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ntou
发表于 2022-7-15 19:28:36
tiantou
发表于 2022-7-15 19:29:38
3364【荷花淀】暑热的季节逛公园得找个凉快天。一早落雨,上午停了,继续阴着天,这时候出来最好,我们进的是南门,入园就是湖面,温度一下就低下来。由湖西绕行,午后两点多钟,园子静悄悄,湖面没有船,都泊在码头,难得清净。进到行宫展馆,人就更少了。游园还是看展就怕人多,静不下来就看不好。有时并不是景不好,展品差,摩肩接踵都是人脑袋在前晃动或在后紧跟,好得了吗。出来行宫已然四点多了,放眼过去,湖里漂起了船,甬道上络绎不绝的游人。下来石阶往东门方向走。长河倚在道旁,河道里清爽,一条黄顶子的大船,不知是不是在等待过闸。上水方向,半个多小时航程到颐和园门外,我还从来没享用过这条当年御河的舟楫之便,天安门城楼子站上过一次,哪年得便时也漂一趟。河畔古柳还是数百年前的,老而不朽,树顶栖满了鸽子,东南有片鸽子广场,鸽子得人缘,种群扩大蔓延到河边。转过一个弯道,这边是湖东。满塘的荷花飘逸,正是花开时节。湖面一分为二,西面归了游人、船客自由行。东面荷花淀子,一条游船在绿叶红花之中挤出条水道。早年是河北白洋淀的师傅在这里撑船,用的是竹篙,一篙扎到底,撑起小船前行,大前年我还带着小辈的乘过一次。船还是那个样子,满载十位船客,师傅变了,立在船后摇起了双桨。双桨赛过单篙吗。湖边几处舞者,没听到歌声,地方不对,也许是时间不对。上午唱歌、跳舞、练功的多,一天之计在于晨,老人家们上午的精神头足。下午时分遛弯的多。马上暑假了,学生们会多起来吗。现在的学生还愿意往这公园跑吗。遛弯是老人家的事,这里没有运动设施,孩子们乐意湖面泛舟,四脖子流汗情愿吗,又下不去水,早年这里是可以划船、游水的。湖水是下不去了,长河的水清凉,但没有游人。公园内禁止下水,还留着走大船呢。想游的,东面三里地,展览馆后湖。现在的少年被呵护得缺乏野性了,大概也没有几个肯下水的。在空调房内打游戏吧。
tiantou
发表于 2022-7-16 18:33:31
3365【竣工】农庄门前的河道工程竣工了,围栏拆去,亮出光秃秃的地面。将车停在道旁,下车往里走,刚好门卫师傅从里面出来。我说去看看河景,师傅说你干嘛从这进呢,踩一脚泥,从院子里面进,好走。是啊,我这不是犯傻吗。开车进院,往东一拐停下。去年秋天我在河道边上采过马齿菜,这里长得又大有多,师傅点下的瓜滚了一坡,今年让工地搅得都落空了。马齿菜到秋后可能会长起来,但南瓜、冬瓜这时候点籽是来不及了。东头的围墙拆掉没再立起,看样子也不打算立起了,农庄的边界直抵河堤,施工的临时围栏撤了,视野敞亮。踩着生土来到河边,河水从北面过来,我想不起来当初这条河的具体走向,好像是向东拐了个弯,又在农庄门前东侧向南延展,开春时我进到工地,水是从东面的两个涵洞中涌出的。几个月的施工,北面开挖过来的水道两旁铺上虎皮石的护坡,南北河道笔直贯通。这是条无名河,地图上只是条细线,在北面山前马池口地区才形成径流,我问过施工的人员,他们也叫不出名,这条水脉南向汇入沙河,转向东。源头不算远,也许十里八里,水量不大,缓缓流淌,数秒前行一米,水质也不是特别的清澈,许是刚下过雨的缘故,再等等。这新修的河段上百米,往南数十米之外的老河道一片绿意,高挑的水生植物已将河面封死。至多到明年,这边的新河道也会郁郁葱葱的。去年秋,施工之前我下到过河底,枯水期,水面宽不过两米,深的地方二尺,现在是汛期,水面展宽,淹没了河底,水深或许会超过一米,看不出来,下次问问门卫师傅。水要够深,年内可以下去试试水,这里到底是上游,比城里的湖泊水质能好些。下水要趁早,草长起来很快的。南面邻居家的小泳池上周过来时正在哗哗地灌水,周末他家的孩子过来玩水。一周后再见,清亮的好水成了一池子绿水,青苔、水华生出。大概是下不去人了。“流水不腐”池水保洁只能靠投药或者是勤换水。这玩水的成本有点高。
tiantou
发表于 2022-7-16 18:37:26
tiantou
发表于 2022-7-16 18:39:03
3366【头伏】老张过来电话:头伏了,吃饺子了吗?还没呢。晚上吧,冰箱里有冻饺子。其实我还没去想晚上的吃食。我给你送点饺子去吧,我们这包了不少,鲅鱼馅的。行啊,你啥时过来?一会儿吧。我们在老太太这呢,一会儿回自己家,孩子开着车呢,在你家小区门口站一下,出发前给你打电话。我这午觉也甭睡了。还是去年初冬见的老张,转眼半年多。“五一”的时候,约了一下,他老家儿,住在我们北面不远,我说什么时候你再过来时叫上我,我也去看看老太太。曾经的老邻居,上一辈的人,在北京的再也没有其他人了。五一没约上,我恰巧在外面,接着防疫形势趋紧,这时候上门是不是合适,还是等等吧。今天是他们周末一大家子团聚,四世同堂,头伏吃饺子。一会儿电话又到,我赶紧下楼。小区门外迎上,老少三代。老张调养得不错,完全康复了,身板儿挺拔,长肉了,恢复了“小胖子”。闺女还是一如既往的那么喜兴。小崽儿见长,我忘了叫什么,秋后要上小学了,他原地打了几个转,没说话,是没见着对手。三年前,也是热天,在西海子,两个小崽儿见面就掐,我家的还长他一岁,但没有他生猛,屡屡败下阵来,被追打得绕着树跑,后来又绕着饭桌跑。又问候了老太太,说身体还行。九十高龄,还行就是健康。我说别晒着了,回吧。我接过沉甸甸的包包,一盒饺子,一个西瓜。饺子还是热的,到家就开餐,下午茶的时间。灰蓬蓬的饺子,皮薄馅大。大概是荞麦面的皮,滑溜溜的,馅子松软饱满,但似乎鱼和肉的比例失衡,鱼的味道淡了些,拌馅好像没用韭菜提鲜。老伴说味道比咱老妈做的鲅鱼饺子还差点。我说你是没吃过咱姥姥包的鲅鱼馅饺子和汆的鲅鱼丸子,那更是一绝。不过这也很不错了,他家上海人,邻居时没见他家包饺子吃,这几十年熬的,什么都得会,南北通吃。对了,刚才老张说饺子是他弟弟包的,没准他弟妹是北方人呢。趁热吃了小一半,半饱。剩下的晚餐煎饺吃。
tiantou
发表于 2022-7-17 11:05:14
3367【抽风】购物有时也舍近求远去大店。日常购物九成五是生鲜,进口货。大店的好处是品种多,明码标价放心挑选,价格或许还便宜,代价是要多走二三里路,要是骑上车子过去,也算不得负担。远处的大超市,一家是西面的“物美”另一家北面的“家乐福”后者有外资背景,这是过去,据说这家已被本土的公司收购了,改了老板,但以往的供应链还在,舶来品多些。看店面墙上刷着的标语“来自26个国家的3000多种商品……”大概说的是来自国外的生鲜和食品吧。设有进口商品专柜,饼干、糖果、罐头、饮料……,偶尔买几样,开开洋荤。稍贵,大老远来的,加上关税,便宜就不对了,只浅尝辄止,不能与萝卜白菜等量齐观。现在的冷链长途运输发达,各大洲的生鲜都过来了。牛羊肉、水产品,价格不菲。不过这都有烹调的门槛,不是拿过来就能吃的,熟悉的还行,比如南美的白虾可以买,澳洲的龙虾就算了吧,张牙舞爪的,咱要是弄回来一只,还不知如何是好。挺贵的,别糟蹋东西。水果是进口货的大宗。物美价廉的香蕉,美洲的香蕉个头大,有时不比咱国产的贵。东南亚的榴莲比海南岛的香甜,有好几年没吃了,觉得它热量太高,有点不敢吃。前几天买的比利时的啤梨,味道一般,性价比不高,大概没有买到好的。这些年牛油果卖的不错,一年到头有的卖,都是南美过来的。今天牛油果的标价有点怪(见图)四粒包装的22元,两粒装的25元。我拿起来两盒比对,大小差不多,产地秘鲁,也是相同的进口商,唯一的区别是两粒装的标注为“即食”果皮已经发黑了,回去就吃。而四粒装的,有绿有黑的,绿皮的可以多放几天,黑的先吃掉。消费者当然要拿起这四粒装的。我拿起一盒,问一旁过秤的员工,为什么这四粒装的比两粒的还便宜?都是一个东西吗。员工说:抽风,谁知道他们怎么想的,前几天两粒装的标价19元,现在标价25元,都是一个东西,不抽风哪会是这样。
tiantou
发表于 2022-7-17 11:06:05
tiantou
发表于 2022-7-18 17:06:52
3368【弄鬼】六十年代出了本《不怕鬼的故事》,想找来看,没能如愿。后来才知道这是古为今用,有点振奋士气的意思。四面受围,美帝苏修两头施压,比现在的国际环境可差多了。于是号召不怕鬼,不信邪,针锋相对。爱听鬼故事,但却不信鬼。我们这代人从小就唯物主义,鬼呀、神呀都是迷信。但听鬼故事都有兴趣,明明是无中生有,听下来也吓得够呛,还是愿意听,物以稀为贵,其实也难得听到,老师知道也不会讲,西游记的故事除外。小孩子之间,或者听大孩子讲起,装腔作势的多,瞎编乱造。《不怕鬼的故事》都讲了些什么?我成年以后,才看到这本书,大概都八十年代了。翻了,大失所望,我不知道是不是同一本书,我现在连其中的一个故事也想不起来了。就没认真看,不信鬼,又过了好奇的年龄,怎么能看得进去呢。古人开化的浅,如孔子这般“不论鬼神”的不多,大多深信不疑或是将信将疑,解释不了的都归于鬼神,成为故事传说的一脉。看《历代小说选》精灵鬼怪的内容不少。在魏晋六朝小说部分选了曹丕《列异传》中的篇章。曹家的三位都是好文章,诗作上儿子稍逊父亲,可在作为上,曹家老二比他爹敢作敢当,废了汉帝自己称孤道寡,魏文帝七年。而且在文学上还是多面手,比如他故事讲得好,好像有点偏爱灵异之事。本书中选了他的四篇,没别的,都是神神鬼鬼。《望夫石》篇家喻户晓“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妇携幼子饯送此山,立望而形化为石。”其他三篇都是闹鬼。《谈生》篇说的是人鬼情未了,《刘伯夷》、《何文》则是打鬼的故事。后篇的故事梗概:邺人何文搬入凶宅 ,入夜手持利刃坐在堂上,二更后,小鬼现身,何文喝问堂下何人,黄衣者说“金也,在堂西壁下。”青衣说“钱也,在堂前井边五步。”白衣说“银也,在墙东北角柱下。”……天亮后,何文依次掘之,得金银各五百斤,钱千余万……宅遂清安。何文前面几任房东殒命,何文不怕鬼、打鬼的结果是敛财而后再无鬼魅魍魉闹妖。、3369【白衣素女】小时候看过一阵子幻灯片,比老师单纯讲故事有意思,彩色的图片打在白墙上,看图说事。看幻灯是比看电影要低一个档次的娱乐活动。最初的童话故事人物,像“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都是这么认识的。到了小学的一二年级还看过,像“东郭先生和狼”“田螺姑娘”等等。小孩子最早的是非观念就此生成。东郭先生的丑恶不分,老猎手的化险为夷的智慧,小故事中满满的教益。人生后面的一个个故事,还有现实生活的教育,最终塑造出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田螺姑娘的故事说的是勤劳、清贫的小伙孤苦伶仃,一日在河中捞起只硕大的田螺,养在家中水缸内。之后每日耕耘回家,屋子被收拾的井井有条,餐桌上有吃有喝,不知是何人所为、馈赠,这一日有心提前返家,真相大白,原来是得到幻化为田螺姑娘的的仙女照应。结局大概是好人好报,用现在的话说“有情人终成眷属吧”。小孩子时还不知有这话,但蛮好的大团圆结局。低年级的小学生已然不信神和鬼,但这类故事还是愿意听的。姑娘、小伙的故事也算得上两性相悦最初的美好启蒙。翻看《历代小说选》,其中一篇魏晋时期的《白衣素女》讲的正是田螺姑娘的故事。小伙名谢端,晋安帝时人,天帝看小伙恭慎自守故遣仙女守舍炊烹,谁知小伙的好奇人揭破真相。结局是田螺姑娘留下螺壳“以贮米谷,常可不乏”“端请留,终不肯。时天忽风雨,翕然而去。”结局并不是记忆中的圆满。刚识字的时候,三年级以前,读了许多民间故事,各民族的都有,国外的也不少。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说故事,包括这个很古老的故事,两千年前就开始讲了,讲到了今天。今天的受众,小辈的大概都看不到这些故事了吧。看幻灯这事现在彻底根绝了。八十年代西直门内新街口还有家幻灯片厂。电视大行其道后,小孩子就不看了,待到网络发展起来,教学幻灯片也被取代。我所以记住了这个故事,是看完幻灯片之后,我添了个外号“田螺姑娘”让我非常恼火,跟随了我很久,我又封不住他人的嘴,直到新的外号出现。
tiantou
发表于 2022-7-19 17:06:32
3370【路遇】上午出门采买,一出楼门见着从北面过来的老宗,老没见了。不易见到,都家里猫着避暑,近些日子连续好几天35℃,能不出来就不出来。自从改为三日一核检,就不容易碰头了,都在特定的那一天上街,这些日子核检就再没见着老邻居,最近的一次核检,午后四点多去的,不必排队,到了就检。老宗披挂整齐,帽子、墨镜、口罩,拄着棍,身后拖着小车。打招呼“买菜”“买菜,哪买呀?”我问。到南面“香果生鲜超市”。那不挺远吗,三环路南面,都跨区了,那边店的东西好啊?挺整齐的,我买的种类多呀,再说我的钱也存在他们店里。天太热,我就家门口买了,门口都有,走你的吧。分道扬镳。老宗近来身体不错,往南去一个来回得三里多地,穿行三环路,上天桥或下地道,满满当当拖着小车,这天得走出一身汗。不过,人能走就挺好,前两次碰到,他都是空手跟着去买菜,今天又独当一面了。天热,懒得做饭,中午再走一趟,拎上饭盒去北院的老年驿站打饭。南楼前见到了老领导,拎着个袋子在往过走。我摘下镜子,拉下口罩,上前打招呼。老领导习惯性地伸出手来,握握手。“你是不是就住在南院啊?”对呀,在南院。真是老没见了,一个南院,一个北院住着,在这院子里从来就没碰到过,还是四五年前在海口见过面,一块吃的饭,老领导给我写了个条幅,想不起内容了。那之后就再没说上话。住的离着不远,见面可不易,天天核检的日子也没见到过。不少老人家没有接种疫苗,也不核检,深居简出规避风险。我说您老这是出去采购。他手里拎着个空袋子。不,我往家去。一指身后,我刚刚店里做完按摩,盲人按摩,你不去,我不去,人家怎么维持生活呀。是呀,以工代赈,对残疾人更得支持一下。我知道老领导退下来之后,一直在做公益事业,弘扬红色传统,资助家乡贫困地区办学。走在前面的老伴回头张望,我说您回吧,老伴等着您呢,挺晒的。几年不见,老领导步履蹒跚,小步慢慢往前挪。八十好几了。上了台阶,来到老年驿站,我比饭来得早,门外候着。回头观望老领导,远端醒目的白发晃动着,往北楼去了。
tiantou
发表于 2022-7-20 17:19:57
3371【宫门口】北三环路,一路之隔划分了海淀、西城两个区,北面是我们海淀区。跨区之旅去买菜感觉远了点,主要是穿越车水马龙乌烟瘴气的三环路。走高,过街天桥,要不就下探,地下通道,人要是再重载,就吃些力气了。主动锻炼的,再远点也不在话下,为了一口吃的,物美价廉的蔬果也值得来来往往。老李前些日子与我推荐,大概也是老宗去的那家店吧,说有卖“宫门口”馒头的,好吃,买馒头就去那。老李河南人,年轻时来到北京,还没我居京的时间长呢。我怎么不知道“宫门口”的馒头好,只知道“柳泉居”的豆包。宫门口,我熟,那周边的几条几条,东岔、西岔的胡同我走过多次,有同学、同事住在那里。老字号是“白塔寺”立那七百多年了,塔的边上有个豆腐坊,我们西四那一片吃了它多年的豆腐,七十年代中期搬迁了,说它把白塔熏黑了。至于早点铺,小餐馆不老少的,没听哪家的馒头出众。将普通大众吃食做出名堂可是不容易。我得尝尝。老李都八十多了,为了这一口不辞辛苦,我还与这宫门口称得上有着老邻居的情分呢。走上。九点出门,趁着凉快,35℃是午后的气温。大厦楼下的两家底商都排着食客,巴比包子比兰州拉面馆的队伍长。巴比的效益好,仅仅四五平米的工作间,适应了写字楼小白领们匆忙的餐食节奏。比邻的两家大店,“转转小火锅”和“铜锅蛙”都贴出了转让告示,前者开张不足一年。幸瑞咖啡店恢复堂食后坚持了下来,里面的人不少。路对面是长长的队伍,百十人,核检的队伍,上午是九点到十一点,小白领们,检完了去上班,就一早的人多。前面的清真寺的大铁门上贴着“紧急通知”凑过去看:疫情期间暂停各项活动。一看落款,是一月份的。一道门开着,二道门关着。这还歇着呢?三环路上一派繁忙。正是上班的高峰期。辅道上的公交车走走停停,到点就堵。行人走地下通道,暑热的天气比上行过街天桥要凉快。再次冒出地面时就见着“宫门口馒头铺”的大招牌。、3372【馒头铺】先去看的“香果生鲜超市”。两家是一事,“宫门口馒头铺”占了小超市临街的一角。果然如老宗所说的“整齐”,蔬果分门别类,一个个小格子、小袋子码放整齐,品种多。苹果有三个品种,这季节秋果没下来,我家门口的超市就剩富士果了。小店也有进口的香蕉、猕猴桃、牛油果,牛油果标价9.9元/粒,比家乐福四粒装的个头稍大。坚果摊上品种齐全,品相不错。腰果、松子、开心果比我在网上买来的要个大和便宜。菜棵打理的干净利落,都是净菜,回去不必劈帮子。顶上挂着标价的牌子,一一对应,分别标着会员价/零售价,一目了然。我挑了棵白白净净的大白菜放进包里。会员价是1.28元/斤 我不是会员,1.58元。过秤、付款后出门转到西头的“馒头铺”,是经营面食的铺子。馒头就有八九种,全麦馒头、开花馒头、烤馒头、上上签馒头……什么是上上签馒头,难道是白塔寺开了光的?小妹递过来一包,外形如两头尖的梭子、大小如水磨年糕般的模样。“这是全手工制作,揉的时间长,六个八元。”我还是先来两个传统的戗面馒头吧,1.2元/个。馒头铺不光卖馒头。其他的面食也有四五十种的样子。花卷、豆包、菜包、窝头、发糕、年糕……各式各样的,下了工夫。想都尝尝,也不能都买上,得分期分批来个七八次。要了菜团子,一共三种,一样来一个尝尝。新品推荐“北大荒贴饼子”,黄、黑两种颜色的。玉米饼子该是金黄的,要了一个。小妹说黄颜色的是玉米面、豆面和小米面,三合面的。买了一包,够吃两天的。我问小妹你们这家的总店在宫门口吗?我们总店在西城区香厂路一号,在友谊医院附近,宫门口有店,最早是在那起家的。我问在宫门口什么地方?宫门口地区有好多条胡同呢,在哪条胡同啊?小妹说没去过,不知道。我又问你们总店开了有多少年了?20多年了。还不是“老字号”有多少分店呢?现在。我们在北京有18家。这宫门口馒头铺可以常来。只要好吃,多远都不嫌远。
tiantou
发表于 2022-7-20 17:21:20
tiantou
发表于 2022-7-21 19:41:43
3373【聊着】拎着包往回走,单程耗时12分钟。不紧不慢的步幅,一小时10里的速度计算,这段路约2里地,往返4里。走在外面还有点小风,出来一趟比猫在家里舒服。不是有采购的任务也许今就不出门了。进了小区大门,头一眼看到树底下的“老可怜”不知他何方人士,住哪个门洞,看着比我年轻就半身不遂了。有好一段时间,几乎每次出来都能见着这位,推着个底下带着小轮的椅子,端坐上面,看着来来往往的路人。等我外出回来时,他还在,又另换了个地方,太阳转,他也转,但从未见他跟谁说话。看他行动不便的样子,可能与人交流也有困难,找不到说话的人。迎门的花池子种了一圈美人蕉,春种夏长,美人蕉密密实实长了一米高,快要抽花苞了。绿叶挺拔之上几颗白发苍苍的脑袋晃动着,是老者们在扎堆聊天。老人家知冷暖,这个日子哪凉快哪呆着。大太阳天,自然是阴凉地,阴天还要循着风流之地。我们这个院子的“风洞”是在最北端的连体楼下的小夹道,正是南来北往的风道,就是没风的天气这里也徐徐生风。不过这地方早被小孩子们霸占了,横躺竖卧,有的家长还铺上了席子,玩具一地。老人家常常占据树荫下的长椅,不过这无风的天都是追风的人,大门口这也是“风口”老人家们在哪风口就在哪。一眼扫过去,美人蕉大叶子托起几个老翁,光头的、苍苍白发的,看着都面生,但分明有我熟悉的声音吗。我绕过花池子看,果然是老王在呢,坐在花池子边上,抽着烟卷,嗓门老高,谈兴正浓。又在这聊呢,我打个招呼后告辞,别打断他们热闹的话题。住在这个院子里的同事不多,越来越少,都难得一见,有的一年两年不一定见上一面。只有与老王常常碰面,前些年是在泳池,这二年在院子里相遇,老王也承担家庭的采买,再有就是楼下抽烟、聊天。估计他也是家里禁烟,老同事见不到几个,但满处不缺老头。老王早年在京南的大厂子干过,做群众工作,有人缘,聊聊就熟,退休十多年,遇见新人,结交新人,结识了一批批的新老友。说说话,共度寂寞。得跟人家老王学习。、3374【排着】快四点了,从乡下回来,车场泊车,背上包包直接就奔了核检点。每三天一检,这是第三天,不知为什么核检的记录为第四天,莫名其妙。今天的队伍好长,都排到了清真寺对面的位置,总有一百多人吧。夕照还挺强烈,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段,排上吧,不值当回趟家再出来。队伍拉的挺长,其间断断续续,队伍的中段以后没有西面大楼的遮挡,全仗着几棵小树遮阳,有几个路段,短的几米,长的有十几米阳光灿烂,谁都不肯干晒着,后面的队伍,被阳光中断成几截,后来者都明戏,不会有人插队,都往队尾去。这也挺好,老天的规矩都自觉执行,队伍启动了,大跨步前行十多米,跨过灼热又进入阴凉,多有幸福感。队伍不紧不慢,多数人都在刷手机。排队也好,乘车也好,手机是抗拒焦虑的利器。有希望了,快到检测点。对面来了李老师,在往队伍后面走,没瞅见我,眼看要擦肩而过了,我扬起手打招呼:干嘛去?你在这呢,我也核检呀,今天这么多人?我说,故意提高嗓门:您不用排队,来了直接做,80多了不用排队。我知道,我上次来这就二三十人,没多少人,今天是怎么了。我说您也别往后走,我排到这二十分钟,你就站我这吧,八十多不用排队的。我这是说给后面人听的。说她老李70岁有人信。您老伴怎么没来呀?他和我不在一天核检,老李说午觉睡过了,要不早点就来,我这是第四天了,再不检进商店就麻烦了。我说商店门口登记姓名电话也可以进入吗。咱们有智能手机吗,老了老了,也算享受了现代生活的便利,干嘛还要麻烦人家呀。我说是啊,你们比我们这个岁数的人经历丰富,民国、抗日都经历了。我们可不算抗日,还是孩子呢,卢沟桥事变那年出生的。那不是见过日本鬼子吗,鸡飞狗跳的。是啊,那时也是糊里糊涂的,我记得有个老太太,人家问她国民*好还是共产*好……没答对,就丢了性命……还是享受当下生活吧,我说给您一包马齿菜,我这有两包,自家地里摘的。老李到我那去过。中午摘的黄瓜已经下肚了,包里还有几个秋葵和茄子,茄子已被虫子啃得遍体鳞伤,拿不出手。
tiantou
发表于 2022-7-22 18:01:17
3375【青花瓷】去秋一别,老友就一直没见,本想在海南可以聚聚,但疫情不消停。回了北京更不消停,好不容易“动态清零”消灭了中高风险点,这不又来了。来就来吧,三年,人都皮实了。生活要活跃,经济要发展,近期市府为刺激消费,还发放堂食券,据说网上数分钟就抢光,比国债消失得还快。老百姓买房缺钱,饭钱可是不缺。十万八万的买一平米,这笔花销,还是吃了比较合算。未来呢,十万八万的房子会掉价,餐馆的花费只会走高,但愿别涨得太快。老刘俩口邀着聚餐,车公庄“壹零捌道”餐馆。这地方我熟悉,曾小住一段,但这家餐馆没听说过,餐馆不少都是几年就变脸,108或者是这家店的门牌编号呢。餐馆是新开的,楼面是几十年了,原来也是一家餐馆,改建了,里面还小桥流水,蛮宽敞。老刘俩口先到的 ,说是老没见了,都是这岁数的人,原来还说七老八十的,说的都是人家,一下子成了我们自己,这疫情闹的,离着这么近也难得一见,不能再等了,这一年又过去多一半,还是赶紧安排见见,谁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到。老刘又说到海南,回来费了大劲儿了,买票退票,先后折腾五次才回来。说话间,老赵进来了,穿了一身青花瓷色调的改进型旗袍。不是天热就走过来了,说是公交车等的时间有点长。问我的老伴:这身衣服还认识吧,咱们一块到清河毛纺厂买的料子,回来让姜师傅给做的,有多少年了,二十多年了,前些天翻箱子才发现的。上个世纪的服饰今天又披挂上身,这在中老年男士们这里不新鲜,女士呢,光是这腰身尺寸,保持几十年不变可是下了工夫的。二十年的服装还时髦吗?什么为时髦?西人有此一说“外婆的服饰”。不过这才二十多年的轮回也太快了吧。时髦不时髦的,全在个人的感觉,自己觉得合适就成。这青花瓷色调穿出来,绝不会撞衫,在这暑热的日子里还有种清清爽爽的感觉。换一身火红的大裙子试试,这日子大概不会有人穿着一团火上街。、3376【壹零捌道】聊聊健康,老人家最关注的。几位还都好,能出来聚餐,吃的饱睡得着就挺好,一吃一睡,体能最重要的。吃药片助眠的也问题不大,利大于弊,能自然睡和醒的是天作地和,求不来的。刘家先生是内行,退休后一直在琢磨《黄帝内经》。说这书过去是考功名秀才们的必读书,我们读过大学的,有几个读过这本书。退休后才开始看,明白了不少道理。他说起中医的辨证治疗和养生头头是道。这道我暂时还听不进去,但有一句,大意是“久病者不死”。文言的说法比这好听多了,我没记住。但多人都说过这个道理:老不生病的人,容易“嘎嘣儿”了,病病歪歪的药罐子且活呢,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人。带病生存,辩证养生。学以致用,这些年他们俩口保养得不错。还站桩吗?站着呢,老刘俩口一直继续着。你们认识的谁谁走了,才60多,原来是搞汽车的,老赵提起。我不知道是谁,也没听进去。说着说着,老赵又说起跑医院、照片子,打吊针治疗胰腺炎,没少花钱,说了好一阵子,又说起给小狗买了口罩戴上,省得它出去乱吃东西得病。原来是她家的小狗得了胰腺炎。白为她担忧了。小狗养长了通人性,出远门都带上,日常的遛狗天天的,连带着人也遛了,要不身材保持的这么好。有病治病,人道主义对待之,定期宠物店保洁,洗个澡一百多块。聊聊小辈的 ,小辈的人丁不旺。有苗不愁长,有孙辈大的都上初二了,小的也上了一年级,古稀之年含饴弄孙。没影的呢,你着急有用吗,孙子耽误就耽误了,都随他们去吧,年轻人跟我们不一样,各自的生活,现在,十年五年就有代沟了。菜品上桌。凉菜、热菜、汤菜。最后上来的是鱼头泡饼,洗脸盆的口径,卧着胖头鱼的大脑袋。我问上菜的姑娘你家店名壹零捌道,是108道菜的意思吗?姑娘说,我们是水泊梁山108位好汉的意思,我们这是鲁菜。怪不得一进门就见着烤炉前挂着白净的鸭坯子。早年鲁菜在北京一统天下,话剧《天下第一楼》说的烤鸭店就是我们山东唐姓老家人开的。不过这鱼头泡饼可不属于鲁菜,早年的食谱里不会有。这家店的做法,用大酱烧的是没错,但主要食材不对。鲁菜是讲究海鲜的,但不讲究鱼头,整条的鱼上桌。再说主要是吃海鱼,靠海吃海。刘家先生也说,过去就是老北京人也讲究吃海鱼,河鱼土腥气,我小时候吃的是带鱼、黄花,很少能吃到河鱼,产量很少。我也有这印象,直到六十年代后期,鱼店里才见着卖河鱼的,还是活的。、3377【紧迫感】人过七十,身体就走下坡路了。保重身体,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出去走走,没去过的地方争取能走到。疫情三年,老刘俩口没闲着,抽空子就往外走,约了我们几次,我们屁股沉都没响应,都是不到十人的小团。前两天他们才从河南返回。说是看了三门峡,这是我们这代人心目中的标志性水利枢纽,还曾经为它心潮澎拜过。“现在还能发点电。汛期排沙……”我想起前几天见到黄河排沙的小视频,是小浪底还是三门峡,挺壮观。三门峡的记忆,也有后来的遗憾。这一程二位还去了洛阳,看大佛,到了南阳拜了卧龙诸葛,想再走郑州,突发疫情,及时改变行程,提前绕道回京了。我问刘家的先生,这次你们去三门峡吃到黄河大鲤鱼了吗?人工养殖的还是野生的。野生的,黄河大鲤鱼必须在浑浑水里生长,清水里还养不好,不是那味。黄河大鲤鱼许久没有吃到了我问起这几年,去海南过冬不算,每年你们还要安排两三次外出旅行吗?不止两三次,我们只要有空就往外走,疫情有缓就让旅行社安排,十个八个人,灵活,我们提要求,旅行社安排行程,人家旅行社的经验丰富,一切他们都打点了。我们马上还有个庐山避暑的项目,晚上高铁,一早到九江,上山,半天周边活动,半天安养,一周下山,有兴趣就加入一下吧,趁着现在身体还行……老赵说,我的小狗可是把我捆住了,离开的时间不能长了,要不谁管呀。我问起老赵歇了没,那点公家的事办完了?还没有,两项,已经推掉了一项,老赵说。想当然不会累着,又不是实打实的业务指标,务虚的成分多,这活也得有人做。老人家有点子事干,比闲着发慌强。赵家先生也还在干着,公益的事。这代人践行 “为共和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真不多,这是一对儿,都五十多年了。吃不动了。胖头鱼个头大 ,肉多。光盘行动,鱼汤里的泡饼捞净了,有点咸。一锅冻豆腐烧肘子又端上桌子。实在是吃不下了,打包吧。能吃就是好事。老刘说不少人最后都是饿死的。想想是这么一回事。咱们还得多吃几次,过了伏天咱们还得再见面。
tiantou
发表于 2022-7-23 19:29:33
3378【遛弯】午休后出小区大门,顺时针方向转一圈。东面核检点,南面报摊、银行、邮局,西面市场、超市。不虚此行的话,一圈下来采买、服务都能办了。来到东头,见着孤零零的核检小屋,没见便道上排队的人,怎么会没人呢,周末人少,队伍短点也不会一人没有,不会撤点儿了吧。快走到时,见到有人过去了。就是人少,这个时段午休的还没出门。头一次碰到“大白”候着我。走到窗口,验证后转过来,面对着,下拉口罩、下蹲、仰头、张口……早已熟练的连贯性动作一气呵成。 往南走。公园的西南门外的老头正在牌局,十个八个人,打的、看的,上下午都设局,晚饭前散伙。暑热躲避太阳,牌摊往南移过几十步,扎在变压器架子的下方。真不讲究,老几位头顶着个大铁家伙,高个的腰都伸不太直,幸亏都坐着。虽然万无一失,但滚滚电流缭绕着,这磁那波的,多少得有些感应吧。街边的牛羊肉铺门可罗雀,上午这里经常排着长长的队伍,不少人挺远的都来这采购,讲究。这时候来不好吗?不排队,货等人。可能是下午的品种就不全了吧。几家清真馆子安安静静的,过了午时的饭点。夜幕下这里才开始一天的热闹,推杯换盏,由里到外。路过官茅房而不入。过去我还是挺愿意享用周边的这项公共设施的,方便、干净,硬件比咱家的好,卫生打理一天得几十遍。自从疫情之后,这家门口的方便还是回自己家吧。走到南头街边的报摊。上月初开张后,摊主湖北(南)的老婆换成了河南的老头,老头不善推介,除了报价,没话,正在刷手机。报摊重归丰盛,立着、躺着的满满当当。买《南方周末》和《讽刺与幽默》,后者还是1元,有好多年没买过了,看看新变化。今天没有采购任务,不必往西去,回转北向。多走几步,跨到路西,路东一片阳光灿烂,路西是一路的阴凉。迎着太阳走,今天33℃,不算高温,上下也有灼热感。走长了也要汗流浃背。有建筑物遮蔽,人就从容多了。
tiantou
发表于 2022-7-24 17:32:01
3379【鲁豫有约】《讽刺与幽默》老相识了,八十年代初吧,还订阅过一阵子。至少看了十多年才罢手。后来是在图书馆偶尔翻翻。主要是觉得好的漫画少了,只是感觉。这大概与听相声似的,年轻时动不动就乐起来,上岁数后就不行了,年轻人还在乐,我倒觉得没什么可乐的,都有了预判,没有那种意外的欢喜。这份报纸的版面增加,最初就是四版,后来十几二十版,文字量增加,长篇的卡通画也上来了,精品少了,看不过来,也就放下了。说不上我有多久不曾掏钱买这份报纸了。报头没变,还是华君武的题字。只右上角多出一块二维码“扫码订阅《讽刺与幽默》可以破月订哦!”我想不起来,这是份周刊还是半月刊呢,当下的是第1437期。现在大报小报都缺用户,娱乐性质的也如此。头版图文“河南赢了,山东没输。”文/汪金友 图/臧强,都是新人吧。看下来,没讽刺少幽默更多的是感动。这篇图文说的是中下游两省合作治理黄河之害。数千年的黄水之患,工业化、城市化又添了污染之害。以邻为壑,水往低处,下游省份叫苦不迭“苦上游久已”。这些年的治理,河南境内沿黄关了无数的污染厂子,大力治污。山东省提出,你们上游努力减排,我们下游的也要表示表示,可以签个协议,以后只要水质提升一级,山东给河南6000万元奖励,如果下降一级,河南给山东补偿6000万。去年开春双方签署协议。鲁豫有约一年之后,入境山东的黄河水质提升了两级,近日山东拨付河南生态补偿资金1.26亿。鲁人做了笔合算的买卖“上游松一分,下游就得紧十分。”山东没吃亏,上游的减排,减少了本省的治水成本和治污效率。而河南段要保持较高的水质,需要长期的持续治理和投入,6000万不是好拿的,万一水质保障不了呢。豫人明理,高风亮节大局为重,主动承担了风险,自我施压来保证水质的达标,新时代的担当之美。前不久,新闻中曾播报,我国主要水系,长江、黄河、珠江等入海口的水质明显提升。、3380【阅览】二版栏目为“社会走笔”新闻的漫画形式表达:前有北京国家植物园,现在又有了华南国家植物园,南北两园;互联网医疗的利与弊,当下用户规模达2.98亿,随之而来的误诊、AI开方、先药后方乱象频出;某医院椅子收费使用引争议;军字号烟酒严禁线上线下销售。这后一条才属于新闻,它不说我不知道,是近日六部门联合发布的通告。军字号酒流行了好几十年了,总是被当做上品摆到桌上,喝到过好多次,咂巴不出好赖,现在说它们纯属“蹭军方的流量”。这种酒应该还是有的,至少过去有。不知现在部队是否还经营农场,如果有种粮、喂猪、造酒就少不了。不打仗了,逢年过节也得喝酒。三版“人生百态”的数幅的总标题是“殷切的期待,终究是错付了……”对官的期待,官员被关起来了;对文艺批评家的期待,结果都没带着嘴来;盼来了救援人,结果我成了你们摆拍出名的背景;期待中的花花世界,却被手机晃瞎了双眼。都是些生活中事与愿违的尴尬事。四版“域外传真”国际题材是漫画的传统地域,画作是匕首、短刀刺向对手。早年的阵线分明,东风、西风,丑恶的嘴脸,怒吼着打到,也有支持的,挥起的拳头,亚非拉朋友。那一批画作,大报也都有小画的点缀,美术作品讲究要配合,要服务,华君武、方成等等。漫画也是一个历史阶段的风向标。几十年过去,又是个轮回,敌、我、友。看这一期的国际版。一共五幅时事画作,四幅与美国相干。“美式民主的破气球摇摇欲坠”“拼凑反华包围圈的沙滩堡垒”“分裂:自由女神与不再驯服的欧洲牛”最后一幅“失去价值的小兄弟”画面是被美国人丢弃的两枚将燃尽的火柴棒,“小兄弟”所指是谁?没看明白。漫画的意思有时是需要猜的,知识背景不一样,理解也可能大相径庭。(附画作)第十六版,广告专版。十六分之一,加上报头的本刊广告,比过去的广告篇幅少多了。报纸的销量不好,广告很难拉来。读者喜欢。
tiantou
发表于 2022-7-24 17:42:14
tiantou
发表于 2022-7-25 16:04:48
3381【新人】当下的大报中规中矩,“讽刺与幽默”属于小报中的大报,隶属于人民日报的增刊,架子端着,与新闻联播差不多。时代发展了,即便两国交恶,也要外交辞令,剑拔弩张的那是过去。看上一版的漫画(如上),比较上一轮振臂打倒的画面,这需要去翻几十年前的故纸堆,当下的漫画温和多了。但其间诉求还是明显的。算不算“污名化”抹黑对方,各有各的道理,这也都是对等进行的。打嘴仗强于真枪实弹生灵涂炭。当下的热点是俄乌之战,漫画也得配合上。看新闻联播报道:俄通社怎么说,乌通社怎么说。好像自己旗帜鲜明地站边就不大合适,世间的事复杂,不是一个对错是非可以判断的。俄、乌曾是一家,搞得如此不共戴天,北约抱团打群架,这些年肢解这个,轰炸那个不得人心,这回轮到俄罗斯也搞上一回,回拨。历史上邻国的恩恩怨怨,你争我夺大开杀戒,远比现实的定点清除要残酷。历史有点远,但它关照着当下。当代人说当代人的事,利害冲突,只有当事人最明了。旁观者不一定清楚。你支持哪一方,都是友好国家。都有各自的道理,只能不痛不痒地呼吁和为贵。这也是当下不宜公开讨论的事,网间自媒体早就掐起来了,主流媒体只能端起来。读报,看新人新作辈出。在我孤陋寡闻,又不是行内人,竟然没有一个熟悉的作者。悲从中来,一代人远去了。老一代漫画家盘踞报刊好几十年,到世纪之交时,还能见到他们的新作,华君武等一大批,“小丁”,丁聪也许算是殿后的一位。年岁不绕人,这批人都走了。当初中年的一代人呢,我想起了王复羊、毕克官、徐鹏飞 ,他们还画吗?这份报纸的可读性高。当下的大报,寥寥的读报人,你能看一半吗?或者三分之一。大报的内容大多可以听到。这份报纸,漫画专刊,耳朵派不上用场。从内容计,图像比文字吸引眼球,而且还都是点意思的内容,嬉笑怒骂的。终于见到熟悉的名字,华君武。第五版的报道“艺术为人民—华君武漫画展开展暨文物捐赠仪式在延安举行”老艺术家的画作已成文物。、3382【漫画】我喜欢看漫画。报刊中的内容唯有漫画落不下,到现在单位赠阅的《中国老年》其中只漫画必看,水平是差些,那是因题材所限,《新华文摘》的漫画页就好多了。用画来说事,古老的智慧,早于文字的表情达意,后来中国这一支演化为方块字。现在倒回去,没有文字,或少有文字,以画会意,不言自明,有点像猜谜,看出其中的道道,也是乐趣。画面也可以来的直截了当,富有冲击力,令人记忆深刻,比文字还记得牢。比如早年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旧民国的民不聊生成为具象,本期报上的《分裂》欧洲牛的前倨后恭之形象毕现。漫画的讽刺与幽默,多种流派。丰子恺的平和、张乐平的烟火气、华君武的批判,各有其美,丰富了读者的阅读感受,希望多多益善。国图的漫画图册有一大架子,无古有今,漫画的年头不长。老上海的漫画是最早的,述说上海的人和事,七八十年代再版了一批,早于张乐平爷爷的画作,张的漫画是我看到的最早的系列漫画。儿童养成的审美,以至于后来再看到更早些老上海漫画,都觉得差点意思,三毛系列中的人物,或美或丑都挺有意思。舶来的,我似乎看过米老鼠唐老鸭的画册,漫画性质的系列画幅,太早了。而后上小学后看的《洋葱头历险记》少年报上连载,每期数格,外国的题材,大概是国人画的,那时刚识字不久,内容没记住。没过多久,“洋葱头”,让给了“小虎子”后来小虎子还学雷锋……一代人的审美 。八十年代电视普及,日本卡通画与日系电视剧都进来了。下一辈人看的是蓝精灵、花仙子、一休哥,将传统的漫画挤到一隅。《讽刺与幽默》登载了不少这类画作。同期台湾系列的蔡志忠也进来了,比日本画强,同族同根的易接受。日本卡通画太滥,真看不下去。这算是代沟吧。现在报摊上的漫画书花花绿绿或者还是日式的传承,应该是国人画的,画给新的少年。八零后长起来了,开始作画出品,有了孩子,将自己年少时喜欢的再现了出来,连环漫画。我还是喜欢看单幅的,省眼睛,有味道。
tiantou
发表于 2022-7-26 18:27:30
3383【国槐】做完核检就进了边上的公园。有半个多月没进来了,上次进来也不是游园,路人,穿过公园去坐公交车。公园里一早一晚的人多,人少的时候,太阳当头,都不乐意进来。今气温33℃,午后阴天,有小风,园子里还行。走上一圈,逆时针,往南头,再兜回来。南头蓝球场上没闲着,小伙们蹦跳追逐,放暑假了。转到器械运动场,聊天的的老人,赤膊的老头与杠子较劲。儿童游乐园虚位以待,家长不过来,孩子也过不来。来到北头,羽球场、兵乓球台满满当当,老头们挥汗如雨,难得阴着个天,要不这地方只有一早一晚才热闹。一路走下来,园子的南部遍地的槐花,白花花铺地,还未来得及清扫,草稞子里也是。头顶上也开得满满的,头顶上比地下的多。奇怪的是没什么香气,正是盛开的时候。我的鼻子不灵了?不会吧。看甬道边的一棵老树,钉着绿牌牌“国槐 清代二级保护……”百多年的树,一个半人能搂过来,架上了拐,老了也开花,猫腰拾起一朵,送到鼻下,竟然没有味道,千朵万朵的都没闻到,凑到鼻下也不行。前面甬道两旁也都是槐树,年轻的,也没啥香气。我记起八九十年代父母家住在月坛北,三层楼,楼顶是大平台,父亲在上种了一片瓜菜,我常到楼顶遛弯,楼前是一排槐树,树冠高过了平台,枝杈搭在平台之上,这个季节花开得厚厚实实,白浪翻滚,香气袭人,浓得有点让人窒息。揪下一串,检上几粒放入口中,甜、酸。都是槐树,两边的槐树差别太大了。或许那种是洋槐(刺槐),树种有差别,院子里的树龄当时年近半百吧,那片楼房始建于五十年代初。那片房子还在呢。国槐是北京的市树。洋槐不是,树形、树叶都差不多,大概香气不一吧,“五月槐花像”大概指的是洋槐,现在是农历六月里,洋槐大概是开过了。槐树都受“吊死鬼”(尺蠖)的危害,不过这些年,房前屋后的不大见得到虫害,估计是没少打药,这未必就好。将槐花投入口中,嚼了,没有香气,甜丝丝的。
tiantou
发表于 2022-7-26 18:35:19
tiantou
发表于 2022-7-26 18:36:06
tiantou
发表于 2022-7-27 17:28:54
3384【27日】网上有推送“历史上的今天”天天见面,有时也点开看看。这个日子曾经发生过什么大事。此栏目多辑录人类的战争、考古发现、科技发明和逝者,点到为止。此生短、见识少,所辑录的大多都是不知道的人物和事件。看到了,过眼云烟,就翻页了。不知道的还是不知道。浩如烟海的人类遗迹,先人的作为,一场战事、一项发明,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才有了当下世界的面貌。可是我们却不知道他们。想想我们自己的这个家族,祖辈的还知道点,高祖呢,没有祠堂、族谱,一切都将逝去。栏目中的点点滴滴,历史上的大事记,千年、万年,也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湮没的。这一期的“今天”从公元751年的一场战役起始,那是谁和谁的战事,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到 2006年伊朗新发现88块楔形文字刻砖止,这个想知道,又懒得去查找。其中记录了几位当年今日的逝者,我们知道谁呢。1011年的这天,北宋理学家邵雍去世。几人知道他。1958年陈纳德过世,同代人,知道抗日的国人就应该知道他。1984年盖罗普民意测验首创者去世。这位就不知道了吧。我们这代人熟知是马可,1976年,当代的作曲家。网上去搜索马可的进一步的信息,出现的竟然是位隔着好几辈人的白面小生的图片,满拧。添加上“作曲家”条件,再搜,有了,延安出来的作曲家。我们熟悉的歌曲《南泥湾》《夫妻识字》《小二黑结婚》我们后来也吼过的《咱们工人有力量》还有唱到今日的《白毛女》都是出自这位。作曲家马可病逝于1976年7月27日。这一日是唐山大地震的前夜。一人去世,换来了一大家子亲属的生。亲属闻讯立刻南下奔丧,离开唐山,当晚房倒屋塌,数十万人死伤。明日的“历史上的今天”唐山大地震必然是记录在案的。惨痛的亲历者,不少还在世。忘不掉,改变了多少个人生啊。我们还哼唱着马可的曲子,我们还想起那日倒下的亲人、同学、同事和当日年轻的自己。我们在哪里,那一个7月27日,不清楚,7.28 的24小时,大概都能回忆起来吧。
tiantou
发表于 2022-7-28 16:37:39
3385【人祸】7.28,1976年的大地震,不可抗力。至今人类也无法预测脚底下的这块大板。昨日菲律宾七级地震,数十人伤亡,前数日,日本火山喷发,天灾。今夏,欧洲到东亚一线的高温天气,年初就有预报,多地测到高温历史极值,这就不完全属于天灾了,是人类工业化作的,环境破坏,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都是预料中的。岛国不仅地震,还有未来的水淹之灾。天灾加上人祸,灾难就来得快。近期斯里兰卡遭遇劫难,两千多万人口的国家,缺粮、断油,物价飞涨,民众上街,政府破产、总统外逃……我们对这个不远的邻国不生疏,早年的“狮子国”“僧伽罗”,锡兰时,六十年代,班达拉奈克夫人来过多少趟,赠送小象“米杜拉”互通有无,友好邻邦。改朝换代后,国名也改了,斯里兰卡意为“光明富饶的土地”,很快陷入二十多年的内战。2009年重又和平建国,十年生聚,一派蒸蒸日上,基础建设恢复,自然禀赋优越,农业立国,大米、茶叶、咖啡、香料出口,小康人家日子殷实,人均GDP是邻国印度的两倍。2019年新总统赢得大选,新人新政,承诺竞选时的口号“减税”和“绿色农业”。为实现百分百的有机农业,斯国2020年全面禁止进口化肥、杀虫剂、除草剂。成效立竿见影,农产品大幅减产近三成,饭碗有了缺口,农人转贫。减税政策的实行,政府收入下来,但所承担的公共开支减不下来,捉襟见肘。疫情来袭,当地的旅游收入腰斩,经济全面恶化。发债、印钞票应急,通货膨胀。俄乌战争来临,油气价格暴涨,买不起,买不到油。多项危机叠加,终于撑不下去了。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如此大的动作推广有机农业,能生存下来吗。政要们大概都没种过地,却听信有机农业的神话。有机农业,小打小闹行,安慰有些人的胃口。没有化肥农药的时代已经回不去了,这与当下医生没了形形色色的诊断仪器就看不了病是一样的,停了这些设备,大医院都关门吧。当家人政策不妥,又实在时运不济,又都赶一块儿去,鸡飞蛋打,败家呀。
tiantou
发表于 2022-7-28 21:09:26
3386【番茄】晚饭前,老张给送来一兜子番茄,红红的。刚从“下花园”跑回来,去了两天,还带上了老妈。老太太能远足,健康,有俩儿子陪着,幸福。下花园在京北,河北地界吧,距离冬奥会会址不远,北京过去方便,可以乘坐轨道交通。老张他们开车去的,回程采购了当地的番茄,回来先把老妈撂下,又转到我这来。老张兄弟说,生吃啊,好吃。东西不好,谁还大老远往回倒腾。老张过去为凉快两天,陪着老妈散心。另外那边有人接应,他同学“四两”在那边定居了。绰号四两的根由不知道,后来去东北,当地有“丢四两”一说,肯定不是这个意思。上中学时就这称呼,不是我一个班的,几十年下来大名到现在想不起来了,原来住在我们南边胡同里,也有好多年没见着了。过去听他说过,不少北京人过去了,在那边买房,躲雾霾,求凉快,别居。前些天,在网上看温铁军分析大气环流天气趋势并提及地产的发展,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冷带上的房产将会受到追捧。今年的暑热就够人一呛。我多年没开空调,今年都持续了一周,每天半天开着。今天才让空调歇了一日。四两在财务上好像没有这般松快,不得以。为了孩子,将城里的房子给了上班的孩子。本来挺好,拆迁后得了两套房子,老俩口,小俩口,一碗汤的距离。孩子折腾,把自己的那套赔了出去,能怎么办,自己的孩子,老家儿舍己为人,搬远处去吧。远处的房子便宜,还有就是空气清新、夏日凉爽。老张说,凉的有点冷,都穿着长衣长裤呢。我前些年的深秋与老张几位组团去过张北,走了趟“天路”与北京这边差着半个季节,一路走高,北头是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口,京城秋意正浓时,天路林子里看得到残雪。张北盛产口蘑、土豆特别大,同学买回一麻袋。这夏日的番茄也特别大,各个大过我的拳头,沉甸甸的。洗过,掰开,沙瓤,甜甜、酸酸。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菜也如是。家门口的菜多是京郊的,山东的还有广西的,没有这个品种。
tiantou
发表于 2022-7-29 19:41:39
3387【一元货】早年商家促销卖“一元货”。六十年代初有部电影《林家铺子》其中一组镜头:“八一三”中日上海交战,难民逃到小镇,林老板卖一元货,脸盆、毛巾、肥皂组团搭售,一块大洋一份,立时被抢购一空,小店多年的积压货一扫而光。我姥爷在片中露了一脸,难民。让我现在想见见他老人家,还能见着活生生的,全身的还有脸部特写。七八十年代,有过“一元商店”多穿的、用的,一元一件,一元货,实用、不贵。到现在一元店是没了,物价涨了不少,“十元店”还有,类似的日用品。专门的十元店不多,但类似的销售方式多见,店铺内拦起一角,辟为“十元区”。书店也有“十元区”“二十元区”“五十元区”打折销售。日本人那也有这种“百元店”。日元不值钱,相当于我们的“一元店”的意思。我说的是九十年代初,估计现在它们得是“千元店”了。十年前,我在美国的加州逛过日本人开的“百元店”都是一个价,低价位,规模还不小。可见“一元店”是有传统的。林老板的“一元货”是发的国难小财,为此还颇遭同行嫉妒。我今日买了一元货是饱了口福。上午去的“物美超市”。去大店是因为品种多,苹果可以有多种。水果摊上装了四个苹果,沂蒙山苹果5元一斤。边上打包销售的大姐吆喝:一块一个,就这几个,刚下架的。是牛油果,黑黝黝的,这是放的时间长了,放不住了。看我这犹豫,大姐又给了一句,原价7块呢,不信你过去看,有刚上架的。一元太便宜了,我上次买的六元一个,还剩下一个没吃呢。给你包上了啊?行吧,包上吧。大姐撕去旧包装,装入袋子,打上二维码。商店不会卖我坏的,花了买一个的钱,收了5个。到家洗净,摸上去软软的,下刀切开,黄黄的,没毛病,入嘴香甜,比我以往买过的任何一次的味道都好。看来过去放的时候不够,要到十成熟才可口。可十成熟的,店家就不好卖了。大店除了品种多,价格也便宜些。我早就听同事老赵与我说起过,买生鲜哪都不如大超市的便宜,只是时间、地点要走对了。我这次有点像是捡了个“漏”。、3388【裤头】超市百货区选裤头。品种够多,有一次性的,给懒人准备的,也有点奢侈吧。选了条棉的,95%的棉,16元,属于亲民价,还有百十元的,花哨些,丰俭由人。一时间我想不起来要穿多大的,上面标着洋码XXL,好久没置办这等物件了,这是多大的码?人在呢,不会犯郑人买履的错误,往身上比量吧。好像也不大准确。总不能现场试穿吧。转过去找人,见着穿制服的员工,问起衣服上标着XXL是多大号的?员工说小号的是S,中号的M……一句点醒了我 ,知道了知道了。又回到货架上重新选了一条。连同生鲜一并在自助柜台扫码结账。出来后,报警器还“滴”的一声打了招呼。超市门外两步就堵着卖服装的小摊,面前一摞摞的裤头,问价“十元两条”。拿起看,广东产品,纯棉100%。来两条。老板吆喝着:大哥再来件T恤吧,50元一件。是啊,看着不错。我还有的穿呢,不买。柜台后面都是大件的,成衣,一排排挂在架子上,里外穿的都有。10元区、20元区、50元区,就是没贵的。整一套里外三新的,200块够了。现在的日子,如果有了老窝,日常吃穿用度,那点退休金,就算是企业退休拿着最低档也够用的。生病可是不敢啊。来到家,拆开包装才见着,超市买的裤头还带着防盗装置,一头塑料圈,另一头金属扣子,两边夹在一起。用手扣扣,挺结实,不能强力拆解。好长时间没来大超市内买这类东西,连规矩都忘了。出门时还得到警示,没反应过来。柜员也没搭理我。有时这种报警装置无厘头地叫唤,我遇到过,商品翻腾一遍,没查出问题。大多数都是无果的。这次倒是报警了,没人拦着。一个小裤头也要设置报警,看来不是多余,超市的此类损失不在少数,不得不防。如何拆解,印象中这是种磁力装置,要是有块磁铁,正负极相斥就能解开机关。家里哪还有这东西,还是少年时玩过。家里电器不少,有磁力的装置不在少数。想想还是算了,知识技能都不足。还是下次再去这家店时带上裤头过去拆解。
tiantou
发表于 2022-7-30 16:20:39
本帖最后由 tiantou 于 2022-7-30 16:21 编辑
3389【地域】有地域歧视,也有地域偏好。我在市场采购,农贸市场性质的,有时与小贩要问问产地。鸡蛋好多种类,从5元到15元的单价,问问产地。胖姑娘说不出来,只说这是黄心的那是红心的、散养的。在心目中好山好水出好东西,山里跑的鸡,还是和工厂养的鸡不一样,它们心情就不一样,孕育出的后代有高下之分。买鱼也是,打着招牌“水库鱼”和人工水塘里出的鱼也不一样。渤海的带鱼与东海的带鱼有差别。小贩其实大多并不清楚,大体知道在哪家批发市场进的货,至于原产地并不过问。有时大概说个地方敷衍过去。门口的市场里有家卖有机蔬菜的,问过产地,告诉我在昌平,再问,在兴寿。这地方去过,大楼也快成片地铺过去了。卖的菜贵些,也并不漂亮,我只买过她们的番茄,应该是这个市场的最高价了,18元一斤。个头不大,味道是甜的,明显甜度高,属于培育出来的新品种。挺怀念六七十年代传统种植年代,一毛钱买一大簸箕时的味道,但也没有过这种口感的。连续买过几次,这后一次甜度不行了,可价格没变。一个作物质量的稳定是不容易的。季节的变化,同样的品种,低温时段和高温时段的果实就有差异,大田的传统种植方法控制不住。未来工厂化生产蔬果,温度、湿度、采光、营养物质输送,实现全面质量管理,出来标准化产品。买大米,全国人民都知道东北大米好吃,粘性大,油光光。一年一季,生长期长。比南方的双季稻要好,价钱也高出一倍两倍。南方人是不是也爱吃东北大米,我没问过,海南岛的店家都是特别标注“东北大米”东北大米卖得好,而且五常大米为多。五常哪会产出那么多的大米。今天在店里见着卖“袁隆平大米”的,老人家的模样还被彩印到米袋子上。让人想起的是 双季稻、三季稻、吨粮田。南方人没问题,吃惯了南方大米,北方人对老人家尊敬有加,但是不是好吃是另外的事,在我这没有引起好的联想。袁氏大米除了高产,在味道上有什么优势吗?东北大米与袁氏的杂交水稻有何关联?吃饱之后求吃好,关注地域。
tiantou
发表于 2022-7-31 17:04:20
3390【楚人】《历代小说选》一篇《楚人》说的是“螳螂捕蝉”利用树叶障眼、隐身、捕食。楚人捡拾树叶回家,辨识,哪一片可以障眼,一一拾起挡在身前,让老婆过目,看到我了吗?如此这般,没完没了,老婆烦了,说:看不见你这老东西了。楚人大喜,以为掌握了隐身的宝物,拿上树叶进了集市肆无忌惮,被商家绳住见官。故事结局尚好“县官受辞(接受诉状),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类似的故事你编我编,六十年代广播里听到的快板书《隐身草》大同小异,障目的树叶换成了隐身草,主人公被县衙治了罪,好像未提及楚人。逗人一乐。古人也有地域歧视,有周一代至始皇统一,好像说楚人不是的多。春秋战国期,中原是正宗,边地的秦、楚都被视为蛮夷。有齐桓公率八路诸侯伐楚,压其就范,后有合纵抗秦就不用说了,后来秦人灭六国成事又焚书坑儒,不宜我大秦的言论都烧掉。编排揶揄楚人的不少并流传了下来。我们小学课本学过寓言故事,还是文言文的“刻舟求剑”:楚人有过江者,其剑自舟中坠入水……后来邮票公司为此出了套四连票。楚人的愚蠢与郑人买履、杞人忧天、宋人的守株待兔有一比。小学课本中还有“晏子使楚”的故事,将楚人、楚王说得很不堪。还有屈原的故事,屈大夫的落寞,惨死,无不诉说朝政的昏聩。周王封建,楚边地小国,前期励精图治,开疆破土,存续八百年,历代君王中有作为的当属楚庄王,其“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励精图治重整山河并称霸一时。成为后世君王励志的楷模。终不过败家的多,最终躲不过灭国的命运。本书当中选了《干将莫邪》鲁迅先生后来故事新编为《铸剑》说的是楚王残暴,为私利,追杀铸剑人并斩草除根。本书还收了《晏婴》篇,六十年代的小学课本改写为白话文“晏子使楚”齐人和楚人立判高下。当然其结局不过五十步和百步的距离。秦国大军灭楚,回师向齐,齐国降,六合扫尽。几十年后看到课文“晏子使楚”的文言文版,言简意赅,更具神韵,今人读起来也无障碍。、附《晏婴》 齐晏婴短小,使楚,楚为小门于大门侧,乃延晏子。婴不入,曰:“使狗国,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狗门入。”王曰:“齐无人耶?”对曰:“齐使贤者使贤 王,不肖者使不肖王。婴不肖,故使王耳。”王谓左右曰:“晏婴辞辩,吾欲伤之。”坐定,缚一人来。王问:“何谓者,”左右曰:“齐人坐盗。”王视婴曰: “齐人善盗乎?”对曰:“婴闻橘生于江南,至江北为枳,枝叶相似,其实味且不同,水土异也。今此人生于齐,不解为盗,入楚则为盗,其实不同,水土使之然 也。”王笑曰:“寡人反取病焉。
tiantou
发表于 2022-7-31 17:08:21
3391【杨生狗】晋朝广陵人杨生养的一条狗颇通人性,两次救了主人的性命。一次是杨生醉酒,冬日归途躺倒荒郊野地,突然起了山火,小狗狂吠示警而杨生不起。小狗往返于近旁的水塘,浸湿体毛泼洒至主人周边的干草,火焰未能燃至身边。其二,杨生夜行不慎坠井,不得出。狗吠,招来路人。杨生说救我出去必有重谢。路人见到狗的精明,以领走小狗作为交换。有救命之恩,杨生不肯。小狗下头目井,示意杨生。杨生领悟认同,被救出井,以狗相与……“却后五日,狗夜走归。”古人小说故事多记录些神鬼灵异事件。但上述人狗相伴的事并非神乎其神,想来也并非完全杜撰。类似的故事缕缕不绝,当下就有。近日在网上见到小视频,有黄毛大狗将河中之人拖拽上岸。不知是否为表演的性质。猎狗水中寻回猎物是基本的职能。受主人之命将落水之人拖拽出险境完全能胜任。前些日子另一段小视频为“乌鸦救火”。 片中,乌鸦将院落中火点周边的可燃物一一叼走,阻隔了火苗的蔓延。乌鸦是聪明的鸟,与人相邻会偷袭鸡崽,刨食农人埋下的种子,对伤害过自己的人,也会伺机报复。这种与人为善的事,它也可能发生。想想也有可怕之处,能够救火,那也能放火,从灶膛中衔起半燃的柴棒……世上有不少的无名之火,与鸟类相干吗?目前还没有“天网”拍到过。至于杨生狗,被人牵走而后归的事,属稀松平常。狗百里、千里重归主人家庭的事时有发生。动物都有灵性,大千世界,丰富的物种,千百万年存续了下来,不少都比人类年长,人类只是有个好脑子,但很多的感知系统人不如动物,好多年了都在不懈地“仿生”。被人类驯养的宠物不多。养过宠物的人,对猫狗的灵性都有感知,有的爱得死去活来,视如己出,但所知非常有限。人对自身都没有研究透了,何况身边的宠物。猫狗的视觉、听觉、嗅觉远超人类,也许它们能察觉暗物质呢……近期疫病流行,人与病毒斗智斗勇,疫苗和变异,看不见的战线,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人类赢得了吗?
tiantou
发表于 2022-8-1 18:25:40
3392【辩日】历代小说编排孔子的故事不少,故事有的就是史实。《论语》一个个段子说给后人听,后儒学、儒教,教化、一统,世世代代传承塑造了东方人的气质。近代,“打倒孔家店”喧嚣之后,孔圣人不那么神圣,但依然道貌岸然,人们引经据典还绕不开他,骨子里、性情上何曾能够脱胎换骨,一方水土成就一方的人。我读的小学生课本里,老人家是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贤人七十,弟子三千”。及至七十年代中期,批林批孔那前,将孔老夫子拉出来过堂。知识青年本来知识不多,这回来了次儒家、法家,中国先秦文化的大普及,那是人类文化生成的最灿烂的年月,公元前五百年前后,从西方到东方,各路神圣悉数登场,从此天底下再无新鲜事。天下事不提,只我们本土的一溜下来,诸子百家,只集中于儒法两家,大处着眼,首推“克己复礼”云云,当然都属于指桑骂槐,古为今用。骂孔老二,连带着质疑他的学问。其中引出的故事多则,也有这部书中选编进来的“二小儿辩日”。故事挺有意思。二小儿争执,论题是,究竟是早上太阳离着我们近,还是中午太阳离着近。一小儿说早上的日头看着大,中午的小,视距中的物体是近大远小,因此早上日头离我们近,中午则远。另小儿抗辩,不对,如同围炉而坐,距离越近越热,早上日头凉冰冰,中午暴晒才离着近,还是中午的日头离着近。二人请孔夫子评判对错。“孔子不能决。两小儿曰:孰谓汝多知乎!”古人缺少观测工具,又少对自然规律的把握,对天象就疑神疑鬼。“天狗吃了月亮”敲锣打鼓驱之。两小儿则进步了很多,以目测和体感来判断日头的远近。当下的小儿,听了这个故事,大概也会争执起来,各执一端。毕竟最早的判断来自生活中的感知。星球的运动轨迹,需要对现象背后的科学知识的了解。这得学龄后,学校老师普及知识。“坐地日行八万里”日头率领着众星球奔跑在茫茫宇宙,无休无止,太过渺小的人类啊,我们那点科学、算计、争斗……、3393【地府】古人讲鬼故事多,各种各样的鬼,男的、女的,山鬼、善鬼、厉鬼,死去活来人鬼情,无奇不有。其实就是将人间的一套搬过去,许许多多的不解、絮絮叨叨的怨恨、对来世的期盼,添枝加叶地渲染一番。南朝的祖冲之,说段“封邵化虎”说的是官员封邵“生不治民死食民”往生变鬼还能变老虎。同期的齐人王琰讲的故事“赵泰”说的是地狱之旅,赵泰疑似心梗,须臾而死,停尸十日,周游地狱,将地狱的林林总总一一道来,他十日后一挺身又坐了起来,绘声绘色阴曹地府。死是人人绕不过去的大事,人对未来,未知有无限的憧憬,上天还是入地,总要走下去。科学是探索,玄想也是探索,前者飞行器出了太阳系,后者连篇累牍的“地狱篇”。古人时,书写珍贵,从龟甲到简牍、纸张,言简意赅必须的,赵泰的地狱之旅,千多字的故事。到了近代书写工具发达了,“地狱篇”要看但丁在《神曲》中的铺张。这是最后的铺张,再往后科学昌明,鬼故事式微,也是后人讲不出新花样了。转向了盗墓贼。阴曹地府的故事,越来越玄,也越来越具象。先是故事、文书,后来摩崖石刻上了山墙,与南北朝稍晚,出现在山沟沟里的“大足石刻”,地狱里的恐怖,各种刑罚、种种苦难,眼见为实形象化的惩戒。另一处“鬼城”筑起在江边丰都的名山之上,十八层地狱越走越高。远远超过赵泰看到的景致。天堂是一个,玉皇大帝,地狱阎王老子升堂,牛头马面伺候,小鬼难缠。说地狱,谁也没真见到过,死而复生的寥寥无几,灵魂出窍了一瞬,黄泉路上走了回头,不能说没有。但那些个具象的炼狱描写,分明都是阳间见到的一切,经历限制了想象。可怕,想想都可怕。来世的恐怖可以避免,行善,做善事,皈于佛门,故事这么讲。国人信天王老子,也受到阴曹地府的震慑。祥林嫂流大有人在,恐惧被一劈两半,勤恳终身要给寺里捐上门槛。好人慈善、行善、好人心安理得中,既有老天的召唤也有地狱的环伺,潜意识当中。不信有来世,无拘无束再添上无法无天,这人就坏了,世上坏人可是不少。
tiantou
发表于 2022-8-2 17:15:09
3394【独行月球】人类上天入地的,六十年代末就登陆月球。过后进展不大,阿波罗停飞了,据说看到了不想看到的东西。舍近求远,去更远的火星探索。真真假假的信息,有时就是个娱乐,不是行内的人,又不是特别关注,事实就更加的模糊了,科幻还是现实?近年中国的航空器月球着陆,下一步人也要上去,不断地揭秘。这么多年,已经不大举头望明月了。四下里高楼林立,再加上城市顶着个黑盖子,有时中秋的月亮也不一定能见到。环形山,还是月桂树,想都不去想了。月球的地貌,还是那区区可数的几张照片留下的印象,真是不如现在的少年们,他们见识的比我多。刚看了电影,才上演的《独行月球》,科幻片。一次让你看个够,月球的山丘、低谷、深坑一一展示。新生代的制片人有更多的资源再现月球的地貌和人类在低重力下的行为方式。科幻片少不了科学家的助力,将人类最新的见识融入片中。不仅仅是幻想,加入更多的科学。幻想是在数百年后的某个日子,月球上建立起人类的工厂、住宅。为抵御小行星的撞击,拯救地球,人类联手在月球部署了“月盾计划”要打掉天外横祸。人算不如天算,小行星的撞击提前降临,全员紧急撤离时,唯独主人公独孤月错过了最后的撤离飞船,落在了月球。月盾计划失败,月球遭致撞击,地球也未能幸免,末日的地球已百孔千疮,少数幸存者转入地下避难所。故事的后半程,月盾计划的团队,重又与月面上的独孤月联系上,实施自我拯救此时地球又将面临第二次灾难。 小行星的另一大块碎片,被地球的重力吸引过来,第二次撞击将带来灭顶之灾。而唯一的解救希望,正是在月球上的独孤月。 为了阻止这场灾难,他驾起了飞船,启动了月盾计划中的爆破方案,迎面撞击过去。我们这个星球不止一次遭致撞击,撞击改变了生态环境,孕育了新的物种,包括人类的有幸出现,下一次撞击呢,还能与人类如此友好吗,谁也说不上……一部科幻片,融入了搞笑、灾难、逃生、最后演绎了英雄赞歌,牺牲我一个,解救地球人。、3395【科幻】科幻片是当下电影消费的大宗。早些的是《星球大战》系列,再早些从《大战火星人》就开始了。人类的探索目光所到之处,还不曾发现外星人,与地球物候最相近的火星至今尚未发现生命的迹象,那整个太阳系中已不可能有生命的存在形式。更深空的探索在未来,相信浩瀚的宇宙不乏高于人类的生命形式,我们还看不到他们,他们很可能正紧盯着我们。生存环境限制了人类的想象力,外星人到目前纯属臆想。回过头来,科幻一下人类自身的未来更靠谱。人类的卫星、空间站近地环绕,未来在月球建立科研站,实现小众的生产和生活是可能实现的目标。百年前,科幻中人类踏上月球、登临火星,现在都实现了,再过一个百年,大有希望的。在这一天到来之前,科幻一下,现在是以电影的形式科幻了,更具象而震撼。哪怕是先娱乐呢。科幻属于少年。今天“新彩云”影城的当日排片,唯一的一部片子,从早九点排到晚九点,一小时一场,大小厅,我们这场八成的上座率,九成五是少年和带着他们过来的年轻父母。少年们安静不下来,为搞笑的情节爆笑,“人都要死了,你们还笑”身后的小姑娘有些气愤。老年人笑不起来,搞出来的笑,不可笑。后半场,没了笑声。喜剧退场,主人公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舍己为了人类。不知这煽情是否赢得了孩子们的泪水。影院中,我想起了网上报道过的一位小女子,为人类的太空事业献身,乘坐飞船朝向河外星系,一去不回头,将孤老在遥远,令人佩服。这是则故事呢,还是人已在孤旅之中了呢?一部科幻片各得其所。老人看场面,看拯救的情怀,也为续上早年的科幻,主要为了消遣。少年是看乐子,笑起来,也是科普,他们走出白雪公主、灰姑娘、猪八戒、孙悟空,来到多彩的现实世界,面临无限的未来。少年也能在影片中看到情怀,看到人类面临的灾难,看到未来世界,谁又心中由此升起航天的梦想呢,种下了未来太空探险的种子呢。
tiantou
发表于 2022-8-3 19:32:43
3396【35℃】连续多日气温35℃上下,这与初夏时的35℃不是一回事。刚开始热时,积温不高,至少夜间温度在十几二十度。太阳下去,温度下去,屋里也不会热。进入二伏,低温上来了,湿度也上来了,难熬的日子,有一个多星期了。去夏凉快,记得我立秋前才启动空调,就是为了让它们活动活动。今年,空调运转一周了,每日小半天,下午启动到熄灯前。一早拉开窗户,没进来凉气。早间的天气预报:南郊观象台的气温为27℃。一早就27。今日为高温黄色预警。好消息是本周六降雨,结束这一轮的高温天气。往乡下去,出门走在院子里,真是与屋内的温度差不多。8点发车,车上的温度计指向29℃。北向上高速32℃,车子过了回龙观,下来点31.5,过了沙河大桥31,进了村子车场泊车,27.5℃,隔着约50里地,温度下来一度半“头伏萝卜二伏菜”头半个月就该种,地里太湿,草又高,拔草效率低。这回行了,抡起锄头砍,搂起一堆青草,喂兔子合适。平出两畦地,上一茬种的豇豆只长叶子没结荚,拔秧了,清出去,划拉出垄沟,撒下萝卜籽,垄沟里平了撒上小白菜籽。没敢种大白菜和大萝卜,对付不了虫子,也保证不了及时供水。看它们运气怎么样了,雨水勤,就能出苗,虫口是躲不开的,咱种子下的多,吃一半,能给我留一半。收了七八个茄子,歪瓜裂枣,长茄子被虫子咬的斑斑驳驳,圆茄才长到拳头大小就开裂结痂了。顺溜的是秋葵,收获二十多,虫子不碰它。番茄没有大个的,黄瓜这一周没见长,是不是有人给代收了?丝瓜收了两个。今年的南瓜只见开花还没见着瓜纽子呢。蓬蓬勃勃的马齿菜,几场雨后,一茬茬长起来,我每次下剪子,留根,一周后又窜起一拃多高,总是超过预期,已经吃不过来了,我已在窗前晒了一大串,准备秋后吃干菜了。又收了一大包。先收菜,再砍草,整地、点籽、浇水。又是一场大汗淋漓,里外全透。冲个凉水澡,一切皆好。午后回城。进家门热乎乎的。走时忘记关窗户了,室温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