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琐忆昔话 发表于 2011-4-22 16:47:00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只见大楼,不见大师!

<p style="COLOR: rgb(0,0,0)"><font size="4"><br/></font></p>
<p style="COLOR: rgb(0,0,0)"><font size="4"></font>&nbsp;</p>
<p style="COLOR: rgb(0,0,0)"><font size="4">&nbsp; 《清华大学》自称是中国的《麻省理工学院》,但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造了76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清华大学》却创造了70个亿万富豪,没有一个诺奖获得者。</font></p>
<p style="COLOR: rgb(0,0,0)"><font style="COLOR: rgb(0,0,0)" size="4">《麻省理工学院》建校150周年之际,“举行严肃的反思活动,思考如何继续走近研究的前沿及世界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 《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全校大搞歌功颂德,十足的“中国特色”。</font></p>
<p style="COLOR: rgb(0,0,0)"><font style="COLOR: rgb(0,0,0)" size="4">值此校庆100周年之际,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给《清华大学》写来了以下信函,完全赞同此函的看法。“刘函”全文如下:</font></p>
<p style="COLOR: rgb(0,0,0)">清华,您好!<br/><br/>清华大学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的喜庆,我借此机会,向清华大学的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祝贺:祝贺你们在过去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向为这些成就做出贡献者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希望你们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br/><br/>在中国,清华大学有着“中国麻省理工”之称的美誉,说明贵校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我也一直认为,清华大学是我国重点大学的“排头兵”,是最有希望最早建成的世界一流大学之一。这说明,贵校重任在肩,千万不要辜负了自己所承担的重大使命。<br/><br/>十分巧合的是,今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也迎来了建校150周年的纪念,我看了两校为庆祝校庆的安排,这不能不引起我的反思。据麻省理工学院宣布:“自1月7日至6月5日,将举行一系列盛大的庆祝活动,在持续150天的校庆中,麻省不但要向以往的成就和贡献者致敬,而且将举行严肃的反思活动,思考如何继续走近研究的前沿及世界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br/><br/>然而,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筹备工作,早在5年以前就成立了筹备委员会,后又改为组织委员会,下设11个专项工作组。此外,还成立了发展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3年以前就开始了1000天的倒计时活动。筹备工作不谓不充分,舆论不谓不大。可是,整个校庆活动依然没有摆脱传统格式化的思维窠臼——大造舆论,邀请名人捧场,极尽评功摆好之能事。自去年以来,该校就开展了“百年赋”、“我爱清华”、“百年清华、行健不息”、“两岸同心”等活动,而且还把舆论造到了国外去了。去年,该校派代表团访日,举行了“东京大学—清华大学周”和“早稻田—清华大学日”活动。在美国的造势的范围更大,先后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举办了“清华周”,在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哥伦比亚举办了“清华日”,在哈佛大学举办了“清华大学与哈佛大学学生论坛”。<br/><br/>但是,我却没有看到清华大学有任何一项反思活动,更没有像麻省那样“严肃的反思”,这就是清华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之间在思想境界上的巨大差距。<br/><br/>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对反思有过很多的论述,他说:“哲学认识的方式只是一种反思”。:因此,反思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工具,要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就必须进行反思。不经过深刻的反思,就不能吸取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就不能认清教育的规律,不能成为一个清醒的领导者,也就不能使我国高等教育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br/><br/>既然没有看到清华大学的反思,那么我作为一名老年教育工作者,出于责任感的驱使,不妨替你们作一点点反思,但愿是“逆耳的忠言”。<br/><br/>首先,一流大学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校长?这个问题的答案本来是很清楚的,一流大学应当选择一流的教育家当校长,但是这个问题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各重点大学都没有解决好。为了说明问题,我不得不重提5年前发生在清华的一件事。2005年5月11日,清华大学校长主持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演讲,演讲完毕赠送礼品时,校长念黄遵宪的《赠梁任父同年》诗时,由于不认识小篆的“侉”字而语塞,并进一步导致举止失措,把赠送礼物说成了“捐赠礼物”,接受对方礼品后又忘记说声“谢谢”。这本来是很庄严的场合,却闹出了大笑话,并遭到了普遍的批评。汉语言文字博大精深,谁都有念错字的时候,我也念过错字。我们无意苛求科学家要会认识篆体字,一定要懂得古诗文,但作为大学校长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对此,著名的文化学大师王元化先生在逝世前曾批评说:“大学校长由对人文科学茫然不晓的理科教授担任,而此种现象导致大学文科奄奄无生气,人文精神的失落。”这件事并不能怪罪校长,而只是暴露了我们遴选大学校长标准和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如果把遴选校长的权力交给学校的教授委员会,相信他们能够选举出符合教育家标准的校长。<br/><br/>其实,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杰出的校长,如梅贻琦、蒋南翔、刘达、刘冰等,从治校的实践中,他们要么成了学者化的职业校长,或者是革命化的职业校长。梅贻琦先生是留美的物理学博士,他的成名并不是因为他是博士或是院士(逝世前一年台湾中央研究院才授予他院士头衔),而是反映他的教育理念的一句话:“大学乃大师之谓也,而非大楼之谓也”,至今仍然被我国教育界所传诵!这几位校长作为著名的教育家,其业绩和教育思想,都已载入我国高等教育史册。对比起来,自80年代开始,清华大学的历任校长都是院士,他们都是双肩挑的学者,不能专心致志地把全部智慧和精力用于办好学校,因此他们都没有成为有影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85年以前曾说过:“做一个学校的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到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到国家与学术之兴衰。这种事业之责任,不值得一个整个(指心无旁骛)的人去担负吗?”问题就在这里,我国现在不仅校长,而且有些部处长也搞双肩挑,他们怎么可能做到“鱼和熊掌二者得兼”呢?因此,清华应当珍惜自己的经验,选拔那些教育家当校长,心无旁骛地领导和管理好学校。也许,也有些院士符合校长的要求,但必须放弃学术研究,要以学校的利益为最高的利益,绝不能利用校长的资源营建个人的学术汕头,像世界那些著名大学校长一样,做一个专心致志的职业化校长。根据过去的经验,从国家部委或省市的领导人中,选拔那些既受过良好教育(假博士不要)又有民主作风的人,到部分大学担任校长,也许比直接从教授中选拔要更好一些。<br/><br/>第二,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大学精神?在清华大学的介绍中说:“学校精神: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清华大学的百年校史上,的确存在着怎样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蕴育出了大批翘楚和大师级的人物。可惜,这种精神并没有继承下来,无论是独立也好,或是自由也好,恐怕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请问:你们对教育部有自己的独立自主权吗?你们又给了学校的教授和学生们多少的独立和自由呢?如果你们真的有独立和自由之精神,那陈丹青先生又怎么会辞职呢?反倒是,他离开清华以后,才真正获得了创作上的独立和自由,这难道不值得你们认真的反思吗?<br/><br/>第三,一流大学应当具有鲜明的特色,绝不能贪大求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特色十分鲜明,她是世界“理工科之王”,她拥有世界独一无二的“媒体实验室”,这是一个被称为“创造的摇篮”的研究机构,专注于发明创造,而非科技产品化的开发。正因为他们注重原创性的研究,所以才发明了世界第一个“旋风电脑”、幽灵隐形轰炸机、第一个拥有人类感情的机器人等成就。同时,他们先后诞生了76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这可能是我国举全国高校之力也无法企及的荣誉。美国其他大学也都各具特色,如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和理论物理,哈佛大学的行政管理,耶鲁大学的法律,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派,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高能物理劳伦斯学派等。<br/><br/>可是,我国大学都追求“大而全”,互相攀比,失去了个性和特色。过去,人们都知道清华大学的建筑系和水利系是赫赫有名的,可是现在不知道什么是清华的特色。据介绍,清华大学的重点学科有49个,拥有全国第一的学科就有38个之多,重点多了就没有重点,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没有被认为最吃香的医学院、法学院和商学院,尽管有人建议要办这些学院,可是校长雪莉-帝尔曼却说:“,正因为我们不需什么都做,我们才能够集中所有精力和资源来干两件事,一是非常严格的本科生教育,二是非常学术化的研究生教育。我们把这两件事做到了极致。我们认为,小就是美!”1997年该校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足不出户,用7年时间证明了困扰世界数学界358年的费马大定理,从而创造了世界学术界的奇迹!这才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色,我们应当反思“大而全”的办学模式,不走出“大而全”的误区,我们最终可能建设不出真正达到美国研究型那样一流水平的大学。<br/><br/>第四,世界一流大学应具有什么样的学风?20世纪初,是清华大学的黄金时代,当时的国学院拥有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和赵元任四位大师,他们年龄都在五十岁以下,都正值风华正茂。王国维先生在逝世前,曾出版了他的《人间词话》,在谈到治学的精神时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这是王国维先生和那时一代学者治学的学风。“独上高楼”是什么意思?就是进入“象牙塔”,像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所说:“树立以学术为终身志业”的志向,只有这种精神,才能从事高深学问之研究。当今,我们的大学做不出传承千百年的学术成就,就是缺少了这种精神。王国维和他提出的这种学风,正是清华大学的精神财富,难道不应该反思和继承吗?<br/><br/>去年,曾有学者质疑贵校一位文学教授有学术剽窃之嫌,尽管学术界不停的呼吁清华大学成立调查委员会,但贵校态度一直暧昧。对待学术抄袭和剽窃,决不能姑息迁就,必须旗帜鲜明地查处,要不然怎么体现你们严谨治学的学风呢?另外,必须树立实事求是的态度,拒绝一切形式主义,不能把国外退休的名家或政府的高官聘请到学校装饰门面,把他们供奉起来养尊处优,这种做法只会有害而无益处。在《参考消息》上,清华大学是作广告最多的大学,凡是广告都吹嘘或夸大其词,这是与严谨学风相悖的,必须制止以赢利为目的的广告。<br/><br/>第五,精英大学必须远离实用主义的办学方向。精英大学贵在精,贵在致力于高深学问的研究,清华大学应当是这类大学的佼佼者。什么是高深的学问?它是指影响世界未来的前沿问题,能够传承百年、千年的学问,能够引起科学和技术领域哥白尼式革命的重大发明和创造。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在科学研究中,必须放弃急功近利和立竿见影的指导思想,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要耐得住寂寞,发扬安贫乐道的精神。德国著名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曾说:“当大学决心于经常为国家和社会利益集团服务的方针的时候,马上就背叛了学术工作和科学自身。大学如果确定了这样的目标,无疑等同于自杀。”本来,大学是分为精英型的和大众化型的,也有纯学术性的和应用型之分。我理解阿伦特的话,是针对极少数精英大学而言的,这是繁荣学术的需要。如果这样理解是正确的话,我认为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极少数重点大学,应当放弃实用主义的办学方向,这是使我国科学跻身于世界先进之林的需要!<br/><br/>在清华大学校园里,竖立着一方石碑,上面镌刻着“行胜于言”的警句,这被认为是该校的校风。这句话当然是正确的,反映了实践第一的认识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本叫陶知行,为了表达他的教育理念,索性把名字改成了陶行知。我个人切身感受到清华大学毕业生的务实精神,兴许这正是该校出现了70位亿万富翁的主要原因。<br/><br/>但是,从创造学的原理来看,任何一项重大的科学发明创造,最初都源于一个新思想或稀奇古怪主意的诞生。可以肯定的说,没有怪异的想法或求异的思想躁动,就不可能从事发明创造。因此,我认为仅仅强调“行胜于言”是不够的,它可能导致师生“形而上”的思维贫乏,从而窒息了青年人的想象力。正因为如此,在解放后的60多年里,清华大学没有产生有影响的著名思想家。在未来的30年(一代人),能否产生一批思想和学术大师,这将是决定清华大学能否成为真正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我顺便强调一下,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摒弃我国只注意硬件(各种硬性指标的统计)的观念,必须重视一流水平大学的质量标准,不能像某重点大学党委书记所说,他的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具有相似性,所以就能够很快的建成一流大学。这完全是误导,相似性仅仅只是按照形式比较,如果没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质内涵,如众多的诺贝尔奖和世界各学科大奖的获得者,没有一批学术大师,没有几个科学学派,培养不出大批的杰出人才,尽管各项硬件指标上去了,但仍然不能称为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br/><br/>作为一个局外人,我的观察和反思只不过是一点皮毛,更重要的和有价值的反思,必须由局内人士来作。借百年校庆之机,希望清华大学发动群众,进行深入和广泛而严肃的反思,总结出有益的经验和教训,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敢于否定自我,善于不断的超越自我。<br/><br/>为了再次说明反思的必要性,我不妨引用哈佛大学女校长德鲁-福斯特在3年前就职典礼上的一段话,她说:一所大学,既要回头看,也要向前看,其看的方法必须——也应该——与大众当下所关心或是所要求的相对立。大学是要对永恒做出承诺。” 她勾画出了一流大学的精神,阐明了反思(即回头看)的重要性,也指出了看问题的方法必须与当下关心的功利主义相对立。这是多么高屋建瓴的办学理念,我国如果要想真正地建成几所世界一流达到大学,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极少数几所大学,应该给自己准确的定位,走出为国家眼前经济建设服务的传统思维,走进象牙之塔,致力于解决50年甚至一百年以后的重大课题。至于为经济建设服务,则是众多的普通大学或者技术学院能够而必须承担的任务,而一流大学应当肩负起提高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任务 。</p>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js.Event.addEvent(window, "load",function(){js.Img.zoomImage("_10bc9838df1539686973",730);});</scrip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2 16:48:01编辑过]

大-贝-勒NO20 发表于 2011-4-24 01:06:00

<p>近代以来的大师 似乎都是留洋会外国语的</p>
<p>&nbsp;</p>
<p>尤其是科学领域 拼音文字比象形文字更符合数理化的抽象理性思维</p>
<p>&nbsp;</p>
<p>你看看物理化学那些公式 要是感性的中国古人 一看就迷糊了 更别说去思考了</p>

长在胡同 发表于 2011-4-22 19:42:00

讲得好,有道理。现在各大学跑马占地不断扩建,硬件大比拼,目标一切向钱看,恐怕学术研究要大打折扣。

岁月留金 发表于 2011-4-22 19:56:00

<p>&nbsp;</p>
<p>&nbsp;&nbsp;<font color="#993300" size="5" face="楷体_GB2312">&nbsp; <font size="6">只见大官,不见大师</font></font></p>

帝京子民 发表于 2011-4-22 20:25:00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font size="4">文章写的不错,值得有关方面热真思考、反省~</font></p>
<p><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但还要看到中美两国各自发展的巨大差异,建国后清华从原先的综合大学变成为一所理工大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国家建设的栋梁人才,教学和科研条件、机制,等都无法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学子们的努力和发展方向与美国等国同行也大不相同,未能造就出诺奖得主的原因也很复杂(加上诺奖的偏见性)~</font></p>
<p><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一个学校的面貌与她所处的整个社会的状况紧密相联的,现在经济发展了,环境、条件已大为改善,今后应当有所作为~</font></p>
<p><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2 20:32:14编辑过]

逍遥游天下 发表于 2011-4-22 22:05:00

<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00" size="5">大师都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font></strong>

架子 发表于 2011-4-22 20:59:00

应该说,这些道理也完全适用于武汉大学。刘校长在位时是否把武大办成他心目中理想的大学了?不得而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2 20:59:46编辑过]

myusername 发表于 2011-4-22 23:03:00

<p>拜读,受教。</p>

老鸵鸟 发表于 2011-4-23 13:15:00

抓紧拍摄简易楼

<font size="5">好文!功利主义岂止表现在学术上,后患无穷!</font>

六郎庄人 发表于 2011-4-25 00:07: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帝京子民</i>在2011-4-22 20:25:00的发言:</b><br/>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font size="4">文章写的不错,值得有关方面热真思考、反省~</font></p>
<p><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但还要看到中美两国各自发展的巨大差异,建国后清华从原先的综合大学变成为一所理工大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国家建设的栋梁人才,教学和科研条件、机制,等都无法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学子们的努力和发展方向与美国等国同行也大不相同,未能造就出诺奖得主的原因也很复杂(加上诺奖的偏见性)~</font></p>
<p><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一个学校的面貌与她所处的整个社会的状况紧密相联的,现在经济发展了,环境、条件已大为改善,今后应当有所作为~</font></p>
<p><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font></p>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2 20:32:14编辑过]</font></div></div>
<p>诺奖之偏见问题,我查了资料如下:</p>
<p>1、1933年12月10日第三十三届诺贝尔奖<br/><br/>苏联作家蒲宁因小说《旧金山来的绅士》获诺贝尔文学奖。<br/><br/>2、1956年12月10日第五十六届诺贝尔奖<br/><br/>苏联科学家谢苗诺夫、英国科学家欣谢尔伍德因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和链式反应而共同<br/>获得诺贝尔化学奖。<br/><br/>3、1958年12月10日第五十八届诺贝尔奖<br/><br/>苏联科学家切伦科夫、弗兰克、塔姆因发现并解释切伦科夫效应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br/>学奖。<br/><br/>苏联作家帕斯捷尔克因小说《日瓦戈医生》获诺贝尔文学奖,但其拒绝领奖。<br/><br/>4、1962年12月10日第六十二届诺贝尔奖<br/><br/>苏联科学家兰道因研究物质凝聚和超流超导现象获诺贝尔物理学奖。<br/><br/>5、1964年12月10日第六十四届诺贝尔奖<br/><br/>苏联科学家巴索夫、普罗霍罗夫、美国科学家汤斯因制成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而共同获<br/>得诺贝尔物理学奖。<br/><br/>6、1965年12月10日第六十五届诺贝尔奖<br/><br/>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因小说《静静的顿河》获诺贝尔文学奖。<br/><br/>7、1975年12月10日第七十五届诺贝尔奖<br/><br/>苏联人萨哈罗夫因“在人类和平事业中的个人的和无畏的努力”获诺贝尔和平奖。<br/><br/>苏联经济学家康托罗维奇、美国经济学家库普曼斯因资源最优利用理论而共同获得诺贝<br/>尔经济学奖。<br/><br/>8、1978年12月10日第七十八届诺贝尔奖<br/><br/>苏联科学家卡皮察因发明并利用氦的液化器、美国科学家彭齐亚斯、威尔逊因发现宇宙<br/>微波背景辐射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br/><br/>9、1990年12月10日第九十届诺贝尔奖<br/><br/>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获诺贝尔和平奖。</p>
<p>&nbsp;</p>
<p>另外还有40-60年代匈牙利、捷克科学家获得物理化学奖。</p>
<p>&nbsp;</p>
<p>上述可见诺奖对GCD国家未必有多大偏见。</p>
<p>&nbsp;</p>
<p>那年头,最尖端的人才和经费都弄去搞两弹一星,成就固然斐然,但那些尖端技术统统保密,不得转为民用,成了屠龙之技,一去不回头,人民无从分享实惠,整个社会科技力量得不到提高,这是可悲之处。</p>

旧都 发表于 2011-4-25 09:13:00

功利与浮躁,急功近利与好大喜功。顺耳升迁,逆耳弃之,自古如此。

空空 发表于 2011-4-25 09:23:00

<p>捯到根子上还不是庚子赔款建的一学校么 淡定一点吧 神马神驴皆浮云耳</p>

安吉 发表于 2011-4-26 16:42:00

清华园仨字儿看着够新的。

安吉 发表于 2011-4-27 09:27:00

<p>不见大师,却见大富。</p>
<p>不知说啥好了。</p>
<p><img src="http://www7.xitek.com/forum/201104/16419/1641973/1641973_1303790386.jpg"/></p>

眼底云烟 发表于 2011-4-27 09:29: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燕京琐忆昔话</i>在2011-4-22 16:47:00的发言:</b><br/>
<p style="COLOR: rgb(0,0,0)"><font size="4"><br/><img style="CURSOR: pointer" title="oldbeijing.org"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border="0"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bbs.oldbeijing.org/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1086757864db0b63d3efe1.jpg<br/><a href="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1-4/201142216455718714.jpg" target="_blank"></a><br/></font></p>
<p style="COLOR: rgb(0,0,0)"><font size="4"></font>&nbsp;</p>
<p style="COLOR: rgb(0,0,0)"><font size="4">&nbsp; 《清华大学》自称是中国的《麻省理工学院》,但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造了76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清华大学》却创造了70个亿万富豪,没有一个诺奖获得者。</font></p>
<p style="COLOR: rgb(0,0,0)"><font style="COLOR: rgb(0,0,0)" size="4">《麻省理工学院》建校150周年之际,“举行严肃的反思活动,思考如何继续走近研究的前沿及世界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 《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全校大搞歌功颂德,十足的“中国特色”。</font></p></div>
<p>&nbsp;</p>
<p>这个问题是大环境造成的,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切原本正常的事情都变得不正常而复杂起来。</p>
<p>改革开放后,我们能够接触到国外先进的东西,可悲的是好的东西学会的不多,不好的东西无师自通,形式主义盛行!对于问题总是先喊口号,后搞运动,然后不了了之;对于成绩“大喊特喊”,其实仔细想想您就会发现问题:领导视察某地帮助当地解决了多年未能解决的问题,可喜可贺,浮华背后的是当地官员干嘛来着?领导咋就没早来?建国60年了,有些地方依旧贫穷,谁的责任?以近来一系列食品问题为例,经媒体曝光后,有关部门义正词严的表示要严厉打击,早干嘛去了?4月15日那500条狗的事件尽人皆知,人家手续齐全,连卫生检疫证明都有,可后来一检查只有70条狗相对健康,其余不同程度的患有细小、狗瘟,这样的证明谁人开出?怎样开出的?................</p>
<p>言归正传,啰嗦了一大套,无非是想说如此一来上面引述的清华校庆问题就不再是问题</p>
<p>&nbsp;</p>
<p>另外补充一句,上山下乡不光毁了老三届,其后果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继续显现,而现行的教育体制更是坑人!教育不出真正的人才!君不见本朝60年来没出大师了!出的多只有砖家什么的!</p>
<p>&nbsp;</p>
<p>&nbsp;</p>
<p>&nbs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7 9:31:10编辑过]

pengduoduo46 发表于 2011-4-27 10:22:00

<p><font color="#000080" size="4">原“武汉大学”刘校长抓紧时间到清华园返聘,为祖国教育事业再立新功!</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7 10:21:58编辑过]

光明 发表于 2011-4-27 11:02:00

言之有理。

花翎 发表于 2011-4-28 10:33: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架子</i>在2011-4-22 20:59:00的发言:</b><br/>应该说,这些道理也完全适用于武汉大学。刘校长在位时是否把武大办成他心目中理想的大学了?不得而知。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2 20:59:46编辑过]</font></div></div>
<p>那您说国家给清华和武大谁的投入多?不要带感情色彩,要就事论事!</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8 10:33:12编辑过]

北京航校小老大 发表于 2011-4-28 10:57:00

<font color="#000080" size="4">&nbsp;学子尊重自己的母校,无可厚非!</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8 10:57:45编辑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只见大楼,不见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