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复兴的北京:东、西打磨厂
<div style="PADDING-RIGHT: 0px; MARGIN-TOP: 10px; FONT-SIZE: 9pt; OVERFLOW-X: hidden; WIDTH: 97%; WORD-BREAK: break-all; TEXT-INDENT: 24px; LINE-HEIGHT: normal; HEIGHT: 200px; WORD-WRAP: break-word;"><div align="center"><font face="宋体" size="4"><font face="宋体" size="5">东打磨厂</font> <div align="left"><center><table width="100%"><tbody><tr><td></td></tr></tbody></table></center><p></p><div align="center"><font face="宋体" size="3">肖复兴</font></div><p></p><div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size="4"><p> 打磨厂是一条老街,自明朝时就有了,以房山来这里打制石磨石器的石匠多而得名。它横亘在前门和崇文门之间,过去讲究是门见门,三里三,三里多长的胡同,在北京外城里,是最长的一条胡同。它是东西走向,有东西打磨厂之分,以中间的新开路胡同为界,以东为东打磨厂,以西为西打磨厂。新开路,非常好找,因为大名鼎鼎的同仁堂制药厂就在新开路口,轩豁的大门口和醒目的大牌子,让你不认识也得认识了。如果你是从崇文门而来,看到了它,就知道前面是西打磨厂了;如果你是从前门而来,过了它,就走到了东打磨厂的地界了。 </p><p> 东打磨厂原来以扇庄、宫灯厂和书局而著称,可以说是明清以来到民国时期的文化街。对比喧嚣的西打磨厂,走到东打磨厂,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一直到我上中学的上世纪六十年代,走到那里,还看见过做扇子和宫灯的车间窗子大开,鲜艳的宫灯和精巧的扇子,在里面像是演着满目生辉的古装戏。特别是读初三时候看了郑振瑶演的话剧《桃花扇》,走过那里,看到那些美丽的折扇,忍不住想起李香君的那幅“叶分芳草绿,花借美人红”的桃花扇,一把折扇所含有的忠*情恨,真可以说是民族特色的大写意。 </p><p> 说起扇子,大概是东打磨厂最值得骄傲的了,它制造折扇自宋朝开始拥有700多年的历史,其中一直保留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有名的戴廉增扇庄,也有300年的历史了。至于解放后还在顽强生存的天益扇庄、聚顺扇庄,都是我在童年时见过的,它们都是前店后厂,制造经销一条龙。只可惜如今都已经风流云散,每次路过这里时,我都会想起当年见到它们时的情景,如果现在还能够保留哪怕一家,让从故宫逛完出来或从崇文门便宜坊吃完烤鸭的游人,到东打磨厂来看看赋予中国民族特色的折扇制作过程,该是什么样的民俗味道?可惜,如今是一家扇庄都找不见了。 </p><p> 找不见的还有当时非常有名的老二酉堂书局和宝文堂书局,它们都靠近东打磨厂东口,在翟家口胡同的边上路南,曾经是北京城里最老的书局,也都是前店后厂,集排版印制和销售为一体。它们都是开设在清朝年间,是如今出版社和书店的前身,经历了从农业时代的活字印刷到工业时代的印刷机印刷,是一部活历史。解放以后,宝文堂书局迁到东四八条,毕竟还在,第四代传人还在坚守着,如今不知道哪里去了。据说牌匾上“宝文堂”的三个字,是当时的工部尚书贺慈寿所书,在公私合营时期被当成废品处理了。老二酉堂一直坚持在东打磨厂,却也在“文革”之前早早就寿终正寝。前两天听说,拆迁时老二酉堂的窗户护板还在,上面还能看见“老二酉堂书局”的漆字,不知保存好没有,别再出现宝文堂的牌匾被当成废品卖了就好。 </p><p> 如今东打磨厂已经名存实亡,修新世界商厦和祈年大道的时候,先后两次占了东打磨厂的大半条街,东打磨厂只剩下盲肠一段很短的胡同了。从东边走进去,没走几步就到了新开路,同仁堂制药车间一眼就看见了。而在东口,新建的一座银行大楼,楼面贴着的门牌上写着是西打磨厂街1号。明明是东打磨厂,却写着西打磨厂。胡同就是这样的被腰斩,历史就是这样的被改写。以后的人们也就再无从知道北京城还有这样一条东打磨厂胡同了。</p><p> </p><div align="center"><font face="宋体" size="5">西打磨厂</font></div><center><table width="100%"><tbody><tr><td></td></tr></tbody></table></center><p></p><div align="center"><font face="宋体" size="3">肖复兴</font></div><p></p><div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size="4"><p> 清末民初,西打磨厂和西河沿、鲜鱼口、大栅栏四条街,成并行齐整的矩形,是前门外四条著名的商业街。西打磨厂的店铺多,曾经非常有名,当年绸布店中和瑞蚨祥齐名的八大祥之一瑞生祥,京城四大饭庄之一的福寿堂,都在这里红火过。齐白石专门买篆刻的刻刀并特别撰写过堂联“君有钳锤成利器,我由雕刻出神工”的“顺兴刻刀张”,专门给清宫军队做军服的永增军装局,日本人在京城特意办的明治糖果公司,也都开设在这里。 </p><p> 至于说当时名噪一时如福兴楼饭庄、恒济药店、天乐茶园、万昌锡铺、三山斋眼镜店、泰丰粮栈,还有叫上名和叫不上名来的年画店、刀枪铺、胡琴作坊、铜铺铁厂豆腐店,大小不一的安寓客店,还有铁柱宫、火神庙那些儒道杂陈的大小庙宇,以及京城最早的民信局,都鳞次栉比地挤在这里。只要想一想西打磨厂东西一共一里半长,居然能够挤满这些店铺,就足可以想像当年这里的香火鼎盛,吃喝玩乐,诗书琴画,外带烧香拜佛,在这样的一条胡同里都解决了。 </p><p> 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先生的得意弟子董德懋私人诊所,也开设在这里。京城一句有名的歇后语:打磨厂的大夫———懂得冒儿呀,就是从这儿来的。前年有个写大栅栏的电视剧,贬斥人家董大夫,董大夫的后人不干了。董大夫高寿,一直活到90多岁,我小时候见过他,穿西装,行中医,住小楼,坐轿车,为人和蔼,举止儒雅,非同寻常。西打磨厂最有名的,应属粤东、郢中、临汾、宁浦、江西、钟祥、应山、潮郡八大会馆了。其中最有名的是粤东会馆,粤东会馆最早在广渠门,当年袁崇焕被诬杀,头颅就埋在那里。广东同乡嫌那里小,出资迁到西打磨厂占地两亩,盖了这个粤东会馆,后又出资在宣武门南横街占地6亩盖了第三处粤东会馆。这里的粤东会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p><p> 我曾经在这个粤东会馆里住过21年,一直到去北大荒。虽然,上述的许多地方现在已经找不到了,但粤东会馆还在。如今广渠门的没了,南横街的拆了,只剩下这个硕果仅存,谁还会在意它的价值? </p><p> 前几天,我特意到西打磨厂看看,董德懋诊所的二层小楼已经出租给外地人,经营水果和日用百货。清末建的民信局那洋式的小楼,地震那年二层楼塌了,后接上的一层,接缝明显,像是历史的断层一般,给人们醒目的提示。粤东会馆当年建馆时立的石碑还在,成为了盖小房的“垫”基石。 </p><p> 老街坊站在大街上,指着院子大门口房檐上的铁钩子问我:你知道这玩意儿是干什么用的吗?我还真不知道,也从来没注意过,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一溜儿生锈的铁钩子,间隔半米左右排列在那儿。老街坊告诉我:这是挂灯笼用的,从过年一直到正月十五,各式各样的灯笼,挂满一街,辉煌的场面,一点儿不亚于大栅栏和灯市口的灯会。 </p><p> 快过年了,老街坊想起了那时的情景,又问我:知道什么叫放盒子吗?我才知道放盒子就是放礼花和鞭炮,架起架子,六角形的大盒子一层一层地码上去,再把架子挂起来,第一层是礼花,第二层是花炮,第三层是人物……点燃起来,一层层飞上天空,呈现缤纷的情景。如同这样放盒子的民俗再也见不到了一样,关于西打磨厂的许多场景和情景也都再也见不到了。流年暗换南北人,老眼闲看往来路,老街像是历经沧桑的老人。</p><p> </p></font></div><p><a href="http://www.bjd.com.cn/BJWB/20050126/GB/BJWB^11960^45^26W4522.htm"></a><a href="http://www.bjd.com.cn/BJWB/20050126/GB/BJWB"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00">http://www.bjd.com.cn/BJWB/20050126/GB/BJWB</font></a>^11960^45^26W4522.htm<a></a></p><p><a href="http://www.bjd.com.cn/BJWB/20050125/GB/BJWB^11959^45^25W4544.htm"></a><a href="http://www.bjd.com.cn/BJWB/20050125/GB/BJWB"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00">http://www.bjd.com.cn/BJWB/20050125/GB/BJWB</font></a>^11959^45^25W4544.htm<a></a></p></font></div></div></font></div><div align="left"></div></div>[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8 16:00:25编辑过] <p>我所知道的宝文堂。</p><p>“宝文堂书局迁到东四八条,毕竟还在,第四代传人还在坚守着,如今不知道哪里去了。据说牌匾上“宝文堂”的三个字,是当时的工部尚书贺慈寿所书,在公私合营时期被当成废品处理了。”</p><p> 此言不错,那么迁到东四八条后怎样了呢?我有幸接触了它之后的历史。简说如下,迁到东四后与中国戏剧出版社一起办公,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单位两个牌子,但是宝文堂也有出版权,它的主要出版物就是金庸、古龙等人的著作,那时还没有版权这一说,而宝文堂的出版传统在这方面又是强项,所以金庸、古龙们是不要钱也愿在这儿出版的,宝文堂这时所出出版物,认真负责,几乎没有一个错字,史称“宝文堂版”到八十年代后期,因为三联出版用100多万元一下子买了金庸先生的全部版权,随之原有各作者都将其版权出售,而宝文堂由于没有这个实力,更由于体制之原因,其优势不在。其自身也不再有出版权。</p><p> 因为人事的原因,1992年宝文堂与中国戏剧出版社分家,分家后由中国戏剧出版社的一部分人员与宝文堂再次搬回东四八条52号,但是他们除了有这个名号外再也没有任何本钱。1995年左右,中国戏剧再次将宝文堂迁到中国戏剧出版社,之后由于出版内容出了问题,出版署取消了它存在的资格,至此一个老店就真正的完蛋了。</p><p> 很多老字号也是在这样的被人拉来打去之中消失的。谁对此负责呢?</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