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墨 发表于 2006-7-14 13:39:00

[原创]景山

<span style="FONT-SIZE: 14px;">(帝京景物记略之十三)<br/><br/><br/>&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nbsp;景山<br/><br/>&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文/非墨<br/><br/><br/>&nbsp; &nbsp;&nbsp; &nbsp;据说是小哈哈青梅竹马的女友丫儿从英国留学回来,我们仨一起游的景山。<br/>&nbsp; &nbsp;&nbsp; &nbsp;说心里话,我一点儿都不喜欢“海龟”,也许我这人霉,碰到和认识的“海龟”都太倒胃口的原因。也许报刊杂志上报道的那些成功的“海归派”,才是真正的“海龟”吧。但报刊杂志上穿着花衣裳的新闻报道能让人相信吗?我有点担心。<br/><br/>&nbsp; &nbsp;&nbsp;&nbsp;记得《围城》里方鸿渐泡唐晓芙时,有过一段留学相当于出痘的妙论:“留学跟前清的科举功名一样,从前人不中进士,随你官做得多么大,总抱着终身遗憾。留了学也可以解脱这种自卑心理,并非为高深学问。出洋好比出痘子,出痧子,非出不可。小孩子出过痧痘,就可以安全长大,以后碰见这两种毛病,不怕传染。我们出过洋,也算了了一桩心愿,灵魂健全,见了博士硕士们这些微生虫,有抵抗力来自卫。痘出过了,我们就把出痘这一回事忘了;留过学的人也应说把留学这事忘了。像曹元朗那种念念不忘是留学生,到处挂着牛津剑桥的幌子,就像甘心出天花变成麻子,还得意自己的脸像好文章加了密圈呢。”我没留过学,也没出过洋,看来我也只有认命,抱恨终生了。法国妹妹留过学,不知道将来又会有些什么改变。<br/><br/>&nbsp; &nbsp;&nbsp; &nbsp;丫儿是典型的东北女子,长像有点凶悍,一看就是一个脂粉英雄。这是我第一次认识让我内心不自觉惊悸的女子。其实丫儿并不丑,也可能没有想象的确良那么可怕,只是给我的感觉如此而已,而我的感觉经常欺骗我自己。当时,我还暗暗为小哈哈捏了把汗——从面相学来看,这女子长着一副标准的克夫像。可娶得?当然这话,我不能乱说。小哈哈问起来,我也只是哼哼哈哈,顾左右而言他。按中国传统的规矩,从来只是劝合不劝分的,我怎么能坏人好事呢。看来,有时我这人还是比较传统的。<br/><br/>&nbsp; &nbsp;&nbsp; &nbsp;景山不大,占地23公顷,但很幽静。景山也不高,最高的中峰43米,海拔108米,但这此处却老北京城的中轴线的最高点和中心点,很有名。站在景山上的万春亭,俯瞰北京城区,尤其是观赏紫禁城全景的好地方。<br/><br/>&nbsp; &nbsp;&nbsp; &nbsp;景山历史悠久,这里原是一片平坦的原野,金世宗完颜雍建以琼华岛为中心的大宁宫时,开挖“西华潭”(今北海),将所挖淤泥堆积在此而成山,曾是元朝皇帝的御园。老北京人俗称景山为“煤山”,据传山脚曾经堆煤的缘故,不知是否属实。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后,为“枕山筑城”将景山建在城中,在山前营建了现在的故宫,取名“镇山”,也称“万岁山”。清朝顺治十二年改名为“景山”。<br/><br/>&nbsp; &nbsp;&nbsp; &nbsp; 景山上有棵歪脖树,据说曾吊死过明崇祯皇帝。名气很大,我便引领小哈哈和丫儿寻着去看,站在树前,却有些失望,树其实并不起眼,用铁链绕着。我也随便感慨了一下,想着“白铁无辜铸佞臣,绿槐不幸成罪人”的话,物与人同,也有命呀。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吓得魂飞魄散,先逼皇后自杀,然后将太子送往亲戚家以延后嗣,之后又抽出宝剑亲手杀死了昭仁公主和袁贵妃等数人,砍掉了十六岁的长平公主的左臂,方扔掉宝剑,带着司礼太监王承恩逃出故宫神武门,刚来到景山脚下,就得知城门已被攻破。崇祯身着白衣,啮指血书衣襟:“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联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其分裂,无伤百姓一人”,遂解束带,在山坡上的这棵槐树上上吊自尽了。自己死前,为什么丧心病狂要将自己的妻女残忍地杀死呢?也许担心妻女被起义军奸淫,皇帝和男人的面子过不去吧。<br/><br/>&nbsp; &nbsp;&nbsp;&nbsp;在认识丫儿之前,我经人介绍认识了静。静曾留学美国,取得MBA硕士学位的“海龟”。介绍人给我电话号码后,我拨通了静的电话。<br/><br/>&nbsp; &nbsp;&nbsp; &nbsp;“喂,你是静吗?”然后我在电话里反复向她介绍我是谁,通过什么渠道知道她的电话号码的。<br/><br/>&nbsp; &nbsp;&nbsp; &nbsp;但静不听,没由头地质问我是谁,为什么打电话骚扰她,弄得我一鼻子灰,想恼又不好恼,想笑又不好笑,只有耐着性子对着电话跟她周旋。但我说的介绍人她都不知道,我也暗暗叫苦,可能介绍人也是拐了几道弯才到我这的。不过,我突然有些兴趣,觉得自己应该超然跳出来,用一个局外人的视角审视一下。这人怎么能这样,再不认识的人,第一次接电话也不能如此盛气凌人,咄咄逼人嘛。<br/><br/>&nbsp; &nbsp;&nbsp; &nbsp; “我先弄清楚了,再给你回电话。”静啪地挂了。我觉得可笑,何苦来,我上辈子欠她的?!<br/><br/>&nbsp; &nbsp;&nbsp;&nbsp;当静再将电话打过来时,声音温和多了,她向我道歉。我装得挺大度地说:“没什么,只有像我这样意志力比较坚强的人才能扛得住——你今后可不能这样待人。要不然,怎么嫁得出去?”我也打哈哈。<br/><br/>&nbsp; &nbsp;&nbsp; &nbsp;静也是把留学事老是挂在嘴上的那种人,已近三十,对结婚有些着急。她甚至在很多地方登了《征婚启示》,还通过许多婚姻介绍所介绍,她说认识太多太无聊甚至骗婚骗色的人。第一次见她,是我不辞辛苦到十里堡去看她的,她住在那附近,而我离那很远。后来,花非雾从十里堡赶到军事博物馆来看我时,我从心底暗暗生起一点过意不去,那个地离这边实在是很有些距离。<br/><br/>&nbsp; &nbsp;&nbsp; &nbsp;我和静还算聊得来。静说我什么都好,就是个子矮了点,我只是笑笑。我很奇怪,像静是学MBA的,MBA课程我是知道的,其中有一门课是讲“管理沟通”艺术的,她如何如此不会沟通呢。而她既然留学,为何不定居国外呢?现在她回国,干的事是在家中为人捉笔写英文的论文,通过中介当“枪手”。一个月的收入,据她所说,也有一万多块钱。我说,她干这个也有点浪费。她点点头,似乎又觉得无可奈何。<br/><br/>&nbsp; &nbsp;&nbsp; &nbsp;第二次见面,风很大,在王府井的半坡酒吧,我将她介绍给小哈哈。小哈哈喝醉了,又唱又跳,静觉得很新奇,长那么大就没见过小哈哈这种人。分别时,小哈哈将静的红色围巾强行抓在手里——这也是小哈哈泡妞的手法之一,还围脖时又有再见面的一次机会。小哈哈泡妞有“三板斧”,大概三板斧下来,除非定力非常之人,是没几个女人能抵抗得住的。<br/><br/>&nbsp; &nbsp;&nbsp;&nbsp;尔后,很久没有联系。只是通过电话,听她说很忙,并通过网络认识一个在青岛工作的男士,说是一日本“海龟”,正在热恋。我由衷地祝贺她,并为她感到高兴,也许“海龟”与“海龟”更有共同语言,这时我只把她当朋友,没有半点非分之想。“五一”节期间,她居然和她母亲一起跑到青岛去访那男人,并在电话里告诉我那男人好得不得了,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专门为她准备的金龟婿。我轻轻地笑了,说:“这回,你是真的进入状态了。”<br/><br/>&nbsp; &nbsp;&nbsp; &nbsp;我本想,她这回可能是要结婚了。可是过了不久,一天她突然打电话过来,求我为她办一件事。她匆匆告诉我一个青岛电话,为避免对方知道是北京来电,让我无论如何用手机打过去,问那人是死是活?我遵命用自己的手机打了电话,是一个男人接的,我没头没脑劈头就问:“你还没死呀?!”<br/><br/>&nbsp; &nbsp;&nbsp; &nbsp; 对方愣了一下,问:“你找谁?”<br/>&nbsp; &nbsp;&nbsp; &nbsp; 我说:“我找小哈哈。”<br/>&nbsp; &nbsp;&nbsp; &nbsp; 他说:“我不姓王。”<br/>&nbsp; &nbsp;&nbsp; &nbsp;“不会吧。你的声音烧成灰我也听得出来。别装了,哥们,最近生活得怎么样?”我想,我要真的当一个流氓,也许不会太失职。<br/><br/>&nbsp; &nbsp;&nbsp; &nbsp;“你究竟是谁?”<br/>&nbsp; &nbsp;&nbsp; &nbsp;“——你真的不是小哈哈?——哦,对不起,打错了。但我确实记着小哈哈是XXX这个号码。”我按奈着内心想笑又不敢笑的心情将电话挂了。其实我还真的不知道自己还有做这些恶心事的天赋,这足以说明人待开发的潜能真的是难以估量的。我似乎对欺负女人的男人深恶痛绝,恶作剧并非我本意。<br/><br/>&nbsp; &nbsp;&nbsp; &nbsp; 然后,我给静回了一个电话。“那哈哈蛋活得活蹦乱跳的,你还瞎操什么心,担心他跳楼自杀?我倒是对你的行为深表怀疑,你是不是还喜欢那鸟人?如果爱,就去爱,那些鸡零狗碎的事情主要看你如何处理了?”静沉默一会,然后说了一些事,我觉得都不是什么理由。<br/><br/>&nbsp; &nbsp;&nbsp; &nbsp;隔了几天,静说请我吃饭,并让我将小哈哈抢走的那条羊绒围巾还给她。我表示同意,但要求找一个中间地,不能到十里堡,太远。我说,你干脆在前门全聚德烤鸭总店请我吃烤鸭吧,静犹豫了一下,还是同意了。我请帆子跟我一块去,并再三强调帆子别抢着买单。结果最便宜的一只烤鸭也要168元,但我心还是比较软,不敢宰狠了,没点其他什么菜。静倒是很高兴,把鸭骨头都啃得干干净净。<br/><br/>&nbsp; &nbsp;&nbsp; &nbsp;吃完饭,我们又一起走了走,逛了一下大栅栏,见有盗版的章怡和写的《往事并不如烟》。我便向静极力推荐,说写书的人性格还真的有点像你,其实当时我并没读过这本书。只是听兰朵议论过,便信口开河。静信以为真,真花了10元钱买了一本。然后,我们各自打车回家。在车上,我问帆子的观感,帆不善言谈,只是笑笑说,那条围巾不是全羊的绒,说不定还不值一顿饭钱呢。我说:“围巾也许不值什么钱,只怕是什么人送的,附着什么纪念意义吧。”帆子点点头,叹了口气说:“可惜没有吃饱。”我也有同感。<br/><br/>&nbsp; &nbsp;&nbsp; &nbsp; 第二天,静来电话,破口大骂:“《往事并不如烟》一点意思也没有。”我说:“哦。”挂了电话,我连忙从小哈哈那儿借了有着章怡和亲笔题字的正版书认真读了起来。第三天,静又来电话说:“你说的还真是,我和章怡和的性格真的还有些相似,这书我越读越喜欢。”我回答说:“嗯。”因为手头有事,我抱歉地将电话挂了。<br/><br/>&nbsp; &nbsp;&nbsp;&nbsp;静有1米68的个子,身宽体胖,对自己为什么到现在还“剩下”觉得不可理解,也忿忿不平。丫儿也是北方人,但没有静高。如果一定要我在静和丫儿中间选择一个,我宁愿选择静,也不会选择丫儿。但静说:“你什么都好,就是个子矮了点。”我听了大笑。<br/><br/>&nbsp; &nbsp;&nbsp; &nbsp;景山公园从空中看,是一尊佛。航拍下来,有鼻子有眼的,还真像,当时轰动一时。一尊佛坐在紫禁城的头上,不得了。我对丫儿和小哈哈介绍说:“冰心有过这么一段话:我觉得在北京非看不可的,是天坛,非逛不可的,是景山。我过去曾到许多不同的国家去旅游,从来不曾看到过任何的建筑物像天坛一样,在基本的建筑结构上,糅合了高度的艺术美。至于景山呢,是北京极为漂亮的一个风景点,由景山俯望,可以看到故宫全景,绝对不能错过。”站在景山顶上,小哈哈对此话唏嘘不已,而丫儿对此置若罔闻,丫儿缺少情调。一个缺少情调的女人有时也是可怕的。<br/><br/>&nbsp; &nbsp;&nbsp; &nbsp;丫儿在小哈哈乱糟糟的宿舍里住了几夜,宿舍里有两张床。小哈哈解释说:“我们是分床睡的。”我笑笑,小哈哈没必要告诉我这些,这完全不关我事。丫儿逛了几天北京城,小哈哈破费了几千块钱,然后丫儿离开了。没过多久,小哈哈告诉我说丫儿在上海找到了份很好的工作,并结了婚,男人据说也是“海龟”。<br/><br/>&nbsp; &nbsp;&nbsp; &nbsp;我惊讶了一下,怎么这么快?不是才离开北京不久吗?小哈哈有点愤愤:“情感与结婚是两码子事,婚姻更像一场交易。”看见小哈哈少有的悻悻,我便不再说话。</span>
        <br/><br/>

爱屋及乌 发表于 2006-7-14 14:31:00

我上个月去了,哪哪都修呢,什么也没有瞧见,最后躲在松荫吃冰棍呢,来了俩男的,看上了我坐的大石头,坐下就弹起月琴,第一次看见这种乐器,弹得几曲都很动人,我就后边喝彩,环顾四周,景山公园里面歌声如潮,此起彼伏,有美声,有蒙古风味得,有京剧,有舞曲,有扭秧歌得,让我很想马上就退休.后来才知道哥俩好京剧,没事几个凑在这里吟唱,应我要求,还给我唱了一段&lt;五家坡&gt;,说小戏剧里面大人生........真好!

爱屋及乌 发表于 2006-7-14 14:35:00

还有,当时带着孩子一块去的,孩子也喜欢老头的京剧.到了崇祯自缢的树前,孩子非要我念碑文,念完他一句话笑喷了我,说,这个皇帝真够沉的,妈妈你看他自杀把那么粗的树枝都累断了.........

草长鹰飞 发表于 2006-7-14 23:59:00

<p><font size="4">谢了,非墨年兄!!</font></p><p><font size="4">您的文章得连起来看才有味!!!</font></p><p></p>

没病找病 发表于 2006-8-17 14:26:00

<p>是武家坡</p><p>那棵所谓的槐树,早在文革时被江青下令铲除了,你现在看到是后来补种的.你儿子真不错很会理解.还应该会联想.</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17 14:31:52编辑过]

爱屋及乌 发表于 2006-8-23 12:44:00

呀.老爷子,真是写错了,错字大王哈.那个&lt;武家坡&gt;真的很好听,昨儿在电视上边还看了,平民版和舞台版都是那么好听,好东西,怎么听都好.呵呵.

油油 发表于 2006-10-23 21:26:00

从小就在景山脚下长大的

孟三 发表于 2006-12-19 23:06:00

这棵吊死崇祯的树和江青没关系,是以后的君王都要用刀斧砍一砍这吊死帝王的罪树,所以枯死。

李杨 发表于 2007-1-3 12:15:00

文章写的相当精彩,读起来有滋有味的,佩服佩服!

李杨 发表于 2007-1-3 12:15:00

文章写的相当精彩,读起来有滋有味的,佩服佩服!

sushui 发表于 2007-3-8 17:04:00

崇祯上吊的槐树我们当年也爬上去过,并不很高,长得枝枝杈杈的,女生也能上去,假装吊一下。树后来是自然死掉了。总在景山玩。进门的畅春楼,园子后面的少年宫,想象不出景山会是一坐佛的样子。那时候看北京到是个好地方。现在不行了。

伯阳子 发表于 2007-7-30 20:33:00

[转帖]景山公园旧忆

<p align="center"><strong>景山公园旧忆</strong></p><p align="center">北京晚报&nbsp;&nbsp;&nbsp; 2007-07-30</p><p align="center"><strong>张正</strong></p><p align="left">&nbsp; 我在景山学校上学的时候,校址设在嵩祝寺前边的大院里。上学途中,经常听见沙滩一带,住银闸、中老、西老和大学夹道等胡同里的老人们,碰了面儿之后,这么打招呼:“刚从煤山上下来啊?”“遛遛腿儿。”他们管景山叫煤山。据说此山的起因是皇宫里烧过的煤渣子没地方处理,太监们就把这些煤渣子从神武门抬出来,堆放在这里,时间一长,堆积成山。为了证实此说的真伪,我偷偷用半尺长的小铁锨在景山半山坡挖过,挖到快两尺深,还是黄土,所以我一直无法弄清“煤山”之谜。<br/>  我的家离景山不远,更重要的是景山学校搬银闸胡同后,由于操场太小,体育课分成两部分了:第一部分,每天上午10点,全校同学出银闸胡同南口向西,经北京妇产医院再沿北池子经北大红楼向南顺河沿进骑河楼返回;另一部分,到景山公园上体育课。经常是老师把同学们集中在山道边,一声:“开始!”大伙儿哄叫着朝最高的万春亭跑,上气不接下气地奔上了万春亭,转到里面瞻仰瞻仰坐北朝南的大佛,然后由老师招呼着排好队,下山。老师说,这是练肺活量的绝好办法,连肺结核都能治好。有时候老师问,还有劲儿没有?如果大伙儿应道,有!那么,一场“官兵捉贼”就在少年宫门前的广场上开始了。逛公园的人们围着看,有人看,我们更疯了,玩得不想回去。景山公园几乎成学校的操场了。<br/>  在我的印象里,除了冬天,其他的三个季节,只要从东门进了景山公园,人们无一例外地都先被东北角怒放的鲜花吸引:大朵的牡丹、月季、菊花,清香四溢,彩蝶纷飞。观德殿门前永远是花的海洋。这是当年景山公园一大特色。人们心情舒畅地赏完花后,往往止步,不进观德殿,而是掉头去爬山了。<br/>  进景山东门左手,有一大溜当年建的耳房,被公园加以利用,成了露天的半茶馆半饮料部的休闲去处。尤其在盛夏,耳房前面的松树间搭七八个遮阳伞,游客安坐在伞下面藤椅里,喝着茶或用吸管品着冰镇的北冰洋汽水,听着满山的蝉鸣,呼吸着浓浓的花草清香,飘飘然如入仙境。<br/>  景山的最高峰是万春亭,亭子四面有遮挡,说是亭子,不如说是尖顶的房子,它四柱为梁,用木头窗棂围绕,呈微型宫殿规模,进门,里面是半人高的石雕基座,上置一尊仰头才能看清的佛像。他神色安详,默默地盘坐在北京城最高的房子里。由于亭子里面没有灯光,所以我一直没弄清佛像是铜铸还是泥塑的。我后来搬到月坛住了,所以上学天天要路过景山。1966年8月的一天,在3路电车上忽然发现万春亭四面透风了。我也忘了去学校,下车直奔万春亭,里面的佛像不见了。至今我也没看见什么资料里披露是谁用什么方法把那么大的佛像一夜之间从景山顶上抬下来,又运往何方了。如果有知情者,又凑巧看到了我这篇文章,欢迎写出来,让大家知道一下当年的离奇过程。<br/>  从万春亭向东,一路下坡就到了周赏亭,再向东,到了观妙亭,为什么东边最矮的亭子却叫“观妙”?至今不解。依我之见:“观妙”的佳境应在万春亭处。既是中轴线处又是北京城内的最高点。过了观妙亭,弯弯曲曲地向东下山,就见到老人们讲的“歪脖子树”。它长在斜坡位置,所以被后人把下坡的地方用半圈砖头砌起来又填上土,格外引人注目。奇怪的是这棵树向东伸出的大枝子已经枯死,静静地任人观看,身上还缠绕着铁索,周围是四尺高涂了绿漆的铁栏杆。树朝东的半尺处立着个白木牌儿,上书:“崇祯自缢处”五个大黑字,下面是几行小字说明,大略叙说明朝末代皇帝的凄凉结局,我每每读后心里都不是个滋味儿。后来,我们单位在明十三陵种树,恰巧住的地方就在思陵村,每天晚上,我总是到思陵那残破不堪的碑道亭徘徊,倾听山风呼啸中的历史回声。<br/>  “它叫‘罪槐’,1930年有人在这儿立了座碑,我见过,汉白玉的,上面刻的是‘明思宗殉国处’六个字。”“崇祯皇帝就自缢在这棵树向东的树干上,所以这根树枝子自己死了,证明它知道自己有罪。”“满不是这么一回事儿,这棵树也是后人补栽的!根本不是当年皇上自缢的原物啦。”这是1965年我一个人看树时,两位老者在树前“论古”让我记忆犹新的话。历史永远吸引后人,因为它太扑朔迷离。<br/>  景山的西南角,有几十个直径两米、高一尺、涂成深绿色的大木盆,有三分之一的盆里永远只存水不养鱼,把式们(即我们现在说的师傅)说这叫“晒水”,晒水的好处是利用阳光紫外线将水中的病菌杀死,再放入鱼可以免除鱼儿得病;另外三分之二的盆里面养着各式各样七寸长短的龙睛鱼(现在叫俗了通称金鱼)。大木盆排放得错落有致,游人可以任意选择角度随意观赏美丽的龙睛鱼,北京城里观赏鱼最集中的地方就在这里。我用心数过几次,数糊涂了也数不清到底有多少种。我有时候在这里可以流连一个钟头,看龙睛鱼吐泡儿,弯下身子仔细听能捕捉到鱼吐的泡儿在出水时发出的炸裂声,特刺激!到了盛夏,勤劳的养鱼把式们会给大木盆遮上用芦苇编成的席子,龙睛鱼们就不会被骄阳暴晒。<br/>  那时候,一来由于儿童逛园免费,二来北京人口不多,所以北京市少年宫大门开在公园里面,朝南,占用的是整个寿皇殿区域。大殿金碧辉煌,一点儿不比紫禁城里三大殿逊色,况且寿皇殿正坐落在天安门、紫禁城三大殿、万春亭、钟楼、鼓楼这一世界闻名的中轴线上,在北京城的古建筑里更具特殊地位,进公园的游人都要到此驻足,儿童们游戏和学习各种技艺,游览的成人们可以自由观赏景色,互不袭扰。偶尔有游人把脸贴在美术室的大玻璃窗上往里面望望,老师既不问也不轰,孩子们亦依旧全神贯注地作画,并不大惊小怪。这在景山公园也是一绝。我那时考上了美术班,可惜时间排不开,没去上过课。后来又考上了合唱队,在学校五楼的大教室选拔,半个月后得知我也入选了,可是当真接到通知时,我又觉得自己确实不是唱歌的材料,一次活动也没参加。<br/>  北京市少年宫里几乎天天有活动,非常火爆:故事大王孙敬修老师每星期都出现在寿皇殿大殿里的讲台上,下面放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折叠椅,坐在椅子上的全是我这个岁数的小学生,有近千号人吧。大伙儿连呼吸都调得轻了又轻,眼睛瞪得滚圆,支棱着耳朵听孙老师讲故事。我听他老人家讲过《火烧武大疤瘌》、《宝船》、《王小二》等故事,故事里的武大疤瘌、张不三、王小二至今记忆犹新。他老人家的特点是让小朋友觉得像在自己家里听爷爷奶奶讲故事一样的亲切,交流与接受的“天线”绝对畅通!我们现在的少年宫要是出现新时代的故事大王,多好啊。前提是:你得把孙敬修爷爷的“法宝”拿到手。像现在演的儿童剧,老师堵在门口不许学生溜号,小学生们就只好在座位上玩“五子棋”,那不行。<br/>  旧时的景山还有一景:出了故宫的北门神武门直接进景山南门,你若是直接上山,要先到绮望楼,那里面光线比较暗,虽然暗可特别吸引我,吸引的原委是殿内的北东西三面石头台基上全是活灵活现的彩色泥塑,由于是在皇城内,保存的极好,色彩鲜明,漂亮极了,由于没有解说牌子,我亦不知塑的是何方神圣。老一代雕塑家出众的手艺关键在于塑出的人物特点有二:一是头大,占整个人身的四分之一,更有近三分之一的,不是现在的七分之一比例,虽然不合科学比例,但好看!第二,作品的眼睛跟活人一样有神,走到任何位置,那神像的眼睛仿佛总是炯炯有神地盯住瞻仰者不放,我在这些神像面前总有种被威慑的感觉。近些年当代雕塑家也塑了一批神像,我总感觉缺乏的正是这种“神”。不过绮望楼很快就关门了。再打开大门,泥塑不见了,配了新木头桌子,上面铺着崭新洁白的台布,代之的是每年一次的“金秋景山新采摘果品展销”。我买过黄元帅苹果,色泽金黄金黄的,一个一斤多沉,味道也好。可是我依然怀念那些泥塑,果品展销哪儿不能办?干吗非拆了泥塑办展销呢?难道留着泥塑“展销”就不能举办?其实大家都喜欢并真心拥护今天的美好生活,都认为“今胜于昔”。保存这些老祖宗们留下的作品让后代欣赏,既是娱乐又是对我们悠久历史的缅怀,至于那些历史文物表现的具体内容对今人并不重要。现在来看,这些文物更是国家和人类的宝贵财富,价值连城了。<br/>  出了西门,从古老而狭窄的陟山门街弯弯曲曲地就进入北海公园东门了。不过,我历来把逛这段路也当成逛景山的最后一段风景,尤其是夜色朦胧,在昏暗的路灯下,走这一段路,让人似乎回到了古代。</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30 20:37:57编辑过]

爱屋及乌 发表于 2007-8-1 17:33:00

转贴的好!!!

爱屋及乌 发表于 2007-9-24 10:38:00

<p>非墨大侠多久没动笔啦???????</p>

胡同串子板姐们儿 发表于 2007-9-26 08:18:0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