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牡丹 发表于 2009-8-16 09:13:00

七十年前的月光——跟着《洋镜头里的老北京》去回忆

<p>这不是一本新书。它里面的照片拍摄于上个世纪30到40年代,结集出版在80年代。当我拿到它时,翻看无数遍都像第一次看到那样新鲜:因为它所讲述和表现的,是关于我所不知道的北京,处于1933年到1946年的老北京,那时的城市,那时的人们,那时的生活。</p>
<p><img height="534" src="http://www.okbj.cn/pic/digi/0693.JPG" width="384"/></p>
<p>&nbsp;</p>
<p>书的作者是一位德国籍的女性摄影师。1933年24岁的她只身来到遥不可及、一无所知的北京,在东去航行的客轮上,扔掉了家人交给她防身的手枪和雨伞,只留下了一架双镜头的禄来福来反光相机。其后十三年里,她骑着一辆自行车,背着这架相机,跑遍北京的大街小巷和周边地区。在北京,她不是一个富有的外国人,只是一家德国人开设的哈通照相馆的摄影师,生活辛苦而窘迫,她却过得无拘无束、甘之如饴。她用专业的技术拍摄下如今大多已经荡然无存的旧日景物,又以女性的感触记录下老北京的生活场景,留下了一大批具有极其珍贵的价值的照片。&nbsp;&nbsp; </p>
<p>&nbsp; 这不单单是一本影集,应该说还是一本回忆录。书中详尽地记录了她在北京的所游所见,内容涉及“城墙、宫殿和园林”、“寺庙和牌楼”、“街道生活、店铺和集市”、“饮食和娱乐”、“艺术与工艺”、“周边地区”,而且还细腻地描写了她的所闻所感,让人十分逼真的还原到七十年前的老北京生活中。<br/></p>
<p>&nbsp; 她对北京城的印象带着外国人的好奇和尊敬,她这样写道:“从任何角度来看,你都很难想象自己正身处一座伟大的城市:树都种在庭院之中,这使得这座城市一片乡村景象,仅仅有皇宫与寺庙金碧辉煌的屋脊和气势宏伟的城墙角楼点缀其间。”在照片中,她用专业的手法把这种仰视感表现得宏大而唯美。</p>
<p>&nbsp;</p>
<p>这是从老火车站附近拍摄的前门。那时候前门一带还很空旷,没有高楼,也没有排成队的汽车,远远望去,有种“唯我独尊”的威严。</p>
<p>&nbsp;</p>
<p><a href="http://blo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8.photo.sina.com.cn/orignal/4a11586ct71b7dcf6bc57&amp;690" target="_blank"><img style="MAX-WIDTH: 500px" src="http://static8.photo.sina.com.cn/bmiddle/4a11586ct71b7dcf6bc57&amp;690"/></a></p>
<p>&nbsp;</p>
<p>&nbsp;</p>
<p>这是她拍摄的雪后的城楼一角。白雪覆盖着古老的城墙和城楼,四周白茫茫一片,万物萧瑟之中,一位穿着斗篷的黑衣车夫孤零零地站在树下,显得整个画面更加空旷寂寥。</p>
<p><a href="http://blo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4.photo.sina.com.cn/orignal/4a11586ct712e9f3cfdb3&amp;690" target="_blank"><img style="MAX-WIDTH: 500px" src="http://static4.photo.sina.com.cn/bmiddle/4a11586ct712e9f3cfdb3&amp;690"/></a></p>
<p>&nbsp;</p>
<p>她还擅用柔美的光影和线条表现皇家园林的秀丽,就像这幅雪后的颐和园。如今的颐和园,恐怕难以找到这样的清幽之地了。</p>
<p>&nbsp;</p>
<p><a href="http://blo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15.photo.sina.com.cn/orignal/4a11586ct71b7dda6bc1e&amp;690" target="_blank"><img style="MAX-WIDTH: 500px" src="http://static15.photo.sina.com.cn/bmiddle/4a11586ct71b7dda6bc1e&amp;690"/></a></p>
<p>&nbsp;</p>
<p>&nbsp;</p>
<p>我非常着迷她拍摄的城墙,因为那是北京已经被彻底毁掉的而无法复制的标志性建筑。她对城墙的描写让我想起了在平遥古城的城墙上行走的感觉(然而那只是一个县城,远远比不上皇城的城墙):“当我在北京的时候,城墙和城门仍经常维修,很多地方允许人们在上面行走。这里,高居城市之上,一个人能散步数英里,受打扰的仅仅是在矮木丛和杂草中吃嫩草的山羊,而那些树木就是在城墙上面长大的。……站在城墙向城内望去,地平线上有紫禁城的金色殿宇以及其他许多反映老北京特色的建筑。”如今,我们已经没有城墙可供眺望,那一片金色的屋顶,已渐渐湮没在众多西化的楼群中了。</p>
<p>&nbsp;</p>
<p>这是她拍摄的冬季人们在护城河上开凿冰块的情景。那也算是老北京的冬天独特的景色了。</p>
<p><a href="http://blo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12.photo.sina.com.cn/orignal/4a11586ct712ea6e5c7cb&amp;690" target="_blank"><img style="MAX-WIDTH: 500px" src="http://static12.photo.sina.com.cn/bmiddle/4a11586ct712ea6e5c7cb&amp;690"/></a></p>
<p>&nbsp;</p>
<p>&nbsp;</p>
<p>从城墙上望见的并不都是皇城的屋顶,还有老北京居民们的家常生活,就像这些城门内的景象,虽然杂乱,却很亲切。</p>
<p><a href="http://blo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12.photo.sina.com.cn/orignal/4a11586ct712ea347ef8b&amp;690" target="_blank"><img style="MAX-WIDTH: 500px" src="http://static12.photo.sina.com.cn/bmiddle/4a11586ct712ea347ef8b&amp;690"/></a></p>
<p>&nbsp;</p>
<p>在她的记忆里,白天的北京是美丽安详的,“即使在夜间,北京也有属于她自己、有特色的声音。寂静的夜晚。守夜人出入胡同,常常伴随着木梆发出“梆梆”的声音。……毫无疑问,听到这种声音,人们会睡得更为香甜。实际上,在北京很少有严重的犯罪,人身安全颇有保障。”寥寥几笔,一个令人神往的文明安宁的古都跃然纸上。</p>
<p>&nbsp;</p>
<p>&nbsp;</p>
<p>这是她拍摄的在天安门外摆摊卖柿子的小贩,他身后就是天安门的金水桥。那时候天安门的老墙看上去挺陈旧,金水桥两边长满了茂密的树木,小贩坐在树下的条凳上悠闲地等着顾客上门。这情景如今是难以想象的。</p>
<p><a href="http://blo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16.photo.sina.com.cn/orignal/4a11586ct712eb0a0680f&amp;690" target="_blank"><img style="MAX-WIDTH: 500px" src="http://static16.photo.sina.com.cn/bmiddle/4a11586ct712eb0a0680f&amp;690"/></a></p>
<p>&nbsp;</p>
<p>&nbsp;</p>
<p>作为一位洋人,她观察老北京生活的眼光是非常平民化的,一点也不高高在上,而是伏下身子,作为市民中的一员,真实而深入地体会他们的生活。她写道:“在北京的魅力与能够体味到的快乐的生活下面,却是沉重的苦难与触目惊心的贫困。……最了不起的是那些忍受着巨大的苦难却从不抱怨,依然快乐、具有坚忍不拔毅力的人们。”于是在她的镜头里,就出现了很多衣衫破旧但却表情或者平静或者快乐的人们。</p>
<p>&nbsp;</p>
<p>这是一位身手矫健的老爷子,穿着简易的冰鞋在北海的冰面上灵活地变化姿势。她介绍说老爷子年轻时曾经给慈禧太后表演过溜冰技艺。</p>
<p><a href="http://blo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6.photo.sina.com.cn/orignal/4a11586ct712ea9f402e5&amp;690" target="_blank"><img style="MAX-WIDTH: 500px" src="http://static6.photo.sina.com.cn/bmiddle/4a11586ct712ea9f402e5&amp;690"/></a></p>
<p>&nbsp;</p>
<p>&nbsp;</p>
<p>这是一家三口在冬天的屋檐下晒太阳。</p>
<p><a href="http://blo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3.photo.sina.com.cn/orignal/4a11586ct712eac62b6e2&amp;690" target="_blank"><img style="MAX-WIDTH: 500px" src="http://static3.photo.sina.com.cn/bmiddle/4a11586ct712eac62b6e2&amp;690"/></a></p>
<p>&nbsp;</p>
<p>&nbsp;</p>
<p>这是一群可爱的孩子好奇地围着一位剪纸师傅,看他手下变幻出的奇妙图案。 </p>
<p><a href="http://blo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13.photo.sina.com.cn/orignal/4a11586ct712eb1ec9f8c&amp;690" target="_blank"><img style="MAX-WIDTH: 500px" src="http://static13.photo.sina.com.cn/bmiddle/4a11586ct712eb1ec9f8c&amp;690"/></a></p>
<p>&nbsp;</p>
<p>&nbsp;</p>
<p>从她的镜头里,我能体会到70年前老北京生活的贫困。作体力活的和街头小贩们都穿着粗布衣裳,脸上布满尘土和汗水,刻着生活的艰辛。这是她拍摄的一位正在狼吞虎咽地吃烧饼的汉子,她在文字中细致地描写了这种被称为“完全由粗糙的面粉制成的扁平的、圆的小面包,上面有一层芝麻”的食物——烧饼——的价廉和美味。那汉子专注的吃相和她抓拍到的一缕涎水,如此生动和逼真地把烧饼的味道传递给了七十年后的我们。如今这种“小圆面包”还是我们餐桌上的家常食物。 </p>
<p><a href="http://blo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14.photo.sina.com.cn/orignal/4a11586ct71b7dde96f3d&amp;690" target="_blank"><img style="MAX-WIDTH: 500px" src="http://static14.photo.sina.com.cn/bmiddle/4a11586ct71b7dde96f3d&amp;690"/></a></p>
<p>&nbsp;</p>
<p>&nbsp; 这是一位书店的伙计,穿着干净的黑布长衫,正在认真地书写毛笔字。你可以感受到他周边环绕着的书卷之气,还有他的表情,安详?安静?自然?从容?淡定?哪一种都是如今难以看到的。</p>
<p><a href="http://blo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11.photo.sina.com.cn/orignal/4a11586ct712eadb82eea&amp;690" target="_blank"><img style="MAX-WIDTH: 500px" src="http://static11.photo.sina.com.cn/bmiddle/4a11586ct712eadb82eea&amp;690"/></a><a href="http://blo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16.photo.sina.com.cn/orignal/4a11586ct712eb0a0680f&amp;690" target="_blank"></a><a href="http://blog.photo.sina.com.cn/showpic.html#url=http://static13.photo.sina.com.cn/orignal/4a11586ct712eb1ec9f8c&amp;690" target="_blank"></a></p>
<p>&nbsp;</p>
<p>&nbsp; 我在网上找到了她拍摄的另一张关于这位长衫小伙子的照片,这张似乎更有韵味。</p>
<p><a href="http://www.yiqiyou.com/h/album/t+e+sA==/20070423/04/95204_10.html" target="_self"><img alt="读书人&#13;&#10;" src="http://www.yiqiyou.com/upload/00/08/87/55//1177317566084.jpg"/></a></p>
<p>&nbsp; 更为可贵的是,她对在中国十几年的生活保持着一份感恩之心:“在大部分的旅行中,我都是独行客,但我从未感到任何的不安全。面对一个女性的旅行者,中国人所表现的,不一定比平时就更正直、更乐于助人,但不论走到哪里,我遇到的都是古道热肠的中国人。”也许这就是她的镜头如此充满情感的原因。</p>
<p>&nbsp;</p>
<p>&nbsp; 她虽然不是北京人,但她对老北京的热爱超出了很多中国人,甚至很多真正的北京人。因此,当她写到三十年后重回北京的感受时,我能体会到她心里的真切的难过:“当我在1979年和1982年再次看到这座城市时,三十年过去了,北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知道,现在的北京是一个大都市,它正从每一个方向上拓展,占据了过去曾是农业的用地。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现在当你从过去喜爱的景点望去,会看到这样一幅全景:冒着浓烟的高高的工厂烟囱耸立在数不清的高层建筑之中。辉煌灿烂的城墙已被铲除,为了修建城市环线公路,护城河已被填平。耀眼的中国北方的阳光在一层烟雾之中也失去了它的光芒。”面对一位外国人的痛惜和遗憾,生活在当今北京的我们,怎能不生出几分惭愧?</p>
<p>&nbsp;</p>
<p>&nbsp; 我把她这部集子翻看了好几遍,每一遍都有新鲜的发现,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因为她所记录的七十年前的北京,对于我们是陌生的,永远不会再熟悉的。最令我感动的是这样一段描写“我去过潭柘寺和戒台寺好几次,最值得回忆的,是在月光下走进潭柘寺。我和一位朋友一道从火车站出来,当时月亮在中国北方清新的空气中是那么的明亮,在皎洁的月光下,我们走路也变得简单了。……回忆和平、宁静的寺庙,敲打木鱼与念经的和谐的声音,和尚们热情的款待,这是我最值得珍视的对中国的记忆。”</p>
<p>&nbsp; 感谢她给我们记录了七十年前北京的月光。我们应该记住她的名字:赫达.莫里逊(Hedda&nbsp;Morrison,&nbsp;1908-1991),一位出生在德国,曾经在中国生活十多年,在沙捞越生活二十多年,最终定居于澳大利亚的女摄影师。</p>
<p>&nbsp;&nbsp; <img style="CURSOR: pointer" alt="赫达.莫里逊(Hedda Morrison, 1908-1991)" src="http://www.4908.cn/upload/2007_05/070508235959451.jpg" border="0" name="MM"/><a href="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amp;z=0&amp;tn=baiduimagedetail&amp;word=%BA%D5%B4%EF%2E%C4%AA%C0%EF%D1%B7&amp;in=26362&amp;cl=2&amp;cm=1&amp;sc=0&amp;lm=-1&amp;pn=16&amp;rn=1&amp;di=1607452924&amp;ln=119&amp;fr=" target="_blank" name="pn16"></a></p>
<p>&nbsp;&nbsp;</p>
<p>&nbsp;</p>
<p>作者:琉璃牡丹&nbsp; 博客地址:<font face="Verdana">http://blog.sina.com.cn/happykatydid</font></p>
<p>&nbsp;</p>
<p>&nbsp;</p>
<p>&nbsp;</p>

飞哥 发表于 2009-8-16 09:42:00

<p>书我也看了,莫里逊是个非常让人钦佩的女性!这些照片为20世纪初的北京留下了珍贵影像,文字描述部分对当时中国的社会、人文、政治做了重要记录,而且从一个女性看世界的独特角度出发,描写事物细腻之极、描写人物亲切之极、照片主题鲜明、信息丰富,无论从收藏的角度,欣赏的角度,都是一本好书,作者在解放以后,还2次来到中国,虽然北京已是天翻地覆,给她很大震动,但作者仍然以一颗平和的心态,爱着北京,直到91年她去世。</p>
<p>可惜的是书中收录的照片不全,和全部照片相比,仅逾3成,但作为一个传播的窗口,这本书仍然很重要。呵呵,书店伙计那张,目前是一个版主的QQ头像。</p>

琉璃牡丹 发表于 2009-8-16 20:06:00

谢谢飞哥的回帖。因为你的推荐,才让我读到了这本值得收藏的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七十年前的月光——跟着《洋镜头里的老北京》去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