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地名的湮灭和异化
<p align="left"><font size="4"><b>老北京地名的湮灭和异化</b><b></b></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胡同最大悲哀是什么?是胡同还在,名儿没了!</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地名,平时并不被人们所重视。因为人们每天都在和地名打交道,所谓“司空见惯”嘛。可是仔细思量一下,就会发现,地名不仅仅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名称,它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地理坐标,也是历史坐标。没有了地理坐标,旅人就会迷失方向;同样没有了历史坐标,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就没法生存下去。</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君不见,俄国占领了黑龙江以北的大片中国领土后,首先下手的就是更改地名,用俄国名替代中国名;印度占领麦克马洪线以南的西藏山南地区后,也是在不遗余力地更改地名,就连韩国不也把汉城改为“首尔”了吗!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为什么?为什么他们都这样重视地名的修改和命名?这不仅仅是不同民族文字的更改。因为地名不仅仅是地理坐标,更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坐标!不知是那位先哲说过:要消灭一个民族,必须先消灭它的历史。没有历史或不知道自己历史的民族,是无法在世上生存的。说的俗点,忘记或找不到自己历史的民族,就是找不着北的民族。连北都找不着的民族,还能往前走,还能发展吗?</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地理坐标好理解,那么什么是历史坐标?</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比如说,一提起“圆明园“,我们想到的不仅仅是那个残垣断壁的景象,而且还能想起八国联军的侵略和火烧圆明园的兽行,十二生肖铜雕像被高价拍卖,对中国二次掠夺,还能激起我们爱国的民族情感。看到”北大红楼“,我们不仅仅会想到那个古老的红楼和沙滩大街,而且会想起“五四”运动,想起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说到“小羊圈胡同”,我们就会想到老舍,想到《茶馆》、《四世同堂》,想到惨死在太平湖的人民艺术家和罪恶的文革、四人帮。</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这就是历史坐标和它的作用。它能为我们保存和翻开民族的历史,使我们能不忘记历史。以史为鉴,才能向前发展。地名,就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坐标。</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可是我们却正在对自己的历史做无情地摧残。</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北京的拆改,使老北京城变得面目全非,是尽人皆知的。可是老北京的地名也正在逐步的消失,却是很少有人关心。因为有形的物质的东西,人们比较容易观察到他的变化,比如多少条胡同被拆了,一眼就能看见,能感觉得到。这是物质的文化遗产容易被人们关心的原因之一。地名作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历史坐标,是无形的,它的变化人们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也就是我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是地名的历史坐标的作用,是无法代替的,一旦消失,就会使一段历史随之消失和遗忘。</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现在我们的一些主管地名的机关里,就有那么一些大爷,不知从哪学会的“删繁就简”、“兼并重组”的技能,大笔一挥,就把他老人家认为繁杂的地名“删繁就简”“兼并重组”了,使许多地名,在胡同没拆之前就已经消失了。地名消失的速度,比北京拆改的速度还要快!</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比如在我家附近,有一条大金丝胡同,现在是什刹海胡同游的中心地区。这条胡同的南北两侧,还有南官房胡同和北官房胡同。这三条胡同的地名,是历史形成的相关地名,是不可分的。但是现在的地名都是被“删繁就简”后的地名。这样的删繁就简的结果是,胡同名和历史完全脱节,屏弃了历史渊源,三条胡同的历史关联性也被淹没在更换后的地名中。</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大金丝胡同,原来叫大金丝套。其中的“套”字是“绦”的讹传。而南官房胡同,原名“南官坊口”。</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中国的汉字有“望文生义”的功能,这是天下独一无二的。我们来比较一下“南官房胡同”和“南官坊口”的文义。</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南官房胡同:南是方位;官是国有或国营;胡同是住宅小区。也就是“国有住宅南区”。</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南官坊口”,从字义上看,有类似“首钢厂东门”的意思。南:是方向;官:是国有或国营;坊:是作坊或工场;口:大门。合起来就是:国营(国有)作坊南门(小区),简称就是“作坊南门(小区)”。</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显然,“国有住宅南区”和“国营作坊南门(小区)”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前者没有特指性,而后者是特指“作坊南门”,相似于首钢“厂东门”的含义。</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这里的“作坊”就是“大金丝套(绦)”。据考证,大小金丝套(绦)胡同原有一个官办(即国营或皇家)的“金丝绦”作坊。所谓“金丝绦”,就是专供皇家使用的编织有金丝的腰带之类的服饰品。而“南官坊口”就是指“国营金丝绦作坊南门”及附近的居民区。北官坊口的含义亦然。</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从南北官坊口(胡同)和大小金丝套(绦)胡同的地名,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在历史上,南北官坊口胡同之间原有一个制作“金丝绦”的官办作坊。而两条胡同之间的大小金丝套(绦)胡同,就是作坊所在地。当时的“国营金丝绦作坊”有两个大门,分别是南门和北门。南北官方口胡同,就是在作坊大门附近逐渐形成的居民区。三条胡同的历史关联性和不可分割性,也就清清楚楚地表现出来了。这就是地名历史坐标的简单作用。</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可是大金丝套变成了大金丝胡同,一字之差,一段历史就被轻轻地抹掉了。官办的金丝绦作坊,变成了一条闪闪发光的金丝。要说还是现在的人现实,有了金丝,还愁什么呢!可是我想,几十年后,就会有人愁的想不起来这个大金丝的来历了。变成了大金丝胡同,把个因庙得名的槐宝庵(胡同),也兼并了进来。槐宝庵(胡同),是个不足五十米的小胡同,在大金丝胡同的西口,有个小型广场,胡同呈刀把形,建于明朝天启年间的槐宝庵就在刀把里。现在被兼并到大金丝胡同,成了大金丝胡同的南口。槐宝庵(胡同)这个有数百年历史的地名,就这样消失了。胡同的最大悲哀是什么?是胡同还在,名儿没了!像这样的悲哀,绝不止一个槐宝庵。</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没有特指性的“南官房胡同”这一地名又是如何来的呢?原来在北京第一次更换地名标牌(大约是六十年代)时,把“南官坊口”改成了“南官坊胡同”,这还算能勉强说得过去。文革后第二次换标牌时,又把“南官坊胡同”改成了“南官房胡同”,这可就驴唇不对马嘴了。可能是管理地名的官员看到“南官坊”,想当然地认为其中的“坊”是“房”字之误,当仁不让地就把“白字”改了过来,“南官坊”变成了“南官房”。于是“国营作坊南门”就变成了“国有住宅南区”了。历史渊源就这样被置换和异化了。南官坊口变成了南官房胡同,也兼并了一条只有二十多米的慎思胡同。胡同还在,名字没了的悲哀也发生在离槐宝庵不到百米的慎思胡同身上了。</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像南官房胡同这样的地名由于没有特指性,放在哪都能用。这里所说的国有住宅区,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根本就不曾存在过。在1956年公私合营以前,这条胡同只有两个院子是属于国有的,那还是解放初期,国民党政府交出的汉奸房产。所以“南官房胡同”这一地名,既无历史依据,又无实际意义,更无当地的人文属性。这是屏弃历史,闭门自造地名的典型之一。</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类似这样的荒诞无稽的地名改造,地名重组兼并的事例,在北京不胜枚举。</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人家是在拼命地更换地名,为的是制造自己民族的历史。可是我们却是在有意无意地摧残着地名,抹杀着自己民族的历史。还美其名曰“地名标准化”!真是荒唐之极!</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老北京大量的街道、胡同、古建筑被拆毁了,一大批古老的地名也跟着退出了历史舞台。可是我想,这样一大批老地名,老建筑名,其实也是一大笔文化财产啊。这样一大批的地名里,蕴藏着多少老北京城的历史,包含着多么厚重的老北京的文化底蕴啊!我们不能为这些古老的地名,做点保护工作吗?我们不能对老北京地名也来个“古为今用”吗?我想我们应当做点什么,这样才对得起生我养我的老北京!</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我要说的就是老北京的地名不能任其自生自灭,更不能被人为的异化和更改、消除,要把老北京地名当做历史文化财富加以保护。不知说清楚没有。</font></p> 名字很重要,我永远记得中国清政府在割让外兴安岭以南地区时,有个地名叫库页岛,中国的所有世界地图,应该永远标注这个名字。可看看全北京,胡同名字还在但胡同已经没有了的,也不少啊!岂不更惨。 现在是谁有钱就听谁的,有钱人的天下。 从小就住在小金丝胡同的人来顶帖!说的好! <p>北京的每一个胡同名,都是有一段故事的.</p> <p>支持楼主观点。</p> 是,乱改的多了,南城宣武那边的胡同也乱改名字,我打车,司机都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地方。 只能在咱们网里回忆了 呜呼哀哉....... 咱们网的网友用网名儿来纪念那些胡同吧...... <p align="left"><font size="4"> 胡同更大悲哀是什么?是胡同没了,地名也没了!比如北京第一古镇——海淀镇 (那里有着众多古老的胡同四合院和故事。现在许多人居然不知道海淀区曾经有这么一个古镇)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 消灭一片有着古老文化底蕴的区域,意味着消灭了那里的历史,更可怕的是消灭了那里的记忆。没有了历史、没有了记忆的地域和人们是非常悲哀的,是会失去根基,失去自信的。但愿四九城内的那些古老有灵气的胡同四合院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 </font></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