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堂行者 发表于 2010-7-21 17:05:00

盘子继续找啊

北漂一少 发表于 2010-7-24 10:52:00

&nbsp;楼主好仔细; 昨天也看了3集左右的&lt;茶馆&gt; 确实发现了一些错误,但没有楼主发现的这么多; 强!<br/>

02020022 发表于 2010-7-24 10:27:00

<font size="5">了得。</font>

菜刀是砍人的 发表于 2010-7-24 09:48:00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10-7-23 23:44:00的发言:
?后面跟俩警察那种?认错人了吧。您没被捕!只是法制晚报转载了老北京网您对新编《茶馆》的批评!

左慈戏曹 发表于 2010-7-24 09:22:00

字幕中的错字、别字都数不过来了。

倒栽桃儿 发表于 2010-7-24 14:05:00

有一段文字忘了在哪里看到的,但大概意思还记得。是说凌子风导演拍了一部根据老舍先生写的有关旧北京故事的文章改编的电影,放样片时请人去看,其中有侯宝林。样片放完,大家7嘴8舌表示看法,当然说好的多,说坏的少。这时凌子风问到侯宝林对电影里所表现的老北京人的生活细节有什么意见,侯老先生说:“电影里所表现的那些地痞流氓,黑帮打手为什么都穿皮鞋,留大背头哪”?凌答:“老舍先生书里写了&nbsp;&nbsp; 暖足亮顶&nbsp;&nbsp; 啊!”侯老先生乐了:“暖足是要穿跟脚的鞋,一般都是自己家里人或求人做的带脸儿的布鞋,遇见事跑着方便。亮顶是光头,用剃刀刮的很亮,动起手来不吃亏,不会头发被抓住。”凌导演大悟!据说从新拍了大部分镜头。并邀请侯宝林做他的拍片顾问,侯宝林婉拒。

食烟火斋 发表于 2010-7-24 00:21: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西堂行者</i>在2010-7-23 23:37:00的发言:</b><br/>今天这集,庞太监的侄子带庞太监的假儿子,都掌灯以后了约刘麻子城门楼子外面见。北京城自打有城墙那年天黑关城门就是规矩,哪有掌灯后约到城门外见面的道理 </div>
<p>他有奉旨开城的金牌,现在收藏在首博哪。</p>

ztfbjcn 发表于 2010-7-24 00:10:00

&nbsp;
<p>&nbsp;&nbsp;&nbsp;&nbsp;&nbsp; <font size="4">多年前,看人艺的表演,听上译的配音是人生最大享受。刁光谭、于是之、朱琳、郑榕、英若诚、董行佶、黄宗洛······他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句台词,都给观众留下极深的印象。</font></p>
<p><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nbsp; 英若诚在《茶馆》中有一句台词:“你连你女儿(读her,平声)都养活不了······”。一位受西化教育的人,能读出如此平民化的读音,说明英若诚先生下了极大的功夫。其敬业精神让现在的演员脸红</font>。</p>

西堂行者 发表于 2010-7-23 23:37:00

今天这集,庞太监的侄子带庞太监的假儿子,都掌灯以后了约刘麻子城门楼子外面见。北京城自打有城墙那年天黑关城门就是规矩,哪有掌灯后约到城门外见面的道理

老盘子 发表于 2010-7-23 23:44: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菜刀是砍人的</i>在2010-7-23 21:28:00的发言:</b><br/><br/>盘子今天上了《法制晚报》恭喜呀! </div>
<p>?后面跟俩警察那种?认错人了吧。</p>

了然客 发表于 2010-7-23 23:59:00

<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993366" size="4"><strong>刘麻子要是把扳指戴在拇指上那就不是混混了,用无名指挑着说明导演,演员观察了生活,功夫到位,无可挑剔!总的来说电视剧茶馆还不错,在原著的基础上充实了不少东西基本是还扣题。各位,您在看看那李少红导的聊斋版的红楼梦吧。看完了您就觉得说明是忠实原著了。</strong></font>

蓝灯心绒 发表于 2010-7-24 08:06: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老盘子</i>在2010-7-24 7:36:00的发言:</b><br/>
<p>我突然明白一个事,很可能刘麻子这演员大拇指粗,带不上去。我家里也有祖上传下来的扳指,我就带不上去。要说演员观察生活,现如今混混是有,都改纹身,大金链子了。没带扳指的了吧。演员导演哪观察生活去。李版红楼,咱没看过,不好评价什么。不过见识过当年红楼选秀,再看了网上的那些穿帮镜头。我是心疼自己的早饭,不看了。</p></div>
<p>那导演估摸着把你生活给观察了~</p>

老盘子 发表于 2010-7-24 07:36: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了然客</i>在2010-7-23 23:59:00的发言:</b><br/><font color="#993366" size="4" face="楷体_GB2312"><strong>刘麻子要是把扳指戴在拇指上那就不是混混了,用无名指挑着说明导演,演员观察了生活,功夫到位,无可挑剔!总的来说电视剧茶馆还不错,在原著的基础上充实了不少东西基本是还扣题。各位,您在看看那李少红导的聊斋版的红楼梦吧。看完了您就觉得说明是忠实原著了。</strong></font> </div>
<p>我突然明白一个事,很可能刘麻子这演员大拇指粗,带不上去。我家里也有祖上传下来的扳指,我就带不上去。要说演员观察生活,现如今混混是有,都改纹身,大金链子了。没带扳指的了吧。演员导演哪观察生活去。李版红楼,咱没看过,不好评价什么。不过见识过当年红楼选秀,再看了网上的那些穿帮镜头。我是心疼自己的早饭,不看了。</p>

菜刀是砍人的 发表于 2010-7-23 21:28:00

盘子今天上了《法制晚报》恭喜呀!

old81 发表于 2010-7-24 17:05: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左慈戏曹</i>在2010-7-16 22:38:00的发言:</b><br/>
       
        <p>漏洞百出,毫无韵味。再次证明翻拍名著名作是穷途末路。。。。。。</p>
       
</div><p></p><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color: rgb(255, 0, 255);" size="4">说的太对了,同感。 </font>

solin 发表于 2010-7-24 20:03:00

<br/><br/>

掌柜 发表于 2010-7-26 21:25:00

32集中的崔九峰有点跟咱们某网友连像,庙里没酱肘子,有无醇。哪说哪了!这人是谁别议论!

掌柜 发表于 2010-7-26 20:13:00

康顺子有点像水猫呀,那嘴型那经儿越看越像,哈哈

自然之子 发表于 2010-7-26 16:32:00

应该改名叫 茶馆后院的故事

家住藤牌营 发表于 2010-7-26 15:37:00

挺大的茶馆儿一水儿盖碗儿;卖报的一张嘴,整个一上海报童;演员们说话没老北京味儿。

浥蕖軒 发表于 2010-7-26 16:11:00

<p>我也较回真,第二集,数数就这么一个场景里有多少错误</p>
<p>&nbsp;</p>
<p>太监没事穿蟒袍干吗?蟒袍那是吉服,喜庆节日的时候才穿,胡编乱造的清宫戏看多了吧</p>
<p>&nbsp;</p>
<p>太后没事戴钿子干吗?那也是喜庆节日搭配吉服戴的,京剧四郎探母看多了吧</p>
<p>&nbsp;</p>
<p>太后穿着便服,外头套着礼服的朝褂,这是什么打扮?混搭?</p>
<p>&nbsp;</p>
<p>宫女子明明是梳辫子的,怎么梳着两把头?京剧四郎探母看多了吧</p>
<p>&nbsp;</p>
<p>太监给太后回话都是跪着说的,这居然站着,要造反么?你能站着跟领导讲话不代表清代太监也能站着跟领导回话</p>
<p>&nbsp;</p>
<p>太监没事拿个拂尘干吗?甩来甩去威风是么?胡编乱造的古装剧看多了吧</p>
<p>&nbsp;</p>
<p><br/></p>

prokenny 发表于 2010-7-25 23:38:00

这戏还是应该看看的&nbsp; 如果不看戏服 时空背景
&nbsp;
单看剧中的各种状况&nbsp; 狗日的不平等&nbsp; 巡警 官僚 拿钱不办事
&nbsp;
与现在生活还是相当的啊 简直说就一模一样啊
&nbsp;

逝去的京味儿 发表于 2010-7-25 23:18:00

<font size="5">不会看的,不管有没有时间。。。。。。</font>

蓝灯心绒 发表于 2010-7-26 07:21: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老盘子</i>在2010-7-25 19:26:00的发言:</b><br/>
<p>26集,刘麻子给俩逃兵买媳妇,被宋吴二人抓住。正好大令过来,宋吴二人掏出证件给军官看。证件上有两行字:报效党国,保卫首都。这两行字,有点乾坤颠倒,让人糊涂了。党国一词应是1924年国民党提出训政时候开始出现。1924年到1928年之前,北京还叫北京,还是北洋政府管辖。党国二字是不可能出现在北京的军警人员证件上的。如果是1928年之后,报效党国倒可能出现了,但首都南迁,北京已经改北平了。何谈保卫首都?</p>
<p><br/><br/>&nbsp;</p></div>
<p></p>
<p>&nbsp;</p>
<p>&nbsp;</p>
<p>&nbsp;</p>

掌柜 发表于 2010-7-25 20:55:00

新郎老林的十字披红从背后看可像捆棕子的,哈哈,五花大绑呀!

逝去的京味儿 发表于 2010-7-25 21:24:00

如果没有看过北京人艺92年之前上演的三幕话剧《茶馆》或是谢老电影版的《茶馆》,可能会看几集电视剧版的《茶馆》,可是我看过于是之.l蓝天野,郑榕等老艺术家出演《茶馆》,电视剧自然就无法看了,我希望以后不要轻易改编老舍先生的小说或剧本了,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很难有人能够达到这样的能力和水平了。

solin 发表于 2010-7-25 22:14: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逝去的京味儿</i>在2010-7-25 21:24:00的发言:</b><br/>如果没有看过北京人艺92年之前上演的三幕话剧《茶馆》或是谢老电影版的《茶馆》,可能会看几集电视剧版的《茶馆》,可是我看过于是之.l蓝天野,郑榕等老艺术家出演《茶馆》,电视剧自然就无法看了,我希望以后不要轻易改编老舍先生的小说或剧本了,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很难有人能够达到这样的能力和水平了。 </div>
<p>&nbsp;</p>
<p>我觉得“找茬”只是希望她更好,楼主说了“我爱大清国,</p>
<p>我怕她完了”这大清国到底有几层意思,我不敢妄言。</p>
<p>但肯定包括对“茶馆”的喜爱。</p>
<p>&nbsp;</p>
<p>如果拍得不堪入目,我想,像楼主这样的老师们也不会没事儿闲</p>
<p>的坐着见天儿的看,给她挑错玩儿。</p>
<p>&nbsp;</p>
<p>看看吧,挺好的。</p>

prokenny 发表于 2010-7-25 14:07:00

剧中一直提及"四九城"&nbsp; 由於我不明白 便利用百度搜索一下 还请大家看看
若以下资料正确的话&nbsp; 茶馆一剧 那可就错得离了谱啦
&nbsp;

&nbsp;
“老北京城以城墙划分,大体可分为四层,即外城、内城、皇城、紫金城,所谓“四九城”是指皇城的四门和内城的九门。皇城四门分别是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而内城的九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城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 ” 其实不然,北京之所以称四九城,是因为清朝时北京被划为十个城区,当然其中皇宫(也是一个城区)对老百姓而言是闲人免进的,所以清朝的老百姓对北京城称“九城”。例如《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小月对和绅说:“我跑遍了九城也没找到我们家先生(纪晓岚)。”
著名语言学家张清常《北京街巷名称史话》记载。“九城”概念:在清朝时候,因为人口增多了,城市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热闹,大约从乾隆年开始,清政府把北京城划为十个城区,内外城各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城个区,即京城出现了十个区。于是老北京的话里就有了句“跑遍了九城也......”。这话的意思就是“跑遍了北京城也没怎么着”。为什么说九城?京城不是分了十个城区么?十个城区是没错,可内城的中城是皇城啊,老百姓当然不允许进皇城,否则就要被杀头。

民国时,对北京城重新划分,划分为四个城区(皇宫也在四个城区内),所以北京城就被老百姓渐渐地称为“四九城”。
我参照北京卫视2007年7月24日的《这里是北京》栏目,电视上说的该是真的吧!关于所谓“四九城”是指皇城的四门和内城的九门只是一种传说,城区划分产生“四九城”在《民国历史》中也有记载。
所以以后当大家在看演清朝的电视剧时看到剧中有人说“四九城”时大家就应该注意了。
&nbsp;
&nbsp;
&nbsp;
&nbsp;

zpx1946 发表于 2010-7-25 14:40:00

<p><font size="4"><strong><font color="#008000">反复看了几回您这个帖子,非常喜欢。</font></strong></font><font size="4"><strong><font color="#008000">希望您能登录京华论坛的京味茶馆:&nbsp;</font></strong></font></p>
<p><font size="4"><strong><font color="#008000">&nbsp;</font></strong></font></p>
<p><font size="4"><strong><font color="#008000">&nbsp;&nbsp;&nbsp; <font face="Verdana"><a href="http://bbs.qianlong.com/forum-264-1.html">http://bbs.qianlong.com/forum-264-1.html</a>&nbsp;&nbsp;&nbsp;</font></font></strong></font></p>
<p>&nbsp;</p>
<p><font size="4"><strong><font color="#008000"><font face="Verdana">&nbsp;把您这个帖子也贴到那里去。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喜欢看您这个帖子。</font></font></strong></font></p>

食烟火斋 发表于 2010-7-25 15:44:00

恰好就是电视台经常说假话

<p>引用:“我参照北京卫视2007年7月24日的《这里是北京》栏目,电视上说的该是真的吧!”</p>
<p>&nbsp;</p>
<p>你上当啦。</p>
<p>&nbsp;</p>
<p>例如我在录制《桂公府探秘》节目时,详细讲解了桂公府滚墩石上的八种动物的名称和寓意,可是阿龙到了节目播出时却说,“第八个奇怪的动物谁也不认识,欢迎广大观众朋友们,有知道的请拨打电话告诉我们”。</p>
<p>&nbsp;</p>
<p>你拨打电话了吗?</p>
<p>&nbsp;</p>
<p>&nbsp;</p>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电视剧《茶馆》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