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七)
<font face="Verdana"><font face="Verdana" size="3">(七)<br/> 每年从端午节到中元(旧历七月十五),前海就成了京师内城的第一胜地。北京的天气,就全年来说还算宜人,但夏天漫长而炎热,单是酷暑烤人还好说,伏天的闷热蒸得人喘不上气来,实在是还没有空调电扇时代的人受不了的,于是什刹海就难怪要“士女云集”了。来这里一是为了避暑消夏,二是为了品尝土宜,当然,品尝土宜的时间段仅限于临时市场开设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br/> 提起什刹海的吃食,真可以说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但取材方便,而且深得水的风韵,即使写篇万言大作也难以尽述。解放后的什刹海一片净水,连河草也打捞的干干净净,虽然养鱼且专门设立管理机构——老百姓叫他们“查河的”,且稽查甚严,也屡屡见过捕鱼,可始终不知鱼到哪里去了。《帝京岁时记》说“帝京莲花盛处,内则太液池,外则城西北隅积水潭。植莲极多”,因此“都人结侣携觞,酌酒赏花,篇集其下”。还说京城的莲藕分为两种,太液池的为果藕,莲子“嫩而鲜,宜承露,食之益寿延年”,而什刹海的为菜藕,“菜果皆宜,晒粉尤为佳品”,莲子“坚而实,宜干用”。此外还有“鲜菱角、芡实、芡菇、桃仁,冰稗下酒,鲜美无比。”这里所说的就是夏季什刹海最重要的吃食保留节目——冰碗了。严淄生《忆京都词》说“宴客之筵,必有四冰果,以冰拌食,凉沁心脾。”冰碗的原料取自河中,新鲜莲子、鸡头米、菱角、藕(有的则配以桃仁、杏仁等)放在小碗里以冰镇之,加上白糖青红丝,又凉又脆又甜又鲜,大可开胃醒酒,不过解放后便消失了,不知道消灭这个怎么和建设什么主义有哪门子关系。<br/> 什刹海的几乎所有出名食品都讲究一个鲜字。除冰碗外,还有纯正的八宝莲子粥和荷叶粥,其中荷叶粥是把上好的粳米熬得粘呼呼的,然后把荷叶置锅中盖上盖离火闷,使荷叶的香味完全融合在粥里。附近的老百姓也十分喜爱这样的吃法,不过据老人说,是要先把一片菏叶放在锅里,倒入热粥后再盖上一张,然后盖锅盖闷,这样味道更浓。有了这些吃食,加上水面徐徐的清风和微微的荷香,真是“柳碧午亭暗,荷香暑坐深”,夏季的酷暑便可以暂时忘记。这的确是北京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难怪清朝的严辰回到南方老家后,回忆起在京生活,感慨良多,写了很多《忆京都竹枝词》,一面发牢骚一面无奈地忆旧,其中一首道是:“忆京都,赏夏绿河湾。冰果登筵凉沁齿,三钱买得水晶山。不似此间蒸溽暑,纵许伐冰无处所。”<br/> 什刹海的吃食主要分布在北岸和大堤,特别是西岸的荷花市场一带。北岸有一座会贤堂饭庄,早已是民居了。我小时多次为这座精巧的建筑物惊奇,为什么在平房中会有这么一处二层小楼呢?后来才知道是个饭庄子,而一翻资料更是惊叹,其几十年前在北京城的地位实在是太重要了。《燕都丛考》记载,会贤堂原在前海南岸,而这里原是张文襄公的家祠,没有楼。张府厨子僻为饭庄后,张之洞与之换房,且“筑堤通湖南”,生意随之兴旺。第二种说法是《道咸以来朝野杂记》所云,这里原来是礼部侍郎斌儒私邸,光绪末辟为饭庄。<br/> 从旧时文人描述和老照片中可以知道,会贤堂门前飘扬着京式饭庄幌子,精致小楼掩映于水滨的绿柳浓荫之中,地利独一无二。栅栏后有大铜牌子,上镌会贤堂饭庄字号,并有“包办满汉全席”、“供应应时小卖”的条幅。进门影壁前是养着太湖石的巨大太平水缸。小楼西侧有几进的四合院,后来成为卫戍区宿舍,小学是常进去上小组,印象院里房子做工细致,画栋雕梁。和当时京师的绝大多数庄馆一样,会贤堂也是经营山东风味,不但用料讲究,技艺上乘,而且逐渐为适合国人口味不断改进,再结合河鲜特产,因此很快出名气冲天,加上附近达官贵人宅第云集,所以马上驰名京师。当朝显赫经常来此宴饮,许多重要的国务活动、私下的交易甚至龌龊的勾当就是在这里完成的。<br/> 在近代历史上,会贤堂的确有着重要的位置。这里的华丽轿车络绎不绝,摄政王载沣多次在这里召开集会商议挽救王朝的残灯末庙,溥仪和内务府大臣宴请民国总统徐世昌也是在会贤堂。很多文化界名人诸如梁启超、王国维、钱玄同、胡适之等都在这里留下过足迹,艺术界的“大腕”也时常来此,或唱堂会或聚友小酌,于是在游玩的人群中经常会发出“看梅兰芳!”“看杨小楼!”的惊叹之声,翁偶虹老人在《北京话旧》中曾经对此有过详细的描述。对吃食极为挑剔的梅兰芳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会贤堂“夏季另有掌灶的,水平和泰丰楼一样。因为它是一个消夏胜地,临河一排旧式的楼,可以凭栏赏荷,什刹海岸边高柳静垂,蝉声聒耳,湖中红莲清香远送。吃炸笋鸡、新鲜的莲蓬、菱角、嫩藕,喝点陈黄酒,甜点心也好,琥珀莲子、枣泥酥盒都异常可口……”<br/> 会贤堂最为辉煌的年代是清朝末到北洋政府退出北京、民国定都南京的一段时期,那时候,门前云集的,先是官员的绿呢大轿和有身份的人物带着他们梳大把头的福晋格格或学着西洋人卷发的夫人、姨太太、大 小 姐的红围子大鞍车,后来便是四轮双马、挽具金银闪光的西式马车和被今天称为老爷车的福特和梅塞德斯轿车。当然也一直有漫步而来、一看就知道非官员也非布衣的人物。虽然光顾会贤堂的恐怕没有粗布衣短打扮的普罗阶级,也很难想象真的有几位窝脖儿、板儿爷或者打小鼓的一旦光顾会贤堂会是什么结果,但是,买卖家虽难免狗眼看人低,却有自己的生意经,绝不会叫照顾主儿尴尬,更不能一下子把人撅到南墙上而得个骂名。据记载,有一次一位中学老师带了群学生游什刹海,正赶上饭口儿,于是来到会贤堂。掌柜的叫准备了廉价的炒饼,而且每人奉送高汤一碗,一时传为佳话。这就是商家的精明,这些孩子的嘴就是活广告,而且留给他们个好印象,保不齐长大了就成了会贤堂的常客。不象现在商家,宰一刀拉倒,蒙一个算一个,反正中国人多,一辈子也糊弄不完,这,就是不厚道。<br/> 1930年,国民党改组派和西山会议派头面人物云集会贤堂召开党务会议,是这座饭庄子的“最后辉煌”。三十年代日占时期,会贤堂和多数买卖一样生意凋敝,直到抗战结束后关张,因此没有等到坐着道奇吉普的接收大员和身上带些根据地泥土气息的进城干部光顾,真是“一抹寒烟笼野塘,四围衰柳带斜阳。于今柳外西风满,谁忆当年歌舞场”。1948年,京剧大师郝寿臣的公子郝德元促成辅仁大学校友会买下会贤堂的房产,作为对母校的献礼,郝德元先生为此赋诗:“什刹海畔景色优,前人房地后人收。昔日帝王堂前燕。飞入辅仁校友楼。”我与郝德元先生的公子同事,有一次闲聊,他打趣和我说:此乃家父剽窃“王榭堂前”之作,不足为奇,说罢二人相对哈哈笑了一阵。解放后,会贤堂一部分成为中国音乐学院职工宿舍,另一部分则卫戍区机关的宿舍。<br/> 余生也晚,自然无法描述坐在楼上边观赏边饮乐的心情,只能靠前辈的记叙领略其中风采了:置身会贤堂上,湖水和柳荫尽收眼底,整个荷花市场一览无余,暑热天里,在这里或聚朋会友,或独自小酌,三五知己,先来一个冰碗,然后美酒河鲜,或山南海北神聊,或行令猜拳拇战,甚是惬意,难怪乎古人说置身这里就可以留恋忘返、忘却一切尘世的喧嚣与烦恼了。<br/> 当然,什刹海得以招揽顾客的食品绝不是仅有河鲜,也有切糕、扒糕、豌豆黄、小窝头、云豆卷、灌肠、炒肝儿、面茶、奶油镯子、杏仁茶、酸梅汤、凉粉、驴打滚儿、豆汁、刨冰等等北京人喜欢的食品,当然还有连居住附近的王爷贝勒也喜欢的萝卜丝饼和苏造肉,后来还引进了洋货——冰镇汽水、冰淇淋等新鲜玩意儿,因为游览者并非全清一色的国粹主义者,且中国人对吃的问题向来是兼容并蓄来者不拒,加上附近有集中了受西方思想教育的教会大学——辅仁大学的时尚学子,因此洋玩意儿照样好卖。<br/>其实,要品尝小吃并不必一定非要上贤堂,前海西岸直通北海后门的长堤上,每到夏季都要用杉篙、苇箔和竹席搭上凉棚,凉棚一半搭在岸上,一半用桩子打在水里,“沿堤植柳入云霄”,大堤两侧全是荷花,无论往哪个方向看,都是荷花组成的背景,大堤上有带栏杆的凉棚,坐在里面一面观赏荷花一面品尝美食,在暑热天里足以暂时丢开烦躁。大堤上除了食品摊棚还有茶肆、书馆,可以品香茗、听唱、饮酒、聊天,《道光都门记略竹枝词》说:“地安门外赏荷时,数里红莲映碧池。好是天香楼上座,酒栏人醉雨丝丝。”<br/> 荷花市场也是孩子的乐园,北岸一带有许多杂耍、游艺、小玩意摊子,耍猴的、变戏法的、拉洋片的、套圈的、玩马戏的、踢毽子的、摔交的、练把势的、唱小戏的、出售儿童玩具的和小商品的、算卦的、写字做画的,还有小孩子垂涎的各种手工艺制品的现场制作出售:惟妙惟肖的面人,惹人喜爱的糖人,草编的各色的小动物和鸟虫、装在树枝上的蜻蜓标本、蝈蝈、蛐蛐……没有一处不使人止步,且不用掏钱买门票,有钱多花,没钱不花,各取其需,量力而行,所谓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因此人人满意。夏季什刹海大堤一带的热闹景象,是可以想象得出来的。近人张恨水的《啼笑姻缘》即以什刹海市场作为故事的背景,当然,从张先生的小说中也会发现,游人中不乏地痞流氓的身影,可什刹海的混混儿,比起天桥的实在是小巫见大巫——老舍先生在《龙须沟》中塑造的黑旋风和冯狗子是南城大小地痞流氓的典型。难怪老北京说,好人不逛天桥,虽然也有好人不逛什刹海的说法,但始终没有流行起来,可见这里流氓地痞和天桥根本就不在一个能量级上。<br/> 什刹海附近住过不少文化人儿。有大名气的且不去说,《燕都丛考》记录了一个奇人,“南丰赵声伯卖字为生,小楷称当代第一,僦屋湖滨,疏帘竹几,望若神仙中人。”以天下小楷之首,落得租房卖字为生计来源,可见旧时落拓文人的苦楚。虽有入画美景,却不免时常为果腹事发愁,神仙中人也不免添几分哀凉,与附近会贤堂上的高朋满座、喧闹吵嚷、换盏推杯、猜拳行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换过来一想,这恐怕也就是大隐隐于市吧!<br/> 由于地处西北城,什刹海一带见到有身份或曾有身份华族贵胄并不稀奇。清亡后,贵为天子父的载沣,时不常会溜达到荷花市场吃萝卜丝烧饼。就是我小时候,见到溥仪的妹妹子侄之类的人物也不算新鲜。后来在海外大名鼎鼎的吴冠中,也不过和我同学住在同一个大杂院儿。说不定,那位趿拉着鞋、端着碗豆浆上边架俩油饼儿的,就是前清的贝勒或者将军,那位骑着除了铃儿不响哪儿都响破自行车的,就是清史稿的一位编纂者,那位坐在门口小板凳上摇着大蒲扇、喝着大把儿缸子里酽茶的,就是北洋时期的某某次长局长……</font></font> <p>从来多古意</p><p>可以赋新诗</p> <p>作者显见得是“有故事”的后人,道来如数家珍,</p>
<p>信史的补充资料?</p>
<p>全景式的描摹,散文版的优雅。</p>
<p>颇具文人墨客的视角。</p>
<p> </p>
<p>会贤堂,“银锭观山”桥附近?</p>
<p>现在名堂?店名?</p>
<p>2008年有幸“吃过”,不过是公款消费,</p>
<p>本人可就没有了那份悠然自得的心境,纯粹是应酬,</p>
<p>不记得美食美景美味,</p>
<p>徒留空泛的回忆。。。。。。</p> <p>您说的新的会贤堂我没吃过,地址肯定不是在老会贤堂那个带小楼的院落。旧址依然在前海北沿荷花市场斜对过。</p>
<p>您说的没感觉什么,我想我虽没吃过,但您说的绝不会错。其原因,一是现在厨子的手艺且不说,化肥催出来的东西还能是当年东西比得了的吗?哪个馆子还舍得去好好吊汤?用味精鸡精配出来的那菜怎么也不能和真用汤的相比。我喜欢做菜,当年曾试过吊真正的汤(现在没那兴致了),做出的菜味道就是不同。其二,现在人吃的再糟糕恐怕也不缺油水,所以也难吃出什么滋味了,要不怎么川菜大流行呢,可实际上满街川菜,鲜的精髓却没了,只剩下了麻辣。</p>其三当然是您当时特定的心境了,陪着人家应酬的确不舒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16 20:51:17编辑过]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东便门</i>在2011-8-15 6:41:00的发言:</b><br/>
<p>作者显见得是“有故事”的后人,道来如数家珍,</p>
<p>信史的补充资料?</p>
<p>全景式的描摹,散文版的优雅。</p>
<p>颇具文人墨客的视角。</p>
<p> </p>
<p>会贤堂,“银锭观山”桥附近?</p>
<p>现在名堂?店名?</p>
<p>2008年有幸“吃过”,不过是公款消费,</p>
<p>本人可就没有了那份悠然自得的心境,纯粹是应酬,</p>
<p>不记得美食美景美味,</p>
<p>徒留空泛的回忆。。。。。。</p></div>
<p>我读前人文字,最恨两种。其一,浮皮潦草式的述说,瞧着挺全,禁不住咂摸,一咂摸一嘴豆皮子。其二,狂摘乱引,粉蝶绕花,热闹,失了本真。</p>
<p>孙先生这一组文字,朴素中有自己的思考,文笔蕴馨——豆苗儿汤,绿绿白白,爽利之中清气绵延。</p>
<p>所以我喜欢!!</p>
<p>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