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gong 发表于 2009-8-23 11:23:00

七月七天河配

 
<p>&nbsp;&nbsp;&nbsp;&nbsp; 2006年,一些专家学者曾聚会南京,讨论弘扬有关“七夕”的传统民间文化,是个开心和浪漫的轻松话题。但后来没见讨论的结果。<br/>农历七月初七,是民间传统节日,叫“七夕节”、“乞巧节”也叫“巧夕”。起源是牛郎和织女。这对情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汉朝古诗十九首里就写着:“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隔河相望,脉脉含情,却不得交流,不能通话,发个短信也好。办不到,多心焦!招人怜悯,叫人同情。古书《淮南子》给想出了办法:“乌鸦填河成桥而渡织女。”两人终于相拥一处,互诉款衷,虽然只一年一度。人们喜爱这对情侣,把七月初七定为七夕节,表示对他俩的支持。牛郎朴实健壮,勤苦耐劳,织女秀外慧中,心灵手巧,天下的少女都想和她一样,有一双灵巧的手,有一个忠厚可靠的如意郎君。“乞巧节”。是少女们向织女学习的日子,乞巧的日子。织女乐于助人,乐于传授技艺。乞巧的风俗也很久远,后世余绪不绝。明朝沈榜的《宛署杂记》说:“七月七日民间有女家,各以碗水暴日下,令女自投小针泛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槌,因以卜女之巧。”清朝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载:“于市买巧果,人家设宴,儿女对银河拜,咸为乞巧。”二、三十年代的北京南城(如广安门一带)有女孩子的人家七月七也要有些举动,女孩子吃巧食(一般是面粉或粉条做成女孩饰物形状,油炸吃),要做点针线活,如自己缝个小包之类。晚上要在院子里设简单的供品香蜡,向织女星跪拜。之后到屋里灯下盛一碗清水女孩自己放一根锈花针在水面上,碗底有针的影子,影子的形状预示女孩的巧或笨。有的孩子也会到葡萄架下去听牛郎织女的情话;老百姓认为七月七是下雨的日子,牛郎织女相会,久别重逢,喜极而泣。在人间就是细雨了。七夕过后空中飘的游丝(白色细长,晴天常见),人们说是搭桥的鸟儿的筋化成的。在空旷的地方常可见到。昆曲《牡丹亭》中杜丽娘唱的:“袅晴丝,飞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就是说的这种东西。<br/>北京人说:“七月七天河配,牛郎织女会一会。”一进农历七月,北京大小戏园子,应时当令,都演《天河配》。小戏园子门前立着大红海报,写上“真牛上台”一条小牛栓在旁边,头上系条红绸子,地上放些青草。开戏以后牛郎上场牵着牛走个过场。年年唱,人们年年听,尤其是老年妇女好象是规定的节日活动。戏散了,回家路上,还热烈讨论;数落牛郎兄嫂的薄情寡义;赞叹牛郎织女的忠贞勤劳;气愤王母娘娘的不恤下情,不成人之美。尚可告慰的是:虽两地分居,一年还有一次探亲假。<br/>历代诗人们,从不同角度写七夕、乞巧的风俗、写牛、女的爱怨、写他们自己由此引发的感触。如杜甫:“牵牛出河西,织女在其东。万古永向望,七夕谁见同?”李商隐写马嵬坡的杨贵妃时也提到这故事“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杨朴的七夕诗:“未会牵牛意若河,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杜牧的七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捕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魏晋以来有关诗作多不胜数。最美的应当是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雇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有岂在朝朝暮暮!”清朝的多情词人纳兰性德也有七夕的诗作就不再引了。性情中人,多借此发感慨、抒情怀。</p>

元大都 发表于 2009-8-23 21:04:00

<p>快到了!<img alt="" src="http://bbs.oldbeijing.org/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1.gif"/></p>

路丁 发表于 2009-8-23 21:36:00

<p>问候pangong好!</p>
<p>南京讨论结果终没看到,现在的节日多的沸扬:)</p>
<p>&nbsp;</p>
<p>喜欢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也喜欢乞巧的传统韵味;小时院儿里的铺板、大蒲扇、凉爽的风、晴朗天空的繁星——找牛郎,找织女,还有扁担两边的小星星;葡萄架下的静听:))</p>
<p>&nbsp;</p>
<p>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br/>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p>

雨烟濛濛 发表于 2009-8-23 17:34:00

&nbsp;这是中国式的传统和浪漫,值得我们继承发展和纪念,过我们中国式的情人节!有意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七月七天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