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梁 发表于 2011-2-5 21:25:00

关于北京市地方教材《我爱北京》

<p>&nbsp;&nbsp;&nbsp; 我从去年暑假就开始提到北京市教育科学院编写的北京市地方教材《我爱北京》,可能家里上小学或中学的孩子也有了这本书。这几天我搜集一些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讲的是什么、老师怎么教这本书中知识的、教育专家怎样对这本书的教学提指导建议和我认为这本书需要值得商榷的一些地方,供各位网友参考。</p>
<p>&nbsp;</p>
<p>&nbsp;&nbsp;&nbsp; 看了草长鹰飞版主的回复,自己还是感到一些惭愧。我在发帖当初没想到能总置顶,也就没注意掌柜对于这个帖子的“讨论值得商榷之处”的作用。总置顶后在一定程度上惹了一些讨论,在此给大家致歉。祝各位新春愉快!(2月6日补记)</p>
<p>&nbsp;</p>
<p></p>
<p></p>
<p>&nbsp;</p>
<p>&nbsp;</p>
<p>&nbsp;&nbsp;&nbsp; 一、书籍基本资料</p>
<p>&nbsp;</p>
<p>&nbsp;&nbsp;&nbsp; 《我爱北京》分两册,分别供高年级小学生和初中学生使用。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编写,星球地图出版社出版。编者及版权见下图:</p>
<p></p>
<p><br/>&nbsp;</p>
<p>&nbsp;&nbsp;&nbsp; 二、内容提要(括号外是书中原标题,括号内是该课内容)</p>
<p>&nbsp;</p>
<p></p>
<p>&nbsp;</p>
<p>&nbsp;&nbsp;&nbsp; 开篇 追根溯源觅祖先(北京地理、周口店北京人)</p>
<p>&nbsp;</p>
<p>&nbsp;&nbsp;&nbsp; 第一单元 古城沧桑(北京历史沿革及建制)</p>
<p>&nbsp;&nbsp;&nbsp; 第1课 封国重镇(西周:封召公奭与燕——唐幽州)</p>
<p>&nbsp;&nbsp;&nbsp; 第2课 都城变迁(辽南京——明清北京)</p>
<p>&nbsp;&nbsp;&nbsp; 第3课 百年风云(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新中国建立)</p>
<p>&nbsp;&nbsp;&nbsp; 第4课 古都新貌(建国后对于北京的建设)</p>
<p>&nbsp;</p>
<p>&nbsp;&nbsp;&nbsp; 第二单元 京城名胜</p>
<p>&nbsp;&nbsp;&nbsp; 第5课 京城胜景(燕京八景、长城)</p>
<p>&nbsp;&nbsp;&nbsp; 第6课 皇家园林(西苑三海、三山五园:圆明园、颐和园)</p>
<p>&nbsp;&nbsp;&nbsp; 第7课 坛庙建筑(社稷坛、太庙、天地日月坛、雍和宫和牛街清真寺)</p>
<p>&nbsp;</p>
<p>&nbsp;&nbsp;&nbsp; 第三单元 民居民俗</p>
<p>&nbsp;&nbsp;&nbsp; 第8课 京城胡同(由来、命名方式、更名、会馆)</p>
<p>&nbsp;&nbsp;&nbsp; 第9课 四合院与王府(四合院的结构及浅谈四合院的文化内涵、由四合院到大杂院、王府宅第)</p>
<p>&nbsp;&nbsp;&nbsp; 第10课 市井商业(东单、西单、王府井、大栅栏、琉璃厂、庙会)</p>
<p>&nbsp;&nbsp;&nbsp; 第11课 岁时节令(春节、清明、端午、中秋)</p>
<p>&nbsp;</p>
<p>&nbsp;&nbsp;&nbsp; 第四单元 京腔京韵(北京的文化艺术)</p>
<p>&nbsp;&nbsp;&nbsp; 第12课 北京的“话”和“礼”(北京话的由来及特点和北京话反映的北京文化内涵)</p>
<p>&nbsp;&nbsp;&nbsp; 第13课 京城文学巨匠(关汉卿、曹雪芹、老舍及他们的作品)</p>
<p>&nbsp;&nbsp;&nbsp; 第14课 京剧和民间艺术(京剧的形成与发展及各大行当、同光十三绝、四大名旦、天桥)</p>
<p>&nbsp;</p>
<p>&nbsp;&nbsp;&nbsp; 尾声 发展中的北京(北京的现代化建设,但貌似给“过渡的拆”歌功颂德了)</p>
<p>&nbsp;</p>

陈子梁 发表于 2011-2-5 21:37:00

《我爱北京》课例

<p>(转自北京地理教学资源网)</p>
<p>&nbsp;</p>
<p>&nbsp;&nbsp;&nbsp; 2010年11月26日,在陈经纶中学帝景分校召开了由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和北京市环境保护宣传中心共同主办的地方教材《我爱北京》——走进朝阳教学研讨会。研讨会上展示了两节课,一节是陈经纶中学帝景分校的朱丽珍老师所做的《寻找北京的名片—探秘天坛》,一节是和平街一中李学会老师所做的《魅力无限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两节课所在的年级为初一年级。课后,北京市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特级教师钟作慈老师做《我爱北京》地方教材如何开展教学的专题讲座并对两课进行了点评。参加此次活动的有阳教研中心的领导、本教材的编写者、朝阳区和来自本市部分区县的初中地理、历史教师160余人。</p>
<p>&nbsp;&nbsp;&nbsp; 《我爱北京》地方教材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编写,经北京市中小学地方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用书。本书旨在学生通过了解丰富的京味文化,见微知著,更能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本书分为小学版和初中版,是一套学生了解家乡、了解京味文化、提高文化素养的优秀教材。本次活动使用的为初中版。</p>
<p>&nbsp;&nbsp;&nbsp; 这套教材以于2010年秋季正式走进北京市中小学的课堂,这次活动旨在有效的推进地方课程,通过该教材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对地方课程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尝试环境解说的教学模式。</p>
<p>&nbsp;&nbsp;&nbsp; 此次活动教师和学生的收获很多。教师认为地方教材的教学对师生而言即使机遇也是挑战,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地方教材为师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提供了广阔空间,为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教材展示了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充分的寻找教育内涵和空间。但是《我爱北京》教材涉及了北京的历史、地理、文化、习俗、艺术等内容,教师驾驭这样的教材有一定的难度。</p>
<p>&nbsp;&nbsp;&nbsp; 学生学习后说:“《我爱北京》是我们上中学以后新接触的一门课程。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北京是我的家乡,在北京这门课上,我了解了很多关于北京的知识,比如北京的特色小吃,北京市的名胜古迹等等,我对北京有了更多的了解,作为一个北京人我很自豪。我觉得这门课很有意思,同学们在课上总是积极发言,我们都很喜欢这门课。”还有的学生说: “我很喜欢上《我爱北京》课,因为老师讲得生动有趣。老师给我们一些课题,让我们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去调查,然后向全班同学汇报。我还很喜欢每节课的:“一分钟北京”,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许多关于北京的知识”。</p>
<p>&nbsp;&nbsp;&nbsp; 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形成了三级课程体系。希望通过三级课程联动,找到衔接点,也希望能将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希望通过地方课程为学校、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p>
<p>&nbsp;</p>
<p>&nbsp;</p>
<p>&nbsp;&nbsp;&nbsp; 公开课照片(转自北京地理教学资源网):</p>
<p>&nbsp;</p>
<p><br/><br/></p>

陈子梁 发表于 2011-2-5 21:40:00

北京市地方教材《我爱北京》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p align="center"><strong>北京市地方教材《我爱北京》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strong></p>
<p align="left">&nbsp;</p>
<p align="center">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p>
<p align="center">北京市教育学会</p>
<p align="center">钟作慈</p>
<p align="center">2010年11月</p>
<p align="left">&nbsp;</p>
<p>&nbsp;&nbsp;&nbsp; 在全市中小学推广使用《我爱北京》地方教材有两个重要目的:一是通过北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二是推动新课程建设,进一步促进地方课程的规范和国家、地方、校本三类课程的适当整合。在使用本教材时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p>
<p>&nbsp;</p>
<p><b>&nbsp;&nbsp;&nbsp; 一、准:教学内容</b></p>
<p><strong></strong>&nbsp;</p>
<p>&nbsp;&nbsp;&nbsp; 教学内容一定要准确、正确,防止出现科学性错误。北京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涵盖方方面面,研究者众多。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占有资料,分析比较,得出准确的结论,再传递给学生。绝不能轻易跟从某一种说法,“人云亦云”。更不能以“从众、发展、创新”等名义任意改变本源、本意。</p>
<p>&nbsp;&nbsp;&nbsp; <strong>例一</strong></p>
<p>&nbsp;&nbsp;&nbsp; 关于“天人合一”,应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核心思想。“人”,既指群体也指个体,既指实体也指精神。“天”则指主宰人的一切行为和思想的外部力量,既有自然力量也有道德、制度、社会规范等。不能简单地,甚至想当然地说“天人合一”是指人地关系,是环境观。</p>
<p>&nbsp;&nbsp;&nbsp; <strong>例二:关于几个节日的含义</strong></p>
<p>&nbsp;&nbsp;&nbsp; “端午节”的意义,本是春夏之交,气候热冷更替,需要“驱邪防毒”,保健防虫之意。纪念屈原是后来附会的。</p>
<p>“七夕”的意义,本是年轻女子期盼心灵手巧,前途美好之意,有反抗封建意义。不宜庸俗为“情人节”。</p>
<p>七月十五 “放河灯”的意义,本是祭奠先人,超度鬼魂。绝不应该变成喜庆日子做的事情。</p>
<p>&nbsp;&nbsp;&nbsp; <strong>例三</strong></p>
<p>&nbsp;&nbsp;&nbsp; 古蓟城位置,不宜绝对说就在“今广安门外一带”,而应该说明是哪位专家所提出的观点。</p>
<p>&nbsp;&nbsp;&nbsp; <strong>例四</strong></p>
<p>&nbsp;&nbsp;&nbsp; 元代开挖通惠河,其时尚无“北京”的称谓(北京的称谓始于朱棣定都北平),不能称元大都为北京城;其时积水潭是现在整个后三海(什刹海前海、后海、积水潭)以及以填埋的太平湖的统称,因而漕运码头在今什刹海前海东北岸,并非在现在的积水潭;京杭大运河的修建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历史上和现在都以通州为北端,通惠河早已失去运输的功能,因此对于通惠河和大运河的位置关系要有时间概念下的准确解释,不宜简单地说通惠河也是大运河的一部分;通惠河名字应是“通达惠泽”,即交通便利、惠及众生之意。</p>
<p>&nbsp;&nbsp;&nbsp; 目前对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明日黄花”、“压轴” 等等说法不少人都以“创新、约定俗成”而认同甚至肯定,其实是歪曲了其本意,是误导。</p>
<p>&nbsp;</p>
<p>&nbsp;&nbsp;&nbsp; <strong>二、含(涵):思想内涵</strong></p>
<p>&nbsp;</p>
<p>&nbsp;&nbsp;&nbsp; 教学目标必须体现本课程的教育功能——有思想内涵,防止表面化,流于肤浅。</p>
<p>&nbsp;&nbsp;&nbsp; 北京传统文化体现了多方面的行为规范和对这些行为规范的解释,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一定要使学生体会、吸取这些内涵。</p>
<p>&nbsp;&nbsp;&nbsp; 这些思想内涵的核心是作为皇家文化、士子文化和市井文化融为一体的北京文化的独特性(国内仅有,国外没有)和传承北京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定位、人与自然关系的定位。</p>
<p>&nbsp;&nbsp;&nbsp; 规范个人行为,和谐、团结、爱国爱家、尊重、孝敬等等。延伸为科学发展。但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意历史教育和环境教育的融合。</p>
<p>&nbsp;&nbsp;&nbsp; <strong>例一:京杭大运河</strong></p>
<p>&nbsp;&nbsp;&nbsp; 皇朝生存的基础——漕运,南北交流的命脉——沟通南北的水路,古都位置的因素——北京水系演变,地域与民族文化,习俗的融合——社会的繁荣发展,中国古代工程代表——世界之最。</p>
<p>&nbsp;&nbsp;&nbsp; 见证国耻:八里桥。</p>
<p>&nbsp;&nbsp;&nbsp; 现实意义:保护与恢复——水系;总结历史——漕运制度与运作机制;文化传承——民俗、文艺、饮食等;城市发展——通州新城的意义。</p>
<p>&nbsp;&nbsp;&nbsp; <strong>例二</strong></p>
<p>&nbsp;&nbsp;&nbsp; 天坛的建筑形制和皇帝祭天体现了天人合一、君权神授、中华一统、古代科学、尊重自然规律等诸多意义。</p>
<p>毛泽东和各国政要对天坛的评价。袁世凯“祭天”为“逆天”。其中也有封建迷信色彩。</p>
<p>&nbsp;&nbsp;&nbsp; <strong>例三</strong></p>
<p>&nbsp;&nbsp;&nbsp; 颐和园以人工表现自然所体现的“天人一体”观念和中国皇家园林的特点,宫殿建筑所体现的“皇权至尊”观念,北京为什么会成为现存中国皇家园林的集中地。</p>
<p>&nbsp;&nbsp;&nbsp; 颐和园折射的历史事件:甲午、戊戌。</p>
<p>&nbsp;</p>
<p>&nbsp;&nbsp;&nbsp; <strong>三、度:学生所能接受和所应接受</strong></p>
<p>&nbsp;</p>
<p>&nbsp;&nbsp;&nbsp; 教学目标、内容、内涵应当为学生所能接受和所应接受,既不能高也不能低,更不能做表面文章。</p>
<p>&nbsp;&nbsp;&nbsp; 不是专业、学术课程,是学生对相关知识做一般了解即可,重在体验、感悟。</p>
<p>&nbsp;&nbsp;&nbsp; 不能直接讲述思想内涵,使用过多专业概念,一定要深入浅出。</p>
<p>&nbsp;&nbsp;&nbsp; 不能只图“热闹”,不讲“门道”。</p>
<p>&nbsp;&nbsp;&nbsp; <strong>例</strong></p>
<p>&nbsp;&nbsp;&nbsp; 做北京小吃可以,但不能乱做,孩子虽挺高兴,其实并无所得,还歪曲了小吃的本意。应该了解来历、规范制作、正确品尝,方有教育意义:民族融合、讲究规范、做事认真等等。</p>
<p>&nbsp;&nbsp;&nbsp; 京剧传承,学会欣赏(看得懂)比会唱几段重要的多。</p>
<p>&nbsp;</p>
<p>&nbsp;&nbsp;&nbsp; <strong>四、教:正确的教学</strong></p>
<p>&nbsp;</p>
<p>&nbsp;&nbsp;&nbsp; 以点带面:不要单讲一事一物,以典型统带一个方面。如以天坛带皇家祭坛,以颐和园带皇家园林等。</p>
<p>&nbsp;&nbsp;&nbsp; 突出重点:对某一事物不可能穷尽,突出几个重点问题,并有明确主线,切忌东拉西扯。</p>
<p>&nbsp;&nbsp;&nbsp; 体现内涵:天人合一、北京文化。</p>
<p>&nbsp;&nbsp;&nbsp; 通过比较突出独有性:纵横比较,纵与历史比(其他古都已不存,北京完整保存),横与国外比(如天坛与古玛雅壁龛金字塔比,颐和园与凡尔赛宫比)。</p>
<p>&nbsp;&nbsp;&nbsp; 最重要的是,依据课程性质,应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重在感悟、体验,重在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掌握必要知识,结论并不重要。切不可完全照着教材去“讲”。</p>

陈子梁 发表于 2011-2-5 21:53:00

给《我爱北京》挑错(一)

<p>&nbsp;&nbsp;&nbsp; 我在去年暑假闲着没事就给《我爱北京》挑错,结果发现了十多处大错,我在此一一指出(前面附有带错误的教材原图)。也许我的分析有不足之处,望各位北京史爱好者、专家讨论、指正。我挑错的这份材料如果不出意外应该已经给海淀区的历史教研员了。</p>
<p>&nbsp;</p>
<p>一、幽云十六州</p>
<p>&nbsp;</p>
<p>&nbsp;&nbsp;&nbsp; 第10页:“契丹从后唐皇帝石敬瑭手中得到了<b>幽云等十六州</b>”。</p>
<p>&nbsp;</p>
<p></p>
<p>&nbsp;</p>
<p>&nbsp;&nbsp;&nbsp; 幽云十六州为幽州、顺州、儒州、檀州、蓟州、涿州、瀛州、莫州、新州、妫州、武州、蔚州、应州、寰州、朔州、云州。哪里有“幽云”一州?</p>

陈子梁 发表于 2011-2-5 21:57:00

<p>&nbsp;&nbsp;&nbsp; 二、外城城门到底朝那边?</p>
<p>&nbsp;</p>
<p>&nbsp;&nbsp;&nbsp; 第17页:“(外城)东西还各有两个门,<b>东为广渠门和东便门</b>,<b>西为广宁门</b>(清时改称广安门)<b>和西便门</b>。”</p>
<p>&nbsp;</p>
<p></p>
<p>&nbsp;</p>
<p>&nbsp;&nbsp;&nbsp; 在外城,广渠门是东门,东便门是北门。广宁门是西门,西便门是北门。作者一定以为东便门,有东,就是东门。西便门,有西,就是西门。其实二者都是北门。难道天安门,就是天门?地安门,就是地门?呜呼。(引自陆元老师在去年8月回复我的相关帖子内容。)</p>
<p>&nbsp;&nbsp;&nbsp; 当初外城是要把整个北京内城围起来的,只因经费不够在修了南边一段。外城的北城墙也是临时修建的,一旦有钱就拆了,接着向北修外城(当然没有实现),于是,临时开的门就称作了“便门”。尽管是“临时”的,但也不能归为东西城墙上的东西。看一看图,或实地走访以下,就全明白了。</p>
<p>&nbsp;&nbsp;&nbsp; 这可能是后来的西便门明城墙遗址公园的缘故。明城墙遗址公园将内外城城墙相接的地方修成了一个城门似的建筑(实际上是旧京内外城墙的连接处的碉楼,但也修错了),朝西开,城墙上面的部分只有两层楼高。而西便门(加上城台)通高只有十多米,是北京最矮的城门。西便门的长相又和新修的东西近似,于是编者认为新修的就是西便门了。</p>

陈子梁 发表于 2011-2-5 22:01:00

<p>&nbsp;&nbsp; 三、蓟城文化算什么?</p>
<p>&nbsp;</p>
<p>&nbsp;&nbsp;&nbsp; 第39页:“西山是京城文化的发源地。”</p>
<p>&nbsp;</p>
<p></p>
<p>&nbsp;</p>
<p>&nbsp;&nbsp;&nbsp; 如果是这样,蓟城发源的文化算什么?</p>
<p>&nbsp;</p>
<p><b>&nbsp;&nbsp;&nbsp; 相关资料《北京建城记》(侯仁之)</b></p>
<p>&nbsp;&nbsp;&nbsp; 北京建城之始,其名曰蓟。《礼记·乐记》载,孔子授徒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史记·燕召公世家》称:“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燕在蓟之西南约百里。春秋时期,燕并蓟,移治蓟城。蓟城核心部位在今宣武区,地近华北大平原北端,系中原与塞上来往交通之枢纽。</p>
<p>&nbsp;&nbsp;&nbsp; 蓟之得名源于蓟丘。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有记曰:“今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丘矣。”证以同书所记蓟城之河湖水系,其中心位置适在今宣武区广安门内外。</p>
<p>&nbsp;&nbsp;&nbsp; 蓟城四界,初见于《太平寰宇记》所引《郡国志》,其书不晚于唐代,所记蓟城“南北九里,东西七里”,呈长方形。有可资考证者,即其西南两墙外,为今莲花河故道所经;其东墙内有唐代悯忠寺,即今法源寺。</p>
<p>&nbsp;&nbsp;&nbsp; 历唐至辽,初设五京,以蓟城为南京,实系陪都。今之天宁寺塔,即当时城中巨构。金朝继起,扩建其东西南三面,改称中都,是为北京正式建都之始。惜其宫阙苑囿湮废已久,残留至今者惟鱼藻池一处,即今宣武区之青年湖。</p>
<p>&nbsp;&nbsp;&nbsp; 金元易代之际,于中都东北郊外更建大都。明初缩减大都北部,改称北平;其后展筑南墙,始称北京;及至中叶,加筑外城,乃将古代蓟城之东部纳入城中。历明及清,相沿至今,遂为我人民首都之规划建设奠定基础。</p>
<p>&nbsp;&nbsp;&nbsp; 综上所述,今日北京城起源于蓟,蓟城之中心在宣武区。其地承前启后,源远流长。立石为记,永志不忘。时在纪念北京建城之三千又四十年。</p>
<p>&nbsp;</p>
<p align="right">公元一九九五年十月</p>
<p align="right">侯仁之 撰文</p>
<p align="right">二ОО二年七月再作修改</p>
<p align="left">&nbsp;</p>
<p align="left">&nbsp;&nbsp;&nbsp; 四、西山有枫叶吗?</p>
<p align="left">&nbsp;</p>
<p align="left">&nbsp;&nbsp;&nbsp; 同页:“黄栌枫叶在瑟瑟秋风中”。</p>
<p align="left">&nbsp;&nbsp;&nbsp; 我在过去在北京台报道香山游商卖红叶纪念品时说香山只有黄栌,枫叶是从外面进的。难道是我听错了,还是教材有错?</p>

陈子梁 发表于 2011-2-5 22:07:00

<p>(这几页没有扫描,见谅。)</p>
<p>&nbsp;</p>
<p>&nbsp;&nbsp;&nbsp; 五、西苑太液池是否应一块说</p>
<p>&nbsp;</p>
<p>&nbsp;&nbsp;&nbsp; 第42页:“著名的皇家园林有颐和园、圆明园、<b>中南海和北海等</b>。”</p>
<p>&nbsp;&nbsp;&nbsp; 在明清,中南海和北海统称为“西苑三海”,其湖泊统称太液池,燕京八景之一“太液秋风”即在此处。西苑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皇家园林。</p>
<p>&nbsp;&nbsp;&nbsp; 《日下旧闻考·卷二十一》云:西苑太液池,源出玉泉山,从德胜门水关流入,汇为巨池,周广数里。自金盛时,即有西苑太液池之称。名迹如琼华岛广寒殿诸胜,历元迄明,苑池之利相沿弗改,然以供游憩而已。</p>
<p>&nbsp;&nbsp;&nbsp; 解放后,因为国家将中南海作为办公之地,故以金鳌玉蝀桥为界,南为党 中 央、国 务 院办公地,其北辟为北海公园。故现在中南海和北海多分开说。但讲明清皇家园林时,应将西苑三海集中进行讲解。</p>
<p><br/>&nbsp;&nbsp;&nbsp; 六、团城的宝物</p>
<p>&nbsp;</p>
<p>&nbsp;&nbsp;&nbsp; 第44页:“白玉佛和渎山大玉海是团城的镇城之宝。据说<b>宝物在战乱年代曾流落民间</b>。”</p>
<p>&nbsp;&nbsp;&nbsp; 此句话表述不清,其“宝物”指的是渎山大玉海,其在明末战乱年代流落民间,后被乾隆发现,放置于团城承光殿前,并作御制诗,刻于玉海内壁。白玉佛是清代僧人从缅甸运来,进贡给朝廷的,被安放于承光殿。</p>
<p>&nbsp;</p>
<p>&nbsp;&nbsp;&nbsp; 七、棂星门上写“棂星门”?</p>
<p>&nbsp;</p>
<p>&nbsp;&nbsp;&nbsp; 第52页:“<b>门上都有名称</b>,称之为‘棂星门’。”</p>
<p>&nbsp;&nbsp;&nbsp; 难道棂星门上写着名称吗,还是要说“这些门都有名称,叫‘棂星门’”?</p>
<p>&nbsp;&nbsp;&nbsp; 《日下旧闻考·卷十》云:社稷坛在阙右,北向,坛制方二成,高四尺,上成方五丈,二成方五丈三尺,四出陛,皆白石,各四级。上成筑五色土,中黄,东青,南赤,西白,北黑。土由涿、霸二州,房山、东安二县豫办解部,同太常寺验用。内壝四面各一门,楔阈皆制以石。朱扉,有櫺(棂)。门外各石柱二壝色亦各如其方。</p>
<p>&nbsp;&nbsp;&nbsp; 此处没有记载棂星门上写有门的名称。</p>
<p>&nbsp;</p>
<p>(今天先发到这里)</p>

食烟火斋 发表于 2011-2-5 22:26:00

<p>“西山是京城文化的发源地”?那么置“城”于何地?</p>
<p>西山“有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那么置“皇宫”于何地?</p>
<p>西山“也是佛教文化中心”?那么西山有那座寺庙胜过了法源寺、广济寺、雍和宫?</p>

食烟火斋 发表于 2011-2-5 22:35:00

<p>“契丹从后唐皇帝石敬瑭手中得到了<b>幽云等十六州</b>”?</p>
<p>拜托老师您先把五代“梁唐晋汉周”搞清楚好不好?晋高祖石敬瑭就是为了夺取后唐的皇位,需要换取契丹的支持,这才出卖了十六州的。他不是后唐皇帝。</p>

陈子梁 发表于 2011-2-5 23:03:00

谢谢陆老师的解说。

掌柜 发表于 2011-2-5 23:07:00

继续挑错,我已经把帖子总固顶了,最好把所有页面都扫描发在网上,大家一起挑。教材错了可是件大事!太大的事了!说小了误人子弟,说大了祸国殃民!

草长鹰飞 发表于 2011-2-6 02:12: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陈子梁</i>在2011-2-5 21:53:00的发言:</b><br/>
<p>&nbsp;&nbsp;&nbsp; 我在去年暑假闲着没事就给《我爱北京》挑错,结果发现了十多处大错,我在此一一指出(前面附有带错误的教材原图)。也许我的分析有不足之处,望各位北京史爱好者、专家讨论、指正。我挑错的这份材料如果不出意外应该已经给海淀区的历史教研员了。</p>
<p>&nbsp;</p>
<p>一、幽云十六州</p>
<p>&nbsp;</p>
<p>&nbsp;&nbsp;&nbsp; 第10页:“契丹从后唐皇帝石敬瑭手中得到了<b>幽云等十六州</b>”。</p>
<p>&nbsp;</p>
<p><br/><img style="CURSOR: pointer" title="oldbeijing.org"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border="0"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www.oldbeijing.org/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jpg<br/><a href="http://www.oldbeijing.org/UploadFile/2011-2/20112521524880537.jpg" target="_blank"><img style="CURSOR: pointer" title="oldbeijing.org" border="0"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www.oldbeijing.org/UploadFile/2011-2/20112521524880537.jpg"/></a></p>
<p>&nbsp;</p>
<p>&nbsp;&nbsp;&nbsp; 幽云十六州为幽州、顺州、儒州、檀州、蓟州、涿州、瀛州、莫州、新州、妫州、武州、蔚州、应州、寰州、朔州、云州。哪里有“幽云”一州?</p></div>
<p>1:如果单从现代汉语表述上来说,<b>幽云等十六州</b> 这样的表述不能算错误,此处的“幽云”是取首尾的用法,旧时常用。后面加“等”字,符合现代汉语表述规范,表 列举后煞尾,《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上的例句: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等四大河流。</p>
<p>&nbsp;&nbsp;&nbsp; 上面的例句如想省略,也可以写成:长黄黑珠等四大河流,或直接表述成:长珠等 四大河流。</p>
<p>2:第二个问题,文中的表述逻辑是从城门在整座城的方位上来说,并没有直接强调城门的 朝向</p>
<p>&nbsp;&nbsp;&nbsp; 所以 我觉着 硬从城门的 朝向 上去挤,有点儿搞了!</p>
<p>-------------------------------</p>
<p>怀疑一切的年岁,有些诗意的美好,可硬钻抬死杠不大好,你的学习生涯还有那么长。</p>
<p>考证翔实是严谨的学习态度不假,走过了,或许是‘真理越辩越明’,或许就是 吹毛求疵 呢!!</p>

草长鹰飞 发表于 2011-2-6 09:00:00

<p>我不大赞成网站这种把这样一个帖子置顶的做法。</p>
<p>理由有三。</p>
<p>&nbsp;</p>
<p>1:欠严谨。掌柜‘继续挑错’这样的表述不妥当。</p>
<p>&nbsp;&nbsp;&nbsp;&nbsp; 仅凭一个十几岁孩子的表述就说一本教材‘有错’,颇有些站在一定道德高度与文化立场上睥睨一切的做法。</p>
<p>&nbsp;&nbsp;&nbsp;&nbsp;老北京网相对于其它一些网站来说,是有一些独特的优势,比如资料的翔实与厚度,比如网友的学识与相关知识的积累,可,不能因为有此优势就可以动辄怀疑一切。说别人错了,论点、论据、论证,证明出来。缺失了这样的过程,与山大王摇旗呐喊占山头争取利己舆论没甚区别。</p>
<p>&nbsp;</p>
<p>2:浮华。</p>
<p>&nbsp;&nbsp;&nbsp; 一个成熟的网站应该具有网站自己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独立于管理者的喜好之外的,如果非要找依存的话,只有一个,那就是文化本身——网站自身所积淀物。</p>
<p>&nbsp;&nbsp;&nbsp; 一股子一股子的摇摆瞧着热闹,时候久了,会不会撼动树的根基。</p>
<p>&nbsp;</p>
<p>3:欠缺责任感。</p>
<p>&nbsp;&nbsp;&nbsp; 一个小孩子对北京文化的热爱这事件本身很有些新闻性,会给热爱北京文化的这个论坛的网友一些所谓的希望,所以很容易引起一些兴奋,(比如朱哥所写有关这个小孩儿的帖子),从大的方面来说是一件好事,可,对文化观与世界观尚稚嫩没有确立的那样大的一个孩子来说,存在不存在误导需要考虑。</p>
<p>&nbsp;&nbsp;&nbsp; 这个小孩的帖子没有发全,可,仅从所发的他认为‘错’的问题上看,我以为是偏颇了。陆老师给了一些解答,实际上是一些普及——有关北京问题知识点的普及,并没有涵盖全孩子所提问题的本身。孩子能不能理解透彻放其次,很大程度上会给孩子一股错误的推力,让他沿着一个错误的方向走下去,最后钻入为‘挑错’而‘挑错’的误区。</p>
<p>&nbsp;</p>
<p>4:我的两个孩子跟这个孩子年岁差不多,都上初二,一个在八一中学,一个在交大附中。多少算是了解一些这个年岁孩子们的行为。</p>
<p>&nbsp;&nbsp;&nbsp; 从学业上来说,这些孩子的业余时间有限。</p>
<p>&nbsp;&nbsp;&nbsp; 从认知程度上来说,这些小孩儿的知识结构非常薄,甚至都还没有形成层理。</p>
<p>&nbsp;&nbsp;&nbsp; 从生理上来说,他们已经够上了青春逆反期。</p>
<p>&nbsp;</p>
<p>5:从陈子梁小同学上来就用 挑错 这样的词汇而没有选择 质疑 这个小细节上来看,网站上来弄一个总置顶讨论,是不是需要考虑!?</p>
<p>----------</p>
<p>&nbsp;</p>
<p>&nbsp;&nbsp;&nbsp; 年头儿就一直忙活,该休息也得休息休息,该膏膏油就膏膏油,掌柜成了站柜是没法子的事儿,一旦让大伙儿上展柜里去瞅您,不好哈!!</p>
<p>&nbsp;</p>
<p>&nbsp;&nbsp;&nbsp; 问候陈子梁小楼主,陆老师,掌柜的!!</p>

西堤桃粉 发表于 2011-2-6 09:31:00

&nbsp;“四、西山有枫叶吗?&nbsp;&nbsp;
<p align="left">&nbsp;&nbsp;&nbsp; 同页:“黄栌枫叶在瑟瑟秋风中”。</p>
<p align="left">&nbsp;&nbsp;&nbsp; 我在过去在北京台报道香山游商卖红叶纪念品时说香山只有黄栌,枫叶是从外面进的。难道是我听错了,还是教材有错?”</p>
<p align="left">&nbsp;</p>
<p align="left">香山有枫叶,主要分布在山脚下,如东门里的勤政殿前就有两棵。</p>
<p align="left">&nbsp;</p>
<p align="left">电台报道的意思是小贩手中卖的黄栌叶是香山的,枫叶是外面进的。因为香山的黄栌多(10万棵)满地都是,枫叶少的缘故。</p>

陈子梁 发表于 2011-2-6 10:17:00

<p>谢谢草长鹰飞版主及各位网友的关注指点。我阅历不够,用词确实欠妥,在此致歉。</p>
<p>当时看这本教材,确实眼前一亮,我致歉从来没有想过北京文史教育能纳入中小学的日常课程。但是看过教材一遍,确实是发现了一些问题。</p>

陈子梁 发表于 2011-2-6 10:24: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草长鹰飞</i>在2011-2-6 2:12:00的发言:</b><br/>
<p>2:第二个问题,文中的表述逻辑是从城门在整座城的方位上来说,并没有直接强调城门的 朝向</p>
<p>&nbsp;&nbsp;&nbsp; 所以 我觉着 硬从城门的 朝向 上去挤,有点儿搞了!</p>
<p>-------------------------------</p>
<p>怀疑一切的年岁,有些诗意的美好,可硬钻抬死杠不大好,你的学习生涯还有那么长。</p>
<p>考证翔实是严谨的学习态度不假,走过了,或许是‘真理越辩越明’,或许就是 吹毛求疵 呢!!</p></div>
<p>我是按照自己的第一理解去考虑的,没有注意到语言解释的多样性。我可以开学后到班里搞一个调查,看看大家对它是怎样理解的。再次谢谢草长鹰飞版主。</p>

陈子梁 发表于 2011-2-6 10:40:00

<p>&nbsp;&nbsp;&nbsp; 探讨:北京话“逗闷子”的解释最恰当的是什么?</p>
<p>&nbsp;</p>
<p>&nbsp;&nbsp;&nbsp; 第93页:“那些幽默的语言有的是‘<b>作践</b>’自己让大家乐,北京人管这叫‘逗闷子’。”</p>
<p>&nbsp;</p>
<p></p>
<p>&nbsp;</p>
<p>&nbsp;&nbsp;&nbsp;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逗闷子”解释为“开玩笑”。在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北京历史文化十五讲》中第404页也将“逗闷子”解释为“开玩笑”。</p>
<p>&nbsp;&nbsp;&nbsp; “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逗闷子,类若开玩笑,新潮词汇,找乐,都属于“逗闷子”行为。闲得没事,找个什么人来磨牙,东拉西扯,没一点正经事,逗闷子,逗够了,一哄而散,谁也别往心里去。</p>

陈子梁 发表于 2011-2-6 10:49:00

<p>&nbsp;&nbsp;&nbsp; 探讨:“听京剧”还是“看京剧”?</p>
<p>&nbsp;</p>
<p>&nbsp;&nbsp;&nbsp; 第103页:“早在清朝末年,<b>看京剧</b>几乎成为北京市民最热衷,而且是雅俗共赏的文化娱乐节目。”</p>
<p>&nbsp;</p>
<p></p>
<p>&nbsp;</p>
<p>&nbsp;&nbsp;&nbsp; 这里说的是“雅俗共赏”,那么意味着大家都能弄懂。清末皇家贵族、文化人、票友肯定是“看”,但对于市井百姓,可能会有下面一番风景:</p>
<p>&nbsp;&nbsp;&nbsp; 侯宝林先生的相声《关公战秦琼》中有一段描述过去茶园的词:他那阵儿的楼啊,它没有护楼板,都是一棵一棵的栏杆儿。什么东西都往下掉。你掉个戏单儿啊,掉个手绢儿不要紧哪,掉个茶壶给那位开啦!就说是啊。里边儿有什么带座儿的、找人的、沏茶灌水儿的、卖饽饽点心、瓜果梨桃的,还有卖报的、卖戏单儿的。最讨厌就那扔手巾板儿的。其实夏天人出汗,擦擦毛巾是好事儿。就他这来回扔啊,弄得你眼花缭乱。你再听这卖东西、找人的——“里边瞧座!”“跟我来您呐,这儿四位!”、“给这儿续水呀!”、“有人拿张票!”、“这儿添个碗儿”、“薄凉糖瓜籽儿烟卷儿哎”、“面包点心!”、“看报来看报来!当天的戏单儿!”、“哎哟,嗬!二婶儿!我在这儿哪!”台上你唱你的,开场戏没人听。这聊上啦!“哟,二婶儿,你怎么这晚才来?”“可不是嘛!家里有点事,要不然我早就来啦!你看今儿这天儿倒是不错,响晴白日的!哟!这挺好天儿怎么?怎么下雨啦?”“嗨!楼上你们那孩子撒尿啦!”(有删节)</p>
<p>&nbsp;</p>
<p>&nbsp;&nbsp;&nbsp; 我过去听过北京电视台说过:看戏的地方原来叫“茶园”或是“茶楼”,在里面看戏叫“听京剧”。不知是否是我记的有错。</p>

草长鹰飞 发表于 2011-2-6 10:52: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陈子梁</i>在2011-2-6 10:17:00的发言:</b><br/>
<p>谢谢草长鹰飞版主及各位网友的关注指点。我阅历不够,用词确实欠妥,在此致歉。</p>
<p>当时看这本教材,确实眼前一亮,我致歉从来没有想过北京文史教育能纳入中小学的日常课程。但是看过教材一遍,确实是发现了一些问题。</p></div>
<p>1:没必要致歉,小家伙儿。敢于提出问题说明你是一个勤于思考的孩子,而勤于思考对学习这件事儿来说,是顶大的好事儿!</p>
<p>2:有问题可以提出来讨论,但,仅凭所读到看到的一些资料动辄产生质疑,对一个学习者来说大约是不大成熟的做法。你的同学中由于爱好不同,大家对课外知识的选择是多向的,你的老师囿于专业的限制或许对北京的了解还不如你多,可,这些都构不成动不动就怀疑教材的理由。</p>
<p>&nbsp;&nbsp;&nbsp;&nbsp; 在学习的过程中,勇敢敢于提出问题是一个方面,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要明晰自身所处——在你所喜欢的知识领域里的位置。单薄的认知体系不是你的不对,是每个人所必经的。</p>
<p>&nbsp;&nbsp;&nbsp;&nbsp; 仅就我所看到你所提的这几个问题来说,随着我们学习各方面知识的不断积累与深入,你会发现,有些都是伪问题,就是不是问题的问题。(比如香山到底有无枫叶)</p>
<p>&nbsp;&nbsp;&nbsp;&nbsp; 所谓知识,应当分开来讲,一个是知,就是那些已经形成人类共识的基本问题,所谓识,在于以自己所知推知自己不知,可从你所举这些问题以及下面跟着的探讨来说,还不够呢。</p>
<p>&nbsp;&nbsp;&nbsp;&nbsp; 聪明的采买者是无论如何先装满自己的筐子,然后再仔细区分哪些是细菜哪些是粗菜,自己喜爱的留下回家炒了吃,不喜欢的去喂兔子。而不是,而不是挎着个空筐满菜市场转悠品头论足,那样的结果大约菜市场收摊了,你还没有找到自己想吃的菜蔬!</p>
<p>--------------------------</p>
<p>笑~~</p>

屋子 发表于 2011-2-8 15:15:00

<p><font color="#ff00ff" size="6">个人觉得这是青少版乃至本网站的一个重量级的帖子.欣赏鹰飞版主的直言不讳式的责任感!</font></p>
<p><font color="#ff00ff" size="6"></font>&nbsp;</p>
<p><font color="#ff00ff" size="6">更 欣赏 楼主陈子梁的虚心和执着!!!</font></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北京市地方教材《我爱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