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与“散啤”
<p><font color="#ff0000" size="5"><strong>北京人与“散啤”</strong></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993300" size="4"><strong>现而今的北京人不分季节都爱喝点啤酒,说起啤酒来老北京人对啤酒还不是那么“待见”,不仅品不出它的苦香和杀口劲来,还讽称其为“汤药”、“马尿”,后来到了六十年代初人们才渐渐的改变了观念从不接受到逐渐接受,喜欢到今天北京人生活中的必备“液体面包”也是走了几十年的路。说起北京人对啤酒的“疯狂”来还得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人们抢购“散啤”时的情景,啤酒每到夏季也就供应趋紧。每天酒馆,食堂,”饭店前都排起了长龙,销售的方法是:打一升啤酒搭两个低阶的凉菜。每天上午10点左右北京城各个饭馆食堂人们早就有人持暖壶,塑料桶,凉杯等望眼欲穿的企盼着送啤酒的汽车的到来。那时候“瓶啤”是稀罕物,一般的大饭店高档饭庄才有,赶上个年节假日胡同口的副食店抽不冷子摆几箱瓶啤转眼就没了。那时候的瓶啤就是青岛啤酒,北京啤酒,双合盛五星啤酒,燕京啤酒是后来八十年代初才建厂,那时候燕啤还不行那,后来城市发展了北京啤酒厂搬迁了,到了新地方水土不服啤酒也就逐渐失去市场,双合盛也只是外销为主,反而新军燕京啤酒越来越火直至到今天占有中国啤酒的半壁江山。那时候的瓶啤是四毛九,五毛三一瓶,一升鲜啤四毛喝一口真的“杀口”,如今的饭馆酒楼不知打那学来的规矩喝啤酒论“扎”容量也小,味道也淡就是价儿高。<br/>现在,北京的啤酒比当年的产量确增长了不止一星半点。散啤、瓶啤、听啤、扎啤都有,纯生、无醇、清爽口味各异,国产的进口的真是想怎么喝就怎么喝!特别是到了“桑拿天”,来上一瓶饼镇啤酒,简直是享受!不过,现在的年轻人喝着啤酒的时候,恐怕想象不到当年他们长辈们排队打散装啤酒的光景了。<br/></strong></font><br/><br/></p><br/> <p>看到这个帖子,不禁想起一段往事。虽然与“老北京”没有太大关系,还是想讲出来。</p>
<p>记得是六七年左右,那时学校不上课,成天就是和一帮哥们儿瞎混。日子是六一儿童节。那天我正在一个朋友家里瞎聊,来了一位朋友的朋友,老袁,我们也熟悉。</p>
<p>此人身世很特别。他的父亲是一位当年驻守北京的国军高级将领。北京被围时,他被家里人带去了天津,回不来了;此刻解放军已经要开进北京了,他的父亲丢下家人,从东单飞机场飞走了。于是解放后,他就在保姆的照顾下,在北京生活。后来保姆离去,还年幼的她就开始了独立生活。境遇很惨。很早就进工厂当了工人。并且结婚生子。</p>
<p>这天他进门的时候,拎着一把家里用的烧开水的铝壶。满脸愁容。我们就问他为什么。他说,今天是儿童节,没有钱为儿子买礼物过节,只好把家里唯一还能变几个钱的水壶拿来卖掉,为儿子买个玩具。说罢就去旁边的废品站把壶卖了,接着又去王府井(我们当时是在北河胡同)买了个小玩具。回来的时候,心情好多了,说是钱没用完,大家喝点啤酒吧。于是我们几个搜尽身上所有的零钱,凑到一起,到锣鼓巷的一个零售店,买回两暖瓶散啤酒,大家尽兴喝光。</p> <p>散啤味寡,可价便宜。</p>
<p>我有过提着暖壶排队打散啤的经历,往大了说,这可能是北京人对精神生活的一种追求也未可知。</p>
<p>大了,北京之外游走,只有青岛还保存着散啤零售的习惯,其他地界没看到过!</p>
<p>瓶啤取代散啤以后,有一种龙象牌子的啤酒火过一阵,我感觉厂子大约在西三旗左近,然后泡儿一样湮灭----如同我们喝了多年的北冰洋汽水。</p> 喝啤酒还是青岛过瘾。 <font color="#ff0000" size="5"> 七十年代末夏天骑车放学回家(从朝阳区红庙到颐和园),骑热了就在小饭馆花两毛钱来一大海碗散啤,骑一路能喝好几大碗。那时饭馆也没冰箱,现在想起来热的散啤真不好喝。</font>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正是啤酒最缺货的时候。那时拉散啤的是130罐车,我们在街上等着,看到散啤车过来,骑上自行车就追,有时能追到卸车的地儿,太远就没戏了。卖散啤的地儿也有几个大罐,散啤就卸到罐里,再从龙头放出来卖。龙头管细呀,盯不上卖呀,干脆,弄个大铁盆,就是过去洗衣裳用的铁盆。放满了啤酒,拿大水舀子往买主的暖壶、塑料筒里罐。什么卫生啊,顾不得了。那时虽然物质匮乏,喝点啤酒都不容易,可也有乐趣,尤其是经过千辛万苦把散啤买回家,那满足感,成就感,就别提了。 经历过那个时代的男人,大多都喝过散啤--------开始因为家庭冰箱没普及,瓶啤并不是很受欢迎,我想大概是这个原因吧,待到冰箱普及了,散啤里兑水兑大发了,它便渐渐不那么得宠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