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买票 发表于 2010-1-23 23:02: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cigarjazz</i>在2009-10-12 23:58:00的发言:</b><br/>
<p><br/><img title="老北京网 www.oldbeijing.org" style="CURSOR: pointer"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bbs.oldbeijing.org/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 onload="imgresize(this);" border="0"/>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_1336(001).jpg<br/><a href="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9-10/2009101223532074829.jpg" target="_blank"><img title="老北京网 www.oldbeijing.org" style="WIDTH: 700px; CURSOR: pointer"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9-10/2009101223532074829.jpg" onload="imgresize(this);" border="0"/></a><br/></p>
<p>我手上有一份1949年解放版的北平大地圖(根據陸潔清發行,邵崇越編著原圖復製圖)</p></div>
<p>您的繁体字儿真漂亮!字儿和事都是老的最地道! 您说您没在胡同里听见多少北京话 正常 其实我们也听不到 胡同里现在十有八九是外省人 除了房子是北京的 一剩下真真儿的就是一时空错乱的感觉 您要听北京话 等下回您再回北平往4环5环开外找找 相信会比城里更“北平”的</p>

羊油麻豆腐 发表于 2010-2-2 20:17:00

<p>我的五爷爷,也是49年去的台湾,住在台北北投民族路,几年前已过世。我只见过他年轻时的照片。</p>
<p>&nbsp;</p>
<p>自从对老北京的文化发生了兴趣,时常就能想起五爷爷,也曾经想过那些漂泊在外的老北京人,听不到乡音是多么的痛苦,我真想有那么一天,能够去慰问他们,用老北京话给他们朗读老北京的故事。</p>

习惯成自然 发表于 2010-2-2 15:51:00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ff" face="Verdana">给您个网址吧,虽然没有东绦胡同里的图像,但是可以在北锣鼓巷里逛逛。</font></p>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ff" face="Verdana">http://bj.city8.com/panosearch-pid688243_SXHN-ptz83_10_90-ctps-sn_city8.html</font></p>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ff" face="Verdana"></font>&nbsp;</p>

拾隅 发表于 2010-2-7 14:00:00

<p>要说北京话,还是60年代那会儿,北京各处的搬运社里那帮板儿爷说的地道。尤其是40岁左右的,洪钟大嗓儿嘎嘣脆,那一口京腔儿听得让人特别的过瘾、舒坦。真是听到心里去了。</p>
<p>现今您再看看,板儿爷不是河南帮就是安徽帮、再就是山东帮,全是“收破烂儿”帮。</p>
<p>现在说相声儿的人,有不少天津人,那京腔儿能听出岔儿来。</p>
<p>六几年那会儿甭听相声儿,您到天桥去,听听耍把式的、撂跤的(宝三儿的徒弟们)的逗捧哏,能把您笑死喽。那叫一个能说。要不怎么说:“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呢。话说回来,他要是老闷着练,一天下来得累死不说,怎么招得来观众看哪?全仗嘴上那点儿功夫了。</p>
<p>&nbsp;</p>

不买票 发表于 2010-2-6 00:00:00

楼上左了啊 姐们儿也一块儿吝了

lanmaoyouyou 发表于 2010-2-4 22:18:00

楼主整天说的是“老爷们儿”“各位爷们”,那我就飘过了。

兔爷的丫鬟 发表于 2010-2-4 20:05:00

老北京话多儿化音,很多字能说却无法书写表达。现在很少再能听到那纯正亲切的京片子了,都说普通话了。要冷不丁听到句正宗京片子都能感动半天!那透着的亲切!

北吉祥胡同 发表于 2010-3-1 21:02:00

<p>现在笼统说的北京人大概可分为“北京人”、“中国人”、“世界人”三种。要跟老北京接触,聊聊老北京话,我觉得还得到胡同里找至少两三代以上在城里生活的老北京,最好找有一些文化基础的,的确是一种很美的事,很享受。</p>
<p>至于“得了,得了吧。”说的是在两人以上对话时,觉得对方的话说的有误,甚至有点重复啰嗦时说的话,一般就说“得了,得了吧”,往往打断对方的话(一般是熟人,不能对生人这么说),甚至接着说“我早就知道啦”,或“其实是......"。而“拉倒”,并不是太典型的北京话,说的是,此事到此为止,前面说得都不算了,了结了。现在东北人倒常说“拉倒吧你”,这是彼此略带开玩笑的语气说的话,意思是“别逗了”——拉倒吧你。但这不是北京话。还要跟您说,相声里,小品里、甚至老外学的只言片语里,往往不是真正的北京话,至少只是北京话里很土、很痞的话,不能一概以为这就是北京话,那就把北京话给糟践了。</p>

杨子荣 发表于 2010-3-1 21:29:00

<p>挺有意思的。</p>
<p>&nbsp;</p>
<p>难得以上诸公一片赤诚之心。</p>
<p>&nbsp;</p>
<p>那位台湾的朋友下次来,我带你遛遛。给我在坛子里发短信就行。</p>

cigarjazz 发表于 2010-4-15 23:57:00

郭大胡子 发表于 2010-4-30 21:23:00

要是想听年轻一代人说地道的北京话我推荐袁腾飞老师讲的历史课(一整套关于中国高考历史科目的讲座),网上搜索一下,有很多视频。他说的北京话基本代表了文革期间出生的那一代北京人的口音,也许也是最后一代能字正腔圆的说北京话的人了。后来中国改革开放,再出生学说话的北京人或多或少的会受到港台影视和身边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口音的影响。

qiushiyibo 发表于 2010-4-30 22:34:00

[讨论]

<p>深表理解。你的思乡之情。老北京的话很有味道。现在北京改革开放后。大批外地全国各地的人都蜂拥而至。到北京来发展。所以。我们真正的北京人。现在上点年纪的人。出门少。就难免出现尴尬情况。出门要问外地人路。北京发展太快了。自己家门口不认识很正常。你说的那些老话京味。还是有的。不过年轻的新90后们说话多少有些变化。那就是新时代的名词多了。您感兴趣的话。可关注下北京个书店都有售的(老北京那些事儿)2010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的。全是老北京的老故事。老话。</p>

cigarjazz 发表于 2010-5-24 21:35:00

cigarjazz 发表于 2010-10-10 23:12:00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話問題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