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ojy
发表于 2012-11-18 16:49:11
本帖最后由 laojy 于 2012-11-18 20:02 编辑
继续用照片展示习近平的从政轨迹
1985年习近平河北正定县委书记时,曾经领一个代表团去美国马斯卡廷考察农业技术。图为习近平和代表团一起拜访当地居民珍妮特·劳奇的家。2012年2月14日,习近平访问美国,重游艾奥瓦小城马斯卡廷
习近平任正定县委书记时与领导班子成员合影
1989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到下党乡调研时参观鸾峰桥
1993年8月7日至14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在福建省进行了考察。图为邹家华副总理(右二)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贾庆林、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右三)的陪同下在福州市观看"三坊七巷"改造工程模型。
1994年5月,习近平校长参加原闽江职业大学(现闽江学院)10周年校庆。1990年1月,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兼任闽江职业大学(现闽江学院)校长。
1994年6月26日,江泽民总书记在时任福建省委书记贾庆林和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的陪同下,参观福州市城市规划展。
2001年10月30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届东亚高峰会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专题研讨会,就"中国经济兴起对东亚的影响"展开研讨。中国福建省省长习近平(中)在会上作专题发言。
习近平夫妇与李鹏夫妇在福建武夷山
习近平在福建参观台资企业
2002年10月11日下午,福建省委书记宋德福(左)、福建省委副书记卢展工(中)等到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欢送原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右)到浙江省赴任。
(待续)
laojy
发表于 2012-11-18 19:56:25
本帖最后由 laojy 于 2012-11-18 20:03 编辑
(接上帖)
2004年4月25日,由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率领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代表团和企业家代表团,对浙江省进行考察访问。图为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左)在游船上向何厚铧(右)介绍西湖春色。
2005年4月12日下午,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视察杭州天水街道皇亲苑社区体育公园。
2005年4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携夫人彭丽媛再次回到当年曾工作过的正定县,并视察赵云庙。
2005年8月28日,以"发展节约效益"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市长论坛"在浙江省义乌市开幕,全国近70位市长齐聚义乌。图为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左)与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会上就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交流。
2006年1月26日,包玉刚长女包陪庆和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一起。
2006年9月21日上午,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视察地处偏远海岛的东极岛,受到了东极军民的热烈欢迎。
2007年3月习近平任上海市委书记,7月中央调习近平到中央工作,俞正声任上海市委书记。图为两人在10月27日,习近平(左)和俞正声在上海市党政负责干部大会上。
失去的记忆
发表于 2012-11-19 13:40:26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2-11-19 16:16 编辑
前几天电视台采访路人:我幸福.他幸福.你也幸福。当五名流浪儿童在垃圾箱里取暖中毒身亡了,电视台就失声了,关心弱势群体常常口惠实不至。好在有网络让我们知道有人不幸福。
laojy
发表于 2012-11-20 08:25:39
五名儿童死于垃圾箱成为网上议论的内容。转发有关图文:
16日清晨,5名身份不详的男童,被发现死于贵州省毕节市城区一处垃圾箱内。经当地公安机关初步调查,5名男孩是因在垃圾箱内生火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详见今日河南商报A14版)
因为他们太弱了,弱得微不足道,弱得没有必要去多看他们一眼、多注意他们一分,否则,在这个时候,这样5个来路不明的“家伙”不会受不到关注的。
但恰恰他们只是10岁左右的孩子,虽然周围的人和机构不知道他们是谁,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虽然他们在最终落脚点已经流浪多日,虽然这个落脚点仅距流仓桥办事处不足百米,虽然他们在这么冷的天里只是用几块破塑料篷布御寒……但因为他们实在太小了、太弱了,他们的“不明身份”、“不明出现”伤害不了任何人,也扰乱不了公共秩序,更影响不了别的什么,所以,没人关注他们,直到2012年11月15日这天夜里,毕节最低气温6℃,他们为避寒,窒息死在一个垃圾箱里。
天堂里没有寒冷。在这个冬天,贵州毕节这5个流浪孩子是送给社会的一个沉重。这个沉重让人心痛。这样的悲剧原本应该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在课本中存在,在童话中的外国存在,可就出现在我们身边,刺激着我们还没有麻木的神经。
据到过现场的目击者描述,“孩子们在拆迁工地围墙里面,用一些写有广告语的塑料篷布、水泥砖和三合板围起来,并在里面住了好几天”。换句话说,这几个孩子已经在此处流浪多日。那么,他们为什么流浪?
显然,他们不太可能是被拐骗的,更像从学校、从家里逃出来的。问题是,假如是离家出走或离校出走,为什么好几天了不见报案?对于家庭、学校、政府来讲,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一个安全记录。他不在家里,就在学校里;不在学校里,就该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就是丢失了,也应该在政府相关机构的备案中。退一步讲,就是被迫流浪,政府也有为他们安全兜底的责任。
所以,面对这起悲剧,我们一定要问:他们是因为讨厌学校、家庭而主动选择流浪,还是因为没有学校、没有家庭不得已的被迫选择?对于流浪儿童,政府构建的社会安全网哪里去了?对于眼下正在流浪的孩子,我们还该做些什么,政府必须做些什么,才能至少让他们安全度过寒冬?回答不了这些问题,就对不起这5个10岁左右的孩子;回答不了这些问题,就避免不了类似的悲剧。
胡涂人
发表于 2012-11-20 09:28:08
胡涂人
发表于 2012-11-20 09:39:20
西水车
发表于 2012-11-21 08:40:49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2-11-21 08:48 编辑
来自“炎黄论坛”的邓亚萍的消息:
邓亚萍称62年来“没有假新闻”舆论哗然
新升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人民搜索》总裁的前乒乓球国手邓亚萍,近日在网上传出在北京邮电大学演讲中,称《人民日报》62年来“没有假新闻”,引起哗然,被轰“幼稚”。
12月8日晚,北京邮电大学举办《人民搜索》校园招聘宣讲会,《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人民搜索》总经理邓亚萍到场发言。
据透露,邓亚萍当时有一句话惹轰动,她称《人民日报》创刊62年“从来没有出过假新闻”,引起舆论哗然。另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有同学当场向邓亚萍发问:“《人民搜索》究竟是为党搜索还是为人民搜索?”邓亚萍连忙转移话题没有作答。
在人民网-教育频道的相关报导中,并没有提到邓亚萍那句话,但北京多个大学网站论坛均有转贴邓亚萍的言论。香港媒体也报导了这条消息。
此外,北邮讲话之前,邓亚萍在清华大学招聘毕业生会上的一段回答也引起争议,当时台下有人问及升官秘诀,邓亚萍回答:“当你的个人价值叠加在国家的利益上,你的价值会无限放大。我就是这样的幸运儿。”此言论被北京媒体报导后,迅速在网上流传。
大陆不少网友炮轰邓向主子献殷勤,拿老百姓的脑袋当球踢:“一个运动员,那(哪)里都好混,年纪大了偏要做个骗子!” “她懂个球,只是一个花瓶,摆设而已。” “ 从政了,也不像打球时候那么单纯、执著了,以为愚民的脑袋还跟球一样呢,可以被踢来踢去的!”
“她才几岁?敢说62年之间的事?”有网民找到58年大跃进时,《人民日报》刊登的多篇河北徐水县、河南西平县、湖北麻城、广西环江县等亩产万斤造假报导和照片驳斥其愚民言论。有网友希望《人民搜索》不要把钱学森当年为鼓吹亩产万斤而做的“科学解释”给过滤掉。
有网民讥讽道:“邓脑残”本想给主子献殷勤,没料到百姓不买她的账,偷鸡不成弄一身鸡屎臭!还有人戏称:如此看来,邓可以调中组部做官去了,直接管Dang(党)的事!
北京资深媒体人凌沧洲对此接受自由亚洲电台表示:“这是睁眼说瞎话,罔顾客观事实,请邓亚萍女士查一查,《人民日报》在大跃进时代发的放卫星的产量的新闻报导,再请邓亚萍女士去查一查文化大革命时候,陈伯达写的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这都算什么新闻或者什么新闻评论?”
邓亚萍今年37岁,2009年4月起就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今年9月调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人民搜索》总经理。
胡涂人
发表于 2012-11-21 10:58:32
beiwei
发表于 2012-11-21 11:09:28
本帖最后由 beiwei 于 2012-11-21 11:12 编辑
all_right_1 发表于 2012-11-16 09:12 http://bbs.obj.cc/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照片让鞠大哥又给美化一番,其实当时一半吋间在想:晚上这顿饭是楼下吃呢?还是自已做?也在发愁。哈哈!
...
2012年11月 任志强微博回复某网民:六五年他高二,我初二。他是我班上的辅导员。天天劝我申请加入共青团。一起插队时,他算是个小领导。
某网民问:王岐山1969—1971年 陕西省延安县冯庄公社知青; 任志强1969年1月陕西省延安县冯庄公社插队 。1969年你俩认识了吗?
西水车
发表于 2012-11-22 08:55:49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2-11-22 09:07 编辑
看到《炎黄论坛》的这个帖子,我只能说做官真难呀!其实他不能或者不敢为博“仗义执言”,又不能表现出为自己自怨自艾,他倒台还是不倒台并不决定于他。当然他不愿倒台,能维持原位就行。再想高升恐怕不易了。做官真难呀!
不倒翁黄奇帆两度洒泪会场 网友盛赞他是表演艺术家
今日,一则“张德江离任发言获热烈掌声 黄奇帆两度洒泪会场”的新闻在网络引起了热议。许多网民似乎对黄奇帆的眼泪并不买账,不少人认为这更像是一场演出,并调侃黄为“表演艺术家”。不少网民更是再一次挖出了2010年时黄奇帆称“与薄熙来(专题)合作如鱼得水非常来劲”的新闻与其如今的立场作对比。
今天的重庆干部大会时间定在9点30分,参会的重庆官员全部身着深色西装、系着红色领带8点前就齐聚会场,两百余人在会场上等待的一个半小时却异常安静。张德江发言获得数次热烈掌声,重庆市长黄奇帆在发言中两度落泪,哽咽难语。
以下评论均由数字时代编辑收集自新浪微博:
阮长安:人民艺术家,忘了当初的如鱼得水吗?
Yulerae不可进:飚得一手好泪!
Accountant_LiuFeng:能不哭吗?张肯定放了他一条生路。
曾公子在上海:演的好,才能做不倒翁啊!他是哪个表演院校毕业的啊?
愚人一枚:不倒翁的演技往往就是这么练出来的!
沙门氏v:可怜的黄奇帆,满嘴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黄晨-汇公关:劫后幸余生?
Rz王玉鹏:真感人!
燊燊不息:哇,德艺双馨!
蝼蚁1973:仕而优则演,又或者仕而忧则演!
方心田:他们的热泪总是为上级飘洒。如果他们的乌纱帽是人民给的,看他们泪洒向谁?
胜祥之道:官场表演综合症。
邪性XXX:此人应该是百感交集,屁滚尿流保乌纱,鼻涕眼泪满脸刷,可怜天下“父母官”。
米颗话梅变超人:飞盘地接起来呀接起来。
贫僧刚还俗:人民艺术家。
shenghp:百花奖提名。
蚊蚊蚊文蚊: 上司一直换人,帆帆压力很大的,你们表酱紫啦
痛并快乐着_v: 今年的特色是泪牛满面,感动宇宙吗?!
龙贝贝_ZJU:伟大的艺术家就是在需要落泪的时候随时就能落泪…
樱花满地不开门suki: 建议建立重庆电影学院,各官员兼任表演课老师,有这样优秀的表演艺术家超过北电指日可待啊~
郑州一线天麻辣小龙虾:他的落泪应该是真的.心情复杂呀.迎来送走了多少任书记了,估计重庆市民都记不住了,换谁谁心理也顶不住呀,换了那么多书记,自已还在那原地站岗。
胡涂人
发表于 2012-11-22 10:44:25
胡涂人
发表于 2012-11-22 10:49:46
胡涂人
发表于 2012-11-22 10:58:00
wangpei
发表于 2012-11-22 21:44:06
钟丽燕、张海庆《感恩》:
http://www.tudou.com/v/tUMqi2QlBPo/&resourceId=0_04_02_99/v.swf
西水车
发表于 2012-11-23 16:59:05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2-11-23 18:00 编辑
很想去看看的二战发生的地方,苏德战争爆发的布列斯特要塞。
白俄罗斯布列斯特要塞纪念馆入口
明斯克战胜法西斯胜利尖碑浮雕
失去的记忆
发表于 2012-11-23 21:49:55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2-11-23 22:20 编辑
为该转贴我请教过某重点大学教授,回答完全认同,趁这会儿发帖少时解个闷。
[转贴]中国的学术界到底有多腐败?joie 于 2009/2/23 11:24:14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转自http://club.koubei.com/thread_105_9130_1.html
中国的学术界到底有多腐败?
献给所有献身学术事业的学士
[提要]到底应该如何定性中国的学术腐败呢?应该说,这是一场规模空前、史无前例、世界罕见的社会腐败。说它是规模空前的,是因为在中国的学术界,在几乎所有的单位,所有的领域,所有的层次,人们都很难找到一块“净土”:腐败现象在随时随地地发生,人们已经对这些现象习以为常了。一位记者在调查顾冠群抄袭案时,就对学术界"内部一些人士见惯不惊的态度"感到吃惊。(马莉英:东大校长卷入剽窃风波续:有关人士接受专访)。说中国的学术腐败是史无前例的,世界罕见的,是因为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纵观人类历史,如此全方位、大规模、深层次的学术腐败从来就没有发生过,除了现在的中国。
一、前言
学术腐败是九十年代之后风靡中国大陆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继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之后的另一个大规模、深层次的社会腐败。学术腐败的具体表现就是,学术界人士,上至院士、博导,下至研究生、大学生,抄袭剽窃成风,巧取豪夺成性,弄虚做假为常,欺世盗名为荣。
不仅如此,学术腐败已经从学者的个体行为发展成集体、集团行为,并且有制度化、合理化的趋势。比如,大学普遍向高官明赠暗送高等学位,学术界头面人物公开地、明目张胆地欺骗政府、舆论和社会,学术机构对学术腐败现象不仅熟视无睹,任其泛滥,甚至包庇纵容,等等。
不过,在中国,对学术腐败现象的讨论和揭露目前主要停留在互联网上。在社会上,中国的一般民众对学术腐败现象几乎一无所知,或不甚关心。在大学,在科研机构,尽管人们承认学术腐败的存在,但对它的严重程度却看法截然不同。在中国的常规媒体上,讨论学术腐败问题的文章和报道充其量也就是零星的,表面的。而中国的政府部门至今未对学术腐败问题表明自己的态度,或者采取什么具体措施来进行整治。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中国的民众不是对腐败分子深恶痛绝吗?揭露腐败现象不是新闻媒体的职责吗?制止、惩治腐败行为不是政府的义务吗?为什么在学术界,腐败势力会这么猖狂,这么无所顾忌?这其中的奥妙就在於“学术”两个字。有了它们作为挡箭牌,学术界的人士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宣布,这是我们学术圈内的事情,外人搞不明白,问题得由我们自己来解决。他们还会告诉你,这种事情,国外也有,所以发生了是正常的,不值得大惊小怪。
诚然,学术腐败可以说古已有之,并且不分中外。也就是说,学术界从来就不缺乏败类。但是,腐败能够达到象今天中国学术界这个规模,这个程度,却可以说是前无古人,旁无邻舍。本文的目的就是要证明这一点。
也许有人会问,即使证明了,又有什么用呢?答曰:用处有三。
第一,中国政府目前正在实行“科教兴国”战略,也就是说,中国政府把国家的兴亡寄托在了中国学术界的身上,寄托在了中国的知识分子身上。2002年,中国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经费占国民经济总值的1%以上,超过一千亿元人民币,居世界第三位。再加上接近国民经济总值4%的教育经费有很大一部分进入了高等教育界,中国的学术界近年来真可以说是富得流油。
但是,伴随着国家资金的大量涌入,中国的学术界却出现了几大令人不解的现象:博士越来越多,教授越来越多,院士越来越多,可是中国的整体科技水平反倒越来越低下。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2001年初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的2000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的国民素质、科学技术和国际竞争力在世界的排名连续下滑:国民素质由1998年的第24位滑至第29位,科学技术由第13位滑至第28位,国际竞争力由第24位降至第31位。(冀文海:我国高等教育持续滑坡,8成大学生对高校教育不满)。2002年,中国经济的成长竞争力在全世界的排名是第38位。到了2003年,中国的排名降到了第44位,排在波兰之前,南非和斯洛伐克之后。(WorldEconomicForum.2003.TheGlobalCompetitivenessReport2003-2004)。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中国的“科教兴国”战略能否落空?其实,早在2001年,就有人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惊呼“学术腐败将毁灭科教兴国的梦想”。(佚名:学术腐败将毁灭科教兴国的梦想)。揭露学术腐败,就是要让中国政府和人民早日从梦想中惊醒。
第二,社会是由各个阶层的人民组成的一个机体,而知识分子可以说是这个机体的头脑和良心。学术腐败就象是一个人的大脑长了恶性肿瘤,它对社会的破坏力最大。
有句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脏不能脏文化”,意思就是教育和文化是一个社会的最后精神堡垒,它们的崩溃,标志着整个社会的堕落。揭露学术腐败,就是要发动全社会,包括政府,把这个毒瘤切除,还这个社会一份清白。
第三,中国的学者讲究“为天地立心”。既然中国目前的学术腐败是史无前例的、世界仅见的社会现象,任何一个正直的学者都有义务来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并且做出分析和批判。
美国前总统胡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曾派人到战火中的欧洲全力收集战争资料,最终在斯坦福大学建成美国的第一个“思想库”─胡佛研究院。同样,搜集整理中国学术腐败的资料,就是要给后人留下历史证据,并且使那些无耻之徒心存一丝恐惧:他们可以在现世捞取名利,但他们将会在后世遗臭万年。
暴露中国学术界的黑暗,并不是在给中国抹黑,恰恰相反,这是在向全世界证明,中国的学术界中,还有诚实的学者。也就是说,除了“为天地立心”之外,知识分子还应该为自己立德,表明自己能够不同流合污。
胡涂人
发表于 2012-11-24 09:11:19
胡涂人
发表于 2012-11-24 09:17:11
胡涂人
发表于 2012-11-24 09:21:33
失去的记忆
发表于 2012-11-24 09:31:06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2-11-24 17:28 编辑
网上关于五个流浪儿童死亡的后续消息
黎明
毕节市七星关区5名死亡男孩的身份已确认,相关责任人受到严肃处理。七星关区副区长唐兴全、高守军被停职检查,另有多名官员被免职。
11月16日毕节5男童因在垃圾箱内生火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此恶性事件刺痛了公众神经,强烈地反响和深入地讨论,对事发当地的官员造成较大的压力,由此带来迅速制裁体制内小人物的结果。尽管在数日间全国全民共讨之的舆论效果是有限的,但既便如此也将有助于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有些不知谁家的孩子将因此而避免噩运。
人为悲剧可避免,丑恶事物被遏制,其前提条件之一是悲剧与丑恶“被阳光”。贵州毕节的官员很想“压下”这件事,当地的媒体和官方网站对此事只字不提,如果遂了当地官员的心愿,这一大悲剧就等于没发生过,5个孩子就白白死去。或许,在瞒天过海的基础上,去年八部委提出的“到2012年年底,我国城市街面力争实现无流浪未成年人”的目标,迄今已经到了宣布“全面实现”的时候。
发现5男童死亡的是一位拾荒老妪,但她不具备披露意识和爆料能力。此事的爆料人是毕节的当地人李元龙,他在毕节日报社当过八年记者,2005年因文获罪,坐过两年牢,眼下仍是个失业者。
李元龙在凯迪社区猫眼看人披露《五流浪儿为避寒闷死垃圾箱,事发贵州毕节》后,凯迪网编辑采访了他。他说:我如果和当地媒体人那样,也装着天聋地哑,那么,我的良心会因此长久地,深深地不安。为了告慰五个流浪儿的在天之灵,为了以后不再有流浪儿,不再有任何一个我们的孩子遭受这样的,比卖火柴的小女孩还悲惨的命运,我觉得事不宜迟。
这一事件中,央视等媒体也觉得事不宜迟,并表现出了极高的效率。19日下午,央视通过凯迪网络找到李元龙,晚上就播出了说这事的《新闻1+1》。李元龙只在网上发布信息,因为他有一个不高的“自我估价”,即“我的名字在纸质等传统媒体是不受欢迎的”。不过,央视的白岩松等媒体人,对有“前科”的李元龙并无成见,专题节目中,李元龙在凯迪网络爆料的作为被充分肯定。在这里,人们对某些主流媒体从业者的良知表现,也应予以充分肯定。
李元龙发帖及时地遇到了一些“麻烦”。“有关部门”几次打电话,说是有人对他的这篇帖子“非常不高兴”,要他立即删帖。“当地有关工作人员”说他在网上造谣,也有人说李元龙“想出名”,“给政府抹黑”,“活得不自在了”。显然,这些“麻烦”并非来自当地民间或个人,对一个“无业游民”来说,这也真够麻烦。若非网民一边倒地声援、鼓励李元龙,要不是央视、凯迪网等传媒的迅速反应,对死难儿童应负责任的当地大小官员,那就“光辉形象”依然,活得一直自在。
凯迪网友早已剑指毕节高层,发上多张照片,指毕节市委书记张吉勇腰扎多条世界顶级奢侈品牌腰带,“随便解下一条,都够这些‘闷死’的孩子活了”。可想而知,官员在网上荣膺“皮带哥”之称风险极大,若不及早与“责任人”切割开来,网上的这把火能烧到何处可就难说了。
遇此“突发事件”,被从记者队伍中清除掉的李元龙,证明了自己毕竟是个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优秀的“公民记者”,证明了他的“政治思想觉悟”远远高于当地官员、当地媒体人。
见李元龙爆料之初,我好想说这一骇人听闻的事件是“一个城市的耻辱”,但想到毕节人可能因此话而感到刺激,就把这话咽下去了。不料李元龙说了:“这件事情发生在毕节,作为这个城市的一员,我也为此感到耻辱”。由于毕节人李元龙的缘故,我对毕节人保持一点敬意。李元龙爆料证明毕节民间正气犹存,5儿童死亡事件是毕节权力、毕节官员的耻辱,但毕节民间人士李元龙,确实是毕节的光荣与骄傲——我们的全中国,稀有而亟需的,就是这种“当地人”。
失去的记忆
发表于 2012-11-24 09:32:29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2-11-24 17:29 编辑
【新闻说法】李元龙“被旅游”,法律依据何在?
王秋瑞律师 于 2012/11/22 22:07:06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核心提示:曝光五名流浪儿童命丧垃圾箱一案的李元龙,网传被人带走,去向不明,其子证实“被旅游”,那么“被旅游”是否有法律依据?现行宪法第37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第24条修正案,又在宪法第33条中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而且中央一直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法律的允许范围内活动,也就是说,对于未被判处监禁刑罚的公民而言,除非依法实施的逮捕,不得以任何其他方式限制其人身自由。李元龙不是囚犯,如果认为其有犯罪嫌疑,则应依法对其实施逮捕并提交司法程序,否则没有理由和依据强行要求其随人去旅游,必须警惕“被旅游”现象损害法治尊严。
laojy
发表于 2012-11-24 20:44:21
转帖有关李元龙的图文
网曝毕节5男童冻死发帖者李元龙被刑拘 其子称是“被旅游”。最先在凯迪论坛曝光贵州毕节五男童死亡的网友李元龙和外界失去了联系,有网友称其已被刑拘。李元龙儿子证实,李元龙未被刑拘,而是被毕节警方带去外地,“被旅游”了。李元龙曾是记者,2006年9月被贵州省国家安全厅逮捕,自称“因为写文章,坐过两年牢”。
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微博称李元龙已被毕节警方带走
日前,有网帖曝料发布毕节五个流浪儿童冻死消息的李元龙被刑拘,此消息引发网民高度关注和疯狂转载。
网贴称,李元龙,贵州毕节市人,生于1960年。知过青当过兵开过车,在毕节日报社(几乎同时也是贵州都市报特约记者)当过八年记者。2005年,因写文章坐过两年牢。目前是个失业者,靠老婆养活。日前因发布毕节五个流浪儿童被冻死消息,被毕节警方带走。
不少网友对此表示怀疑,纷纷转发求证,并希望得到官方对此消息的重视和回应。
laojy
发表于 2012-11-24 20:56:15
本帖最后由 laojy 于 2012-11-24 21:26 编辑
转帖:英国夫妇打破吉尼斯纪录成世界上最高夫妇
2010年7月5日消息,居住在英国达格南的凯莎和威尔科·凡·克莱夫-博尔顿夫妇是英国身高最高的已婚夫妇。妻子凯莎今年31岁,身高6英尺5英寸(约合1.96米)。丈夫威尔科29岁,身高7英尺(约合2.13米)。
据英国媒体报道,他们的身高之和达到4米,成为已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中世界上最高的夫妇。有其父必有其子。他们的两个孩子虽然岁数小,但是已经展示出长高个子的潜力。儿子卢卡斯只有4岁,已经长到1.2米,相当于7岁小孩的身高,而女儿伊娃只有两岁,却长到90厘米,相当于3岁小孩的身高。如果他们的两个孩子再长大一些,这一家4口就有望成为世界上全家身高最高的家庭。
傲人的身高也给这对夫妇带来不少的麻烦,不仅要调高门框,也买不到合适的衣服、被子和床。
说到身高最高的夫妇,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中国的姚明、叶莉夫妇。姚明身高2.26米,叶莉身高1.90米。他们身高之和已经超过了这对英国夫妇,但是他们没有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所以目前纪录保持者仍是英国的这对夫妇。
这对夫妇的个头确实不低。
以上三幅是这对夫妇与他们孩子的合影,挺有意思吧
这是两口与女记者的合影
laojy
发表于 2012-11-24 21:25:27
本帖最后由 laojy 于 2012-11-24 21:28 编辑
老年人退休后有不少人以各种形式周游全国或世界。下面转帖是一对沈阳老人自制简陋的房车实现他们看看世界的梦想。
开“旅游房车”周游全国
记者在海珠区洪德路见到了正在问路的李林祥夫妇俩。据了解,李老伯今年58岁,老伴55岁,两人都已退休在家。由于李老伯有脂肪肝和脑血栓,老伴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两人身体都不是很好,李老伯一直希望通过体育锻炼来改善自己和老伴的身体状况。李老伯退休前是做机械工作的,对车辆的改装比较在行,加上小时候就有走遍祖国河山的愿望,所以从10年前,李老伯就开始了改装三轮车,周游祖国的计划。三轮车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旅游房车”。
三轮车可供两人蹬踩前进
记者仔细打量这辆“旅游房车”,发现这辆三轮车是用脚往前蹬踩前进的。三个轮子上面铺着一个铁面架子,两后轮上设有双排座,座位的前面是两个脚踏板,供两人蹬踩。在铁面架子上,连接着前轮的方向把手一直延伸到后排座的位置,两人都可以控制三轮车的前进方向。在铁面架子前端两边的细柱子上,还装有两个观后镜,两人可以通过镜子看到后面的车辆。在双排座后面一边是装有高压锅、食用油、擀面杖、菜刀等厨具的小箱子,另一边则是一个汽油炉子。座位的下面还有一个大箱子,李老伯说:“里面是被褥和帐篷,晚上休息的时候,双排座位和前面的方向把手都可以拆下来,这样车子就成了一个平的床铺,我们再把顶上的车篷拆下来作为垫被,铺上被褥就可以睡觉了。”
每到一地都盖一个邮戳
李老伯说:“我们是8月14日从沈阳老家出发的,计划花上两年半的时间,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们是在11月22日到广州的,这100天的时间里,途经14个省,走了200多个县市。”说完,李老伯拿出一本厚厚的笔记本,里面有很多个邮戳,老伯说:“每到一个县级市,我们都会找一家邮局给我们盖个戳,以示纪念。”记者粗略一数,笔记本上已经盖了200多个戳了。
据了解,这次已经是李老伯夫妇的第三次出游了,前两次因为三轮车的问题都失败了。李老伯说:“1999年是第一次出来,当时去了北京;2002年第二次出来,当时走的路线是东三省,但两次都因为旅游房车的车轮太小,轮胎经常破,而且还很难换,不得不打退堂鼓。这一次出来前,我对房车进行了改良,车轮全换成了自行车一样大的轮胎,车身也减轻了很多,这次旅行目前还比较顺利,经过100多天的行走,轮胎还没有破过。”
“出生在广州真好”
李老伯说:“我们俩出来,开销并不大。我们自己带了被子、帐篷、汽油炉和锅碗瓢盆。晚上就睡在车上,吃饭的时候就在当地买点菜,自己做着吃,这些就是在家里也是需要的开销。没花多少钱,而且一来可以锻炼身体,二来还领略了祖国各地风光,多好。”李老伯告诉记者:“这是我们第一次来广州,第一感觉就是广州的路很宽,车很多,还有就是高架桥多,高楼大厦多。这里的工资比我家乡高很多,消费却不高,能出生在广州真幸福啊。”
laojy
发表于 2012-11-25 20:22:47
本帖最后由 laojy 于 2012-11-25 20:54 编辑
秋天已经离我们而去,面对寒冬即将来临,免不了有人为此伤感,但是也有人作图文让我们记住秋天美好的时光。转帖以下图文。图与文在内容上并不是很对题,另外文字也不一定都能打动人心,只是想让大家换换情绪,能感到些许清爽与愉快。
秋是安静的,在这个季节可以静下心来品味生活的每一段。
秋是喧闹的,也只有在这个季节才能尽情地品尝每一份收获的喜悦。清风涤荡你的肺
腑,天籁拨动你的心音。一泓流水,一弦丝竹之音和鸣,你便知道,你该去看看秋天了。
相对于春的繁丽,夏的浮华,冬的死寂,秋是一位洞明世态炎凉,又还未至垂垂已老的中年伟男。
秋天是一种廓然空阔的心绪,秋天是一种淡然惬意的闲适
秋草有情,径自凋敝;黄花无意,引领南山远眺。阡陌相交,炊烟袅袅,那是秋天里写不尽的诗情。
或是晨光初照,或是山街夕辉,独坐秋天,高天、淡云、远山、近树、鸟鸣,幕天席地,一曲幽远的天籁交响在你的心底里升起。
万山逶迤足下,一水洪峰踏过,站在山冈高坡,看秋风落叶如一片片迭落的时光,观云起云涌如人生天地匆匆过客。
不要“悲落叶于劲秋”,抛开“自古逢秋悲寂寥”,呷(xiá)一口香茗,披一袭宁静,走进秋天,感受那丝丝美好吧。
秋天,白日里你掩饰自己的伤感,痛苦,让我们享受你的美,让我们感到幸福,而夜里,你释放出你真正的情感,偷偷哭泣,凄风苦雨还在无情地折磨你,拍打你.人们却不理会.
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如果说日月轮回的四季是一幕跌宕起伏的戏剧,那么秋天就是戏剧的高潮。
(待续)
laojy
发表于 2012-11-25 20:33:28
本帖最后由 laojy 于 2012-11-25 20:49 编辑
(接上帖)
秋天是美的画意,情的诉说,漂亮极了。蔚蓝色的天幕,在阳光照射下,那紫边镶金的彩云,夹着如雪的棉朵,在空中飘荡。似峰峦叠障的群山;如草原上滚动的羊群;似牧场里追逐的奔马……
在金风的吹拂下,舞姿妩媚,撩人欲醉;粉黛飘香,散发诱人的芬芳;色彩斑斓,惹人眼花缭乱。
秋天恰如人生的中年,经历漫长的岁月沧桑磨砺正在逐渐充实、成熟。
秋天的色调朴素。不雍容华贵,不矫柔造作,以质朴征服了我。
秋天的阳光,覆盖了春季的“温暖”,覆盖了夏季的“炎热”,送来了一丝丝“爽意”,秋天的阳光醒来都是挺晚的,消失得也快
秋天的风,秋天的叶,秋天的色调,秋天的阳光,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
我想,秋天的阳光是了解我内心的秘密,我不用向谁倾吐。因为秋天的阳光已经告诉大自然,它们会和我一起同喜同忧。
我想,秋天的阳光是了解我内心的秘密,我不用向谁倾吐。因为秋天的阳光已经告诉大自然,它们会和我一起同喜同忧。
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么羞涩,夏那么坦露,冬那么内向。
秋,不是常说是金色的吗?的确,她给大自然带来了丰硕的果实,给包括人在内的众多生物赏赐了无数得以延续生命的食粮。
秋天的叶铺满了世界各个角落,一走过,犹如在弹奏着动听的钢琴曲,此起彼伏。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气势,“余音绕梁三日”。
夕阳是时间的翅膀,当它飞遁时有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于是薄暮。.
laojy
发表于 2012-11-25 21:08:06
本帖最后由 laojy 于 2012-11-25 21:43 编辑
今天喜闻辽宁舰舰载机在该舰起降成功。
http://share.vrs.sohu.com/877899/v.swf&autoplay=false
laojy
发表于 2012-11-25 21:39:09
再发一战机在辽宁舰着降成功的视频。
http://share.vrs.sohu.com/873963/v.swf&autoplay=false
西水车
发表于 2012-11-26 13:17:22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2-11-26 13:21 编辑
laojy 发表于 2012-11-25 20: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秋天已经离我们而去,面对寒冬即将来临,免不了有人为此伤感,但是也有人作图文让我们记住秋天美好的时光。 ...这图文制作中的图片像是越南的风情,图中的人物都是越南女人的服装。带有异国情调。老机院选得不错。
laojy
发表于 2012-11-26 22:18:17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2-11-27 08:56 编辑
郑州今天天气真好,虽说入冬,但风和日丽,好像严冬还很遥远,与老伴到公园散步感觉真好。照了几幅秋景(虽是入冬,但景色还是秋色)。
上面两幅是法桐的枯叶,阳光普照,蓝天陪衬,也有情趣
前面的枝条上仅有几片枯叶,被后面的绿叶相衬并不显得单薄
冬季并非万物凋蔽,看,这丛灌木还长出新叶
秋天带来的秋色,给自然增彩
虽然枯黄,但在阳光的普照之下,不失娇美
柳树叶子还在随微风飘摇,她还在争取享受更多秋日时光
池塘的金鱼还在那里嬉戏。这么好的秋色岂能轻易放过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