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3-4-3 18:07:19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3-4-3 18:10 编辑
【 魁 星 】
说明:「魁星」面目狰狞,金身青面,赤发环眼,头上还有两只角,整个仿佛是鬼的造型。这魁星右手握一管大毛笔,称朱笔,意为用笔点定中试人的姓名,左手持一只墨斗,右脚金鸡独立,脚下踩着海中的一条大鳌鱼(一种似龟的龙)的头部,意为“独占鳌头”,左脚摆出扬起后踢的样子以求在 造形上呼应“魁”字右下的一笔大弯勾,脚上是北斗七星,见图如见字。
【天文魁星 】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3-4-3 19:44:11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3-4-3 20:07 编辑
【 五斗星君 】
说明: 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东汉时形成,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道教徒尊称创立者之一 "张道陵" 为天师,因而又叫“天师道”。 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祂为“太上老君”, 因以“道”为最高信仰,“道经”称: 北斗落死,南斗上生,东斗主冥,西斗记名,中斗大魁, 总监众灵。道教认为“世人如果礼斗朝真,便可消灾解厄,增福延年。
五斗乃 东、南、西、北、中,五方斗宿也,以北斗为主,南斗次之,再次为东斗、西斗、与中斗。五斗星君分掌五斗,是道教敬奉的五位尊神,即北斗星君、南斗星君、东斗星君、西斗星君 和中斗星君。 北斗星君主掌「解厄延生」,曰七元,计七宫:第一‘天枢阳明贪狼星君;第二‘天璇阴精巨门星君;第三‘天玑真人禄存星君;第四‘天权玄冥文曲星君; 第五‘天衡丹元廉贞星君;第六‘闿阳北极武曲星君;第七‘瑶光天冲破军星君。 南斗星君主掌「延寿度人」,曰“六司”,计六宫: 第一‘天府星司命星君;第二‘天相星司禄星君;第三‘天梁星延寿星君; 第四‘天同星益算星君;第五‘天枢星度厄星君;第六‘天机星上生星君。
东斗星君主掌「纪算保命」,计五宫:第一‘苍灵延生星君;第二‘陵延护命星君;第三‘开天集福星君;第四‘大明和阳星君;第五‘尾极总监星君。
西斗星君主掌「纪名护身」,计四宫:‘一宫白标星君;‘二府高元星君;‘三典皇灵星君;‘四将巨威星君。
中斗星君主掌「保命」,计三宫:第一‘赫灵度世星君; 第二‘斡化上圣星君; 第三‘冲和至德星君。
【 五斗星君 】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3-4-3 21:02:12
【 四大天王 】
说明: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神,四大天王的塑像,通常分列在佛寺第一重殿的两侧,天王殿因此得名。四大天王分别是: 东方持国天王,掌碧玉琵琶一面 ,职调 南方增长天王, 掌青光宝剑一口,职风 西方広目天王, 掌紫金龙花狐貂,职顺 北方多闻天王,掌混元珍珠伞一頂,职雨
【四大天王】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3-4-3 21:10:24
【 四值功曹 】
说明:四值功曹是道教所奉,天庭中「值年」﹑「值月」﹑「值日」﹑「值时」的四位小神。相当于天界的值班神仙。这四神分别是值年神李丙 、值月神黄承乙 、值日神周登 、值时神刘洪。功曹本是人间官吏的名称。在汉朝是洲郡长官的帮手,有功曹,功曹吏等名目。主要的工作是考察记录功劳,掌管功劳薄。后代沿用,到明代才废除。道教在编织神仙天廷世界时,也给玉帝等高级神明配备了这一官职。 四值功曹除了是记功官,还兼作守护神将。《西游记》中,他们和护教伽蓝、六丁六甲、五方揭谛等,奉菩萨法旨暗中保护唐僧。此外,他们又充当传令官,唐僧师徒过平顶山时,就是值日功曹变了个樵夫,给他们师徒通风报信,让他们事先有个准备。
【 四值功曹 】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3-4-3 21:19:18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3-4-3 21:21 编辑
【 东斗星君 】
说明:「东斗星君」乃五斗星君中之一,是道教之神祇,“道经”称,北斗落死,南斗上生,东斗主冥,西斗记名,中斗大魁,总监众灵。 东斗主掌纪算保命,计五宫:第一 苍灵延生星君,第二 陵延护命星君,第三 开天集福星君,第四 大明和阳星君,第五 尾极总监星君
【 东斗星君 】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3-4-3 21:39:03
【 护法韦驮尊神 】
说明:中国佛教寺院中,韦驮菩萨像常威武地立于最靠近寺院门口的四天王殿内,面向着寺院,以守护伽蓝。其形像大多为身穿甲冑的雄壮武将,手持金刚杵,或以杵柱地,或双手合十,将杵搁于肘间。 世传,佛入灭后,当诸天神和众王共商收取佛舍利,以建塔供养时,突然来了一个「捷疾鬼」偷走了两颗佛牙。韦驮菩萨立即以祂健步如飞的速度,剎时捉获「捷疾鬼」,取回佛牙,赢得诸天众王的赞扬。此后,韦驼菩萨便担当起驱魔护法的重任。
【护法韦驮尊神】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3-4-3 21:51:31
【 托塔天王 】
说明:「托塔天王」姓李,名靖。 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陜西人,是唐初名将,唐太宗时任兵部尚书,因为他战功显赫,故死后封为“卫国公”又因死后经常显灵,为百姓救危解厄,百姓为其建庙供奉,于是到晚唐时候,李靖渐渐被神化了。 托塔天王是印度佛教四大天王之一的北方多闻天王,在中国的佛门中,北方的多闻天王,就是“托塔李天王”的前身。传入中国之后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而表现出了显着的中国文化特征:身穿铠甲,头戴金翅乌宝冠,左手托塔,右手持三叉戟之形象。 在《封神演义》﹑《西游记》均出现托塔天王李靖,其是哪咤三太子的父亲。
【托塔天王】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3-4-4 17:30:15
【 财 神】
说明:财神一直都是受人类欢迎与膜拜的神明之一,普遍而广泛。關於各类財神的坊间版本眾多不勝枚舉,此處只单纯的介绍这些汇集的财神,让大家自行揣摩。
【 五显财神 】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3-4-4 17:34:57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3-4-8 00:56 编辑
【 王二爷之神 】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3-4-4 17:38:34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3-4-4 17:44 编辑
【 玄坛赵元帅 】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3-4-4 17:42:01
【 利市迎喜仙官 】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3-4-4 17:49:45
【 财公财母一 】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3-4-4 17:52:39
【 财公财母二 】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3-4-4 17:55:19
【 喜贵之神 】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3-4-4 17:58:59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3-4-8 00:53 编辑
【 聚宝招财 】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3-4-4 18:01:35
【 聚宝招财二 】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3-4-4 18:04:28
【 增幅财神一 】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3-4-4 18:07:12
【 增幅财神二 】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3-4-4 18:10:00
【 增福积宝财神 】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3-4-4 18:49:31
【 黄河金龙四大王 】 (大部分内容节录自豫台窗口)
说明:北方黄河流域常泛滥成灾,沿河常建河神庙,供奉神祇,祈求河神保佑,「黄河金龙四大王」就是河神庙所供奉的神祇之一。坐落在焦作武陟县东南10多公里处黄河畔的嘉应观,为黄河流域所修建最大的河神庙,其布局类似故宫,因此有 “黄河上的小故宫”之称。作为黄河流域最大的河神庙,其虽然有“总领淮黄诸河河神”的地位,也只不过是一座河神庙而已,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山门对面的墙上所立的大幅广告牌上,却给予它“黄河流域唯一的小故宫”的名分。嘉应观俗称“庙宫”,即是说它具备宫殿的样式,整个庙观就是故宫的微缩版,而其中的中大殿(正殿)则是故宫太和殿的微缩。 根据嘉应观庙产碑记载,嘉应观分南北两个大院,占地八顷九十一亩一分八厘五毫一丝七忽,其中殿、亭、楼、阁共三百多间。但今天我们已看不到南院的布局了,南院原来的戏楼、牌坊等早已荡然无存,说其是“小故宫”式样的布局,实际上指的就是北院的布局。北院主体建筑分三进院落,以山门、御碑亭、前殿、中大殿、禹王阁为中轴线,其中山门、御碑亭和前殿为前院,两侧有东西马厩、钟鼓楼和更衣室;中大殿和过庭为中院(正院),两侧有东西配殿;禹王阁则为后院,两侧有厢房回廊,供奉风神、雨神。龙王庙中布局钟楼、鼓楼,这无疑是给龙王们建造了一座“故宫”,这在众多的龙王庙中,并不多见。 在进入嘉应观山门时,迎面可以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立于前院正中,这就是御碑亭,六角重檐,覆以褚黄色琉璃瓦,状如皇帝的帽子,亭顶有剎,由钵、宝珠组成,极其神似皇冠。在康熙六十年至雍正元年,黄河在武陟屡次决口,顺流至华北的洪水威胁京师,武陟可谓黄河最危险的地方,雍正在此建造“皇冠”,大概是为了显示治理水患的决心吧。通过亭子中雍正二年所铸的铜碑,看到雍正治河的决心。这座高4.3米、宽0.95米的铜碑,由雍正御书,盖有“雍正御笔之玺”,碑头、碑身刻有二十四条青龙,压着碑座的独角兽,象征二十四节气,也代表大清疆域内主要水系的大小龙王。龙头、牛身、狮尾、鹰爪的独角兽实际上就是河蛟,历来被认为是黄河泛滥的祸根。当时被雍正用刻有二十四条龙的巨碑压住,也可见雍正治河的决心。 1949年10月,嘉应观在武陟解放后被冀鲁豫黄委会第五修防处接收。在历次运动中,在中院站立了200多年的金龙四大王、朱大王、黄大王、栗大王塑像,东西两大殿内的十大龙王塑像及正殿两侧的四将军像,被大麻绳轰然拉倒;而两人多高的精美的禹王及其童子的木刻雕像,则在冬日的火堆中消亡了。
【黄河金龙四大王一】
【黄河金龙四大王二】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3-4-4 19:07:47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3-4-4 19:09 编辑
【龙王之神】
说明:唐玄宗时,诏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由此,龙王之职就是兴云布雨,为人消灭炎热和烦恼,龙王治水成了民间普遍的信仰。 道教《太上洞渊神咒经》中「龙王品」就称,「国土炎旱,五榖不收,三三两两莫知何计时---」,元始天尊乘五色云来临国土,与诸天龙王等宣扬正法,普救众生,大雨洪流,应时甘润。旧时供奉龙王的庙宇与城隍、土地之庙宇同样普遍。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民众都要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
【龙王之神】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3-4-5 17:09:24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3-4-5 17:13 编辑
【 河 神 】
说明:「河神」系古老的神祇又称「河伯」。河神常指黄河水神,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河流神,商朝建立以后,对河神的祭祀极为重视,建立河神庙,春秋战国时地方性的河流崇拜十分活跃,有一则河神娶亲的故事: 东周时期,春秋末年 ,魏国境内邺郡时遭水灾。有邺郡户房师爷陈三少,勾结巫婆,年选良家女子投入漳河以为河神妇。某年,漳河又溢,其时,西门豹至邺郡为官,私行查访得知“河神娶妇”之劣俗,在河神娶妇选亲之日,亲自遴选,言所选妇人姿色平常,奏明河神改日再选,并投神差和神姑于河中。巫婆惧而白其事,豹遂判巫婆及恶霸陈三少罪。这是一则拜河神祈息灾的典故,只是被恶人利用作为愚民敛财骗色的借口,终为西门豹识破加以破除。
虽 河伯名冯夷之记载,早见于《庄子》、《楚辞》、《山海经》等, 在唐宋以前,河神尚未具象化,并无代表性人物,皆称「河神」或「河伯」,至唐时玄宗皇帝诏祠设坛祭龙王始有「龙王之神」为河神代表。至明太祖起兵,传有德与贼战于吕梁洪,见云中天将挥戈擒贼,黄河淤塞,神力通之,舟将覆溺,神力拯之,元兵大败。帝梦儒生素服前谒,曰:「臣谢绪也,上帝命为河伯,今助真人破敌。」,神特显灵于黄河上下游,两岸人奉为「黄河福祖」,无不虔诚敬奉,明隆庆中敕封「金龙四大王」,建庙于山东鱼台县,有清一代敬礼未替。这是「金龙四大王」始为河神代表。综上所叙,可知「河神」实为河流水域祀神的统称,龙王、金龙四大王皆是河神,其实尚不止此,包括禹王、鲧等 ,及其他河系的尊神,更丰富了河神的领域,由「河神」衍生的各式名称亦名目繁多諸如: 「黄河福祖」、「总管河神」、「灵应河神」等等可知一斑。
下為「总管河神」、「灵应河神」一例
【 总管河神 】
【 灵应河神 】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3-4-5 23:55:06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3-4-6 00:05 编辑
【 山 神 】
说明:在一些人类的宗教信仰中,认为自然界充满神灵。当然山岳亦不例外,尤其崇山峻岭,更为人所崇拜。在战国时代,楚国文豪屈原在《楚辞.九歌》中,即有〈山鬼〉一篇,意即山的神灵。宋玉的文章中,甚至记载楚怀王曾梦见与巫山神女幽会。至若对山的敬畏与崇高有把德行比喻作「高山仰止」。
因中国地域的广袤,风情各异,山神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偏远地方有地域性的山神,某些区域有代表性的神祇,有些地方根本没有,就是当地实体的山峦峰岭,或则仅有名字而已,以汉化大地而言,「山神」一般的形像是着盔穿甲武士装扮,专管山川魍魉魑魅的当境神祇,常和土地并列出现,另有位阶更高的山神,五岳大帝,例如为首的东岳大帝,又称东岳帝君,是泰山的山神,古称「泰山府君」,泰山是古代帝王祭天封禅的圣地。在道教中岳帝更是阴间的统治神。因五岳的名声过大,早已盖过一般山神,所以一般称的「山神」常指和土地并列的 当境”山神”, 五岳大帝另有专名。
【 管山之神一 】
【 管山之神二 】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3-4-6 00:11:14
【 周仓之神 】
说明:周仓是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其身材高大、黑面虬髯的大汉,本是黄巾出身,关羽千里寻兄之时请求跟随,自此对关羽忠心不二;在听说关羽兵败被杀后,周仓也自刎而死。在民间的各种画像中,周仓均以关羽护卫的形象出现,在各地的关帝庙中,关羽神像的两侧,也通常伴伺着周仓、关平(关羽之子)的神像。人们常将崇拜的人物升华为「神」,加以膜拜,以示对其忠义的表彰与崇敬!
【 周仓之神 】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3-4-6 00:16:36
【 风伯雨师 】
说明: 风伯雨师的起源甚早,风伯,就是风神 亦称风师 、飞廉 、箕伯等等 。《 周礼》 的《 大宗伯 》篇称 , 「以燎祀司中 司命 风师 、雨师」 。郑玄注「风师,箕也」意思是「月离 箕 ,风扬沙 ,故知风师箕也」 东汉蔡邕《 独断 》则称 「风伯神 ,箕星也 。其象在天 ,能兴风」。箕 星是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之一 此当以星宿为风神 。雨师就是雨神,亦称萍翳、玄冥等。《周礼》的《大宗伯》篇称,「以燎祀司中 司命、风师、雨师」 。郑玄注:「雨师,毕也」,意思是「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是雨师毕也」。东汉蔡邕《独断》则称, 「雨师神,毕星也。其象在天,能兴雨」。毕星是二十八宿中西方七宿之一。此当是以星宿为雨神也。
【 风伯雨师 】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3-4-6 01:41:53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3-4-8 02:04 编辑
【 二十八星宿图 】
说明:这是一张四象二十八星宿略图我国星象最常用三垣,二十八宿,偶而也提到四象 (或四维、四兽)。通常将黄道带上的二十八宿分成四个大天区,用动物的名称来命名叫做四象,每「象」都含七宿:东方苍龙(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北方玄武(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西方白虎(包括: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南方朱雀(包括: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
二十八宿在中国古天文学上,占有非常重要地位。除了恒星的观测以它作基础外,特殊天象的出没,也是用它来作为记录方位的依据。
【二十八星宿图】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3-4-6 02:05:25
【 星 科 】
说明:星科图包含了:*吉凶神剎: 天德;日德--天罡;天魁--力士;金冑--小耗;大耗—流哭;枭神------
*七曜: 日、月、金、木、水、火、土
*八卦: 乾、坤、离、坎、巺、兑、震、艮
*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生肖: 鼠、牛、虎、兎、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四象: 东方青龙、 南方朱雀、西方白虎、 北方玄武
*二十八星宿 东方七宿 : 角、 亢、 氐、 房、 心、 尾、 萁; 北方七宿 : 斗、 牛、 女、 虚、 危、 室、 壁; 西方七宿 : 奎、 娄、 胃、 昴、 毕、 觜、 参; 南方七宿 : 井、 鬼、 柳、 星、 张、 翼、 轸。
【 星 科 一 】
【 星 科 二 】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3-4-6 02:13:06
【 王母娘娘 】
说明:「西王母」又称王母娘娘、瑶池金母,全称为「上圣白玉龟台九灵太真无极圣母瑶池大圣西王金母无上清灵元君统御群仙大天尊」。是道教上古神灵,也是中国神话中的一位至高无上的女神。
【 王母娘娘 】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3-4-6 02:34:35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3-4-6 02:38 编辑
【灵威天仙圣母九位娘娘】
说明:一般庙里拜的娘娘有很多位,最为人孰知的除「天后娘娘」外,就是「子孙娘娘」。台湾的子孙娘娘叫「注生娘娘」,“注生”是执掌生育之事。这位注生娘娘是从大陆传过去的,原为福建「临水陈人」,又被当作妇女难产之神。福州的注生娘娘庙在主神两侧竟有三十六婆祖,而台湾和福建其它地方的注生娘娘庙中的婆祖一般为十二位。 天津「天后宫」中的子孙娘娘: 也很有代表性,大殿中间供奉的是“天后圣母”方面大脸,头带凤冠,身着黄袍;左右则是她的化身娘娘 名曰“眼光娘娘”, 手捧人目;“癍疹娘娘”,手捧疹花,“子孙娘娘”手抱泥塑小孩,身披口袋,袋中亦均盛小孩,“送生娘娘”, 以上五位即皇会出巡之五位娘娘,其余如“千子娘娘”、“百子娘娘”、“奶姆娘娘”、“乳母娘娘”等其服装均为凤冠霞披,天后圣母两旁地上立有站像八位,除六位为专司天后圣母之侍俸者,其余一为小童,名“灵童”一为“挑水哥哥”肩担水梢。
倒座殿,是紧在天后圣母的背后,亦有一位娘娘叫做“泰山娘娘”, 两旁地下有站有坐的几位神像, 右边的四位是 “散行痘疹童子”、“随胎送生变化娘娘”、(两脸前善后恶)“逐姓催生郎君”、“送浆哥哥,”左边四位是“散行天花仙女”、“救济施药仙官”、“兼管乳食宫官”、“挠三大爷”。
另再如北京著名的「东岳庙」内的「娘娘殿」中,九位子孙娘娘分三组奉祀, 左边一组是: 「引蒙娘娘」、「斑疹娘娘」、「乳母娘娘」;中间一组是: 「子孙娘娘」、「天仙娘娘」、「眼光娘娘」;右边一组是: 「 催生娘娘」、「培姑娘娘」、「送生娘娘」 。 这幅「灵威天仙圣母九位娘娘」神祇画中,九位娘娘分三组列坐,左边一组是: 「催生娘娘」、「斑疹娘娘」、「培姑娘娘」;中间一组是:「子孙娘娘」、「天仙娘娘」、「眼光娘娘」;右边一组是:「乳母娘娘」、「引蒙娘娘」、「送生娘娘」。 奉祀娘娘的布局几乎和北京东岳庙内的娘娘殿一样。 主神以外最前排尚有痘儿姐姐;痘儿哥哥;王妈妈与五个小娃,而后面站立者,除两侍童外,还有家宅六神包括,左有:三姑夫人、土地、灶王, 右有:井泉童子、与门神户卫、内容丰富,这是一组团体像,尚有个别的,容后介紹!
【灵威天仙圣母九位娘娘】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3-4-6 02:50:43
【 天仙娘娘 】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