来数亿元增收。客流分布由主要客源城市向众多远程目的地全域扩散,今年暑期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华北地区,以及西藏、内蒙古和新疆部分地区游客流入量占比普遍超过疫情之前。
报告进一步称,暑期旅游产品价格普涨,成为推动社会消费增长的关键动能。课题组监测数据显示,暑期中国各省份(不含港澳台)进港机票均价同比上涨14.17%,酒店客房均价同比上涨46.88%,景区门票均价同比上涨4.63%。


●暑期的出入境流量也大幅增加。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暑期全国边检机关共查验出入境人员超过8200万人次。


tiantou 发表于 2023-9-5 09:35:00






3830【黑瞎子岛】


当下的新闻,引起波澜的是有关最新版本的中国地图,地图上的划界是国家的主权宣告,邻国自然就有反响。印度、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各自主张,都要维护各自的利益,以往就存在的争议,再一次择机发声,同样是宣告主权。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的。唇枪舌剑比真刀真枪文明多了。
值得观注的是与俄国接壤的黑瞎子岛,这一版的地图中竟然一股脑地划入中国的版图。不久之前的划界谈判,2004年,俄总统普京访华期间,双方签署《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中,黑瞎子岛一分为二,西侧靠近中国的一半岛屿归中国所有 。中国收回半个黑瞎子岛的主权,面积有171平方公里,另外黑瞎子岛群的第二大岛屿银龙岛,因位处黑瞎子岛之西北,故此全部归属中国。俄罗斯保留黑瞎子岛的东半部分,面积174平方公里。2008年10月14日,中、俄正式在黑瞎子岛上举行界碑落成仪式,标志着两国长达4300多公里的边境线全部确定下来。
按照界碑,黑瞎子岛双方一家一半。地图上划界,当是按照界碑的走向划下来。当下的新图却是不一样的操作,为什么?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回答称,中俄不存在领土争端,两国边界问题早已被彻底解决。俄罗斯的发言人似乎是认可中国这个最新版本的地图了。
曾经由中俄各占一半的黑瞎子岛已经全部划归中国境线内。要问的是管辖权呢?界碑是否调整了?东岛部分的俄国人退去了吗?双方有新的协议签署吗?网上没有搜到答案。
六十年末有过一段抗议新沙皇,备战备荒的全民运动,几十万知青屯垦戍边。老沙皇鲸吞我外兴安岭,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领土,新仇旧恨近乎家喻户晓,那部"打倒新沙皇"的纪录片看了不止一遍。珍宝岛才多大,还有库页岛呢,黑瞎子岛呢。再看这段屈辱史,原来黑瞎子岛被掳去与老沙皇没关系。1929年,莽撞的张学良为收回苏联在中国东北铁路的特权而干了一仗,也就是历史上的“中东铁路事件”。张被打得丢盔卸甲伤亡惨重。被迫与苏联和平谈判,签订《伯力协定》,无条件同意恢复中东路原状,而苏联顺势强占黑瞎子岛等中国领土。从此以后苏联就一直对黑瞎子岛实施管辖,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续管辖该岛,隶属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直至2008年中俄完成划界谈判。
新的国际形势,新的利益诉求,进退之间,轻重缓急,新的态度出现。
有些事情不可说得太明白。有些事情暂时不好让更多的人知晓。


tiantou 发表于 2023-9-5 09:38:25



3831【没膝深】

进来院子,甬道被倒塌的架子封路了。原本是一架子豇豆,摘过之后爬上来牵牛花,有两米多高,密密麻麻还在往高了爬,上面没有了支撑物,藤曼交加自己叠罗汉,一面高墙般,支架撑不住,头重脚轻向东侧坍塌,藤曼向东发展与隔着甬道的黄瓜架子联手,蓬蓬勃勃开出一溜蓝花花。找来剪子,咔嚓咔嚓,数刀两断,撕开绿障,将豇豆架子扶起归位,让出通道。才半个月没过来,野草藤曼恣意生长翻了天。
南瓜藤子爬满了院子,上房的,今年我没有助力它们,西面的一路成功登顶,翻过房檐,在顶上开花结果。秋收指望它们了,没有种下秋菜。南瓜藤四下里爬着,花不多,果实也不多,大的一尺,小的拳头大,等草落瓜出再点数吧。收南瓜尖儿,见到的就剪下一刀,十几二十,可以炒上一大盘了。
没膝深的草,顺手拔去几棵。地里半干不湿的可以下锄,但天气太热,不想冒汗,由它去吧。草棵子下面一串串红红醒目的小番茄,不少已烂在地里了。下手去掏,搅起一窝小黑蚊子,挥舞着毛巾抽打着,有不怕死的,叮上一口,捻出血来。茄子棵也窜起来,与杂草一争高低,枝头开着小花,没见果实,在下面呢,几个咖啡色的,摸过去软软的,熟大了已不可食,收了六个,大概都是老茄子,去了皮,去了籽,烧着吃。
齐腰深的秋葵,开着朵朵黄花,长得正旺,一拃长的果实已经老成了,拣小个的摘,秋葵棵子皮实,有花就有果子吃,可惜大部下不了口。
齐刷刷长起来的最后一茬秋玉米,种了三畦,总有六七十棵,过了膝盖高,骑在身底下,给周边的大草拔拔。种下就没管,看着长得笔挺,叶片单薄,淡淡的绿色,不缺水像是缺肥。想起上次与老侯去种子站买的肥还有,追肥,给一畦玉米棵上了肥,看看秋后会有多大的差别。想到这节气快到“寒露”了。天气的热力越来越弱,玉米能否开花坐果,坐果能有几成,弄不好青玉米吃不上,就只能吃甜杆了。过去北方,现在也是,没有甘蔗,小孩子嘴馋吃玉米杆,称之为甜杆。现在的孩子有甘蔗吃,东北都有的卖,甜杆留给奶牛吃了。现在不少农人,种两茬的,种一茬青玉米,秋后不等黄熟就砍倒粉碎,奶牛场收购。
能不能吃上青玉米看老天的了,下月见分晓。


tiantou 发表于 2023-9-6 21:35:45




3832【落叶松】


四十年前曾在和平里住过几年,八十年代末搬离,以后就难得过去一趟。老居是筒子楼,先后住过两处单位的公房。后来陆续的见不到了,再去时,原址二三层的小灰楼被拆除,立起高楼,六区的那片是二十多层的。前些年还去过,到单位办事,开车去的,车子停在门外,办完事赶紧走人。一条长街,只能车览了。这么多年下来街景完全变了,原来一栋栋的小灰楼也都变身了。和平里商场,原址成了高楼,底楼商铺,上面写字楼,邮局不见了……
前不久看了作家肖复兴的一个集子《燕都百记》,其中一篇写的“和平里”,描写的街景都是我熟悉的地方。其中说到和平里的小广场上的和平鸽雕塑,是当地标志性建筑,有关这里地名的溯源。我实在是没想起来,鸽子的模样,在什么位置?再有机会过去时,一定要去看看小广场。
机会说来就来。去单位办事。想着这次不开车去,好去逛逛街景。
又是好几年没过来了。事情办完后将对方挡在电梯门外,不必送,都挺忙,我们这点事办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地方都熟,自己在院子里再走走。
下楼在院子里盘桓,还是老样子,旧貌新颜也有二十多年了。我想起原来窗前的那棵石榴树,两三米高。没了,原址是一溜开着小花的灌木丛。老树应该是在新楼落成前就被移走了。办公楼前的空地上是一排高大的落叶松。我对这排大树印象不深,或许是与新办公楼同时期立起的。老伴说一直有,好几十年了,没准就是头一批筒子楼建起来时就栽下的。如是,有70年了。那就是过去我没留意。今天留意了,靠东的好几棵已经落叶了,时候不对呀,这是寿终正寝。可惜了。
落叶松属于长寿树种,栋梁之材。东北老林子里漫山遍野。在城市里种植的不多,属于外来树种,大概是水土不服。我想起家门口也有棵高大的落叶松,树龄在二十年以上,移植过来时就有两层楼高。去年开始日渐枯萎,园林工人在树下挖坑埋管子,我问过,说是为了让根部疏松透气,今年已过了夏天,没见有缓,半死不活的样子。眼前机关院子里的这几棵,树下面没有工程措施,看来是等死了。落叶松已经长的一抱粗,落地生根至少四五十年了,还是水土不服。会不会是我们的大都市越来越不宜居。我前些年就注意到好几处落叶松枯萎后被伐掉。动物园海洋馆停车场南面的几棵,挺漂亮的景观树,伐了。离这里不远,我父母家的北窗外原来有十来棵落叶松,都是在树龄十几年之后陆续夭折,现在就剩下把着西北角的一棵还立着。
眼前的这几棵或许来年就见不到了。

tiantou 发表于 2023-9-6 21:41:30


tiantou 发表于 2023-9-7 20:00:58




3833【一小】


出来机关院子往北去。路对面当初是家大型百货商场,我的日用品不少都出自这里。大件这里也有的卖,最早进来的一批日制电视机,八十年代初,14英寸的1000元上下,看的比买的人多。后来商场改造重建变身大楼后,商场的面积并没扩大,我也进来过,比过去显得拥挤多了。
穿行小夹道,迎面是"和平里一小"我来过这,就一次。附近还有所公立的幼儿园,是第几来着,左右看看,没见。孩子上了三年幼儿园,接着就上旁边的
“一小”上过一年。“一小“当时不是周边数一数二的学校,倒是序号在后的某小和某小在前列,但我们图着近,就在单位边上,隔条马路就进学校,上下学和中午吃饭都方便,孩子中午放学自己来单位食堂吃饭,如果孩子的母亲出差就托付同事照看一下,但是午后下学后就不好麻烦别人了,就在学校呆着把作业做完。那时的学校门口没有多少家长来接送的。有次孩子的母亲出差在外,事前我也有过嘱咐,这段时间下学就在学校等着来接。这天我下班晚了,天黑了才在传达室里接到孩子,学校除了看门老头,没有第三人。黑乎乎的校园,对学校里面没啥印象。
学校大门变了样子,好像门的朝向也变了,门前更逼仄,门脸换了,立起个石柱,题写的校名,”和平里第一小学“下款署名:茅盾。原来是木头牌子,不记得是老先生的题字。想想早年还不大兴这个,题字人也比较谨慎,写匾的人,基本上都是公认的大家。后来不行了,只要是名人,阿猫阿狗的没有书法功底的也敢往上写。学校趋炎附势,找名人装点门面。当然了,茅盾算得大家,作家。作家能流传多少年。我们这代人,与他的作品已经有些隔膜。想我是六年级时接触到先生的长篇,没能看下去。下一代人,老师们,除了教语文的老师,能读过先生作品的大概不多,当下的学生就更少了吧。
学校封闭的挺严实,从西面的铁栅栏门望进去,除了一面楼,还见着暗红色的塑胶跑道一角。城区中心的小学校很少有宽敞的校园。想看个究竟,进不去的。
穿出夹道往西拐,这边应该有家挺敞亮的菜市场,没见着,不远处是车水马龙南北向的主干道,双向六车道,原来是条不宽的小街,大大拓宽了,菜市场要是还再应该是在当街的位置上。往北转,先见着一家美发厅,把角处是新华书店,这家老店还在呢,只是没有了橱窗,没往书店里面去。边上多了几家商铺,想不起来它们的前任都是经营什么的。
书店的西侧应该就是小广场,记得是方方正正,满是花花草草,大人孩子休闲的地方。一眼看过去,西侧的广场已被路面占去了大半,本就不大现在基本消失殆尽。


3834【和平鸽】


小广场没了,和平鸽雕塑呢?我的想象中和平鸽的位置当在公园的中央,和平鸽该是白白净净玉石雕刻的那种。收回目光,快走到北侧路边了,树丛中见到了和雕塑,一眼认不错,是鸽子的造型,心里有预期来这找鸽子,自然是非它莫属。这鸽子个头不小,一米多见方的体态,铁黑色,或是金属材质,在大都市的路边,它比用其他材质更耐得住风吹雨打岁月的消蚀。只是与此配套的雕塑底座有些不搭。底座下方书写着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要是外地过来的访客,大概很难将此造型与和平鸽和它代表的和平里的渊源联系到一起。说它是黑天鹅或大鹏鸟也未尝不可。
在肖作家的书中,他是八九十年代住在和平里地区,见到过和平鸽雕塑。我呢,是八十年后期搬走的。对眼前的这尊塑像一点印象也没有。或许是在八十年代末才建起的。早年京城的雕塑不多,街头、大院立着些人物雕塑和工农兵的形象。街头雕塑小品类的很少见,屈指可数的。单体鸽子造型的雕塑,不知市内还有否第二座。这座雕塑的落成时间是在五十年代,和平里地区建设时,还是在八十年代?只有当地的老户、老人家们才能讲清楚,我们这些匆匆过客无从知晓。
和平鸽雕塑的位置有些憋屈,靠在路边,当初一定是在小广场的中心位置的高处,后来扩路搬迁到这处旮旯,背衬着灌木绿植,有些靠色,要是雕琢成白色的鸽子就醒目了,也不宜误解。现在眼神不好的,很容易就错过和错认了。房产的价值在位置还是位置。艺术品的雕塑更是如此,和平鸽借不到景,还被上下左右的打压,真是委屈了。
我想起京城最早的大致同题材的街头雕塑,当然是我见到过的,立在复兴门立交桥西北角的那座,白色大理石质地,一人多高,落成时间大概是在七十年代末,雕塑为一少妇展开双臂,身后脚下护佑着数只和平鸽,塑像现在应该还在那里。它与地域的命名没关系,但主题更宏大,是呼吁世界和平的主题。战争与和平,缠绕着人类世世代代,始终不离左右。1952年,中国刚走出战争,在北京召开”亚非和平会议“,周边狼烟又起时,呼吁和平。当年就生出无数起名"和平”“卫平""爱平"鸽子"的孩子,之后东郊建起庞大的和平里街区。
和平鸽带不来和平,看看当下的世界战乱一刻也没消停。


tiantou 发表于 2023-9-7 20:05:40


tiantou 发表于 2023-9-7 20:15:45


tiantou 发表于 2023-9-7 20:22:15






3835【稻香春】


离开和平鸽,往西望过去,街边”珠穆朗玛“的招牌——大概是西藏某个机构的驻京办或是招待所,记得那时小广场里常里有穿着袍子的藏人摆摊出售羚羊角等兽骨和银饰。它的边上是家自行车商店,新车旧车都卖。看过去,已经换了商号。把着西北角”稻香春“的招牌明晃晃。这是家老店,与”稻香村“一字之差,可能不如”稻香村“老,但八十年代时,后者在京城也是单打独斗,不像现在,连锁店开遍全城。稻香春呢,可能还是独此一家吧。
过路上门,店门前的台阶上摆着葡萄、大桃,小贩立在台阶上吆喝。这家糕点店也多种经营了?,里面的店堂有了变化,过去是沿着里墙一长溜的柜台,现在柜台缩短,台面上码着不少包装好的点心,下面的柜台里是一盆盆散装的糕点。两位售货员,要是三位上岗,柜台里就有点挤。
来了就得买点啥。我问卖得好的是哪个品种?”丹麦提子“我说要买你家自己生产的。”这就是我们家生产的“”山楂饼也不错。“那一样来一包吧。两包小点心20多元,丹麦提子就是小圆面包点缀上葡萄干。山楂饼与稻香村的山楂块用料差不多,饼更大些,相当四块大,味道都类似。做点心的都做成一家就没意思了。
稻香春店,我没少过来,吃过好多年,直到搬离这里。店里的”核桃酥“”萨其马“和"蛋糕"是经常买的。已经三十多年没再进这家店了。我问起你们稻香春还是一家店吗?“就我们一家。”我说你们的店面好像比过去小了,三十年前时。”那我可不知道“ 看着对方也就四十岁的年纪。我问:你们的生产车间在哪里?”在崔各庄。“
回身看看大堂,各种水果摊了一地。紧挨着,还有个活动柜台,专卖坚果,是另外的品牌。看来是一店托三家,糕点生意不行,出租店堂来增加收入。
出来门口抬头见了店家的招牌”稻香春“三个大字还是郭沫若题写的。名人题字的老号业务大不如前,当年这里经常排着队,现在业务萎缩。糕点行当,门槛大概不高,再有面包店、西点店的冲击。人们的观念也变了。糕点在过去几乎相当于高级点心,比米饭馒头烧饼油条价格高出不少,高糖高油吗。当下人们都畏惧这些。糕点除了逢年过节销量大些,平日里不温不火的。看人家稻香村,铺了多大的摊子,糕点和肉食两个产品线,相互帮衬着稳健经营。


肖作家在书中提及小广场对面的”稻香村“糕点店是看走了眼。

tiantou 发表于 2023-9-8 19:57:56




3836【万寿寺】


到西面办事,顺访了万寿寺。早年我住在西三环外,离这里不远,应该是在八十年代末来这里参观过,好像看的是书画展。
早年这里是个清净之地,西郊,傍着长河,慈禧太后避暑颐和园在西直门高梁桥码头登船慢悠悠漂过来,万寿寺是重要的一站,上岸入寺,礼佛、休息。现在长河还在流淌,眼见着黄顶子的游船载着游客逆流而上,寺院西墙外隆隆作响的车流,紧挨着个地铁的出站口,身后是高耸的“大剧院”红尘滚滚。寺院门前挂着牌子“北京艺术博物馆”。寺庙里的方丈和尚早就踪迹全无了。
寺院里还算清静,三三两两游人,人少心就静。山门内的西配殿里坐下来观看大屏幕——万寿寺沿革。


万寿寺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是曾经垂帘听政的李太后为即将亲政的万历帝借佛事树立天子形象而修建的。到了清代,顺治帝赐万寿寺匾额“敕建护国万寿寺”,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扩建万寿寺并增建行宫。乾隆皇帝曾先后三次在此为母祝寿。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了万寿寺,光绪初年又遭火焚。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再次重修,迎接慈禧太后六旬寿典。
历经明清两代营造,万寿寺形成了三路七进的建筑格局。中路为寺院,向北依次为山门殿、天王殿、慧日长辉殿(大雄宝殿)、万寿阁、大禅堂、御碑亭、无量寿佛殿、万寿楼,各殿两侧有配殿配房。西路为帝后行宫、东路为方丈院,三位一体。               
1918年,一战奥、德成为战败国,万寿寺成为战俘营。1931年,寺院里开办流亡学校,收留东北流亡学生。1937年,在此办戒毒所。1945年至1949年,为国民党陆军驻地,后由解放军接管。1957年最后一任方丈将寺院交付政府。1958年至1976年,寺院中多数佛像被陆续拆毁,主体建筑得以保存。1985年,万寿寺中路被辟为北京艺术博物馆。
2018年至2022年,对寺院中路建筑大规模修缮,对西路行宫建筑进行修缮规划,对东路棚户区腾退清理,并开展考古发掘。2022年9月,北京艺术博物馆重张。
目前的展览区域为中路前六进院及东路方丈院,设万寿寺历史沿革展、佛教造像艺术展、吉寿文物专题展、清代皇室书画艺术展和中国传统家具展五个基本陈列。
看过视频,起身往里参观。迎面的大殿里,正好赶上解说员在讲解,跟上走,正在讲寺院的发展史,也是刚刚看过的。
天王殿里的旧物已不存,图片和出土的残物为主。殿前的老槐树还在,要三四人才能合抱,树龄四百多年仍然郁郁葱葱,大概也是根据建寺的年头推算的。






3837【不搭】


天王殿出来是第三进院,寺院中体量最大的建筑——大雄宝殿。大殿前孤零零的一副石案,明显看着不搭。讲解员解释,石案是别处搬过来的,哪里?不知道。
大殿的石阶平平坦坦,应该是皇家的雕龙缀凤,山河永固图。没有,当年破坏后就换上大青石对付上。石阶之上的殿前平台也应该是由汉白玉石栏合围的,这次也没给以恢复,光秃秃的,小孩子不留神能摔着。
大殿里面正中供奉着三世佛和毗卢遮那佛。讲解员告知,大殿五六十年代被当作库房,堆满了大量物资将造像遮盖,使其得以保留,成为万寿寺中唯一一处保存了清代供奉原状的场所。不过多人也觉得奇怪,毗卢遮那佛何德何能,会位列三世佛头前?讲解员再作解释:毗卢遮那佛原址在西院,七十年代建筑物受损就被搬到这个大殿中……是神的归位是鬼的归坟,国人讲究排座次的,不能乱了长幼尊卑。神圣殿堂内更要讲秩序了。刚刚大修过,为什么不将其归位呢?
跟上讲解员的好处就是不断地获得新知,有问有答,答疑解惑。不过这类问题她也答不上来。
大殿的后身时抱厦,供奉着倒座的清代彩绘泥塑观音菩萨。讲解员赞叹这尊观音塑得漂亮,各位以为呢,漂亮吗?没人作答。木胎泥塑,那得多大功夫才能达成漂亮 ,或是心中有佛的人才能看出美来。讲解员继续发问,这观音长得像谁?你们大胆地猜。还真有人蒙对了,“慈禧”。慈禧存世的照片不多,她年轻时的照片更少见,讲解员接着演绎:造像时慈禧尚未出世,是下人拍马逢迎,硬说与慈禧相像,于是“老佛爷”典出这里。
大殿之后是“御花园”比故宫里面的小了好几号,树木苍翠堆石成山。这里原是明时的后花园,到清时扩建,北面又增添了殿堂。这处花园立在了半腰上,不前不后的。皇家随心所欲没什么道理的。堆石成山层层叠叠,用的是大青石。后山有块提示牌“抱树石”山间一棵老树盘根错节,怀抱着一段白花花的“太湖石”。讲解员告知:当初堆山用的都是太湖石,结果后来清帝营造圆明园时,就从这里就地挖山取材将太湖石拉走,换成大青石,其中的一大块被这棵树死死抱住就留了下来。皇家也是真够任性的,拆东墙补西墙,对前辈人的遗留也是打拆大改的。
我没再往北去,时间不够了,得折返。前面还有万寿楼等两进院落,或许再来二次吧。


沿着大殿的东侧往回走,边走边看,仰头往上。怎么新漆的五彩纹饰已经开裂,去年才竣工开展,还不过一年呢,明晃晃长长的裂纹,沿着彩绘的闪闪发光的金龙纹。把这龙体一分为二了,这还了得,要是当年老佛爷在世,见着了,工匠们要被砍头的。

tiantou 发表于 2023-9-9 15:52:01


tiantou 发表于 2023-9-9 15:54:50


tiantou 发表于 2023-9-9 15:56:33




3838【祈福】


谁也不能万寿无疆,怎么喊万岁万岁万万岁都徒劳。今天9月9日,又是凭吊怀念的日子,大广场上冒雨排上了长队,网上可见。
人生苦短谁人不想长寿,古往今来费尽心机。据说现在有了转机,换零件呗,不时的有关信息跻身网上,给富人们带来遐想。说来现代科技百年,人均寿命大大延长,国人要比祖爷爷辈的要多活三十年。现在的“古稀之年”当推迟到百岁老人的年纪。大都市成百上千的百岁老人在颐养天年。
求不来做不到的事才令人惦念。万寿寺是帝王礼佛祈福之地。“人生五福”之说,“人生五福”的第一福是长寿,皇家为祝寿庆典大兴土木不遗余力。再往西,长河的终点,昆明湖畔是"万寿山"挖湖堆山也是祈福万寿无疆。心想事不成也挡不住一厢情愿。
万寿寺里的最高建筑是万寿阁,内有吉寿文物专题展,精选了与“寿”主题相关的藏品,其中 “斗彩灵仙祝寿图盘”、慈禧太后御笔“颐寿”字轴为馆藏之宝。别说老太太的墨宝外行都看着不凡。寿字有多少个写法,多少个明里暗里的变形。多看看,多想想,看着开心,没准也延年益寿。长寿关键还是在开心。帝王们住万寿山,拜谒万寿寺,可帝王们还是短寿的多。还活不过住在京城“延年胡同”里的老百姓。
百姓也有追求,人生五福之说,福寿禄画轴挂在堂前。老人生日 晚辈的献上寿桃,西式蛋糕当下老人家们不稀罕了。前些日子我得了一对儿大寿桃,红嘴儿绿叶。老张送来的,他们连队的同事聚会共度七十岁的生日,自己款待自己。那么大个,实在吃不消,两天才消纳了。
祈福,讨得口彩。万寿寺不多,但也并非绝无仅有,大广场北侧的中山公园,元代时为万寿兴国寺。被称作万寿宫的可是许许多多。京城美术馆后街有一处,宣武区的万寿公园前身也是万寿宫,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为道教建筑 ,庙内祭关羽、孔明、吕祖,现有遗存的殿堂建筑和碑刻。
近日翻看国家地理杂志,最新的一期《天下万寿宫》这是民间的另一路,据研究者不完全统计,国内的万寿宫近两千家。早年主要是祭祀道教的许真君(许逊)近代草根宗教与草根商帮合流,成为江西商户外向拓展的工具而遍布全国并走出国门,祭祀还在,发挥着江西会馆的功能。江西地面有700座,北京地面上11座。渴望长寿而难求,发财牟利实实在在的。


tiantou 发表于 2023-9-10 18:08:53




3839【消暑】


周五晚的大雨沛然降下,接上周六白天,闷在家里一天没出门。周日气温25℃,终于凉爽下来。
往年的天气挨过了立秋,秋老虎不怕的,到了处暑节气基本就凉了。今年感觉闷热感多延续了一个节气,直到白露。这一段温度不高,30℃上下,但白日的闷热感不退,出门在外,常要走出一身汗来。屋里温度28℃,开空调不值得,不开体感又差些,屋内的湿度并不大,30上下。气象台的记录不知与我们的体感是否一致,今年是偏热的一年,降雨量偏多挺明显。上一次暴雨,京郊多地受灾,之后每周都有大大小小的降雨,秋庄稼长势不错,风调雨顺的,高湿高温有利于秋季作物。雨多就湿度大,闷热感的来源。如果是温度低些,在25℃之下,湿度大些也不是问题了。
今天上午出门时气温才21℃。骑车往德外社区的图书馆去。骑出一段发觉车子轮胎缺气了,亏气三成,找地方打气。老地方的修车师傅没出摊,接着往南骑。豁口外大街,在街口,小路口扫视。骑出一站地没见目标。现在是共享单车的天下,把修车师傅的饭碗都抢了,十去八九,不熟悉的,找个修车摊不易,大街上肯定没有。身下的车子越骑越沉,人都出汗了。过了有色院的北院,这边连底商都少,不会有修车摊。继续前行,几个胡同口都没见。这边的胡同已经名存实亡,胡同的名字还在,但平房院落皆无,都盖上楼,圈起围墙。现在住楼房的骑车人少多了,多出来的是楼门口一片电驴子。修电车和自行车,两路。往胡同里面看,一条条看下来,这边有了。动手打上气。多少钱?“一块。”现在打个气一元,我记得早年2分,还是电打气,六十年代末就有了。后来5分,1毛,5毛,现在1元了。没有电打气,我大概有十多年没用过电打气了。
没有花钱的不是。脚下的车子轻快多了。
图书馆今天满座,十个座位全满,真难得。想是因为周日的关系,多位都是中年人,还有位小学生在做作业。桌上贴着通知,恢复正常开馆时间:周一至周日,9时至19时。恢复逾期还书缴纳罚款制度。生活步入正轨。
没有落座,还书、借书出来。电话响了,接起,是老刘。他有日子没动静了,原来是前些日子“阳了”。头一波没赶上,过了小一年了,终没有放过他。“一周,好难受,吃的莲花清瘟胶囊和****,吃药没住院,好了。”怎么又来了。


tiantou 发表于 2023-9-10 18:10:20




3840【本周55】


●《军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办法》发布,自2023年9月10日起施行。《办法》共33条,对生育调节、生育奖励扶助、生育服务等作出规范,提倡军队人员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3个子女;新增育儿假、独生子女父母护理假等假期,完善保育教育、托幼服务等配套措施;健全咨询指导、保健服务、技术服务等举措。
《办法》是依据《生育法》的。后者是怎么规定的?去查,原来是我见识短了。前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作出修改,其中一条为:“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郑州市全面实施优化生育政策:三孩家庭一次性补贴1.5万。


●第十八届电影节落幕。“金鹿奖”共有75部影片申报参赛,15部影片入围。最终《流浪地球2》获最佳影片奖,《八角笼中》获评委会大奖,七七、王宝强凭借《八角笼中》获最佳编剧奖,饶晓志凭借《万里归途》获最佳导演奖,易烊千玺凭借《满江红》获最佳男演员奖,倪妮凭借《消失的她》获最佳女演员奖,刘寅凭借《流浪地球2》获最佳摄影奖,李衡(中国台湾)凭借《万里归途》获最佳音乐奖,黄烁、张嘉辉(中国香港)、杜媛凭借《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获最佳剪辑奖,夏铭泽、阎凯凭借《茶啊二中》获最佳处女作奖。


●北京地坛书市重磅回归 。本届书市汇聚了208家参展商,集中展销40余万种精品图书。据了解,本届“我与地坛”北京书市是阔别十年之后,首次回到公众视野,在参展面积、参展商数量上都达到了历史之最,将持续至9月18日。本届地坛书市设置主题出版展区、北京文化展区、儿童阅读展销区、实体书店展销区等8大专区,还将推出阅读互动、阅读推广、签售、线上直播等近百场活动,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


●中国正式发布2022年版标准地图和参考地图,共计646幅。其中,标准地图20幅,包括中文版中国地图6幅、英文版中国地图14幅,参考地图626幅。

外交部:中国地图将钓鱼岛标为中国领土理所当然,不接受日方所谓抗议。


tiantou 发表于 2023-9-11 17:45:33




3841【书市】


地坛公园办书市。几天前还路过了一趟,早知道消息的话,改到本周过去办事就对了。再过去一趟,不值当了,没有购书的欲望,不买书过去干嘛,断舍离已纳入个人的日程。
逛书市主要是为了买书。记得我第一次去书市是在八十年代中,离我上班的地方近,穿过大广场就是“劳动人民文化宫”那次买了本缩印版的辞海,沉甸甸的,好像是21元,并没有折扣。书市的好处是书多,各家书店都来设摊,还有外埠的出版社过来,买书人不乏外地机关单位来京采购的,现场打包托运。有作家过来签售。一年一度,为期十天半月的,熙熙攘攘。后来的书市普遍的打折出售,尤其是最后的两天。我每年过去一趟,总有收获的。九十年代书市改到了地坛公园,我已经搬离了和平里,但开市的时候,跨半个城,也去过几次。记得最后一次买了几本小说,其中有王朔的《千岁寒》和一本《全国公路交通地图册》北京奥运会的次年,我刚买了车不久,想着跨省跑跑。地图册基本没用上,十几年下来,开车出京的机会太少。那本小说呢,至今塑封还没拆下。
逛书市图的是展陈丰富可以挑挑拣拣,淘到心仪之书的喜出望外,再就是打折,普遍五六折,甚至一二折。买了书像占了便宜,喜滋滋的,走累了,拎包胳膊酸了也乐意。做学问的来这淘书,家长们带着孩子选书。逢年过节的送个礼啥的,自家的还有人家的孩子,先备下。比较看电子版的,还是纸质书有益身心。
2013年以后,书市改到东城的朝阳公园举办,我就再没逛过书市。其间是哪一年在奥运广场搞过次图书交易会,我离着近,过去看热闹,不记得买过什么书。十年之后书市回归地坛。在当下,电子出版物和听书流行,大大压缩了纸质书的市场,这一期书市是否还兴旺。
本届书市以“我与地坛”为主题。让人想起史铁生,我早年买的那本《我与地坛》很可能是在哪次书市上买的。老史走了十多年了,他的这部名作依然屡屡为人称道。他是我们这代人里出类拔萃之辈。地坛书市向他致敬。
现在的书市要是能将旧书的买卖和交换也一并包括在内,或许会吸引些老年人前往,退休后的人有了闲心,有断舍离的也有收藏嗜好的。


tiantou 发表于 2023-9-11 18:10:40


tiantou 发表于 2023-9-12 19:47:34




3842【乌苏里】


很早就知道乌苏里江,来自郭颂的那首高昂而抒情的《乌苏里船歌》: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 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
歌声唱得令人神往。数年后我去了黑龙江的北大荒,边地好几年终没有见到这两条江。乌苏里江注入黑龙江,都是中苏的界河。我最近的距离是到过松阿察河,这条河勾连着乌苏里江,我到过的河段是距离大江的最远端,与兴凯湖相连处。兴凯湖的上游来水在我国境内的穆棱河水系,下游主要的出水口是松阿察河。三十年前我有机会黑龙江一游,游到过江心洲上,也乘船过江,苏联易帜俄罗斯,对岸的“布市”互市。乌苏里江的风光还在那首歌中。
图书馆见到一册《乌苏里边疆区游记》俄人阿尔谢尼耶夫撰写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收了。一部书比一支歌的内容丰富多了。
作者阿尔谢尼耶夫(1872―1930) ,俄国地理学家、民族学家和作家,沙俄时代的上尉军官。人生后三十年,倾心远东地区的地理发现,曾任俄国地理学会会员、俄国东方学会会员,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博物馆馆长,俄国地理学会阿穆尔(黑龙江)分会会长……最后一年在林中染病不治,亡于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看看上面谢氏的履历,一个个地名。你有你的名字,我有我的记忆,洋名还是中文名,曾用名。都令国人想起1860年的《北京条约》乌苏里江东部地区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被割让,永失我土地。上世纪初,谢氏在政府和军队的支持下带着马队辎重考察边疆地带的地貌山川,矿产植被,人员物产以至于鸟类昆虫。他远不是第一位远东的考察者,在前的几代人已经勘察过边疆区的地面,为老沙皇的鲸吞做了准备。
1860年,清政府内外交困,太平军攻陷南京,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居间调停,空手套白狼,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和兴凯湖以南,直到日本海西岸的土地被沙俄割去。在兴凯湖勘界时,清政府封疆大吏和边官一脑袋浆糊,俄方官员指鹿为马,将南面的白珍河说成北面的白棱河,以白棱河与对岸的松阿察河划界,沙俄获得了兴凯湖三分之二以上的水域以及兴凯湖南部和西部大片土地。 本就丧权辱国的条约,在具体勘界的谈判桌上又被诓走 大片领土(见图)。早年兴凯湖周边多沼泽地,唯有西南部适宜耕作,巧取豪夺落入沙俄之手。
这部书中有一篇“兴凯湖上的暴风雪”。先睹为快。

tiantou 发表于 2023-9-12 20:45:29

https://picx.zhimg.com/80/v2-a8b2b4d248073cfa13b01f043422e54a_720w.webp?source=1940ef5c
页: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