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时光 发表于 2010-11-23 16:00:00

〓〓老北京风情纪念封图谱欣赏〓〓

<br>&nbsp; &nbsp;&nbsp;&nbsp; 为了展现昔日老北京的种种风情,让国内外人士全方位了解北京这座城市的风采,中国集邮总公司和北京民俗协会于2006年开始共同推出“老北京风情”系列美术民俗纪念封。从小吃、民俗建筑、民间娱乐等方面图文并茂的介绍老北京风情。&nbsp;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该封每月发行一组,每组2-4枚,从2006年1月10日始发行,至2008年6月10日发行完毕,整个发行时间历时两年半之久。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老北京风情》系列民俗美术封属于美术封中的民俗封序列,所用文字图稿均选自已故著名工笔重彩画家,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长侯长春先生的作品。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全套共84枚,跨三个年度,规模空前,是纪念封中不可多得的的精品。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该封发行量仅为6万套,每个封背面均有唯一的防伪序列号及中英文对照说明,是送给外国朋友和孩子传承传统文化的极佳收藏品。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继《老北京风情纪念封》成功发行完毕后,中国集邮总公司又于2010年开始发行《北京名人故居纪念封》以及《老上海风情纪念封》,《老北京风情纪念封》已经成为民俗纪念封的龙头品种,越来越具有收藏的价值和升值的潜力。
<br>&nbsp;

新鲜时光 发表于 2010-11-23 16:02:00

<br>01.卖糖葫芦儿的
<br>02.卖烤白薯的
<br>03.瞪眼儿食
<br>04.卖豆腐脑儿的
<br>05.卖卤煮炸豆腐的
<br>06.卖爱窝窝的
<br>07.卖馄饨的
<br>08.卖豌豆糕的
<br>09.卖臭豆腐的
<br>10.卖锅饼的
<br>11.卖切糕的
<br>12.卖扒糕凉粉的
<br>13.卖茶汤的
<br>14.卖大碗茶的
<br>15.卖生豆汁儿,麻豆腐的
<br>16.卖酸梅汤的
<br>17.卖杏仁茶的
<br>18.指甲草染指甲
<br>19.九九消寒图
<br>20.耍猴儿的
<br>21.烤火
<br>22.驯鸟
<br>23.卖风车儿的
<br>24.卖风筝的
<br>25.卖空竹的
<br>26.卖小金鱼的
<br>27.卖模子的
<br>28.卖蛐蛐的
<br>29.打糖锣的
<br>30.吹糖人的
<br>31.捏江米人的
<br>32.卖皇历的
<br>33.卖糖瓜的
<br>34.卖灯笼的
<br>35.年画铺子
<br>36.对子摊
<br>37.送财神爷的
<br>38.踩祟
<br>39.卖元宵的
<br>40.火判儿
<br>41.端午节抹雄黄
<br>42.端午节缠小穗子
<br>43.卖蒲子艾子的
<br>44.祭月
<br>45.打月饼会的
<br>46.卖花儿样子的
<br>47.抻平
<br>48.卖油的
<br>49.送寿桃寿面的
<br>50.卖零炭的
<br>51.卖水萝卜的
<br>52.卖羊头肉的
<br>53.打梳头油的
<br>54.卖花的
<br>55.卖胡盐的
<br>56.卖支炉砂锅的
<br>57.卖河鲜的
<br>58.卖老鸡头的
<br>59.卖估衣的
<br>60.卖山货的
<br>61.卖月亮马儿的
<br>62.卖夜壶的
<br>63.卖蒲帘子狗窝的
<br>64.大宅六景之天棚
<br>65.大宅六景之石榴树
<br>66.大宅六景之鱼缸
<br>67.大宅六景之先生
<br>68.大宅六景之肥狗
<br>69.大宅六景之胖丫头
<br>70.剃头的
<br>71.粘扇子的
<br>72.锔碗儿的
<br>73.代写书信
<br>74.木匠
<br>75.焊洋铁壶的
<br>76.窝脖的
<br>77.倒水的
<br>78.磨剪子的
<br>79.算命先生
<br>80.点痦子的
<br>81.钉掌的
<br>82.清道夫
<br>83.抬轿子的
<br>84.更夫
<br>&nbsp;
<br>&nbsp;
<br>

掌柜 发表于 2010-11-23 16:04:00

<p>大家可以通过以下链接购买<font face="Verdana"><a href="http://www.oldbeijing.net/AD/ADCount.asp?Action=Click&amp;ADID=58">http://www.oldbeijing.net/AD/ADCount.asp?Action=Click&amp;ADID=58</a></font></p>
<p>(非老北京网直销产品,请与卖家直接淘宝联系)</p>

新鲜时光 发表于 2010-11-23 16:25:00

02.老北京风情——卖烤白薯的 <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0-11/2010112316212977962.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nbsp; &nbsp;&nbsp;&nbsp; 在老北京,入冬之后就有卖烤白薯的。用铁桶做成炉腔,内生火炉,把入过窖的好白薯放在炉里的架上烘烤,隔一段时间以夹剪翻挪一下,烤熟之后取出用小笤帚刷去表面的浮土,揭皮露瓤,香味诱人,冬天里买一块烤白薯捧着吃又可以暖手。这类买卖大多是固定位置的常摊,不太远走,吆唤为“烤的热乎”。

新鲜时光 发表于 2010-11-23 16:32:00

<br>
<br>纪念封背面的形式都是一样的
<br>&nbsp;
<br>所不同的仅只是说明文字和编号
<br>&nbsp;
<br>下面就只发正面图片了
<br>

新鲜时光 发表于 2010-11-23 16:09:00

<br>以下是引用掌柜在2010-11-23 16:04:00的发言:大家可以通过以下链接购买http://www.oldbeijing.net/AD/ADCount.asp?Action=Click&amp;ADID=58 (非老北京网直销产品,请与卖家直接淘宝联系) &nbsp; &nbsp;
<br>谢掌柜的
<br>&nbsp;
<br>淘宝100%好评,已加入淘宝消费者保障计划,网上购物无忧
<br>&nbsp;
<br>本专卖店还可在淘宝速卖通进行跨国交易、邮寄。
<br>&nbsp;
<br>《老北京风情纪念封》在北京邮市偶有销售,但价格要比本店高很多,而且没有尾号相同的
<br>&nbsp;
<br>也没有专用的收藏册和礼品盒(本专卖店独家制作销售)
<br>&nbsp;
<br>绝对保真、欢迎选购,欢迎比价&nbsp;&nbsp;&nbsp;&nbsp;&nbsp;
<br>&nbsp;

新鲜时光 发表于 2010-11-23 16:13:00

01.老北京风情——卖糖葫芦儿的 &nbsp;&nbsp;&nbsp; 在老北京,这一类糖葫芦担子所卖的糖葫芦是精粗档次不同的大路货,挑子前面是在圆笼上面架起一根带孔的竹弓,上面插满糖葫芦,吆唤也是“葫芦儿——冰糖的”。

新鲜时光 发表于 2010-11-23 16:15:00


背面中英文对照说明文字

新鲜时光 发表于 2010-11-23 17:20:00




03.老北京风情——瞪眼儿食

&nbsp;
&nbsp;&nbsp;&nbsp; 老北京卖瞪眼儿食的自马肉作坊趸来煮熟的大牲口肉,改刀成小块儿,放置在大锅里,再加上作料。食客用筷子从锅里白取,每夹一块肉,卖肉的人在一旁以铜钱为筹,计其食数,即使数人同时下箸,卖肉的人也能一一记码,一点儿也不错,故称为瞪眼儿食。
&nbsp;&nbsp;&nbsp;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这个买卖就没有了。
&nbsp;

掌柜 发表于 2010-11-23 18:06:00

<p><font face="Verdana">作者简介:侯长春&nbsp;</font></p>
<p><font face="Verdana"><br/>&nbsp;&nbsp; <br/>&nbsp;&nbsp;&nbsp; 侯长春&nbsp;(1929年 -2003年)男,汉族。1929年初夏侯长春出生在吉林省长春市,父亲是一个监务公署的职员,侯长春有弟兄四人,恰好是伯、仲、叔、季。侯长春是老末名字叫季彦,但一直用乳名叫下来。</font></p>
<p><font face="Verdana">&nbsp;  侯长春三岁时,因祖母年老不适应寒冷气候,举家迁回北京。小时候家境虽然贫寒,侯长春还是坚持读完中学。1943年侯长春受业于赵梦朱先生,学习没骨花卉和人物,因为家境贫寒只在年节奉上很少的“束金”,春节给老师磕个头就是了。此后又从王仲华先生学习人物画。1946年赵先生介绍侯长春参加中国画学研究会,在中山公园董事会活动。学员们带着自己的习作怯生生地向蓄着长须的老者鞠躬请教。那时每有画展侯长春便从北城根儿徒步走到中山公园去看,画框大都戳在地上,所以必须蹲在旁边细看,这也是侯长春学习的最好机会。</font></p>
<p><font face="Verdana">&nbsp;  高中毕业准备找个事作以谋自食,但是1948年时局日紧,工作是很难找到的,同时还得担心被抓夫,日夜提心吊胆,真是惶惶不可终日。</font></p>
<p><font face="Verdana">&nbsp;  1949年总算是缓了口气,惊魂甫定,考虑一下,还是先上学暂度一时,于是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美术工艺系。当时候长春对这个学校和所学的专业,以及将来的去向都是一无所知。但侯长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因为师范生可以免学费、供膳宿。入学以后觉得很新鲜,因为长久以来都是在师徒制和背诵临摹方式中学习,乍一接触西方的绘画科学,诸如素描、色彩、构图、解剖等等,觉得眼界大开,于是学习兴致倍增,大年初五刚一过,就独自钻进素描教室去“加班儿”。1951年侯长春们的专业被苏联专家改为图画制图系,四年的课程中还要学习机械制图和各种工艺,如:木工、金工、机工等。教侯长春们绘画的是系主任卫天霖先生。</font></p>
<p><font face="Verdana">&nbsp;  1953年,侯长春这批解放后第一届学生毕业了,侯长春走上中学的教学岗位。当时百业待兴,新生力量倍受重视,加上刚刚步入社会,对事业充满憧憬,住在学校的集体宿舍,工作起来好像没有星期天,因为星期天还要带学生去写生。两年下来工作逐渐适应了。1955年参加北京市中学教材的编写工作和社会招聘人员的培训工作,着实忙活了一阵子,也有了一些业绩,并受到市教育局的表彰。业余时间仍然坚持插图和连环画创作。1956年北京青年美展,侯长春的民间故事插图《宫蛙》参加展出并获奖,又入选参加全国青年美展。</font></p>
<p><font face="Verdana">&nbsp;  60年代初期,又拾起了中国画学习,到故宫博物院绘画馆,面对珍贵的原作临摹古画,从唐代的《文苑图》、宋代的《大傩图》、李嵩的《花篮》、院体的纨扇、元代任仁发的《张果见明皇》、《二马图》,王振朋的《听琴图》、明代唐寅的《蜀宫四美》、江夏派的山水人物、院体花鸟、清代扬州八家和任伯年的册页等等,从绘画一直临到唐人写经小楷。几年下来觉得收获不小。</font></p>
<p><font face="Verdana">&nbsp;  十年浩劫使侯长春失去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和书籍七十年代末期,像一场伴随着春雷的喜雨,带来了万物复苏,由于种种原因,生性迟钝的侯长春错过了去专业团体和高校的机会,于是仍呆下来潜心画事。1979年创作了《水浒人物》组画,在北京首届工笔重彩画展上露面,受到叶浅予的赞许,潘絜兹、刘凌沧、任率英等老一辈画家都给予了鼓励。这部作品1980年被评为北京市文学艺术创作甲级奖并全部被收藏。同年四月出席第四届北京市文代会,并被选为第一、二届市美协理事。八十年代中期受国家教委的委托,主编全国小学教师合格考试培训教材及考试工作。1993年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主编的中学美术教材工作。在这十年中又创作了《伯乐相马》参加建国三十周年美展;《卖炭翁》、《完璧归赵》、《释迦圣迹图》组画等工笔画,部分作品作为交流曾去印度、美国、日本、台湾等地展出。</font></p>
<p><font face="Verdana">&nbsp;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这个文明古都,越来越受世人瞩目。也许是故乡的缘故,侯长春从小时候就觉得北京的风物人情、一草一木都是那么迷人。各式各样的牌楼、奇巧的屋檐斗拱、悠扬悦耳的鸽哨声、谦和朴实的笑容与亲切礼貌的寒暄,种种印象都使人难以忘怀。稍长些,读着许多名人如老舍、鲁迅、冰心、胡适等人的文章,字里行间都洋溢着的对古都北京的深厚情感,使侯长春又明白了,北京不只是北京人的北京,而是全国人民的北京。又往后,侯长春看到了一部叫《唐土名胜图会》的书,写的是关于清代官制礼仪、京师的名胜古迹、风物民情并配以图画,作者是两位日本人,另外还有一本名叫《北京的城墙和城门》的书,详细地测绘了北京城的里九外七城门的建筑,作者竟是一位叫奥古斯特的瑞典人。通过这些感人的故事,使侯长春深深体会到,原来北京是全世界人民所向往所热爱的古都,从而把侯长春对北京的故乡情感提高了一步,加深了一层。</font></p>
<p><font face="Verdana">&nbsp;  退休后,第一件想做的事,便是回忆儿时亲身经历的老北京情景,用彩笔画下来,为北京的民俗文化作一点儿拾遗补缺的事。举凡文所未录,图像无存或有文无图,有图而不详的,尽侯长春所知,都列为要画的内容,十年以还,完成了一百三十余幅。1999年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得到观众的肯定和鼓励,并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印成画册,这一切更坚定侯长春致力于研究北京民俗文化的信念。2002年1月,侯长春被聘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2003年10月23日在北京逝世。</font></p>
<p>(以上资料引自百度百科)</p>

逍遥游天下 发表于 2010-11-23 21:02:00

<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00" size="5">老北京风情民俗美术封,的创意,突显其无限上升的价值。</font>

老盘子 发表于 2010-11-24 10:19:00

侯先生的画集去年出版了。很值得收藏。

掌柜 发表于 2010-11-23 21:50:00

<br/><br/><br/><br/><br/><br/><br/><br/><br/><br/>

新鲜时光 发表于 2010-11-24 14:21:00

<p align="center"><font size="4" face="Verdana"><strong>13.老北京风情——卖茶汤的</strong></font></p>
<p align="center"><font size="4" face="Verdana"></font></p><font face="Verdana">
<p align="left"><br/><br/><font size="4">&nbsp;&nbsp;&nbsp; 茶汤是北京的一种小吃,它的原料是蒸熟的糜子面,卖时再以滚水沏成糊状,加上红糖、白糖、桂花等佐料,吃起来香甜可口。<br/>&nbsp;&nbsp;&nbsp; 早年街上的饽饽铺有带茶食的,店内有座儿,门外放置一把大铜壶,除卖茶汤外还卖油茶和奶酪等食品。庙会上也有茶汤摊儿,最引人注意的是那二尺多高带着炉火的大铜壶和沏茶汤师傅的架式。沏茶汤师傅一手挽着大壶的把儿微微往起一欠,滚开的水便从细细的壶嘴儿中泻注而下,另一只手拿着碗,碗中放好茶汤面在下面承接,开水正好浇入碗心,不洒不溅,有时还一手持两个碗,食客边等候边欣赏沏茶的技艺。</font></font></p>
<p>&nbsp;</p>

新鲜时光 发表于 2010-11-24 13:58:00


04.老北京风情——卖豆腐脑儿的
&nbsp;

&nbsp;&nbsp;&nbsp; 老北京卖豆腐脑儿的,货担的后面是一只坛子,里面盛有用石膏点成非常细腻的豆腐脑儿,坛子外面包有棉套以保温,货担的前面放着一大铜钵,里面盛着用黄花、木耳、口蘑和肉片打成的卤汁。卖时先用一把短把儿铜勺将豆腐脑盛在碗里,再浇上卤汁、蒜汁和辣椒油,吆唤为“豆腐脑儿热耶”。

新鲜时光 发表于 2010-11-24 14:00:00




05.老北京风情——卖卤煮炸豆腐的

&nbsp;&nbsp;&nbsp; 老北京卖卤煮炸豆腐的傍晚串街叫卖,担子的前面有一小火炉,上坐一个大砂锅,里面盛着加了花椒大料的盐水,煮着炸豆腐和豆面炸丸子,卖时盛在碗里加香菜、醋和辣椒糊。担子的后面是圆笼放干丸子和炸豆腐,还有一只清水桶,以备往锅里续水。唤为“炸子开锅”,“卤煮喂,炸豆腐”。

新鲜时光 发表于 2010-11-24 14:09:00

<p align="center"><font face="Verdana"><font size="4"><strong>06.老北京风情——卖爱窝窝的</strong></font></font></p>
<p align="center"><font face="Verdana"><font size="4"></font></font></p><font face="Verdana"><font size="4">
<p align="left"><br/><br/></font><font size="4">&nbsp;&nbsp;&nbsp; 爱窝窝是北京春节期间庙会上的一种小吃,以蒸熟的江米作皮儿,蒸熟的面粉作布面,包进豆沙或枣泥、山楂等馅儿,揉成元宵大小的球形,缀上红点儿以区别是什么馅儿的,逛庙会的人可以买来即时吃,也可用纸匣装上带走。贩者吆唤“爱窝窝尝馅儿来”。</font></font></p>

新鲜时光 发表于 2010-11-24 14:11:00

<p align="center"><font size="4" face="Verdana"><strong>07.老北京风情——卖馄饨的</strong></font></p>
<p align="center"><font size="4" face="Verdana"></font></p><font size="4" face="Verdana">
<p align="center"><br/></p>
<p align="center"><font size="4">错字</font></p>
<p align="left"><br/><br/><font size="4">&nbsp;&nbsp;&nbsp; 在老北京串街卖馄钝的,傍晚上市直卖到深夜。担子的一端是一个木柜,上有小抽屉放置面皮、佐料、鸡蛋,木格内放碗匙,最下层是清水桶,柜上放一大碗肉馅儿以及酱油瓶、醋瓶、油灯,另一端是火炉,上坐一铁锅,中间以铁篦子隔开,一边煮一只鸡,一边煮馄饨,遇有食客,现煮现卖,吆唤为“馄饨——开锅呦”,其声悠远,回荡在夜空之中。</font></font></p>

新鲜时光 发表于 2010-11-24 14:13:00

<p align="center"><font size="4" face="Verdana"><strong>08.老北京风情——卖豌豆糕的</strong></font></p>
<p align="center"><font size="4" face="Verdana"></font></p><font face="Verdana">
<p align="left"><br/><br/><font size="4">&nbsp;&nbsp;&nbsp; 老北京卖豌豆糕的贩者背一荆条筐,手持小铜锣,敲打声“镗一镗另镗”。所卖的豌豆糕以白芸豆煮熟去皮,揉成软面团,中间包上芝麻白糖馅,然后捏成各种小动物、蔬菜、水果的形状和人形,或用带花纹的木模压成糕点形。所捏人物、动物造型简练,生动有趣。所有的工具只有骨头针、木梳齿儿和竹笔管等。这种既是玩物又是食物的东西很受孩子们的欢迎。</font></font></p>

新鲜时光 发表于 2010-11-24 14:15:00

<p align="center"><font size="4" face="Verdana"><strong>09.老北京风情——卖臭豆腐的</strong></font></p><font size="4" face="Verdana">
<p align="center"><br/></p>
<p align="left"><br/><font size="4">&nbsp;&nbsp;&nbsp; 卖臭豆腐是本小利薄的买卖,所以大多是老人小孩儿干的。从前门外延寿寺街王致和腐乳店趸来货,肩挑或挎篮串街叫卖,吆唤为“酱豆腐(读音甚轻,如‘佛’)——臭豆腐”,如带卖卤虾小菜儿的则唤“王致和的臭豆腐,卤虾小菜儿酱黄瓜”。吃臭豆腐时加上些炸花椒油或香油,味道更美。</font></p>
<p><font size="4"></font></font>&nbsp;</p>

新鲜时光 发表于 2010-11-24 14:17:00

<p align="center"><font size="4" face="Verdana"><strong>10.老北京风情——卖锅饼的</strong></font></p>
<p align="center"><font size="4" face="Verdana"></font></p><font size="4" face="Verdana">
<p align="left"><br/><br/><font size="4">&nbsp;&nbsp;&nbsp; 山东、河北一带擅长制作面食干粮,其中有一种叫锅饼的大烙饼,其直径二尺,厚二寸,全以硬面加一点儿椒盐,然后用木模子印上花纹,用上下火烘烙而成。因为饼里水分很少,所以放置数十天都不会霉坏。卖时用刀切开零卖或论斤约。这种货车一般多在街头饭摊附近,不吆唤。</font></font></p>
<p><font size="4">&nbsp;</font></p>

新鲜时光 发表于 2010-11-24 14:18:00

<p align="center"><font size="4" face="Verdana"><strong>11.老北京风情——卖切糕的</strong></font></p>
<p align="center"><font face="Verdana"><font size="4"></font></font></p><font face="Verdana"><font size="4">
<p><br/><br/><font size="4">&nbsp;&nbsp;&nbsp; 老北京卖切糕的多在街头设常摊,以黄米面、红小豆、红枣用一个带孔的大瓦盆蒸成糕,放在案上摊平,卖时用刀切下,插在竹签上,买的人手持竹签而吃。因为是用大瓦盆蒸的所以也叫“盆儿糕”。做这行买卖的多是回民,除卖切糕外还做应节的买卖,如正月卖元宵,五月卖粽子,年前卖黄白年糕作供品。这种货车的案板用具刷洗得很干净,特别是包镶在案板、钱筒、水勺上的红铜黄铜饰件擦磨得非常光亮,显得格外精神。<br/></font></p></font></font>

新鲜时光 发表于 2010-11-24 14:19:00

<p align="center"><font size="4" face="Verdana"><strong>12.老北京风情——卖扒糕凉粉的</strong></font></p>
<p align="center"><font size="4" face="Verdana"></font></p><font size="4" face="Verdana">
<p align="left"><br/><br/><font size="4">&nbsp;&nbsp;&nbsp; 在老北京,入夏以后便有卖凉粉儿的,或在街头设摊或推车串巷。备一大木盆,盛上凉水,将白荞面作成的扒糕坨儿、凉粉儿或拨鱼儿放在其中,几只瓷罐里面放着芝麻酱、酱油、醋、芥末、腌胡萝卜、蒜汁等佐料,卖时用小刀将扒糕切成小菱角块,凉粉儿打成条,浇上佐料,吃在口中非常清爽,吆唤为“扒糕哇,筋道酸辣呀”。</font></font></p>
<p><font size="4">&nbsp;</font></p>

析津志 发表于 2010-11-24 19:31:00

不错,多谢楼主.

新鲜时光 发表于 2010-11-25 20:24:00

<p align="center"><font size="4" face="Verdana"><strong>14.老北京风情——卖大碗茶的</strong></font></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0-11/2010112520214836273.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p>
<p>&nbsp;</p>
<p><font size="4"><font face="Verdana">&nbsp;&nbsp;&nbsp; 老北京街头卖大碗茶的多是一些老弱或妇女,挑一个绿釉四耳瓦壶,里面沏上价格最低的茶叶,外面包一个棉套用以保温,挑子另一头是一只荆条篮子,里面放有蓝边粗碗或黑盔子碗。这种小买卖常停在街头卖力气的人集中的地方,篮子里还备有两三只小凳,以备喝茶人歇坐休息。</font><br/></font></p>

新鲜时光 发表于 2010-11-26 20:50:00

<p align="center"><font size="4" face="Verdana"><strong>15.老北京风情——卖生豆汁儿,麻豆腐的</strong></font></p>
<p align="center"><font face="Verdana"></font></p><font face="Verdana">
<p align="left"><br/><br/><font size="4">&nbsp;&nbsp;&nbsp; 豆汁儿和麻豆腐都是老北京人所喜欢吃的。麻豆腐以羊油炸酱炒,俏以青豆,爱吃辣味的可加些炸辣椒油,味道更好。卖熟豆汁儿的街上有摊铺,串巷的有推车、挑担的,居家过日子则买生豆汁自己煎熬,单有卖生豆汁儿的从粉房趸来豆汁儿、麻豆腐串街叫卖,吆唤为“甜酸的豆汁儿来——麻豆腐”。</font></font></p>

新鲜时光 发表于 2010-11-26 20:52:00

<p align="center"><font size="4" face="Verdana"><strong>16.老北京风情——卖酸梅汤的</strong></font></p>
<p align="center"><font size="4" face="Verdana"></font></p><font size="4" face="Verdana">
<p align="left"><br/><br/><font size="4">&nbsp;&nbsp;&nbsp; 老北京夏天街头设摊卖酸梅汤的,将好乌梅用开水沏泡加上白糖、桂花,放在一只大瓷坛里,再把瓷坛放在冰桶中。贩者一手持两个小铜盏,直径三寸许,名叫冰盏,用手指颠拨使两只小铜盏互相击撞,发出清脆悦耳的铮铮声,摊旁竖立一把黄铜做的月牙戟以为标记。旧北京干果铺暑天也卖酸梅汤及玻璃粉、杏仁儿豆腐等冷饮。京中的信远斋最为有名。</font></font></p>

新鲜时光 发表于 2010-11-26 21:02:00

<p align="center"><font size="4" face="Verdana"><strong>17.老北京风情——卖杏仁茶的</strong></font></p>
<p align="center"><font size="4" face="Verdana"></font></p><font face="Verdana">
<p align="left"><br/><br/><font size="4">&nbsp;&nbsp;&nbsp; 杏仁茶是老北京早点食品之一,将细米面熬成较稀的粥浆,煮时加入杏仁,卖时盛在碗里再加白糖桂花,香甜适口,佐以烧饼油鬼,乃是极美之早点。贩者挑担串街,吆唤为“杏仁——茶哟”。</font></font></p>
<p><font size="4">&nbsp;</font></p>

新鲜时光 发表于 2010-11-27 22:43:00

<p align="center"><font size="4" face="Verdana"><strong>19.老北京风情——九九消寒图</strong></font></p>
<p align="center"><font face="Verdana"></font></p><font face="Verdana">
<p align="left"><br/><font size="4">&nbsp;&nbsp;&nbsp; 北京自冬至起便进入数九寒天。滴水成冰的严冬和挥汗如雨的长夏一样,需要“熬”过去,于是人们便想出一个法儿来寄托这种殷切的心情,就是在一张纸上画好九九八十一个轱辘钱儿,自冬至始每天填画一个,记录下当日的气象情况,办法是上画阴,下画晴,左风右雨,雪当中,图满九九尽,天气转暖,寒意消除,故名九九消寒图。这是一种最普通的消寒图。另有一种便是文人的雅趣了,用九个九笔画的字组成短句,再将其写成双勾字,也是自冬至起每天填一笔,字填满,也就“杨柳回黄”了。常见的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盼春风重度帝城垂柳”。</font></font></p>
<p>&nbsp;</p>

新鲜时光 发表于 2010-11-27 22:36:00

<p align="center"><font size="4" face="Verdana"><strong>18.老北京风情——指甲草染指甲</strong></font></p>
<p align="center"><font face="Verdana"></font></p><font face="Verdana">
<p align="left"><br/></font><font face="Verdana"><br/><br/><font size="4">&nbsp;&nbsp;&nbsp; 指甲草正名凤仙花,有红、白、粉红三种颜色,把红花指甲草的花瓣采下来放在酒盅里,加一点明矾,然后捣烂,用骨针挑起堆在指甲上,小心呵护,使其不被碰掉,待干后指甲便被染红,不怕水洗。早年间没有现在的指甲油,指甲草就是最好的天然染甲品,小姑娘们最喜欢做这个玩意儿。</font></p>
<p align="left"></font>&nbsp;</p>
<p align="left">&nbsp;</p>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老北京风情纪念封图谱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