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 </p> <p>各位大哥大姐们,前一段光顾找同学了,我已经找到1/3的同学啦,很高兴!谢谢各位的引路!</p><p>一进来听觉就这么享受,真好!</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油油</i>在2007-8-1 0:50:58的发言:</b><br/><p>因为遗迹全无,现在仅凭一块碑就说那里是金台夕照,是没有任何依据的,也有可能是夕照寺呢</p><p>日报社内的金台绝对是新修的</p><p>除非有出土的驮龙碑来证明</p></div><p></p>我就是一机部子弟小学第一届学生,也是第一届毕业生。(记得学校礼堂还挂着我们第一届毕业生全体师生的合影。)那是54年春季到暑期的四年级班,因为刚建校,学校只有初小没有高小,家住机院的大部分同学都转入离我们两站路的慈云寺小学读书。由于咱们学校条件优越,我们转到慈云寺小学一直受到老师的优待。我们班的住校生只记得一位,因为他的名字特殊叫:鞠衍行,<font size="2">
</font><p> 我们家现在随机院搬迁西安,对机院原址已经印象不深。我和弟妹六人都毕业于那所小学,因此对它感情很深。</p> <p>需要更正一下听松大哥:机院门前的路(现人民日报社大门前)是金台西路而不是金台路,依此推论,金台路应是机院东边的那条路了,再推下去,机院大院就应是金台了?我们上学时,金台西路好像还没有名字,只是一条土路,南面通朝阳路,出口在小猪店(后改名小庄)北面是水碓子,当时还是农村,也不通公共汽车,我们上学都是坐九路无轨在小猪店下车,然后走到学校。文革中,九路公共汽车开始走这条路,是从前门到水碓子?。另外,我们在学校时,机院也没有游泳池,因此残碑不可能是挖游泳池时出土的。</p><p>想考察金台是否是现在人民日报的位置,我认为还应从机院建院前这块地方是干什么的?是否有可能出土那块残碑?有哪位学友知道?</p><p>不好意思,很久没来了,关于"金台夕照"位置的讨论,我可以提供给大家一个信息,在机院院外西北角,现在有一块石碑,还有一块刻有"金台夕照"四个大字的大石头,落款是:金台石人 张原题 组成了小街心公园的一景,以提醒昭示众人曾经的"燕京八景"著名的"金台夕照"应该是在这一带,每天晚上都有一群人在这里练太极拳.</p><p>"金台夕照"石碑上刻的小字内容是:</p><p>"金台"原指公元前三世纪燕昭王为礼贤下士所筑之土台,上置千金,聘请天下名士,"金台夕照"为燕京八景之一. "金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金台曦照"寓新意为充满蓬勃朝气的晨曦照耀在这片富有生机的热土上,"鹞筝频催千嶂晓,成鼓能振万重山,朝阳必将载万丈,晨曦之光冉冉升". 是二00五年五月一日刻的.</p> 看看这期<北京文物报>吧,对"金台夕照碑"的历史和发现有很详细的介绍~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千岛玉叶</i>在2007-8-13 14:39:47的发言:</b><br/><p></p>我就是一机部子弟小学第一届学生,也是第一届毕业生。(记得学校礼堂还挂着我们第一届毕业生全体师生的合影。)那是54年春季到暑期的四年级班,因为刚建校,学校只有初小没有高小,家住机院的大部分同学都转入离我们两站路的慈云寺小学读书。由于咱们学校条件优越,我们转到慈云寺小学一直受到老师的优待。我们班的住校生只记得一位,因为他的名字特殊叫:鞠衍行,<font size="2"><br/> </font>
<p> 我们家现在随机院搬迁西安,对机院原址已经印象不深。我和弟妹六人都毕业于那所小学,因此对它感情很深。</p></div><p>最热烈地欢迎前辈老校友加入我们的论坛!!!!!!</p><p></p><p>请教老前辈一点问题:前几天听同学说机院附小成立之初叫“重型机械工业部子弟小学”,后改名为“一机部子弟小学”到59年才改为“北京机械学院附属子弟小学”,这个说法是否成立?请教老学长。</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千岛玉叶</i>在2007-8-13 14:39:47的发言:</b><br/><p></p>我就是一机部子弟小学第一届学生,也是第一届毕业生。(记得学校礼堂还挂着我们第一届毕业生全体师生的合影。)那是54年春季到暑期的四年级班,因为刚建校,学校只有初小没有高小,家住机院的大部分同学都转入离我们两站路的慈云寺小学读书。由于咱们学校条件优越,我们转到慈云寺小学一直受到老师的优待。我们班的住校生只记得一位,因为他的名字特殊叫:鞠衍行,<font size="2"><br/> </font><p> 我们家现在随机院搬迁西安,对机院原址已经印象不深。我和弟妹六人都毕业于那所小学,因此对它感情很深。</p></div><p>向老校友致敬,您的发言把我们学校的历史又往前推了一年,我们一直以为55年才有毕业生。我知道以后的几年我们学校毕业生也有许多北京市里的学生,我们学校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老三</i>在2007-8-13 20:29:11的发言:</b><br/><p>最热烈地欢迎前辈老校友加入我们的论坛!!!!!!</p><p></p><p>请教老前辈一点问题:前几天听同学说机院附小成立之初叫“重型机械工业部子弟小学”,后改名为“一机部子弟小学”到59年才改为“北京机械学院附属子弟小学”,这个说法是否成立?请教老学长。</p></div><p>有可能。因为第一机械工业部的前身就是重工业部,根据老校友提供线索,54年学校可能正在盖校舍,学校在慈云寺小学借读。那时可能叫“重型机械工业部子弟小学”,55年学校教学楼和宿舍楼竣工,“一机部子弟小学”正式成立。</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东方元素</i>在2007-8-13 15:28:30的发言:</b><br/><p>需要更正一下听松大哥:机院门前的路(现人民日报社大门前)是金台西路而不是金台路,依此推论,金台路应是机院东边的那条路了,再推下去,机院大院就应是金台了?我们上学时,金台西路好像还没有名字,只是一条土路,南面通朝阳路,出口在小猪店(后改名小庄)北面是水碓子,当时还是农村,也不通公共汽车,我们上学都是坐九路无轨在小猪店下车,然后走到学校。文革中,九路公共汽车开始走这条路,是从前门到水碓子?。另外,我们在学校时,机院也没有游泳池,因此残碑不可能是挖游泳池时出土的。</p><p>想考察金台是否是现在人民日报的位置,我认为还应从机院建院前这块地方是干什么的?是否有可能出土那块残碑?有哪位学友知道?</p><p>不好意思,很久没来了,关于"金台夕照"位置的讨论,我可以提供给大家一个信息,在机院院外西北角,现在有一块石碑,还有一块刻有"金台夕照"四个大字的大石头,落款是:金台石人 张原题 组成了小街心公园的一景,以提醒昭示众人曾经的"燕京八景"著名的"金台夕照"应该是在这一带,每天晚上都有一群人在这里练太极拳.</p><p>"金台夕照"石碑上刻的小字内容是:</p><p>"金台"原指公元前三世纪燕昭王为礼贤下士所筑之土台,上置千金,聘请天下名士,"金台夕照"为燕京八景之一. "金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金台曦照"寓新意为充满蓬勃朝气的晨曦照耀在这片富有生机的热土上,"鹞筝频催千嶂晓,成鼓能振万重山,朝阳必将载万丈,晨曦之光冉冉升". 是二00五年五月一日刻的.</p></div><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古刹听松</i>在2007-8-1 10:25:10的发言:</b><br/><p>现根据各位大侠提供线索总结如下,众说纷纭,可能有点乱套,主要有以下四个线索:</p><p><strong>1.</strong>财富中心附近应该就是金台夕照的所在地,<font color="#ee3d11">将五六年前出土的石碑立于原址,也算为CBD添新景。</font>”金台夕照在清代,现在的财富中心附近是镶白旗满蒙军队的校军场。传说,当时场内有个高台,称金台。每年春分秋分前后,夕阳西下时金台高处比周围低处有更多的阳光照射时间。有一次乾隆帝巡行至此,恰好看到这种景象,于是就将这里定为“金台夕照”,后立了御笔亲题的石碑。</p><p><strong>2</strong>.而广渠门内的夕照寺被南城老居民称作"金台夕照"的遗址。始建于明代中晚期的燕京八景之一“金台夕照”的景观有望年底重现。城建亚泰公司昨天(14日)宣布,夕照寺的修缮工程已经全面启动,正在进行基坑挖掘施工。 </p><p> 在修缮的施工现场,目前寺内东配殿已倒塌,寺院主体建筑的前殿目前也接近坍塌,仅后殿保存状况稍微好些,“金台夕照”的景观难觅踪影。<!--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p><p> 据介绍,此次修缮范围包括三座大殿及东、西配殿和后僧房。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拉锁厂辟为厂房而拆除的西配殿,这次将在原址上复建。而整个工程的复建项目是建立在考古勘探基础上的,通过地下遗址的发掘摸清了原夕照寺院内各个建筑基址的分布、建筑结构的形制以及营造方式。</p><p><strong>3.</strong>如今北京朝阳区小庄附近有一条金台路,据当地老住户说,这就是“金台夕照”的遗址;</p><p class="defaultfont"> 斜阳依旧,金台路上车辆人流穿梭不息,一派现代都市景象,没有丝毫的古意。这“金台夕照”留给我们的只有想象,只有荒草斜阳、古台萧瑟的模糊想象。</p><p class="defaultfont"> 位于朝阳区金台西路人民日报社院内公园里的一座仿制的金台,台不大,由砖石砌成,却能时时把古老的闲情雅致带到我们繁忙的现代生活中。</p><p class="defaultfont"><strong>4.</strong>北机院在文革前曾经出土过残碑,具体情况因为69年机院西迁,珍贵资料遗失,残碑是否与金台夕照有关?后又埋于学校何处?现正在呼吁各位大虾们继续探寻,否则就是千古之迷了。</p><p class="defaultfont"></p><p><strong> </strong></p><br/></div><p>东方元素校友又提供了“金台夕照”的遗址的第5个线索,这是老北京人公认的地址,而且早已经立碑了。</p><p>但是斑马斑竹说的“北京文物报”还没有看到。谢谢斑马斑竹提供的信息。</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strong>重型机械工业部子弟小学的提法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家是53年底从沈阳迁来北京,成立了第一机械工业部干部学校(简称干校)和第一机械工业部机器制造学校(简称机校)。后来还成立了第一机械工业部工厂管理学校(简称工管校),58年三校合并,成立北京机械学院,分为三个系。我们干校的的位置就是现在机院留守处的位置,它包括:1号楼(主楼)、2号楼(八角楼)、3号楼(一字楼)、4号楼,5号楼是两座相对凹字型的家属宿舍,中间修了一个木栏杆的圆形花园,里面种满了满天星、夜来香、美人蕉等草花。夜晚我们围着花园捉迷藏,阵阵香气扑鼻。那时的北京,像这样的居住条件是绝无仅有的。当然它不能和现在我们的花园城市相比。当时我家就住5号楼,我们楼上是杨超伦院长。这里基本上住的都是机院的元老。我们入校绝对是学校的建校期,记得开始学校还没完全竣工,还借机校两个教室上了几天课呢!至于到慈云寺小学读书是在子弟小学正式毕业后才去的,绝非借读.</strong></div><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strong></strong></div>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千岛玉叶</i>在2007-8-14 16:08:36的发言:</b><br/><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strong>重型机械工业部子弟小学的提法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家是53年底从沈阳迁来北京,成立了第一机械工业部干部学校(简称干校)和第一机械工业部机器制造学校(简称机校)。后来还成立了第一机械工业部工厂管理学校(简称工管校),58年三校合并,成立北京机械学院,分为三个系。我们干校的的位置就是现在机院留守处的位置,它包括:1号楼(主楼)、2号楼(八角楼)、3号楼(一字楼)、4号楼,5号楼是两座相对凹字型的家属宿舍,中间修了一个木栏杆的圆形花园,里面种满了满天星、夜来香、美人蕉等草花。夜晚我们围着花园捉迷藏,阵阵香气扑鼻。那时的北京,像这样的居住条件是绝无仅有的。当然它不能和现在我们的花园城市相比。当时我家就住5号楼,我们楼上是杨超伦院长。这里基本上住的都是机院的元老。我们入校绝对是学校的建校期,记得开始学校还没完全竣工,还借机校两个教室上了几天课呢!至于到慈云寺小学读书是在子弟小学正式毕业后才去的,绝非借读.</strong></div><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strong></strong></div></div><p></p> <font face="幼圆" size="4"> 佩服您的记忆力、自信力、判断力。多讲讲以前的趣事让大家听听吧。</font>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千岛玉叶</i>在2007-8-14 16:08:36的发言:</b><br/><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strong>重型机械工业部子弟小学的提法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家是53年底从沈阳迁来北京,成立了第一机械工业部干部学校(简称干校)和第一机械工业部机器制造学校(简称机校)。后来还成立了第一机械工业部工厂管理学校(简称工管校),58年三校合并,成立北京机械学院,分为三个系。我们干校的的位置就是现在机院留守处的位置,它包括:1号楼(主楼)、2号楼(八角楼)、3号楼(一字楼)、4号楼,5号楼是两座相对凹字型的家属宿舍,中间修了一个木栏杆的圆形花园,里面种满了满天星、夜来香、美人蕉等草花。夜晚我们围着花园捉迷藏,阵阵香气扑鼻。那时的北京,像这样的居住条件是绝无仅有的。当然它不能和现在我们的花园城市相比。当时我家就住5号楼,我们楼上是杨超伦院长。这里基本上住的都是机院的元老。我们入校绝对是学校的建校期,记得开始学校还没完全竣工,还借机校两个教室上了几天课呢!至于到慈云寺小学读书是在子弟小学正式毕业后才去的,绝非借读.</strong></div><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strong></strong></div></div><p>我看了老街坊的很多帖子,都向往有过去老街道,老胡同,老学校等等老照片,可是大都不能如愿,因为这些老建筑都拆没有了,加之文革和下乡,动迁等各种原因,仅有的老照片也大都遗失了,因此希望新老校友能够发动起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老照片传上来,我想我们能够做到的。</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千岛玉叶</i>在2007-8-13 14:39:47的发言:</b><br/><p></p>我就是一机部子弟小学第一届学生,也是第一届毕业生。(记得学校礼堂还挂着我们第一届毕业生全体师生的合影。)那是54年春季到暑期的四年级班,因为刚建校,学校只有初小没有高小,家住机院的大部分同学都转入离我们两站路的慈云寺小学读书。由于咱们学校条件优越,我们转到慈云寺小学一直受到老师的优待。我们班的住校生只记得一位,因为他的名字特殊叫:鞠衍行,<font size="2"><br/> </font><p> 我们家现在随机院搬迁西安,对机院原址已经印象不深。我和弟妹六人都毕业于那所小学,因此对它感情很深。</p></div><p>郑州市人大副主任叫鞠衍行,是否为你的小学同学?</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37℃</i>在2007-8-15 8:42:19的发言:</b><br/><p>郑州市人大副主任叫鞠衍行,是否为你的小学同学?</p></div><p>这个名字很特别,重名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他现在已经不是郑州市人大副主任了。</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37℃</i>在2007-8-15 8:42:19的发言:</b><br/><p>郑州市人大副主任叫鞠衍行,是否为你的小学同学?</p></div><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15px; LINE-HEIGHT: 130%;"><span style="FONT-SIZE: 10pt; COLOR: red;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鞠衍行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span style="mso-spacerun: yes;"> </span>男,汉族,<span lang="EN-US">1942年12月生,山东荣城人,1962年9月参加工作,1972年2月加人中国共产党,大专文化,省委党校函授大专班党政管理专业毕业。1959年一1964年,先后在郑州师范学校、郑州师范学习;1964年一1978年,任郑州师范附属小学教师;1978年一1979年,任郑州市金水区教研室教师;1979年-1980年,任郑州师范附属小学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1980年一1981年,任中共郑州市金水区委办公室主任;1981年-1984年,任中共郑州市金水区委副书记;1984年-1988年,任中共郑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期间曾在省委党校函授大专班学习;1988年一1993年,任中共郑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党组书记;1993年12月起,任中共焦作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p><br/> </p></span></span></p><p><br/> </p><p></p><p><br/> </p><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15px; LINE-HEIGHT: 130%;"><span style="FONT-SIZE: 10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p><p></p><p>=======================================================================</p><p></p><span style="FONT-SIZE: 10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span lang="EN-US"><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15px; LINE-HEIGHT: 130%;"><span style="FONT-SIZE: 10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p><p></p><p></p> <strong><em>37℃强</em></strong><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15px; LINE-HEIGHT: 130%;"><span style="FONT-SIZE: 10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span lang="EN-US"><p>真可能是的,年龄很相近。</p></span></span></p><p>真可能是的,年龄很相近。</p><p></p><p></p><p></p><p></p></span></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span lang="EN-US"><p></p></span></spa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15 12:42:39编辑过] <p>应该是的。重名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能联系上就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