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djzj 发表于 2012-12-20 22:30:55

香山慈幼院六二班58年毕业纪念册

本帖最后由 hddjzj 于 2012-12-22 17:12 编辑

西园好!
天堂里也下雪了吗?

谨以此纪念多年的老同学李西园






保存了五十四年的香山慈幼院一九五八届六二班纪念册
还记得西园晚自习下位子过来让我们给他写临别赠言的情景


北京香山慈幼院六二班班主任黎淑贞


左起:范颖、崔**、莫用伶、郑柏蓉、朱延生

第二页郑柏蓉

第三页曾小文

第四页朱延生

第五页王和民

第六页李凤丽

第七页王玉田

第八页刘元珠

为祖国采集树种正面



为祖国采集树种 背面刘元珠

第九页目前空白

第十页郝秀琴

第十一页田学钧

第十二页李秀琴,图是两头牛

第十三页莫用伶,照片可能是李德祥

第十四页顾永先

第十五页何竹林

第十六页 邹存慧

第十七页 空白

第十八页李坤厚

折叠的贺卡打开

第十九页李坤厚

第二十页王兰

第二十一页王东白

第二十二页空白

第二十三页李德祥

百事顺遂 发表于 2012-12-21 11:57:11

对于个人来讲,是一本非常珍贵的纪念册。

hddjzj 发表于 2012-12-21 14:36:16

本帖最后由 hddjzj 于 2012-12-22 19:24 编辑


第二十四页何学民(五十年代学过芭蕾)

第二十五页孙毅(记得他在宿舍床头挂着航模)

第二十六页    惠延庆

第二十七页   邝夏延

第二十八页关少坚(首博退休)

第二十九页   钟丰生

第三十页    空白

第三十一页      空白

第三十二页   王小刚

第三十三页    王小刚

第三十四页   贾侠

第三十五页    胡民

西水车 发表于 2012-12-21 19:08:49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2-12-21 19:11 编辑

楼主你好!香山慈幼院对于我来说是个神秘的校园,我只知道1949年之前是熊希龄先生为流浪孤儿所创立的私立学校,之后迁到甘家口一带。能否把该校介绍一下吗?满足一下我的好奇心。谢谢。

hddjzj 发表于 2012-12-21 22:33:11

本帖最后由 hddjzj 于 2012-12-21 22:34 编辑

凤凰网财经 > 城市 > 民俗历史 > 正文香山慈幼院的前世今生2009年06月15日 14:39新京报【大 中 小】 【打印】 2位网友发表评论为解放后全国最后一所私立学校,由民国慈善家熊希龄1920年创办,该校曾走出五位新中国部长级人物

作者:王荟 刘泽宁 王姝 蒋彦鑫
http://img.ifeng.com/tres/finance//upload/images/2009/0615/143936/55_793544_5e372af554b5945d463315ce921595e2.gif
香山慈幼院的家庭总部公共游戏室。图片提供:王春宜

   上月底,北京市档案馆再次向社会公开档案21568卷,这是继1996年、1997年和2001年向社会集中开放档案之后,第四次开放档案。与之前不同的是,本次开放的档案中,包括了“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部分档案。其中不少档案带有鲜明的那个时代的特色,绝大多数文件首页最上方就是“最高指示”。这些档案中不乏上学、取暖、粮油供应等关系民生的档案,也有“尼克松访华”期间的部分越南留学生在华工作生活状况的档案。本报记者近日查阅大量资料,寻访档案中的人和事,为读者解密“文革”档案中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解密档案★

档案名称:关于接管私立香山慈幼院的通知

发文单位:北京市教育局

发文时间:1966年12月24日

原文摘录:香山慈幼院是解放前封建官僚熊希龄举办的“慈善事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该院广大革命师生和革命群众强烈要求政府接管。

- 亲历

●王春宜 81岁,曾就读于香山慈幼院蒙养部

在近期北京市档案馆解密的部分“文革”档案中,有关香山慈幼院的数份档案位列其间。档案中展示了这所慈幼院“文革”前后,经费短缺申请政府接管、政府最终接管等一系列改变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请示、批复、决定的过程。

创办初期:慈善家为孤贫儿创办

曾任北洋政府总理的民国慈善家熊希龄于1920年,在香山宜园旧址创办了北京香山慈幼院。收养来自各省的灾童及贫苦儿童,免费为他们提供教育。推行学校、家庭、社会“三合一”的教育体制。

“香山慈幼院的师资质量和教育设备在当时堪称一流。它设有婴儿、幼儿、小学、中学教育,又设有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所有这些教育,都是以当时最先进的方式进行。”王春宜回忆。

慈幼院的第一批教师来自于北京、天津等地的师范学院,还有一些留学生。蒋梦麟、胡适、李大钊、张伯苓等曾受聘为该校评议委员会,研究教育方式。

王春宜说,当时美国记者参观后谓其“较之美国所办幼稚学校有过之无不及”。

发展时期:达官贵人花钱送子

王春宜介绍,解放后,许多有钱人家的孩子、驻华使馆工作人员的孩子都慕名而来。在香山慈幼院孤儿是正统,学校称之为正生,所有费用免费。而那些争着送到香山慈幼院学习的有钱人家的孩子,身份却是附生,完全自费。但正、附生共同寄宿学习,学校一视同仁。

“文革”时期:慈幼院因“私立”被接管

王春宜说,由于香山慈幼院的生源发生变化,该校变为一个婴儿、幼儿、小学三部综合的干部子弟教养单位,经常保持1300名到1400名儿童在校,工作人员170人左右。1965年1月初,香山慈幼院提交《申请政府接管的报告》反映这些问题,并提到经费严重困难,迫切希望政府尽速接管。

1966年10月28日,北京市教育局向北京市人民委员会提交了“关于接管私立香山慈幼院的紧急通知”,指出,香山慈幼院是解放前封建官僚熊希龄举办的“慈善事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该院广大革命师生和革命群众强烈要求政府接管。

王春宜介绍,当时教育部门还列出3条理由:第一,全市只有这一所私立学校,如继续保留,政治影响很不好;第二,学生认为学校对他们进行剥削,把老师当成资本家,师生之间关系紧张,且该院收费高,附近劳动人民的子女不能入学,群众意见大;第三,学校经费短缺,暖气用煤无钱购买,职工工资无法发放。北京市教育局亦提出接管后的具体意见。

1966年12月24日,北京市教育局出台(66)教革行子第45号文件,即“关于接管私立香山慈幼院的通知”。

- 后记

1967年,海淀区教育局阜成路香山慈幼院内增设一所中学,成立“北京市立新中学”。1973年1月29日,北京市三家学校合并,定名北京市立新学校。意在“破旧立新”。

从慈幼院创立到被接管,共把6000多名孤贫儿童培养成材,其中有五位部长级人物。王子纲(在校名杨炳玉),建国后曾任邮电部部长。赵志刚(在校名赵连)是邮电部副部长,邮电学院的创始人之一。安法乾,建国后曾任商业部副部长。

- 讲述

学生见面先论“血统”

香山慈幼院校友会会长刘大保(现在人民日报新闻中心工作)介绍,1966年、1967年香山慈幼院陷入混乱,学生学业荒废。香山慈幼院被当做“培养资产阶级的黑据点”,“资产阶级孝子贤孙的安乐窝”看待。院长受到批判,副院长被批斗,许多教职员工被“劳动改造”。小学部设备遭到破坏,珍贵院史资料被焚毁,“北京香山慈幼院”的校牌被取下。“读书无用论”盛行,全院的正常教学无法进行。

香山慈幼院校友焦润英(现在京从事教育工作)回忆在香山慈幼院的八年时说,“香山慈幼院蒙养教育将手技作为儿童智能开发、培养自立精神的课程让我受益一生。”1968年之后,缝纫机、木工房等作为“资产阶级教育路线”被封了。

“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这句顺口溜江海(旅居国外)记忆犹新。江海曾于1967年就读于香山慈幼院,在校期间该校更名为立新学校。

江海说,他上学时期的“血统论”对他那一代青年的影响至深。“新同学认识首先问出身。”江海记得刚上中学的第一天,他和附近几个楼的孩子分到了同一个班。第一节课刚下课,一个孩子就问他:“嗨!你爸爸是哪一年参加革命的?”

- 建议

代表提议恢复“香慈”

在今年的海淀区人代会上,海淀区人大代表汤蕉媛提交了恢复“香山慈幼院”校名的建议。从2004年到2009年,汤蕉媛已连续5次提此建议。

汤蕉媛说:“我为此事奔波,一方面是因为熊希龄先生在海内外影响较大,另一方面是出于对熊希龄先生的教育精神的敬仰。我希望通过这件事的解决,能够唤起我们国家对素质教育的关注。”

“代表的建议是整个香山慈幼院校友的愿望,香山慈幼院校友为母校正名的努力从未停止过。”王春宜说。

hddjzj 发表于 2012-12-21 23:17:28

本帖最后由 hddjzj 于 2012-12-22 11:22 编辑

      因为父亲一九五八年赶上去山西崞县下放劳动,我只好在香山慈幼院插班半年,所以很多事情不知道。
      慈幼院先是从香山搬到西安门,就是后来作为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地方,里面有游泳池。这个纪念册里好多同学就是在西安门开始念书的。搬到白堆子之后,婴儿园、幼儿园、小学部都有,有大食堂,有澡堂,有二层楼的校医室,宣捷的姐姐就是校医。五八年除四害,我们一直走到西边的破砖窑敲脸盆轰家雀,没什么麻雀,男女生就玩打仗。
      记得院长姓于,跟唱四世同堂那位小采舞气质很像,也是那么个眼镜儿。先前于院长住在学校,就和我们的宿舍同一座楼,不过在二层的西边朝南的位置。屋子里有一个电动机,我进去的时候会用脚试试还能不能转;同一门内还住着过去蒙养园的主任范淑懿。五八年于院长退休,回到干面胡同西石槽的家,住后院;中院范淑懿老师和一位张老师住北屋(都终身未婚且无子女),有隔断分开,后来二位还互换了房间。

西水车 发表于 2012-12-22 10:10:54

hddjzj 发表于 2012-12-21 22: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凤凰网财经 > 城市 > 民俗历史 > 正文香山慈幼院的前世今生2009年06月15日 14:39新京报【大 中 小】 【打印 ...
王春宜介绍,解放后,许多有钱人家的孩子、驻华使馆工作人员的孩子都慕名而来。在香山慈幼院孤儿是正统,学校称之为正生,所有费用免费。而那些争着送到香山慈幼院学习的有钱人家的孩子,身份却是附生,完全自费。但正、附生共同寄宿学习,学校一视同仁。

上述“许多有钱人家的孩子”是否就是干部子弟?身份就是附生了。

hddjzj 发表于 2012-12-22 10:32:37

本帖最后由 hddjzj 于 2012-12-22 11:20 编辑

西水车 发表于 2012-12-22 10: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王春宜介绍,解放后,许多有钱人家的孩子、驻华使馆工作人员的孩子都慕名而来。在香山慈幼院孤儿是正统, ...
    比如粮食部部长的孩子跟我们同届,京剧演员李少春的孩子跟我们同届,还有一些高干无暇照顾其子弟也都送到慈幼院。生活习惯有点不一般:要准备两条白床单,一条铺在褥子上;起床后,被子不叠,另一条白床单蒙在被子上。(毛彦文院长是浙西江山人,浙西一带似乎就不叠被子的,太阳好的时候拿出去晒。毛彦文在台湾活到百岁有余,好高寿啊。)衣服我是自己洗,晾在洗脸室,常忘记去收,也丢不了。如果要买墨水、换蘸水笔尖,举手告诉老师即可,老师帮助你去拿;钱是记账的,跟家长去算。生活老师姓刘,一位个子不高的女老师,常在宿舍的楼道里看到她。周六下午要领出门证,班主任签名后才有效,否则是不能出慈幼院的大门的。周日晚上返校的时候交回。淘气的孩子会跳校园东北角的那个小门,好去甘家口商场买冰棍或者什么零嘴解馋;回来的时候还是不能走大门,依旧需要爬过小门的木栅栏。我跟同学爬过一次,溜达到商场。五八年的时候,已经没人提正生附生的称谓了。

hddjzj 发表于 2012-12-22 19:35:12

本帖最后由 hddjzj 于 2012-12-22 22:08 编辑


第三十六页   许希康

第三十七页   席启秀

第三十八页   谢福民

第三十九页    顾树邦

第四十页    李书学

第四十一页    华溶

第四十二页    范颖

第四十三页    陈良惠

第四十七页于学毅

第四十五页

第四十六页    罗康利

第四十七页    赵敬

第四十八页宣捷、庞淑田

第四十九页

纪念册中零散照片
(左起:王玉田、郭海霖老师和李西园、贺晓光
北秉君、郭海霖老师)




hddjzj 发表于 2012-12-24 12:58:56

【转】怀念北京香山慈幼院

    我小的时候曾经在北京香山慈幼院幼儿园生活过两年,那时虽然小,却也有记忆,现在就说说那两年的生活片断。

    我上香山慈幼院的时候,该院早已从香山上下来了,学校就建在甘家口,一个挺大的院子里。幼儿园则在大院门口西侧的一个小院里。

    我还记得妈妈第一次送我去幼儿园时的情景。妈妈把我带到幼儿园,就和老师送我到了游戏室的门口,我一进门,就被里边的大小玩具和许多的小朋友吸引了,我立刻就加入了进去。

    过了好大一会,我玩够了,终于想起了妈妈。可是这时,哪里还有妈妈的影子!一个小女孩,马上就感觉到了孤独,感觉到了寒冷。可是,没有妈妈在身边,那是连哭也不敢的啊!我开始打“蔫”,不再玩了,也不吱声,只站在一边老老实实地看着,老师让我干嘛就干嘛,跟着大家一起排队吃饭,排队洗漱,然后,排队走进寝室。

    终于躺在了自己的小床上。我用被子蒙住头,小声地嘤泣起来。妈妈!妈妈!你在哪里啊?

    正哭着,被角被掀开,阿姨塞给我一只大苹果,她轻轻地说:“好孩子!别哭了,这是你妈妈留给你的苹果,把它吃了快睡吧!”我怀抱着这只苹果,好象得到了很大的安慰。我一口一口慢慢地把这安慰送进了肚子,真的睡了。

    我在幼儿园一直是个胆小的孩子,什么也不敢说,老实着哪。记得有一次,已经在阿姨的帮助下排队洗漱过了,大家正在排队向寝室里走。这时,我突然感觉想大便,就一个人离开队伍跑进厕所坐在马桶上。可是,便完以后才发觉,手纸已经被值日的小朋友收起来了。没有手纸,怎么擦屁股啊?我左看右看,也没有找到一张纸。实在没有办法了,我就把屁股向马桶边上一蹭,就提起裤子回到了队伍里。

    刚躺下不久,就听见阿姨在门口问:“是谁刚才拉屎没擦屁股啊?”糟糕!惹祸了!我害怕起来,绝口不敢承认是自己。我乖乖地躺着,一声也不吱。

    阿姨开始一张床一张床地检查,掀开每一个孩子的被窝,然后脱下他的裤子看。我的小床在寝室的正中,我在黑暗中看着阿姨一点一点离我越来越近,可我就是不吱声。终于,阿姨掀开了我的被子,脱下了我的裤子,然后,阿姨也是一声不吱,一把把我夹在腋下,走了出去。接着就是给我洗,给我换,再把我夹回我的床上。所有的过程都是无声的,然后,就是安睡。

    每到星期六的下午,就是孩子们自由活动的时间。在午睡之后,吃过点心,幼儿园里的孩子们就可以走出来,在我们的小楼前等待自己的爸爸或妈妈。我是每次都坐在楼前的台阶上,眼望着大院门口。有时,哥哥也会从小学部跑过来,和我一起迎接妈妈的到来。

    那一次,大门口走进一个时髦丰腴的少妇,她打着一把紫红色的阳伞,身穿同色的旗袍,一头新烫的卷发披在肩上,白皙的脸上漾着微笑。我和哥哥一起跳起来:“妈妈!妈妈!”哥哥围着妈妈不停地蹦着跳着,伸手拨弄着妈妈头上的卷发。我则抢下妈妈的阳伞自己举着。妈妈任我和哥哥敞开了撒欢儿,闹了一会,才牵着我们,到幼儿园和小学部办了手续,一起叽叽喳喳地回家。

    在香山慈幼院时我才四岁左右,现在能够记得起来的只有这么一点支离破碎的片断。可是它是那么甜蜜,总在我的心里,也总在我的眼前。

    后来离开了北京,再回去时总要去看看香山慈幼院,看看那个熟悉的院落,看那开着粉红绒毛的合欢树。听说现在香山慈幼院已改名北京立新学校,心中总不免有些许遗憾,再去北京恐怕也再找不到香山慈幼院了!

转载自:http://www.niwota.com/submsg/9658654

不老的北京人 发表于 2013-10-21 05:48:07

香山慈幼院群组的链接——
http://bbs.obj.cc/group-93-1.html

hddjzj 发表于 2013-10-27 10:00:32

本帖最后由 hddjzj 于 2013-10-27 10:02 编辑



扫描的范颖与莫用伶在慈幼院门口合影
也许是六十年代拍的
至少校牌的模样被保存了

hddjzj 发表于 2013-10-27 10:04:41

本帖最后由 hddjzj 于 2013-10-27 10:10 编辑



      2003年6月24日,著名歌唱演员于文华来到北京首都博物馆,捐献她在抗非典一线获得的珍贵纪念品——防护服和为白衣天使演唱的歌曲录制盘。北京首都博物馆副馆长关少坚(中)和征集部主任王春诚(右)接受了捐赠品。 4月21日,于文华演唱了抗非典歌曲《白衣天使》;5月11日,她走进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是演艺界首批走进非典隔离区的文艺工作者之一。                                       新华网记者 汪永基摄

LAOBAI 发表于 2013-10-27 10:38:04

这本画册是您的时空之门{:soso_e113:}您可是当年的高富帅!富二代呀!{:soso_e120:}

hddjzj 发表于 2013-10-27 11:45:20

LAOBAI 发表于 2013-10-27 10:38
这本画册是您的时空之门您可是当年的高富帅!富二代呀!

普通干部子弟
大人被下放
没办法的事情

hddjzj 发表于 2014-12-15 21:33:19

本帖最后由 hddjzj 于 2014-12-15 21:34 编辑



转自:http://bbs.memoryofchina.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0461&page=1#pid704794

hddjzj 发表于 2014-12-19 21:41:20


hddjzj 发表于 2015-1-25 20:56:16

本帖最后由 hddjzj 于 2015-1-26 09:22 编辑



今天联系到了孙毅,他发来一张1956年的三同学合影
左起:孙毅、华溶、郑伯荣

hddjzj 发表于 2015-1-26 14:38:15

本帖最后由 hddjzj 于 2015-1-31 14:16 编辑


孙毅念小学时候在动物园照

hddjzj 发表于 2015-2-2 23:08:24


顾树邦

华溶

李书学
田学钧


钟丰生

王兰

李坤厚赵敬李书学胡民



hddjzj 发表于 2016-7-6 11:36:56

RE: 香山慈幼院六二班58年毕业纪念册



前排左气:罗康利,何学民,邝夏延,黎淑珍老师,许希康,崔君玲,谢富民。
后排:朱延生,王东白,陈良蕙,莫用伶,李凤丽。



郑伯荣拍摄

hddjzj 发表于 2016-7-7 11:01:14

RE: 香山慈幼院六二班58年毕业纪念册

前排左起:罗康利,何学民,邝夏延,黎淑珍老师,许希康,崔君玲,谢福民。
后排左起:朱延生,王东白,陈良蕙,莫用伶,李凤丽。

hddjzj 发表于 2016-7-7 11:01:26

RE: 香山慈幼院六二班58年毕业纪念册

前排左起:罗康利,何学民,邝夏延,黎淑珍老师,许希康,崔君玲,谢福民。
后排左起:朱延生,王东白,陈良蕙,莫用伶,李凤丽。

hddjzj 发表于 2016-7-7 11:01:51

RE: 香山慈幼院六二班58年毕业纪念册

hddjzj 发表于 2016-7-6 11:36
前排左气:罗康利,何学民,邝夏延,黎淑珍老师,许希康,崔君玲,谢富民。
后排:朱延生,王东白,陈良 ...

前排左起:罗康利,何学民,邝夏延,黎淑珍老师,许希康,崔君玲,谢福民。
后排左起:朱延生,王东白,陈良蕙,莫用伶,李凤丽。

hddjzj 发表于 2016-7-7 11:02:02

RE: 香山慈幼院六二班58年毕业纪念册

hddjzj 发表于 2016-7-6 11:36
前排左气:罗康利,何学民,邝夏延,黎淑珍老师,许希康,崔君玲,谢富民。
后排:朱延生,王东白,陈良 ...

前排左起:罗康利,何学民,邝夏延,黎淑珍老师,许希康,崔君玲,谢福民。
后排左起:朱延生,王东白,陈良蕙,莫用伶,李凤丽。

hddjzj 发表于 2016-7-7 11:02:24

前排左起:罗康利,何学民,邝夏延,黎淑珍老师,许希康,崔君玲,谢福民。
后排左起:朱延生,王东白,陈良蕙,莫用伶,李凤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香山慈幼院六二班58年毕业纪念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