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 发表于 2012-5-19 16:06:00

&nbsp;&nbsp;&nbsp;<font face="宋体" size="4">&nbsp; 上次去看望我们四年级一班的班主任贾宝贵老师时,师母拿给我们贾老师年轻些的照片(两张)</font><br/><br/><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19 16:20:48编辑过]

秋江 发表于 2012-5-19 16:11:00

<p><font size="4">在学校时我攒的糖纸和刻的剪纸</font><br/></p><br/><br/><br/><br/><br/><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19 16:22:19编辑过]

锅得缸 发表于 2012-5-19 17:49:00

<p>好熟悉的剪纸;仿佛又回到了40年前。新换的头像也非常好。</p>

liuxiuhua 发表于 2012-5-20 02:05:00

<p>很细心的人都会保存好糖纸和剪纸等这些四十多年前的东西,谁若还有这样的老物件,让我们共享。</p>

秋江 发表于 2012-5-20 19:43:00

<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b>&nbsp;&nbsp;&nbsp;&nbsp;<font color="#000000" size="4"> 欢迎</font><font size="5">微斯人</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4">同学!</font></b></font>

秋江 发表于 2012-5-20 19:48: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锅得缸</i>在2012/5/19 17:49:00的发言:</b><br/>
<p>好熟悉的剪纸;仿佛又回到了40年前。新换的头像也非常好。</p></div>
<p>&nbsp;&nbsp;&nbsp;&nbsp; 谢谢<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b>锅得缸</b></font>校友!最好也换个小时候的头像。</p>

秋江 发表于 2012-5-20 19:50: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架子</i>在2012/5/18 15:16:00的发言:</b><br/>
<p><strong><font size="4">老培又不见了!</font></strong></p></div>
<p>&nbsp;&nbsp;&nbsp;&nbsp;&nbsp; 架子姐,邮件收到了吧。</p>
<p>&nbsp;&nbsp;&nbsp;&nbsp;&nbsp; 培学长可能又睡眠失调了。</p>
<p>&nbsp;</p>

秋江 发表于 2012-5-20 20:05:00

<p>&nbsp;&nbsp;&nbsp; liuxiuhua 学姐的自驾探讨写得非常好,特别是这两句话:“安全决定一切。快乐在过程”。</p>
<p>&nbsp;&nbsp; 我虽然2000年考的驾照,但复杂路段还是不敢开,都是作为替补在车辆不多的高速上开,也算是起半个作用,但我除了看路况、与司机聊天、指挥车、还可以在车上拍照呀。<br/></p>
<p>&nbsp;</p>
<p>&nbsp;</p>

秋江 发表于 2012-5-20 20:09: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河水清</i>在2012/5/18 7:12:00的发言:</b><br/>感谢秋江MM带领,到蔚县、清西陵一游。<br/><br/><br/><br/><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18 7:16:36编辑过]</font></div></div>
<p>清东陵我也去过两次,都值得一游。</p>

秋江 发表于 2012-5-20 20:36:00

<p>&nbsp;&nbsp;&nbsp;&nbsp; 因为搬家和我在外地当兵,保留下来的小时候的东西也十分有限了,好多我觉得珍贵的东西都没有了,比如校徽、我在校时得的小奖状和小红旗等。</p>
<p>&nbsp;&nbsp;&nbsp;&nbsp; 小剪纸和糖纸是我二十几年前一次翻东西时,它们夹在一堆旧书本中,我看到后就收藏起来了,还有一些小学作业本,但不是在育新的了,而是咱们学校文革时被砸烂不让上后,我68年上的一年家附近的小学,当时除了学工、学农、学军外基本上没学什么文化课,所以我的文化水平基本停留在四年级了。下面我发几篇我那年写的、每天要给老师看的早请示、晚汇报,很多错别字别笑话我呦!还有跑步9.9秒,可能当时是五十米,否则我就当世界冠军喽!哈哈!<br/><br/></p><br/><br/><br/><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0 21:00:35编辑过]

架子 发表于 2012-5-20 22:20:00

<p><strong><font size="4">小秋江,收到了!没关系,我家正好也有病人出不去。你的小作文很可爱呀!</font></strong></p>
<p><strong><font size="4">祝同学们幸福、快乐!</font></strong></p>

liuxiuhua 发表于 2012-5-21 03:23:00

我是2010年才考的驾照,在北京家人是不让我单独开车的,但在外地,高速路上车极少,我就可以开车,80至90的速度,凡是小车都超我,凡是大车我超它,一般人听了都觉得很怪吧。

tiantou 发表于 2012-5-22 15:38:00

&nbsp;
<p align="left">【集邮】</p>
<p align="left">&nbsp;</p>
<p align="left">集邮发生在五年级时,5.1班的群体活动,持续了一年。四年级时攒了一段糖纸,评价是:时间花了、意义不大。老师就倡导了集邮活动,这个高雅、方寸之间能长知识。</p>
<p align="left">关键还是学生的课业负担不重,业余时间除了操场活动,再有是看课外书,看字书不像看小人书那么喜闻乐见,到了高年级小人书的吸引力已然不大,看字书尚未蔚然成风,只是安排在晚自习和下午的课余时段。不能让学生们游手好闲。</p>
<p align="left">号召只是老师的一句话,但响应者众多。回家就去翻旧信封、找邮票,没有的就跟家里人着急,让家长帮着去找。</p>
<p align="left">那时邮票不是稀罕物,谁家不寄信啊,集邮的不多,废信封旧邮票就跟烟盒似的,有要的,就有给的。当时的邮票分为“纪”和“特”两个系列。花花绿绿到也漂亮。还有一种“普票”没人攒。</p>
<p align="left">要说蕴含的知识还是真不少,大的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古今中外的都有一席之地。学校学历史、地理,通过邮票认识了不少的东西,至少是加深了印象。比如古代四大科学家,祖冲之、张衡等,他们的贡献还是先于课本在邮票上了解到的。梅兰芳舞台艺术,“梅八出”,他的主要代表剧作都历历在目,《挂帅》威风凛凛,《生死恨》哀婉缠绵,虽然至今也没看过几出梅戏(片),但俊美的扮相还是烙印在脑海里。“黄山”“菊花”都是20张的大套票,自然是美不胜收,都想能攒齐一套,但几张高面值的始终没能找到。</p>
<p align="left">&nbsp;</p>
<p align="left">集邮的大本营在王府井的“集邮公司”住南城的同学周六下午回家经常拐个弯就可以参观选购,颇令我羡慕。周一上学就带回漂亮的邮品和有关集邮的新信息,我听着都新鲜。</p>
<p align="left">学生没钱,到集邮公司去买新票和“盖销票”的毕竟不多。通常都是攒信销的邮票,就是在旧信封上剪下用过的邮票、泡在水里、与信封剥离、小心洗净邮票后的胶水,出水晾干、压平。要是有同样的若干张,就要挑选出品相好的一枚留存。所谓品相好主要是那邮戳盖的是地方,最好只盖一个小角。但邮局的工作人员往往顾及不到集邮者的心情,常常盖成了大花脸。所以一套邮票中个个都是好品相的着实不易。</p>
<p align="left">别看是信销票 ,有的同学也满珍重的。还买来镊子、放大镜,票不能过手,要用镊子摆来摆去,那放大镜用来观察票面,如果,哪怕是掉了半个“齿”也归属于残票。</p>
<p align="left">多余的邮票,有的是真正多余的,有的是某大套票中自己仅有一张、两张,没有信心将它配齐,或者说不喜欢这个题材,跟打麻将似的,光收“饼”不要””条”出手与同学们互通有无。交换邮票可是个费事、耗时的活。</p>
<p align="left">绝不是一张换一张那么简单,还是价值规律调节着市场。邮票除了品相之外,基本是大面值的邮票就身价高,一张可以换多张、换几套;其次是稀缺性、哪怕是低面值的,如果不好找,那低面值的可以直接交换高面值的,这种情况较少。通常高面值的同时也是稀缺品种,三毛以上的面值、5毛2的都属高面值,那时再高的面值我们这个档次的集邮者都拿不到的,如“元”级的小型张一类的,就没见过谁出手过。</p>
<p align="left">交易是物物交换为主。一张换一张或换几张,要两情相愿,互有所需、看上眼。但背后还是价值标准。当时集邮公司卖出的盖销邮票,就是新票直接盖戳那种,文革后这类邮品不见了,邮票公司为了挣钱,全卖新票了。盖销邮票的价格是新票的三折。如果一套新票数张总邮价是7毛,那盖销票的这套售价就是2毛1.于是我的这套信销票的出手价就是以此为参考价,如果品相好,交换价格大体也要接近2毛。</p>
<p align="left">有没有直接用现金交易的?可能有,我没遇见。在情理上当时有种感觉,好像涉钱的交易就沾边投机倒把了,尽量的避免。物物交换一方不中意对方的邮票,或交换中出现了差价,差个三分、五分的,有的就算了,会有斤斤计较的,三分五分也不是小钱,一包大米花呢!</p>
<p align="left">我个人最初的商品交换就打这时候起,双向的,不是小摊上的钱货交易;变动的,不是明码标价,要讨价还价、受供求制约的。</p>
<p align="left">不记得和女同学交换过邮票。如果有,她们可能也是小打小闹的。</p>
<p align="left">&nbsp;</p>
<p align="left">全班同学谁的邮品最好?当属王波。</p>
<p align="left">集邮后不久,王同学就从家搬来一本大邮册,长方形大开本蓝色的封皮,至少10页以上,有砌楼的一块墙砖那么厚。当时多数同学的装备简陋,两页一本的小册子,阔点的四五页,更多的同学是自已动手制作集邮册。我就是看了同学的本本,回到家中用了一个周末的时间自制了一本,8页,每页反正面各四行,每行可以插三、四枚邮票。材料用的旧挂历和透明纸,尺子+剪刀+胶水就大功告成。这集邮册和内存的邮票至今完好。我也曾问过王同学,他说他那大本子也保留了下来。文革破四旧管不了太多的事。</p>
<p align="left">王同学的邮品肯定是上辈人的积攒。我记得主要是体育内容的邮票,而且是外国邮票为主。青少年都是体育运动的爱好者,60年代,国内是兵乓球热、体操热、田径热,同时代中国运动员水平不低。一个赛事就出上一套邮票,但比起人家国外的“体育票”咱国家的规格小、色泽差。国外是大张的、设计动感、张扬,尤其是各国的奥林匹克系列邮票,那时这项世界的赛事还不带中国玩,我们的邮品自然没有这个选题,更不去宣传奥林匹克精神和五环标识。我们是从外国邮品中早早的就识得“五环旗”比认识“奥迪”要早几十年。</p>
<p align="left">&nbsp;</p>
<p align="left">集邮主要是个人行为,各攒各的。但也有成立小组的,二三人一道攒。我们的小组就是三个人,包括老培,但第三个人是谁,忘了。我们仨的邮票都放在一起,没选过组长,但集邮册老培掌控,也是老培说了算,有次我看着王同学有套票不错,想要交换过来,可老培说没意思,不肯交换。他当时见识广,还经常去集邮公司倒腾。</p>
<p align="left">为筹邮资,周末的放学和返校,大家都腿着,一个月就能攒一块钱,我记得我先后几次贡献了好几块钱,交给老培去集邮公司购买盖销票。那时我花钱都不大会,除了大米花、糖酥豆,都没想到还可以买些别的。</p>
<p align="left">65年的那个寒假,老培还到我家看到了我自制的集邮册和邮票,那个寒假前后我的邮票有了新的来源,老妈经常给我拿回一袋袋的旧票。我听说她是工业信贷局的,就坚信她那有信,有信就有邮票,在我的催促下,果然票源滚滚,水盆里经常漂着纸片、玻璃上贴着出水的邮票晾干。而且还有不少大面值的票,这都是一般平信用不上的,曾经还有一连四张5毛2的蝴蝶票。其中的三张那次被老培拿走了用于交换。忘了什么原因,那年寒假后开学,我们的集邮小组散了,各自分到些邮票,单干了。</p>
<p align="left">那一年好像我的小姨夫刚刚进入我们家门,我抓着他去了趟王府井东华门大街南侧的集邮公司,那是我头次去。展厅不大,但方寸大小的展品琳琅满目,大开眼界。我记得清晰的是梅兰芳的贵妃醉酒小型张,好像是放大版被镶在镜框里悬在方立柱上,面值是3元,觉得真贵。那次我舒心了,一次买了5套盖销票,花了3块多钱,东德、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的,那套狗票我眼红了多日,王同学的邮册里有一套,保加利亚的,3毛8买进,最贵的一套是8枚一套的匈牙利童话故事邮票,7毛2。当时的一个说法是最好的邮票是匈牙利的。那时的小孩26个字母还是认得,匈牙利文不识,但该国邮票背后都有五角星的水印。cccp是苏联邮票的标识,外国票中,苏联的多些。朝鲜、蒙古、越南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一比较就可以看出亚洲国家的印制水平明显不行。</p>
<p align="left">&nbsp;</p>
<p align="left">集邮活动进行了约有一年就被禁了。什么事一上了瘾,太过投入,就成了“谜”五迷三道的,连课上也偷偷摆弄。老师的理由是:要准备中考了。令行禁止,真个戛然而止。</p>
<p align="left">&nbsp;</p>
<p align="left">集邮活动进入了休眠期,成了业余的业余。</p>
<p align="left">我现在的水平是一年一本,到年底买本年册,看画。</p>50年前积攒的老票还在,一直在我兄弟处保存。偶尔翻动,每一套都有故事,哪一套购自何处,是跟谁淘换来的。又是好几年没见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3 9:15:44编辑过]

liuxiuhua 发表于 2012-5-22 22:03:00

<p>铁树开花其实并不难,十年以上的铁树每年都能开花,你们猜一下哪个是雌花,哪个是雄花。还有一张在防城港的东兴市的北伦河口照的1893年立的大清第一界碑和国门,还有一张是北海银滩。</p>
<p><br/><br/><br/><br/><br/><br/><br/><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2 22:04:13编辑过]

wangpei 发表于 2012-5-24 13:11:00

我妹妹的孩子在浙大上学,去看看他。又在上海看看我团知青,都嫌我呆的时间短——

wangpei 发表于 2012-5-24 13:38:00

我妹妹的孩子在浙大上学,去看看他。又在上海看看我团知青,这还都不让我回来呢——

wangpei 发表于 2012-5-24 13:41:00

<p>谢谢大家惦记!</p>
<p>&nbsp;</p>
<p>我妹妹的孩子在浙大上学,去看看他。又在上海看看我团知青,这还都不让我回来呢—— </p>

tiantou 发表于 2012-5-24 15:04:00

&nbsp; <br/>
<p>《舌尖上的中国》</p><br/>
<p>昨晚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的是《舌尖上的中国》以为是款美食节目,忽悠大家去吃吃喝喝。看过才知不然,讲的的是老百姓的日子,为取得食材而付出的艰辛,“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p><br/>
<p>【松茸】</p>
<p>香格里拉的原始森林里,卓玛娘俩忙了一季,每天十多个小时的忙碌去挖松茸。一种菌类,胖乎乎的、拳头大小、像个高庄的小蛋糕。这一季是两个月,过季后,松茸就消失在视野中,一直到来年。松茸藏在枯叶下的腐殖土内,不像普通的蘑菇一长长一片,娘俩平均要走一公里才能挖到一个。有时挖到后,看看个头不大,就回手掩埋,标记,待到十天八天后再来挖。到时,这小东西是不是你的也很难说,他人捷足先登了呢。</p>
<p>为防止他人的先发优势,走在先头的自然看到的就多些。所以乡亲们多是天不亮就起身上山进林子,先下手为强。这倒让我想起一景:当年兴凯湖春播时节,沿着往“凤凰德”的方向下地,排队走出营区,不少人加快了步伐,路旁有一线战备电话杆子遥遥的通向远方、沿途的枯树、矮桩也有一些,这些木桩的背阴面,在雨后都会长出蓬勃的黑木耳,猫腰采摘,一会就是一大捧,采摘季极短,几场雨后也就没有了。菌类中的蘑菇不大敢碰,知道有的有毒性,拿不准。那种“马粪包”算不算菌类,就是成熟后,一踩一股黄烟那种。</p>
<p>收获季节,商家在地头收购松茸,大大小小分作四十多个等级,而且随收随加工、打包、发运,6小时后就出现在日本东京的市场。收购价80元,售价800元(斤)。</p>
<p>那一季的辛苦,卓玛娘俩总共收入了5000元。</p><br/>
<p>几年前我在宣武门上班时,边上是“一品滇”菜馆,专做云南菜。那年春节带着老人逛完厂甸,坐在这里,要了一盘“松茸”价格不菲,约五寸的盘,好像是三四百元,奇香、松软,与众不同的味道和口感,真个不可多得。</p><br/>
<p>【打鱼人】</p>
<p>“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打鱼人的职业伴随着风险,颠沛流离于海上,有生命之虞。片子中记录的是南头三亚的渔船。鱼老板出海前还是要拜妈祖,一拜再拜,在海上、船头,四顾茫茫,还要拜。船舱内除了补给,空空如也。</p>
<p>一年只有半年的出海作业时间,今年已经跑了两次空船,几十天的海上作业,收获寥寥,空跑一趟就是数万元的亏损,二十来个船员的工钱怎么发?</p>
<p>船是越跑越远,船老板的心越来越凉。压力满满。比起暴风骤雨,这在配备了卫星定位系统、良好的通讯装备的大马力快船来说,风暴潮不算太难的事,抹头往回跑就是。可要追踪上鱼群,栏住他们,在这沧海茫茫中,谈何容易。</p>
<p>头照磕、神照拜,船老板紧锁的眉头。</p>
<p>又是一个燠热的夜晚,夜半聚光灯打得通明,终于赶上这一拨了,下网、起网,鱼满舱了,大型的马鲛鱼和幼小的鱼崽子。</p><br/>
<p>北面吉林查干湖上的渔把头77岁了,头顶猱头帽、身披羊皮袄、脚踏毡疙瘩,在冰面上张罗一年一度的“节”张灯结彩、放鞭炮、列队祈祷,老汉说,河神是要祭的,但老年间可没有这么多的“礼”。没有办法,当地要发展旅游,“开鱼”得整出个“节”得高高兴兴,那就披挂上身,给游客们演,美其名曰,挖掘文化遗产还要发扬光大。</p>
<p>热闹完了,还得干实事,定位、凿冰,冰镩子扬起砸下,洞穿厚厚的冰面,几公里长的网具顺流而下。出水时节到了,这是检验渔把头功力的时刻,这头网能上来多少鱼?还真给长脸,二三尺长的胖头鱼挤挤插插被栏在了网中,拉网出水,在冰面上翻腾跳跃,摊出一大片。为什么没有小鱼,都是一水的5龄以上的大鱼?渔把头说:渔网必须是6公分以上的网眼。谁都不能破了规矩。</p><br/>
<p>在龙江的湖边上也待了好几年。隆冬时节也在冰上干过,在摇曳的苇塘中,砍苇子,一人一架小爬犁,要把倒下的苇子捆绑归拢到宽敞的冰面上集合。冰面下的绿水莹莹,可从来就没有过破冰捕鱼的想法,总有一尺多厚,没那身行头,更没冰镩、网具。在冰下到有过收获,一次在水稻田“打冻方”加深、加宽旧“甬毛”冰下软泥中出土了一窝冬眠中的泥鳅,整整一大盆,还在辗转反侧中,回屋盐水清炖,好吃。</p><br/>
<p>【藕客】</p>
<p>这是打“麦客”这个词转来的。每年的这时候,麦客们从南往北,追着麦子的成熟区域给地主们割麦子,新世纪这个行当衰落了,机械化跟了上来,新麦客不再挥舞镰刀,而是驾着“康拜因”追麦子。很多同龄人不识洋文,但“康拜因”这个词都知道。</p>
<p>片中的“藕客”们来自安徽,皖地原来不仅产出小保姆。秋天,大水退了,藕客们结帮来到千湖之省的湖北,来到嘉鱼县,工棚里扎下。</p>
<p>莲花不见、莲蓬也不见,成片的湖塘枯枝败叶,水道蜿蜒纵横,撑着着小船,但没有“洪湖水 浪打浪”那般的美妙风情。藕客身着连体的胶衣胶鞋,手握大铲,在淤泥中挖掘,如同在乌漆麻黑的坑道内掘进,二尺多深,顺藤摸藕、曲曲折折,藕不可折断,怕灌进黑泥、坏了品相、掉了价。那塘泥有多粘稠,糊在大铲上甩都难甩掉,天亮干到傍黑,一身的黑泥往回赶,一船的莲藕艰难的拖拽回来。日复一日,在这烂泥塘里一干就是七个月。七个月!天天在淤泥中较劲,折磨人吶。我们当年滚在水田里,再久也没有超过连续两个月的时候。</p>
<p>藕客盼着涨价,藕价涨了个人的收入就高点,一年的主要收入,老人的药费、孩子的学费都指望这了。盼望着天转凉,不是下湖塘的不怕冻,是盼着城里人求暖和把家中汤锅支起来,点起了汤锅,就要煮藕!和李杜时代的卖炭翁不差哪里,千年了。</p><br/>
<p>八十年代我常去江城武汉,几次在“武大”住招待所,常在老师家里用餐,那时人还朴实,在食堂吃饭还要交点银子 ,与老师们也不见外,家常便饭,今天魏老师家、明天邓老师家。家家的餐桌上都有排骨炖藕这道菜,那地位可能和北方的饺子差不多,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p><br/>
<p>昨晚播出的是第一集,天南海北的食材,还介绍了浙江的春笋,只几个小时的保鲜期;还有云南一个小地方的火腿,腌制后挂在厅堂里三年,要通过霉变发酵才出来美味。自己看吧。</p><br/>
<p>央视纪录片频道22:00.。看得人都有了食欲,吃完这顿“夜宵”再睡。</p>

wangpei 发表于 2012-5-25 00:47:00

<p>沪游——</p>
<p>&nbsp;</p>
<p>http://player.56.com/deux_116433381.swf</p>

wangpei 发表于 2012-5-25 01:08:00

<p>上海知青广场——</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共和国不会忘记——</p>
<p>&nbsp;</p>
<p>http://player.56.com/deux_116433538.swf</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5 1:12:48编辑过]

tiantou 发表于 2012-5-25 11:30:00

&nbsp;
<p align="left">【本周】(50)</p>
<p align="left">&nbsp;</p>
<p align="left">● 美国对孔子学院发难。要求全美孔子学院必须申请美国认证,才能在其所在大学开展教学、有关老师要重新获得签证等等。</p>
<p align="left"> 随着中国国际交往的日益广泛,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急剧增长。从2004年开始,借鉴英、法、德、西等国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取名为“孔子学院”。截至去年8月底,各国已建立353所孔子学院和473个孔子课堂,共计826所,分布在104个国家(地区)。各地孔子学院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和文化活动,成为各国学习汉语言文化、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场所。</p>
<p align="left">中国人走得越来越远,手伸的越来越长,与外族的摩擦就越来越多。本周我同胞被抓了又放的还有朝鲜和远处的尼日利亚。经济的、治安管理的、意识形态的原因。咱这不是也在清理“三无”外籍人吗。</p>
<p align="left">&nbsp;</p>
<p align="left">●在沈阳开往北京的D8次列车上,北京交响乐团俄罗斯籍大提琴首席奥列格将双脚放在前排女乘客的坐椅背上,引起女乘客强烈不满,要求他将脚放下。之后奥列格不但未改正行为,反而爆出粗口,用中文辱骂该乘客。这一过程被其他乘客录下视频在网上转发,引起公众对奥列格的强烈批评。事发后,北京交响乐团认为奥列格的行为严重损害了乐团的声誉,并依据乐团有关规定和聘用合同相关约定,决定对奥列格予以除名。</p>
<p align="left">谋生不容易,况且还是背井离乡的。都干到了首席,那琴艺出类拔萃了,但文明礼仪还是差点,几十年的音乐陶冶,走南闯北到了古老的国度,汉语还没过关,京骂学了不少,近墨者黑,可见在那圈里混的也有不少的“坏鸟”臭了“口”。</p>
<p align="left">北京交响乐团干脆利落就把人给开了。想想也对,为乐团生存考虑也是为听众考虑,只能这么做。你想这要是听众在剧场正陶醉在优美的旋律之中,陡然想起那双臭脚,够有多膈应。唯美的高雅人士大概不在乎,但在乎的人恐怕也不少,你这德性,我还花钱去捧你的臭脚,我有病。</p>
<p align="left">艺人的德性有关票房,在先的刘晓庆等。这回奥列格载了,德性和票房或是个人的饭碗哪个重要?都重要</p>
<p align="left">拉一曲“天鹅之死”吧。</p>
<p align="left">&nbsp;</p>
<p>●&nbsp;&nbsp;&nbsp; 宜宾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副市长谢杰称,宜宾机场将迁至宜宾市西北11公里处的翠屏区宗场乡进行重新修建,并命名为“宜宾五粮液机场”,机场预计建设工期为3年,到2020年预计旅客吞吐量将达到80万人次,飞机起降量达到10000架次。</p>
<p>金钱力量的又一次显现,出了钱就可以让对方更名改姓,宜宾的政府不嫌丢人、酒厂财大气粗出头露脸的招摇、争名于市本就是商家的嘴脸。去年清华大学斯文扫地"真维斯"上楼!是校门内的事,宜宾一地被这酒厂绑架,被南来北往的过客数落。三年后,真能名正言顺随了酒厂的愿?未必。</p>
<p>&nbsp;</p>
<p>●由梁晓声创作的电视剧《知青》已经完成。26日将在央视一频道晚间播出。 该剧45集。</p>

wangpei 发表于 2012-5-25 11:53:00

&nbsp;
<p>● 美国对孔子学院发难。要求全美孔子学院必须申请美国认证,才能在其所在大学开展教学、有关老师要重新获得签证等等——</p>
<p><strong>看来孔子学院的日子也不大好过。</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在沈阳开往北京的D8次列车上,北京交响乐团俄罗斯籍大提琴首席奥列格将双脚放在前排女乘客的坐椅背上,引起女乘客强烈不满,要求他将脚放下——</p>
<p><strong>当时,其他乘客没啥反应。</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nbsp;&nbsp;&nbsp; 宜宾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副市长谢杰称,宜宾机场将迁至宜宾市西北11公里处的翠屏区宗场乡进行重新修建,并命名为“宜宾五粮液机场”——</p>
<p><strong>政府,企业,个人三种利益集此大成。</strong></p>
<p>&nbsp;</p>
<p align="left">●由梁晓声创作的电视剧《知青》已经完成。26日将在央视一频道晚间播出。 该剧45集——</p>
<p><strong>6年级以上的同学可以看看。</strong></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5 15:24:20编辑过]

wangpei 发表于 2012-5-25 11:55:00

&nbsp;
<p align="left">谢谢小草同学!</p>
<p align="left">&nbsp;</p>
<p align="left">感谢你每个周末都会想起我们这群发小同学,尽管那是很久以前的故事!</p>
<p align="left">&nbsp;</p>
<p align="left">无论是什么样的信息,对于我都是珍贵的,&nbsp; 因为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总会有一缕清流</p>
<p align="left">&nbsp;</p>
<p align="left">从遥远的童年淌过来,那就是你送过来的每一条关注及信息!&nbsp;我都很好的珍存在育新校友</p>
<p align="left">&nbsp;</p>
<p align="left">的档案里 。谢谢你老同学,给以我们的这份惦念!这份关注!</p>
<p align="left">谢谢这份里档案里的每一个同学,让我们永远保存那份纯真的记忆!</p>
<p align="left">&nbsp;</p>
<p align="left">育新学校5年级1班</p>
<p align="left">&nbsp;</p>
<p align="left">于静江</p><br/>

wangpei 发表于 2012-5-25 12:05: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微斯人</i>在2012/5/17 11:54:00的发言:</b><br/>&nbsp; <br/>撒“老北京网” , <br/>收获童年记忆一片。 <br/>“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br/>(仿苏轼&nbsp; 如梦令) <br/>为向“育新”传语,人在世界各地。 <br/>别后有谁来?苍颜白发无助。归去 归去,网上一片笑语。 <br/>愿诸君: <br/>(借陶渊明“归去来辞” ) <br/>“引壶觞以自酌,眇庭柯以怡颜,依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br/>“乐夫天命复奚疑。” <br/>祝: <br/>育新精神永存。 <br/>同学会永驻。 </div>
<p>热烈欢迎新同学!</p>

tiantou 发表于 2012-5-25 15:33:00

&nbsp;
<p>&nbsp; </p>
<p>【艺人不老】</p>
<p><br/>&nbsp;</p>
<p>昨天听了一耳朵:发明电视遥控器的那位过世了,是谁、哪国人、叫什么,没记住。</p>
<p><br/>&nbsp;</p>
<p>电视常常没什么好看的,有一百多个台,有了遥控器,人还是挺辛苦,要没完没了的换,每晚上总要逛几圈,虽然不是每站都停,逛到自己都累了只好关机起身。</p>
<p><br/>&nbsp;</p>
<p>昨晚有好几台文艺晚会,大型的是纪念毛的《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70周年,角们都来放歌或露面。</p>
<p>另一台是《李谷一从艺50周年专场》闪现到眼前时李正在那曲《乡恋》中,这曲是她的保留节目。说女士宝刀不老好像不大对劲,但不知道的台上的她,三四十岁也有人信,当今的化妆术了得。</p>
<p>一曲《乡恋》成为艺术史上的话题,纪录片《长江》中的插曲,那江上的一条支流绕到了王昭君的家乡,歌之,怀念这个悲剧的女子。文艺是服务于社会的、曾相信它有改天换地的力量,靡靡之音或可亡国灭族。于是曲儿遭禁,历史的惯性。李本人的演艺生涯中如此也有了一曲低潮的哀歌。</p>
<p>50年了,到今天还能开个人的专场,还能维持较高的水准,难得。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李刚出道时就起点不低,那时她出演的湖南花鼓戏《打铜锣 补锅》还被排成了彩色戏曲片,我文革前在劳动人民文化宫看的电影,内容忘了、旋律忘了,只记得活蹦乱跳的演员满台转。多少年后,她改唱歌了。</p>
<p>其实我不喜欢她的戏和她的歌,听完半曲《乡恋》就过了。</p>
<p><br/>&nbsp;</p>
<p>央视在播出《大鲁艺》整出那么多老人来温故知新。都是当事人呀。活到今天都是百八十岁的,再年轻的学员也得十多岁进鲁艺的校门。饰演白毛女的王昆90了,“黄世仁”97岁,王晓棠、于洋白发飘飘。“江jie”于蓝90多了,谈吐明快,几十位演艺界的名人们银屏亮相,多少年都没有信息了,人还在吶。</p>
<p>回顾峥嵘岁月,老人们异口同声《讲话》为工农兵大众服务指出了文艺的方向,一代人这么坚定的走下来,一批人才、一批作品,至今耳熟能详。文艺兵回忆起《白毛女》演出的盛况,配合了土改、农民的觉悟、高涨了士气,谁又能否定文艺也是武器,在历史的某一阶段发挥了奇效。</p>
<p>想听老调的,还得听老人们,老人不跟风,不会老变调,与时俱进。</p>
<p><br/>&nbsp;</p>
<p>50年、70年就是人的一生。鲁艺出来的老作家周立波写了《暴风骤雨》记录了东北元茂屯土改的日子,新中国的缩影。同期出自鲁艺人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白毛女》这三个本子都获得了“斯大林文学奖”。合作化时期,周立波回到湖南家乡继续书写了《山乡巨变》。真个暴风骤雨、真个山乡巨变!今日谁人评说?</p>
<p><br/>轮到了沪人周立波,没见他写书,见到他台上“清口”在评说世界。估摸他的年龄也或许读过《讲话》为工农兵服务的路子可否遵循?票房就是大众。上海美琪大剧院里没有工农兵,电视机前肯定有。</p>

wangpei 发表于 2012-5-25 15:38:00

<p>看老田写-糖纸-邮票-有感——</p>
<p>&nbsp;</p>
<p>小时,在老田那,见过成版的新糖纸,我晕菜!</p>
<p>前几年才听老田说,他们一个老邻居是印刷厂的。</p>
<p>&nbsp;</p>
<p>那阵儿兴走着回家,集邮公司必去,我就是隔着柜台看不清邮票细节了,才发现了自己的近视。</p>
<p>集邮公司斜对面是当时的友谊商店,我们还想进去,人家不让。</p>
<p>&nbsp;</p>
<p>&nbsp;</p>

wangpei 发表于 2012-5-25 15:59:00

&nbsp;
<p>老田刚迁入现在住的大“haosi”时,那电视就没遥控器。我说你整个有遥控的,不是方便点儿吗。后来好像换了台老家那边出产,有遥控的。现在看来,更麻烦。</p>
<p>李-值得肯定的是从《乡恋》开始,到后来成立“中国轻音乐团”,突破了当时的某种桎梏,以至“通俗唱法”及“轻音乐”横扫中国,大家耳目一新。</p>
<p>6.1班苏同学的老爸,5.1班叶同学的老妈均毕业于“鲁艺”(育新同学的家长里,可能还有),后来中国文联分房时,前者还照顾了后者一把。为此,我约他俩见了一面。</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5 21:00:15编辑过]

tiantou 发表于 2012-5-25 16:11:00

<p>糖纸的一版,约北京日报半版那么大。通常玻璃纸比普通纸的是不是还高极一点。我那整版的糖纸是玻璃纸的,上面印着神气活现的米老鼠。这种糖吃没吃过,都不记得了。</p>
<p>&nbsp;</p>
<p>那时没有版权的概念,大人们也明知这米老鼠是美国佬的东西还能印出来,米老鼠的小人书,好像看过。</p>
<p>&nbsp;</p>
<p>那糖纸是跟邻居虞家的姐姐换的,我去买了好几张花花绿绿的“电光纸”刻剪纸用的,好像是一张换一张,我还觉得以小换大,我值了。</p>
<p>&nbsp;</p>
<p>糖纸拿到学校臭显,也确实是独一份,最后流失到谁的手中?反正文革前我一个纸片都没有了。</p>
<p>&nbsp;</p>
<p>那天看到同学展示的剪纸,我许多年前还在旧书里见到一张,是我的作品“小孩点炮竹”,想找还是能够找到了的。</p>

wangpei 发表于 2012-5-25 19:12:00

<p>大家何处去?</p>
<p><br/></p>

wangpei 发表于 2012-5-26 20:27:00

<p>建议6-2中午去木樨地,大家一起吃个饭,然后唱歌。</p>
<p>——届时,将有同学们应该喜欢看的,一般人又不愿看的书分发给各位。如何?</p>
页: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