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远瀛观guān还是远瀛观guàn?
<p>纪录片里是念成<font face="Verdana">远瀛观guān</font>的</p><p>但是大家都知道方外观作用是一座清真寺院,古代建筑里叫作某某观<font face="Verdana"><font face="Verdana"><font face="Verdana">guàn</font></font>常常都是些道教庙宇</font></p>
<p>那么有没有可能方外观原来的正确的称呼应该是方外观<font face="Verdana">guàn</font> 远瀛观也随之应该发<font face="Verdana">guàn音</font></p>
<p>并且同时我也想向坛里的诸位高人请教方外观 远瀛观这两个建筑名称所代表的真正含义</p>
<p>谢谢~!</p> <p>方外指边远异域的意思,瀛是海的意思,远瀛就是海外</p>
<p> </p>
<p><font face="Verdana">据康熙字典“壮观,奇观,谓景趣壮丽,事端奇伟有可观者。”因此,结合起来,“方外观”和“远瀛观”表达的是与“谐奇趣”类似的意思,也就是来自异域远洋的奇特景象。读音应该是<font face="Verdana">ㄍㄨㄢ</font>(guān)。</font><font face="Verdana"></p></font> guàn <p>记录片似不错,因为"灌"音只用在道教寺庙.这里是皇帝观看景色之地.请看各标准字典.</p> <p>怀疑是“guān”;因为这里并不是一个道教场所;</p>
<p> </p>
<p>远赢观是大水法后的,作为座在观水法看喷泉表演时的一个背景建筑;</p>
<p> </p>
<p>似乎是一个景观,所以叫“远赢观”</p> <p>谢谢几位高手,不过除了字典解释之外,还有没有较为可靠的文字资料记载对这些名称作解释说明?</p> 文献资料中怕是不会对这种景点的读音有解释说明的,这是涉及古音韵学的方面了,就是过去的反切法。史书中重点介绍景点及牌匾诗句,但很少有提到读音的。因为在当时肯定不会觉得这个读音有什么异常。 感谢“食”先生的翔实解释! <p>我想遇到这类问题,朋友们第一反应,就应该是去查字典,而不是主观臆测。(万一字典里也没有的你还可以来问我)</p>
<p>《新华字典》169页,对于“观”读作“罐”时的解释,只有一个义项,就是“道教的庙宇”。</p>
<p>再看《辞海,语词分册》上册第481页,对于“观”读作“罐”时的解释,有四个义项。</p>
<p>第一:道教的庙宇。</p>
<p>第二:宫门前的双阙。</p>
<p>第三:楼台之类,如“楼观”,“台观”。</p>
<p>第四:通“贯”,引伸为“多”。</p>
<p> </p>
<p>很明显,远瀛观,应该读“远瀛罐”。因为古代称建在楼台高处、适合观景的建筑物,为“观”,读音是“罐”。例如“楼观亭台”。</p>
<p>观看、观景、观赏的“观”,是动词,作为一种建筑样式的名词时候,读音发生变化,读为“罐”。</p>
<p> </p>
<p>一个字,多音的时候,不同读音都有不同的义项。</p>
<p>例如《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拒绝蒯彻游说不肯背叛刘邦时,说刘邦对我不错,“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这就是成语“解衣推食”的来历。</p>
<p> </p>
<p>“解衣衣我”,前边的衣,是名词,读音“依”,后边的衣,是动词,读音“忆”。</p>
<p>“推食食我”,前边的食,是名词,读音“十”,后边的食,是动词,读音“饲”。</p>
<p>这句话的意思是:刘邦解下自己的衣服,给我穿;推过来自己的饭碗,给我吃。所以我不会背叛他。</p>
<p> </p>
<p>气得蒯彻说了一句名言:“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时乎,时乎,不再来乎”,然后装疯,跑了。</p>
<p>蒯彻是我们老北京人。所以自古老北京人就是“侃爷”,善于游说。</p>
<p> </p>
<p>后来刘邦抓住蒯彻,问他为什么游说韩信谋反,蒯彻回答,各为其主。那时我在韩信那里领工资,不在你刘邦这里领工资,所以那时没有必要忠于你刘邦。</p>
<p>刘邦呢,居然认为蒯彻言之有理,就把蒯彻放了。想想看,新时期的领导,有这个雅量没有?啊?</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