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盘子 发表于 2010-7-16 21:15:00

电视剧《茶馆》观后感

<p>节奏有点慢,有点硬伤,演员演技先不论。咱也不是成心要砸电视剧的场子。我爱大清国,我怕他完了。</p>
<p>&nbsp;</p>
<p>&nbsp;</p>
<p>一:刘麻子拿出扳指是戴在食指上。<font face="Verdana">扳指最初是用来拉弓射箭的,为清代满族男子常备之物,本是带在大拇指上的。</font></p>
<p></p>
<p>&nbsp;</p>
<p>二:黄胖子架鹰的姿势不对,<font face="Verdana">老北京玩鹰是很有讲究的,绝不可能这么架着,还拿手老胡噜着。</font></p>
<p><br/></p>
<p>&nbsp;</p>
<p>三:黄胖子让买2斤羊肉切条喂鹰.鹰这饭量赶上我了都。<br/></p>
<p></p>
<p>&nbsp;</p>
<p>四:<font face="Verdana">常四爷提画眉笼子跟提黄鸟笼子一架势。<font face="Verdana">画眉笼子钩子下面是提手,周里京不提提手,非提拉钩子。</font></font><br/></p>
<p></p>
<p>&nbsp;</p>
<p>五:<font face="Verdana">王利发跟唐铁嘴算账,光绪十七年开始的帐,到戊戌年光绪二十四年,唐铁嘴说二十年。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王掌柜随便翻了一篇。正好翻的是光绪十七年的账,不过这天的<font face="Verdana">一碗茉莉双熏,俩焖炉烧饼,就要一吊五。清政府规定,一吊千钱,也就是说一吊钱等于一千文,光绪时期,北京物价极低,烧饼俩制钱(铜钱)一个。喝茶能喝出一吊五来?别的例子咱就甭举了,孔乙己大家都看过吧。一碗绍兴酒当时才四文,一碗茶俩烧饼一吊五,这账怎么算的?</font></font><br/></p>
<p></p>
<p>&nbsp;</p>
<p>六:李三去后面给宋吴俩人拿烧饼。<font face="Verdana">明师傅记烧饼帐居然用的铅笔。倒不是说光绪二十四年中国就没铅笔。不过那当儿一般老百姓谁用的上这个。</font></p>
<p><br/>&nbsp;<br/></p>
<p>七:<font face="Verdana">王掌柜去看铺面房,在门口买烤白薯,一大子儿一块。北京管二十文铜圆叫一大子儿。光绪二十六年清政府才批准广东首先铸造铜圆。王掌柜光绪二十四年,买烤白薯,哪来的大子儿?</font></p>
<p><br/><br/></p>
<p>八:十五集,刘麻子去庞太监家,请安迈右腿,打千伸右胳膊。</p>
<p>&nbsp;</p>
<p></p>
<p>&nbsp;</p>
<p>九:入了民国,秦二爷火柴厂分红,给王掌柜送房契和一百两银票。那房契上写着民国六年。银票写的民国三十年。而且这银票是用清朝的户部官票改的。还带满文呢。</p>
<p></p>
<p>&nbsp;</p>
<p>真的户部官票是这样的。这种银票早就在咸丰十年,即1860年前后就不用了。<br/></p>
<p><br/></p>
<p>十:秦二爷给王掌柜的房契,明写民国六年。但下面落款是北平市。民国六年是1917年。那时候北京还是中华民国的首都,还没改北平呢。改北平是1928年的事。</p>
<p></p>
<p>&nbsp;</p>
<p>十一:23集,王掌柜去警察局要二栓子,被轰了出来,警察局门口挂着牌子:<strong>北平市巡警厅</strong>。历史上并没有这么样的称呼。巡警是清代首先建立的。</p>
<p>1906年清政府北京城设立内外城巡警总厅。</p>
<p>1913年北洋政府改革警制,将巡警总厅改为京师警察厅。</p>
<p>1928年6月北洋政府垮台,首都南迁,北平特别市政府成立,将原北洋政府京师警察厅改组为北平特别市公安局。</p>
<p>1931年4月,更名为北平市公安局。</p>
<p>1937年2月,改称北平市警察局。</p>
<p>日据时期,1938年1月改名为北京特别市警察局。</p>
<p>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9月,恢复北平市的名称。警察局随之改称北平市警察局。<br/>&nbsp;</p>
<p></p>
<p>&nbsp;</p>
<p>十二:26集,刘麻子给俩逃兵买媳妇,被宋吴二人抓住。正好大令过来,宋吴二人掏出证件给军官看。证件上有两行字:报效党国,保卫首都。这两行字,有点乾坤颠倒,让人糊涂了。党国一词应是1924年国民党提出训政时候开始出现。1924年到1928年之前,北京还叫北京,还是北洋政府管辖。党国二字是不可能出现在北京的军警人员证件上的。如果是1928年之后,报效党国倒可能出现了,但首都南迁,北京已经改北平了。何谈保卫首都?<br/></p><br/>

食烟火斋 发表于 2010-7-16 21:24:00

以为银子是屎橛子哪?喝茶能够喝出五十一两零一吊?再说了,“一吊”是多少?和一两银子是什么比值?啊?

掌柜 发表于 2010-7-16 21:29:00

二位爷手快,我刚想说呢,让您二位先偏了。总觉得是酒是好酒,水兑多了。二德子挺有意思的,大傻扬唱的没板。

掌柜 发表于 2010-7-16 21:32:00

庞太监带的是红顶子,官不小呀!!!!

老盘子 发表于 2010-7-16 21:25:00

第2集,计烧饼帐用的铅笔。

老盘子 发表于 2010-7-16 21:27: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食烟火斋</i>在2010-7-16 21:24:00的发言:</b><br/>以为银子是屎橛子哪?喝茶能够喝出五十一两零一吊?再说了,“一吊”是多少?和一两银子是什么比值?啊? </div>
<p>戊戌年,一烧饼才俩制钱。唐铁嘴喝了两碗高末。就一吊。王掌柜也忒黑了。</p>

老北京人 发表于 2010-7-17 00:11:00

<p>其实不赖他们,得赖钱,又想马儿跑的好,又想马儿不吃草,哪有那个事儿呀,拍完了快一年多了,一直没播,肯定有原因,导演也好,制片主任也罢,多花一分钱都跟宰他们一样,谁还管有没有硬伤呀,片子一卖、一播,钱就到手了,拿着钱又糟改下一个好东西去了,从新龙须沟到新茶馆,哪还管你有没有北京味儿呀,反正又不只在你北京台播,外地给钱更多,反正好东西有个完,看他们糟蹋完了还能玩出点什么新花活来,其实咱们也是瞎操心,本来就是让你看哈哈的玩意儿,都别较真,惹急了人家不糟改了,自己闷头胡编去了,您说受的了受不了?还不如看看这个乐大呢!嘛硬伤不硬伤的乐呵乐呵得了!哈哈哈哈</p>

老盘子 发表于 2010-7-16 22:27:00

<p>想当初电视剧《马本斋》其中有一集,有马本斋跟战友一边谈事,一边喝酒的镜头,播出后穆斯林兄弟们不干了。跟剧组和电视台急了。最后把那段给删了。人家有真主可以依赖。咱们北京这点文化传统。能依赖什么呢!!! </p>
<p>&nbsp;</p>
<p>《茶馆》这个电视剧,自从拍出来,放了很长时间,到今天才播出,也不知道为什么。且不说演员演技剧情改编如何,就光看两集就如此多硬伤。实在令人失望。</p>

左慈戏曹 发表于 2010-7-16 22:38:00

<p>漏洞百出,毫无韵味。再次证明翻拍名著名作是穷途末路。倒是让庞太监说的河间口,且戴红顶。影射李莲英?</p>

老盘子 发表于 2010-7-16 22:46: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左慈戏曹</i>在2010-7-16 22:38:00的发言:</b><br/>
<p>漏洞百出,毫无韵味。再次证明翻拍名著名作是穷途末路。倒是让庞太监说的河间口,且戴红顶。影射李莲英?</p></div>
<p>最难描述的就是这个,没味儿,北京话那个脆生劲儿没有,话都说皮塌了。尤其大傻杨,背台词的痕迹太明显了。</p>

老盘子 发表于 2010-7-16 22:42:00

其实细想还有些两可的问题。比如烙烧饼的明师傅,剧本里是第三幕出现的,能办一两百桌满汉全席的手。这第二集就出来了。而且是白案。您要非说此明非彼明,咱也没得说。

食烟火斋 发表于 2010-7-16 22:16:00

<p>寅吃卯粮。</p>
<p>狗吃鼠粮。</p>
<p>戊戌是狗年,庚子是鼠年。</p>
<p>狗戴嚼子。</p>

老盘子 发表于 2010-7-16 22:13:00

王掌柜去看铺面房,在门口买烤白薯,一个大子儿一块,一大子儿是二十文铜圆。清政府最初铸造铜圆是1900年光绪26年,而戊戌年是光绪24年。王掌柜提前就用上未来的钱了。

掌柜 发表于 2010-7-17 20:11:00

第3集太后说“传我圣旨”,太后登基啦!

金启筱 发表于 2010-7-17 19:45:00

电视剧版的怎么感觉那么别扭啊,还是茶馆话剧看着舒服

纸扇轻摇 发表于 2010-7-17 19:55:00

我近年来除了《武林外传》没再看过电视剧。

元大都 发表于 2010-7-17 07:48:00

其实这个剧本根本就不应该拍电视剧!三幕已经浓缩成精华了,在掺水他能好看吗!常四爷像庞太监,松二爷像刘麻子!<img alt="" src="http://bbs.oldbeijing.org/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2.gif"/>

中轴线 发表于 2010-7-17 11:30:00

&lt;&lt;茶馆&gt;&gt;的确不适合拍成电视剧,只有话剧才能将语言的艺术渲染出来.

三皮 发表于 2010-7-17 13:26:00

<font size="5">导演也想方设法把戏拍得京味,从演员上可以看出尽量选择京籍的,但对作品的理解,对历史背景的认识,对道具的使用等方面的认知各有不同,因此出现瑕疵难于避免,现在拍得所有历史剧哪有不穿帮的。将一部名著用电视剧的手法展现给观众,让更多的人了解老舍,了解老舍的作品,还是有积极作用的,终究看过话剧“茶馆”的人是少数。</font>

羊杂碎 发表于 2010-7-17 12:09: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老北京人</i>在2010-7-17 0:11:00的发言:</b><br/>
<p>其实不赖他们,得赖钱,又想马儿跑的好,又想马儿不吃草,哪有那个事儿呀,拍完了快一年多了,一直没播,肯定有原因,导演也好,制片主任也罢,多花一分钱都跟宰他们一样,谁还管有没有硬伤呀,片子一卖、一播,钱就到手了,拿着钱又糟改下一个好东西去了,从新龙须沟到新茶馆,哪还管你有没有北京味儿呀,反正又不只在你北京台播,外地给钱更多,反正好东西有个完,看他们糟蹋完了还能玩出点什么新花活来,其实咱们也是瞎操心,本来就是让你看哈哈的玩意儿,都别较真,惹急了人家不糟改了,自己闷头胡编去了,您说受的了受不了?还不如看看这个乐大呢!嘛硬伤不硬伤的乐呵乐呵得了!哈哈哈哈</p></div>
<p>就是,多好的电视剧啊!多喜闻乐见啊!内行当反面教材看,很娱乐嘛!外行看热闹,高兴嘛!硕硕之前的评论是80年代的,那时候流行给历史剧挑错!这里缺90年代的:改成戏说啥啥啥,这样既可以逃避历史责任,又可以让历史学家笑谈出处,出来显摆一下知识。这十年干脆啥也不伪装了,挣钱!就这么直白。拍的数钱乐了,内行气乐了,外行看乐了。都别吵了,三赢,三赢啊!祝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p>

老盘子 发表于 2010-7-18 09:58:00

刘麻子跟唐铁嘴,跟天津买绸缎的都论爷们儿。他辈大还是辈小?

大-贝-勒NO20 发表于 2010-7-18 00:37:00

今天看了四、五集,感觉不错

左慈戏曹 发表于 2010-7-18 05:23: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掌柜</i>在2010-7-17 20:11:00的发言:</b><br/>第3集太后说“传我圣旨”,太后登基啦! </div>
<p>还把放焰(应读厌)口说成放焰(烟)口。刘麻子自称“刘大爷”的三个字都读错了。建议掌柜搞一个“电视剧《茶馆》纠错集”。哈哈。</p>

老盘子 发表于 2010-7-18 06:36: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掌柜</i>在2010-7-16 21:32:00的发言:</b><br/>庞太监带的是红顶子,官不小呀!!!! </div>
<p>后来庚子年护驾有功,太后还赏了蓝顶子。降级!!</p>

小王卤煮 发表于 2010-7-19 20:17:00

第九集。问斩的车出了齐化门。齐化门不是粮门么。。。。<div>问斩的时候,人头落地,多重口味啊,结果所有看客一点表情都没有,只有春和他姐一人晕倒了。</div>

蓝灯心绒 发表于 2010-7-19 08:29:00

晚清老北京抢劫的囚犯会游街示众吗?

<p>这电视剧就没打算拍给北京人看,这是给全世界十好几亿华人预备的,因为那叫市场,就如同现在北京是首都而跟北京人这个少数民族没大关系一样。东西得卖,小卖保真,大卖保裉,不得赔本,还得赚现大洋,有制作周期在那顶着呢谁还管你个旁支末节呢。</p>
<p>至于为什么压了那么长时间才给放八套去首播,您想想啊,立意配得上咱们当下J和谐盛世么?最后还改成一把火烧了这万恶的旧统,不是,您打算跟谁自取灭亡的对着干啊?!我们现在可有皇家城管!</p>
<p>看个浮皮的乐得了,一较真就完蛋,因为压根就没人想听想改,这是前戏,也是趋势。</p>

sgsun 发表于 2010-7-18 23:29:00

&nbsp;你呀,最好不要看电视剧,去菜市场转转,那里叫的真呀!白活了都,还混装文化人。天天抓虱子呢?这眼力劲简直没得比啊

大-贝-勒NO20 发表于 2010-7-19 01:39:00

常四爷跟洋鬼子搏斗的那场太假了 干脆看京剧武打算了

sgsun 发表于 2010-7-18 23:25:00

&nbsp;他扎就不好看了,我怎么就觉得他就是好看呢?是你眼拙,还是心拙啊

小玩闹 发表于 2010-7-18 23:42:00

还有人拍,还能拍成这样就算不错啦。大家挑刺儿算一乐呵,也算怀旧。但真别求全责备,赶明连这都没得看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电视剧《茶馆》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