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詝尚 发表于 2012-9-4 13:13:40

《慈禧遇仙记》

本帖最后由 江詝尚 于 2012-9-15 11:10 编辑

一    在《晚清宫廷生活见闻》这本书里,太监刘兴桥、赵荣升、冯乐庭回忆道:    “清代末年,女主里寡妇多。当权的西太后虽然有好多事要做,但是日子过得看起来也是怪无聊的。她闲下来的时候,写写字,画点画,看看戏…心神也像没有着落似的。”    “能解西太后心烦的是太监李莲英。李莲英最会服侍她,成了她离不开的人。他两人的感情看起来非常亲密。就我们知道,每天三顿饭,早晚起居,他俩都互派太监或当面问候‘吃得香?’,‘歇得好?’。”    “有时候,西太后还亲自到李莲英的寝室招呼‘莲英啊,咱们遛弯去呀!’,李莲英就陪她去玩。他俩走在前边,其余的人远远地随在后面。西太后有时还把李莲英召到她的寝宫,谈些黄老长生之术,两人常常谈到深夜。”
   
    西巡回京后的第一个中秋节,慈禧太后在李莲英的陪伴下,沿昆明湖岸边散步。这年,太后已经68岁了,她腰板笔挺,脚步坚定沉稳。为了显示不服衰老,退朝之后,太后从不让李莲英搀扶。他们一边聊天一边赏月。此时的光景,正如《贵妃醉酒》形容的那样:嫦娥下九重,玉兔早东升。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    “难得这么宁静的日子。莲英啊,咱们多走一会儿。”    慈禧太后与李莲英使用“咱们”这个只有亲朋之间才用的称呼,可见对他极其恩宠。私下场合,李莲英和太后言谈自由,甚至在国家大事上也可以参与意见。    一只白色和琥珀色相间的哈叭狗,紧贴着二人的腿脚儿蹭来蹭去。白色代表纯洁,琥珀色是财富的象征。太后特别钟爱这只小狗,亲自给它取名莲财。    太后一会儿叫“莲英”、一会儿唤“莲财”,乍听起来,好像是在招呼“莲”字辈儿的两兄弟。与其说这“哥俩儿”是太后的奴仆和宠物,到不如说,更像是太后的朋友和伴侣。    太后心情愉快,她弯下身,慈祥地抚弄莲财,又和蔼地对李莲英说:“莲英啊,讲个与小狗有关的笑话。”
    《十叶野闻》记载:    “李莲英惟一之长技,在善诙谐。李之笑话,殆不去口,然不犯人忌、不惹人厌。玲珑圆转,神光四射,虽东方朔复生无以过之。太后无事,必令说一二笑话以解闷。其语虽杂以村俗,然能确如太后身份,令其中听,故未尝有一语忤旨。对于诸王大臣亦然,虽稠人广众中,立编一种谐语,能面面俱到,且俱令人喜悦,绝无讽刺抵触之处,诚天才也。”
    李莲英张嘴就来,好像在说单口相声:“有一回,纪晓岚、和珅与一班同僚在饭庄摆宴,吃饱喝足之后,纪晓岚悄声对同僚们说:看那个老板娘,够多么的风情,我去挑逗挑逗她。和珅不怀好意地问,你要如何挑逗她?我只说一个字,就能让她欢喜,我还能再说出一个字,立马使她发怒!和珅不信,于是打赌,就以这一桌酒席为注。只见纪晓岚站起身,整理好衣冠,走到老板娘面前,对着她脚下的看门狗深深一鞠躬,叫了一声‘爹’,老板娘乐不可支。纪晓岚又对老板娘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礼,叫了一声‘娘’,老板娘勃然变色。和珅付账,纪晓岚扬长而去。”    太后笑出了声:“这个尖酸刻薄的纪大学士,他还以为占了多大便宜呢,捉弄别人的时候,没想到把自己也捉弄了。他就不怕和珅付完账后满世界去散话:纪晓岚是老板娘和看门狗所生的儿子!”    “常人看到的,都是纪晓岚狡猾的一面,您却能洞悉他的愚蠢之处。太后真圣明!”见太后被捧得兴致勃勃,李莲英恳请道:“您也讲个笑话吧。”。    “我可不会讲笑话。”太后的喜色还没褪去:“你让我想起了纪晓岚,他最瞧不起《聊斋》,说什么‘体例太杂,描写太详,是才子之笔,非著书者之笔。’真是一派胡言,我这就给你讲一个聊斋故事。”     太后讲的是《聊斋志异·犬奸》:    “青州有一个商人,在外头做买卖,常常整年不回家。他家养了一只白狗,他的妻子竟然调教白狗与自己交欢,日子久了,白狗习以为常。有一天商人回来了,与妻子同睡,白狗突然蹿了进来,跳上床就把商人咬死了。邻居们知道了这件事,都为商人鸣不平,把那妇人告到了官府,官府将那妇人抓来审问,她不肯承认。法官命人把白狗牵来,白狗一见那妇人,直扑上去,扯碎她的衣服,作出爬跨的动作,那妇人这才无言以辩。法官派两名衙役押解妇人和白狗到省里去,一个押妇人一个押白狗。路上有人想看妇人和白狗行事,便一起凑钱买通衙役,于是衙役便把白狗牵到妇人身边,让它与那妇人做那种事。所停之处,围观者常有好几百人,两名衙役借以捞了不少钱。后来,那妇人和白狗都被千刀万剐了。”    讲到这,慈禧太后脸阴了下来,问:“阎罗王会怎么处置她们呢?”    李莲英答:“偷鸡摸狗,就罚她下辈子投胎变狗好了。”    太后心里有些别扭,自言自语:“异类之交,匪夷所思。”     李莲英搭话:“我听德龄讲,她在西洋神庙里见过好多野兽与人类相交的绘画和雕塑。她还讲,西洋的神王宙斯,常常变成各种野兽的样子,来与人类行那苟且之事。”    太后将心里的别扭转化为对德龄的责怪:“德龄这丫头是在外国长大的,学得和洋鬼子似的无所顾忌,一个半大的小丫头,讲这种污七八糟的东西,她就不知道害臊吗?”    李莲英听出太后的口气不对,连忙打圆场:“德龄的意思,洋鬼子都是野兽的后代。”    其实,太后说“阎罗王会怎么处置她们呢?”这句话时,是对妇人和白狗带有一丝恻隐之心的。这一丝的恻隐之心,又微妙又复杂,不可告人,李莲英不可能懂得这些。    太后无法为李莲英剖析妇人,便拿那白狗说事儿:“爬跨是狗的天性,咬人是狗的本能。那白狗有什么错,它是被人驯服的,它只知道听从人的支使。”    李莲英眨了眨眼,琢磨:“狗本应看家护院,见奸夫而吠警。而今它却自作奸夫,怎么还说它没有错呢?太后既然说白狗没有错,那一定有她的高见。”李莲英为太后宽心,说:“阳世从来没有惩罚狗的刑法,阴曹也一定不会治罪它的。”    太后伸出手臂:“最该治罪的,是那两个衙役,他俩居然趁人之危,用那么龌龊的伎俩捞钱!”李莲英搀着太后伸出的手臂,感觉到太后的身子有些发沉。他替太后骂道:“这种发不义之财的人,简直就是衣冠禽兽。”    太后站住脚:“可是,话说回来,要是没有那些路人和围观者的撺掇,他俩还能这么干吗?”李莲英双手扶稳太后,接着骂:“毫无人性,禽兽不如。”    太后甩掉李莲英的双手,拍拍他的肩膀,说:“天地之大,真是无奇不有啊。有些事,于情于理都是无法想象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太后讲的话总是含有许多哲理。”李莲英两眼直勾勾地盯着幽蓝的湖水发起了呆。
    恍恍惚惚,李莲英看见一只发光的瓶子正在朝岸边漂来。

江詝尚 发表于 2012-9-6 08:22:42

本帖最后由 江詝尚 于 2012-9-15 11:12 编辑


    只见这只漂流瓶:
    如石如玉,非瓷非陶;堪比琉璃,胜过玛瑙。
    亮闪闪,是为引人注意;晃悠悠,却不迷失目标。
    可能满载着凡间的美酒,抑或承来了仙山的琼瑶。

    慈禧太后令李莲英拾起漂流瓶:“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瓶子,真是个希罕物。莲英,快打开瓶子盖儿,瞅瞅里面装的什么好东西。”
瓶盖开启,一股白烟随即冒出。白烟聚拢在地面,固定成一个形状,是个黄毛蓝眼珠的妖精。“大胆妖精!不许伤害太后。”李莲英本能地用高大的身躯遮住太后,摆出一个护法天神韦驮保护观音菩萨的架势。
    妖精双手舞动,嘴里不停发出奇怪的声音。李莲英猛扑上去,妖精烟消云散,不见了。

    李莲英保护太后回到寝宫。正在商量除妖对策,寝宫外传来宫女的惊叫:“有妖精!”。莲财冲到门口,望着妖精狂吠。
    太后遇事从不慌张,她躲在李莲英身后,镇静地观察站在院中的妖精:妖精挥舞的双手,似乎并不能伤害到人;妖精发出的声音,听起来耳熟,有点儿像洋人说的那种语言。
    女官德龄就在身边,通过德龄翻译,知道妖精是在说英语:“我是神仙。我叫维多利亚,是英国的女王。”

    太后笃信“天人感应、鬼功神力。”等事,她既希望遇上神仙,又对院中的妖精表示怀疑。太后用优雅的手势示意妖精不要乱动,然后,端庄发问:“我见过维多利亚女王的照片,与你这妖精确实有几分相像。维多利亚一年前已经死了,就算她死后变成了神仙,此时,她应该住在天堂呢,可你却蜷在这么小的瓶子里,请问,你是哪路的神仙!”
妖精解释:“我是一年前升天的,升天后成了一名神仙。我正在天堂学习法术,上帝召见我,我以为上帝是要表彰我生前对英国的贡献,没想到,他一番盘问后,却把我化为白烟、关进瓶子,扔进了大海。”
    太后用了一个比喻,说:“把妖精关进瓶子、扔进大海,那不是如同我们凡间把犯人关进监狱、打入死牢一样吗?”
    妖精不满太后对她的称谓,带着情绪、生硬地说:“对,那就是地狱。”
    太后察觉到妖精的不满情绪,于是假装亲切地问道:“你到底犯了什么弥天大罪,升上了天堂,还逃不过如此严厉的惩罚?”
    妖精诚实回答:“罪名是我生前与男仆通奸,违反了圣经训诫。”
    太后表现出好奇心:“你们的上帝真的无所不知吗?他是如何发现你生前做的这…件…事的?”为了配合语气,用“件”代替“种”,还略去了“丑”字。
妖精被太后温柔的语气感染,含情诉说:“我的男仆名叫布朗,我的那几个傻女儿经常拿他开玩笑,称他‘妈妈的情人’。别有用心的王室成员们暗地里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女王的种马’,民间传言说我秘密嫁给了他,臣民们都称我为‘布朗夫人’。”
    太后插话:“开玩笑的话和民间的传言,上帝也相信吗?”
    妖精答:“不一定全信,可是上帝提到我写给我的密友克朗布卢克子爵的私信。”
    太后又插话:“信是怎么写的?”
    妖精右手搭左手,捂在胸口上,唱诗般朗诵:
    “他坚强勇敢,胸襟博大,正直善良,充满爱心,是人们所知道的最杰出的人。他是我最好的、最忠心的仆人,也是我最值得信赖、最亲爱的朋友。我与亲爱的、忠诚的布朗之间的关系如此坚固和真实,我们之间的友谊如此热烈和深情,恐怕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主人和仆人的关系。他的辞世令我悲痛欲绝,这种打击来得如此突然,我简直是惊呆了。我深深地感到,这是我生命中第二次失去至亲至爱的男人。布朗的去世,对我来说,无异于第二次守寡,我不得不竭尽全力去承受这种丧夫之痛。”

    这一段朗诵加上德龄的翻译,显得又长又无聊,特别是“守寡 ”、“丧夫之痛”这样的词,更让太后不耐烦。她用嘲笑来驱赶心烦,说:“你这叫不打自招。别说是上帝,就是普通人也能看出委实。”
    妖精不以为然:“这封信并不重要,关键是,上帝在空气中窥见我与布郎约会的情节。”
    太后厌恶这种不知羞耻的表情和声调,她“哼!”了一声,说:“离地三尺有神明!”

    这些年,慈禧太后心力交瘁,她日夜盼望着哪位神仙能下来帮她一把。虽然眼前这个黄毛蓝眼珠的妖精自称神仙,但在太后的内心深处情愿相信,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就是妖精。
    太后收回了亲切的表情,声音不再温柔,她数落起妖精:
    “你的上帝惩罚你,那是你罪有应得。你20岁时派舰队来我们国家,挑起鸦片战争,霸占我们的香港。你40岁时派军队火烧我们的圆明园,抢走了我们无数珍宝。算起来,如果你活到今天,也该80多岁了,你说你升天做了神仙,可在我眼里你始终都是个妖精。”
    妖精叽里咕噜回话,太后不等德龄翻译,便厉声斥问:
    “你们英国有那么多的殖民地,你随便漂到哪儿不好,为什么偏偏要漂到我这里来?你漂流的路线,就是当年你们侵略我国的路线吧?你来到我这里,又要干什么坏事?”
    “我不知道是怎么漂来的,可能是鬼使神差吧。”妖精理解太后的心情,她把刚才叽里咕噜的内容稍作简化:“你说的过去那些事,并不是我做主的,是由我国政府决定、议会通过的,我只不过象征性地宣布批准。”

    辩解之后,妖精说出了一句令慈禧太后转怒为喜的话:
    “无论过去的恩怨如何,今天,是你把我从地狱里解救出来的,我现在要报答你,你提三个愿望,我保证帮你实现。”

春之晨 发表于 2012-9-10 09:48:36

白狗的故事,文中显然在“诋毁”太后啊!

江詝尚 发表于 2012-9-11 08:52:28

春之晨 发表于 2012-9-10 09: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白狗的故事,文中显然在“诋毁”太后啊!

“诋毁”,用得好!谢

江詝尚 发表于 2012-9-11 08:55:30

本帖最后由 江詝尚 于 2012-9-15 11:52 编辑

三    慈禧太后望着远处的山影,脑子里萦绕着《东华录》中的祖训:“鬼神之事,即天地之理,不可以偶忽也,凡小而丘陵,大而川岳,莫不有神焉主之,故皆当敬信而尊事。”
    太后转怒为喜,对妖精的称谓也改为神仙,声音饱含善意:“天凉了,别在外面站着说话了。德龄,快把神仙请到屋里来。”神仙哪管什么冷热,太后心头装着大事,也就随口这么一说。    太后命莲财卧在地毯上,没有听见下一道指令之前,莲财会一直卧在那里。    又招手示意李莲英靠近点:“莲英啊,我看神仙说的话是可信的。我想好了一个愿望,如果能够实现,不光是我的造化,也是你的福气。你猜猜,我第一个愿望是什么?”    李莲英最懂太后的心思,他低着头,答:“据我所知,从古至今帝王们最重视的,无非权力、财产和健康。您早已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财产对您来说更不在话下,我猜您第一个愿望是永远健康。”    太后用一根手指轻轻挑起李莲英的下巴:“你看我,我已经到了古稀之年,咱们经常谈的那些黄老长生之术,我看是不怎么灵验的。年轻才是健康的源头,我这第一个愿望,就是让神仙把我变年轻。”    李莲英深邃的眼窝里流露出真情:“您年轻健康就是我最大的福气。”    这是发自内心的话。李莲英最怕太后死在他前面,他经常想:“太后对我的恩宠已达到极点,登高必跌重,一旦太后撒手西归,我的下场将比和珅还要悲惨。”他希望在太后之前得到善终,他甚至奢望由太后亲自为他安排一场风光的后事。    太后宠信李莲英有两个原因,一是他善于迎合,二是他做事周全。太后走到穿衣镜前,端详着镜子里的自己:“可是,我应该如何对外廷解释呢?”镜子里的李莲英若有所思,太后猛地转过身来,注视着李莲英的眼睛,说:“我打算先不见外人,这些日子就全靠你在外面替我吹一吹风,造一造舆论。你能不能给我办圆满喽?”     李莲英开始酝酿方案,还没等他说出口,太后已对德龄下令:“你告诉神仙,我们的皇帝33岁了,他是我的儿子。我要神仙把我变年轻,但是,要比我儿子大几岁才行。”。    德龄翻译之后,神仙施行法术,太后立刻变年轻了。
    那么,太后变成什么样了呢?    几个月以后,有位名叫卡尔的美国女画家进入颐和园,她为慈禧太后画了下面这张像。   (局部)
    卡尔还将自己的亲见亲历,记录于《慈禧写照记》这本书中,她写道:    “慈禧太后身体各部分极为匀称。乌亮的头发与美丽的面容、苗条的身材与修嫩的双手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她广额丰颐,明眸隆准。耳轮圆润,柳眉如画。口唇宽度恰与鼻宽相同,牙齿洁白得好似编贝。嫣然一笑,媚态横生。虽然其下颔极为广阔,但丝毫不现顽强的态势。我看眼前这位皇太后,乃是一位极和善的女人,其性情佳慧娇好,使人一见便生怜爱之情。我怎么也不敢相信,她已享有68岁大寿,平心揣测,当为一位40岁左右,风姿绰约的中年妇女而已。”
   

    太后变年轻了,可是太后高兴不起来,她马上想到的就是“如何对外廷解释”这个很现实的问题。她一脸严肃,说:“莲英,洋神仙把我变年轻了,咱们可不能照实对外廷宣布。”    李莲英是个非常聪明的人:“是不能。如果照实说的话,国人会因此而崇洋媚外的,洋人也会更加骄矜蛮横。不如变通一下,这样宣布,是我国的神仙把太后变年轻的。”    太后释然:“好,我们的列祖列宗都是神仙,你这就编一个列祖列宗显灵的故事。”    李莲英迟疑了一会儿,还是果敢地否定道:“也不妥,列祖列宗都是男神仙,一个男神仙显灵,把您变年轻,有点说不清道不明,恐怕会产生流言蜚语。”    太后踱来踱去,深思熟虑后,说:“也对。另外,他们离我们太近,胡编列祖列宗显灵的故事,对他们也不够尊敬。那么,你的意思是不是…”    李莲英早已胸有成竹,却又委婉地说:“好像有个三仙女下凡的事迹。”李莲英熟悉三仙女下凡的神话,但他不愿意从自己的嘴里说出来,他只想提醒一下太后,再让太后亲自去做决定。李莲英以求知的口吻央求道:“您再给我讲讲三仙女下凡的事迹。”    她俩是同时想到三仙女的。    太后娓娓道来:    “在《满洲实录》、《太祖实录》和《开国方略》里都有详细记载。大概是说,天上降下来三个仙女,她们到长白山的湖里洗浴。这时,一只嘴里衔着红果的神鹊飞来,红果正好落在三妹嘴里,三妹不小心将它咽下,因此怀了孕,生下一个男孩。三妹对男孩说,你是天女所生,姓爱新觉罗,名叫布库里英雄,你要到远方一个部落去,去制止那里的动乱。布库里英雄到了那里,制止了动乱,然后成了这个部落的首领。后来,我们的先人称布库里英雄为始祖。”
    慈禧太后一边讲神话,一边在心里有了定夺。太后下达指示:从明天起,在外廷大力宣扬三仙女下凡的事迹。宣扬的内容,要突出两个结合。其一,把天女首次下凡诞育始祖和太后培养当今皇帝结合在一起,强调女人的权威性;其二,把天女再次下凡和现行国策结合在一起,强调天女此次下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太后精力充沛地推行新政。     谋划完毕,太后兴奋了。这时她感到,身体内部开始发生变化,一股欲念蠢蠢而动,她努力控制,最终还是放任。    太后向维多利亚神仙提出了一个令自己到死还仍在后悔的要求。

江詝尚 发表于 2012-9-23 10:23:55

本帖最后由 江詝尚 于 2012-9-23 10:26 编辑


    慈禧太后的寝宫名叫乐寿堂。在紫禁城也有一处乐寿堂,是乾隆当太上皇养老的地方。太后最崇拜乾隆,常在两处乐寿堂轮流居住。
太后请神仙和自己一起落坐。李莲英站在太后这边伺候,德龄站在神仙那边翻译,莲财卧在对面,眼巴巴地等待指令。
    神仙催促道:“我还可以再帮你实现两个愿望,请提出你的第二个愿望。”。
    太后身体内部正在发生变化,思绪不稳定:“让我慢慢想一想。咱们先聊聊天。”见太后并不急于实现下一个愿望,神仙也只好耐心等候。
    太后随便找了个话题:“我这只小狗血统纯正,品性忠诚。你看它的毛色,白色多么像莲花,琥珀色又财气十足,所以我给它取名叫莲财。你的宫廷里养狗吗?”
    神仙:“养,是从广东运来的松狮犬。用的是原名,欢欢,希望它给我带来欢乐。”
    太后:“是啊,欢乐和长寿才是我们皇家最大的愿望。”
    神仙已生活在另一个世界,对长寿这个词没什么感觉。太后提到小狗,激活了神仙对生前欢乐时光的回忆,又从小狗联想到了布朗:“还有几只大型的猎犬,是布朗养的。”
      
    太后听到“布朗”这个名字,怦然心动,她很想聊聊这个女王的情人,但立刻意识到,不能失掉身份。她呷了一口茶,悄悄舔一下嘴唇,说:“真不可思议,你的宫廷里居然使用正常男人,你们的政府和议会竟然不管不问,难道你们不保护皇家血统吗?”
    神仙呛白一句:“你们不是成天说,想要跻身于文明大国之列吗,为什么还不废除那种毫无人性的宦官制度。”
    “毫无人性?”太后愣了片刻,随即反唇相讥:“在你们那些所谓的文明国家里,不是也有许多毫无人性的阉人歌手吗?”。太后见神仙被噎得很尴尬,不太落忍,马上给她个台阶:“你听过他们的歌唱吗?”
    神仙就势下台阶:“听过,那是任何女性都不可能具有的清脆有力、甜美动听的歌喉。”
    太后自豪地说:“回头我带你听听我们的京戏,我们那些扮女人的角,可都是真正的男人,他们的嗓音同样清脆甜美。”
    “戏剧能够排解一时的空虚,可消除不掉永远的孤独。”神仙的话带有几分悲怆。
    太后的情绪受到传染,她半带批评、半带咨询:“咱俩同一年守寡,那时你40多岁,我才27岁。我能守身如玉,你为何不保晚节?”
    “是布郎鼓励我摆脱了丧夫之痛,结束了隐居生活。我是依靠爱情的力量,才重新振作起精神,继续为帝国服务的。”神仙已经尝到太后的厉害,她用这样的话来平衡心理。

    神仙的话让太后的身上一阵燥热,“爱情的力量”几个字,像小火苗似的在体内乱窜。
    内心的约束力压制了小火苗,太后显得还很冷静,她故意端起架子:“我们有句古话:会于濮上,古所交讥;约于桑中,人且不齿。”
    德龄不会翻译,太后说:“濮上和桑中都是古时男女秘密幽会之地。你就这样告诉她,男女暗地里独处,一向为我们所鄙视和讥笑。”
    神仙撇嘴、耸肩,表示不理解。
    “你身为女王,怎能和民间男女一样偷情?”太后改说大白话。
    “我们首先是女人,其次才是女王。”神仙用“我们”而不用“我”,把太后扯进来。

    太后对“我们”这个词,心里虽有所触动,但嘴上仍不服软,胡乱说了一句:“不堪雌守之苦,浪思苟合之欢。”德龄已有经验,她翻译为:“女人不可胡思乱想,应该忍受寂寞。”
    神仙:“我们受女权主义运动影响,追求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
    太后:“男为乾女为坤,乾坤岂能颠倒。牡外倾牝内敛,道德天理使然。阴阳刚柔,自古从未一致,凸凹仪象,今日如何平等?”
    神仙:“这是意识形态问题,男女平等要先从妇女解放、反对性别歧视开始。”
    太后:“男主外女主内,内外有别,妇女还能解放到哪里去?”
    神仙忽然感到,这种话题一打开,将会无休止地争论下去,自己不仅说不过太后,而且还会耽误正事。她想用个简单的比喻来结束这个复杂的命题:“这么说吧,解放的意思,就如同你把我从瓶子里放出来一样。”
    太后也觉得到对话趋于激烈,于是开起玩笑:“从瓶子里解放出来的,可能是神仙也可能是妖精。”

    慈禧太后自小受三从四德教育,虽然她非常喜欢“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这些词汇,但根本弄不明白它们的实质是什么。太后抽着香烟,不再说话。维多利亚神仙也无心纠缠这些晦涩的理论,她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办。
    沉默了一会儿,太后体贴地问:“你是在想天上的布朗吗?”神仙想的是另外一件事,她还不确定是否应该把这事告诉太后。她随口应付道:“是啊,布朗给了我天堂般的体验。”
    太后身体里仍有星星之火,“天堂般的体验。”就像铁扇公主的那把假蒲扇,把火煽起来了。她情不自禁地羡慕起维多利亚女王与男仆布朗的风流韵事。

    “天堂般的体验”一直存在于太后的记忆之中,此时,这个记忆充满了太后的大脑:“我今后还能享受到这种乐趣吗?”她很想寻找一个让火势蔓延的理由,却拐弯抹角地说:“造化弄人,绝不令我们尽欢,即便身为至尊,也必须听命于天。天意真的难以揣测吗?”
    可能是太后故意不把话说清楚,也可能是翻译得不准确,神仙对太后的话理解得不够全面:“命运都一样,我当女王时,做不了主的事成了功劳,能做主的事却成了罪过。”
    太后正在进行逆向思维,她的意思是:“命运经常捉弄人,即便身为太后,也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应该听天由命。但是,反过来想,如果天意认可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这个洋神仙升天没多久,我便躲过了九死一生的劫难,八国洋鬼子没敢把我怎么样。如今,洋神仙又远道而来,与她相遇,决不是巧合。老天眷我,这是老天爷在暗中帮我!”太后决定进一步试探天意,她想到了一个非常过分的愿望。“如果真能实现的话,那肯定也是天意,老天爷批准的事,将来也一定不会成为罪过”。
    太后闭上眼睛,向神仙提出要求:“你能把我的莲财变成一个美少年吗?”
    神仙施行法术,瞬间成功。太后犹疑地睁开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莲财消失了,一个小伙子鲜活地站在面前,只见他:

超凡脱俗举止,白净丰润相貌。英俊不掩温存,清秀略带乖巧。
正直挺于鼻梁,勇敢挂在嘴角。忠诚流出眼眶,倔强涌上眉梢。

    慈禧太后下令“你们全都退后”,太后拉着美少年的手进入西暖阁。男女独处,太后控制不了燃烧起来的欲火了,她喜极而歌,唱道:
    “你若是遂了娘娘心,顺了娘娘意,我便来、来朝把本奏丹墀。哎呀,卿家呀!管教你官上加官、职上加职。”
    太后扭动腰身,一边唱一边暗示美少年。美少年越躲闪,太后越亢奋,她接着唱:
    “你若是不遂娘娘意,不顺娘娘心,我便来、来朝把本奏当今。陡,奴才呵!管教你赶出了宫门、受尽苦情。”

    美少年被逼到凤床边上,无路可逃,他开口说话了:“您就是把我杀了,我也遂不了您的意,顺不了您的心。您的这件事,我实在是办不了。”

江詝尚 发表于 2012-9-29 09:15:44

本帖最后由 江詝尚 于 2012-9-29 12:00 编辑




    慈禧太后大发雌威:“狗胆包天,你敢抗旨!”
    美少年被吓得浑身颤抖,一屁股坐在了凤床上。他结结巴巴地说:“我们这些,经过挑选,送到娘娘身边的,公狗,来之前,已经被,阉割了。”
    一盆冷水将欲火和怒火全都浇灭了,太后嘟哝:“造化弄人,绝不令我们尽欢,即便身为至尊,也只能听命于天。”


    八十年后,在历史电影《火烧圆明园》里,有这样一个镜头:
    长长的选秀车队,鱼贯而入紫禁城。未来的慈禧太后这时还是个活泼的小姑娘,她撩起车厢的门帘,向皇宫张望。这场戏,看似表现这个待选的秀女正在憧憬未来,实则另有良苦用心。占据绝大部分画面的主要角色,不是那个美丽动人的待选秀女,而是一匹反复出现大耳朵特写的、埋头拉车的骡子。

    关于“骡车”,在白鹤群先生《香山脚下话旗营》一书中有记载:
    “旗营里有一个极为热闹的日子,那就是为宫廷选送秀女。健锐营内三年一次的秀女进宫集结地点,在正黄旗北小营西侧大街八旗学堂内。适时,朝廷派来接秀女的骡车堵满小营的大道上。在八旗学堂外,很多旗营中的人站在路边看这车马飞扬的场面,更有旗丁家属看着人家姑娘有此飞黄腾达的机会羡慕不已。选送的秀女骡车,每人一辆,浩浩荡荡,途经各旗营、村庄都会引起轰动。”

    电影导演李翰祥真实地再现了选秀的场面,也巧妙地隐喻了一个古老神秘的皇家制度:为了保证未来的娘娘们心灵纯洁、眼睛不受污染,她们从小就要避免看到任何驴马行货。娘娘一生中,只能见到一具完整的雄性,那就是皇帝。
    类似“骡车”这样不成文的制度还有很多,如:宫里禁止养猫,陪伴娘娘们的小公狗必须先进行阉割。

    慈禧太后被维多利亚神仙变年轻后,身体内部发生了很大变化,精力显得特别充沛。美少年事件只是短暂地扫了一下太后的兴,她很快清醒,并为自己“出轨”的行为深深忏悔。神仙也曾很多次提醒她,还可以为她实现最后一个愿望,太后没有理睬。
    太后摒弃所有杂念,把心思全部放在了新政上。

    这时国内外的形势对太后非常有利。卡尔绘制的太后肖像被送往美国,参加“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外国媒体纷纷评论“她年轻貌美,庄严温和”,一改往日太后“丑恶”、“冷酷”的国际形象。李莲英在朝廷内大肆制造舆论,见过年轻太后的近臣确信不疑。人们争相传颂,“太后得到了神助”,那些反对新政的守旧势力从此偃旗息鼓。

    在安定祥和的气氛中,御前会议通过了《关于实行新政的决定》。
    御前会议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总结了自戊戌变法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一致认为“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必须按照“把昭然如日星照世的三纲五常之基本原理同国门洞开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建设有特色的开明专制主义”的宗旨,进一步贯彻执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针,加快新政步伐,开创“五个近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决定》追溯历史,指出: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有变革,“即我朝列祖列宗,因时立制,屡有异同。入关以后,已殊沈阳之时。嘉庆、道光以来,岂尽雍正、乾隆之旧。”
    历朝历代变革的原因大抵“法积则敝,法敝则更”,变革的根本目的不外乎“强国利民”。从现在开始,“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图富强。”
    《决定》还一针见血地指出现行体制的痼疾“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公事以满纸官话套话的文牍相往来,毫无实际内容;官场因论资排辈而人才流失。才华长期不得重用,郁郁不得志者,怎能不有异心?
    《决定》中引用太后的话“取外国之长,乃可补中国之短;思前事之失,乃可作后事之师。”指出:“言必信,行必果”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也是西方富强的文化基础。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的习惯,已经让我们渐渐失去了诚信的品质。我们不能只学西人的一言一话、一技一能。“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卜安得富强耶!”
    《决定》最后重申:除旧更新的指导思想是:“其本在于公而忘私,其究归于实事求是。”王朝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事穷则变,国家的安危强弱全系于新政能否顺利实行。

    新政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五个近代化”。御前会议之后,军机处陆续颁布了30多个法律文件,详细制定了实现“五个近代化”的具体措施:
    1、官制近代化:设外务部、农工商部、巡警部等崭新的政府部门,彻底取消隋唐以来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建置。
    2、经济近代化:奖励实业,振兴商务,鼓励私人出资兴办企业,保障工商业者权益和提高工商业者地位,促进民族资本的发展。
    3、教育近代化:停止科举,废除八股文。设立学堂,奖励游学。
    4、军事近代化:编练新军,建立军事学堂,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军事。
    5、法律近代化:废除枭首、凌迟、黥面等酷刑。颁布禁足、禁鸦片以及允许满汉通婚等法令。
    不难看出,新政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许多都是戊戌变法内容的具体化、实践化和延伸化,其深度和广度甚至超过了戊戌变法。

    新政实行两三年了,慈禧太后事必躬亲,殚精竭虑。制度焕然一新,太后的容貌却衰老了许多。下面这张肖像,是荷兰画家华士•胡博在西苑为慈禧太后绘制的。
   


    电影《火烧圆明园》里,使用了这张肖像,同时配有画外解说:“这是慈禧七十一岁的画像。满面怒容,手捧牡丹团扇。好像注视着丹阶下三拜九叩的群臣,注视着她视若掌中之物的锦绣河山。”

    与三年前美国女画家卡尔的作品比较,很明显,71岁的太后与68岁的太后,判若两人。
    为什么仅仅两三年的时间,太后的容貌,这么快就变得和“遇仙”以前一样苍老了?在这两三年之内,到底发生了哪些事情,使得太后“满面怒容”?

江詝尚 发表于 2012-10-9 11:03:06

本帖最后由 江詝尚 于 2012-10-9 11:07 编辑



    正当慈禧太后踌躇满志、精力充沛地推行新政的时候,东北发生了一场令王朝遭到空前浩劫和蒙受极大耻辱的灾难。

    “日本猴子到底还是和俄国狗熊打起来了。”太后盘腿坐在凤床上,瞅着李莲英说。
    “日本猴子打得过俄国狗熊吗?”李莲英为太后敬上旱烟袋。
    “按说是打不过的,俄国的实力是日本的十倍,俄国人扬言,扔顶帽子就可以把日本猴子压死。可日本这次是举全国之力出动,看来要孤注一掷。”太后狠嘬烟袋。
    日俄战争爆发后,一些大臣托李莲英向太后进言“联日拒俄”,李莲英转达他们的意见:“俄国一直想赖在东北不走,何不借机和日本联合把他赶出去?”
    太后眼光看得更远:“不是这么简单的,前门驱虎后门进狼。小日本子猴精猴精的,你让一寸他进一尺,向来得陇望蜀,如果让他占了东北,说不定将来还要进山海关呢。”

    一连吸了几袋关东烟,太后依然无精打采。李莲英看到太后愁眉苦脸的样子,心疼地说:“您千万别着急,反正不是和咱们打仗,比起甲午、庚子来,事态还不算严重。”
    太后摆摆手:“不是啊,莲英。虽然不是直接和咱们打仗,可是,比起甲午割台湾、庚子赔巨款来,这次的后果,要严重得不得了啊!”
    李莲英努力安慰太后:“就让他们鹬蚌相争,咱们渔翁得利。”      
    寝宫里烟雾浓度越来越高,太后先是欠身揉揉眼,眉头紧锁:“你是想说,等他们两败俱伤后,咱们从中渔利。”然后,咬牙切齿地说:“哪有这等好事!东北是祖宗龙兴之地,王朝是一条巨龙,东北就是龙头。两只野兽踩着龙头争斗,即便是两败俱伤,龙头也被践踏得面目全非了。龙头就快要保不住了,龙身子还能动弹多久 ?”
    太后显得很疲倦,眼皮开始下垂。李莲英想“再这样聊下去,太后的忧虑会越来越重。”他轻声劝道:“您别伤了神,先歇着吧,明天还得上早朝呢,让大臣们去想办法吧。”
    太后打着哈欠说:“不会有办法的。”

    第二天早朝,大臣们各个耷拉着脑袋,无计可施。
    太后问军事大臣:“新军训练得怎么样了,能不能打仗?”
    答:“士兵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有誓死捍卫领土主权的决心。只是,《辛丑和约》对我国实行国际制裁,军火禁运,为期两年。如今,最缺的就是武器装备。”
    太后问财政大臣:“我们现在有多少钱?两年期限早就过了,赶紧拨款购买军火呀?”
    答:“库储一空如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太后问外交大臣:“列强是什么态度?”
    答:“日本政府声明,不愿意其他国家参战。还强烈要求我国保持中立,以免其他国家有所借口,横生枝节。英、美、德、法四国表示支持,要求我国为之划定一块战区,将战争局部化,尽量使列强的在华权益不受波及。”


    两个坏蛋跑到我家里来打架,我无力制止,还不敢劝架,任其摔毁砸烂我的家当,我只能袖手旁观,真乃闻所未闻的奇耻大辱。太后感到非常难过,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
此时她:
酸楚与悲痛,难以名状;憋屈和愤懑,无处释放。
怯懦交织着沮丧;恐惧夹杂些绝望。
小刀子,正在割皮肉。钢针儿,又扎向心脏。
阵阵凉风,不时掠过脑门;熊熊烈火,就要喷出胸膛。

    慈禧太后满面怒容,大骂道:“这帮狗娘养的杂种,早就他妈的安排好了!”。咆哮过后,瘫软在了宝座上,有气无力地说:“就按这帮畜生们的意思去办吧!”。
    早朝后发布上谕:“现在日俄两国失和用兵,朝廷辕念彼此均系友邦,座按局外中立之例办理。”同时,外务部通电声明:“将吉林、黑龙江两省之全部及奉天大部,划在中立区之外,留作日俄战争的战场。”


    慈禧太后70岁诞辰到来了,寿礼潮水般涌进颐和园。园子里的建筑物粉刷一新,每座宫殿都披挂上从屋顶垂落到地面的飘带,飘带上镶满一朵挨着一朵、以彩色绸缎扎成的牡丹花。亭台楼阁、庭院花园,被装点得无比华丽。
    太后将在万寿山半山腰的寿殿里接受众人的拜贺。通往寿殿的甬路和汉白玉石级,铺上了大红的地毯。山脚下整齐排列着用于演奏颂歌的古雅乐器。随处可见带有“一人有庆,万寿无疆。”字样的灯笼。金丝流苏、耀人眼目的灯笼,将整个园子照得一片雪亮。
    为父母做寿,这是《礼记》所规定的责任,对皇帝来说,更是一件几乎等同于宗教仪式的大事。尽管太后三令五申:诸事从简,在这国难当头的情况下,为寿诞花掉大笔费用是不合适的。但是太后扭不过跪地磕头的光绪皇帝,祝寿活动仍然按照往常那样的气派进行下去。
    皇帝履行“以孝治天下”的职责,这是他的重要工作。皇帝这么做一点儿没错,太后却因此不断遭到世人的指责、批评甚至谩骂。有一幅对联最具代表性:
今日幸颐和,明日幸西苑,几忘曾幸古长安。亿兆膏血轻抛,只顾一人歌庆有。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此时又割东三省。千里版图尽弃,每逢万寿祝疆无。

    庆典对太后来说毫无快乐可言,她竭力在仪式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强打起精神,为王朝支撑颜面。转眼到了年底,即将开始的一系列祭祀祖先的大型活动,更使得太后忧心如焚。


    太后回到紫禁城的乐寿堂。她斜卧在床榻上,遥想东北那块先辈开国创业的圣地,唉声叹气。嘴里不停念叨着:“将近一年了吧?仍然没有停战的迹象吧?东北打成什么样了?”
    “日俄士兵死伤无数,已经尸骨堆山、血流成河了。”李莲英希望太后能解解恨。
    “一宫三陵还在吗?”太后指的是沈阳的皇宫、太祖的福陵、太宗的昭陵,还有兴京赫图阿拉的祖陵,这些个东西才是太后最关心的。
    “听说受到了破坏,但还没有准确的奏报。”李莲英谨慎回答。
    太后脸上一团愁色,带着哭腔说:“强盗看见宝藏,饿狼遇到绵羊。不用奏报也能想象出来,和当年的圆明园…。”说到圆明园,打了个寒战,声音突然停了。
    李莲英赶忙拉过被子,为太后盖好。他太了解太后了,这个寒战肯定不是为珍宝打的。
    太后常说,祖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他们的子孙,哪怕千辛万苦,也要为小皇帝们看管好祖宗打下的锦绣江山。太后并不在意世人对她的指责、批评甚至谩骂,她最害怕祖宗的神灵不理解她的所作所为,每次祭祖,太后都是诚惶诚恐地向列祖列宗袒露心声。又到祭祖的时候了,此时太后忧愁的,无外乎:被战火摧毁了陵寝的神灵将向何处安息?他们会不会怪罪她、惩罚她?这场战争的前因后果,该如何向那些无家可归的神灵们报告?

    果然不出李莲英所料,哭腔又来了:“莫大的耻辱啊,空前的浩劫啊。”随即,使劲掀掉被子,坐起身来,两手拍床,哭腔放
大为声泪俱下:“我愧对列祖列宗啊。这眼瞅着,该接老祖宗们,回家过年了,莲英啊,我无法向他们交待呀?”
    四十年来的灾难全都被勾了出来,火烧圆明园、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太后越想越伤心,哭声越来越惨烈,李莲英怎么劝也劝不住了。

   
    哭号声惊动了空中的维多利亚神仙。

江詝尚 发表于 2012-11-19 12:50:26



    维多利亚神仙已经在京城“漂”了两年多了,这期间,她结识了许多孤魂野鬼,学会了与这些孤魂野鬼交流,了解到一些鲜为人知的宫廷秘闻。
    其中有一位姓乌喇那拉的,她曾是乾隆的皇后,经历过康、雍、乾三朝。生前因擅自剪发而触怒乾隆皇帝,被打入冷宫后不久抑郁而死。乌喇那拉正在给维多利亚讲述“永璂为其母讨吃箸”这段凄惨的故事:
    “皇帝气性可真大,我都已经仙逝了,他的气还没消。他不给我单独建坟墓,把我葬在一个妃子的墓穴里,令我在阴间伺候他的妃子。这还不算狠,更狠的是,每逢祭祀时,供桌上虽摆满供品,却不许摆放吃箸,吃箸就是吃饭用的筷子。你知道他这是什么意思吗?他这是让我像牲口那样用嘴拱着吃。我的儿子永璂实在看不下去了,拼死为我讨一双筷子。永璂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声称如果父皇不答应就不站起来,直到跪死为止。顽固的乾隆,他不仅不答应,还飞起一脚,踢在永璂的胸口上,我那短命的儿子当场吐血身亡,那时他才25岁。”

    乌喇那拉与维多利亚,在世时,一个是尊贵的皇后,一个是显赫的女王,地位相当;升天后,一个死无葬身之地,一个被关进漂流瓶,境遇差不多。她俩同病相怜,互倒苦水。
    乌喇那拉告诉维多利亚:
    “永璂生前一直没有爵位,后来被他的弟弟嘉庆皇帝追封为贝勒,总算得到一些安慰了。可是我这堂堂的一代盛世皇后,却再也没人提了。我每年都要从东陵来京城,我想趁列祖列宗回家过年了的时候,向他们申诉。都一百多次了,还没结果呢。”
    维多利亚把漂流瓶的秘密和盘托出:
    “在我被关进漂流瓶之前,上帝和我立了契约,一旦有人拾到这只瓶子,把我放出来,我必须帮她实现三个愿望,而且必须在三年内完成我的许诺。顺利的话,我还可以重返天堂。我遇上了慈禧太后,很快为她实现了两个愿望。两年多过去了,她却迟迟不提第三个愿望。我本来想把契约之事告诉她,可是我搞不清楚她对我的真实态度,我怕节外生枝,一直没敢说。我现在万分焦急,契约期限还有八个月,再这样耗下去,我也成孤魂野鬼了。”

    慈禧太后的哭号声惊动了维多利亚,她循着声音飘进乐寿堂。
    李莲英正在手足无措之际,见到维多利亚,急忙求助:“你来得正是时候,快帮我想想办法,劝劝太后。”情急之下,李莲英忘了叫德龄,好在神仙已不需要翻译。
    维多利亚看到,眼前的太后,哭得死去活来、上气不接下气。与第一个愿望实现时相比,至少衰老了十岁。维多利亚努努嘴儿,示意李莲英把太后扶起来,又甩出一句标准的京片子:“你告儿她,我是来帮她实现第三个愿望的,让她麻利儿冷静下来。”
李莲英趴在太后耳边说了些什么,然后,为太后擦了擦脸,扶正身体,摩挲摩挲头发,整理整理首饰,抻了抻袖口和衣角,再为太后点上一支名贵的香烟。
    太后只吸了一口香烟,便正襟危坐,质问:“你仔细看看,我怎么衰老得比正常的速度还要快?还有,我让你给我变出个美少年,你为何给我变出个太监来?你究竟是神仙还是妖精?你使用的,到底是什么妖术?”
维多利亚本以为,太后正处在困难的时刻,自己完全可以掌握主动权。太后的一串儿连珠炮,把她一下子打懵了。她捋了捋头绪,据理力争:
    “你让我把你变年轻,我做到了。可是保持年轻,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的心态没有调整好,才导致快速衰老,这与神仙法术无关。另外,你让我把你的小狗变成美少年,我也做到了。我早就听说那件事了,那不是我的失误。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你们除了惨无人道地阉割男人外,连你们身边的小公狗也不放过。”这回是太后被噎得够呛,维多利亚的报复心理明显得到了满足。
在李莲英的斡旋下,维多利亚将谈话带入主题:“是你把我从漂流瓶里放出来的,为了报答你,我承诺为你实现三个愿望。我们神仙说话算数,现在请你提出第三个愿望来吧。”
    太后脱口而出:“我们的列祖列宗都是伟大的神灵,我要你去趟东陵,请乾隆显灵,过来和我见一面。”太后最崇拜乾隆皇帝,她相信,自己执政四十年来的是是非非,只有乾隆的神灵能够辨明,也只有乾隆的神灵能够保佑她度过年关。
    太后站了起来:“莲英,你告诉她去东陵怎么走。”
    维多利亚提出了一个条件:“乌喇那拉来京城申诉,她的冤情想必你是知道的,如果你为她平反昭雪,我可以说服她带我去东陵,她是乾隆的皇后,这样不是更方便吗?”
    太后不可能直接接受任何条件:“你告诉乌喇那拉,如果此事办妥,我不仅给她摆上筷子,还要请她入享太庙,把她的神牌与列祖列宗供在一起。”

    维多利亚和乌喇那拉去东陵了。
    太后在等待。前两个愿望都是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实现的,按照那样的速度,这第三个愿望也将神速实现。一刻钟过去了,太后想象,此时神仙应该见到神灵了,或许他们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太后把准备对乾隆神灵说的话,在脑子里重新组织了一遍:
为什么义无反顾地发动辛酉政变;为什么不辞辛苦地垂帘听政;为什么热衷于洋务运动;为什么签《马关条约》;为什么强硬地规范变法;为什么敢向八国联军宣战;为什么不遗余力地推行新政;为什么在日俄战争中严守中立。
一个时辰过去了,没有动静。一天过去了,还没有音讯。十多天过去了,坐着八抬大轿也能在京师和东陵之间走一个来回了。太后等来等去,也没有等来乾隆神灵。希望破灭、精神崩溃。除夕之夜,太后病倒了。
其症状,乃:
肺气失宣,呼吸不畅。胃气浊滞,消化不良。
舌干痰盛,腹冷脘胀。四体酸懒,肌色蜡黄。
噎膈上逆,胸胁震响。得食则泻,水走大肠。
左关弦细,内情所伤。右关滑躁,外邪难搪。

    太后没有参加祭祖活动,她是在御医们的日夜监护下熬过那些日子的。列祖列宗似乎也没有为难太后,年关平静地度过了。又调养了个把月,她康复了。
    慈禧太后和李莲英在院子里一边散步一边闲聊:“莲英啊,我给你讲个笑话吧。从前有个太监…”说到这儿,不说了,紧走两步,把李莲英落在身后。
    李莲英不知中计,追上来,问:“下面呢?”
    太后狡黠地瞄着李莲英,嘿嘿一乐:“下面没有了。”
    李莲英笑得比哭还难看,太后抚摸着他的脸,怜惜地说:“我一直后悔莲财那件事,早知是那样的情况,还不如让神仙还你一个命根子呢。”
    李莲英知道,太后已经对神仙彻底失望了,所以他把太后这句话仍当个笑话听。他心里五味杂陈,嘀咕了一句:“神仙一去不复还。”
    太后神情坦然,说:“神仙是靠不住的,凡事还是要靠咱们自己。”对维多利亚的称谓改回妖精。“可是,那个妖精的这句话还是中听的,保持年轻,是咱们自己个儿的事。咱们要学会调整心态,从今往后,甭管遇到多大的事,我再也不着急上火了。”

    一名小太监愣头愣脑地闯了进来,嗓音憨直地禀告太后:“东陵刚刚传来噩耗,康熙爷的景陵着了大火,隆恩殿化为灰烬,康熙爷的神牌也烧没了。”

江詝尚 发表于 2013-1-9 11:45:23


这名愣头愣脑、嗓音憨直的小太监不是别人,正是小狗莲财变成的那个美少年。

美少年事件当晚,慈禧太后召回李莲英。太后点到为止,李莲英心知肚明。他搀扶着太后走出西暖阁,小声问:“您看,如何处置他才好?”
太后早想好了:“瀛台那边正缺人手,你安排一下,派他去伺候皇帝。”这样既可以表示对皇帝的关怀,更可以让这个忠诚的“心腹之人”去监视皇帝的言行。
李莲英很仔细,他提醒太后:“您应该赐他个名姓。”
太后留恋莲财,点头,说:“对。还叫他莲财好了,你给他找个姓吧。”
李莲英酸溜溜地说:“那就让他姓牲口的口吧。”自打太后说“你们全都退后”这句话时起,李莲英就开始嫉妒美少年。太后看出来了,她依偎着李莲英,说:“别这样,莲英。”又抽出胳膊,反过来搀扶李莲英:“你是怕他忘本吧?不如咱们含蓄点儿,就让他姓寇湄的寇吧。对了,你还得给他编个像样的身世。”
在编美少年身世时,李莲英抖了个小机灵,把“莲”改为“连”,又把“财”改成了“才”。
关于寇连才的身世,民国时的《花随人圣庵摭忆》有记载:
“又考:寇连才,直隶昌平州人也。年十五,以阉入宫,事太后,为梳头房太监,甚见亲爱。圣躬违和,慈心尤切。乃令寇连才任瀛台管事。举凡皇帝室内会计,皆使掌之。”

听完寇连才的禀告,太后命两位钦差大臣赶赴东陵,调查起火原因。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了:“火自上出,查无可疑形迹。”大火是从上往下烧起来的,原因不明;没有拿到纵火犯,也丝毫查不到纵火犯的任何可疑形迹。
在《清朝皇陵探奇》一书中,徐广源先生写道:“景陵大殿起火之因,在当时连皇帝都查不出来,九十年后的今天再解开这个谜,看来更难了,很可能成为永久不解之谜。”
景陵这场大火着得非常怪异。
其一,像隆恩殿这样的高大建筑,很容易遭到雷击,紫禁城的太和殿,就曾因雷击多次起火。奇怪的是,此时正值春季,天气干燥,失火那天没有下雨,也没有打雷。
其二,如果说,是守陵人玩忽职守,或是江洋大盗窃取珍宝后,纵火灭迹。按常理,火势也应该从下向上升腾,而这场火,却是先从天花板着起来,再撒落到下面来的。
太后处罚了几位相关官员后,此事便不了了之。可是,太后万万没有料到,那个一向以为是个绝对忠诚的“心腹之人”寇连才,却借景陵火灾之事,疯魔似地向她发起难来。
这天下午,寇连才在李莲英的引领下,昂首挺胸迈进乐寿堂。他满脸侠气,“通”地一声,跪在慈禧太后的床前。
太后刚刚睡醒午觉,她撩开帐子,慢声慢语地问道:“那边有什么事儿呀?站起来说话。”
寇连才仍然跪着,他开门见山,说:“景陵是被天火烧毁的。”
太后没把这话当回事儿:“尽说疯话,康熙爷升天快两百年了,他如何得罪老天爷了?”
寇连才一本正经,说:“这是天象示警。人间有奇冤,国家有大难。”
这个地位卑下的小太监,也开始忧国忧民了。太后觉得他的样子挺好玩,打趣道:“你长本事了,还懂得天象示警了。你告诉我,人间有什么奇冤,国家有什么大难?”
寇连才有板有眼地说:“外有强敌骚扰,内有乱党举事。皇上还被囚禁在瀛台,蒙受着天大的冤枉。如果再不让皇上重新执政,国家将会大难临头。”
太后察觉到苗头不对,她深吸一口气,克制住,没发火:“胡说八道。你这是听谁说的?是不是有人支使你这么说的?”
寇连才听出话中所指,他斩钉截铁地回答:“皇上没有指使我,是我自己悟出来的。”

太后派寇连才去监视皇帝的言行,这是一个失策。太后以为,自己养了他三、四年,又把他变成了美少年,他应该不忘本性,应该对自己无限忠诚。但是太后疏忽了要点:这种忠诚的本性,只对最后一任主人表现,“转手”以后,他很快便会将前任主人忘得一干二净。
来到瀛台,寇连才因温存和乖巧得到皇上的亲赖。皇上每天所发的牢骚,一句都没有传到太后耳朵里去。相处久了,皇上也敢在寇连才面前说些怨恨太后的话。寇连才把这些话一一记了下来,他暗下决心,要找一个机会,为皇上打抱不平。
景陵发生火灾,皇上煞有介事地启发寇连才,此乃“天象示警”。寇连才被这四个字迷惑,走火入魔,他向皇上要了一道空白奏折,把平时的记录誊在上面,然后辞别皇上。皇上嘱咐:“千万不能让太后以为这些是朕的意思。”寇连才大义凛然:“一切由我个人承担!”

寇连才从怀里掏出奏折,呈给坐在床边的太后:“您看,这是我写的奏折。”
太后气不打一处来,她喝斥道:“你是不是疯了,你还敢写奏折?”
奏折里,工工整整地列出了十条,虽然内容不合体统,遣词简单,句子不通顺,错别字很多,可都是皇帝想说而没有胆量对太后说的话:
一请太后勿揽朝纲;二请勿幽禁皇上;三请归政皇上;四请停止宫中演戏;五请勿放纵娱乐;六请勿无故生内变;七请膳食节俭;八请勿奢靡挥霍;九请为祖宗天下定长计;十请择贤者立为皇太子,效尧舜故事。
太后震惊,起身下床,抬脚踹向寇连才的胸口:“你这是活腻歪了。内监有上书言事者是要杀头的,你不知道吗?”
寇连才重新跪直,从容不迫地回答:“知道。我如果怕死,就不上奏折了。”
太后本来很喜爱寇连才,心里始终在为他开脱“他是年幼无知、受人怂恿。”暗忖“吓唬吓唬、教训教训,也就罢了。”想不到这个美少年还是个不怕死的犟种。太后一时没了主意,扭头看了眼李莲英,征询道:“怎么办?”李莲英一直站在角落,不动声色。听到太后问话,阴阳怪气地说:“您还记得当年的吴可读吗?”

同治驾崩时,慈禧太后为了继续“垂帘听政”,不顾大臣们的强烈反对,执意挑选同治的同辈兄弟继承皇位,就是光绪。有位名叫吴可读的御史,直言批评太后的错误做法,又在上了一道《请皇太后为同治帝立嗣》奏折后,吞食鸦片自尽。

经李莲英这么一点拨,太后醒过梦儿来了,寇连才这是在效法吴可读的“死谏”啊!“好吧,成全他吧。”太后命人把寇连才交送刑部,照例处斩。
寇连才被绑赴菜市口。临刑前,他把皇上赏他的那只袁世凯上贡的金表赠给刽子手,微笑着说:“麻烦您老费心,动作快一点儿!”随后引颈就死。
寇连才抛尸法场、血溅京城,壮烈精神可歌可泣,历史上称赞他是“忠义太监”。

就连最心爱的宠物都叛变了!还有值得信任的人吗?这件事,对太后的打击很大。太后后悔死了,真不该把他派给皇帝,更不应该赐他侠妓寇湄的寇姓,往根儿上想,就不该把它变成人!尽管太后始终克制,尽管她极力调整心态,但却难以消除痛彻骨髓的悲伤。体内器官的急速退化,促使外貌复原到“遇仙” 以前的样子。太后做了一个缓释心情的决定:远离这既无快乐可言、又难享长寿的名不副实的乐寿堂。太后搬到西苑去了。在西苑,荷兰画家华士•胡博为太后留下了那幅“怒容满面,手捧牡丹团扇”的肖像。

寇连才被皇上误导,倔强地认定,景陵起火的原因是“天象示警”。他和紫禁城里所有的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真正的罪魁祸首,是维多利亚。

江詝尚 发表于 2013-1-9 11:46:06

本帖最后由 江詝尚 于 2013-1-9 11:50 编辑


江詝尚 发表于 2013-1-29 12:37:43

本帖最后由 江詝尚 于 2013-1-29 12:41 编辑



    “那一次,我们和法国组成联军,打到他们京城郊区。他们的皇帝逃跑了,留下恭亲王与联军交涉。那个恭亲王是个胆小鬼,他躲起来不敢和我们谈判。没人谈判,战争无法结束,我们也不能白来一趟。联军统帅额尔金下令火烧圆明园,这个军事行动很奏效,迫使恭亲王急忙出面求和。条约按照我们的意愿顺利签订,联军得到了超乎想象的收获。”

    维多利亚搜索出了四十多年前这一成功案例,她要如法炮制。“既然闯不进去,那只好把你逼出来了。”脚下就是景陵隆恩殿,维多利亚仿照额尔金当年的模样,恶狠狠地朝着空中叫喊道:“请转告你们伟大的乾隆神灵,我要烧毁他爷爷的这个殿中之殿的隆恩殿。”

    话音刚落,大殿的檐际已经起火冒烟。没多久,又有阵阵黑烟从窗格喷出。值班官员闻讯赶到,按照典制命专人打开殿门。只见,天花板上布满火光,劈啪作响的火花正在不停地撒落下来,锦帐、神龛、供案、宝床等易燃物迅速燃烧。受到对流空气助威,火焰疯狂地向上升腾,眨眼间,整个大殿变成了汹涌的火海。高温热浪,加之瓦片石块乱蹦乱飞,皇家消防队根本无法靠近,人们眼睁睁地看着景陵隆恩殿化为一片灰烬。

    八菩萨向乾隆神灵汇报追捕纵火犯的情况。乾隆怪罪道:“为何还不将她拿下?”八尊菩萨面容惭愧,异口同声答:“洋妖精的速度太快,我们追不上。”

    乾隆召见乌喇那拉,问清“慈禧遇仙”的来龙去脉后,面授机宜,派她去谈判。
    乌喇那拉找到维多利亚,犹犹豫豫,说:“他答应你的请求了,可是,他很顽固,他不想回京城。他说,每年的七月十五,慈禧都要来谒陵,他只在东陵与慈禧会面,行不?”
    维多利亚惧怕八菩萨追捕,听完乌喇那拉的话,正要考虑是否妥协,忽然发现疑点:“七月十五,那不是秋天了吗?他不是说,慈禧将在秋天死去吗?”
    维多利亚认为,乾隆对谈判缺乏诚意,她对乌喇那拉也不客气了:“你回去吧,你去转告他,不要再耍花招了,如果欺骗我的话,我还将继续放火。”

    仙娥传出那首诗的时候,乌喇那拉已经看出前两句是谜语,尤其第一句“春光去日人不见”,在宫里过元宵节时和嫔妃们玩过,“春”字去掉“日”和“人”,就剩下个“三”。第二句她没猜,在那种情形下,她也不可能还有心思猜谜。

    乌喇那拉没走,这句“雁阵斜飞降东南”并不难猜:
    “雁阵”,大雁是排成人字阵型成群飞翔的,雁阵就是“人”字。“雁阵斜飞”,把“人”字斜着放,就是“”。“”下面是什么呢?“降东南”,这个“”降在了“降”字的东南。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降”字的东南角,也就是右下角,是“ ”。“”落在了“ ”上,这是个“年”字。

    “那是一首谜语诗,你当时理解错了。他的的意思是,三年后,光绪皇帝刚一死,那位姓叶赫那拉,小名兰儿的慈禧太后紧跟着也死去了。”乌喇那拉看出,维多利亚不相信。她接着说:“请你相信我,不然没法继续谈判。他如果耍花招,就不会有下面这些话了。”
    “哪些话?”维多利亚追问,语气粗暴、态度蛮横。
    “他说,我们的神灵不具有办实事的能力,他只和慈禧见面,见一面即刻离开,但不会与她对话,也不会帮助她做任何实事。”
    乌喇那拉转换声调,干脆利索地说:“慈禧的第三个愿望不过是与乾隆见一面,见面后做什么她没说,也与你无关。你让他们见着面了,就算完成承诺了,你也可以回你的天堂了。如果你还不信,他们见面的时间是在七月十五,你的契约是八月十五到期,有何变故,一个月内来得及补救。到时候,你想干什么,都随你的便。”

    七月十五晚上,乾隆和维多利亚飘进慈禧下榻的的东陵行宫。

    慈禧太后借谒陵的机会,顺便考察正在改建中的自己的陵寝,整整一天没歇脚。回到行宫,她早早地上床休息了。不知道是因为谒陵的劳累还是因为考察时突然闪现的顾虑,太后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好不容易,困劲儿迷迷糊糊地上来了,恶梦也紧跟着出现了:

    乾隆的裕陵里,到处是上串下跳的猴子,猴子把供桌上的点心饽饽、鸡鸭牛羊等食品一抢而光。“你们吃饱了,快点离开吧。”猴子听不见,它们在院子里追打,把手里的东西抛来抛去,金银器皿扔完,就拆琉璃瓦,瓦片扔光,再去起墙砖。有人来驱赶猴子了,仿佛是乾隆。“他老人家准能把猴子制伏。”这么一想,猴子真的没了。太后刚要松心,跑散的猴子又集合在一起。猴子们奔这边来了,要来拆自己的陵寝。“乾隆爷快点过来帮我!”猴子都到跟前了。它们呲牙咧嘴、怪吼怪叫,凶神恶煞的样子清晰可见。可是那乾隆爷却走走停停,进一步退两步,身形越来越模糊。就在太后紧张得快要喘不上气来的时候,老态龙钟的乾隆爷摇身一变,变成个英俊少年。“莲财?不是。是二郎神?没错,是二郎神,他身边带着那只黑色的哮天犬呢。”哮天犬闪着刺眼的白光,跳跃而来。太后定睛一看,窜过来的不是黑色的哮天犬,是一只大白狗。大白狗不去驱赶猴子,而是向自己猛扑上来。

    太后惊醒,“腾”地坐了起来。她瞪大双眼,没看到大白狗,看见的是,床边站着两个幽灵般的白影,一个白影把伸出的手缩了回去。“鬼!”太后魂飞魄散,晕到在床边。
    站在太后床边的白影是乾隆和维多利亚。太后惊醒前,维多利亚正要伸手扒拉她。

    乾隆的谶语基本准确,三年后(1908年),慈禧太后死了,与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一起埋进了豪华的陵墓。慈禧死后三年,孙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胜利,满清王朝被推翻了。
   
    慈禧死后二十年,国民革命军一位姓孙的军长,带领部队盗掘了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菩陀峪定东陵,乾隆和慈禧都成了孤魂野鬼。在去向阎罗王告状的路上,慈禧见到了乾隆。孤魂野鬼之间很容易相处,他们的对话直截了当,真诚朴实。

    慈禧:“二十多年前,我急需得到你的帮助,你为什么不见我?”
    乾隆:“人活着时都以为神仙会显灵,有困难就求神拜鬼。其实,神仙显灵的条件非常苛刻。即便是各种条件正巧吻合,我们也只能通过自然现象去做点暗示,不会有实际动作。”
    慈禧:“那个洋妖精都能帮我实现愿望,你为何不能?”
    乾隆:“那是妖术,妖术是害人的。你仔细想想,你那三个愿望,哪个真正实现了?”
    慈禧:“有人说,景陵火灾是天象示警。到底是怎么回事?”
    乾隆:“是那个妖精放的火。”回忆完妖精放火的经过后,说:“这虽然纯属我们神妖之间的纠葛,但是,对于当时还是活人的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应该算是天象示警。”
    慈禧:“此话怎讲?”
    乾隆:“母鸡代替公鸡打鸣则家道衰落,妇人执掌朝政则国家灭亡。”
    慈禧:“大清灭亡,究竟赖谁?难道这盆屎汤子,要扣到我一个寡妇头上?”
    乾隆:“我二十多年前微服私访,偷听到乱党正在给你罗列罪证:为达到垂帘听政的目的,耍尽各种阴谋诡计;囚禁励精图治的光绪皇帝,残害戊戌六君子;签订《马关》和《辛丑》等丧权辱国的条约。至少这三大罪过,会永远把你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慈禧:“为什么总让女人承担历史罪责?其实后来的危机,都是你那个盛世埋下的。”
    乾隆:“快要见到阎罗王了,你不是属羊的吗,正好,就请阎罗王把你托生成一只替罪羊罢了。”

    《慈禧遇仙记》到此结束。

    正是:               
    牛鬼蛇神舞翩跹,聊斋至此亦难堪。
    盛朝肇因三仙女,衰国咎由两幽帘。
    苍狗为菑吕太后,牝鸡司晨武则天。
    历史更迭系宫闱,无奈冷笑代心酸。

    本文灵感来自网络笑话。 向网络笑话的创作者和传播者致谢!      2012.12.21.

象刀子一样 发表于 2013-3-9 21:36:12

现在有一本《太后与我》,非常的颠覆,想看最好找港版的,大陆出版的删了一整章和部分内容,即使这样依然很颠覆。

江詝尚 发表于 2013-11-15 09:51:00

那书挺恶心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慈禧遇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