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涂人
发表于 2013-5-4 09:02:09
胡涂人
发表于 2013-5-4 15:57:40
胡涂人
发表于 2013-5-6 10:25:13
阳光之客
发表于 2013-5-7 11:11:08
阳光之客
发表于 2013-5-7 14:46:36
国博《星云大师一笔字书法展-2013中国大陆巡回》5月5日已结束。星云大师87岁高龄,罹患眼疾已看不清人的五官面目,写字只能一笔完成。
laojy
发表于 2013-5-8 17:24:07
版主老弟这篇寻找失散同学的经历很有意义,从中看到同学间深切的思念和深厚的情谊。其经验与作法很可学习与运用。对于年纪越来越大的人来讲,寻找失散的同学、同事、友人以及寻找童年、青年时期的足迹,找回对逝去岁月的记忆也是很有意义的乐事。80年代我曾在北京学习几天,其间除了拜访老师同学外,也去寻找自己童年在北京的足迹。曾到现在的宋庆齡故居,早年曾是北京机校(机院的前身)筹建机构所在,父亲带我来此看病打针,当年的卫生所就在院内池塘南面的假山上。卫生所有一位中年大夫,很有绅士风度,只要见父亲带我来卫生所总要逗我。如今已经屋在人去。我还寻找过初到北京时所上的甘水桥小学,当年是一座寺院改建的学校,校院内一座大殿里面还有许多佛像。我是沿着鼓楼大街走过的,进入校院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模样,我曾在过的教室全无踪迹。顺着后海我又找到当年所住的小新开路胡同,我原来所住的两重四合院还在,当年这个院子清静整齐,大门内还有一座挺别致的屏风,院内错落有至地的有花有树,印象最深是有一棵老枣树,结的枣又大又甜,院内只有三四个孩子,足够我们几个享受的了。我本想进院巡视一番,推开虚掩的大门,我很失望,院内挤满了搭建的棚房,杂乱无章,没有院子了,只有一条一米宽的小路弯曲伸向里面。对于母校当年只要我去看望张薇老师与朋友亓桂林后,总要进入相邻的母校旧址,甚至进入楼内走上二楼看看当年我的教室。。。。。。当年校内,楼内的那种生气勃勃的情景自然就会浮现在眼前。让人回味,让人感叹,让人享受这寻觅逝去的时光。
laojy
发表于 2013-5-8 17:39:33
本帖最后由 laojy 于 2013-5-8 17:40 编辑
阳光之客 发表于 2013-5-7 11: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阳光之客看来也很关注50年代的人与事。这本书没看过,但是看到这本书的目录后,想到会说到这一代人经受的挫折与苦难,得到成功与收获。总的讲,每一代人都对国家与社会做出了牺牲与贡献,推动国家与社会走向进步,这是主流,我们一定要有这个信念。建国以来,像我们这一辈校友几乎经历了所有的在中国出现的灾难。这些与我们取得的成长与进步一样,对我们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痛苦的教训让我们成熟起来,让我们的眼睛看得更亮一些,让我们在寻找真理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去实现我们的梦想更现实一些。
laojy
发表于 2013-5-8 17:49:42
春天将去夏天将来,就要告别百花盛开的季节了。不过这几天正是郑州市花月季花盛开的时节,公园内,大路旁都能看到她的倩影。花的世界美景不长在,只有用相机与录相才能留下来。
laojy
发表于 2013-5-8 17:53:27
(接上帖)
laojy
发表于 2013-5-8 17:58:35
(接上帖)
beiwei
发表于 2013-5-9 00:56:10
本帖最后由 beiwei 于 2013-5-9 01:01 编辑
阳光之客 发表于 2013-5-7 11:11 http://bbs.obj.cc/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网上百度了一下,没找到电子书。不过看到一个介绍帖子。帖子是2009年的,看来这本书已经出版好几年了。
http://www.ywhs.net/yhhs/shishubolan/2009/0531/985.html
+++++++++++++++++
话史 - 浙江省义乌中学历史教研组网站
置: 主页 > 彦湖话史 >
[td旧影已支离,偏爱忆往昔。豪情常入梦,不叹路崎岖。洒泪祭蹉跎,大笑迎风雨。铮铮一代人,猎猎满天旗。
——作者题
父辈们,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作为“80后”,心中的他们,神秘,遥远,精神力量强大。历史终止了他们中很多人由璞玉琢成美器的进程,他们无言地担承。他们的特殊经历,后辈无法模仿。他们有种渗入骨髓的特殊气质,一股倔犟,一种潇洒。
今天,他们仍活得那么认真,宽容大度地领受岁月的馈赠,无论丰厚还是菲薄;深情咀嚼着曾经的幸福与磨难。像一座座无字碑,用生命默默刻写着曾经的青春和风雨。
我们经常用三种视角看他们:仰视时,他们是父母;平视时,他们是朋友;俯视时,他们是傻子。
然而我们还是想说:你们人生无悔。虽然往往不理解你们,但爱你们。
——女儿手记
内容简介这是一部描述中国的50年代生人由童年到壮年的身心成长历程的书,也可以说是一部50年代生人的心灵成长史。
50年代生人的青春时期是在70年代的一元的理想主义的红色氛围中度过的,50年代生人的青年是在80年代的由一元到多元的剧变以及由此带来的失落、激荡、亢奋中度过的。
50年代人是谁?他们是——40年代生人的弟弟妹妹,60年代生人的哥哥姐姐,70年代生人的叔叔阿姨,80年代生人的父亲母亲。 那么,50年代生人到底是群什么样的人?50年代生人心中自有答案。
目录序
随共和国诞生
祥和的土地
“无菌”世界
他们这样降生
幼儿园
记忆中的天堂
幼儿园种种
童年消费
吃
穿
用
有这样一群孩子
父母在哪里
他们没有家
上学了
四个关键词
毛主席
祖国和党
社会主义
小学生活
老师们
课文与课堂
课外活动
鲜亮的演出服
少年之家
酸枣和煤核儿
牛痘和宝塔糖
阳光少年
崇拜抗美援朝英雄
时代“冠名”
“郑重”的故事
学雷锋
“没打过仗也是英雄”
做好事
雷锋和阶级斗争
苏联情结
孩子的直觉
文化影响
展览馆与“老莫”
“左”的寒风
右派的孩子
他第一批没有八队
不一样的眼神
父女在火车上相遇
吝啬女人
小姐身子丫环命
她的诉说
立凡一席谈
饿的回想
小学食堂的变化
酱油稀饭
特殊生活
3000孤儿
一次打赌
孔熙的回忆
传富的回忆
让人战栗的引述
大动荡来临
举国混乱
去王府井看大字报
红卫兵
大串连
大人们的状况
复课
当时的心理
可怜的“精神营养”
一件往事
课堂外的课堂
赶上一次迎宾
疯玩儿
“玩儿书”
“拍婆子”
打砸抢
走向五湖四海
别了,家
谈往事,她哭了
转户口
离别
忘不了的开始
第一篇日记
从军行
成分论
农村兵
城市兵
军营琐忆
磨砺中成长
第一次定位
痛苦的开端
生活还得继续
他们的不幸
告状风波
“盐碱地”上耕耘
文学活动
各种“学习”
恋爱时节
几个特点
一场初恋
另一场初恋
工农兵上大学
不小的震动
推荐和后门儿
校园里
前途
重新定位
国家的涅檠
一份检查
一封信
恢复高考
戏剧性的几幕
有限的机会
朋友们的故事
归来
一段历史的终结
忙碌中到了80年代
成家
人
钱
房
婚礼
改革潮涌
经济冲击
差别初现
吹皱一池春水
第二职业
初沐南风
农民动起来了
政治话题
平反、改正、摘帽
关于腐败的争论
文化嬗变
扭转观念
“文学爱好者”们
自学之苦
市场经济年代
新形势下
生活转型
时代变化
海外游子
出国潮
首席科学家
东瀛故事
来自法国的声音
成功人士
学者们
同龄院士
一位开发商
下岗的人
广文的幽默
不同的境遇
社会风情
什么是贫穷
官员众生相
一位公司经理
天壤之别
后记
书摘插图随共和国诞生
祥和的土地
“无菌”世界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60天之后,5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人,便陆续来到人世。
如果说要给这代人的童年生活下一个什么定义的话,我觉得首先应该出现的一个词,就是“幸运”。当然不是说具体到每一个孩子都很幸运,或者都认为自己幸运。50年代后两年生的孩子就会说自己很倒霉,一生下来就赶上挨饿,但作为一个集合概念,这10年出生的绝大多数孩子还是可以用这个词来概括,因为自他们还没降生或者刚刚降生,大人们就为他们准备了一片安全的土地。他们基本生活在祥和、平静和清洁的社会大环境中。中国大陆百年来从未间断过的内战、外侵、枪炮惊扰和颠沛流离,他们再也没有见过。
一个新生国家,以她特有的朝气,迅速建立起新秩序。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工农当家做主”的政权,把以前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推到了政治舞台的中央,所有纲领因他们的利益而制定,所有政策为他们的生活而产生。孩子们生长的环境优良和谐,再不会有《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和电影《包氏父子》里包国维在一群富裕家庭孩子中间所感到的卑下,因为孩子们在这个新社会中已经平等,而“包国维”的父亲,一个贫寒的店员,已经成了国家的“主人”,他此时的社会地位,比那些过去的富人要高得多。
刚建立的新中国,政府尽一切力量,保护着老百姓和孩子们虽是低水平但却安宁的生活。50年代最初的几个月,上海等几个中心城市被奸商操纵,粮价飞涨,孩子们的奶粉也脱销。政府先后4次平抑粮价,为严厉打击奸商,从产粮区大批调集粮食,迅速恢复了经济秩序,建立起全国统一的财经体系,人民币币值趋于稳定。孩子们有奶吃了。
也是在这一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决定没收地主的土地、牲畜和房屋,分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这比新中国建立前任何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土改”都来得彻底和广泛,因为国家有了统一的政权。我的一位当教师的朋友友廉是湖北人,父亲曾告诉他:分田第二年,家里就丰收了粮食,就在那一年:“生了你”。“跟着来的”是他的弟弟和妹妹。
好事还不止这些。孩子们从出生开始,大人们除了给他们以安全,同时还给他们以清洁,当然首先是社会环境的清洁,让旧中国污浊的空气得以净化。从共产党进城的第一刻起,就着手禁毒、禁娼。让孩子眼睛里没有垃圾,不会呼吸“有害气体”,让孩子远离这些世上最肮脏的东西,这是中国历代政权从未彻底做到的事情。
50年代出生的人,长到上世纪80年代,几乎没人知道什么是毒品?“大烟”这个词最早知道它,恐怕都是缘自小说《林海雪原》里小炉匠那句“提起那宋老三,两口子卖大烟”的唱词,至于“大烟”长得什么样,至今怕也没人见过,因为它被大人们从一解放就连根铲除了。最新获取的“知识”,是电视剧《大宅门》里白三爷“大烟膏子就酒,小命立时就没有”的情节中透露的——大烟膏子和酱牛肉长得差不多。而今天的毒品已经与现代社会“同步发展”,变成了海洛因和冰毒。
丽对妓女和卖淫,50年代出生的孩子,也没有受到一丝污染,心灵纯净如玉。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门洞开、“西风东渐”之前,可以说他们对娼妓没有任何具体概念,或者说根本不知道它们为何物,对“卖淫”这个词的实际含义就更不知所云。1973年,部队一位多读了几本书的城市兵考问他的班长什么是妓女?班长回答:“妓女就是技术女工”。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一学会上网就明白的许多“常识”,在他们父辈当年的脑子里是一片空白。难怪他们常遭孩子们奚落,说他们“太傻”,太落伍。而想让这些打小就在“无菌”世界中生活盼孩子追赶今天的孩子,他们真的有太明显的“劣势”。对此有人发表“精辟”言沦,说50年代过于清洁的社会环境,导致孩子们脑子过分单纯,缺乏必要的“社会免疫力”,因而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发育。对此我无以置辩,说由于社会没有娼妓和毒品,就会影响人的思想发育,难道呼吸清新空气比呼吸污浊空气,对人体更有害吗?
他们这样降生
女作家茹志鹃的小说《静静的产院》写于60年代初。描写了一个农村的产院里,有新观念却还没有新技术的“接生员”谭婶婶,与从城里学成归来的新式“接生员”二丫头之间的反差,以及她们与旧式接生婆之间的尖锐矛盾。“产院”中有了病床,可以量血压、抽血、缝针、拆线;也有了医生的白衣白帽、土自来水和橡皮手套。一切都是新事物,新气象。虽然小说有着浓重的“大跃进”味道,但反映的却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解放之初政府就开始倡导的新思想。旧中国之落后,不要说偏远农村,就是大城市,接生也普遍是在自己家里。落后的接生方法,害死大人孩子的事太平常、太不足为奇,俗话叫“寅时还在阳关道,卯时就到鬼门关”。解放初曾有一个典型事例,被用来宣传旧式接生的危险和惨烈:一位妇女10年怀了7个孩子,结果一个也没活下来,被称做“只见娘怀胎,不见儿走路”。最后因双胞胎难产,几个接生婆束手无策,把孩子割碎,总算保住了大人。但几天后这位妇女又在产褥热中死去。《静静的产院》中谭婶婶生孩子,胎衣就是产婆用脚踩下来的。因为农村反对用剪子,说沾铁不吉利,因此诸如用打破的碗碴、秫秸皮割断脐带极为普遍。1950年在哈尔滨这样的中心城市,用秫秸皮割断脐带的比例占到29%。
全福,1950年生于保定农村,是让接生婆接生的。生下来后,接生婆顺手在他割断的脐带上抹了一把锅烟子。据说锅烟子既能“消毒”又能“敛伤”。光明,1950年生于沈阳,生下来没几个月就被母亲送了人,因为父母解放前有债要还,等于把他给卖了。高娅,1951年生于武汉,才两个月时,母亲带她南下广州,去找在部队的父亲,把她放在火车座上,一没留神,她被晃荡的火车甩到了地上,母亲竞半天没有发觉。亚军,1952年生于河南南阳,当时他母亲刚从朝鲜战场上下来,是南阳一个部队医院的护士。亚军三个月,就被母亲送回山东姥姥家,产假只休了10天。姬民,1953年生于乌鲁木齐,生下来不久,父亲接到北京调令,当时地方和中央争干部,姬民母亲抱着他,家里的东西全不要了,赶紧坐车跑,生怕中央变卦,再把他父亲“让”给地方。李兰,1955年生在北京一所大学的职工宿舍楼里,是把助产士请到家里接生的。46岁之前就一直生活在她降生的那套单元房里,直到2001年搬进新楼。
他们都是我的朋友或同学。他们就是在那样的条件下出生的,和今天的独生子女不可同日而语。直到1959年,50年代最“末班”的孩子出生,“待遇”也没有多大改变。不是父母对孩子不心疼,不细心,而是他们的降生,就是那种“时代环境”。
我这里藏有一个1953年到1959年的中国人口统计表。其中1953年是人口普查年,以那一年和1954年人口的差额为准,再做一个“粗糙”的乘法,算出50年代整个10年里,约有近1.5亿孩子,都是在那样的“时代环境”中降生的。
全福母亲共生了8个孩子,死了一个,竟没有一个是在医院生的。他“统计”给我听:他和大妹是在保定农村生的;大弟和二弟是在北京通县双桥生的(二弟生于1958年,1岁时死了),三弟和四弟在海淀区西二旗生的,小妹和小弟在清河生的。他1973年当兵复员时,小弟弟才上小学二年级。他家的情况还是发生在北京及周边地区,是新接生法普及的中心地带。由此可以想像,如果是偏僻农村,新法普及率决不会像新闻报道的那样乐观。但他说了一段话有点道理:“一解放,就提倡男女平等,大批妇女参加了工作,这些职业妇女的卫生医疗都由国家负担,女工都讲究产前产后保健(规范的说法叫“四期保健”,即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所以这批人没有在家生孩子的。至于家庭妇女和农村妇女,除了难产,保不齐都在家接生。
幼儿园
记忆中的天堂
50年代,是妇女大解放的年代。有部电影叫《女理发师》,王丹凤、韩非主演。故事是50年代的大背景,主题是家庭妇女如何冲破传统观念,走出家门:贾主任的妻子想参加工作,贾主任反对。妻子趁丈夫出差,毅然当了理发师。一天,她神情紧张,不小心把一位顾客的头理坏了,紧张的原因是丈夫要回来了。傍晚,贾主任抵达,来接他的是多年不见的朋友老赵。贾主任想到一家餐馆吃饭,老赵却不肯进去,原来赵妻是这家餐馆的服务员,老赵觉得丢面子。贾主任得知原委,狠狠批评老赵的“夫权思想”。次日,老赵到贾主任家做客,发现贾妻就是把自己头发理坏的理发师。此前贾主任曾向老赵吹牛说妻子是小学教师……。情节充满喜剧色彩,有着浓郁的那个时代特有的阳光色调。最后是丈夫笑着同意了妻子参加工作。
50年代,家庭妇女穿起列宁装,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是最时尚的事情。多少代只属于家庭和锅台的妇女们,此时真正尝到了做国家主人翁的滋味,热情高涨,欢欣鼓舞。但是社会给她们松了绑,却还有一道绑绳缠着她们,那就是孩子。
孩子生了,妈妈们要去工作,谁来带?幼儿园建设,就随之提到日程上来。
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在初等教育司设立幼儿教育处。1950年12月,教育部向政务院文教委员会提出:三周岁以下孩子上托儿朊三至七周岁孩子上幼儿园。托儿所归卫生部门领导,幼儿园归教育部门领导。1952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提出幼儿园的两项任务:一是“根据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教育幼儿,使他们的身心在入小学前获得健全的发育”,二是“减轻母亲对幼儿的负担,以便母亲有时间参加政治生活、生产劳动、文化教育活动等。”1952年11月,“幼教处”脱离初等教育司,由教育部直属领导。
50年代出生的孩子,提起幼儿园,都认为那是一生中最美好最幸福的时光。一位1950年生人,已经当了爷爷的教师说:那时上幼儿园没有像今天送孩子那么麻烦,我每次送孙女,就像要送她上屠宰场,孩子哭得捌不过气儿来,我离开时也揪心吧啦的。我们小时候都是欢天喜地吵着要上幼儿园。阿姨也不像现在——家长得整天陪着笑脸,怕孩子吃亏。当年有个歌,唱的是:“好阿姨,阿姨好,阿姨像妈妈……”那时阿姨确实像妈妈,记忆里阿姨比妈妈好像还亲。我有位亲戚:当年爸爸去三线,妈妈当医生,每周只接他一次。就是这每周接一次,都不能保证准时,往往是周六晚上,所有的小朋友都走了,只有他一个人抱着阿姨给他准备的小包(包里是两件衣服和几块糖),等在幼儿园门口,阿姨不走,陪着他,妈妈每次都是路灯亮了才来。如果遇上值班,他就只好被阿姨带回家,在阿姨家的时候,他觉得甚至比跟妈妈在一起还高兴,总是有很多好吃的。而且那当“临时妈妈”的阿姨并不是固定的一个,是轮换值班,赶上谁是谁,但谁都像妈妈。这位亲戚80年代初已经20多岁了,还被妈妈带着去看过一位偶然打听到的当年的阿姨,那种探望是缘自由衷的情感,那时还没有教师节。有篇“博文”回忆50年代上幼儿园的事:漂亮的阿姨刚把长辫剪成了短发,她结婚了。妈妈周日不能来接孩子,阿姨便把孩子接回了“洞房”,她拿喜糖给孩子吃,从此孩子记住了:结婚是最好的事,因为有糖吃。
龙哥
发表于 2013-5-9 08:59:30
laojy 发表于 2013-5-8 17: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接上帖)
另存为功能恢复,我将鞠兄所照月季存入文件夹。
胡涂人
发表于 2013-5-9 10:49:27
laojy
发表于 2013-5-10 17:50:51
本帖最后由 laojy 于 2013-5-10 17:52 编辑
一本回忆50年人的书又把大家带入往事的回忆与感叹。转放一曲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童年的回忆》
http://www.tudou.com/v/w-ajplFOni4/&resourceId=0_04_02_99&tid=0/v.swf
laojy
发表于 2013-5-10 18:30:22
再发一组照片制成的视频,配以班德瑞的《童年的回忆》
http://player.56.com/deux_121978153.swf
laojy
发表于 2013-5-10 18:37:43
胡涂人 发表于 2013-5-9 10: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5月5日几位同学与新找到的女同学聚会时,带《纪念册》给她看,回忆“附小家史”。归后,再次翻阅《纪 ...
当初看到再别康桥所这篇回忆,心中充满了对孙师傅的同情,一位这样朴实热爱孩子的工人,那场浩劫也不放过他,让亲人天隔一方。
胡涂人
发表于 2013-5-13 10:13:05
西水车
发表于 2013-5-13 12:42:33
糊涂、北魏等同学:今日去广州,和老猫、大连、舒曼莉欢聚,16日回京后再议聚会之事。除西山森林公园、玉渊潭,也可考虑西苑饭店的小花园。那里安静,咱们可以独霸,平常就没人去。不过顶多30人。
胡涂人
发表于 2013-5-13 17:41:19
胡涂人
发表于 2013-5-16 10:50:56
西水车
发表于 2013-5-16 11:33:06
我的广州之行进入尾声,先发几张照片。以后再发精彩的。舒曼丽迟到一天,后面会看到。
机场首次见面
虎门威远炮台留影
黄埔军校门口
阳光之客1
发表于 2013-5-16 17:10:36
看了西水学长的照片。学生今年3月5日也去了黄埔,有几张照片(有手机拍的不太好)。
军校大门对面的军港
珠江夜景
beiwei
发表于 2013-5-17 00:13:38
本帖最后由 beiwei 于 2013-5-17 00:24 编辑
胡涂人 发表于 2013-5-16 10:50 http://bbs.obj.cc/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本人受我校希望郊游的几位同学之托在此奉旨发帖。
大凡有心情、有闲暇并愿意前往郊游叙旧 ...
版主西水车和楼主胡涂人所说的“聚会”,大概就是倡议大家到公园去活动活动,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我觉得,这种方式,有点像善若水组织去长城,像西水车组织基辅餐厅聚餐。登长城、去餐厅,还得有组织者定车位餐位等等。而去公园,什么都不用定,只要告诉一个地点和时间就行了,随意、方便,来几个算几个。大家见面,走走,看看,聊聊。之后或告辞,或聚餐。
希望那天空气质量能合格。
玉渊潭公园的情况,也许有些人不太熟悉。我找了一个图片说明一下。
1、门票大概两元。可用北京公园年票免费入园。
2、进东门走一段,有个留春园,距派出所很近。那里有些亭子座位,可以逗留。平时人似乎不太多,可能有些游客在那儿自娱自乐。周六周日常常有大批人在该处聚集(不少于上百人),给子女介绍对象。
离东门近的公交车站是玉渊潭,或者是木樨地北。从地铁木樨地站下车沿河边走去玉渊潭东门(一站路)也可以。那条南北路叫三里河路。东西路叫月坛南街。公园东门斜对面是原一机部办公楼。
3、进南门向湖边走,可以看到东西两湖中的堤。那儿有声势浩大的群众大合唱,伴奏乐队规模不小,架着音响设备,有指挥,有领唱合唱,很热闹。不知是否每天上午都有。唱歌者还有布置和装扮,比如身穿过去的橄榄绿军装,悬挂条幅等等。同时还有卖歌本的。
湖边还有耍彩条儿的,跳舞的等各种活动。
沿湖南岸向东(向右)走,或者沿河向东走,可以走到留春园。
南门在世纪坛的北面。地铁和公交车站是军事博物馆站。
4、西门在三环路上,大概站名是八一湖。
5、东门外的餐厅大概在月坛南街,即出门向东,走到万方、银岛超市一带,比较多。有同和居,巴西烤肉、京味斋、粥店(店名忘了)。南门外向西,大概翠微路一带比较热闹。
这个示意图可以点击查看,用鼠标滚轮,或者点击右上角的相应位置就可以放大。
胡涂人
发表于 2013-5-17 08:37:32
胡涂人
发表于 2013-5-17 08:48:31
西水车
发表于 2013-5-17 17:27:37
我于2013年5月13日至16日乘机赴广州与我班同学张跃、萧大连、舒曼丽欢聚,广州方面周密计划,请张跃好友老欧参加协助我们的活动,13日下午到达广州白云机场后,得知还没有联系上舒曼丽。14日四人到虎门游览,14日晚得知舒曼丽从香港回,15日五人到黄埔军校参观。16日下午返回北京,圆满结束访友旅行。几日来共叙附小生活,话题不断,快乐无比。萧大连同学把几日活动记述如下:
聚
萧大连 2013、5、13
北京小学同学甘小东,专程从北京来穗,看望舒曼丽、张跃和我。在广州白云机场顺利接到甘小东,并安排在广州金鹰酒店入住。时隔五十五年再见,真是不容易,而且非常高兴,写一小文略记之。
附小同学京飞来,容颜沧桑鬓发白;一别弹指五十载,相见依旧有风彩。
地铁隆声谈兴泰,点数姓名情况摆;往事尚有印象在,笑谈相忆那年代。
少小同把困难挨,上山下乡信息塞;工作各忙知大概,退休相聚喜开外。
北京广州千里外,握手不易情谊在;潮香菜馆小酒待,品尝粤菜一支派。
西水车
发表于 2013-5-17 17:32:29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3-5-17 17:33 编辑
续1
虎门行
萧大连 2013、5、14、
今天请老欧当司机,开车去东莞虎门。参观了威远炮台和鸦片战争纪念馆,只可惜海战纪念馆闭馆休息,没看成。
驾车南行高速快,聊谈今古和中外;虎门大桥雄姿盖,前雨后晴心境开。
没来虎门二十载,繁华难认旧要寨;一路询问叹路改,七绕八拐晕了菜。
威远炮台遗迹在,千斤古炮雄风帅;珠江口上此炮台,当年英舰亦曾败。
零汀洋畔天祥哀,惶恐滩外游人拍;今日中华强四海,何方宵小敢再来!
烧烟池里灭烟灾,则徐高座观世态;鸦片战争列强坏,天培邓将拒敌赛。
纪念馆里静穆摆,场景再现当年害;观者无不深感叹,勿忘历史把国愛!
西水车
发表于 2013-5-17 17:37:00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3-5-17 17:39 编辑
续2
黃埔军校
萧大连 2013、5、15、
舒曼丽终于联系上了,今天一起去了长州的黄埔军校参观。
(一)
黃埔长洲渡船小,中华闻名军校骄;中山亲立介石要,国共栋梁军校邀。
热血人材任凭挑,培养平民成将校;北伐抗日英烈豪,热血洒成杜娟娇。
校友对垒战场飙,你来我往胜负标;两岸对峙何人笑,何日方可恩仇消。
世纪新替展怀聊,黄埔同学互邀召;统一回归同心描,炎黃同脉世界悄。
(二)
黃埔出身将帅多,国共双方一箩箩;党国上将十七八,我军十帅佔五个。
叫声校长蒋公乐,赐剑中正嫡系作;装备新式军饷足,威风八面官显赫。
雪山草地一样过,抗日国共同救国;解放战场拼死活,败擒见面同过桌。
如今一笑泯恩仇,同学会里把手握;炎黄一系终要合,中华无敌世界嚇。
(三)
海军基地军校旁,各式舰艇泊成行, 虽然没有052c,一样战场要敌降。
神州海疆万里长,过去好欺偷佔狂,钓鱼绪島美私授,南海群礁越菲诓。
国家强盛军旗亮,科技先进克敌棒,今非昔比海空强,新式机舰任翱翔。
日本越菲狼子心,我军强势卫海疆,只要你敢第一枪,灭你军队没商量!
胡涂人
发表于 2013-5-18 07:46:54
胡涂人
发表于 2013-5-18 08: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