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然客 发表于 2009-11-25 11:55:00

文革中撕大字报的乐趣

  《文革中撕大字報的乐趣》
<p>大字报在中国1966年至1969年这是文革中最独特的风景线,而且是当时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的最大体现。在毛主席的“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发表后,文革初期的大字报可以说是铺天盖地,从大街小巷的墙上,到各个单位的大院、楼内走廊、教室、会议室等等,几乎无处不在,我不知道在当时还有那一个地方没有大字报,恐怕是只有自己的家里没有吧。其实在我们小的时候家里也有不少大字报,您别误会不是家里什么人被揪被斗红卫兵造反派张贴的,说起来这也是文革中我们这一群孩子的乐趣,那时候北京城的主要街头巷角,机关学校都贴满了花花绿绿的大字报,内容就是造反派之间的恶斗,骇人听闻的派性武斗,及各种小道消息等,对于这些我们来讲并不关心,而对日复一日,你贴完后我也贴的大字报就像家里平时用布头打葛布一样逐渐厚起来,小哥几个一琢磨“挣钱”的机会来了,大家找来木头、废轴承钉巴钉巴弄成一个三角滑轮车,从副食店后门找了个破筐大家就开始工作了,起先大家还偷偷摸摸的在晚上去撕大字报几天过后见没什么反映大家就“夜班”改“白班”了,厚厚的大字报揭起来并不费劲,一扯就是一大块,一天下来收获不小,记得我们第一次就去废品收购站买了5毛来钱,小哥几个乐的什么似的,就在花市西口不远的一家酒馆买了几个酱兔头吃了,打这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胡同里的孩子们就算是有活干了,尽管后来的大字报是刚刚贴上去的,落款还用显著的写上保留三日,我们可不管那套照撕不误。说起撕大字报也得说一说“飙车”,五六辆三角滑轮车在马路上狂奔,老远的就能听到哗啦一片的响声,风驰电掣的一闪而过,甚是壮观,要是夜晚有胆大的伙伴尾随汽车拽住汽车尾灯前行,轴承与马路的摩擦不是闪出火星,也是很雷人的。</p>
<p>每当回想起那一段儿时的乐趣,也是很让人回味的,讲给今天的孩子们听一定很吸引人的,这是真实的乐趣。</p><br/><br/><br/>

GUANYUE 发表于 2009-11-28 21:14:00

<p>那时还有一首歌,专门儿唱推车揭大字报的小孩儿的。</p>
<p>&nbsp;</p>
<p>:“星期六的晚上,路灯刚刚亮,推小车的孩子,排成一行;司令一指挥,就扑向***,双手捧着废纸就猛往筐里塞。</p>
<p>北风啊吹,乱纸飞,减破烂孩子只好玩命追---”</p>

阿深 发表于 2009-11-25 13:54:00

50多岁的人都有过这种经历,撕时别让新贴的发现,否则问题严重了。

骁骑校 发表于 2009-11-25 20:43:00

楼主所讲的事都是我亲眼见到的,一点不错,那时不少孩子因为学校停课,没事干,就去撕大字报卖钱。当时要不是父母不允许,我也去了。

雨烟濛濛 发表于 2009-11-25 16:32:00

那时撕大字报的事,我们常见一群孩子到晚上专撕新帖的。

住北京 发表于 2009-11-25 20:50:00

挺有趣的。

<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9-11/2009112520494081104.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ifrom49101 发表于 2009-12-8 02:03:00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800080" size="4"><strong>撕大字报,我们作为解放后17年教育路线培养的广州的比较安分守规矩的初中生是不敢乱干的,弄不好,轻则挨打受骂,重则连累父母兄弟姐妹亲人,怕犯大错呀!那时最怕站错队,政治上不能背黑锅哟!</strong></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800080" size="4"><strong>&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但我见过“文革”时对立的两派,彼此就有撕对方大字报的行为,甚至引发武斗。</strong></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800080" size="4"><strong></strong></font>&nbsp;</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800080" size="4"><strong>&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了然”兄你所说的用“滚珠轴承”自造的“三角滑车”玩意儿------看来全国各地都一样,我们那时也是造车“高手”,后两个轴承装在木板车身的后部两旁的下面,用铁枝安装好。前两个轴承轮子装在用一根比车身板宽度的两旁各凸出约15厘米左右X12厘米的木板条下----这木板条的靠两端边处预留约15厘米的握手柄的位置后----两轴承就用“几”字形木块、铁枝、铁片安装在这木板条下----中心处用一直径12毫米的锣铨把木板条和车身板的前部中心和大直径垫圈穿接起来------木板条与车身板两者可以相对转动、但不分离。使用时用手握着车身板前部两旁下方凸出的木板条握手柄处就可起到作方向盘的驾驶作用了。我们在一些斜坡路上滑溜玩耍。用绳子拖着这个轴承滑车作买煤买米的运输工具。我们还搞了刹车装置,玩得不亦乐乎!这就是我们少年时代的乐趣事情。</strong></font></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革中撕大字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