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平 发表于 2009-11-17 23:33:00

忆成府街

<p>一        </p>
<p>&nbsp;</p>
<p>很小的时候,家住北太平庄北面的塔院,偶尔跟父母去科学院的姑姑家,要先乘31路公共汽车(后来的331路)往北再奔西,过了五道口铁道、蓝旗营向西南略弯,又向南拐一下,就到了终点中关村,中科院宿舍藏在那一大片灰灰的楼群里。蓝旗营和中关村之间有一站叫成府,成府路是自四道口至中关村北的一条笔直马路,这我是知道的。        </p>
<p>&nbsp;</p>
<p>后来在四道口南边上大学,出西门沿铁路或者出北门向西北走不远就是热闹的五道口,那里有书店、菜场和百货商店,不管买不买东西,基本上每周会溜达一趟,主要是逛书店。周边的清华北大当然常去,但是我一直没到过成府,对我来说成府路就是一个地名,我也不知道成府街。        </p>
<p>&nbsp;</p>
<p>1992年“老人南巡”引得经济最火热的时候,同学办公司邀我去一起创业,公司设址在人大南边的理工大学/友谊宾馆,来回总要经过三义庙。当时北京最早最大的私营书店——万圣书园刚刚在那里开张,我在路上多次见到过三环路边万圣的招牌。可惜从没有进去,我与最初的万圣擦身而过。       </p>
<p>&nbsp;</p>
<p>直到96年,我才第一次去万圣买书,那时它已搬到成府街了。我拿着在六部口音乐厅万圣分店买书时取的小广告,按图索骥去找座落于成府街60号的万圣总店,过北大东门向北走,钻出一条小胡同,才看见那著名的蓝鬼招牌,原来它隐藏在这么小的巷子里。        </p>
<p>&nbsp;</p>
<p>这个位置其实挺不错:成府街是北京大学东门外一条东西向小街,直通清华园西门,这是两校之间最便利的通道。万圣书园安家在这里,用创办人刘苏里的话是“打通了它与北大、清华的血脉联系”,而万圣又何尝不是延续了北京的读书人与海淀的血脉联系?        </p>
<p>&nbsp;</p>
<p>至少对我来讲,没有万圣书园,就不会有对成府街的追忆。当然更不会有这些文字……  </p>
<p>&nbsp;</p>
<p>&nbsp;</p>
<p>二        </p>
<p>&nbsp;</p>
<p>在白颐路修通之前,换句话说成府街还安然无恙的时候,每次去万圣书园我要坐车到北大东门,然后向北走,道边上常会有人摆着几册收来的旧书旧杂志卖。过榆树街,街巷弯曲,小道逼仄,人要在汽车、三轮和老槐树之间腾挪。这一带店铺林立,店外还有小贩推车叫卖,早已形成小型闹市。枣树院街中段有两家简陋的小饭铺,卖最普通的刀削面和水饺,捎带凉菜啤酒。我买完书后,经常混在民工堆里吃饭,他们吃喝,说笑,车声人声又飘散在浓浓槐荫里。        </p>
<p>&nbsp;</p>
<p>再向北走,人影渐稀,直行或向东拐穿过极窄的侍卫营胡同,就是东西向的成府街,这条街不过200来米,西至北大东墙,东至清华西垣,万圣书园在街东部路南。它是一座平房,先要上几级台阶,万圣的门永远关着,推开后第一声听见的永远是轻轻的音乐,第一眼看见的往往是新书架,还有兼放书包的特价书架。        </p>
<p>&nbsp;</p>
<p>屋内四周立着大书架,架上一般每种只放一本书,因此万圣的场地虽小,容纳的书种数却不少。屋的西部中间,有一张长方木桌,取了书的顾客可以坐在桌前任意看书。收款的营业员大概是北大或清华的学生,通常他们也静静地看书,除了音乐之外,屋内回荡着翻书的沙沙声,非常安静。        </p>
<p>&nbsp;</p>
<p>万圣书园对面是万圣的工作室,从窗户望进去,里面的人似乎总在忙着。工作室往西几个门牌,有一间同属万圣的书坊,销售的是艺术和收藏类图书。万圣书坊井井有条、干干净净,这里只有一位老太太管理,她应该是大学的退休教师,说话和蔼耐心。        </p>
<p>&nbsp;</p>
<p>万圣的主人是刘苏里和甘琦,他们无疑是懂书会管理的商人,可他们的行径又不怎么象商人。比如说,影印本斯文·赫定《亚洲腹地旅行记》,在90年代后期已经很难买到了,可在万圣却只按原价卖,只有两块多钱。而只需买一百块钱的书就能当万圣会员,书款打九折。这在当时对读书人是很大的惊喜。有一次我抽出一册古版画集,看了书价后又插回书架,这时身边站了一位女士,悄声说“我给您多打点折吧,100元,怎么样?这是我最大的权限了。”到这个份儿上,我能不买吗?后来才得知那位女士就是书店的老板之一。        </p>
<p>&nbsp;</p>
<p>书优、价惠、邮购快、服务佳,在这几个方面万圣都远远超出了同期的国营书店,万圣还连续出版书讯,赠送给顾客,我手头尚存留几期《万圣阅读空间》,上面有不少认真的书评和有价值的信息,据说万圣还曾介入过出版事业。就这样,短短的成府街对读书人爱书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p>
<p>&nbsp;</p>
<p>万圣的红火,还引来了其它几个店家。到了90年代后期,成府街之所以有意思,就不仅仅因为万圣了。  </p>
<p>&nbsp;</p>
<p>&nbsp;</p>
<p>三        </p>
<p>&nbsp;</p>
<p>成府街逐渐活跃起来,不知不觉间,万圣书园周围有了几位芳邻。        </p>
<p>&nbsp;</p>
<p>“雕刻时光”咖啡馆坐落在万圣书坊旁边,每到夜晚两间打通的套间亮着橘色的灯光,高朋满座,高高的书架上摆着书籍、画报和碟片,除了木桌椅外,很象一家书店。这里是北京电影人聚会的地方,周末总放一场电影DVD,场场准客满。我每次经过雕刻时光,都要看一眼门前黑板上用中英文写着的电影片名。这家别致的咖啡馆,店主人是一对大陆-台湾夫妇,他们的故事后来在央视“东方时空”播放,我就不细说了。        </p>
<p>&nbsp;</p>
<p>万圣是成府街的静态文化先驱,而雕刻时光则是这条街的动态文化坐标。       </p>
<p>&nbsp;</p>
<p>“闲情偶寄”茶馆开在雕刻时光的对面,门上挂着蓝印花布门帘,木窗格子、青花瓷杯显出中国式的风格。在茶馆里常见到一些后来名声大噪的学界人物,指点江山抑或品茗论人。顺理成章地,闲情偶寄产生一个特色:经常请那些人物举办学术沙龙。讲座的票子免费发放,但场地有限,发完为止。        </p>
<p>&nbsp;</p>
<p>在雕刻时光西边,有一家留日学者开设的日本料理“千鹤”。1999年冬天,一位曾经在日本生活过的朋友邀我在千鹤小酌,我们坐在塌塌米上,吃着紫菜寿司、天妇罗、纳豆和炸洋葱圈,喝着老板空运回来的清酒。吃完已近夜十一点,出门看见老燕京的博雅塔在寒风中黑黝黝地屹立着。        </p>
<p>&nbsp;</p>
<p>成府街上也不尽是这类新业态,原有几家老店仍在经营,新与老混合在一条街上,暂时相安,那是成府街消失前和谐的一幕。路北有一家零售合作社,门脸已经旧得掉漆了,所售商品不外乎油盐酱醋、糖果烟酒等等。女营业员是典型的国营大姐,那种不冷不热的面孔、语气,我甚至觉得熟悉而亲切。        </p>
<p>&nbsp;</p>
<p>等到21世纪初,它又容纳了象“那里”这类的新商户。“那里”是一家时尚酒吧,后来搬到后海银锭桥边。 到了成府街的全盛时期也是它的最后阶段,据统计,短短的一条街上竟有十三家书店、酒吧、茶馆这种消费场所。刘苏里回忆起,在街里藏着一家可能是北京最小的书店,店堂仅有三平方米!我觉得它去竞选世界最小书店也大有希望。       </p>
<p>&nbsp;</p>
<p>前面说过,成府街往南的枣树院街,商业味比较浓郁。自元大都起,老北京东西向的胡同是供人居住的,商业店铺集中于南北向的街道。枣树院街上不但有卖油盐酱醋糖果烟酒的、卖蔬菜的、卖蜂窝煤的、卖馒头豆包花卷切面的,还有饭馆、早点摊和小吃店,甚至有两家裁缝铺,能做西服和旗袍。        </p>
<p>&nbsp;</p>
<p>这里的居民,从大学教师、研究生到开小买卖、蹬三轮的,几乎囊括北京的各行各业。所以在饭馆里能见到各色人等共聚一堂,小酌大嚼,各得其乐。我最忘不了山西人卖的牛肉饺子,好吃而又实惠。有一次我在万圣买了900块钱的书,吭哧吭哧拎到山西馆儿,落座要上一大碗牛肉饺子,真香,才4块钱!        </p>
<p>&nbsp;</p>
<p>不过,当时成府街酝酿着一种不安的气氛,它几百年的生命到此就要戛然终止了。 </p>
<p>&nbsp;</p>
<p>&nbsp;</p>
<p>四 </p>
<p>&nbsp;</p>
<p>成府街的南面是比它长许多倍的成府路,成府路东起学院路的四道口,即语言、地质、石油、钢铁四所大学组成的十字路口,西迄现称白颐路、从前的中关村路,大约有四公里多长。成府街一带曾经统称成府村,简称成府。不用说,它们一定和清朝的成亲王府有着某种关系。 </p>
<p>&nbsp;</p>
<p>其实,早先这块地方叫陈府村,乾隆三十九年编成的《日下旧闻考》中记述:“陈府村有紫竹林、碧霞宫、太平庵”,这几个地名,只有太平庵还遗留到二十世纪。陈府始自何时,为哪位陈姓先民所居?几百年之后,怕已经不可考了。 </p>
<p>&nbsp;</p>
<p>北京西郊曾经是三山五园连绵不断的风景别墅区,北京大学校园西部是明代米万钟的勺园。入清后,三代皇帝在其北边营造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乾隆皇帝将未名湖为中心的一大片园林,赐给宠臣和珅,名“淑春园”。和珅得势恃宠,在园中大兴土木,石舫、亭子模仿圆明园和颐和园的建筑,在乾隆身后嘉庆皇帝给他增加了僭越的罪名,因此而被治罪。淑春园还与另一段历史有关,1793年英国女王派马戛尔尼率使团为乾隆祝寿,这里临时充当过招待所,乾隆让和珅教习英国人行跪拜之礼。马戛尔尼使团最后在热河避暑山庄觐见乾隆,英国人到底下跪没有,成为两世纪之谜。而这个使团及其出访,也成了鸦片战争的远因之一。 </p>
<p>&nbsp;</p>
<p>自雍正起,清朝皇帝每年有一半以上住在圆明园,大臣们需早起赴园内入值,北京城里到圆明园的距离大约40里,如果皇帝召对,无论如何早起是赶不及的。嘉庆二十一年(1816)五月初六日林则徐日记: “是晚偕钰夫、莱山于瓜葛墩相宅,为十六日考差小寓,房九间,用银七两。”瓜葛墩在海淀北,离圆明园近,他们三人一早进园到正大光明殿考差,租个临时住处,住三五天。所说九间,即三个老式房,相当于一般饭店的三个套间,便用去纹银七两。这是非常昂贵的消费了。 </p>
<p>&nbsp;</p>
<p>于是不少王公大臣纷纷在圆明园附近的海淀镇置买房产,海淀镇逐渐繁华,远胜过一般的州府。这里有了军机处胡同,皇帝随扈的火器营、侍卫营就在这一带安扎,也就都留下了相应的地名。 </p>
<p>&nbsp;</p>
<p>乾隆死后,嘉庆皇帝先拿和珅开刀,将和珅的园邸、家产罚没,淑春园一分为二,园东部赏赐给其兄弟、乾隆皇帝第十一子成亲王永瑆,可能从那时起陈府村改叫成府村,而成府街正是成府村中主要的东西街道。 永瑆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成亲王,善书法,被后人列为清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翁、刘、成、铁)。“幼工书,高宗爱之,每幸其府第”。嘉庆即皇帝位后,十九年八月命成亲王书位于遵化东陵的乾隆裕陵圣德神功碑,并令自择书绩刻为《诒晋斋帖》,嘉庆御笔作序。礼亲王称其“诗文精治,书法遒劲,为海内所共推”,“名重一时,士大夫得片纸只字,重若珍宝”。也就是说,成亲王当年角色相当于如今的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p>
<p>&nbsp;</p>
<p>成亲王虽有在海淀的园邸,却主要住在城内,乾隆六十年,将后海北沿的原明珠府赐给永瑆作成亲王府。嘉庆皇帝破例允准成亲王府引玉河水入园,这是在清朝的北京城内,除皇家宫苑外,唯一引用玉河水入园的王府花园。为此,成亲王永瑆建了一座“恩波亭”,以谢皇恩。至光绪十四年(1888年),该府赐予醇亲王奕環,成为醇亲王府(北府)之前,为成亲王的后裔一直居住。海淀的成亲王花园,随着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焚毁并劫掠圆明园而成为废墟。 </p>
<p>&nbsp;</p>
<p>海淀,顾名思义是一个水乡。《帝京景物略》中载:“水所聚曰淀。”从玉泉山“天下第一泉”流下来的泉水,向东南汇聚在低洼处,形成南海淀、北海淀,自西直门外高粱桥到西北郊青龙桥,水脉相连,明清两代帝王出游西山,在高粱河码头乘船可以直达。有水就有水田、莲塘,扁舟、钓翁、菱藕、荷花更是京西常见的景色。</p>
<p>&nbsp;</p>
<p>明朝王嘉谟“海淀娄兜桥上观鱼,信步西行,境益清幽”一诗写道: </p>
<p>&nbsp;</p>
<p>渊渊溪水中,青蒲叶靡靡。</p>
<p>翳然林木间,幽怀果子美。 </p>
<p>香草光波澜,山梁雊文雉。</p>
<p>拔蒲自濡足,蒲根芳且旨。 </p>
<p>可以佐糇粮,吾何事耒耜。</p>
<p>寻幽复远涉,济胜矜自喜。 </p>
<p>夕阳忽西流,平湖白烟起。</p>
<p>慷慨成一诗,行歌出山市。 </p>
<p>&nbsp;</p>
<p>清咸丰时,来秀在《望江南》中歌咏道:</p>
<p>&nbsp;</p>
<p>都门好,</p>
<p>海甸泛轻舟。</p>
<p>扶醉客游春柳岸,</p>
<p>浣衣人语夕阳桥,</p>
<p>一朵妙峰遥。 </p>
<p>&nbsp;</p>
<p>不必摘引下去了,这些诗多的是。人谓有水斯有灵,可海淀的灵魂在哪里呢? </p>
<p>&nbsp;</p>

嘉平 发表于 2009-11-17 23:40:00

<p> “成府街是北京大学东门外一条东西向小街,直通清华园西门,这是两校之间最便利的通道。”<br/>  <br/>这篇文章写成之后,经aller兄提示,这一段话略有误。准确地说,北京大学东门外的东西向小通道叫做书铺胡同,直通北大清华间的白颐路。在北大东门之北有座小校门叫小东门,斜对小东门的巷子叫蒋家胡同;蒋家胡同向东北方向斜去,上世纪90年代沿途常有一些卖旧书旧期刊的小摊。与蒋家胡同衔接的南北小街称作枣树院街,枣树院街再往北就与成府街垂直相交。<br/></p>

析津志 发表于 2009-11-18 00:01:00

<p>拆了太可惜了,只能从&lt;成府村志&gt;等文献了来回忆它了.</p>

析津志 发表于 2009-11-18 00:02:00

多谢楼主的文章,我又回想起了这条街.

嘉平 发表于 2009-11-18 00:11:00

<p>多谢析津志兄赏识。</p>
<p>&nbsp;</p>
<p>《成府村志》我有复印本,只是看起来非常费劲,至今没有通读,更谈不上标点和研究了。</p>

斑马 发表于 2009-11-18 00:40:00

前几年帮人家搞一个项目研究,完事后人家送我一张城府村某户的老地契,至今保存完好。城府村拆除的时候我还去看了,有一户四合院保存的特别好,拆了实在可惜!

嘉平 发表于 2009-11-18 01:09:00

<p>斑马兄说得极是。</p>
<p>&nbsp;</p>
<p>成府村虽是村落,但“级别”不低,历来居住着王公大臣、学者教授。且自成一体,是典型的近郊混合居住区。早在1920年代,周培源和涂治先生就以成府村为标本做过社会调查,调查报告发表在《清华学报》上。金勋先生特意为它撰写了《成府村志》。所以成府村的整体消失是北京史、民俗学、社会学、建筑规划学的重大损失。</p>

子屋 发表于 2009-11-18 09:55:00

<p>也许您不经意的旧忆,对我来说像个氢弹一样,读了心中特别激动。您形容的北大清华之间的通道非常贴切。可惜我来的晚,两个大学之间的平房拆迁之前,也就见过影子,没来得及细品,就已经变成北大科技园,创业园啥的,邓之诚旧居也在北大东门外那一片胡同里面的呀。</p>
<p>&nbsp;</p>
<p>现在的万圣也没走远,在蓝旗营,我也常去,很多外面买不到的书他们都有,都有。</p>

析津志 发表于 2009-11-18 10:13:00

现在只保存了一座四合院,顾颉刚故居,其实就是和它旁边的两座四合院拼成的一座.

嘉平 发表于 2009-11-18 10:18: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子屋</i>在2009-11-18 9:55:00的发言:</b><br/>
<p>也许您不经意的旧忆,对我来说像个氢弹一样,读了心中特别激动。您形容的北大清华之间的通道非常贴切。可惜我来的晚,两个大学之间的平房拆迁之前,也就见过影子,没来得及细品,就已经变成北大科技园,创业园啥的,邓之诚旧居也在北大东门外那一片胡同里面的呀。</p>
<p>&nbsp;</p>
<p>现在的万圣也没走远,在蓝旗营,我也常去,很多外面买不到的书他们都有,都有。</p></div>
<p>您的话对我也非常温暖。这篇文章以前用其他ID发在别的论坛上,引起的反响并不算大。来到老北京网,看来是找到它的家了。欢迎你一起来回忆成府街周边的一切。</p>
<p>&nbsp;</p>
<p>新的万圣书园现在仍然常去,前不久把这篇文章给万圣的老总刘苏里看过,他也很高兴,跟我一起回忆了成府街。那条小街和一片胡同里面的房子没有了,咱们用记忆和文字把它们留下吧。</p>

老盘子 发表于 2010-7-26 16:50:00

物理楼西侧的小市场,当年经常光顾,东西比南门便宜。水塔边的小东门是用来进煤的,半夜没人看守,经常会在饿得厉害的时候爬东门出去,到小市场砸饭铺的门,人家就在那住,起来给下面,炒饼。现在这些全都拆成路了。

嘉平 发表于 2010-7-26 16:35:00

帖子没有写完,提上来给西门豹等朋友看看。

斑马二世 发表于 2010-7-26 17:13:00

北大东门老门外以前是卖旧书的,很便宜,我以前很多老书都是在那淘来的。

嘉平 发表于 2010-7-26 17:15:00

拆书铺胡同的时候,牌子落到开旧书店的老马手里,真算得其所哉。

老盘子 发表于 2010-7-26 17:22:00

东门书摊当年是天堂。论厚薄新旧算账。那些盖着各厂矿企业机关单位的图书章的旧书,几乎就是新的。前几天,有人在鼓楼见到一本我以前藏的书。也不知什么时候流散出去的。

六郎庄人 发表于 2010-8-31 21:02:00

八十年代曾经数度骑车经过成府路到圆明园,那里似乎还只是个凋敝的村镇,没有见到任何文化的气息,与两校、中关村和海淀气氛无可比较。后来白颐路逐渐繁荣了,我也没机会再从那里穿过,无从感受楼主描绘的文化氛围。只是一直对所谓成府、蓝旗营这样的地名十分迷惑,总觉得叫什么什么“村”更合适些。

帝京子民 发表于 2010-9-5 12:14:00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嘉平同志,读你的文章感觉你在地质大院上过学吧?

嘉平 发表于 2010-9-5 15:00: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帝京子民</i>在2010-9-5 12:14:00的发言:</b><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嘉平同志,读你的文章感觉你在地质大院上过学吧? </div>
<p>您再往南猜。。其实不必猜了,我自己坦白:北航。</p>

嘉平 发表于 2010-9-5 11:51: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六郎庄人</i>在2010-8-31 21:02:00的发言:</b><br/>八十年代曾经数度骑车经过成府路到圆明园,那里似乎还只是个凋敝的村镇,没有见到任何文化的气息,与两校、中关村和海淀气氛无可比较。后来白颐路逐渐繁荣了,我也没机会再从那里穿过,无从感受楼主描绘的文化氛围。只是一直对所谓成府、蓝旗营这样的地名十分迷惑,总觉得叫什么什么“村”更合适些。 </div>
<p>您说的没错,八十年代那里确实“没有任何文化的气息”,文化氛围是从九十年代中期万圣书园迁来后逐渐形成的,我在帖里有详细描述。</p>
<p>&nbsp;</p>
<p>成府街因成府村而得名,为村中主要的东西向街道。蓝旗营在清朝时是守卫圆明园的正蓝旗士兵营地。</p>

新北京 发表于 2010-9-21 20:57:00

向往。可惜没了。
&nbs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忆成府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