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pei 发表于 2012-9-1 19:51:32

小雁子:我就这点本事,再想找啥告我。

虹飞小屋 发表于 2012-9-1 20:36:04

本帖最后由 虹飞小屋 于 2012-9-1 20:38 编辑

{:soso_e140:}啥时候聚会啊?该补充点儿营养啦!不管是柳叶汤还是二面馍,只要不是大独头蒜烧着吃就行!我也过完生日啦,该大校\小蝶和老培一干人等啦!

wangpei 发表于 2012-9-1 22:38:21

虹飞小屋 发表于 2012-9-1 20: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啥时候聚会啊?该补充点儿营养啦!不管是柳叶汤还是二面馍,只要不是大独头蒜烧着吃就行!我也过完 ...

等下完大雨吧!咱们庄园主也回来了。

      9月份有点意思,乔大问题不大,蝶姐怕回不来吧?

河水清 发表于 2012-9-1 23:42:36

tiantou 发表于 2012-9-1 09: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牛鬼蛇神》

这是一部新书,作者马原,他大学毕业后去了西藏,写了西藏题材的系列小说,成名成家。他是 ...

我现在只能先在网上看看,不知是否能看到。

wangpei 发表于 2012-9-2 01:43:12

本帖最后由 wangpei 于 2012-9-2 11:11 编辑

试试——


河水清 发表于 2012-9-2 09:17:31

有一悬念一直没说:舒丽虹找到了吗?

虹飞小屋 发表于 2012-9-2 10:21:55

这雨何时能停?小蝶说她9月回国.{:soso_e161:}

wangpei 发表于 2012-9-2 11:07:33

    架子并河同学:舒丽虹家里单位现属于国防大学,4,2班牟群同学(女)有间接线索,我还得想法问问。蝶姐若9月份回来,那可得盯着点儿。这雨好呀,松柳家的园子那可以钓鱼啦!最后:那是我团知青去的五大连池,我做完相册太晚了,我先发在咱们这儿看看效果,一会就删。

wangpei 发表于 2012-9-2 11:09:44

本帖最后由 wangpei 于 2012-9-2 11:10 编辑

先这样。


秋江 发表于 2012-9-2 15:30:32

   小雁子:过去批判“门当户对”,其实“门当户对”也有一定的道理,也就是说高与低还是有所谓的。同样的高度——生活在一个圈子彼此了解知根知底,加上同样的经历,同样的家庭教育,同样的教育背景,沟通起来就比较容易。
      我十分赞成小雁子的论点!

秋江 发表于 2012-9-2 15:35:45

   我第一次参加这种教堂婚礼,不同于以前参加的传统婚庆,给人以新鲜感。侄子在延庆的婚房也不错哟!别看在北京向北只过了长城,夏天真的要凉快许多。

wangpei 发表于 2012-9-2 16:17:59

这教堂还真不错!

雁北飞 发表于 2012-9-2 20:40:10


开学啦!今年的9月1日是周六。查了一下,1963年的9月1日是周日。当年是9月1日开学的吗?还记得这一天吗?这一天你们从西四育新迁到德外育新,我们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记得开学第一天,老师给我们发了两本书语文和算数,并教我们包书皮,还教我们排队,稍息立正,半臂间隔向前看齐,一臂间隔散开。开学第一天好像还开了校会,校领导讲话。都讲了什么,有什么程序内容记不清了。当时全校学生较多,做操的时候给我们低年级安排在教学楼北侧就是阴山背后,冬天特别冷。后来挪到教学楼西侧,再后来才进入操场。也聊聊你们关于开学的记忆吧~{:soso__2941846450442999093_1:}

wangpei 发表于 2012-9-2 21:48:48

小雁子的话题很好!

      我暂且插入另一话题“调查显示四成中国人可信任的人不超过三位”

http://news.ifeng.com/society/2/detail_2012_09/02/17275469_0.shtml

                         在育新,大大超过这个指数——


侠客行 发表于 2012-9-2 22:30:33

这是2010年去缅甸后,制作的相册视频
缅甸之仰光
http://player.56.com/deux_104496401.swf

侠客行 发表于 2012-9-2 22:32:42

缅甸之蒲甘
http://player.56.com/deux_104680186.swf

侠客行 发表于 2012-9-2 22:34:11

缅甸之茵莱湖
http://player.56.com/deux_104922362.swf

wangpei 发表于 2012-9-2 23:47:52

本帖最后由 wangpei 于 2012-9-2 23:53 编辑

沙子一发不可收拾,待会儿我细看看。

我刚偶然听到一听过的歌,为了找个理想的视频,找了快俩钟头啦——

总政歌舞团合唱团 《在灿烂阳光下》:

http://share.vrs.sohu.com/my/v.swf&autoplay=false&id=27303348&skinNum=1&topBar=1&xuid=

wangpei 发表于 2012-9-3 00:07:19

本帖最后由 wangpei 于 2012-9-3 13:02 编辑

沙子的相册看完啦,加10分!

liuxiuhua 发表于 2012-9-3 17:24:52

下乡四十三年有感

六九年的今天
我离开了北京
有对父母的不舍
有对北京的依恋
但我还是义无反顾
踏上开往西北的列车

身为知青的我
只上了一年半的中学
不知道什么是方程
更不懂得物理化学
英语只会说毛主席万岁
六九年初中毕业
加入到上山下乡的队伍中
能够选择的只有内蒙还是北大荒

都以为内蒙是一望无垠的大草原
我来到的却是乌兰布和大沙漠
从小在寄宿制学校长大的我
不会洗衣,不会缝被
不会生炉,也不会烧炕
更不会播种,不会收麦
我有的只是一腔热血
还有建设边疆的誓言

住的是能仰望星空的房子
睡的是冰冷潮湿的土炕
干的是繁重的体力活
喝的是扁担挑来的井水
洗澡成了一种奢侈
还有吃不饱的大锅饭
享受的是供给制生活
每月只有五元的津贴费

砍掉营房边仅有的沙枣树造田
不停在向粘土地掺着沙子
用尽各种积肥的办法
只是想让土地肥沃一点
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
夏天精心管理着农田
反复地挖着被沙子填满的水渠
秋天收获的却是只有百斤的产量

读老三篇看老三战
不宽的眼界统一的标准
屯垦戍边热情不减
苦中作乐倒也心安
晴天劳动雨天学习
轮流站岗还有紧急集合
黝黑的脸颊强壮的体魄
挖渠耕田补衣烧炕全成行家里手

十六岁到二十岁
人生最美好的年华,
我在兵团生活的历练中长大
汗水洒在了沙漠无悔也无怨
当年潇洒地离去没有丝毫留念
如今却有些魂牵梦绕
走南闯北终回北京
回首往事淡泊宁静

wangpei 发表于 2012-9-3 23:00:57

知青歌曲视频-《我们这一辈》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M0MTc4NTk2/v.swf

京华松柳 发表于 2012-9-4 00:08:05

王版主,非常感谢你的敬业和热忱,才会使我们育新同学校友在这样好的平台上聚会和交流。说道悠闲,前些时间是从广东的深、珠两地商务活动回京后,颇感大城市的喧嚣和空气闷浊,而跑到张北坝上草原放松并清新呼吸了一下。可是,回到八达岭内又感到那不良的氛围,也只能顺其自然了。昌平农家园去两次后,已没有新意和诱人之处,空气与城内无何差别,我们还是应开辟一个个新的环境,多一些自然、清新元素,使我们不断增添一些青春活力,使我们人生金秋的色彩保持和延伸更多、更长的时间。这只是我自己的心愿,实现还要大家努力。祝同学们金秋健康、愉快!{:soso__15257686349421191698_2:}

河水清 发表于 2012-9-4 08:51:23

本帖最后由 河水清 于 2012-9-4 09:50 编辑

弱弱地问一句:10月2日能有聚会吗?

秋江 发表于 2012-9-4 11:11:03

雁北飞:新房很漂亮,像别墅。
他们这个别墅是10年前买的,当时只有3000元左右一平米,还送了好多面积和院子,连院子带室内所有装修,价格还不足现在二环内30平米左右的胡同房。

雁北飞 发表于 2012-9-4 11:23:18

本帖最后由 雁北飞 于 2012-9-4 13:20 编辑

“睡的是冰冷潮湿的土炕干的是繁重的体力活 喝的是扁担挑来的井水 洗澡成了一种奢侈 ”。xiuhua姐的回忆让我也想起在京郊插队的日子。“睡的是冰冷潮湿的土炕 ”。我们开始住在老乡家里,也不知道烧炕,就睡在冰冷的土炕上,第一天晚上睡觉被冻醒了,觉得两条腿被冻的硬邦邦的。后来知青在老乡的带领下建造了 知青宿舍排房,我们才搬出老乡家住进自己的宿舍。终于不用睡土炕了。床是两个铁架子支起的一个木板,木板是用碎木条拼接钉在一起的。“ 喝的是扁担挑来的井水 ”。挑水也是考验。首先是没有水桶要去老乡家里借。往深井里放水桶也是技术。知青不会,挑水的时候经常把水桶掉进井里,还要请老乡帮助把水桶打捞上来。二是不会挑水。一担水挑不起来,一走三晃,肩膀的骨头被压得生疼,呲牙咧嘴把一桶水挑到家,水洒了一半。插队那个地方的水质不好,很浑浊,很多知青不适应,有的患了痢疾肠炎。即使这样,到了开春干旱,井里的水几乎干涸。后来村里建水泵家家户户装自来水管。刨沟修管道水管入户工程很大,却是利用业余时间干。那些日子收工后,知青都要去 帮助社员家 挖管道,全村社员家的管道挖通安装好后,再安装知青宿舍的自来水管。“干的是繁重的体力活 ”。尤其是三夏,抢收麦子抢种水稻,常常是不分白昼连轴转,累得就差吐血了。那时的口号是”流血流汗拼命干“”大干苦干连轴转“”死也要死在地里“。闻欧洲一些国家每周法定劳动时间37小时,到点下班,再忙也不能随便加班。突然明白我们的经济为什么腾飞欧洲的经济为什么下滑了。跑题了。”洗澡成了一种奢侈 ” 。在农村最不方便的就是洗澡。冬天还好,自己烧热水,劳动一天回来用热水擦洗一下,当然前提是要用独轮车去公社的煤场推煤回来。3月15日撤火以后就享受不了热水擦澡了。我们就在上工之前打好一盆水放在院子里晒太阳,收工以后盆里的水是温乎的。有的时候女知青到生产队的马厩去打热水——饲养员烧炕的水。还有的时候我们把知青食堂蒸馒头的水和焯菠菜的水(热水)打来用于擦澡洗脚。

一切都已经成为记忆;偶尔还会想起;现在生活好多了。



liuxiuhua 发表于 2012-9-4 11:53:31

京华松柳 发表于 2012-9-4 00: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王版主,非常感谢你的敬业和热忱,才会使我们育新同学校友在这样好的平台上聚会和交流。说道悠闲,前些时间 ...

认真地听了《我们这一辈》这首歌,也是第一次听到这首歌,还认真地看了其中的照片,这些老物件和曾经的场景让我有了更多的回忆,确实,我们尝到了人生的滋味,不只是怀旧,这也是人生的宝贵的财富。我终于退出了职场,回归了家庭。七月份写了一个较长篇的文章《我所经历的内蒙兵团生活》,打算陆续发出,不知有人爱看否,还是这句话,无悔也无怨,只是一个回忆而已。另外,退休了,除了旅游之外,也要给自己找些事情做。

wangpei 发表于 2012-9-4 12:33:21

      几个事就一起说吧:松柳同学言重啦!小n曾在给我的E-mail里说:“。。。。。。你也离不开育新”。

      你的想法有道理,第二次去庄园与第一次相隔时间太近,以致没有第一次踊跃,可还是没有看见绿色,也没钓着鱼。还有的同学十分想去那,但因太忙而未成行。看来,没去过的去看看,喜欢绿色,喜欢钓鱼的再去看看,也未尝不可。

         这几年,每年“10.1”,同学们基本都有活动。若河水清同学能来,我想,更得活动一下了。

      小董提议唱歌听歌去,乔大也说了几次,这事应该好办。

wangpei 发表于 2012-9-4 12:45:13

本帖最后由 wangpei 于 2012-9-4 12:55 编辑

      这是合唱版的《我们这一辈》——

            架子看着王佑贵别扭点,换个别的版本(直接点击蓝字即可)。

                     看来除了我们这些背井离乡的,小雁子等低年级同学也不易!

wangpei 发表于 2012-9-4 13:04:17

   刘同学若是喜欢知青歌曲,这首也不错——

                         我们曾经年轻

wangpei 发表于 2012-9-4 14:44:21

bridge谢刚刚说; 他从加拿大回来后,同学聚会他可以做肉龙!

bridge蝶姐大概要十月才能回北京!

这哥们儿4小时前悄悄的发表了两条信息:

          老转儿又跑加拿大去啦,蝶姐看来9月份也没戏了。
页: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