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4771
帖子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08-11-12
最后登录1970-1-1
|
发表于 2013-5-9 00: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eiwei 于 2013-5-9 01:01 编辑
& s c" N3 E! I2 [, U/ K阳光之客 发表于 2013-5-7 11:11 网上百度了一下,没找到电子书。不过看到一个介绍帖子。帖子是2009年的,看来这本书已经出版好几年了。
+ q) H2 ]% I& b5 G- ^http://www.ywhs.net/yhhs/shishubolan/2009/0531/985.html5 n" c& v, Z/ N# w
. `7 a4 U- J7 X( A++++++++++++++++++ z9 d: S3 ]2 P, S+ w3 x
话史 - 浙江省义乌中学历史教研组网站$ W+ o& I; {1 C
置: 主页 > 彦湖话史 > % y- Q5 K" N: g' _
[tr][td旧影已支离,偏爱忆往昔。豪情常入梦,不叹路崎岖。洒泪祭蹉跎,大笑迎风雨。铮铮一代人,猎猎满天旗。
& p3 H" c" l9 w6 ?/ @; k ——作者题
5 h5 W0 Z6 |7 Z! o/ Y) y 父辈们,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作为“80后”,心中的他们,神秘,遥远,精神力量强大。历史终止了他们中很多人由璞玉琢成美器的进程,他们无言地担承。他们的特殊经历,后辈无法模仿。他们有种渗入骨髓的特殊气质,一股倔犟,一种潇洒。* c2 ], y# H5 e
今天,他们仍活得那么认真,宽容大度地领受岁月的馈赠,无论丰厚还是菲薄;深情咀嚼着曾经的幸福与磨难。像一座座无字碑,用生命默默刻写着曾经的青春和风雨。
_0 R8 ?3 B5 I( Q! w- @$ o8 J我们经常用三种视角看他们:仰视时,他们是父母;平视时,他们是朋友;俯视时,他们是傻子。5 S8 `, [& ^3 K" w0 ~% e! u
然而我们还是想说:你们人生无悔。虽然往往不理解你们,但爱你们。 4 w) w4 X/ w) s" W* u1 c
——女儿手记
! @* K4 f3 Q* o4 c4 a3 X! @. _# [; ^# V& C5 F! i. O
内容简介这是一部描述中国的50年代生人由童年到壮年的身心成长历程的书,也可以说是一部50年代生人的心灵成长史。! P; D, H5 V3 ^) R% P1 _
50年代生人的青春时期是在70年代的一元的理想主义的红色氛围中度过的,50年代生人的青年是在80年代的由一元到多元的剧变以及由此带来的失落、激荡、亢奋中度过的。 ) Z6 _& Z! s# I; l; Y V
50年代人是谁?他们是——40年代生人的弟弟妹妹,60年代生人的哥哥姐姐,70年代生人的叔叔阿姨,80年代生人的父亲母亲。 那么,50年代生人到底是群什么样的人?50年代生人心中自有答案。+ K4 f8 _- A5 x, M$ [9 B( E/ |' |. m
( @5 k5 w: k% G5 V3 h3 I
目录序6 I. H1 F7 K. N8 o6 n/ X
随共和国诞生
% L/ ]' g# l( D: _ 祥和的土地
6 u* Q% q) }& T1 { “无菌”世界8 N8 w4 R0 ~1 L, F1 Z
他们这样降生, f2 E0 }# }3 R4 H
幼儿园
" B+ `/ c1 l _# G 记忆中的天堂* X5 c0 J9 F7 c- z
幼儿园种种9 `9 L* p* D; W) H* ^
童年消费5 E$ H, n2 w. q+ ]2 {8 h) a. K
吃) K+ C, l& W @- V3 M
穿
5 Y. |, m4 a3 n- j( O: t& D6 I1 { 用7 v. T T% K; H& b4 w2 ]) H
有这样一群孩子- ~, L2 [& L$ _6 B4 m9 W* a( a
父母在哪里! l' ?* g& v% ?
他们没有家
# m. k; G0 ^; q7 R; ?上学了. B( J2 N& O$ _( ~" I9 f3 g, y: r
四个关键词
' X" _# N% t1 @0 C. P. e 毛主席
7 ]) ^3 [2 ]( ?2 E 祖国和党
8 z8 D9 c k U1 Q* W 社会主义
& y: `9 F# g, B 小学生活
5 W/ k5 @3 C' e% W% q 老师们) D& Z# @9 `9 X3 r8 p: W B
课文与课堂
$ h2 B4 J; S. I; }$ J 课外活动
9 S: @; ^3 f3 E% _2 v- }: } 鲜亮的演出服
) j9 ?6 q5 ]" V 少年之家
9 V8 Y/ f& Y; W' K9 K# t, z" o 酸枣和煤核儿5 X7 Y$ {$ B& \& j" I! u6 f" O% x
牛痘和宝塔糖# L/ `8 Q! Q7 e1 _$ \" X% s
阳光少年
3 ?$ p+ k% B7 A5 k 崇拜抗美援朝英雄, A6 P" a1 q. \+ Z, r
时代“冠名”1 {: D8 X1 x. K# @- i2 F+ N
“郑重”的故事
" [. B. W. k) N 学雷锋. W; i. R$ ] }$ a6 q2 R
“没打过仗也是英雄”3 U2 }( ?( R! I3 U0 v' Y( Y
做好事- n/ R7 f9 ?! A7 q# R
雷锋和阶级斗争
: Q( b4 [ R7 E 苏联情结9 z; u( s6 M, @* `& P% L
孩子的直觉# Y9 Y1 b) V' j! ^; j
文化影响5 }% I8 f$ T5 M6 }9 F v. G/ P6 q
展览馆与“老莫”
7 r. @4 _% r9 \% B7 O“左”的寒风/ p3 f e" B' O8 v, g7 Y
右派的孩子# T* J* O U' q/ A/ p/ B. i4 J0 d
他第一批没有八队
$ ^5 A& d' q6 [" k$ O/ s 不一样的眼神
' [& z+ P* U7 Q0 L 父女在火车上相遇+ f) {3 d9 j X" M+ X. |/ @
吝啬女人
9 U) e& M6 X% ] 小姐身子丫环命
9 ]9 ~# v1 |, L2 n. V% J( j 她的诉说7 _6 \; K8 \( ]/ x; s) g; X
立凡一席谈( \+ \! E% N6 A0 P( C2 w9 \5 l4 L' @
饿的回想
6 o6 \& H" j8 B 小学食堂的变化; M! c- M! b6 K# x
酱油稀饭
0 y$ L6 {# g. H/ d. X5 d4 r9 Z% ^* i& ~ 特殊生活$ J: M) f! q$ o7 c. c3 p5 ~
3000孤儿
" u! \3 F, Y) e4 r( ^0 |) Q F一次打赌
+ ?/ I( e: M/ ?2 B5 c8 s孔熙的回忆
. P8 R& V# n4 a! l, v3 T! }传富的回忆5 e0 F. \! }, P5 }
让人战栗的引述' |; t* k7 X! J7 N( K3 u1 g. a
大动荡来临
: c" ?; `3 d) f" x l& o4 T. ]举国混乱
' F; F9 _, W$ A, B 去王府井看大字报7 T8 [! k& r4 R7 U/ v/ b' N
红卫兵0 Y, K8 P8 E$ p6 F5 G I* g* \
大串连$ z# r( a) @5 u m Z5 ?
大人们的状况/ j$ l* p0 I, m9 R4 a$ S. I
复课# p; v" u9 P! _4 \8 Q" }' g
当时的心理
' ]- r) g9 Q$ e1 N 可怜的“精神营养”+ G" S# A* v2 ~+ f, n7 T
一件往事
* X/ A- Z/ S8 A. \7 Y" v课堂外的课堂
/ [- _9 N7 k: Y5 C赶上一次迎宾
; ?: G: S* D3 E5 x7 h0 L1 H0 J疯玩儿: V0 u0 }$ ^# T5 i+ W
“玩儿书”" ~4 P0 E8 e `1 Y
“拍婆子”
8 J" o& E; ]" {1 H6 N打砸抢
, ^. n, M* }+ f3 ]: ]2 p走向五湖四海% g0 h1 \/ A$ ^! ^7 g, I \
别了,家' }% s! F" u5 Y
谈往事,她哭了
I Z+ ?/ D; ^转户口
4 K' P% b+ z& N: |) e% e离别
$ z1 W. G0 b* i" |5 N忘不了的开始9 t) A5 M3 f( m; G( y* _# K
第一篇日记
2 {4 C2 Y' O( x/ n( B* ]. g M 从军行' q5 a4 v1 i3 j$ F& C
成分论
$ @, L% E3 `1 K 农村兵
3 k$ o% }( {$ k/ R! G' ^' a 城市兵9 s& _& L& t4 k' z1 Q
军营琐忆
; o: F9 v; u' q' _8 Y+ u) m磨砺中成长
1 ]1 V$ n+ `5 s3 j0 o- R* S R9 p 第一次定位
; ?2 |8 W/ @& q7 R 痛苦的开端# y) @/ h7 x- ]5 a; {
生活还得继续
9 G# r, V ? Y; D# u 他们的不幸: N+ R( E0 z3 x5 _
告状风波
: ^3 Z9 m9 D- I M8 W “盐碱地”上耕耘7 T2 ]- [& {, ]3 z+ h
文学活动
( s4 ]0 C, N- v7 ? Y5 U 各种“学习”
( T; f% z1 a: ~) l 恋爱时节: k8 R" ]( N8 ]
几个特点# Z2 w, N1 F) Q, U4 T
一场初恋0 k( p0 ]8 e& [, f
另一场初恋 B* \6 C! [2 X3 ^# Z t
工农兵上大学+ a8 W! l, v- X" _: g" b, ^' v8 u
不小的震动
! ?: \1 _9 ]" Z9 ]$ L2 { 推荐和后门儿
" s% M* b0 q) q- j# \& x, R# ` 校园里
9 p6 b& `0 q2 S | 前途
' m: a3 F" b8 r: i, B重新定位
% j1 m7 ]* z0 x9 s7 G 国家的涅檠
+ u1 l5 H z) Q 一份检查
; l4 ~ i- o( f一封信
( n$ e m9 ^, \# M恢复高考0 ?/ |6 k! a9 h
戏剧性的几幕
: s5 i- C# |" r有限的机会! r# Y1 g5 T5 I" w/ W: F6 j# M
朋友们的故事% x9 f9 n+ e' {6 t/ ]+ ^7 \& i! q
归来# l5 _) L; L7 F7 P
一段历史的终结
w9 H6 g" Q8 X( y6 X 忙碌中到了80年代
5 i7 T' U! I: {7 R3 l0 Q6 @成家- n& |5 T! q: o2 F( U% E
人% w* J2 u$ M& a% _" p
钱$ v* S# |7 @! z; t1 @
房
1 O1 u5 v2 z8 `5 K( t4 B% D婚礼
* p. f2 }( F; r改革潮涌( g) i: |8 q/ ^" M
经济冲击4 L+ @7 [' c, v3 {$ E+ R
差别初现
5 A1 w4 V- a# L( k 吹皱一池春水$ E& N, S% u: u
第二职业
" L. f+ q/ X a, W初沐南风6 i, _! P8 q2 b
农民动起来了' U2 u$ }, w" [+ L
政治话题0 l5 v, t) ~7 N2 x
平反、改正、摘帽
0 g: }, s# S+ @0 L 关于腐败的争论; h, @% l1 N4 b: y- Q; b
文化嬗变9 S9 ^! \6 B* y9 C# y7 p
扭转观念# @ f2 c& y3 C- ]
“文学爱好者”们
, O- K- e. Y' @: n( F0 G9 j0 f 自学之苦4 n+ V8 ~% n4 C) p* k/ B
市场经济年代
6 P5 O! L, w7 t0 U2 a1 e I7 ? 新形势下' z9 r5 z/ M- A
生活转型
& W# i$ @9 m/ b+ z0 V 时代变化
4 X( a0 P5 r* b) t9 K 海外游子
' t- f, ^/ }( p9 I* B. m 出国潮8 | D2 z; j3 h3 ]" g% ?7 V' ]
首席科学家2 ^$ d- d& U4 H: J0 W0 w/ d7 G
东瀛故事
- m1 w7 x& y7 U9 g: F; @7 f 来自法国的声音
+ w6 L1 L, M$ K1 m5 p* o 成功人士
7 c6 r5 y5 `/ P) L 学者们0 N: b, R5 Y7 ]2 W% i- T" ]
同龄院士
1 V4 x% k# ~& g. ?0 O 一位开发商, ^; s( T' ?: _5 r
下岗的人- x% T4 V; A8 V% Z1 G
广文的幽默$ s% A6 L1 v( j) [6 H3 d
不同的境遇3 W1 H- [$ \$ q8 ~
社会风情
% j) L) W4 J3 i; {" C$ | 什么是贫穷
8 z/ k7 q/ P) U4 C 官员众生相
6 e/ ~) w6 t3 b+ u* t$ W 一位公司经理8 L: A8 t3 o# S. j* `
天壤之别
- B( C4 m/ J k. X `9 {后记
7 x+ m7 Y8 X1 r) P5 M3 }/ [2 i4 {5 J6 H
- |2 ^- J0 ]' A- V5 i8 ?
书摘插图随共和国诞生3 n p7 w7 u( ?% H: N
祥和的土地
4 X$ V$ s2 j' ~1 y“无菌”世界3 p. |" r: \! ~; C" x9 Z# B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60天之后,5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人,便陆续来到人世。
9 t1 F$ q0 p. g. c& V如果说要给这代人的童年生活下一个什么定义的话,我觉得首先应该出现的一个词,就是“幸运”。当然不是说具体到每一个孩子都很幸运,或者都认为自己幸运。50年代后两年生的孩子就会说自己很倒霉,一生下来就赶上挨饿,但作为一个集合概念,这10年出生的绝大多数孩子还是可以用这个词来概括,因为自他们还没降生或者刚刚降生,大人们就为他们准备了一片安全的土地。他们基本生活在祥和、平静和清洁的社会大环境中。中国大陆百年来从未间断过的内战、外侵、枪炮惊扰和颠沛流离,他们再也没有见过。
5 c7 p& U) e& K. v0 O一个新生国家,以她特有的朝气,迅速建立起新秩序。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工农当家做主”的政权,把以前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推到了政治舞台的中央,所有纲领因他们的利益而制定,所有政策为他们的生活而产生。孩子们生长的环境优良和谐,再不会有《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和电影《包氏父子》里包国维在一群富裕家庭孩子中间所感到的卑下,因为孩子们在这个新社会中已经平等,而“包国维”的父亲,一个贫寒的店员,已经成了国家的“主人”,他此时的社会地位,比那些过去的富人要高得多。
( r5 z. M6 O. e刚建立的新中国,政府尽一切力量,保护着老百姓和孩子们虽是低水平但却安宁的生活。50年代最初的几个月,上海等几个中心城市被奸商操纵,粮价飞涨,孩子们的奶粉也脱销。政府先后4次平抑粮价,为严厉打击奸商,从产粮区大批调集粮食,迅速恢复了经济秩序,建立起全国统一的财经体系,人民币币值趋于稳定。孩子们有奶吃了。
8 x" U4 Q2 `' w. b" ~6 n' r' \1 k也是在这一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决定没收地主的土地、牲畜和房屋,分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这比新中国建立前任何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土改”都来得彻底和广泛,因为国家有了统一的政权。我的一位当教师的朋友友廉是湖北人,父亲曾告诉他:分田第二年,家里就丰收了粮食,就在那一年:“生了你”。“跟着来的”是他的弟弟和妹妹。& w8 K; c9 s5 b, j
好事还不止这些。孩子们从出生开始,大人们除了给他们以安全,同时还给他们以清洁,当然首先是社会环境的清洁,让旧中国污浊的空气得以净化。从共产党进城的第一刻起,就着手禁毒、禁娼。让孩子眼睛里没有垃圾,不会呼吸“有害气体”,让孩子远离这些世上最肮脏的东西,这是中国历代政权从未彻底做到的事情。
+ u1 W* e" g$ I7 K5 g* {50年代出生的人,长到上世纪80年代,几乎没人知道什么是毒品?“大烟”这个词最早知道它,恐怕都是缘自小说《林海雪原》里小炉匠那句“提起那宋老三,两口子卖大烟”的唱词,至于“大烟”长得什么样,至今怕也没人见过,因为它被大人们从一解放就连根铲除了。最新获取的“知识”,是电视剧《大宅门》里白三爷“大烟膏子就酒,小命立时就没有”的情节中透露的——大烟膏子和酱牛肉长得差不多。而今天的毒品已经与现代社会“同步发展”,变成了海洛因和冰毒。 J) c% r+ u2 `$ p
丽对妓女和卖淫,50年代出生的孩子,也没有受到一丝污染,心灵纯净如玉。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门洞开、“西风东渐”之前,可以说他们对娼妓没有任何具体概念,或者说根本不知道它们为何物,对“卖淫”这个词的实际含义就更不知所云。1973年,部队一位多读了几本书的城市兵考问他的班长什么是妓女?班长回答:“妓女就是技术女工”。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一学会上网就明白的许多“常识”,在他们父辈当年的脑子里是一片空白。难怪他们常遭孩子们奚落,说他们“太傻”,太落伍。而想让这些打小就在“无菌”世界中生活盼孩子追赶今天的孩子,他们真的有太明显的“劣势”。对此有人发表“精辟”言沦,说50年代过于清洁的社会环境,导致孩子们脑子过分单纯,缺乏必要的“社会免疫力”,因而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发育。对此我无以置辩,说由于社会没有娼妓和毒品,就会影响人的思想发育,难道呼吸清新空气比呼吸污浊空气,对人体更有害吗?) l. Q3 I# q% D$ N; ]: `
他们这样降生, [( y( y9 }, K
女作家茹志鹃的小说《静静的产院》写于60年代初。描写了一个农村的产院里,有新观念却还没有新技术的“接生员”谭婶婶,与从城里学成归来的新式“接生员”二丫头之间的反差,以及她们与旧式接生婆之间的尖锐矛盾。“产院”中有了病床,可以量血压、抽血、缝针、拆线;也有了医生的白衣白帽、土自来水和橡皮手套。一切都是新事物,新气象。虽然小说有着浓重的“大跃进”味道,但反映的却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解放之初政府就开始倡导的新思想。旧中国之落后,不要说偏远农村,就是大城市,接生也普遍是在自己家里。落后的接生方法,害死大人孩子的事太平常、太不足为奇,俗话叫“寅时还在阳关道,卯时就到鬼门关”。解放初曾有一个典型事例,被用来宣传旧式接生的危险和惨烈:一位妇女10年怀了7个孩子,结果一个也没活下来,被称做“只见娘怀胎,不见儿走路”。最后因双胞胎难产,几个接生婆束手无策,把孩子割碎,总算保住了大人。但几天后这位妇女又在产褥热中死去。《静静的产院》中谭婶婶生孩子,胎衣就是产婆用脚踩下来的。因为农村反对用剪子,说沾铁不吉利,因此诸如用打破的碗碴、秫秸皮割断脐带极为普遍。1950年在哈尔滨这样的中心城市,用秫秸皮割断脐带的比例占到29%。 % i7 P3 u! F0 [0 H/ b M
全福,1950年生于保定农村,是让接生婆接生的。生下来后,接生婆顺手在他割断的脐带上抹了一把锅烟子。据说锅烟子既能“消毒”又能“敛伤”。光明,1950年生于沈阳,生下来没几个月就被母亲送了人,因为父母解放前有债要还,等于把他给卖了。高娅,1951年生于武汉,才两个月时,母亲带她南下广州,去找在部队的父亲,把她放在火车座上,一没留神,她被晃荡的火车甩到了地上,母亲竞半天没有发觉。亚军,1952年生于河南南阳,当时他母亲刚从朝鲜战场上下来,是南阳一个部队医院的护士。亚军三个月,就被母亲送回山东姥姥家,产假只休了10天。姬民,1953年生于乌鲁木齐,生下来不久,父亲接到北京调令,当时地方和中央争干部,姬民母亲抱着他,家里的东西全不要了,赶紧坐车跑,生怕中央变卦,再把他父亲“让”给地方。李兰,1955年生在北京一所大学的职工宿舍楼里,是把助产士请到家里接生的。46岁之前就一直生活在她降生的那套单元房里,直到2001年搬进新楼。
0 x: r% K; P( G3 J他们都是我的朋友或同学。他们就是在那样的条件下出生的,和今天的独生子女不可同日而语。直到1959年,50年代最“末班”的孩子出生,“待遇”也没有多大改变。不是父母对孩子不心疼,不细心,而是他们的降生,就是那种“时代环境”。: e$ m) r* d) o- h
我这里藏有一个1953年到1959年的中国人口统计表。其中1953年是人口普查年,以那一年和1954年人口的差额为准,再做一个“粗糙”的乘法,算出50年代整个10年里,约有近1.5亿孩子,都是在那样的“时代环境”中降生的。
3 `- e6 p6 J+ x- f+ B全福母亲共生了8个孩子,死了一个,竟没有一个是在医院生的。他“统计”给我听:他和大妹是在保定农村生的;大弟和二弟是在北京通县双桥生的(二弟生于1958年,1岁时死了),三弟和四弟在海淀区西二旗生的,小妹和小弟在清河生的。他1973年当兵复员时,小弟弟才上小学二年级。他家的情况还是发生在北京及周边地区,是新接生法普及的中心地带。由此可以想像,如果是偏僻农村,新法普及率决不会像新闻报道的那样乐观。但他说了一段话有点道理:“一解放,就提倡男女平等,大批妇女参加了工作,这些职业妇女的卫生医疗都由国家负担,女工都讲究产前产后保健(规范的说法叫“四期保健”,即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所以这批人没有在家生孩子的。至于家庭妇女和农村妇女,除了难产,保不齐都在家接生。
5 a$ u7 o; r; [; p- y 幼儿园
$ ^8 P; ~, m$ X/ u记忆中的天堂0 f+ t( z6 d8 h& ?% z. }( i- K% l
50年代,是妇女大解放的年代。有部电影叫《女理发师》,王丹凤、韩非主演。故事是50年代的大背景,主题是家庭妇女如何冲破传统观念,走出家门:贾主任的妻子想参加工作,贾主任反对。妻子趁丈夫出差,毅然当了理发师。一天,她神情紧张,不小心把一位顾客的头理坏了,紧张的原因是丈夫要回来了。傍晚,贾主任抵达,来接他的是多年不见的朋友老赵。贾主任想到一家餐馆吃饭,老赵却不肯进去,原来赵妻是这家餐馆的服务员,老赵觉得丢面子。贾主任得知原委,狠狠批评老赵的“夫权思想”。次日,老赵到贾主任家做客,发现贾妻就是把自己头发理坏的理发师。此前贾主任曾向老赵吹牛说妻子是小学教师……。情节充满喜剧色彩,有着浓郁的那个时代特有的阳光色调。最后是丈夫笑着同意了妻子参加工作。$ Y' r( o9 I2 D) T
50年代,家庭妇女穿起列宁装,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是最时尚的事情。多少代只属于家庭和锅台的妇女们,此时真正尝到了做国家主人翁的滋味,热情高涨,欢欣鼓舞。但是社会给她们松了绑,却还有一道绑绳缠着她们,那就是孩子。
' o3 }2 N, a( J" L, `, [( C孩子生了,妈妈们要去工作,谁来带?幼儿园建设,就随之提到日程上来。
2 E5 b) \$ \/ g3 H- C4 V" Y: _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在初等教育司设立幼儿教育处。1950年12月,教育部向政务院文教委员会提出:三周岁以下孩子上托儿朊三至七周岁孩子上幼儿园。托儿所归卫生部门领导,幼儿园归教育部门领导。1952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提出幼儿园的两项任务:一是“根据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教育幼儿,使他们的身心在入小学前获得健全的发育”,二是“减轻母亲对幼儿的负担,以便母亲有时间参加政治生活、生产劳动、文化教育活动等。”1952年11月,“幼教处”脱离初等教育司,由教育部直属领导。
; h4 Y9 T. i) |* |4 a, R50年代出生的孩子,提起幼儿园,都认为那是一生中最美好最幸福的时光。一位1950年生人,已经当了爷爷的教师说:那时上幼儿园没有像今天送孩子那么麻烦,我每次送孙女,就像要送她上屠宰场,孩子哭得捌不过气儿来,我离开时也揪心吧啦的。我们小时候都是欢天喜地吵着要上幼儿园。阿姨也不像现在——家长得整天陪着笑脸,怕孩子吃亏。当年有个歌,唱的是:“好阿姨,阿姨好,阿姨像妈妈……”那时阿姨确实像妈妈,记忆里阿姨比妈妈好像还亲。我有位亲戚:当年爸爸去三线,妈妈当医生,每周只接他一次。就是这每周接一次,都不能保证准时,往往是周六晚上,所有的小朋友都走了,只有他一个人抱着阿姨给他准备的小包(包里是两件衣服和几块糖),等在幼儿园门口,阿姨不走,陪着他,妈妈每次都是路灯亮了才来。如果遇上值班,他就只好被阿姨带回家,在阿姨家的时候,他觉得甚至比跟妈妈在一起还高兴,总是有很多好吃的。而且那当“临时妈妈”的阿姨并不是固定的一个,是轮换值班,赶上谁是谁,但谁都像妈妈。这位亲戚80年代初已经20多岁了,还被妈妈带着去看过一位偶然打听到的当年的阿姨,那种探望是缘自由衷的情感,那时还没有教师节。有篇“博文”回忆50年代上幼儿园的事:漂亮的阿姨刚把长辫剪成了短发,她结婚了。妈妈周日不能来接孩子,阿姨便把孩子接回了“洞房”,她拿喜糖给孩子吃,从此孩子记住了:结婚是最好的事,因为有糖吃。5 \, c6 G3 Y Z, @, s% h K+ B
$ @; T3 s( C! V: z Y' ^' _" b
' A- n! f; w. e1 J,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