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那个年代的外国专家
<br/><p>那个年代中国有外国专家么?还真有。</p><br/>
<p>先说越南专家,别不信,那时中国确实有越南专家。</p><br/>
<p>小时候赶上了文革,接触过越南人,大体是这么几类:一是越南专家(越南专家?不信吧?呵呵)及其子女,二一类是留学生,三是越南归侨(虽然是华侨,但提到越南,也总把他们往那边算)。</p><br/>
<p>我们小学就有他们的子女,这个后面说。</p><br/>
<p>当年北京出版许多外文图书,也包括越文,翻译当然都是中国人,包括学越语的大学毕业生、越南归国华侨等,但从翻译流程来说是这样的:中国人翻译—外国专家改稿—中国专家定稿,大致如斯。</p><br/>
<p>道理么,毕竟外语不是中国人自己的母语,所以翻译出来的东西必须由外国专家改稿,但往往外国专家矫枉过正,有些重要、关键的地方,他/她可能给改没了,所以还必须由中国专家定稿,这大致就是翻译流程的由来。</p><br/>
<p>越南是个战争频繁的国家,一直打仗,聘请的越南专家也大多在中国定居了。记得学校里有个小女生,她爹就是越南专家。这专家长得白白净净,有点像康泰(以前上影的老演员),当然个子没康泰高。还找了挺漂亮的上海籍女翻译当老婆,生了个女孩,自然也很漂亮,就是这个小女生。</p><br/>
<p>文革期间,那时各单位都兴放内部电影,那越南专家经常从越南大使馆弄些片子,故事片、记录片之类,我们一帮孩子也常混进去蹭电影看。我最爱看越南的记录片,打仗的,而且是真刀真枪。记得那时还经常看越南画册,其实全是中国替他们出的。</p><br/>
<p>等越南统一后,中越关系就不行了。那个越南专家也渐渐不被当同志加兄弟了,大概1979年前后,举家迁到了法国。后来有人出访法国,说是看到他们一家在巴黎办了家餐馆,那漂亮姑娘收银兼跑堂,干得很辛苦。</p><br/>
<p>大概90年代中期,那姑娘又回了趟北京故地重游,样子挺朴素的,甚至显得土气,默默的不太讲话,看人的眼光很柔和,但能看出劳作的辛劳所留下的痕迹。想当年那么活泼、漂亮的小姑娘……,叹。</p><br/>
<p>小时候,附近一学校有许多越南留学生,男女都有,学的是土木建筑。当时中国无偿为他们提供一切学习条件,但配发的服装特土,一身蓝色涤卡中山装,男的还戴一顶人民帽。问题是这套行头中国人穿吧还能穿出个味道,那越南人怎么穿怎么不成样子,黑黑瘦瘦的越南人,配上肥肥大大的衣服,看上去总是松松垮垮的。</p><br/>
<p>越南男的就不说了,但越南女的还可以吧?三围啥的还是很迷人的,但一到冬天,照样看不出线条来。其实越南女人穿上三婆衫或类似旗袍似的越南国服,衬的那小身条子凹凸有致,还是相当诱人的。</p><br/>
<p>记得越南男留学生还跟我们玩弹球儿,一弹倍儿远,惹得我们惊呼一片。</p><br/>
<p>再说越南归国华侨,我同学里有几位。有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哪国华侨就像哪国人。比如印尼华侨长得像印尼人,缅甸华侨像缅甸人,日本归侨像鬼子。越南归国华侨长得真很像越南人。通常两口子都是归侨,他们在家里讲越南话。</p><br/>
<p>记得那时放过一个原版的越南故事片,好象是孩子协助民兵抓特务的,具体情节早就忘个球的,当一个越南小P孩高喊“抓特务”好象是“抓轴哎!”(越语),后来我们就把一个越南归侨的孩子叫“轴”,主要是觉得音节比较好玩。有个现象挺有意思,东南亚男人公鸭嗓儿比较多,相当于咱们这里正处于变声期的半大小子的嗓音。</p><br/>
<p>尼克松访华后,特别是七十年代中后期,中国与外国的关系有些解冻,许多华侨纷纷出国。去香港、澳门的比较多,也有去美国、欧洲、日本的。</p><br/>
<p>别看当年中国政治环境比较严酷,但反馈回来的信息是他们反而不太习惯了,主要是对外国生活的高节奏不适应。</p><br/>
<p>好玩儿的是,这些人的子女出去后,怎么也改变不了在中国养成的饮食习惯——可能年岁大的网友还记得以前有个电影,叫《一个美国飞行员的故事》。那里面演美国飞行员的我就算见过吧。他们兄弟几个去美国后,最喜欢的早餐竟然是油条、豆浆(好象住的附近有唐人街)!他们的老妈是个定居中国的美国人。演过《邻居》里那访问过延安的美国记者,她有句操着半生不熟中国话的台词:“在延安,就是没有这么多的菜”:)</p><br/>
<p>老太太特爱中国,后来嫁给了中国人,就在中国定居了,当英文专家。</p><br/>
<p>这美国老太太工作特认真,改稿时经常把稿子改个满版花,一帮怀恨在心的翻译有次借着愚人节合伙捉弄了她一回:把狄更斯的一篇东西改头换面,时间地点人物全换成了中国发生的事。结果老太太不知是计,也给改了个满版花。后来有人揭穿了把戏,大家爆笑——这是听同学说的,真假不知。</p><br/>
<p>不过想想人家改的也有道理,你要是拿“之乎者也”的那套八股来写年终总结,估计也会被领导骂得狗血喷头、改得面目全非,这里有个时代因素,因为语言是变的。</p><br/>
<p>再者,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据说肖伯纳曾经评价英国和美国,称其为同一种语言分隔的两个国家。</p><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0 11:19:47编辑过] 那时候的主题词:南越、越共、阮文追......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身不由己</i>在2011-11-19 23:11:00的发言:</b><br/> <br/>
<p>那个年代中国有外国专家么?还真有。</p><br/>
<p>先说越南专家,别不信,那时中国确实有越南专家。</p><br/></div>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9f9f9">那时候很多外国专家,最多的应该是中央编译局、还有外文局等,“文革”中当然主要是翻译毛选和毛主席语录什么的;其中不少都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类似马海德、路易艾黎之类的。</font></p>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9f9f9">越南留学生我爸他们文化部也有,我小时候跟他们玩的还挺好的,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我叫他连叔叔的,还教我说简单的越语,什么“珠帘满怀”、什么“但别”等等。后来他们就回国了;南越解放、南北越统一时,我还激情满怀地给人民日报写了篇文章回忆这段故事以示庆祝。没想到,很快就不拿咱们当“同志加兄弟”了,当然我的文章也就“泥牛入海”了,紧接着就自卫反击战了!</font></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郭大誌</i>在2011-11-24 21:55:00的发言:</b><br/>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9f9f9">那时候很多外国专家,最多的应该是中央编译局、还有外文局等</font></p></div>
<p> </p>
<p>七十年代到北影厂学工,常坐16路,北下关站经常上来坦桑尼亚的黑学生,这帮人是在北方交大接受培训的,以便学成回去后去管理坦赞铁路的。</p>
<p> </p>
<p>黑学生总是穿得花花绿绿,下着裤脚拖地的喇叭裤。身上那个狐臭味儿哦~~~真他妈的钻鼻子:)</p>
<p><br/> </p> <p>讲个坐16路的笑话:</p>
<p> </p>
<p>北京售票员报站名跟含着一口热豆腐赛的含混不清。一天,16路车到站后一外地乘客因听不清“热豆腐”在说什么,就把着车门探头看站牌。乘客下完了,那“热豆腐”一按汽门,咣荡一声关了车门。忽听得车外一阵痛苦而愤怒的咆哮,扭头一看,那外地老哥齐脖子根脑袋被夹在门外,四肢以及身体痛苦而奋力地扭动着,活像伸头被夹住脑袋的王八。这老哥两条胳膊使劲拍打着车门,并伴以两脚猛踢,车门砰砰乱响,但那颗头颅就是拔不回来,全车笑翻...... </p>
<p> </p>
<p>哈哈!</p><br/>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草长鹰飞</i>在2011-11-20 10:12:00的发言:</b><br/>我们小时候粗俗,私下里管这种帽子叫 压蛋帽儿。 </div>
<p> </p>
<p>哈哈,跟鸭舌帽挺比兴:)</p> 我们小时候粗俗,私下里管这种帽子叫 压蛋帽儿。 <p> </p>
<p>就是毛太祖常戴的那种帽子,其实跟解放帽没啥区别。</p>
<p> </p>
<p>啥是解放帽?就是65式军装那种帽子。</p>
<p> </p>
<p>呵呵</p>
<p> </p>
<p> </p><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0 11:05:59编辑过] <p>怯怯问一句:人民帽是个啥样子,盼楼主详解。</p>
<p> </p>
<p>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