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墨 发表于 2008-11-18 04:11:00

拍记小建议,不知是否靠谱

<p>&nbsp; 单刀直入,看孤狼兄的作业,里面有很多老人家面对镜头都是掩面而坐,让我觉得这并非一个很好的现象,觉得拍击队伍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p>
<p>&nbsp; 妄言几句,千万别见怪!</p>
<p>&nbsp; 既然拍记队是以找寻北京胡同文化为根本目标,所以千万不要把胡同人忽略掉,他们才是胡同文化的主体。我们不是令人生厌的狗崽队,或者是事不关己普通游客;而是发现胡同美的人。所以让这些老人家了解到这些,同时对我们给予理解和支持,以至于大方的拍摄是很重要的。——没人愿意像动物园里的动物已让被很多人围观并拍摄。</p>
<p>&nbsp; 我觉得必须要和当地的居民有良好的沟通。这样我们既能听到更加地道的故事,还能让我们的拍摄更有自信,岂不两全其美。</p>
<p>&nbsp; 能不能这样,把大家的作业洗出照片,或者是介绍的明信片什么的小纪念品送给看得见的住户,这样既缓解了居民紧张的压力,更能够开始一段美好的谈话。(当然这种东西越小越好,如果照片里都是老人家拿着小纪念品就没意思了)</p>
<p>&nbsp; 随身带着巧克力或者糖块,看见孩子可以拿出来就给,多好。(我在西藏和湘西拍摄的时候,随身带了很多彩虹糖,拣了很多大便宜)</p>
<p>&nbsp; 最后,随身带点猫粮!北京人没有不喜欢猫猫的,猫猫没有不喜欢猫粮的!</p>
<p>&nbsp;</p>
<p>望讨论见教</p>
<p>&nbsp;</p>

飞的鱼 发表于 2008-11-18 10:17:00

<p>谢谢楼主提的建议,这是拍记队需要提高的地方。我们的拍记实际上是在扫街,没有和居民进行很好的沟通,因此不能拍出白老师和叶老师那样的片子。</p>
<p>我觉得不管是建筑、人物、动物都是胡同的一部分,只不过因摄影者的视角而定。比如南城和色眼等比较注重胡同及建筑,园主则偏重人物,果子、听雨在细节……正是这样的个体感觉组合成有韵味的老北京。这些都是在对胡同有深刻理解的前提下才能完成,能做到这一点的并不多,所以需要大家下功夫去了解,才能拍出有故事的图片。</p>
<p>&nbsp;</p>
<p>希望网友们都能加入这个讨论!</p>
<p>&nbsp;</p>

落花 发表于 2008-11-18 13:27:00

只说送照片这点,上次在胡同里看到一位大姐的狗不错,拍了几张,大姐说让我给她一张,我打印了一张送过去了,因为地方没记清楚,找了一个小时才找到。大姐当然是很高兴的。后来我打算给积极配合拍照的都送一些照片,可是后来我怕我这样做的多了,弄得大家养成见到照相的就要照片的习惯。这不是给其他照相的造成了一定影响吗?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小心眼,把胡同人想得太简单了。反正现在我是谁要给谁,谁没说,也不主动给。大家说说想法吧。

逝去的光阴 发表于 2008-11-18 12:26:00

说的都很有道理!这样的讨论我喜欢................听你们的讨论能提高拍摄质量!!!赞!!!

铁狮 发表于 2008-11-18 09:32: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飞哥</i>在2008-11-18 8:15:00的发言:</b><br/>
<p>感谢您的建议,不过个人认为胡同里的建筑,才是胡同真正的主体,胡同里的人物等,只能作为胡同拍记一个辅助的因素,可以有,但绝不可集中重点全部到人物身上,人是代代相传,那些大爷大妈中国永远都不缺,阿猫阿狗更好养活,而胡同一旦拆了就没了,那些门楼,石鼓,院落,都是不可再生的。过去拍记曾经因为这个讨论过,曾经因为过多集中于人物的拍摄,使拍记偏离了主旨,拍和记是和二为一的,我们要的首先是严肃的记录,就像叶金中先生说的,有首先比没有好,在有的基础上,才是艺术摄影的范畴,有人喜欢人物,有人喜欢拍门墩等等。</p>
<p>&nbsp;</p>
<p>您提的第二个建议,很多人物面对镜头都采取回避态度,这是个要下功夫的事,我非常同意您的观点,胡同里的老百姓,不是专业演员,面对镜头多少有些放不开,加之中国人含蓄的传统,多数不喜欢上镜头,这个和白皓先生探讨过,大家可以多像白先生取经,想拍人物,要学会和对方交朋友,让他接受你,随意你拍,而且要尽量让人物里有故事,那才是高手,建议看看白先生的《胡同生态》系列,很有帮助。</p>
<p>&nbsp;</p>
<p>愚直只言,望楼主和其他网友认真思考。</p></div>
<p>&nbsp;</p>
<p>人物是胡同的一部分,尽管现在有很多外地人居住在那里,那也是胡同的一种状态,记得上次园主老师讲课也谈到,胡同人物的摄影,不能脱离胡同。&nbsp; 与胡同里面的百姓沟通、聊天是最好的接触方式,这样也会得到比较好的片子。断墨说的很对,应该洗一些照片给人家作为一种回报。</p>

老片 发表于 2008-11-18 09:35:00

<p>其实真正好的作品是要有内涵的!</p>

广顺园主 发表于 2008-11-18 08:12:00

是个好建议!

飞哥 发表于 2008-11-18 08:15:00

<p>感谢您的建议,不过个人认为胡同里的建筑,才是胡同真正的主体,胡同里的人物等,只能作为胡同拍记一个辅助的因素,可以有,但绝不可集中重点全部到人物身上,人是代代相传,那些大爷大妈中国永远都不缺,阿猫阿狗更好养活,而胡同一旦拆了就没了,那些门楼,石鼓,院落,都是不可再生的。过去拍记曾经因为这个讨论过,曾经因为过多集中于人物的拍摄,使拍记偏离了主旨,拍和记是和二为一的,我们要的首先是严肃的记录,就像叶金中先生说的,有首先比没有好,在有的基础上,才是艺术摄影的范畴,有人喜欢人物,有人喜欢拍门墩等等。</p>
<p>&nbsp;</p>
<p>您提的第二个建议,很多人物面对镜头都采取回避态度,这是个要下功夫的事,我非常同意您的观点,胡同里的老百姓,不是专业演员,面对镜头多少有些放不开,加之中国人含蓄的传统,多数不喜欢上镜头,这个和白皓先生探讨过,大家可以多像白先生取经,想拍人物,要学会和对方交朋友,让他接受你,随意你拍,而且要尽量让人物里有故事,那才是高手,建议看看白先生的《胡同生态》系列,很有帮助。</p>
<p>&nbsp;</p>
<p>愚直只言,望楼主和其他网友认真思考。</p>

断墨 发表于 2008-11-19 17:57: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落花</i>在2008-11-18 13:27:00的发言:</b><br/>
       
        只说送照片这点,上次在胡同里看到一位大姐的狗不错,拍了几张,大姐说让我给她一张,我打印了一张送过去了,因为地方没记清楚,找了一个小时才找到。大姐当然是很高兴的。后来我打算给积极配合拍照的都送一些照片,可是后来我怕我这样做的多了,弄得大家养成见到照相的就要照片的习惯。这不是给其他照相的造成了一定影响吗?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小心眼,把胡同人想得太简单了。反正现在我是谁要给谁,谁没说,也不主动给。大家说说想法吧。
       
</div><p></p>&nbsp; 主要就是我们不能和胡同人太生分。送照片这样的东西并非想取悦人家,而只是出于一种真诚。或者是打开话匣子的一把小钥匙,落花兄,您说对吧

断墨 发表于 2008-11-19 17:57:00

累死我了,欢迎接着讨论

断墨 发表于 2008-11-19 17:35: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飞哥</i>在2008-11-18 8:15:00的发言:</b><br/>
       
        <p>感谢您的建议,不过个人认为胡同里的建筑,才是胡同真正的主体,胡同里的人物等,只能作为胡同拍记一个辅助的因素,可以有,但绝不可集中重点全部到人物身上,人是代代相传,那些大爷大妈中国永远都不缺,阿猫阿狗更好养活,而胡同一旦拆了就没了,那些门楼,石鼓,院落,都是不可再生的。过去拍记曾经因为这个讨论过,曾经因为过多集中于人物的拍摄,使拍记偏离了主旨,拍和记是和二为一的,我们要的首先是严肃的记录,就像叶金中先生说的,有首先比没有好,在有的基础上,才是艺术摄影的范畴,有人喜欢人物,有人喜欢拍门墩等等。</p>
        <p>&nbsp;</p>
       
</div><p></p>&nbsp; 看来这个事情真的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这样正好可以讨论的起来。<br/>&nbsp; 先说说我特别不同意飞哥的地方的,您说“大爷大妈中国永远都不缺,阿猫阿狗更好养活而胡同一旦拆了就没了,那些门楼,石鼓,院落,都是不可再生的。”,后半句我支持,可这前半句我完全不能苟同。我们可以回头翻看王蒙,王朔,再早至老舍的文学作品,那些人物情节不是基于整个胡同文化所塑造出来的,而这些,才是人们最弥足珍贵最值得怀念的一种感情。周末我拿着欧洲旅游书看的时候,旁边的匈牙利同学知这其中的一幅教堂照片说,这就是我高中经常抽烟的角落,那一瞬间,这教堂就活了。我想说胡同人,才是不可再生的!<br/>飞哥可能是个史学者,注重一切历史的真实,这无可厚非,但却令人感到过于高高在上,您对文化中人本的忽略则并不妥帖。我可以这样比喻,胡同就好比京剧的脸谱,而胡同人应该是演员的面皮。剥离了演员灵性的脸谱,只能活在资料库和硬邦邦的书本里。<br/>&nbsp; 所以我认为人和建筑并举才是我们应该探寻的胡同文化。<br/><br/>

断墨 发表于 2008-11-19 17:42: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飞哥</i>在2008-11-18 8:15:00的发言:</b><br/>
       
        <p><br/></p>
        <p>&nbsp;</p>
        <p>您提的第二个建议,很多人物面对镜头都采取回避态度,这是个要下功夫的事,我非常同意您的观点,胡同里的老百姓,不是专业演员,面对镜头多少有些放不开,加之中国人含蓄的传统,多数不喜欢上镜头,这个和白皓先生探讨过,大家可以多像白先生取经,想拍人物,要学会和对方交朋友,让他接受你,随意你拍,而且要尽量让人物里有故事,那才是高手,建议看看白先生的《胡同生态》系列,很有帮助。</p>
        <p>&nbsp;</p>
        <p>愚直只言,望楼主和其他网友认真思考。</p>
       
</div><p></p>&nbsp;&nbsp; 我说的回避是一个现象,并非意思说让他们都上镜头——我从不认为很多人一起去拍照可以出好片子,摄影从来都是孤独的(个人观点,别拍我哈哈);而是本质上人们对拍记队的不够熟识,或者说我们拍记队本身可能“令人生畏”。<br/>&nbs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所以我的主要观点是让胡同本土居民了解我们,喜欢我们,乐意接受我们,并且对我们的行动报以微笑和支持!</span>而不是拍什么样的照片。<br/>&nbsp; 谢飞哥赐教,咱们接着讨论。<br/>&nbsp; 鞠躬<br/>

断墨 发表于 2008-11-19 17:51: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铁狮</i>在2008-11-18 9:32:00的发言:</b><br/>
       
       
        <p>&nbsp;</p>
        <p>人物是胡同的一部分,尽管现在有很多外地人居住在那里,那也是胡同的一种状态,记得上次园主老师讲课也谈到,胡同人物的摄影,不能脱离胡同。&nbsp; 与胡同里面的百姓沟通、聊天是最好的接触方式,这样也会得到比较好的片子。断墨说的很对,应该洗一些照片给人家作为一种回报。</p>
       
</div><p></p>&nbsp;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很多胡同中的老的外地人已然就是老北京人的一部分了。虽然都操着几十年难改的各地乡音,却早也是胡同的一部分了。<br/>&nbsp; 当然,现在满街找便宜房子的外地人基本不算胡同文化。<br/>&nbsp; <br/>&nbsp; 而且对我来说,沟通和了解有时重过去拍摄。我上周末去了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一路上跟着导游的每一声叹息穿梭于阴霾的集中营里,把相机放下,反而能感受得更多。——以上是个人感受。<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拍记小建议,不知是否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