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大运河北端的标志——三庙一塔
<p>搬到通州N年了,一直也没四处走走。前些日子得知西海子附近正在拆迁,突然想起那座经常远远望见的古塔,于是欣然前往!<br/></p><p> </p>
<p>燃灯塔位于通州“三庙一塔”建筑群的北端,这是国内唯一的三教合一(儒、佛、道)建筑群。三庙一塔坐落于原通州州治衙署西围墙之侧、通惠河河口南岸、京杭大运河北端西岸,由文庙(儒家学府,即学宫)、佑胜教寺和燃灯塔(佛教)以及紫清宫(道教,俗称红孩儿庙)组成,其中最早的燃灯塔建于北周,最晚的紫清宫建于明代中期。</p>
<p> </p>
<p>这是燃灯塔所在的“三庙一塔”三教合一建筑群的正门(棂星门),通州区大成街1号(司空小区北侧,西海子公园东北侧,原为花丝镶嵌厂址): </p>
<p><br/></p>
<p> </p>
<p>门前的简介:</p>
<p> </p>
<p><br/></p>
<p> 也没逃过城市牛皮癣的侵袭!郁闷</p>
<p> </p>
<p></p>
<p> </p>
<p>走进大门(顺便说一句,这里票价10元): </p>
<p><br/></p>
<p>泮桥,新东西,老东西在玻璃罩下: </p>
<p><br/>泮桥下的“动物”,也是新物件,没啥特点,东边的那条鲤鱼就不上了: </p>
<p><br/>回望棂星门:<br/>东侧的名宦祠和东朝房:</p>
<p><br/><br/>西侧乡贤祠和西朝房:</p>
<p><br/></p>
<p>戟门:<br/> <br/>戟门北侧:</p>
<p><br/>文庙和圣人像:<br/><br/>东庑和西庑:<br/><br/>杏坛和大成殿:<br/>大成殿匾额:<br/>大成殿内景,说实话,拍了不少,不过回家后发现多数都是虚的,没法看,看来真的是不能在大殿中照相:<br/><br/><br/><br/><br/><br/><br/>大成殿西侧的石碑:<br/><br/><br/><br/><br/>圣训亭,位于大成殿西北:<br/>圣训亭北侧为出土皇木展区:<br/><br/><br/>大成殿北侧的古井:<br/><br/>铁狮子,位于大成殿西侧,基座上的文字已经模糊,所以不知道是什么来路,也不知道为何形单影只?<br/><br/>文庙文保碑,不知缘何立于文庙东侧墙根?<br/>这该是个老物件:<br/><br/><br/>紫清宫,位于三庙一塔建筑群东北角,今天不巧,大门紧锁,里面的情景只好隔着门缝看了(那介绍风吹日晒的已经失去光泽):<br/><br/><br/><br/><br/>向最终目标前进:</p>
<p> </p>
<p>这就是燃灯塔所在的佑胜教寺,俗称塔庵,寺内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的师傅燃灯佛。</p>
<p><br/><br/><br/><br/><br/></p> <br/><br/>
<p>白话燃灯塔:</p>
<p>这座燃灯塔始建于北周晚期(577--581年),这是座镇河塔,用来镇压河中白龙,保护两岸百姓免遭水灾。京杭大运河通航后,燃灯塔成为到达北京的标志,清代诗人留有“支柱幽燕天半壁”,“一枝塔影认通州”的诗句赞之。唐贞观七年(633年)燃灯塔复建,辽重熙年间(1032--1054年)重建。此后元大德七年(1303年)、至正七年(1347年)、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清康熙九年(1670年)都曾进行修缮。</p>
<p>康熙十八年(1679年)京东大地震,燃灯古塔倒塌,仅存基座。康熙三十年(1691年)佑胜教寺寺僧照感发起募捐重建古塔,然每年只能建成一层。康熙三十五年(1696)通州知州吴存礼倡议募集公捐,并带头捐款,燃灯塔重建速度加快,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竣工。据《通州志》记载,地震后许多人看到废墟中散落着数百颗舍利子,如小米大小,颜色淡黄微红,晶莹似宝珠,人们捡拾后存放在佑胜教寺中,燃灯塔重建时将其放入塔内的天宫中。</p>
<p>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月,八国联军窜犯通州,击溃了曾格林沁的蒙古骑兵,并由此进兵北京。那些个“文明人”将塔尖、塔身、铜铃当成靶子,对燃灯塔及周围寺庙进行野蛮的破坏和疯狂的掠夺。1966年燃灯塔再次遭遇劫难,“革命的人们”把个塔基底部洋人没能破坏完的精美雕像几乎全部凿毁。1976年唐山大地震,燃灯塔身左右30度大晃,但未倾圮,尽是莲花座的砖抖落很多,塔身略有酥裂,可见工程质量如何,绝不是豆腐渣工程。1985年9月至1987年11月北京市文物局和通县人民政府筹资29万元,对燃灯进行抢救性修缮,重建塔顶,补配铜铃,恢复塔基,再现了燃灯塔的原貌。</p>
<p>正南面: </p>
<p><br/><br/><br/><br/>文保匾还是革委会给颁发的呢:<br/><br/></p>
<p> </p>
<p><br/><br/><br/><br/></p>
<p> </p>
<p> </p><br/><font face="Verdana">塔身南面拔券门,深到塔心,内砌神台奉燃灯佛</font><br/> 正北向<br/><br/>正西向<br/><br/>西南向<br/><br/>西北向<br/><br/>东北向<br/><br/>东南向<br/><br/> <p>其他细节</p>
<p> </p>
<p><br/><br/><br/><br/><br/><br/><br/><br/><br/><br/></p>
<p>仰望塔身,每根椽头下都悬有有一枚铜制风铃,铜铃外壁刻有捐献人的姓名和籍贯</p>
<p><br/><br/></p>
<p> </p>
<p><br/><br/><br/></p>
<p> </p>
<p>据资料记载,第13层正南面当中,有一块砖刻诗碑,方首方座,身纵刻七律《燃灯塔诗》:“巍巍宝塔镇潞陵,层层高耸接青云。明明光影河中现,朗朗铃音空里鸣。时赖周唐人建立,大清复整又重新。永保封疆千载古,万姓沾恩享太平。”背面正中刻“立碑僧寂玉造”。俺的相机不行看不到。</p>
<p><br/></p>
<p>塔下还添了这个物件</p>
<p><br/></p>
<p>另外,由于塔东侧距离<font face="Verdana">佑胜教寺大殿西侧墙太近没有拍摄;塔身西侧有一座石桥,桥下两侧的住户已经拆除,桥头有一大牌子,使之与西海子公园隔开;</font>再有就是传说中的塔榆,据说移植到西海子公园后,更加枝繁叶茂,下次有时间去西海子公园时一定去看看。</p>
<p> </p>
<p><br/></p>
<p> </p>
<p> </p>
<p>补充:这里现在有几个展览:</p>
<p>乡贤祠正在展出全面展现通州漕运文化的《漕运文化展》;</p>
<p>西朝房中有《曹雪芹墓石展》,介绍了曹雪芹墓石发现过程和其文物价值,挺有意思的;</p>
<p>东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全面介绍了通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p>
<p>西庑中有《中华奇石展》。</p>
<p> </p>
<p> </p>
<p>第一次发稿,请各位老师多多批评指正!</p> ddddddddddddd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