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龙袍干尸的问题
<p>最近看了些<font face="Verdana">有关龙袍干尸的文章,有博文指出,此人疑似弘皙,并说弘皙在二废太子后曾过继给雍正,不知实情如何,还请各位老师指教。</font></p> 此事我亦为不解,还请大家释疑。 <p>您说的是田义墓那位吗,石景山刨出来的老大人。</p><p> </p>
<p>劳驾请发帖时说完整点儿,便于大家讨论。</p> 对,就是那位。大家讨论讨论,看都有哪些可能。 <p> </p>
<p>弘皙不是葬在西三旗东边的黄土店了吗?</p> <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0-4/20104221557381288.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新华网辽宁频道12月8日消息(王军 赵闯)沈阳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教授赵成文最近成功复原了北京石景山“龙袍干尸”面貌,从而解开了清代男尸着龙袍、盘发髻等历史谜团。 <br/> 2006年5月,在北京石景山玉泉路某施工现场意外挖掘出一具清代干尸,男尸长1.73米、左脚长有六趾。此<!--ADV_CONTENT-->人下葬棺椁的棺头上所载为:皇清诰授中宪大夫拙吾黄公之灵柩。由此可确定,干尸的身份为清康熙时期的“中宪大夫黄拙吾”,但专家寻遍《清史》,却没有发现任何关于黄拙吾的记载 。 <br/> 令人奇怪的是,按照清代官服制度,文官补服绣飞禽,武官补子绣走兽。中宪大夫为四品文官,四品文官的官服应该绣有鸳鸯补子。但男尸所穿补服上绣的却是麒麟的图案,这是一品武官才有的官服。不仅如此,还穿着“四爪蟒袍”和“五爪龙袍”。四爪为蟒,五爪为龙,此人不过是四品文官,却身穿只有亲王以上才有资格穿的四爪蟒袍和五爪龙袍。 <br/> 另外,清代发式为前面坤发,后面辫子,而干尸的这种“发髻”发式与清规“剃发令”不符。 <br/> 赵成文8日向新华社记者透露,为查明“龙袍干尸”的身份,参与破解“龙袍谜案”,他应邀前往石景山实地勘验此具干尸并对干尸进行“肖像复原”。 <br/> 赵教授首先分析了干尸头顶推断发际线的位置,经在计算机上放大观察,干尸头顶没有留发痕迹,推断死者生前应该遵守了清朝的剃发易服制度。赵成文将干尸复原年龄确定为50岁左右,这是一个可以较好反映出死者生前精神状态的年龄段。从复原结果看,此人是一位文官形象,死亡时间可能是深秋。 <br/> 经过多位专家从不同角度的考证,终于复原了石景山干尸的身世谜团:黄拙吾历经明末清初,在清朝为官,不得已剃发易服。在清朝为官期间,因工作有所建树,被封为四品“中宪大夫”,并得到皇帝赏赐的一品麒麟补服和“四爪蟒袍”。晚年黄拙吾因病卧床,弥留之际,滴水不进,卧床而亡,死后其家人将其发辫挽成发髻,依然保存明朝发式入葬,以示慰藉。 <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0-4/201042215553453535.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不是说龙袍粽子老大爷是裁缝吗 四品官员得到一品麒麟补服和“四爪蟒袍”的赏赐可能吗?更何况龙袍如何解释? 老大爷的发髻很有趣儿 田义不是太监吗 龙袍干尸完全是哗众取宠,缺乏对清代服饰最为基本的知识 <p>所谓的“龙袍”,转我之前写过的一个短文供参考</p>
<p> </p>
<p> </p>
<p>龙袍干尸”穿的真是“龙袍”吗?! </p>
<div class="t_msgfontfix">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tbody>
<tr>
<td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2135666"><em></em><br/><br/>这些天,媒体在<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E6%8A%A5%E9%81%93">报道</span>所谓的“龙袍干尸”(具体请见央视“科技博览”和相关网络新闻),搞得神神秘秘,那么,这具清代尸体穿的真是“龙袍”吗?<br/><br/>首先,要弄明白,清代的“龙袍”指的究竟是什么,是民间认为的那样,只要皇帝穿的衣服都叫“龙袍”吗?答案是否定的,在清代,“龙袍”有着明确所指,其属于清代冠服制度分类中的“吉服”,是吉服的袍类服饰(清代制度中的服饰都是袍褂,即主体分对襟的褂类服饰和大襟右衽的袍类服饰),龙袍的等级是最高的,男款是皇帝、女款是皇太后皇后到嫔所穿的吉服袍的专称,用龙纹,而吉服的男款自皇子至未入流官员、女款自皇子福晋到七品命妇用的都是蟒纹,通称“蟒袍”。如前所述,不管龙袍还是蟒袍,在清代都是指的吉服的袍类服饰,而这具“龙袍干尸”的服饰,整件剥离下的成衣还没看到,但从央视节目中的清理片段可以看出,穿的并非是吉服,而是属于清代冠服制度中的又一类别:礼服,所以所谓“龙袍干尸”这个称谓就是不对的,称为“朝服”或“朝袍”才是较为准确,清代制度规定,朝袍男款自皇帝下至郡王用龙纹,自贝勒至七品官用蟒纹;女款自皇太后下至县主用龙纹,自贝勒夫人至七品命妇用蟒纹。按说,这么一个官员,所穿的不论是朝袍还是吉服袍应该为蟒纹才是,那么,他们着重强调的的这个“龙纹”是怎么来的?原来是依靠的“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的民间说法,大家可能都听过这样的传说,古代的“龙”和“蟒”基本是一样的,区别在于脚掌上的趾数,脚掌上有五个脚趾的是龙,有四个脚趾的就是蟒,这个说法准确吗?应该说有相当的道理,但不能完全套用在所用的情况中,五爪龙、四爪蟒,就目前能见到的织绣服饰的<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E8%B5%84%E6%96%99">资料</span>而言,基本适用于明代的情况,但是,不完全适用于清代,清代织绣服饰中,龙和蟒最主要的还是等级意义上的一层区别,形态上的差异并不是那么重要,比如清代皇子、亲王补褂上用团蟒纹,但看《大清会典图》,可见是五爪,但是这就不能称为龙纹;又如清代以来戏衣的蟒袍,很多都是五爪,但因为是演员所穿,只能称呼为蟒袍而不叫龙袍。换言之,清代的服饰上用的究竟是龙纹还是蟒纹,主要还是看是什么人穿,五爪、四爪虽然可以作为区别的依据,但并非最主要、最重要的,所以那个墓葬中的干尸,穿的朝袍上虽然是五爪龙,但因为是个官员,就只能称为蟒纹。而清代官员服饰的出土实物中,蟒纹用五爪的就我所见也不少,并非节目中那具干尸这区区一个孤例。<br/><br/>原本很正常的一个事情,由于<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E8%80%83%E5%8F%A4">考古</span>人员普遍缺乏服饰史的常识,闹了一个大大的笑话,而央视的节目,又故弄玄虚,简直要拍成一个悬疑短剧,误导观众,实在不该!</td></tr></tbody></table></div> 还有味道?? 这尸体又看了一遍,味道比较大。把同行的俩姑娘恶心的一天都没玩好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唉呦喂</i>在2010-6-4 0:13:00的发言:</b><br/>还有味道?? </div>
<p>自己闻去</p> 那是莽袍不是龙袍,龙袍只有皇上才能拥有。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紫禁城</i>在2010-6-19 14:25:00的发言:</b><br/>那是莽袍不是龙袍,龙袍只有皇上才能拥有。 </div>
<p>是龙袍,5爪龙。</p> 陪葬的钱币居然是康熙罗汉钱....太奇怪了,罗汉钱到底是什么性质的钱币呢... <p> </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瞌睡虫</i>在2010-6-19 16:08:00的发言:</b><br/>
<p>是龙袍,5爪龙。</p></div>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tbody>
<tr>
<td>
<div id="textstyle_21" style="FONT-SIZE: 14pt; OVERFLOW: hidden; WORD-BREAK: break-all; TEXT-INDENT: 24px; WORD-WRAP: break-word">不止是看爪,还要看袍子下摆处的团龙数量,这袍子的团龙数量是莽袍的数。 </div></td></tr></tbody></table><br/></p> 清初剃发令有 生从死不从的说法,所以发髻保留明朝旧制应该不是什么意外的事儿吧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紫禁城</i>在2010-6-22 14:18:00的发言:</b><br/>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tbody>
<tr>
<td>
<div id="textstyle_21" style="FONT-SIZE: 14pt; OVERFLOW: hidden; WORD-BREAK: break-all; TEXT-INDENT: 24px; WORD-WRAP: break-word">不止是看爪,还要看袍子下摆处的团龙数量,这袍子的团龙数量是莽袍的数。 </div></td></tr></tbody></table><br/></p></div>
<p>喔。这墓主真是怪人啊,那样的打扮和装束,陪葬铜钱还是罗汉钱...</p> 该干尸发型是明代风格的,黄拙吾还可倒念为吾拙黄,意思为我是皇帝,不排除是明思宗太子或南明皇帝,这是我从网上看见的 不过专家们的论证还是有道理的 <p><font color="#0000ff" size="5">为13楼的真诚劝戒叫好!</font></p>
<p><font color="#0000ff" size="5">谢谢<font face="Verdana"><b>浥蕖軒</b></font>的精彩介绍。</font></p>
<p><font color="#0000ff" size="5">谢谢分享!</font></p>
<p><font color="#0000ff" size="5"></font> </p>
<p><font color="#0000ff" size="5">(这具干尸是不是在2006年底暂时存放在田义墓的?)</font></p> <p><strong>传的都没谱了。清朝那时,前明太子就算能活着,也夹着尾巴做人,哪有胆取这么嚣张的名字。典型的民间故事思维。</strong></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