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大字报,我们作为解放后17年教育路线培养的广州的比较安分守规矩的初中生是不敢乱干的,弄不好,轻则挨打受骂,重则连累父母兄弟姐妹亲人,怕犯大错呀!那时最怕站错队,政治上不能背黑锅哟!
0 l" ^( _# V/ Z2 r5 e# k8 r 但我见过“文革”时对立的两派,彼此就有撕对方大字报的行为,甚至引发武斗。
, W- T( x1 D2 e4 g1 y9 S C
' C1 ?$ F% ]. C. J- b3 b' `* } “了然”兄你所说的用“滚珠轴承”自造的“三角滑车”玩意儿------看来全国各地都一样,我们那时也是造车“高手”,后两个轴承装在木板车身的后部两旁的下面,用铁枝安装好。前两个轴承轮子装在用一根比车身板宽度的两旁各凸出约15厘米左右X12厘米的木板条下----这木板条的靠两端边处预留约15厘米的握手柄的位置后----两轴承就用“几”字形木块、铁枝、铁片安装在这木板条下----中心处用一直径12毫米的锣铨把木板条和车身板的前部中心和大直径垫圈穿接起来------木板条与车身板两者可以相对转动、但不分离。使用时用手握着车身板前部两旁下方凸出的木板条握手柄处就可起到作方向盘的驾驶作用了。我们在一些斜坡路上滑溜玩耍。用绳子拖着这个轴承滑车作买煤买米的运输工具。我们还搞了刹车装置,玩得不亦乐乎!这就是我们少年时代的乐趣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