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ntou 发表于 2020-12-1 21:20:12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tiantou 发表于 2020-12-1 21:22:13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860【时光】看着上方的图,灯光打上,明暗之间,感觉到时光的流逝,远方近景,这是在哪里,远方的那一丛绿是何处,近景迷离,啊,是面宫墙,不是虚无的时光,可十一月份又过去了。赋闲一族,这个月和上个月又有多少区别。叶子黄了,坠地,人们寻觅着缤纷的彩叶。叶子被收拢,被一车车地运走。天寒地冻,屋内有了暖气,温度还是20℃。避在室内的人,任这时光流过,不急不缓地流逝着。老刘过来电话,几周没通电话了:还在呢?不在呢,又能到哪去。公益电影预告,没见你搭茬,以为你不在北京呢。我说:电影看了,没见着你们俩口呀。人不少,能有四成人,七老八十的七八十人。看还是不看?《家有喜事--2009》港片,古天乐、吴君如的搞笑片。没事找事寻开心,年内看的首场公益电影。看到片子过半时,一个两代人周旋的场景触发记忆,这影片在电视里播过,我浏览过片段。搞笑片,也没有多少笑料,片子里的角色都比我们年轻,小儿科的笑料哄着年轻人乐吧。出来影院两站车,落座“柳泉居”午餐。米饭、热菜,荤素搭配,熘肝尖好久没见了,点上。眼大肚子小,给人家剩下半盘,糟蹋东西。今非昔比,没这肚量了。四人点餐合适,“人多好吃饭”,对老人家是对的。人多这事现在也不易了。还剩一个月,年初转眼到年尾。上班的人,这一年艰难,艰难的日子也要往下走。年终的日子又要“冲业绩”。又接电话,康体中心告知健身卡逾期,需要激活。我说一直也没死,半月前刚办理过手续,至于是死是活没关系。业务员这是要忽悠我充值,完成她自己的业绩。“京惠保”,开卖一个多月,150万市民出手,花小钱,大保障,79元管一年,医疗补充最高保障200万。昨天为投保截止期,时不我待再买赶下拨。保障你的未来,三成的老人买了保单,未来一年谁能说得上,年青人的风险意识更高。只保险公司拿得准,精算技术保障稳赚不赔。路过大集,穿制服的在往路人手里塞单子:凭票可以参加一位,领一份鸡蛋。一眼扫过去,是新华人寿公司的产品说明会。躲了。

tiantou 发表于 2020-12-2 20:50:16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861【怒放】阳台上的蟹爪莲开花了,上百朵花同时开放,开得轰轰烈烈。(见图)我说真委屈它了,这么漂亮,呆在阳台的角落里,搬进屋内多好,时时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养花就是盼着开放,哪怕它昙花一现,露面就是好的。要是不见花开或是寥寥无几,让人觉到挺没趣的。搬进屋里也有不好的地方,热点,大概花开就不会这么水灵。多少年了,它都蹲在这同一个地方,夏日的热浪,冬日的清冷,习惯了。习惯了就是适合的“树挪死”花大概也如此。家庭买进来的盆花不易养好,离开了它们从小孕育生长的环境,且得适应呢,大多数都适应不了。头年开花,二年能活下来就不错,三年四年,大多都死掉了,不少家庭都是花盆一摞摞的,盆比花的株数要多。少数植株慢慢地缓,一看主人打理,二看自己的造化了。这盆蟹爪莲大约有20年了。来时是一小盆,主干之上七八个叶片。老父亲一直打理着,一溜的花盆,高高低低的,经常黄了这个又死了那个,多是水浇过量,昨天浇了,今天还浇,烂根,这一株幸存下来。后来的这些年,老人自顾不暇,换了园丁,饥一顿饱一顿的,淘米的水浇上。花开了,开了好几年,还一年比一年开得多,开得时间也挺长。年年入冬后开放,今天开得早,开得也更多。我问为什么?这大半年又换了园丁,由兄弟接手。兄弟说也没怎么理它,既没有换土也没有施肥,只比过去水浇的勤了。还是淘米水,但现在不是直接浇上去,先发酵。兄弟指了指窗台上的一只大口瓶,淘米水先放到瓶子里十天半个月,发酵了,出来酸味,有时还长毛,发酵后的水再浇上。网上查过,直接淘米水浇,土壤容易板结……水改良了,又浇足了,花开得就旺。我说今年开早了,到了春季期间大概花就剩不下了。时间没控制好,我想起早年母亲眼睛还好时年年都要养几盆水仙花,总有两盆要留待春节时让它们绽放,满屋的清香,母亲说办法是控制温度和水。这蟹爪莲大概也是一个理儿,入秋后少浇水,敞着点阳台的窗户,降低温度,推迟花期。去年花开时,我向母亲报告,搀着父亲过来看,今年呦……

tiantou 发表于 2020-12-2 20:52:08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tiantou 发表于 2020-12-3 15:35:11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862【高末】翻阅报纸,厚厚的一摞,十月底到这个月初的,一晃月余我没回老居,一遭取回。11月6日晚报八版头条一则旧闻“老北京高碎开售一小时被抢光”说的是前门大栅栏“张一元茶庄”,一年一度的老北京高碎开售,开门一小时,600个高碎的排队号码就被市民抢购一空,有的人凌晨四五点钟就来了。高碎就是高档茶叶筛下来的碎末,又叫高末,是老北京过去特有的一种茶,主要是茉莉花茶。每年的八九月份下新茶,这之后高碎陆续上市。张一元首日开卖的茉莉花茶高碎,每人限购3斤,每斤价格40元。40元一斤的茶叶应该算是便宜的。这些年货畅其流茶叶大兴,还兴起了茶道,见识过几次,感觉点装神弄鬼,味道之外的东西添加太多,那价格自然就上去了。一壶茶,饭前的茶要你百八十的都不多。据说专门的茶楼就更贵了,没去过,看着装点得古香古色,不像是可以随随便便的地方,茶叶多少钱,再加上桌椅板凳的折旧,茶道师的艺术也不是白表演的。饱食终日的人,自是要茶道来化解油腻。除此以外,还有诸多好处,与延年益寿打连连。好处肯定有,人们喝它好几千年了,还辛辛苦苦地种植,没好处谁干呢。常常见到茶叶的消息,拍卖好茶,动辄万八千的。信则有、则灵,信奉茶道的人可不少,为了觅得好茶,常年要去边地转山,容易吗。我想起了同学老章。喝高碎的另走一路,不知其间是否也有茶道。据说流连缠绵的是一种记忆。有位王先生说“我是‘70后’,喝高碎半辈子了。小时候,父母拿搪瓷缸子沏一杯高碎,满屋子都是茉莉花茶的香味。现在生活好了,大家也不是喝不起高档茶叶,之所以还愿意排队买高碎,喝的就是那种情怀、那份回忆,比好茶叶还舍不得喝呢!”茶水是香的,喝习惯了就喝不了白水。沏茶、泡茶一套下来,习惯性动作,都不由自主了。在飘香的温蕴中还有精神享受在里面。这习惯比那些个陋习要好,还不费钱。现在一买就是几斤,比我们上辈子人大气多了。是要把半年一年的量都买下来,也不怕跑了味。搁冰箱里?。2863【飘香】我姥爷喝茶。接长不短就拎着茶叶包回来,一两一包,也有买二两的时候,浅黄色的纸包方方正正,系着纸绳子。那时便宜的茶叶三毛、四毛一两。姥爷经常买好些的,七毛、八毛的,过节时买一块多的。我跟着姥爷买过茶叶,似乎是在西四北路西的土产商店,而不是在副食店,周边近处好像没有专门的茶叶店。买的都是花茶,茉莉花茶,墨绿色的,带着几朵白色的干花,香喷喷,回来后就倒入一个茶叶盒中。茶叶末,是便宜些的品种,等外品。高末能高级点吧,它也是高级茶叶的等外品,应该是想喝好茶又囊中羞涩的替代品。六十年代七八毛钱一两的,属于中档茶叶,过了一块就高级了,那合10块钱一斤呢。10块钱,学生一月的伙食费。文g初期,忘了是揭露哪位高官,说他喝的茶120元一斤,让少年都无法想象,那得高级成什么样啊。姥爷每天清早要沏上一杯,不用茶壶,茶壶要等到过节或者待客时启用。捏上一撮,量不多,不像后来我见识过的功夫茶,容器内占据半截,也就铺满杯子底。开水浇灌,炉子上冒着白气的水,盖上杯盖,闷上,香气可是闷不住,早就四下飘逸,茉莉的花香。北京的孩子大概最早辨识的就是茉莉的花香。茶闷好了,从大杯子内倒入小个的茶碗中。茶盘子中一个大茶杯,几个小茶碗,姥姥大概也用这小茶碗喝茶吧,我不记得她老人家是喝茶还是喝白水。我们孩子不喝茶,它有香味也有点苦味,小孩子都喜欢糖水,现在也如是,没见给小孩子喝茶的。好像我也不用那些个茶杯,三顿饭喝汤喝粥就差不多了,夏日肯定不够,但都是在水管子上解决了,在学校在家都如此。茶杯茶碗都是姥爷的活计,经常清洗,几只茶碗白白净净,那个沏茶的杯子则茶锈很重,内侧都成了古铜色,这也是种讲究。姥爷一张报纸擎在手上,在床边的木椅上端坐着,品茶看报,茉莉花茶和北京晚报,一天一天的,寒暑假期间,我里出外进,见着老人家最常规的身影,现在也不忘,还有那不忘的茉莉花香。

tiantou 发表于 2020-12-4 16:29:06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864【传承】没见过“低碎”,也没听说过,应该有这东西,等而下之,估计有可能用来做茶叶蛋。高碎是见过的,姥爷偶尔买过,管它叫高末,印象中跟土面子似的,过箩筛过的,我没问过价格,不会贵。 南方人喝茶讲究,喝绿茶,跟吃菜似的讲究个新鲜。也跟南方人一道喝过茶,听他们说茶,品茶。有次在秦皇岛,同事老山请喝他们家乡的“碧螺春”,就用玻璃杯子沏上,看绿叶浮起沉下,清香溢出,经同事讲解才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满口生津。确实不错,将舌头伺候的舒服。喝龙井、碧螺春的主看不上北方的花茶,他们的说法,好茶是自然成长的,哪能是花熏出来的。北方不产茶,越北面的人喝茶越不讲究,到了内蒙古大草原就改喝茶砖了,粗犷,跟奶一块煮了。地域的差别,生出不同的茶道,最终培养出地域不同的口味。记得早年家里有好几个漂亮的茶叶盒子,金属的,茶叶喝掉茶叶桶留下,大的小的,方的圆的。大的是绿盒子的西湖龙井,小的是咖啡色盒子的祁门红茶,还有个黄盒子,正面画着观音菩萨,后来里面置放着配给年代的各种票证。现在想来那些个都是人家送的茶,来串门的亲戚,或者大人出差回来捎的当地特产。姥爷可是不会买这么高档的茶。上面老一辈的大概就是姥爷喝茶,一天不落,抽着、喝着一辈子,满屋子茶香和烟草味混杂。到了父母这都不大喝茶,日常就是暖瓶里的白开水。家里只是在过节时摆出茶盘子,沏壶茶待客。我不喝茶,早年没能养成习惯,务农时周边的小青年没人喝茶,根本就想不起来这回事。再后来就过了景。偶尔喝一杯,多是他人给沏上的,不喝浪费掉,喝吧。喝了还经常影响到睡眠。偶尔会收到茶叶,礼尚往来人家送的,或是又转送他人,或者是煮了茶叶蛋。我兄弟喝茶,天天都喝,直接沏在大个的茶杯里,那茶杯也满是茶锈,倒是不挑食有啥喝啥,除了普洱。大概也是受到姥爷熏陶。兄弟喝茶,我看报纸,不觉中,各自接续了祖辈的一脉。

tiantou 发表于 2020-12-5 11:29:11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865【菜帮子】好久没吃到醋溜白菜了。馆子里不知还有没有,现在有些小店的菜谱也印制精美,好像也没翻着这道菜。太普通和廉价,炒出来多少钱,价格高了不好意思出手,低了馆子又不挣钱。干脆就不做,想吃自家做去。还是吃食堂时长有这道菜。白菜、萝卜当家的时候,要变着方儿来折腾大白菜。说来这白菜是蔬菜之王,啥菜都能吃腻了,唯有大白菜是个例外。炒白菜、熬白菜、白菜入馅,可以百搭。菜心是上品,切丝凉拌。小时候淘气,晚上溜到学校西侧的小操场上,扒开地上晾晒的白菜,掏出菜心塞进嘴里。白菜帮子材质差点,尤其外面的老帮子,在短缺经济时这老帮子也不会轻易扔掉,洗干净剁成馅,饺子、包子。冬日的周末,左邻右舍,叮叮当当剁馅的可不少,早年还没有卖肉馅的,都是买了肉回来自己剁。肉是要票的,买不多,包馅吃,当家的往往就是白菜帮子。醋溜白菜算是一道颇有特色的菜,脆口还酸溜溜,有的配上点红辣椒,下饭。通常这道菜不跟肉搀和,便宜,食堂5分钱吃过,5毛钱时也吃到过。已经是遥远的记忆了。晚报上提到醋溜白菜为什么它成为食堂、甚至饭馆的常备菜。除了食材丰富外,主要还是可以大量消纳白菜的帮子。这道菜以帮子为主。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帮子多,叶子少,炒出来才有脆感。 前两天来到物美超市买菜。见着了今年的最低价,两毛一斤,并非冬储菜,冬储菜早卖过了。售货员在那吆喝着卖。还有这么便宜的菜?过去看了,品相太差,不仅帮子多,还给摔烂了,蓬头垢面的。几位老太太在那翻腾着,矬子里拔将军,说是这菜放不住,回去做馅,马上吃还行。这要是谁家里养着鸡倒是可以多买些,有吃心的有吃帮的,一点不糟蹋。边上有卖顺溜的大白菜五毛九一斤,帮子都给劈掉,净菜进城,个个还塑封着。买了一棵小的四块钱不到,除了底下有个菜疙瘩,其他均可食用。那菜疙瘩也可以泡在水里,长叶见绿,弄好了还能开花,我是没这工夫了。报上介绍醋溜白菜的制作方法,挺简单的:热油里加上葱丝,白菜帮切片下锅炒,八成熟时加入用醋调好的淀粉勾芡,起锅时浇点花椒油。

tiantou 发表于 2020-12-7 18:03:35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867【出行】这些年常坐公交车,经济实惠,于社会于个人,尤其是单人出行时,坐公交省钱省事而且在高峰时段还不慢。招呼出租车偶尔为之,还是传统的街头招手拦截。不过这二年感觉半路拦车难度越来越大。我尝试过电话租车,有过几次也还行。这不又想起租车的事,一早往机场去,还是预定辆车稳妥些。租车电话忘掉了,上网去查,键入“电话约车”给出的结果不是电话号码,而是要求用户下载出租公司或是网约车的APP。打电话多省事,告知公司时间、地点一分钟的事。可网上查询不到老派的电话约车。电话约车就等于网约车。现在各个服务部门都要求下载它们的APP,它不是占内存吗,七七八八已然不少了,能不添加就不添加。约车这事偶尔为之。既然要约车就只能随大流,试试吧。百度里搜到“滴滴出行”点击进入,界面上填入起点和终点,我这是要预约明日一早的车,可没见给出填写日期和时间的界面。点击试试吧,左点右点,突然跳出一个提示框,“车子三分钟到达”这不是扯吗。赶紧点击对方的应答电话,司机师傅称马上就到。我说我要订明天的车,不是现在的车。师傅说那你赶紧给我订单取消吧。还好,下方就是取消键,点击取消。不一会,又出现一条提示框。大意是用户无故取消定单,被记录在案一次。多冤呀,我这算是有案底之人了,诚信方面有了瑕疵,这种行为如果一而再再而三,恐怕就要上黑名单。罢手傍晚正好在楼道碰到邻居小妹,上前咨询约车的事。小妹掏出自己的手机演示给我看,一步步下来都是滴滴出行,她那界面上就有预约一项。你是不是没有下载人家的APP呀,小妹说。看来就是这个问题。回到家里还是先下载APP,这回好使了,该来的都来了。按部就班填写,地点、时间俱全,还点击了舒适款的车型后发出。提示框立马弹出:正在为您联系车辆……眼巴巴盯着它看,五分钟无人搭理。应答框内弹出:抱歉,暂无司机应答。大概师傅们这个点都在吃饭吧。晚九点后,我二次发约,还是周折五分钟后,等来了抱歉。这个滴滴,十分不友好。两次未果,洗洗睡了。有第二套出行方案备选,乘地铁。

tiantou 发表于 2020-12-7 22:14:06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868【老没见】一早出发前,一切都收拾停当,交通卡带上好乘坐地铁。走前抓起电话再试试,你不理我,我不能跟你置气,还是“滴滴出行”约车信息发出。只瞬间,手机上信息框弹出“车子三分钟到达”赶紧起身出门,刚进入电梯,手机响了,响了两下,铃声止息。想想这应该是司机师傅到达的通知。走出小区门,一辆黄白出租车停在路边。上车后跟师傅聊起昨晚约车的遭遇。师傅说,照理不会,应该有人应答,不过你这种情况不必预约,像你这个钟点,有不少车会接活的,我就是刚睡醒一睁眼就抢了单。师傅说一过12点,活就很少了,通常都是关机睡觉,到五六点差不多就起身开机,有活就抢。起早好拉活,一路没见超车的,半个小时到机场,天还没大亮。 落座候机,通道对面的一位男士正在往顶上安置行李,这声调听着熟悉,听觉有记忆的,看过去,都戴着口罩呢,两只眼睛也像是他,不过身型要是小两号就差不多了。他叫什么来着?再等等,再想想,小张、小李、小徐……还是没想起来。男士和女士继续说,他们是俩口子一道出游吧。这声音对着呢,就是他。我摇摇手向对面。女士迟疑,男士也疑惑,我手臂往男士方向靠了靠“是我吗?”男士说。我接着摇,对方还是疑惑的眼神。不猜了,我下拉口罩,谜底揭开。老没见了,多少年了!太巧了在这见上。退休都多少年了一直就没见着你。真是老没见了……开聊,这一路可是不寂寞。这位年轻我一轮多的同事利用年休假往海岛住一段,他的那一半我有听过,但没见过,我问起还在教书呀?辞了,教书太累,身体又不大行就歇了。我说现在你们俩口子一个治内一个治外。这次二位是往儋州去,两年前在那置业,赶上了限购政策出台前的最后一拨。我说那是得往过跑,现在想往别处去多少都有风险……虽然耳朵还好,但我始终没想起来这位同事姓甚名谁。一个部门待了好多年,后来分开也还在一家公司。说着话,一系列的事迹和身影都在眼前,内心一直赵钱孙李盘算着,终没能倒腾出来。一餐饭吃罢,也快到地方了。我只好发问:你姓什么来着?我小B啊。对对对***,我恍然。

tiantou 发表于 2020-12-8 22:42:54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海之南 --庚子冬年初因为疫情,买的年初五的票又退掉。幸亏未能成行,否则我也不得不马上返回,生死都是天意。一别海岛快两年,两年人或大变,走着走着人就散了、没了。世事也无常,猪年、鼠年两重天。海岛这二年新政又出,都希望它越来越好,谁知道呢。 1【多云】落海口美兰机场。地面温度21℃ 天气阴霾,不知是不是北面刮来的。天色不好,花草树木都跟着失了颜色,也拖累了人的心情。拖着箱子行走,好像是换了停机的方位,路途远了不少。快走到行李大厅,前面的众人都停下纷纷刷码,健康码,前头有人吆喝着:65岁以上的老人不用刷码,凭身份证通过。少了手忙脚乱,掏身份证比刷码来得简单。机场出租车排着长队在等候客人。来的航班上大概坐了八成人,我身后的几排都是空的,这个时段在往年客舱都是满满的。多少年了,过去的公务还是后来的私家旅行,我走这条线大多都买的六七折的机票,这次买到2.9折的,破天荒头一次。网上还有更便宜的,五六百元拿票,看来国内旅行的客流尚未完全恢复。我们没有托运行李,走在前面,径直出来,上了车子。美兰机场外还在施工,天上地下都灰蒙蒙的。这些年机场路施工不断,没见停歇过,由远而近,修到机场跟前的数公里地段。国际旅游岛了,提高道路工程的质量级别。好像还不是封闭的高速路,但行车速度不慢。窗外的风呼呼地灌进来,身上的披挂多,下机一件没减,正好吹风降温。过了南渡江,车子多起来,小年青开车快,不停地超车,中午时分没遇到堵车,半个多小时到家。午后两点多。十天前买的票,看天气预报决定行程,月初之后是连续三周无雨的天气。上午的航班午后到,想着开窗通风、晒被子。看来晒是晒不成,只能过过风。家里如常,门窗紧闭,水没进来,这一段多少次台风过境,过去曾经有一年,大雨进了屋。这次墙壁未见滋润的地方。北阳台上的那两盆仙人掌科的绿植半死不活,其中的一株枯萎了一半枝干,还活着,在瓷砖地面上竟然生出细长的根系,盘横出二尺开外,这根须扑捉吸吮雾气和刮进来的雨水,维持着生命。龙头出水后的第一盆,是给它们补水。

tiantou 发表于 2020-12-9 18:34:23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2【过过风】室温22℃。温度计又跑了两年,电池长寿,忘了把它取出来歇着,白白做了这许多日子的无用功。阳台上挂满了,里外上下层层叠叠,里面高处的晾衣绳搭上被子,中间的晾衣架,从屋内搬出长竿子又搪在阳台的围栏上。这四米来长的毛竹竿效力十多年了,已到风烛残年,好几道长长的裂纹,承重不行,被子承受不住,晾上毛巾被和单衣。对过阳台上,邻居老肖家的竹竿子不见了,常年操劳提前退役。他家的衣架上挂着衣服,上次来就没见老肖,小肖当家,要是老肖在,指定又从海边拖回来竹竿架上,兴许还能给我这再顺过来一根。通水、通电,气没通。燃气灶打火的电池幸亏上次就取出,它比人还不禁老,体液都渗了出来,将台面腐蚀了一块。打开燃气阀门,用打火机点火,火苗如豆并不燃起。出毛病了,阀门又转了几个角度,一试再试,但灶头就是没有反应,一点气息都感觉不到。故障报修吧。出门往物业中心去,两位当班的都是生面孔。两年的物业费交上,再说起报修的事。物业人员给出燃气公司的电话,打过去,对方听到情况后告知灶具上要安放上电池后才能打火。出来去买电池,采买油盐酱醋。物业中心门外来了一群半大小子,一分为二篮球赛。小店老板笑脸相迎,吃的用的我们都有。鸡蛋一篮子,10枚13元,说这蛋好,品牌蛋,各个印着“南丽湖”。问问那不印字的多少钱?普通的蛋6毛一个。这比前些年便宜了不少。小篮子好拿,拎上一篮,七七八八大袋子装满,生意都照顾了院子里的小店。大米没买,嫌沉,都是大袋的10斤装。店门口堆着各种菜,不卖给我,说这里是网购的提货点,他们只代理发送,不卖菜。无米之炊没关系,对付两顿还能开伙。拉杆箱内有跟过来的葱姜蒜和一个白菜心,方便面、挂面和三个大馒头。临走前没吃完,让冰箱也歇了,要把它们撂下,不是风干就是喂了虫子,咱不能糟蹋东西,这不就派上用场了。晚餐馒头就着方便面。’3【安静】傍晚二次下楼,小区内走了半圈。看过去院子里车多了,沿着甬道排成串,海南人民生活在改善。垃圾桶少了,原来出楼门外面就有一对桶,现在让我沿路找,走出一个楼座才见,一溜三个怎么都是“可回收垃圾”桶。还好,我手里是阳台上被吹烂了的纸盒子装的一袋,要是厨余垃圾还得另外去找地方。南面的篮球场灯光打亮,你争我夺的年轻人。比这更亮的是物业中心门口新添的大屏幕电视,一面墙大小,跟看露天电影似的,只一老者坐在跟前观看“新闻联播”。北面的运动场是小孩子的地盘,小童们睡前的运动场,家长拢着孩子。从南门绕出去,沿东墙走一圈。这二年,东面一线有了新建设。南头是**国际幼儿园,摆了一院子运动器械,没见小孩子。往北去,原来的一溜小别墅好几家改换门庭干起了营生。门前有牌子,一家成了律所,另外两家也是为小孩子服务的,一家幼儿园,两层小小楼就开张,家庭托儿所。另一家培训机构,看那一院子的摆设,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为幼儿开发的“勇敢者的道路”分明是带着孩子做游戏。这家的原址好像是家饭馆,歇业了。我还惦记着哪天来到这家来坐坐呢,守着家门口的餐馆,一直不曾进来过,餐食有点小众,是经营当地山里的羊肉。想着的事要马上办,吃也是这样,想起人家了,人家撤了。这条小街上人流不旺,办餐饮不是好地方。晚间时分依然是静悄悄的。从南门折回院里。楼区内灯光闪烁,枝叶飘摇。树高了、密了,树尖儿上的一窝窝椰子个头不小,现在街头的椰子8元一个,这个价格值得上树走一趟。要是唾手可得,要是倒退多少年吗。已是掌灯时分,对面楼门内只一家亮着灯。往年对面邻居总有七八户,老西儿们,比我还年长,灯火通明时,亮着电视,必有一桌老者围着麻将桌,天天的。 今年就来了一家。是我来早了,或是他们来晚了。来吧,人气高了好。这比哪都安全,没人让你刷码、测温、更没人追着让你戴口罩。多好。

tiantou 发表于 2020-12-10 16:48:14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4【下海】次日在家候着电信公司上门接通网络和电视。过去这项业务得跑到东面几站地之外的门市去办理。这次在物业中心见着商家的广告单,电话过去,说是当日来人接通,下午业务员上门,分分钟就通了。这天好太阳,晒了大半天的被子。去去霉味,用不用的都倒腾出来。眼见得两只木椅子上斑斑白色霉点子。 隔日天又阴了,预报连续几天都是多云天气。上午穿上泳裤,往海边去,准备着下水。一路疾行,四下都是老样子。十多分钟见到白沙门海面,灰蒙蒙翻着白浪,水面没见人。老地方翻过栏杆,踏上一小段独木桥落脚沙滩,甩掉拖鞋,赤脚的感觉极好,要是温度再高些脚底板就更舒服了。径直走到水边,正是高潮位,潮水漫上来。这些年沙岸继续向海面延伸生长,东面南渡江入海口过来的泥沙淤积在此,与西面的人工堤岸已经取齐。西海滩没人,没有太阳,晒太阳的也不会过来,几个大大的“人工掩体”都空着。打鱼的人也没见。往东面走,原来约两米高的沙岸被潮水吞没。东面的沙岸明显收窄,被海浪掏走,向内凹进去,形成一弯残月状。与东头的抛石区相连,沙滩上新筑起两道石坝,阻挡海浪对沙岸的侵蚀,白浪不断地涌来溅起高高的浪花。前方一位正在卸装,下半截已褪去。好,有了下海的同伴。走过去,一位穿牛仔上衣的小伙,黑黢黢的面容,乱蓬蓬的头发。我主动打招呼:常来吧。看他那肤色该是常下海的主。对方点点头。本地人吗?对方摇摇头。那你是哪里过来的。小伙指着自己张开的嘴巴。我明白了,对方是哑人。什么都别说了。下海吧,我这更衣。那小伙已经往海里走去,够生猛也不活动活动就往水里扎去,怎么连T恤衫都不脱去。怕晒黑了?他已经够黑的了。海浪涌上来,够凉。戴上泳镜,我得先做做准备活动,扭扭腰、抻抻腿,再往水里趟。热身过后,见那小伙已经进深挺远的。我这里下水,只三五米,人就没了根底被浪给卷了去。随波逐流往里去,高一程,低一程,搜寻着小伙的身影。一个浪头砸在顶上,泳镜一下子脱开,迅速抓在手中,断开了,从鼻夹处,一对镜子分身两块。我将残件塞进裤头内,或许还能修复呢,起身应对下一波浪头。。5【或许】前浪、后浪,前仆后继,浪头不停息地扑向岸边,远远的层层白浪由北向南压过来,迎着浪头永无休止地穿越。其间一股暗流是自西向东转的。这涨潮时,东面的江水北向入海被顶头浪裹挟回流冲向南岸,水流散乱,向东形成径流,推着人往东去,此时漂浮在水面,无动力漂流,人就会被带往东面入海口的方向。看是看不出,游人才有体会,游着游着就被拖到背离下水点老远的方位。早就有过游人因经验不足,被洋流裹挟到入海口遇险。我没敢往深了去,水还是有点凉,约莫也在十几度。好太阳时,表层水会有些暖意。现在上上下下都凉。往深了去,万一抽筋呢,赶不回来呢。过了弄险的年纪。沿着海岸线二三十米开外前行,万一有个好歹的凭着双臂也能划拉回来,胳膊没有抽筋的时候。游过一段后折返,掉头往西,逆流难行。游一会儿,漂一会,进两步,退一步,岸上我那件醒目的红T恤就是标志物。上来下去的,浪峰、谷底,浪峰时我向海面搜寻,终于看到了远处的小伙。游累了就仰过来躺着,浪头不大,进深之后波涌比岸边小很多。二次往东游下去,时间稍长些已不觉得凉了。这次在东海滩出水登岸。岸边有垂钓的老者。东沙滩这边是白沙门海滩的上下通道,有石阶登顶,是游客聚集地。天气不好游客寥寥。偌大的海滩二三十人。连个放风筝的都没有,小风不错。海滩上最大的一片是沙滩车运动场,好几十辆都在趴窝。好清静。海面只一游人,岸边只一垂钓者,一位老者,一支海竿。过去看看,好一会,两次收竿都没见收获。一旁观鱼的老者问我冷不冷。我说不冷,活动开了就不冷,你看看连鸡皮疙瘩都没有。下海一遭,神清气爽,吹着海风并无凉意。我向老者打听,最近下海的人多不多呀。老者说不多,冬天了吗。听得出对方是山西口音。我又问,下海游泳的有一帮东北人,你认识吗?老者说,我不认识,西边有人游,我不往过走,不认识那边下海的人。一定是天气不好,来的人少。周边几位老者,都是领着孙辈的在此转悠。我这也回了,往西走。天色够难看的,海面也阴沉沉的。远处那位小伙已经登岸在换衣服。待我走到跟前,他已披挂穿戴整齐,上下一身的牛仔服。朝我遥遥手,撂给我个背影,无声地走了。我突然醒悟,眼前的ta,八成是位女子。

tiantou 发表于 2020-12-10 16:52:32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tiantou 发表于 2020-12-10 16:54:59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tiantou 发表于 2020-12-10 17:00:20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本帖最后由 tiantou 于 2020-12-10 18:18 编辑

lll

tiantou 发表于 2020-12-11 17:39:25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6【快鱼】离开海滩绕到农贸市场,买鱼。农贸市场卖水产的分东西两间小房。先进了西房,七八个摊,鱼虾贝类。一眼见到马头鱼,问价。25元。贵了,过去大的不过20。好吃,刺少,你要啊,24卖了。来两条吧。一眼又看到边上的快鱼,白净净,鳞片整齐。是快鱼吧,这个多少钱?28,我们叫刀鱼。就是刺太多,这是海里的吧?海里的,好吃,鱼刺也不算多,可以煎着吃啊。你要啊,25卖你啦。来一条,鱼鳞你可别给我动啊。开肠破肚,一会儿收拾好了。扫码支付。这二年进步了,上次来还都是现金交易呢。卖鱼摊位收费的环节一直不爽,找来的钱都带着鱼腥气,这回解决了。拎着一袋子鱼转到东面小房的摊位,原计划要买马鲛鱼的,昨天在这边看到过。老板说,你怎么不到我这来买呀。我说你这里有刀鱼和马头鱼吗?没有吧。什么马头鱼?现在这时候哪有马头鱼。我扬起手中的袋子让她看。哪里是马头鱼呀,马头鱼是长条的,这叫“力鱼”(音)。我回身去找西房的老板。怎么回事啊?老板说,我没说是马头鱼啊,这是力鱼,比马头鱼好吃,还贵呢。没吃过吧,尝尝。我理亏,确实人家没说,是我说的。拿回去尝尝吧。回到东面老板处买马鲛鱼。买了一小段,一切五片。老板说36元一斤。 我说昨天过来你这问价还是35,今天就长了?35就35,你以后可要长来我这里啊。晚间做鱼。快鱼,一斩两半,下锅两面油炸,看看差不多熟了,淋上些酱油,出锅。我从来都没能见到这么新鲜的快鱼。还是少年时的印象,家里偶尔会买到快鱼,老人称它为鲞鱼,圆圆的被炸成金黄色的大片鱼鳞,入口香喷喷的味道。还有腌制的快鱼,也是炸得金黄,现在想不起那鱼肉的滋味,大概主要都吃那鱼鳞了,肉里面有太多的刺,大人不放心孩子吃。我这次没能炸出那种喷喷香的口感,倒是细细品味了鱼肉的细腻和清香,只是这刺是太多太多,鱼刺纤细颇有韧性,小心地往下摘刺。过后我上网查找了快鱼的烹制方法,介绍的是红烧的做法。红烧能把鱼刺的问题解决吗?这快鱼得慢吃。

tiantou 发表于 2020-12-11 17:41:07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tiantou 发表于 2020-12-12 19:42:01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7【周末】晚间出来遛弯。街头不远处是报亭,过去在这摊上买过《三联周刊》、《读书》,周六会有《南方周末》这报比北京要晚两天。现在看看都没了。多是地方报纸、再有文摘报、参考消息,拢共不超过10种。老板说《南方周末》这些报刊买的人少就不进了。我说你是代销,卖不掉是可以退给发行单位的。老板说那不是也啰嗦吗,这家报纸过去有些好文章,现在不行了,没了棱角,写那些个*露文章的被挤走了。我们还不是什么好卖就卖什么。我说你这里守着学校,做学生生意。我看架子上的图书多,花花绿绿,少年看的那种绘本。边上是所中学,估计他们不会买报纸看,看这些快餐类的口袋书。现在中学生爱看什么?成天围着考试转、还有那么多的校外辅导班要上。份量重的书籍看不下来。老板说,现在好多也不让发了,不能鼓励追星,有些出版就受限了。人家日本那漫画书多火。咱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现在进的杂志比过去少多了。 摊上没几份杂志,我能叫得上名的《读者》《今古奇观》……我说这不都是学生看的吗。老板说成人也看,说着又递过来一本《看天下》说这本卖的不错。我翻了翻,没看出是哪省的出版单位,就问这是哪里出的?老板说英雄不问出处。老板又递过来一本说也有成年可以看的,是本心理学的畅销书。我说书就不买了,可以去借着看了。报亭除了书刊报纸外,还出售饮料和香烟。我说起现在报亭日子不好过,实体书店也一样,纸媒被电子阅读挤得够呛。老板说,买报刊的人少了,和手机阅读有点关系,但主要还是钱少。经济不行,现在海南炒房的受限制,外地的人少了,本地人买房买不起,花钱都小心,还能买报纸吗。我说你这报亭卖烟利润大吧,北京的报摊也卖饮料好像没有卖香烟的。老板说,我这也得活啊,报刊利润少,但能招来人呢。12元,收了份《看天下》。我说你这也该收了吧,快九点多了。还要等一会儿。我这是早上五点钟起来,六点钟到了摊上,每天都有那么几拨人。

tiantou 发表于 2020-12-13 19:32:18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8【舞者】报亭边上是舞场,十字路口的西北角,路对过西南角也是。两拨人,各跳各的。北面的这拨人8点开跳,南面的一组要晚一些。拖着喇叭,开着音响,曲子听着陌生,舞姿像是民族舞,半是街舞,动作蛮快,挺繁复,不那么好学,比广播操难学。跳舞的都是半老徐娘,黑头发比白头发的多得多。头发黑白不完全代表年龄,但看过去年轻人大概没有。想想也是,年轻人上班一天挺累的,回家歇着了。有精力的继续娱乐,要是跳舞大概会去迪厅,男男女女热热闹闹,摇滚之类的,看不上街头的简陋和老派。大妈级的、奶奶级的,也有些不清闲的,买菜做饭看孙子,也不轻松。不过跳舞得怎么看了,活动身板是其一,娱乐是其二,姐妹们跳着、聊着,天天聚着,挺高兴的。现在空巢家庭多,能出来走走,娱乐起来,是挺好的事。街头舞者是各地城市一景,都好几十年了,两辈人跳下来。上辈子人还流行过太极拳、各种气功,可能是复杂了些,做着做着,队伍越来越少,这边难得看到打拳的,当然我也没走出多远。舞者们能跳是好事,说明身心都还健康着,这要是闷在家里,再无所事事,出问题是不远的事。海南这地方好,一年四季都不乏舞者,晚上比白天跳舞的人多,老者们晚上闲下来,再加上晚上气温适宜,再热的天,太阳落下去后也是凉爽的。再冷的天,像海口这地方年度气温最低的12月份,气温多在20℃ 上下,昼夜温差经常在2至3℃之间。只要是不落雨,都少不了舞者。一条路走过去,不少的路口在这个点都会有舞者的身影,少则十几人,多则二三事人。我住的小区门口过去就是个舞场,总有二三十人。这次来,地盘被一家幼儿园圈占去。小区内没人跳,估计是怕扰民,就都上了街头。走过、路过好几处舞场,看大姐们跳舞,扫过一眼,只一次见到位胖胖的老爷子跟着扭搭,边跳还边举着手机看,他是看里面的视频还是在搞自拍?不错不错,身段能跟的上,胖人起舞有胖人的美。

tiantou 发表于 2020-12-14 16:36:06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9【28℃】周日,来到岛上最热的一天。连续几天都是阴天没见太阳,预报周末多云天气,一早乱七八糟挂满阳台上,让它们好好见见太阳。太阳时隐时现。出门往海边去,有感空气的燥热,觉得太阳还是不露面的好,这一露头就要把人的汗水给逼出来,有了汗津津的感觉。已经闭合上的汗腺,重又被打开。找着树荫下行走,碧海大道,十年的行道树,远未绿树成荫,顶着太阳,形影相随。到底是周末,老天又作美,海滩上有了人气。沙滩车跑起来,风筝上了天,一台无人机,这是新玩意儿,嗡嗡嗡地在人群顶上盘旋。晒太阳的那拨人没来,来了两对新人,摄影师在给新人记录拍片,站着卧着,搂着抱着,孙辈的人都长起来了。人都在东海滩。周末家庭的聚会,老老小小,还有支上了帐篷的,这是要待上整天的。从东面的台阶步入沙滩,这边围着不少的商贩,泳衣、拖鞋、救生圈……蛋糕、煎饼、臭豆腐……没走出几步见着大块的广告牌,言说此地水好但海流复杂,自2015年以来已有5人溺水,珍重生命请勿下海。管理者的职责尽到了。蓝天白云,白云比蓝天要多,吹着小风好爽。无风不起浪,小风,水面如绿缎子面般,只在水波贴近沙岸的瞬间翻作小小的浪花。水面没见着人 ,沙岸上迎面过来位赤膊的胖老头,下过海往回走的。我发问:哪里下海合适呀?老汉说还得往西走走,回身指着不远的沙滩,那里下去是缓坡。听老人言,扎下营盘。面前偌大的海面一人独享。风平浪静,水流舒缓,舒服,水皮略有暖意,轻松,浪头离去不必再看它的脸色。附身、仰面,东来西去,尽兴而归。上岸,往西面去。吹吹风,干了身子好更衣。西面见着赤膊人,干瘦的样子,是不是老苗?走进了看,不是,只身条像、肤色似,黧黑的皮肤。只见他膝盖着地,双脚后翘起,被手拉住,在蓬松的沙地上跪行,身后犁出长长的一溜,他不是残疾人啊。我这搭话,你这是练的什么功夫?闲着没事,怎么高兴怎么来呗,干瘦的老头搭话。看着眼生,一看就是在海边泡着的主儿。我问哪里的?答我:江苏的。我又问起东北的老苗来了吗?老苗今年没来,去南京了。我说是黑龙江鸡西的老苗。是他,他闺女在南京,去闺女家了。我还想打听打听另外几位东北老哥,可再也想不起第二人的姓氏了。。10【公园】江苏人双膝着地趟到海边,起身下水了。我也回头抱起衣物找地方更衣。人气高了更衣有点费周折,总得避人耳目吧。不想往西面走,还得走回来,径直往北,穿过沙滩车场,贴在北岸的高台之下完成翻转腾挪。往东,上了堤岸的石阶,穿过小马路,进了白沙门公园。这是离家最近的公园,占地九百多亩,绿植婆娑,水面荡舟,高高的摩天轮,翻腾的过山车。早年是滩涂,改造变身,也有十多年的园龄。公园的北门口是纪念广场,木船打兵舰,强渡海峡解放海南岛,最大的战斗和伤亡发生于此,立碑纪念,朱德元帅题字(见图)。广场上不见人影,七十年前的事,年青人还有几人知晓。出广场,往西绕,走西线,如阴阳太极图,公园的东线喧闹,西线植被多,肃静,太阳底下找阴凉地行走。走没多远,伸手包中掏出墨镜戴上。突然若有所失,像是缺了点什么,包里继续翻找,果然换下身的裤头丢在岸边的石栏杆下。赶紧回头去找,抄近路,挤过树丛,栏杆前探出头望去,在呢。二次回头,这一往返,折腾出了汗。沿甬道往南去。现在园子里添了自驾电瓶车和多人骑乘的脚踏车,这倒是方便了腿脚不便的老人们。可是不见老人在上面,都是大人和小童。避开他们,进到里面的林子中,蜿蜒的小道头顶不见天日,正好躲避了干净。过“白沙寻痕”里面立着几尊雕像,少不了这里的大神冼夫人,还有东坡居士,还有谁,记不住了,没往前去。往南面赶路,已到饭点,前面去寻饭店。改日从容了再来拜谒老先生们。这些个古人曾在这片蛮荒之地留下过足迹,也是值得纪念的。透过树荫,东面一片亮色,摩天轮缓缓转动着,那是孩子们的天地,湖面上游船还不少,年轻人双双对对。这边脚下静谧的小路,花花草草,多是不知名的热带植物,为什么不挂上铭牌科普一下,只有几株见到了牌子,“火焰树”云云,太过简单了,不知来路、习性的,本地人未必叫得出它们的学名,外地人到处看了,除了看到椰子、木瓜,其他不认识的还是不认识。面朝大海,冬暖花开。看看这几株绽放花朵的树吧(如图),我看了多少年,还是不认识。

tiantou 发表于 2020-12-14 17:46:26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tiantou 发表于 2020-12-14 17:52:16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tiantou 发表于 2020-12-14 18:00:34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tiantou 发表于 2020-12-15 19:44:53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11【带口罩】海南哪里口罩人最多,那就是公交车上。我出机场时戴着口罩,上了出租车,见师傅口无遮拦,我入乡随俗也摘了去。进了小区口罩几乎就见不到了。不像在北京,上了街就捂上,从年初到年底都习惯了,只要是公共场合,屋顶之下,就必须戴着,这已然放松了不少,不刷码、不测温、不登记,进出自由,只是捂着点嘴不算事。欧美人够矫情的,戴个口罩也要上纲上线的,就这点自由也要争取,争取的结果呢?让事实说话:明天开始,德国又封城了,要持续到下个月的十几号,过节都不得超过五个人的聚会,还必须是至亲,街上的商家除了提供必须品的超市外一律关闭,馆子、酒吧也都关了,学校改线上了……不戴口罩的代价也太大了吧。几次去超市,大型超市,进进出出的连一成的口罩人都没有。滚梯前立着牌子“……请戴口罩”戴口罩的主要是超市的工作人员。让顾客戴,工作人员得先戴,他们整天在室内,人多嘴杂的,也该加强自我保护。也有些老人戴,大概候鸟们多些。至于其他场合,饭店、街边路人,口罩人可以忽略不计了,以至于我都忘了戴口罩这回事。那天,我在街头等车,公交车,左等右等都不来,一辆辆车过去,就是等不来78路。猛然察觉下车的乘客都戴着口罩呢,再注意车上的乘客,也都戴着呢。身上没带着,要是不让上车就被动了,我得先去买件备着。街边走了两家店,美容店说没有口罩,又进了招商银行,记得北京的银行有为客户准备口罩的。一问,没有。周边没有药店,路对过有个加油站,过桥走到河对面才算买到。这一来回,半小时过去了。上车时,回头看看,半车人只有一位挺大的姑娘没戴口罩,看来没口罩的也可以上车。今天又去超市,对面滚梯上擦肩而过的有好几位戴上了口罩。前两天媒体报道,三亚出现疫情,外面游客带过来的。负面信息走得快,对居民们有影响。自从那次公交出行后,我出门口罩就揣在兜里,戴不戴的也要带上,万一呢。

tiantou 发表于 2020-12-15 20:33:47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转帖:海外来鸿

德国抗疫之经历(第二波)12.16-1.10全国停摆

由于11月初开始的轻型封停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两周新增的确症数量甚至又出现了上升的趋势。周五一天接近3万新增病例。死亡人数也每天达到500多,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人风险最大。医院新冠重症病人也达到4540的历史新高。

据于以上严峻的形势,并考虑到下周末至一月十日全国进了圣诞新年假期,今天德国联邦政府和各州州长召开紧急会议后,决定从下周三16日开始进入三周半的全国封城状态。除以前的措施继续执行外,所有的学校幼儿园全部关门,商店除生活必需的超市外也全部关闭,最多允许五个人的聚会。另外,元旦不允许燃放烟火。

同时在经济上对受损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各种补偿,将这次强制停摆的经济影响减少到最低。

希望通过以上措施,在1月11日圣诞假期结束时,在日新增数,医院重症数和死亡人数都能够恢复到一个较底的水平,为一月开始的全国注射育苗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tiantou 发表于 2020-12-16 10:44:45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12【不测风云】现在的人不翻黄历了,看气象预报行事。首先是晒太阳,南方人有的地方称为“晒霉”。北方人其实也讲究,少年时家里在春天换季时就要洗洗晒晒的,晒在院子里的铅丝上,单衣无所谓,大衣、被子在收藏前还要讲究点风向,姥姥说东南风水汽大,西北风干燥,更适宜晾晒东西。这大概也不是老家的习惯,是进城后北京地面的说法。海岛这地方没听谁说晒霉,但行动上多有表现。好天,大块物件的就上了阳台,也有扯出绳子晒在当院的,平日里看各家的阳台,单衣类的经常挂在阳台上,下雨天也不收,大概是洗的勤,晾晒的勤,等不来太阳的天,也要挂出去,只要淋不到雨就在外面,湿衣服比捂在家里发霉要好。这边人的阳台封闭的不多,至少向阳面的要留给太阳。晒霉还有人的问题,下雨不出门,连阴雨囚在家中。雨季人也会发霉,郁闷了,倒了霉,尤其是老骨头。所以晒霉事,人比物重要。关注天气了。再就是出行。哪天宜出行哪天不宜。十五天气象预报、四十天预报都有。买机票时我就是看着预报来的。上上个周末后是连续十个晴天,躲开前一场雨,就买它。落户之后关注本周的天气,当天和明天的,决定晒霉和出行。检验上周的预报,不是满满的晴天,是晴两天,有大太阳,阴两天,还有一个雨天。看当周的预报,报了两天下雨,结果只等来一场雨,断断续续的一天,预报的另一场雨最终没过来,我也白白取消了下海的计划。本周预报,周一雨,周二阴,周三多云,周四多云。结果周二来了雨,周三接着下。我晒霉的打算又落空了,看明天怎么样,明天还有最后一个半天,有远方的客人要过来,总得将寝具都晒晒吧。比较下来,北京气象台预报的准确性要比海岛这边高得多,基本上可以按照小时预报安排出行。这里不行,说是下雨,上午下午的,手机上一串带雨的图标,9:00、10:00、11:00……云彩过来又去了,一整天地皮都是干的。谁知哪片云彩落雨。

tiantou 发表于 2020-12-17 10:43:09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13【19.9℃】当地气象台发布寒冷黄色预警,预报气温14至17℃。于我们北方佬来讲这温度刚好,对岛民来说是到了一年当中的寒冷季节,连下了两天雨,湿凉,街头有穿羽绒服的,老人家们,也有小年轻短褂短裤的。凉不凉的,一早起来拉开窗帘就能明了,玻璃上有哈气,水淋淋地往下淌,夜间低温15℃上下的标志。我床头有个温度计,测量室内外温度,其中拉着根线,温度探头置于窗外,日晒雨淋极度敏感,白天阳光普照时,前两天达到过35℃,当然这不是标准温度,百叶箱中的才算数。一朵云彩飘过,挡住阳光,温度计立时响应,表上的温度降下来。夜间的温度相应准确度高些。今早表上显示的室外温度为16.8℃,与气象预报的差不多。室内温度测得为19.9℃,从晴天时的24℃,三天的时间下行了4℃。这个温度体感算得舒服。为此要保持室内的干燥和减少通风。除了卫生间和厨房适当开窗,其他的门窗紧闭,潮气和凉气进不来,室内的温度下降得慢。现在又不是雨季,连续下雨的时段不会多,三两天后又会见太阳,太阳一出温度就上去。有些生活习惯得慢慢摸索。记得前几年,我到博鳌的朋友家小住,也是冬日落雨,他家敞着门窗,在阳台上喝茶,屋里屋外一个温度。晚间睡觉前推出个去湿机,放入卧室关上门,嗡嗡嗡地抽湿,半小时后关门睡觉,被子干爽爽的,去了湿,屋子也显得暖和。经验和教训在他家都有了,我回到海口后也买来一台去湿机。现在市民的居住条件普遍改善,房间的保温效果好,门窗紧闭完全可以抵挡一阵。而且空调已经普及,再配上去湿机,不知还有没寒冷蓝色预警的时候,体弱的老人家舒舒服服过冬没有问题。待室温低于18℃时就准备启用空调了,去湿机这次来还没有派上用场,流泪的玻璃一早擦干净了,也就去了湿气。连下两天雨,多是毛毛雨,除了下海不宜,撑上伞市场购物无大碍,又不是七老八十的怕路滑摔跟头,雨天出来购物,大店、小店人都少,出来走走。气象预报今日多云天气,11点至午后出太阳。等着太阳出来好晒霉。

tiantou 发表于 2020-12-18 19:37:57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14【换了人家】过去购物常去“南国超市”,离着最近的一家。这次过来超市换了东家和招牌,换了一年多,改称“宝真超市”,还是二楼、三楼两层,但货架摆放的更紧凑些,经营百货、生鲜。超市物品齐全又是大店,应该比小店的信誉好些,比较农贸市场,物价也便宜些。但生鲜产品不如小摊贩打理得好,尽心尽力的,价格就高些,新鲜度也更好。市场三块多一斤的大白菜,比超市贵一元,模样好多了。马鲛鱼市场35元,超市20元每斤,小点,还不新鲜。鲜鱼水菜,更愿意买农贸市场的。想买只鸡吃,农贸市场各式各样的,现在不卖活的了,开肠破肚,看着挺新鲜。但觉得来路不明,还是去超市看看,大市场检疫做得好。三黄鸡看样子挺新鲜,问问能不能给收拾并切块。说是不管分割,一旁倒是有分割鸡,各个部位的。我问买排骨给切块吗。这个可以。那就买排骨吃了。头次到农贸市场采购,大葱6.5元,大白菜3.5元,扁豆9元,芭蕉4.5元(单位:市斤),这是我买到袋子里的。香蕉3元。感觉和过去一样,地产的水果便宜些,所有的菜都比北京贵。这两天宝真超市内打折促销,1元以下的蔬菜有萝卜、西红柿、土豆,洋白菜0.68元、南瓜0.38元。磕磕碰碰的洛川苹果2元,牛奶(一升)9.9元,鸡蛋一盘30个9.9元。这个价格跟北京有一比,不知他们常态情况下什么价。过几天再看了。货畅其流,吃全国,北京店里见到的这里不少也能见到,还是同样的品牌和包装,面包、牛奶,光明、蒙牛、伊利。各地的水果,富士、花牛苹果,价格要贵上一元两元。没见着进口的香蕉和木瓜,这里的产地,街头树尖上就能见到,不能自讨没趣往这产地发货。牛油果8元一个和北京差不多,都是远道进口的,南北城市差距忽略不计了。超市的广播里循环播放着通知,从12月1日起,塑料袋收费,小、中、大袋分别为0.3元、0.5 元、0.7元。塑料袋收费好,可以减少使用量。每次结账都被问到有没有会员卡?有“南国”的管用吗。倒是提醒我办一个。门口服务中心免费办卡。要求提供身份证。没带着。

tiantou 发表于 2020-12-19 21:48:06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15【17℃ 】周六气温15至17℃,预报多云,多得上午没见着太阳。小风一刮,半截袖的T恤双臂暴露颇感凉意。午后往外面走一趟,美丽沙海堤。出了小区往北不远就是,前年这里还是挺热闹,售楼处乌泱乌泱的人,门前整个“嘉年华”造势,那是住房限购新政出台前最后的狂欢。岛外人最后一波的买楼人,赶上就赶上了。这边的楼还在建,美丽沙西区,地产商地买了,筑堤填海,填了几千亩的滩涂,大把的钱扔进去,不能不建,但好像盖房的速度明显慢下来。看过去西面最高的一栋在建大楼这十多天,顶上的老吊车就没动地方。快到海边,路旁的售楼中心还在,进进出出的人。进去看看,比想象的人气旺。售楼先生一对一贴身服务,大型沙盘模型前指指点点。又有新楼开盘,络绎不绝咨询买楼的。跟在一旁听听。是西边华侨中学分校西侧地块上的高层公寓楼,预计下月开盘。好话都说到了,首先是价格,因有政府限价不得偏离,现建筑平方米价格在1.8万且精装修,高层可以看到海面,更诱人之处是优质中小学就在近旁,所以来看房的不少。销售人员询问买者是否有本地户口,没有户口的免谈,再有是一个家庭只允许购买两套住房,要买第三套的也别想了。后面还有一项,每套住房在房价之外18万元的某项费用,未来可以用来购买车位或有关服务等,听着有点巧立名目的意思。买房的事现在跟岛外的人没关系了,只听听、看看吧。 美丽沙广场上载歌载舞,四五十人的舞者队伍,还是西域情调的,一招一式的维族舞。领舞小伙高高大大,舞者中年人更多些,不知有没有维族的人,他们打下就会,不会这大年岁的才初学乍练。正在讲授基本功,小伙伸展着莲花指,光基本的手法就有十几样,挨样比划,这难度不小。不看也罢,往水边走。浪涛依旧。堤岸上浪花飞溅,十年下来成为一条绿堤岸,已爬满了青苔,记得上次过来,这里垂钓的和采食海菜的,不知为什么现在一个人都见不到了,还是天气有点差吧。有点凉,风也凉,穿棉袄也热不着。

tiantou 发表于 2020-12-19 21:53:18

RE: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



页: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