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北京方言中的“门”和“桥”等到底应该怎么念
<p><font face="Verdana">北京方言中的“门”和“桥”等<br/>到底应该怎么念</font></p><p><font face="Verdana"></font> </p>
<p><font face="Verdana"> 郭大誌</font></p>
<p> </p>
<p><font face="Verdana">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几十年来虽然生长在单位宿舍里,但大</font></p>
<p><font face="Verdana">多数时间住的单位宿舍在胡同儿里,耳濡目染了北京的方言文</font></p>
<p><font face="Verdana">化。虽然,北京籍的记者同行曾对我说:“郭老师,一听您就</font></p>
<p><font face="Verdana">是东城西城的,口音就是正!不像我们南城的口音这么土!”</font></p>
<p><font face="Verdana">其实,北京的南城——崇文、宣武的口音,也说不上土不土,</font></p>
<p><font face="Verdana">只是老北京味儿浓;不过,那东城西城胡同儿里的话,老北京</font></p>
<p><font face="Verdana">味儿也差不到哪儿去!而且,我也会说那种所谓“胡同串子味</font></p>
<p><font face="Verdana">儿”的北京方言,只是平时说话不习惯而已,说话的语音比较</font></p>
<p><font face="Verdana">靠近普通话,所以有时候竟然被外地人认为不是北京人。<br/>对北京方言没有深入了解的人,通常会把北京方言的语音特点</font></p>
<p><font face="Verdana">归结为“儿”化音多。其实,北京方言语音中的“儿”化音,</font></p>
<p><font face="Verdana">远没有四川人多。而且,据我研究观察,在北京的一些类似的</font></p>
<p><font face="Verdana">地名中,就有的带“儿”化音,而有的却不带“儿”化音;这</font></p>
<p><font face="Verdana">无疑是一个很有趣的方言现象——</font></p>
<p><font face="Verdana">门与门儿</font></p>
<p><font face="Verdana">比如,老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城门,所谓“内九外七皇</font></p>
<p><font face="Verdana">城四”,就是内城九座城门,外城七座城门、皇城四座城门,</font></p>
<p><font face="Verdana">大多数都叫作“门”——包括元大都时的健德门(位于德胜门</font></p>
<p><font face="Verdana">外小关儿)和安贞门(位于安定门外小关儿)、光熙门(北三</font></p>
<p><font face="Verdana">环太阳宫桥以南);而在四川同事嘴里说起来,就全成了“门</font></p>
<p><font face="Verdana">儿”了,诸如“前门儿”、“崇文门儿”、“宣武门儿”、“</font></p>
<p><font face="Verdana">朝阳门儿”、“东直门儿”等等。其实,在北京方言中,只是</font></p>
<p><font face="Verdana">在指某个具体建筑的门的时候,才说“前门儿”、“后门儿”</font></p>
<p><font face="Verdana">;甚至连地安门俗称都是“后门”,而不是“后门儿”。不过</font></p>
<p><font face="Verdana">,也有例外,对于非正式的城门,“门”后边一般会加“儿”</font></p>
<p><font face="Verdana">化音,比如“西便门儿”、“东便门儿”以及“黄化门儿”等</font></p>
<p><font face="Verdana">等,就是如此。</font></p>
<p><font face="Verdana">桥与桥儿</font></p>
<p><font face="Verdana">而对于以“桥”作为地名的地方,语音上也有分别。比如立交</font></p>
<p><font face="Verdana">桥,一般都不带“儿”化音,如“长虹桥”、“三元桥”、“</font></p>
<p><font face="Verdana">航天桥”、“国贸桥”等等。其他如“卢沟桥”、“金水桥”</font></p>
<p><font face="Verdana">、“银锭桥”等至今仍保留有桥的地方,也都不带“儿”化音</font></p>
<p><font face="Verdana">;只是在原来有桥而后来没有桥了的地方,一般会带“儿”化</font></p>
<p><font face="Verdana">音,如“天桥儿”、“北新桥儿”、“洋桥儿”、“草桥儿”</font></p>
<p><font face="Verdana">、“半步桥儿”、“双桥儿”、“白石桥儿”、“厂桥儿”等</font></p>
<p><font face="Verdana">等;而“后门桥”(虽然后来挖出桥来了!)、“东大桥”(</font></p>
<p><font face="Verdana">不过,最近听一位60多岁的老哥说,他家原住朝外,现在的蓝</font></p>
<p><font face="Verdana">岛大厦以东原是一条河,上世纪50年代东大桥的桥还存在呢!</font></p>
<p><font face="Verdana">)等却不知为何又没有遵循这个规律!(后来有人提出:“后</font></p>
<p><font face="Verdana">门桥”实际上口语里是“后门桥儿”,我们家就住在北皇城根</font></p>
<p><font face="Verdana">儿附近,这个“后门桥儿”的说法不会有错,可供研究参考。</font></p>
<p><font face="Verdana">另外小辙音向上兼容大辙音的情况很普遍,故“后门桥”正读</font></p>
<p><font face="Verdana">也没有问题。 在下拙见,愿与君交流——在此感谢此君指教!</font></p>
<p><font face="Verdana">) </font></p>
<p><font face="Verdana">园与园儿</font></p>
<p><font face="Verdana">再有就是以“园”为名的,在北京方言中大约与皇家园林及和</font></p>
<p><font face="Verdana">皇家园林有关的,都不带“儿”化音,如清代北京“三山五园</font></p>
<p><font face="Verdana">”中的“畅春园”、“圆明园”、“静明园”、“静宜园”和</font></p>
<p><font face="Verdana">“清漪园(颐和园)”以及清华大学所在的“清华园”、北京</font></p>
<p><font face="Verdana">大学所在的“燕园”等。而跟老百姓相关的则大都带“儿”化</font></p>
<p><font face="Verdana">音,如“木樨园儿”、“南菜园儿”、“祁家园儿”、“姚家</font></p>
<p><font face="Verdana">园儿”、“西罗园儿”、“甘露园儿”等。</font></p>
<p><font face="Verdana">口与口儿</font></p>
<p><font face="Verdana">大多数以“口”作为地名的,在北京方言中大都带“儿”化音</font></p>
<p><font face="Verdana">,如东城区的“灯市口儿”、“蒋宅口儿”,西城区的“六部</font></p>
<p><font face="Verdana">口儿”、“新街口儿”、“冰窖口儿”,宣武区的“珠市口儿</font></p>
<p><font face="Verdana">”、“菜市口儿”、“校场口儿”、“手帕口儿”,崇文区的</font></p>
<p><font face="Verdana">“羊市口儿”、“小市口儿”、“磁器口儿”、“蒜市口儿”</font></p>
<p><font face="Verdana">、“沙子口儿”、“鲜鱼口儿”,石景山区的“模式口儿”等</font></p>
<p><font face="Verdana">等。个别的不带“儿”化音,如西城区的“宫门口”、石景山</font></p>
<p><font face="Verdana">区的“衙门口”等,好像也大都跟皇家或者官家有关系。</font></p>
<p><font face="Verdana">楼与楼儿</font></p>
<p><font face="Verdana">大多数以“楼”作为地名的,在北京方言中都带“儿”化音,</font></p>
<p><font face="Verdana">如“骑河楼儿”、“呼家楼儿”、“白家楼儿”(朝阳北路东</font></p>
<p><font face="Verdana">五环处有立交桥)、“赵家楼儿”(“五四运动”时爱国学生</font></p>
<p><font face="Verdana">火烧的那个)等。但与皇家或官府有关的则不带“儿”化音,</font></p>
<p><font face="Verdana">如“鼓楼”、“钟楼”等。</font></p>
<p><font face="Verdana">街与街儿</font></p>
<p><font face="Verdana">一些以“街”作为地名的,在北京方言中都带“儿”化音,如</font></p>
<p><font face="Verdana">“小街儿”(有东直门和朝阳门的南北“小街儿”)、“顺城</font></p>
<p><font face="Verdana">街儿”(北京的每个城门根儿底下一般都有)、“宽街儿”、</font></p>
<p><font face="Verdana">“煤市街儿”等;而“长安街”、“石驸马大街”、“柳荫街</font></p>
<p><font face="Verdana">”、“猪市大街”(现东四西大街,又称“五四大街”)、“</font></p>
<p><font face="Verdana">骡马市大街”、“锦什坊街”、“李铁拐斜街”、“烟袋斜街</font></p>
<p><font face="Verdana">”、“定阜大街”等则不带“儿”化音,也不知是遵循了什么</font></p>
<p><font face="Verdana">规律!</font></p>
<p><font face="Verdana">以上陋见,还望对此有研究者多加指点,共同探讨之!</font></p>
<p><font face="Verdana"></font> </p>
[此贴子已经被草长鹰飞于2011-10-12 15:05:09编辑过]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郭大誌</i>在2010-5-26 19:19:00的发言:</b><br/>据我了解,在北京方言语音中,后三个读音带“儿”化音,第一个不应该带“儿”化音。 </div>
<p>您认为应该读什么?我是住在广渠门儿附近的</p> 据我了解,在北京方言语音中,后三个读音带“儿”化音,第一个不应该带“儿”化音。 广渠门儿,大红门儿,小红门儿,西红门儿 我现在已然分不清是“花儿市”还是“花市儿”了 到底是那个来着?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郭大誌</i>在2010-5-26 19:19:00的发言:</b><br/>据我了解,在北京方言语音中,后三个读音带“儿”化音,第一个不应该带“儿”化音。 </div>
<p>广渠门儿难道没有儿化音?这个有出处么,因为我认识的每一个北京人都发儿化音。</p> “花儿市”! 以下是引用三联儿在2010-5-26 21:57:00的发言:
您认为应该读什么?我是住在广渠门儿附近的
我的观点已经在文章中了,谢谢关注! <p><font face="Verdana">儿化音虽然有规律,但是规律互相矛盾制约。究竟是否儿化,基本上是约定俗成。</font></p>
<p> </p>
<p><font face="Verdana">有些字可以儿化,有些字不可以儿化,有些字必须儿化。<br/>前面朋友说的那4座门,均属于可以儿化的,一般放在句尾时儿化,否则可以不儿化:(昨儿去了趟广渠门儿/广渠门大街XX号)</font></p>
<p> </p>
<p><font face="Verdana">通常儿化音不连续用。<br/>五道口儿不能读成“五儿道儿口儿”,花儿市即此理,不能读成“花儿市儿”。之所以不读“花市儿”,是因为花字在前优先。</font></p>
<p> </p>
<p><font face="Verdana">单位有二同事,老张和小张,小张可以儿化,“小张儿”,但老张绝对不能儿化。</font></p>
<p><font face="Verdana">极端的情况,儿化和不儿化说的根本不是同一个东西:板凳/板凳儿(这个问题还不严重),白面/白面儿。</font></p>
<p> </p>
<p><font face="Verdana">"儿化音"的使用并非<font face="Verdana">北京话中</font>特有,而是与普通话等价的。也就是说,普通话里就有这些儿化音。</font></p>
<p> </p>
<p><font face="Verdana">老北京人绝对不会滥用"儿化音"。</font><font face="Verdana">反之,凡滥用"儿化音"的一定不是老北京人,以此判断屡试不爽。</font></p> 比如现在路过前门附近往南去的公共汽车报站听着就很别扭:如“大栅栏”,他报“大栅(读如石音)栏儿”;但下一站就报成了“珠市口”,而不是像北京方言中读为“珠市口儿”;再下一站报为“天桥”,而不是像北京方言中读为“天桥儿”,听着就特别扭! 普通话中大多数都不用儿化音 <font face="Verdana">银锭桥,一般口语里也加儿化音。<br/>我是那一片儿的,老街旧坊都那么叫<br/></font> <p>這門我北京的朋友有糾正我過</p>
<p>他祖上就是地道的北京人</p>
<p>他教我說門 沒有ㄦ話音 前門那門音簡潔有利 </p>
<p>如果有錯 請指正</p> 谢谢楼主的介绍,很不错的推广北京的语言文化。辛苦了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不买票</i>在2010-6-15 20:57:00的发言:</b><br/>我现在已然分不清是“花儿市”还是“花市儿”了 到底是那个来着? </div>
<p>必然花儿市啊 还有羊市口儿 小市口儿</p> “這門 我北京的朋友 有糾正我過
他祖上就是地道的北京人
他教我說 門 沒有ㄦ話音 前門 那門音 簡潔有利
如果有錯 請指正”
——非常正确! <p>约定俗成,张口就来。</p>
<p>类似的还不少呢 比如“河”字:三里河儿,永定河,护城河。“沟”字:龙须沟,车道沟儿</p>
<p> </p> <p>其实只要末尾一个词是地名专用词汇,似乎很多都存在着是否用儿化的问题</p>
<p>大吉巷 ……果子巷儿 </p>
<p>窦店…… 五里店儿</p>
<p>中关村…… 黄村(儿 有时候加有时候不加) </p>
<p>北大营 …… 蓝旗营儿</p>
<p>石家庄 …… 方庄儿 百万庄儿</p>
<p>焦化厂……蓝靛厂儿</p>
<p>南泥湾……八道湾儿</p>
<p>香山……小汤山儿(儿 有时加有时不加)</p>
<p>天外天……小西天儿</p>
<p>大觉寺……黃寺儿(儿 有时加有时不加)</p>
<p>……</p>
<p>而且加不加儿化音的能力似乎是天生的,并不需要从别人那里听多了才知道加还是不加,就算新看到一个地名也能知道用不用加儿化音,这个也挺奇怪的</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7 16:00:04编辑过] <p>本帖也是原创!当时不太懂怎么弄,现在怎么改成标识是“原创”呢?</p>
<p>欢迎知道的网友指教!</p>
<p>更欢迎版主指教啦!</p> 我觉得楼主总结的特别好,如果你是长期在北京生活的人,这些加儿或不加儿的,都能很自然地说出来。 本帖也是原创!当时不太懂怎么弄,现在怎么改成标识是“原创”呢?欢迎指教! 大一升大二的时候在王府井暑期实习,一同学给我发信息:"我在前门等你哈",恰巧那年地铁五号线还没通,还得指望着BRT-1到正阳门下穿箭楼去倒车到单位,我一看信息,还以为让我在车站等她呢,原来人家的意思是在单位的“前门儿”等我,这一笑话倒也成了经典。 安定门外有个地儿叫大屯儿,公交车的报站都叫“大屯”,不知道的人以为这儿叫大屁股呢。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空空</i>在2011-9-6 18:55:00的发言:</b><br/>
<p>约定俗成,张口就来。</p>
<p>类似的还不少呢 比如“河”字:三里河儿,永定河,护城河。“沟”字:龙须沟,车道沟儿</p>
<p> </p></div>
<p>三里河儿——据我所知,北京有两处,一处在西城,一处在崇文;还有温榆河,北运河等。“沟”字:据我说知,车道沟儿至少有不带儿化音的一说;还有二里沟、门头沟等。</p> 只有一个规律,相对较小些的带有儿音。 <p>身子都掉井里了,耳朵算什么?</p>
<p>爱怎么念随意,没所谓!</p> <p>对不起,刚看见回帖。按您的想法改了一下,如您有不同意见,您再说。</p>
<p>----------------------</p>
<p>有关北京话儿化的问题一直处在一个争论状态中。</p>
<p>综合起来有以下观点。</p>
<p>相同点</p>
<p>1:具有表示细小、喜爱、亲昵等正面语义的词汇宜加儿化。(加儿表喜爱,添 子 表不招人待见。例如心眼儿--心眼子。)</p>
<p>2:表示灵巧、活泼、俏皮、诙谐有活力的词汇宜加儿化。</p>
<p>3:带有轻蔑、鄙视、令人厌恶等感情色彩的词宜加儿化。</p>
<p>4:表现轻松、随意、亲切、幽默、善意的嘲讽词汇宜加儿化。</p>
<p>5:暗示虚化、抽象化的辅助方式和材料之词汇宜加儿化。(例如:谱儿、腿儿、根儿)</p>
<p>------</p>
<p>具体到北京地名儿化不儿化的叫法,因使用者阶层有差异,语体的差异,话题因素的差异、媒介载体的差异、接受者因素的差异,以及时间、传承、地域等因素,想统一起来很难。民国加儿化,解放后不加儿化,具体一个地名,“师傅”传授不一样,叫出来也注定不一样。可,谁的也不能说错。</p>
<p>张清常教授《北京街巷名称的语言问题琐记》中《胡同及其他——社会语言学探索》(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中一些论述很有见地,楼主不妨找来看看。</p>
<p> </p>
<p>------</p>
<p>问候您!</p> 广渠门儿难道没有儿化音?这个有出处么,因为我认识的每一个北京人都发儿化音。我认为广渠门有儿的音,而阜成门等就没有儿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