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V0 q9 n4 U6 ?
【集邮】 % V: @! Y+ A" ?; p3 r8 n, M4 C) q
. r3 |' _5 b0 p, c; ~
集邮发生在五年级时,5.1班的群体活动,持续了一年。四年级时攒了一段糖纸,评价是:时间花了、意义不大。老师就倡导了集邮活动,这个高雅、方寸之间能长知识。 ! f% h" \0 w, x; H1 g
关键还是学生的课业负担不重,业余时间除了操场活动,再有是看课外书,看字书不像看小人书那么喜闻乐见,到了高年级小人书的吸引力已然不大,看字书尚未蔚然成风,只是安排在晚自习和下午的课余时段。不能让学生们游手好闲。 + s& f2 h# z b9 x' z
号召只是老师的一句话,但响应者众多。回家就去翻旧信封、找邮票,没有的就跟家里人着急,让家长帮着去找。
3 _1 J) K/ Y! I; [1 \$ i% t那时邮票不是稀罕物,谁家不寄信啊,集邮的不多,废信封旧邮票就跟烟盒似的,有要的,就有给的。当时的邮票分为“纪”和“特”两个系列。花花绿绿到也漂亮。还有一种“普票”没人攒。 $ @# V8 I+ U8 v9 c1 {, _% F* O
要说蕴含的知识还是真不少,大的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古今中外的都有一席之地。学校学历史、地理,通过邮票认识了不少的东西,至少是加深了印象。比如古代四大科学家,祖冲之、张衡等,他们的贡献还是先于课本在邮票上了解到的。梅兰芳舞台艺术,“梅八出”,他的主要代表剧作都历历在目,《挂帅》威风凛凛,《生死恨》哀婉缠绵,虽然至今也没看过几出梅戏(片),但俊美的扮相还是烙印在脑海里。“黄山”“菊花”都是20张的大套票,自然是美不胜收,都想能攒齐一套,但几张高面值的始终没能找到。 4 Z5 k& P( ?* y! D) T9 Z2 J' y
& {" p+ g/ @- K1 Z' p7 n
集邮的大本营在王府井的“集邮公司”住南城的同学周六下午回家经常拐个弯就可以参观选购,颇令我羡慕。周一上学就带回漂亮的邮品和有关集邮的新信息,我听着都新鲜。
% O$ e( w7 y5 [0 K3 I学生没钱,到集邮公司去买新票和“盖销票”的毕竟不多。通常都是攒信销的邮票,就是在旧信封上剪下用过的邮票、泡在水里、与信封剥离、小心洗净邮票后的胶水,出水晾干、压平。要是有同样的若干张,就要挑选出品相好的一枚留存。所谓品相好主要是那邮戳盖的是地方,最好只盖一个小角。但邮局的工作人员往往顾及不到集邮者的心情,常常盖成了大花脸。所以一套邮票中个个都是好品相的着实不易。
" I# u: u: e0 J# x X别看是信销票 ,有的同学也满珍重的。还买来镊子、放大镜,票不能过手,要用镊子摆来摆去,那放大镜用来观察票面,如果,哪怕是掉了半个“齿”也归属于残票。
$ R: ?4 g I/ M- [ F多余的邮票,有的是真正多余的,有的是某大套票中自己仅有一张、两张,没有信心将它配齐,或者说不喜欢这个题材,跟打麻将似的,光收“饼”不要””条”出手与同学们互通有无。交换邮票可是个费事、耗时的活。 ' C9 y6 M1 m# c# t6 l- c+ o6 S: R
绝不是一张换一张那么简单,还是价值规律调节着市场。邮票除了品相之外,基本是大面值的邮票就身价高,一张可以换多张、换几套;其次是稀缺性、哪怕是低面值的,如果不好找,那低面值的可以直接交换高面值的,这种情况较少。通常高面值的同时也是稀缺品种,三毛以上的面值、5毛2的都属高面值,那时再高的面值我们这个档次的集邮者都拿不到的,如“元”级的小型张一类的,就没见过谁出手过。
5 [+ H& Z& Y6 W! p) H- z A交易是物物交换为主。一张换一张或换几张,要两情相愿,互有所需、看上眼。但背后还是价值标准。当时集邮公司卖出的盖销邮票,就是新票直接盖戳那种,文革后这类邮品不见了,邮票公司为了挣钱,全卖新票了。盖销邮票的价格是新票的三折。如果一套新票数张总邮价是7毛,那盖销票的这套售价就是2毛1.于是我的这套信销票的出手价就是以此为参考价,如果品相好,交换价格大体也要接近2毛。 , ^9 V1 Z1 I& E4 N" }& E
有没有直接用现金交易的?可能有,我没遇见。在情理上当时有种感觉,好像涉钱的交易就沾边投机倒把了,尽量的避免。物物交换一方不中意对方的邮票,或交换中出现了差价,差个三分、五分的,有的就算了,会有斤斤计较的,三分五分也不是小钱,一包大米花呢!
! l7 u3 a9 M3 u我个人最初的商品交换就打这时候起,双向的,不是小摊上的钱货交易;变动的,不是明码标价,要讨价还价、受供求制约的。 , @/ m8 s. N" W/ O
不记得和女同学交换过邮票。如果有,她们可能也是小打小闹的。 4 {0 ?1 U+ q& R4 s8 f$ O- t1 L! b/ _
6 @9 k2 X: {/ p9 ]6 N全班同学谁的邮品最好?当属王波。 ; P0 w; E# I2 l
集邮后不久,王同学就从家搬来一本大邮册,长方形大开本蓝色的封皮,至少10页以上,有砌楼的一块墙砖那么厚。当时多数同学的装备简陋,两页一本的小册子,阔点的四五页,更多的同学是自已动手制作集邮册。我就是看了同学的本本,回到家中用了一个周末的时间自制了一本,8页,每页反正面各四行,每行可以插三、四枚邮票。材料用的旧挂历和透明纸,尺子+剪刀+胶水就大功告成。这集邮册和内存的邮票至今完好。我也曾问过王同学,他说他那大本子也保留了下来。文革破四旧管不了太多的事。 $ s) ?. v N! h& O" y! R# o2 l/ ~2 z2 R
王同学的邮品肯定是上辈人的积攒。我记得主要是体育内容的邮票,而且是外国邮票为主。青少年都是体育运动的爱好者,60年代,国内是兵乓球热、体操热、田径热,同时代中国运动员水平不低。一个赛事就出上一套邮票,但比起人家国外的“体育票”咱国家的规格小、色泽差。国外是大张的、设计动感、张扬,尤其是各国的奥林匹克系列邮票,那时这项世界的赛事还不带中国玩,我们的邮品自然没有这个选题,更不去宣传奥林匹克精神和五环标识。我们是从外国邮品中早早的就识得“五环旗”比认识“奥迪”要早几十年。 / |, r7 C; h+ Q4 e- U- ^1 Q1 a
0 {' [* Z& Q2 B4 P
集邮主要是个人行为,各攒各的。但也有成立小组的,二三人一道攒。我们的小组就是三个人,包括老培,但第三个人是谁,忘了。我们仨的邮票都放在一起,没选过组长,但集邮册老培掌控,也是老培说了算,有次我看着王同学有套票不错,想要交换过来,可老培说没意思,不肯交换。他当时见识广,还经常去集邮公司倒腾。
g- C: O( ?- K% b为筹邮资,周末的放学和返校,大家都腿着,一个月就能攒一块钱,我记得我先后几次贡献了好几块钱,交给老培去集邮公司购买盖销票。那时我花钱都不大会,除了大米花、糖酥豆,都没想到还可以买些别的。 ! c0 N" g7 @. _' A; s2 l$ Y G
65年的那个寒假,老培还到我家看到了我自制的集邮册和邮票,那个寒假前后我的邮票有了新的来源,老妈经常给我拿回一袋袋的旧票。我听说她是工业信贷局的,就坚信她那有信,有信就有邮票,在我的催促下,果然票源滚滚,水盆里经常漂着纸片、玻璃上贴着出水的邮票晾干。而且还有不少大面值的票,这都是一般平信用不上的,曾经还有一连四张5毛2的蝴蝶票。其中的三张那次被老培拿走了用于交换。忘了什么原因,那年寒假后开学,我们的集邮小组散了,各自分到些邮票,单干了。
8 i+ r4 U! s" @+ `那一年好像我的小姨夫刚刚进入我们家门,我抓着他去了趟王府井东华门大街南侧的集邮公司,那是我头次去。展厅不大,但方寸大小的展品琳琅满目,大开眼界。我记得清晰的是梅兰芳的贵妃醉酒小型张,好像是放大版被镶在镜框里悬在方立柱上,面值是3元,觉得真贵。那次我舒心了,一次买了5套盖销票,花了3块多钱,东德、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的,那套狗票我眼红了多日,王同学的邮册里有一套,保加利亚的,3毛8买进,最贵的一套是8枚一套的匈牙利童话故事邮票,7毛2。当时的一个说法是最好的邮票是匈牙利的。那时的小孩26个字母还是认得,匈牙利文不识,但该国邮票背后都有五角星的水印。cccp是苏联邮票的标识,外国票中,苏联的多些。朝鲜、蒙古、越南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一比较就可以看出亚洲国家的印制水平明显不行。
8 l5 ]1 H' y# D2 Y7 P5 d; }( @ : {; ~: V) X2 E' u' A, ?: [3 z; b
集邮活动进行了约有一年就被禁了。什么事一上了瘾,太过投入,就成了“谜”五迷三道的,连课上也偷偷摆弄。老师的理由是:要准备中考了。令行禁止,真个戛然而止。
- K$ J4 G5 {: `# ~8 |. D 0 K& t1 i; R; X- R
集邮活动进入了休眠期,成了业余的业余。 ( n( {5 i* ~; h }) H4 O; Z0 N2 V4 p
我现在的水平是一年一本,到年底买本年册,看画。 50年前积攒的老票还在,一直在我兄弟处保存。偶尔翻动,每一套都有故事,哪一套购自何处,是跟谁淘换来的。又是好几年没见了。
% j# o" l* |+ N5 @: k4 A( T[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3 9:15:4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