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读康熙《顺天府志》札记
<br> 明清两代,我国出现了三次修志高潮:明末、清康熙和同光年间。现存大体完整的三部《顺天府志》,正是修篡于这三个阶段。除光绪志保存较多外,万历和康熙《顺天府志》均只有孤本,保存于国家图书馆。1959年,中国书店将万历志影印出版。2009年,中华书局又出版了康熙志校注本,使这两种稀见的方志得以广泛传播。<br>
<br> 康熙《顺天府志》是由阎崇年先生四十多年前发现的。他花了很大的精力,证明其为孤本,并将其校注出版。据新闻报道说,阎先生和助手们校对了十多遍,为的是争取不出一错。他并向记者悬赏,“千金买一错”。不料,消息发布后,有白平和马斗全等人已挑出数百处错漏,甚至为索要奖金打起了官司。
<br>
<br> 近日,为了查阅该书中有关丰润县的内容,我购置了一本康熙《顺天府志》。匆匆翻阅一过,有两点心得和广大读者分享。
<br>
<br> 1,此志较万历《顺天府志》为详,但仍简略荒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给万历志的评价是“颇为简略”,康熙《顺天府志》则不仅简略,而且许多内容抄录万历志,使其价值打了折扣。
<br>
<br> 比如:万历志记录丰润县“编户二十二里,至府三百五十里”;康熙志则为:“编户二十二里,东西广七十里,南北袤一百六十里,在府东三百六十里、州东一百九十里。东至永平府界三十里,南至越支场盐课司一百里,西至玉田县界四十里,北至遵化州界六十里。”但是,据隆庆《丰润县志》,丰润的社屯建制实际几经变迁,成化十八年前为二十二里,弘治五年因外迁流窜之民增多,归并为二十里,弘治十五年再归并为十三里,嘉靖元年归并为十二里,后民稍复业,恢复为十三里。万历和康熙《顺天府志》的记录显然都是不足为据的。
<br>
<br> 另外,康熙《顺天府志》对职官的记载也是残缺的。顺天府属邑职官,因为有州志和县志参考,万历以后的有所增订,但顺天府府尹、府丞等,则完全抄录万历志,万历志后以至明亡这段时间,则全付阙如了。这表明,康熙志修篡人员没有花功夫查找档案资料。
<br>
<br> 2,阎崇年先生的校注本错漏确实惊人。康熙《顺天府志》出版后,被查出数百处错误。白平和马斗全等人挑错的重点,似乎在句读和错别字上。这数百处错误,有些确实凿凿有据,无可辩驳,但有些倒也可以商量。实际上,校注本还有更惊人的错误。
<br>
<br> 这里举两个例子。
<br>
<br> 例一:卷六政事·历官,第218页起载漷县职官:知县、主簿、典史,等等,到第220页,突然冒出学正、训导,221至222页又出现教谕、训导。按“学正”为州之教官,漷为县,自然不得有学正之职。漷县顺治十六年被裁省,入通州。查前面通州职官内未载学官,则此处学正汤大国等人,显然是通州职官而非漷县也。大概底本页面错置,而校注者不审,照录如旧。
<br>
<br> http://photo19.hexun.com/p/2010/0904/411352/b_vip_FABA6AB058606837E39C38A620423D68.jpg
<br>
<br>http://photo19.hexun.com/p/2010/0904/411352/b_vip_3978515231BF67DD8395916F5D5FFA70.jpg
<br>
<br>上面二图:漷县职官里出现了“学正”。
<br>
<br> 例二:卷七人物·贡生,第406页起载国朝贡生,经与万历《顺天府志》对照,除顺天府本城(大兴、宛平附)与万历志人名不一致外,其他各州县人名,全部袭自万历志。经查本城(大兴、宛平附)内“蒋甲春”,大兴人,贡生,顺治间任永平府训导。这说明顺天府本城和大兴、宛平诸人确实是清朝贡生,其他的数百人全是明朝人!是底本本身错,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即使是前一种情形,这种超级错误,号称精审的阎校本却失校,确实有点滑稽了。
<br>
<br> http://photo19.hexun.com/p/2010/0904/411352/b_vip_50299275CCA0D2A488728A313C9D164A.jpg
<br>
<br>这里的贡生,绝大部分是明朝人。
<br>
<br> 除了上述那些超级错误,更深一些的错误可能更多。以明代丰润贡生名单为例,拿它和康熙《丰润县志》对照,石王应为石玉,颜本应为颜永,程秀应为程琇,石之(王扁)应为王廷(王扁),季焕然为李焕然。这些相异之处,不一定都是《顺天府志》错了,但要一一查考清楚,工作量无疑是非常大的。显然,阎校本的功夫远远未达到这一层。
<br>
<br> 校订古籍不容易,真要搞出一本错漏比较少的校注本,需要花很大的功夫,将原著进行细致的研究性阅读。很显然,阎校本离做到这一点怕是有十万八千里。 <p>校注古籍要得其人,要么就是扯淡。阎注本一出版我就在这骂过,如今依旧骂。</p>
<p>蝙蝠也会飞,可它毕竟不是鸟。</p> <p>我得看过以后再说话。</p>
<p>校订古籍不容易,真要搞出一本错漏比较少的校注本,需要花很大的功夫,将原著进行细致的研究性阅读。很显然,阎校本离做到这一点怕是有十万八千里。 <br/></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