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辟才胡同 Pi Cai Hu Tong
<p>以下图片于2005年拍摄,如您也拍摄了该地区的图片或找到了其他关于该地区的文字资料,请跟帖发布!</p><p><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5 11:58:19编辑过] <font face="Verdana">辟才胡同<br/> 从北京西单商场往北走不远,就会看到一条东西走向的宽约40多米的街道。这条大街从西直门外大街一直向西延伸到太平桥大街。未扩建前它只是一条4米多宽的小胡同———辟才胡同。在辟才胡同之前,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劈柴胡同。1905年5月16日,天津人臧佑宸在这一带开办了一所学校,才正式将劈柴胡同改为辟才胡同。</font> <font face="Verdana">辟才胡同得名的传说<br/> 劈柴厂生意火,众百姓齐跟风<br/> 谁最早在劈柴胡同居住,已经无法查考。明朝大将徐达进京后,把原来元大都的内城往南改迁了一些,这一带的人口才骤然增多。<br/> 据说,一位靠打柴为生的张姓人家也搬到了这里。张家人每天出门打柴,然后劈成劈柴去卖,夫妻俩,再加上三个孩子,不是很富有,日子倒也说得过去。据说大儿子张大很有经济头脑,长大后,便开了一个劈柴厂,经营有道,慢慢地张家富裕起来,盖起了几座大房子,俨然成了大户人家。<br/> 看到张家靠劈柴也能富裕起来,这一带的人很快都做起了劈柴生意。随后迁来的人越来越多,劈柴市场越来越红火。 后来张家的劈柴厂遭了火灾,衰败下去,但这并没有影响这一带的劈柴生意。劈柴胡同南面不远处有一条名叫大木仓的胡同,据说是经营木材的地方。到明朝洪武后期,都城大体改造完毕,把这一带划归为阜财坊,到清朝划归镶红旗,改称劈柴胡同。<br/> 整个明代直至清朝中期,劈柴胡同都是贫穷的劈柴人聚居的地区,很少有地位高的官宦之家。不过因为慈禧的娘家住在北京西单牌楼北劈柴(辟才)胡同,据此有专家推测,慈禧太后出生在劈柴胡同。劈柴胡同的来历还有一种传说。相传很久之前,这条胡同西头有家大院,两位被奸臣所害的大官将财产藏于此,派人看管,等后人长大后再将财产平分,并因此取名劈柴胡同(劈柴与劈财谐音)。这种说法似乎不可信。 新式小学唱校歌“劈柴”由此改“辟才”<br/>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府惨败给日本,引起朝野震动。痛定思痛,清政府决心从改革教育制度入手,力图挽回颓势。1901年颁布上谕,明令在各地兴办各级学堂,开始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方面实行全方位“新政”。<br/> 除了兴办京师大学堂,鼓励创办中学堂外,清政府也开始重视兴办新式小学堂,向儿童教授新知识。1903年,张百熙、张之洞等人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对学校系统、课程设置、学校管理等作了具体规定。当年即由清政府颁布实施。这一章程自1903年公布起,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成为清朝的办学纲领。以后建立的学校制度都是在这个章程的基础上演变而来。<br/> 在此之前,清代的小学堂都是传授四书五经。自此后,小学堂虽然还教授修身养性的课程,但也必须开设算术、地理、体操等课程,有条件的也可以加设图画、手工两门课。清政府还鼓励私人积极创办新式小学堂。1905年科举制度被彻底废除,开办的新式学堂也逐渐增多。在这种风气影响下,臧佑宸在北京开办了新式小学堂。<br/> 臧佑宸出生在天津,长大后一直在北京经商,居住在劈柴胡同。清政府提倡私人办学后,他便积极筹备办学事宜。1905年4月,一位朋友前来拜访,臧佑宸把他的想法告诉了朋友,最后说正在选校址,朋友一笑:“你不是住在劈柴胡同吗?为什么不在劈柴胡同办学?劈柴,辟才,谐音矣,开辟人才即是辟才。”臧佑宸听完,豁然开朗,连声夸道:“这个主意好,这个主意好。”随后,他把自家的两间房子腾出来,粉刷一新,贴出了招生告示。告示上写着:凡前五名者,均免收学费。 私人办学在劈柴胡同还是头一次,几天的时间有二三十人报名。臧佑宸非常高兴,决定在5月16日正式开学。<br/> 5月16日上午9时,臧佑宸开办的“京师私立第一两等小学堂”在一片喧天锣鼓声中开学了。二十几个孩子穿着整齐的服装,一边蹦着,一边唱着臧佑宸亲自谱写的校歌:“辟才,辟才,辟才胡同中。苍苍,菁菁,槐柳兼柏松,是何处?私立第一两等。开辟人才,开辟人才,胡同著其名。”劈柴胡同由此改为辟才胡同,声名大振。<br/> 名校云集带来名人汇聚 <br/> 当时北京的小学开设的课程,是修身、读经、国文、算术等,对音乐、体育和美工极不重视。“京师私立第一两等小学堂”比较注重音乐、体育、美工等教育,专门聘请了体育和音乐老师,学校还成立了音乐队,定期举办各种音乐比赛,同时还举办运动会和手工艺品展览会。<br/> 在“京师私立第一两等小学堂”的带动下,京城的各个小学都争相仿效,北京学校的风气随之大变。辛亥革命后,“京师私立第一两等小学堂”因故停办,但“辟才”之名未废。就在这条胡同中,曾先后开办过殖边学堂、北京筹边高等学校、女高师附中、师大女附中等学校。因为学生众多,附近的公寓饭馆应运而生,辟才胡同一带随之繁荣起来。女附中还出版过一本杂志,名叫《辟才》。<br/> 劈柴胡同改为辟才胡同,吸引了不少名人,国画大师齐白石、当代著名学者张岱年也曾经住在这里。京韵大鼓名家刘宝全的茶社也设在辟才胡同。<br/> 另外一种传说 <br/> 听老人说,辟才胡同西口路北有一个大红门,大门东边是一所中学。过去国民统治的时候,有个当大官的在那儿住过。<br/> 听说这个大门里的房子很阔气,里面有三层院,都空着没人敢住。对门有个卖馄饨的,叫张二,他一边卖馄沌,一边带看着这院儿。这时,有一个要饭的叫李二,带着老婆孩子蹲在门口儿。张二问他:“你在这儿干嘛?”李二说:“想寻个宿。”张二说:“这院子挺阔,就是没人敢住,你要住,钥匙在我这儿。”李二说:“我一个要饭的,什么也不怕。”就这样,李二住在一进门的南房里。<br/> 晚上,李二起来想看看到底闹什么鬼,他来到第一层院子,推开月亮门一看也没有什么动静;他到了第二层院子,也没听到什么,他又进第三层院子,看到门口有站岗的,正房北屋里灯火通明。他走进去,站岗的给他打立正,他继续往里走,正座上坐着一个白胡子老头儿,见他进来了就说:“主人来啦!接主人。“这位老人来到院里一摆手,灯全着了,整个院子灯火通明。老人把李二让到正座上说:“公子,你可来啦!你的这些财产,我们给你看了二十八年啦!就是找不到你。”李二说:“我整天在外要饭,你们上哪儿找我呀?”老人说:“你有个朋友叫张大,原来你父亲和他的父亲在同朝做官,你知道他在哪儿吗?你们的父亲被奸臣所害,这些财产是他们留下的,叫我们给看着。”李二说:“听说张大在朝阳门外鱼市口。败家以后,媳妇上吊死了,剩下他一个人。他有手艺,摆个钉鞋摊。”老人说:“你要用钱叫张大写个纸条,写多少给多少。”李二一听,心想,见鬼了吧!<br/> 第二天早上,李二不去要饭了,直奔朝阳门外,到鱼市口一打听,真有个钉鞋的张大。张大问:“什么事儿呀?”李二说:“别在街面上说。”俩人来到张大家里,李二说:“我住的院子相当阔,他们叫我主人,把我让到正座上,说那些金银是咱们俩的,他们给咱们看了二十八年啦!要用钱的话,你开个条儿,你写多少,他们给多少!”张大说:“这可不行,我修鞋糊口得啦!”李二再三央告,张大就顺手撕了块破窗户纸,写了白银二百两。李二小心地收藏起来。到了晚上,李二又去了,一进月亮门,里面立刻张灯结彩迎接主人,把他让到上座上。他把张大的纸条拿出来,马上得到了二百两白银。第二天早上起来,他又到朝阳门外鱼市口,把钱送到张大家,两家都有钱花啦!张大又写个条,五百两。又取了五百两,俩人分了花。过了些日子,又写了一千两,一家五百,这两家的日子可就好起来了。有一天,老人对李二说:“你把张大请来,我们把帐给你们算清。”一天晚上,李二、张大一同来了。一进月亮门,里面的人张灯结彩,跪下迎接他们,老人把家产一一做了交待。东屋多少,西屋多少,哪缸动了,哪缸没动,一共二十四缸白银。老人说:“你们父亲死的时候有话,叫我们把这些东西看到你们长大交给你们。”后来,李二、张大就把这些财产分了。从此,这个胡同取名辟才胡同。</font> <p><font face="Verdana">辟才胡同<br/>信息来源:北京胡同志 </font></p>
<p><font face="Verdana"> 位于西城区中部。属二龙路街道办事处辖界。东西走向,东起西单北大街,西至太平桥大街。全长877米,均宽32米,沥青路面。邮政编码100032。明代称大石佛寺,以寺得名。属咸宜坊。《日下旧闻考》卷五十:“先寺僧掘地得石佛一”,“寺盖由此得名”。清改称劈柴胡同,相传这一带有过劈柴市场。为镶红旗地界。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藏佑宸于胡同内开办京师私立第一两等小学堂,并以“劈柴”二字之谐音,取开辟人才之意,改称辟才胡同。同时还谱写了校歌。辛亥革命后停办。</font></p> <p><font face="Verdana">辟才胡同:大胡同套小胡同 <br/>文/沈如萍 <br/> <br/> 辟才胡同是京城的一条大胡同。它东临西单北大街,西接太平桥大街;大胡同套着小胡同,经纬分明。我想象若从空中俯瞰,它一定像一棵老歪脖树,并不笔直的树干就是辟才胡同,而那些树叉则是南北走向的小胡同:南蓖子、南千章、云梯……当然,这是没有拆迁前的样子。</font></p>
<p><font face="Verdana"> 我人到中年生于此,直到今天还住在改造成大街的辟才胡同。但旧时老胡同的影子,却总是在脑中不能抹去。</font></p>
<p><font face="Verdana"> 辟才胡同名人扎堆儿。住在这条胡同的人都以和国画大师齐白石为邻而自豪过,齐白石故居直到今天还保留在这条胡同的西边。不同的是这座小院已经被高大的楼房所包围。</font></p>
<p><font face="Verdana"> 小时候常去陶然亭公园,知道了高君宇、石评梅。再读他们如歌如泣的故事时,竟发现奇女子石评梅也曾在辟才南丰胡同居住过。有段时间,我曾多次在这条小胡同漫步揣摩,想象着哪家小院曾是她传奇岁月的过去。可惜一直没有确认。</font></p>
<p><font face="Verdana"> 最近,慈禧太后的后人出了本回忆录,文中提到老佛爷的诞生地也是辟才胡同。虽然这个典故实在太久远,以至于住在这儿的人都没几个听说过。但可想,这条深深的胡同不知藏过多少人中龙凤。</font></p>
<p><font face="Verdana"> 事实上留在我心里最深印记的是和我一样,几十年,甚至几辈人生长在这里的平头百姓的街坊四邻们,是他们形形色色的生活才构成了胡同里的地道文化。</font></p>
<p><font face="Verdana"> 我家屋后住着一个三口之家。因为隔着一条胡同,所以两家人难得见面。有趣的是一个巴掌大的后窗,却使两家甚至两个院里的人有了无法割舍的通道。这家的女孩叫姗姗,孩子的父亲会弹一手好琵琶。姗姗打小起就在父亲的呵斥声中开始了自己的琵琶生涯。姗姗的琴声是从杂乱无章的旋律开始的,一段时间我们家的后窗只能紧闭,牺牲了通风功能来抵挡这琵琶噪音。但渐渐地我家和院里的街坊们,慢慢地习惯了这临院女孩的琴声,甚至有了些依赖和牵挂。仲夏夜是大杂院人们乘凉的时候,这会儿姗姗的琴声就会不期而至。大家习惯了在院里喝茶、侃山、听琵琶,姗姗弹罢一曲大伙还不忘叫好鼓掌。若是哪天姗姗家无声无息,总会有人猜测:“孩子是不是哪儿不合适了。”腿勤的人会过去瞧一眼,折回来告诉大家答案:“今儿没戏了,姗姗去姥姥家了。”大伙这才算踏实。</font></p>
<p><font face="Verdana"> 对门院的黄大爷在这条胡同里也算是“名人”,据说老爷子年轻时是京城旦角名票。这么多年虽没听老爷子唱过,但每天早上五点多黄大爷总会准时出现在院门前,指导着他俩徒弟练功,不管五冬六夏。每天早晨匆匆上班、上学的大人、孩子都会看到这样一景:黄大爷的徒弟略带羞涩地做着旦角特有的手眼身法步,老爷子坐在椅子上打着拍子,晃着脑袋;那从容、滋润劲儿活脱脱一北京大爷。</font></p>
<p><font face="Verdana"> 在辟才三条口还有一位胡同“画家”,我和大多数街坊不知其名。这“画家”老爷子应该有七十多岁,他家的院墙就挨着大胡同的马路边。每到春暖花开,“画家”老爷子就开始了一年的新作。画布是他们家的院墙,老爷子会不紧不慢地从春画到秋。他画的都是花鸟鱼虫,像是国画工笔的画风。当你路过时,今天看到的是两条金鱼摇头摆尾,再过些时候没准就又多了些红花绿草。老爷子的画艺不敢恭维,他除了自得其乐外,更从那些像我一样每每走到此处,驻足欣赏的观众眼里得到他的满足。天凉了,老爷子再把墙刷上大白,结束了一年的画展,又开始构思着明年的画了。</font></p>
<p><font face="Verdana"> 女孩姗姗、黄大爷、“画家”大爷随着胡同的拆迁远离了我。不过,还有一部分老街坊回迁回到了辟才胡同。他们和我一样现在都住在辟才胡同(其实现在叫大街更合适)丰汇园小区。这个小区现在也算是京城小区的明星,CCTV、BTV经常有报道,是一个和谐、安宁的小区。有人说,这个小区更像一个升高了的四合院。我想理由很简单,那是因为辟才胡同的地气还在,老街坊四邻骨头里浸淫多少年的胡同文化和人气都还在。 <br/> <br/> <br/></font></p> <p><font face="Verdana">白宜华整理 </font></p>
<p><font face="Verdana"> 现今政协礼堂南面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叫劈才胡同。为什么叫劈才胡同呢? </font></p>
<p><font face="Verdana"> 传说这条胡同的西口,过去曾有座不那么起眼的小庙。这座小庙坐南朝北。紧接着小庙的东面住着一户姓霍的人家,这家人很有钱,多少年以来长盛不衰。而霍家附近的邻居有不少是一天连三顿饭都吃下上的穷人。过了若干年,霍家也不知什么原因慢慢地变穷了,一大家人有的甚至到了要饭的地步。霍家自己也很纳闷儿。 </font></p>
<p><font face="Verdana"> 有一天,一个收破烂的老头来到霍家,问:“ 你们怎么也卖破烂呀?真穷到这份上了?”霍家对收破烂的老头说:“我们也很奇怪。过去那么有钱,这钱都到哪去了呢?”老头哈哈一笑,便说,“这个我知道,原来你们为什么那么有钱呢?是因为你们家对面开了一家劈材厂,这样霍家风水就好。人们买劈材烧火,火越烧越旺,所以你们霍家就越来越有钱。为什么后来变穷了呢?因为邻居们在你家对面,也就是劈材厂的旁边挖了两口水井。这一来,把你们霍家的风水给破了。你想啊,井里的水打出来必然会浇灭你们家的火。更何况这两口井都是苦水井,‘火”被苦水浇着,烧不起来,你家怎能旺盛呢?日子怎么不变‘苦’呢?”霍家一听,这才恍然大悟,心想,原来是这些穷邻居挖水井把我们家挖得败落了,得想办法对付他们。 </font></p>
<p><font face="Verdana"> 一天深夜,霍家老少五口人,手拿锹镐,乘人不备,要把两口井填了。就在他们偷偷往井里填土的时候,突然一阵狂风大作,把五口人都刮到井里淹死了。 </font></p>
<p><font face="Verdana"> 从此,这家劈材厂生意越做越大,劈才胡同也就由此得名。 </font></p>
<p><font face="Verdana">《燕京传说》</font></p> 上面的图片是齐白石故居,过去是跨车胡同15号,是原来的跨车胡同的南口,和辟才胡同接壤。 辟才胡同西口那家挺大的副食商店以前快到春节时供应鞭炮经常上那里买花炮十分热闹.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刚拆完的辟才胡同西段。
照片怎么没啦 小时候常去辟才胡同西口的合作社买东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