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居士 发表于 2008-10-4 14:01:00

[转帖]故宫史话

<p>故宫史话</p><p><br/>作者: 单士元</p><p></p><p></p><p>&nbsp;&nbsp;&nbsp; 该书有关建筑史话的内容,即第一,二章,是以单老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于中国营造学社文献部编写《明代宫苑考》稿之主要内容的简述。本书第三章是初窥故宫史迹杂抓选编。 </p><p>&nbsp;&nbsp;&nbsp; 故宫作为五朝宫阙的皇宫,就是最近八百年来改朝换代,治乱兴废见证者。从辽金元至明清,皇帝和越来越大,宫殿建筑自然地随着皇权的扩大而越来越壮丽,豪华。宫阙构建得宏伟,高大,壮丽,固然出于皇帝的穷奢极欲的私心驱使,更深层次地来考察,还在于多民族统一大国的皇帝,他替天发布命令,皇帝是“天子”,不同于一般百姓,封建神权时代,最最高贵的享用是神的特权。无论中外,古代封建社会都是政教合一,神权支配王权。中国封建社会独具特色,皇权神权高度合一,皇权也是神权,神权也是皇权。皇帝诏令一天头必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故宫三大殿有行政作用,更具有神殿作用。西方的最壮丽的建筑物是教堂。国王的宫殿,当然也豪华,但比不上教皇的教堂,一座教堂有继续建造一百年尚未完工的。 </p><p>&nbsp;&nbsp;&nbsp;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宫殿,陵寝的土木工程为劳民伤财的主要项目,秦朝就是由于使用劳役过重引起农民造反的。从封建王朝着眼,没有宏伟壮丽的宫殿,不足威天下,朝四夷,一旦越过百姓承受的限度,那就要走到它的反面,酿成朝代覆灭的诱因。…… </p><p></p><p>目 录 </p><p><br/>&nbsp; 单士元与《故宫史话》<br/>● 第一部分<br/>&nbsp; 数字的比较<br/>&nbsp; 北京的第四座<br/>&nbsp; 营建的四个时期<br/>&nbsp; 午 门<br/>● 第二部分<br/>&nbsp; 三大殿——太和殿<br/>&nbsp; 三大殿——中和殿、保和殿<br/>&nbsp; 关于三殿的几次重建<br/>&nbsp; 文华殿与武英殿<br/>&nbsp; 故宫内廷<br/>● 第三部分<br/>&nbsp; 明代营建北京的前前后后<br/>&nbsp; 明代北京皇城<br/>&nbsp; 景 山<br/>&nbsp; 雁翅楼<br/>&nbsp; 元故宫的拆毁<br/>&nbsp; 明代北京皇宫的营建<br/>&nbsp; 元、明两代紫禁城<br/>● 第四部分<br/>&nbsp; 明代北京皇宫的规划和布局<br/>&nbsp; 备料和施工——采木<br/>&nbsp; 备料和施工——采石与运输<br/>&nbsp; 备料和施工——砖和瓦<br/>&nbsp; 备料和施工——琉璃瓦和其他琉璃制品<br/>&nbsp; 营建北京宫殿的劳动力——工匠<br/>&nbsp; 营建北京宫殿的劳动力——军工<br/>&nbsp; 明代营建皇宫耗用了多少人力和财力<br/>&nbsp; 腐败的营建制度<br/>&nbsp; 著名建筑匠师<br/>&nbsp; 宫殿史简说</p><p></p><p><br/>&nbsp;<br/>单士元与《故宫史话》<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p><p><br/>&nbsp;&nbsp;&nbsp;&nbsp; <br/>  单士元先生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工作了70余年。这位中国古建筑专家,著名学者一生致力于这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与修缮。就是在他已经离休之后,仍然每天坚持到故宫上班半天,一如既往,一进故宫总要先步行一周,查看古建筑,然后才去办公室。如此忠心耿耿,守土尽责的严谨作风,在故宫内和外面的很多朋友中是尽人皆知的。 <br/>  早在抗战的年月,我尚在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读书时,就开始听说并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上看到单老的大名。我和单老的初次晤面是1949年新中国建国前有一次他来清华大学建筑系的那天。此后,在建研院编写的《中国古代建筑史 初稿)》评审会上,在中国建筑学会的几次建筑历史与理论学术研讨会上,随着见面的增多,我们也就越来越熟了。但是接触时间最多最长是在“文革”以后。那时单士元、罗哲文和我在全国政协连年都要参加全国各地文物保护的调查工作。我们对保护文物可谓志同道合,人称“三驾马车”。单、罗二老是终生研究中国建筑史的权威学者,而且都是中国营造学社的元老。我却不同,只是一名中国建筑史的热爱者和古建筑与历史名城的保护者。 <br/>  去年6月单老著的《故宫史话》正式出版。这是一份遗稿,是由他的女儿单嘉筠女士精心整理出版的。单老晚年在故宫上班时,嘉筠是他身边的助手,她对单老的许多文稿自然十分熟悉。 <br/>  一、关于古都规划营造等的整体观念 <br/>  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有一种讲整体、重全局的习惯。小自“修身、齐家”,大至“治国、平天下”无不如此。所谓“天人合一”、“以礼治国”的观念,所谓“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以及“内之为城,外之为郭”的界定,皆是都城规划、宫殿营造,着眼整体,从全局出发最根本的思想理念。明清北京以宫城皇城为中心、中轴的总体规划,首先是以象征皇权至上,惟我独尊,天下一统为主导。进而要求用地分区、布局秩序、街道经纬、建筑风貌等必须全局统一,整体和谐。明清北京前身的元大都:就是以整体布局和城市风貌的完美,当时即得到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高度赞誉。他说“世界诸城,无能与比”,“其美善之极,未可言宣”。晚清北京自然比元大都还要完美。单老在这方面有许多论述。明代不仅废毁了元大都宫殿重新规划建设紫禁城大内,而且还有更多的规划建设成就后来居上。例如“左祖右社”对称地布置在紫禁城午门的前方及中轴线御道两旁的一东一西。这样的布置就比元大都的“左祖右社”偏在皇城以外偏远的地位更加严整,更加合乎礼制。又如,在承天门 清天安门 外扩大了“T形广场,“列六部于左,列五府于右”。也就是说广场之东建立中央行政六个部门,之西建立中央军事五个部门。相对集中地把中央行政和军事机关,紧贴在承天门前皇城的红墙边上。非常明显,这比元大都分散布置这些机关当然合理得多。再如,于宫城之外北,堆筑景山,以为屏蔽紫禁城的靠山,也是元大都所没有的。单老还写道了迄今已为很多人忘记或根本不知道的皇城原先有内外红墙之分的旧事。 <br/>  《故宫史话》还启示:整体是时空统一的,古今中外,没有脱离时间背景,割断历史,孤立的空间整体。单老为此追溯了北京建都的最早脉络。“北京 房山区 琉璃河发掘出的青铜器等文物,证明在周朝封建时已有称都之名。”接着述说到位于广安门内外的辽陪都、金中都的遗址,进而直接地联系到元大都是在金中都东北郊选址新建的以及与明北京城的渊源。这一连串北京建都的履历,记录着它成长过程的足迹,联系着古都的历史文化整体。 <br/>  二、宫城皇城形制的考源 <br/>  明朝先后是朱元璋在南京、凤阳 安徽临濠 和朱棣在北京建立国都。宫城、皇城的形制虽然皆本于《周礼·考工记》的城“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基本布局形制:而以凤阳中都的营建最完善。所以南京第二次改建的和迁都北京新建的宫城、皇城的形制,都与凤阳中都直接密切有关。单老认定:“历史上记载营建北京皇宫以至都城是以南京为蓝图,而宏敞过之。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北京皇宫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凤阳皇宫规模和体制而建。” <br/>  上世纪80年代,以单老为首,包括罗哲文和我带着全国政协调查文物保护的任务,曾不止一次去凤阳考察中都宫城、皇城遗址。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已残缺的城墙、城楼、宫殿等遗址,经过“文革”的摧残就更加破败不堪。之后,单老从实地考查中都遗址的物证中,为了论证北京皇宫皇城形制的来源又专门写了文章。 <br/>  明朝早期建的三座都城,迄今唯有北京保存下来。“择国之中而立宫”的明代北京紫禁城在中轴线上建立了三大殿,左右对称建立了左文 文华殿 右武 武英殿 等宫殿建筑群。在紫禁城之外的皇城,建立了“前朝后市,左祖右社” 注 和西苑皇家园林以及内府系统等那些专为皇家服务供奉的机关、作坊、库房建筑。宫城皇城有机结合,连为一体,皆为“民不得入”的禁区,单老赞誉那是中国建筑史上最完美的大杰作。 <br/>  三、迁都北京,是历史的正确选择 <br/>  明朝建国,朱元璋对于在何地建立国都,始终存在犹豫。天下初定,在南京建都不久,他又在凤阳老家按照《周礼·考工记》择地营建宫城皇城。等到建完之后,他又反复,没有用过一天就废弃了。于是仍旧以南京为都,并第二次改建南京宫城皇城。虽然如此,终究也没有使这位老皇帝满意。南京的宫殿原是填湖 燕雀湖 为基,建在填土上。后来宫城出现了前高后低的倾斜,这时又传来了太子朱标夭折陕西的噩耗。65岁的朱元璋悲伤慨叹,又想起了迁都的老问题,后悔说“唯宫城前昂后洼,形势不称,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新定不欲劳民,且兴废有数,只得听天”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十二 。没有想到在他去世后,迁都大事,竟由四太子燕王朱棣完成了。事实证明,朱棣迁都北京是历史的正确选择。中国封建王朝讲求“择天下之中而立国” 国指都城 ,这“天下之中”不是国土的几何中心,而是指地理形势、战略地位、交通条件最具优势之地,最能有利于统一全国,统治全国,建立政治、文化中心,以至军事中心、经济中心的城市。明永乐十八年 1420年 ,迁都北京的诏书曰“北京实为都会,控四夷以制天下”十分明确,说的就是非几何中心。尤其历史的发展继续证明,清朝满族入关,都城也是选在北京。 <br/>  单老在书中有一段精辟的评语:故宫是“民族建筑艺术集大成,其工程之艰巨、规模之宏伟、工艺之精巧、创造性之丰富为世界所罕见。它不仅是东方的瑰宝,也是世界上的奇迹”。当前,北京故宫正处在加强保护的最好时机。为了保护故宫本身的历史“真实性”,现已开始了大规模的古建筑修缮和院内 包括筒子河 等环境的进一步整治。不久前又在故宫的四周划出了它的“保护缓冲区”,加强规划,进行整治,进而实现故宫外围环境空间和谐的“整体性”保护。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在期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呼唤,全国人民在支持,政府在加强领导和积极主持。单士元先生的《故宫史话》此时出版,提供参考,发挥光热,我想该是有益的和重要的。 <br/>  注:“前朝后市”的市指都城的大市,先是在皇城北的鼓楼一带。皇城内,宫城外,景山前有宫市。正阳门内,皇城大明门外 清大清门外 有棋盘街市。后来前门外发展起来的市更大。<br/>&nbsp;&nbsp;&nbsp; (文/郑孝燮) <br/></p>

昭明居士 发表于 2008-10-4 14:02:00

<p>第一部分</p><p><br/>数字的比较<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p><p><br/>&nbsp;&nbsp;&nbsp; 1977年国庆前夕,一架银色的直升飞机经特别批准,在超低空摄取了一张天安门广场的全景。从这张照片上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中轴线向北延伸,一直通到鼓楼和钟楼。在天安门北侧,无数座瑰丽的宫殿,宛如宝石砌成的沙盘,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北京故宫。这张照片是迄今最完整的天安门广场和北京故宫的鸟瞰图象。</p><p>  首都北京已经有8个世纪的建都历史了。自从封建社会的中叶——12世纪起,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就已经从西安、洛阳、开封以至南京逐渐移到北京。因此,在北京的古迹、文物,尤其是作为都城的象征——宫殿建筑,在全国居于首位。</p><p>  故宫建筑是1406的(明成祖永东四年)颁下宣布全国的“诏书”,以永东五年开始营建。在下“诏书”之后,分遣大臣赴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采伐巨材,以秀楠木为主。同时烧制砖瓦和采石。永东十八年(1402)主要宫殿基本完成。随后下诏书迁都北京。这座宫殿从朱棣起到1644年明代灭亡止共经历了14个皇帝。随之由我国东北少数民族满族建立清王朝,继续在北京留用明代宫殿坐朝,又经历10个皇帝,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从此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的历史。</p><p>  北京故宫宫殿建筑,不仅在全国居于首位,而且和世界各国著名都城的皇宫相比,也占有突出的地位,世界上有不少文明古国,也有多座著名的帝王宫殿,若论历史久、范围大,北京故宫应是最驰名的。我们不妨作一比较。</p><p>  法国巴黎的罗浮宫,15世纪本来是一座城堡。自1541年建成皇宫,历经路易十四、拿破仑,二百多年当中经历4次改建,一度成为欧洲政治文化中心。它和北京故宫相比,建筑面积尚不到紫禁城面积的1/4。</p><p>  鼎鼎大名的凡尔赛宫,相当于北京近郊的颐和园(欧洲人称它为夏宫Summer Palace)。但凡尔赛宫面积尚不及颐和园的1/10。</p><p>  俄罗斯的彼得堡(今列宁格勒)冬宫,1764年建成后,于1837年遭受火灾,它的建筑面积约178万米2。相当于紫禁城的1/9。</p><p>  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号称欧洲最大的宫城,初建时相当于当时莫斯科的1/4。但和北京紫禁城相比,面积尚不及一半。</p><p>  英国的白金汉宫,1703年由白金汉公爵乔治·费尔特主持兴建。1825年由英王乔治四世扩建,1837年维多利亚女皇移居这里以后基本维持现状。它的建筑面积相当于紫禁城的1/10。宫内最豪华的御座间(英王坐朝的宫殿)约600米2,而北京的太和殿则为1700米2。</p><p>  日本东京的皇宫在日本明治朝六年起火后。转年重建,全部面积(包括御苑部分),相当于330华亩,合217万米2。尚不及故宫1/3。</p><p>  北京故宫除去12世纪金、元两代遗留下来的琼华岛御苑部分不计外,仅就现存的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兴建的紫禁城计算,它占地72万多米2,合1087华亩。建筑面积约17万米2。经过多年坍塌,现实存15万米2。</p><p>  北京故宫虽然在明、清两代一直不断地营建、重建、改建、扩建,但它基本规模仍然是明永乐时期所确定的紫禁城,至今仍能看到许多5个世纪以前的古建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北京故宫在世界著名皇宫中,是历史最悠久、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封建王朝的皇宫。 </p><p></p><p></p><p></p><p>&nbsp;<br/>第一部分</p><p><br/>北京的第四座<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p><p><br/>&nbsp;&nbsp;&nbsp; 宫殿建筑群在世界闻名的古国中,巴比仑的宫殿早已无存。所谓世界七大奇观的“空中花园”宫殿也只是凭记载的描述;古希腊、罗马的宫殿只剩下废墟了。埃及、印度中世纪前的宫殿已非原貌或全貌。但北京的故宫却在近5个世纪当中不断延续地保存下来。</p><p>  北京是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国都,严格地说,现在的故宫紫禁城是明代遗留下来的,清代进关承袭这座宫殿,后代虽有改建,但变动并不很大。那么,在现在的北京故宫以前,北京有过多少皇宫呢?</p><p>  除去周朝分封的燕国,学者通过科学的考证和在北京琉璃河发掘出的青铜器等文物,证明在周朝封燕时已有称都之名。联系到现在,则都城的起源应上溯到燕国时,肯定建都时间在1995年时已有3040年。若从作为国都是从契丹族在现北京地区的辽国算起,当时辽和五代的石晋处于对峙的局面,公元938年辽太宗耶律德光会同元年升幽州为南京,据《辽史·太宗记》载:耶律德光曾在开皇殿召见过石敬瑭的使臣。</p><p>  辽南京的地址在现在北京城的西南,即宣武区的偏西一带,白云观在它北城墙外。据载:(辽南京)城方三十六里、崇(高)三丈、衡广(厚)一丈五尺,有八个城门。皇宫在京城的“西南隅”,即在今广安门一带。广安门外的莲花池等水泊还是辽代宫廷御苑湖泊的遗址。这座皇宫曾经有过繁盛的记载,“门有楼阁,球场在其南”,都城城角还有角楼,至今留下“南燕角”、“北燕角”的地名,后来音转为南、北线阁。</p><p>  公元12世纪初,北方的女真族对辽国发动了突然袭击,1127年攻占辽南京,接着又灭掉北宋。俘虏宋徽宗赵佶和钦宗赵桓父子,同时把汴梁的皇宫洗劫一空。北宋汴梁(开封)无论皇家和民间的金银珠宝、财帛子女都被掠到燕京(当时辽已灭,南京亦称燕京)。就连赵佶搜刮民间血汗营建的御苑也被拆毁。其中珍奇的山石——“艮岳山石”也被金朝运到燕京,作为营建金皇宫和御苑的装饰物。</p><p>  大约在公元1150年,即金海陵王完颜亮天德二年,女真族皇帝在辽南京的基地上营建了中都,作为金的首都。天德元年海陵(即完颜亮)意欲迁都于燕……乃命左右丞相张浩、张通、左丞蔡松年,调诸路民夫筑燕京,制度如汴……改号中都(元《一统志》卷一“大都路”条)。而《日下旧闻考》记:“(金)宫室制度,阔狭修短,央以授之左丞相张浩辈,按图修之。”这个“图”就是根据汴梁城市布局所画,金中都除营建了一座仿宋的都城和皇宫之外,还在近郊建造了离宫(别墅)御苑,其中最豪华的是中都东北近郊的大宁离宫。这片地方本来是一片稻田,“岁获稻万斛”,而且有流泉。这座大宁离宫是在稻田上挖掘成湖泊,积土堆成琼华岛,这就是今天北海琼岛。当时还用从汴梁运来的艮岳山石堆成假山,这些秀丽奇妙的山石至今尚有遗迹可寻。</p><p>  金代营建中都的工程非常繁重。《金史》记载:“役民八十万,兵夫四十万,作治数年,死者不可胜计”。这样大的工力所营建的都城和皇宫,连南宋的使臣都惊叹它的齐整和豪华。这座中都城的规模比辽南京大多了,“都城凡七十五里,城门十二,每一面分三门”。当时白云观已被圈到城里,它的北城墙在现在宣内绒线胡同、石附马大街一线。而西城墙南城门彰义门,在今广安门外迤西里许。明清两代,北京居民一直把广安门俗称彰义门。</p><p>  到了公元1234年,北方蒙古族骑兵在忽必烈的指挥下,以席卷之势袭击了金中都。豪华的中都和皇宫遭受严重兵火而大部被毁,连忽必烈自己也无法住到皇宫,但他选中了仙境一般的大宁离宫。由于中都已遭到严重破坏,再加上漕运的原因,忽必烈决心在中都之北重新建立一座都城。以琼华岛、团城为中心,修建了正朝大明宫(今紫禁城址偏北)、隆福宫(北海西南)、兴圣宫(北海西侧偏北),形成三宫鼎立的布局。这三座皇宫和御苑用红墙圈起成为皇城。皇城之外才是京城。这座京城呈长方形,“方六十里”(按元代里二百四十步)。南城墙位于今长安街一线,北城墙则在今天北郊的土城。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元大都,也即今天北京城的前身。原来中都的城址被称作“旧城”,逐渐荒废。</p><p>  13世纪初,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对当时的“汗八里”(即元大都)作了具体描述,元代皇宫的豪华壮丽被描写得如同人间天上;汗八里都城的雄伟和富庶被形容得举世无双。因此成为西方航海家和商人向往东方的吸引力之一。</p><p>  关于元代皇宫的记载,除散见于元代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外,还有明初肖洵所著《故宫遗录》。从记载看元代皇宫确实豪华雄伟,它的正朝大明宫的宫城四角有十字角楼。十字角楼在明代拆毁。元大明宫殿尚有两座迁至今紫禁城西北大高玄殿门前。解放后加宽马路时才拆其木构正檩,刻有元代宫殿额名。当日笔者曾拓一纸,“文革”时遗失。原来建筑材料全数迁至西郊月坛,今亦早已无存矣。午门内有大明门,而大明宫建在10尺高的殿基之上,绕置龙凤白石栏,栏下每楯压以鳌头”。兴圣宫和隆福宫分布在太液池西岸,是太子、太后和其他后妃居住的地方。这几处宫殿都和琼华岛相连。记载中描写这些建筑像天宫仙阙,“虽天上之清都、海上之蓬瀛,犹不足以喻其境也。”说明元代皇宫除了极尽豪华之外,也吸取了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意境来设计。比如太液池中的琼岛,就是按照“蓬莱仙岛”的传说设计出一处处的仙境,到琼岛顶端则是一座广寒殿,说明这个仙境已经和月宫相联,人们游到这里已经遗世而登仙了。元世祖忽必烈虽然营建了豪华的皇宫,但他经常居住的地方却是琼华岛广寒殿。当时他有两件心爱的宝物:一件是镶嵌珍宝的床,安放在广寒殿的里面;一件是盛酒用的玉雍瓮——渎山大玉海,至今仍存放在团城。这座广寒殿一直到明代万历朝初年仍存,后来因失修而倒坍。从屋脊中发现铸有“至元”年号的金钱,这说明广寒殿是元代初年忽必烈朝所建的。事在万历七年,据《日下旧闻考》引《太岳集》载,皇城北苑中有广寒殿瓦壁已坏,榱桷犹存。相传为辽肖太后梳妆楼。成祖定鼎燕京,以垂鉴成。至万历七年五月,忽自倾,其梁上有金钱百二十文,盖镇物也。上以四文赐余,其文曰至元通宝。按至元乃元世祖纪年,非辽时物矣。</p><p>  元代营建了豪华的皇宫,只享用了70多年。到1368年,明代的大将军徐达率领骑兵和步兵沿运河北上,从通州抵达大都的齐化门。元顺帝连夜从健德门逃走,出居庸关北走,如上都。当年八月初二,徐达等进取元都到齐化门,将士填濠登城而入。达登齐化门楼,执其监国宗室淮王帖木儿不花及太尉中书左丞相庆童、平章迭儿必失赛不花、右丞相张康伯、御史中丞满川戮之。……封府库图籍宝物及故宫殿门以兵守之。宫人妃主令其寺宦护视。号令士卒勿侵暴,人民安堵……”(《明史纪事本末》)。</p><p>  徐达和常遇春攻占元大都,是明代开国史上的一件大事。朱元璋非常重视平定北方疆土。这一年的4月间他匆匆跑到汴梁,亲自坐镇和指挥。他原想在汴梁建立国都,明确表示过“急至汴梁,意在建都,以安天下”。他回到南京后,正式宣布:“应天曰南京,开封曰北京。”在大都被攻占后,朱元璋第二次又去开封,可见他对开封的重视。</p><p>  但是开封始终未成为明代的首都,既未进行都城营建,也未建立行宫。原因是朱元璋经过实地考察,看到那里“民生凋敝,水陆转运艰辛”,因而放弃了建都的念头。可是为了平定北方,巩固中原,又不能不在这里设立一个陪都名义的建置。于是开封作为北京的称号达十年之久。</p><p>  朱元璋出于政治和经济上的原因想控制江淮,仰仗江南人力和财力。复于洪武二年(1369)决定在他的家乡临濠(即凤阳)建都,亦具有衣锦还乡之意。从洪武二年到洪武八年(1375),营建凤阳都城和皇宫达6年,动用了全国的人力物力。以后朱元璋又诏建南京大内,“罢北京(即开封),以南京为京师”,而以凤阳作为陪都,称为中都。至今凤阳中都遗址尚存。</p><p>  由于刚刚建立明王朝,北方尚未完全平复,朱元璋始终在考虑在北方建都的问题。在他晚年(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特派皇太子朱标巡抚陕西,经管“建都关中”事宜。转年朱标死了,此事便没有再进行下去。而北方建都问题是由他的第四子朱棣完成的。</p><p>  历史上记载,营建北京皇宫以至都城,是以南京为蓝图而宏敞过之。但事实并不全是如此。北京皇宫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凤阳皇宫的规模和体制而建。凤阳的宫殿经过战乱,早已成为一片废墟。从考古的著述看,无论从宫殿的布局、名称以及规格看,与北京故宫比较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尤其是从午门到三殿这一坐朝地区,基本上和北京故宫的“外朝”吻合。所以确切地说,北京皇城建筑应该是以凤阳为蓝图,其宏敞足过于南京,比中都有逊色。如凤阳中都石雕、砖雕、各色琉璃,均华丽并现有遗存。大殿柱础方27米,石雕、砖雕均雕以龙纹,北京宫殿不能比之。可以说南京故宫从规模上讲是中都的翻版,皇宫是中都再翻版。</p><p>  无论南京或凤阳的宫殿,其设计方案也不是凭空产生的。朱元璋在建都之前,曾派专门官员到长安、洛阳、开封等地,对唐宋以来的宫殿、都城建设作考察,以资参考。因此南京和凤阳的宫殿无论在布局、坛庙规格、宫门座落、殿堂结构,以及前朝、大内,宫苑的名称、制度,都有汉唐以来的依据可寻,但在规划原则上则是依照《周礼·考工记》和前朝后市、左祖右社而制。而北京都城皇宫之建设,则是在凤阳、南京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可以说,作为古建筑艺术的宫殿,作为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的表现形式之一,到了明代已经发展到集前朝之大成的地步。而满族统治者——清王朝,只是承袭了明代中轴线象征政权的现成建筑,没有作变动。中轴线的东西地区则变动较大。 </p>

昭明居士 发表于 2008-10-4 14:03:00

<p>第一部分</p><p><br/>营建的四个时期<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p><p><br/>&nbsp;&nbsp;&nbsp; 明代自永乐四年(1406)开始营建北京皇宫,直到明末,可以说是在陆续不断地进行。除去一般维修外,以工程量计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时期。</p><p>  第一时期——永乐开创时期。</p><p>  这个时期结合营建都城,将元大都的南城墙南拓,并完成北京城墙的修建,确定了整个皇宫的规模和座落。皇城的范围就是这一时期所规划并完成它的布局。</p><p>  整个工程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备料,营建西宫;后一阶段是正式营建北京城、皇城和紫禁城,工程量最为浩大。北京紫禁城以南京宫殿为蓝图,且在取得营建凤阳、南京两处宫殿的经验后进行施工的。因而在规模和气派上及工艺精湛上虽逊于中都,但要比南京宏敞,而在布局上则比中都、南京更为完整。</p><p>  紫禁城宫殿南北分为前朝和大内,东西分为三路纵列,中宫和东西六宫,形成众星拱月的布局。它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朝皇宫的沿袭和集大成,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最高营建法式。今天看到的紫禁城故宫基本上是永乐时期所奠定的基础。</p><p>  东西部御苑部分,既承袭了元代琼华岛部分,又营建了西宫(元隆福宫旧址,今中南海部分)和景山,改变了元朝三宫鼎立的格局,形成以紫禁城为中心,四周环绕西宫、南内、景山三处御苑,并圈于皇城内。同时在皇城兴建了各监、局、作、库等一整套供应皇家需要的机构。从历史上看无论在欧洲或亚洲,在封建社会时期,封建主一般都把御用服务机构以及作坊、库房设在宫廷之内或贴近城堡地带。以英国中世纪的都铎王朝为例,作坊就设在城堡之下,仓库设于城堡之中。中国历代都城的建筑非常繁复,至少分为都城和宫城两重。到元代以后禁区扩大,都城和皇宫之间围以红墙叫做“红门拦马墙”。明代吸收了元代规制把红门拦马墙向东南方面扩展,形成后来的皇城。御用机构分布于各御苑与紫禁城之间。这样的双重宫禁布局之工整、机构之繁多,充分体现了亿万之家供养皇帝一身的建筑主题。</p><p>  永乐时期的建都和营造宫殿,是明代开国后继南京、凤阳后最浩大的一次全国性工程。四五十年内连续进行3次大规模营建,所耗用的财力、人力、物力可想而知。值得一提的是,皇宫中最大的建筑——金銮宝殿,在永乐十九年(1421)即建成后仅仅9个月,竟然被一次雷火烧毁。这件事引起整个朝廷的震惊。当时再也无力进行重建了,朱棣只好下诏求“直言”。一位大官员邹缉上书,直指这次营建对民间的影响:</p><p>  陛下肇建北京……凡二十年,工大费繁,调度甚广,冗员蚕食,耗费国储。工作之夫,动以为万。终岁供役,不约躬耕田亩以事力作。犹且征求无已,至伐桑枣以供薪,剥桑皮以为楮。加之官吏横征,日甚一日。如前岁买办颜料,本非土产,动科千百。民相率敛钞购之他所。大青一斤,价至万六千贯。及进纳又多留难,往复辗转当须二万贯钞,而不足供一柱之用。其后既遣官采之产地,而买办犹未止。盖缘工匠多派牟利,而不顾民艰至此。</p><p>  这是一篇很有价值的言谏,把当时的皇家向民间横征暴敛记载得多么具体!不但如此,其中还提到强拆民房事宜:</p><p>  自营建以来,工匠小人假托威势,驱迫移徙。号令方施,庐舍已坏。孤儿寡妇哭泣叫号,仓皇暴露,莫知所适。迁移甫定,又复驱令他徙,至有三四迁徙不得息者。及其既去,而所空之地,经月逾时,工犹未及。此陛下所不知,而人民疾怨者也。</p><p>  谏言中也提到官吏贪污之情景:</p><p>  贪官污吏遍及内外,剥刮及于骨髓。朝廷每遣一人,即是其人养活之计。虐取苛求,初无限量。有司承奉,惟恐不及。间有廉强自守,不干事媚者,辄动馋毁,动辄得罪,无以自明。是以使者所在,有司公行货赂,剥下媚上,有同交易。夫小民所积若何?而内外上下诛求如此。就在皇家大兴土木之际,民间疾苦如何?今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水旱相仍,民至剥树皮、掘草根以食。老幼流移,颠踣道路,货妻易子,以求苟活。而京师聚集僧道万余人,日耗廪米万余石,此夺民食而养无用也。</p><p>  这篇直言可以说是皇家营建的记述,也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一个缩影。但就是这样一份显然缩小了事实,并大加修饰的奏折,也仍然被朱棣罪为“多斥时政”,而下令把那些“直言”的大臣都下了狱。</p><p>  第二时期——正统完成时期。</p><p>  这个时期包括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天顺是正统的复辟,都是朱祁镇作皇帝。景泰的七年是他弟弟朱祁钰当政。这一时期是明代开国后初步稳定和兴盛时期,国家的财力、物力较前有所丰裕。北京城建中如各城门的瓮城、天、地、日、月等坛,是在这个时期最后完成。皇宫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兴建。史书记载说,(明北京都城和皇宫)始建于永乐年,而于正统朝完成。</p><p>  三殿两宫的建设仍然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工程。朱祁镇一登基,第一件大政就是这件事。自正统元年(1436)起,一共花了10年的时间。</p><p>  值得提出的是,金銮宝殿重新建成使用后,封建典章制度第一次遭到了破坏。按照明代制度,“三殿”地区无论上朝或宴会都有严格的封建等级的限制,宦官是无资格参加廷宴,至多只能以家奴身份执事而已。但正统皇帝把大权交给了宦官王振,在三殿落成后举行宴会时,王振因为未能参加而大怒,居然闯到三殿。一些官吏都望风伏地而拜!这次事件成为明朝宦官专权的起始,也是明朝转向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p><p>  这一时期由于聚敛较多,朱祁镇把营建重点放在御苑方面。前期修建了玉熙宫、大光明殿;后期则重建了南内(在今南河沿、南池子一带)。而南内在嘉靖、万历两朝拆建改建工程频繁。朱祁镇营建南内是有其政治原因的。正统十四年(1449),他在宦官王振操纵下,仿效他曾祖父朱棣的样子,北征瓦剌部族,出动50多万军队和扈从以压倒优势,与只有2万多人马的瓦剌交战。但由于王振的极端腐败无能,在土木堡一战竟使明军全军溃败,连皇帝朱祁镇也被瓦剌首领乜先所俘虏。当时全国一片震惊,为避乜先提出的亡国条件,明政府只好另立朱祁钰作了皇帝,因而使朱祁镇失去了政治价值。瓦剌乜先勒索不成,在敲诈了一大笔赎金后,把朱祁镇送还北京。从此,正统皇帝作为“太兄太上皇”被幽禁在南内翔凤殿。到景泰七年,乘朱祁钰患病之机,朱祁镇依靠一批心腹爪牙复辟,夺东华门进宫,重新作了皇帝。从此他便重新营建幽禁时住过的南内。据记载,这座南内离宫非常幽静华丽,亭台殿阁、林木繁茂。在重建时又把通惠河(即南河沿河道)圈到红墙之内,筑有一座雕刻精致的飞虹桥。明、清笔记中说石栏上雕刻的水族形象极为生动。这座南内宫苑到明代下半叶一部分殿阁已改为庙宇。清代的马哈嘎拉庙即是其中一座殿宇。以后渐至荒废,现仅存皇史宬石室(明嘉靖所建)和织女桥这一地名了。</p><p>  第三时期——嘉靖扩建时期</p><p>  嘉靖朝是盛明时期,是明最长的朝代之一。这一时期商业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在北京前三门外已形成繁盛的商业区,京都居民越来越稠密。由于治安上的需要,嘉靖二十三年(1544)加筑外罗城,由于工程浩大只筑成“包京城南面,转抱东、西角楼”。周围二十八里,共七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宁门(清代改广安门)以及东便门、西便门。</p><p>  这一时期的重点工程仍然是三大殿。这一时期的火灾最多,最大的一次是嘉靖三十六年(1557)的三殿火灾,一直延烧到午门和左、右廊,“三殿十五门俱灾”,整个前朝化为瓦砾灰烬。从此陆续重建,到1562年才重新建成,并在景山西建一座大高玄殿。</p><p>  第二次大火灾是西宫万寿宫,即永乐时期最早建成的西宫。起火原因是嘉靖皇帝喝醉了酒,与他宠幸的宫姬在寝室的貂帐里放焰火,结果把西宫烧光。当时他的大臣建议他回到大内乾清宫居住,但嘉靖皇帝执意不肯,临时迁到玉熙宫(今北京图书馆址),却催促火急重建万寿宫,要在几个月内抢在三殿之前完工。三殿工程只好停下来。西宫重建之后更加豪华、壮丽,成了一座自成一体的宫殿建筑群。正殿是万寿宫,后寝为寿源宫,东边四宫是万春、万和、万华、万宁;西边四宫为仙禧、仙乐、仙安、仙明。依然是三路纵列,地点大致在现在中海西侧一带。</p><p>  嘉靖朝所建造的坛庙最多,这位皇帝极为迷信道教。嘉靖的父亲兴献王封地在湖北钟祥县信道教,著有《含春堂》稿,其中讲太极阴阳五行。北京的道教庙宇大都是在嘉靖朝所建或重建。但其中最大的道庙如大高玄殿、大光明殿、太素殿都遭受过火灾。这真是绝妙的讽刺!三清天尊之流原来也是自身难保!嘉靖皇帝却一味迷信道士,为了供养一个陶道士,剋期修庙,大兴土木。明人陈继儒《宝颜堂秘笈》记述,明嘉靖重建三殿时说:“今日三殿二楼十五门俱灾,其木石砖瓦皆二十年搬运进皇城之物……。当时起造宫殿王长寿等十万几千人,佐工者何止百万”。看来每一次工程劳动力都要百万以上。其中包括值班军在内。按规定是军三民七之例(见《闲述》。技术工匠有轮班匠,由各省抽调,三年一役,一役三月。常住北京的工人叫住坐匠,一个月服役一旬(见《明会典》)。住坐匠每月发银六钱(见《明史·食货志》)。还有民夫由全国分派,按田地出夫(见《明太祖实录》)。洪武二十年(1387)开凿一次河道,调民夫六十万(见《国朝列卿传记·严震卿直传》)。此外还有违犯封建法律制度的囚犯供役之法。据《明会典》,囚犯死了还要囚犯家人补役。据《严震卿传》,当震卿改造各宫,工程指挥李熙由于役徒死了四万,要原户出人补足。明英宗正统二年(1437)有放遣休息的三千七百余人,令刻期使自来赴工,结果有三千人不赴工以示反抗。</p><p>  明中叶嘉靖时期大兴土木,又由于班军避役不按时到班,要输银一两二钱,雇人代替称为包工。因而官书里又有输班之名。明代雇工之例自此始,(《明世宗实录》)。这是明代末年到清代初年出现包工官木厂之先声,也是资本主义商业在建筑领域里的滥觞。</p><p>  嘉靖皇帝大约有20余年不住紫禁城大内,而执意住在西宫,并大肆修造御苑,这是有政治背景的。嘉靖二十一年(1542)紫禁城发生一次重要的宫廷事件,当时宫女们不堪忍受嘉靖皇帝的昏庸暴虐,杨金英等数位宫婢乘嘉靖在乾清宫酒醉昏睡的时候,决心将他勒死。由于宫女气力薄弱,系的又不是死扣,嘉靖竟没有死,被皇后赶来把他救活了。嘉靖大为震怒,在宫内开始了狂虐的屠杀,含冤致死者一百多人。据《万历野获编》载,嘉靖整日担惊受怕,不敢住大内,只好住在西宫,并乞灵于道教斋醮无虚日。</p><p>  第四时期——明末衰落时期</p><p>  从万历朝到明亡,经嘉(靖)、隆(庆)、万(历)的盛世衰亡迹象越加明显。官僚集团的腐朽、宦官外戚的干政、东北满族的兴起,各地农民起义烽起不断——这些都成为明朝岌岌可危的局势。明政府仍然进行无穷尽的横征暴敛,却已无力再进行大规模的兴建了。万历二十五年(1597)三殿又发生了一次火灾。万历四十三年(1615)才开始兴建,直到天启七年(1627)才完成。万历、天启重建的三大殿体量较永乐初建时似有偏低,与三台高度有不协调之感。从现存的明初旧构太庙殿与三台的比例一望可知,或是万历天启时人力、物力所致。巨大木材不易得是其关键。再一个可能是清代康熙初年兴建太和殿时营建成现在体量。从此更是每况愈下,只能进行小规模的维修了。像主要建筑琼华岛上的广寒殿,在万历七年倒坍之后,再也无力重建了(现在的白塔是清顺治朝所建)。嘉靖所建的西宫也已荒芜,有的殿堂倒坍后只余房基。又如西宫的大光明殿和南内的延禧宫烧毁后也再没有重建。甚至南内飞虹桥石栏已坏,虽经补刻也终不及原来之精巧。 <br/></p>

昭明居士 发表于 2008-10-4 14:03:00

<p>第一部分</p><p><br/>午 门<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p><p><br/>&nbsp;&nbsp;&nbsp; 紫禁之名来源于紫微星座,在我国古代,紫微星被认为是帝座,而皇宫又是禁区,所以称帝王宫殿为紫禁城。而其他别墅性的皇宫御苑称为离宫。千门万户的宫殿,约近万间的紫禁城,是三重城墙包围之下的“城中之城”,外观上十分规正,完全是正式城墙建筑。大城砖、清水墙,上面有女儿墙垛口。紫禁城南北长960米,东西长753米,由地面到女儿墙高10米,底宽862米,上宽666米,其收分较小。所谓女儿墙,又名宇墙,即城上加砌的矮墙。全城面积是72万平方米,约1087市亩,似相当一个中小县城,豪华富丽却达极点。首先城墙全系磨砖对缝细砌,瓦工术语为五扒皮砖就是五面砍磨。四个角楼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独特形式建筑。城墙四周绕以护城河,用条石砌岸称筒子河。波光城影,庄严之中给人以玲珑剔透之感。这是中国古代“城”的最高建筑形式,而这座城只住一户人家——皇帝。</p><p>  紫禁城有四个城门,午门、东华门、西华门、玄武门。午门是正门,位置在紫禁城南面城墙的正中。北面的玄武门位置在紫禁城北面城墙的正中。南北两门在一条直线上,与紫禁城外门端门、皇城正门天安门、京城正门正阳门、南外城正门永定门都是正对着,都位于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上。午门的奇特之处正面开三个门洞,左右建两翼式城墙,当中即阙的空间是指午门外广场。双观城墙上建联檐通脊廊庑,南北两端各建崇楼一座,为阙上两观,又与午门正楼合为五座,因而俗称五凤楼。两观的北端东西相向各开一个随墙的门洞,东观下的洞口名左掖门,西观下的洞口为右掖门。进掖门洞口折而北转出口处,与午门正面三个门洞出口处平行。所以午门的门洞从正面看是三个洞口,从后面出口看是五个门洞。这样处理是由于有东西两观城墙,不能像承天门和端门那样,在正面开辟五个平行门洞口,而用左右掖门补足。这样既达到五个洞口,又在使用上符合等级制度上的要求。在外观上显示灵活而不呆板,整个午门城台又如一个U字形。古时宫门前树两观以标表宫门。登其上可观人臣将朝至此,则思其所阙,(见古今注)。另古代还有在墓前立两石,如华表亦名阙,其意与门前之阙同。所谓天阙,就是皇宫大门之意。<br/>&nbsp;<br/>  午门门楼高达35米。其建筑面积为6583平方米。从古代建筑角度看,午门城阙是唐宋以来皇宫正门形式的延续,两翼合抱,是出自防御更加严密的需要;而从设计上看,是为了突出皇宫的尊严。进承天门以后,又经一道端门、夹道两旁是较低的朝房,到午门前再出现一个豁然开朗的空间。此阙形成三面包围的封闭性的广场,显得城楼格外庄严和高大,门禁也更加森严。这是作为皇宫的正门要比其他城门显出更为高贵和尊严的气势。</p><p>  雄伟的午门城楼和两观楼上的廊庑亭阁是一组完整的建筑群。四座亭阁式崇楼各有一个镏金的金顶,因此午门又带有华贵气息。它是皇宫千门万户中第一个“高峰”,名义上是正门,实际上并不是专为出入而设,而是兼有朝堂的作用,所以也叫午朝门。按照封建王朝的规制,每年冬至,皇帝要在午门向全国颁发新历书,叫做“授时”。午门前有两座石亭,一边放日晷,一边放铜制的量具——嘉量。这两种器物,一种代表时间,一种代表计量法制。这是人类从事劳动生产以来所不能缺少的两种计量工具。形成国家以后,这些便成了代表皇权的建筑陈设:日晷表示向人民授时,嘉量表示向人民立法度量衡。</p><p>  午门前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举行“献俘”仪式的场所,明清两代自不例外。从历史上看封建社会后期,无论是“盛明”,还是清代乾嘉盛世,农民起义及少数民族的反抗,一直是此伏彼起。反动的封建统治阶级在镇压和杀戮农民(或少数民族)之后,总要把一部分俘虏押解到北京举行“献俘”仪式。把俘虏从前门经千步廊、承天门、端门解至午门,沿路禁军森严,充分发挥了这一系列建筑物所显示的凛然至尊的威慑功能。皇帝在午门城楼设“御座”,亲临审视并亲自发落,一面展示“天威”,一面是鹰犬报功。皇帝经常对俘虏使用极毒的一手,赦免后让这些战俘或族属在北京划地定居,在皇帝近旁的笼牢下,他们世世代代再也不能回原籍去“犯上作乱”。据传北京有不少以少数民族命名的地方,如魏(维)公村、苗子营、回子营、达智(鞑子)营等,就是这样形成的。北京少数民族的成分较其他一些大城市为多,就是因为有过这么一段段的血泪史。</p><p>  明代还在午门前举行一种特殊的刑罚——廷杖,这是专为对付封建皇朝的臣子而施。《明史·刑法志》记:“廷杖令锦衣卫行之。”午门前东西两侧设有锦衣卫直房,凡大臣有违背皇帝意愿(即忤旨),即令锦衣卫当场逮捕,并在午门前行刑拷打,然后下“诏狱”等候处决。一般廷杖之后十之八九会被当场打死。明正德朝朱厚照是一个极为昏庸荒淫的皇帝,他的贴身太监是刘瑾,也是他的特务机关——司礼监的头子,兼提调东厂。刘瑾经常假借朱厚照的命令,廷杖异己,最后刘瑾也被拿问,拏列午门前御道东跪,被洗剥反接(即剥光衣服,倒剪双臂捆绑),二当驾官揪其脑发,一棍插背挺直,复有一阔皮条套其双膝扣住,五棍一换。午门前的廷杖大致如此。刘瑾廷杖后遭处决,他生前勒索搜刮来的大量财产——黄金、白银百万两以上,以及不计其数的财宝,统统归朱厚照所有了。<br/>&nbsp; <br/>  紫禁城的东西两门——东华门和西华门并不是处在城的中段,而是偏南。这种安排是由于宫殿建筑布局上的要求。紫禁城里的宫廷分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所谓外朝就是三大殿,内廷则为三宫和妃子居住的东西六宫的区域。宫殿布局愈近内廷愈严密。如果把东西两门开辟在城墙正中,那就会处在内廷心脏地带,同时又出于外朝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宫廷处理日常政务多的地方。午门只有举行大典才开启,平日官员出入多走东华门,西华门直通西苑,是内监司事人员经常出入的地方。因此形成东华、西华两门和午门接近的局面。</p><p>  午门之后出现一个广场式的庭院,面积约2—3万平方米,当中横亘一道内金水河,由西蜿蜒而东,整个河道由玉石栏杆围护。当中有五道玉石雕砌的石桥,河流弯曲形如玉带,因而又名玉带河。设计这样大的一个庭院,又开挖这样一道内金水河,从建筑角度来看是大阖大开的手法,是在到达金銮宝殿之前的一种渲染。河道使午门和奉天门(明嘉靖朝改皇极门,清代改为太和门)起了隔断作用,而内金水桥又成为纽带把它们联系起来。奉天门是奉天殿的大门,如果离午门太近,那就会被这一座高大的建筑群所压制,而有损它的独立性。于是设计了一个大型的庭院并加一道弯形河道使之隔开,以突出奉天门的地位,而五座石桥又成为它的前奏和纽带。奉天门虽比午门低,但通过河与桥的衬托、渲染,反而增加了气魄。<br/>&nbsp;&nbsp; <br/>  太和门是一座崇基的殿座。面阔七间、横广5882米、纵深3043米,是紫禁城内最晚重建的建筑(清末1885年遭雷火焚毁,光绪大婚后重建)。一般说来,皇宫里的正门都不是专为出入而设,这个奉天门也称作大朝门,是作为殿堂使用的设朝之所。所谓“御门听政”就在这里举行。门前的建筑以及装饰物也较突出。最引人注目的是台基下的一对色泽斑斓的铜狮。高大身驱踞坐在汉白玉台座上,造型威武优美,给大朝门增加了壮丽严肃的气氛。门左还有一座小石亭,据说在颁发诏书时,先将诏书放在亭内,所以又称诏书亭。门右有一石匣,在《郎潜纪闻》中记载里面装有五谷、红线、金银元宝之类。有的记载说它和宫殿正脊所放置的“宝匣”同类,属于“厌胜”之物(即镇物)。如果把“诏书亭”和盛金银五谷的石匣对比,倒反映出封建皇朝对劳动人民的一取一予,给予百姓的是发号施令;取于百姓的则是钱粮布帛。所谓“御门听政”无非是统治阶级进行剥削和压迫的最高形式而已。</p><p>  清代早期时在此听政,是将臣下所上的奏折,阅臣拟出的两三种批示,皇帝在阅看时未能作出同意或决定用其中某一条的情况下,定期在朝门御门听政时做最后决定。</p><p>  奉天门前庭院东西都有对称的廊庑。东廊辟一门叫左顺门(后改会极门,清代改名熙和门);西廊辟一门叫右顺门(后改归极门,清代改名协和门)。这两座门都通东华、西华两门。此外,和奉天门平行的还有两座角门,都通奉天殿庭院。(东角门后改弘政门,清代改名昭德;西角门后改名宣治,清代改名贞度)。据明代所绘宫殿图,奉天门左右原是斜廊式建筑,外观玲珑华丽,与玉带河相互交映,宛如一幅用界线画法所绘制的仙桥楼阁的画卷。现在的奉天门左右却是奉天殿南庑的后簷砖墙。比起明代建筑显得森严呆板。这种形状是清初所变革,由于清朝是满族上层统治集团所建,当时民族矛盾尖锐,所以在皇宫中加强防御性措施,使原来的开敞式廊庑变成封闭式砖墙了。 </p><p></p><p></p>

昭明居士 发表于 2008-10-4 14:04:00

<p>第二部分</p><p><br/>三大殿——太和殿<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p><p><br/>&nbsp;&nbsp;&nbsp; 中和殿、保和殿外朝宫殿主要建筑是三大殿,位置在太和门之内三万多平方米的大庭院里。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是最初的名称,明中叶改为皇极、中极和建极殿,而清代改为太和、中和、保和殿至今。三殿自成一组,为叙述方便,就以今名称谓。第一座建筑叫太和殿。三殿前后排列在一个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工”字形的台基上。每层和龙墀边缘都绕以白玉石栏板望柱上,还雕有精美的龙云图案。台心高812米、边缘高712米,总面积25万平方米。从奉天门北望这座重叠起伏、玲珑秀丽的三台,像是白玉砌的山峦。伸出台面石雕龙头嘴当中有圆孔与栏板下凿出小洞口相通,是25万平方米三台的排水孔道。它将三台在雨季的雨水除从龙墀阶台流下外,都是通过这些龙头和小洞分散流去排泄到地面。在大雨之季,从远处展望水由龙头流出,大雨如白练,小雨如冰柱。千龙喷水,蔚为大观。三台上的栏板望柱石雕既有装饰作用又有实用功能。我们无不为这一浩大工程和华美石雕而惊叹。</p><p>  太和殿是封建王朝的金銮殿,皇帝坐朝的殿堂。明初取名奉天是根据儒家的天命论,说成皇帝是奉天之命来统治人民的,所以称为天子。因而古代有所谓传国玺作为对人民进行统治压迫的印信,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明代中叶嘉靖朝重建时改名皇极殿。其意是皇建无极永远统治的愿望。17世纪清代改名太和殿,其意又是万年和顺,所谓国泰民安。</p><p>  太和殿最早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九个月后因雷击而焚毁。在整个明代重建有两次,耗尽天下财力民力。现在太和殿是17世纪清康熙年重建的。它是宫殿中等级最高的四大坡庑殿顶。由地平至屋脊高3505米,横广6396米,面宽九间,左右各有一夹室,外面不设门。进深五间,深372米,殿内净面积3380平方米。天花板下净高144米。按四柱之中空间为一间计算,共由五十五间组成的大殿堂,由七十二根柱子支撑。开间正中是六根金井柱支托藻井,柱身沥粉贴金云龙,其余殿柱俱涂朱红油漆。柱高由地面至天花梁144米。殿内正中有一个约二米高的地平台座,上面设置雕龙宝座,两旁有蟠龙金柱,天花板上藻井倒垂金龙戏珠,照耀着宝座。</p><p>  从建筑设计上看,其他建筑如廊庑楼阁都匍伏在它周围。长长的甬道,辽阔的庭院,再经太和门前一系列建筑的渲染和三台的衬托,使三殿成为整个皇宫的巅峰。太和殿是皇权的象征,因而这个殿堂主要是举行大朝会时用。例如新皇帝“登基”(即位)、向全国颁布政令和诏书,皇帝的生日和新年元旦在此接受朝臣的祝贺,以及每年的冬至节也在此坐朝。由于这个节日(即冬至节)封建皇帝要以天子名义向天祭告,在国城门外有象征天的建筑叫天坛,去天坛前先在这里举行仪式。太和殿是象征封建政权的上层建筑,是实施封建政权的工具。虽只有每年固定的数次庆典而已,使用率是很低的,但庆典之际却异乎寻常的隆重铺张。譬如祭天坛从事人员要达万人以上。从太和殿排列的仪杖直至天安门外。至天坛沿途警跸羽林军又排列若干。又如在太和殿受贺时,庭院中陈设卤簿和范金铸的官员品级山图,文武官员按照文东武西品级次序排列成行,面向殿座跪拜及行三跪九叩礼。一般只有王公、相才能在三台上,其他官员只能在庭院,低级官员则在太和门外。朝拜时殿廊下设中和韶乐,大朝门设丹陛大乐,太和殿露台上还固定设有日晷、嘉量。日晷是测日影的仪器,制定历书颁发天下,名为授时;嘉量是用它制订度量衡以颁发天下,象征立法。象征长寿的铜龟、铜鹤,在龟、鹤空腹中点燃香檀木,由口中喷出袅袅香烟,弥漫宫廷。在举行典礼时金钟、玉磬齐鸣。从8米多高的三重台阶下仰视高35米的大殿,充分体现空间高低对比及建筑艺术的恢宏。这一切都是用来衬托独夫之尊。</p><p>  太和殿重檐庑殿,上檐用九跴斗拱,下檐用七跴斗拱。屋面铺二样黄色琉璃瓦,体制最尊、构件最大。按琉璃瓦件在清代分为十等,术语称为“十样”。一样无编号,十样有编号而无实物,因而最大的从二样开始九样结尾。曾在琉璃窑老账簿上有“上吻”一名,体积大于二样但未见实物。太和殿正脊两端安装的二样吻,其高度34米、重量3650公斤,总计16件组成,紧紧吻住正脊,其名正吻,又称龙吻。在垂脊岔脊下部的筒瓦,则安有塑造成立体形象的琉璃人物和飞禽走兽,等级高的殿脊可排列十一种。太和殿垂脊安装的走兽瓦件总数为十一是最多的。它的排列次序是前端为仙人骑凤,往上为一龙、二凤、三狮子、四天马、五海马、六狻猊、七押鱼、八獬豸、九斗牛、十行什。从仙人骑凤到行什总数十一。这些瓦件是沿袭宋代傧伽的遗制,明清只稍有变化而已。</p><p>  从建筑角度看,龙吻和飞禽走兽等都是从实用中产生的,在正脊和垂脊交接处是整个屋顶互相联系的错综环节,为保护这一部位不致遭受雨水侵蚀和松散脱裂,用陶制构件笼罩,并使之衔接稳定,于是出现了“吻”。垂脊坡度较大为防止瓦件滑落和脱裂,须将下端脊瓦钉在脊梁上固定住。长钉上面罩以陶制器件就不致因雨水侵蚀而造成渗漏了。古代哲匠在长期劳动实践中结合实际创造出各种水兽飞禽等艺术形象,于是逐渐形成“龙吻”以及各种脊兽,成为建筑艺术品。但封建统治者却从劳动人民手中霸占垄断了艺术创造,使它成为封建统治者的独享物品,而且在吻兽脊的形状、数目、大小上都有严格的规定。同时对建筑物的开间、尺寸、结构以及形状、砖瓦种类、台基高低等等,都按封建社会的等级而有所区别。太和殿的十一个脊兽是最多的数目,也是最大的尺寸,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中阶级性的具体表现。</p><p>  这些装饰性的屋顶覆件都是麟类、羽毛类和兽类,而且又是自古以来传说中的稀有动物。帝王宫殿用这些传说中的动物形象,塑造成立体的琉璃瓦件,好像是拱卫着宫殿。皇帝自称“真命天子”,并称天下一统,奄有四海珍禽异兽齐集来朝。如传说中龙为麟虫之长,形体能长短变化。古书《易经》有“飞龙在天”的话,象征最高统治者。其后封建王朝各代均以龙为至尊。在帝王宫殿上则以龙的图案为主题。明清两代统治者对于这些琉璃塑造的珍奇神灵视为至尊。尤为龙吻,一吻制成,在安装之前要派品级至高的大臣赶赴窑厂迎接,在安装时还要焚香,行跪拜仪式。再查有关书籍还有如下记载:</p><p>  狮:秉心其灵忠直之兽。狮子怒则威在齿、喜则威在尾。每吼百兽辟易。佛家以狮护法。</p><p>  龙:《易经》飞龙在天,龙未飞上天为蟠龙。鳞虫之长。</p><p>  凤:凤为飞禽之首,人视之为神鸟。古语“有凤来仪”之语以象征祥瑞。</p><p>  麟:仁兽,传说在古代盛世出现。</p><p>  天马、海马、狻猊:或称龙种或称忠直勇兽。</p><p>  猴:寿八百</p><p>  鹤:羽族之长,仙人之骥。</p><p>  獬豸:《异物志》:忠直之兽(御史补服),见人斗则能不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p><p>  太和殿最早建于明永乐十八年,间数是横九纵五,是根据古书说九五为尊。九为阳数最大,超过九便须循环进位从零开始。因而太和殿是九间大殿。宫殿门钉以九数为一行,横竖积累九个九总数为八十一。不但如此,凡最大最庄严的建筑大都采用九的数字。如天坛园丘坛石砌,按九个方向分别砌成一至九块汉白玉石。于是封建统治者连这个数字也垄断了。九五之尊也是皇帝之称。</p><p>  现在我们看到的太和殿东西两侧各有半间夹室,这是由平廊改建成的。明代奉天殿的东西两山都是平廊,由三台上的斜廊连接东西廊庑,造型玲珑。在明代内阁档案中遗留下来的《皇城衙署图》皇宫部分,犹能清晰看到绘有斜廊。到了清代康熙朝初年斜廊尚在。根据清代内阁黄册档簿,在康熙十一年(1672)维修工程册中也还记载修缮太和殿、保和殿平廊、斜廊,由此可知明朝一代和清初三大殿都是开敞式,两山都是平廊连接斜廊。</p><p>  康熙十八年(1679)太和殿烧。据清康熙朝工部营缮司郎中江藻所著《太和殿纪事》中记,到康熙三十四年(1695)才开始重建,至三十六年(1697)完工。纪事中仍记太和殿为九间。纪事一书附有太和殿图,看两侧还有平廊,只是斜廊部分改为红墙了。至于平廊在什么时候改变夹室的,尚没有发现明确记载。夹室之名最早见于《清宫史》。这部书初修于乾隆朝,续修于嘉庆朝。那么,夹室的出现若不在康熙三十六年重建时增改,则是在雍正、乾隆两朝所建有。夹室则两旁各有山墙。这样改建估计是为了消防。明代几次大火都是三殿及东西廊庑同时俱烬。</p><p>  1959年,院中维修三殿东西廊庑,惊奇发现每隔五间均有隔火砖墙一道,直达屋顶。这应是最后重建时所添建。斜廊不设,除加封闭性外,可能亦有此原因。太和殿东西平廊成为夹室不设门,节槽装修不用高大通天菱花隔扇门,而是下砌槛墙,装以小型菱花旨窗。正面开敞九间为正殿,东西两夹室不计在内。乾隆、嘉庆朝时所记太和殿为十一间,是将夹室列为正殿之内计算得来之数。 </p><p></p><p></p><p></p><p>&nbsp;<br/>第二部分</p><p><br/>三大殿——中和殿、保和殿<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p><p><br/>&nbsp;&nbsp;&nbsp; 中和、保和两殿与太和殿是一组建筑,统称三大殿,但三者形状各不同。 <br/>&nbsp;&nbsp; <br/>  中和殿是清代之名,在明初建成时名华盖殿,中叶一度改名中极殿,位于太和殿之后。中和殿为金銮殿之一,它是一座四角攒尖、鎏金圆顶、单檐、正方形,如穿堂之制,很像亭子式建筑。四面是菱花隔扇和菱花槛窗。它的主要用途是封建皇帝去太和殿在举行大典前做稍事的准备。如每年冬至祭天,这是一次大型郊祭的庆典。封建王朝在国门之外建坛致祭名为郊祭。是自命为上天之子的皇帝在这时向天汇报,并祝来年国泰民安,将告天神的祝版事先在这大殿中审阅。<br/>&nbsp; <br/>  保和殿为金銮殿的第三座殿。明初名谨身殿,后改建极殿,明末曾一度称位育殿。保和殿是清代称谓并一直沿用至今。保和殿顶是歇山式即庑殿顶再加一个悬山式顶。这样屋顶外形有正脊、垂脊、岔脊三种。整个屋顶横竖斜脊共九条。两重屋檐共七间,规制比太和殿要小。保和殿在清代,每三年考试贡士(全国读书人最高级考试)即在此殿举行。考试后赐给进士名衔,考试内容大体是回答皇帝提出如何巩固皇权统治政策方法,以及阐述孔孟道义。这个考试称为殿试。原来殿试原在太和殿廊庑举行,后来改在保和殿举行。还有每年年终时皇帝举行大宴会也在此殿举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通称三大殿,屋顶外观为庑殿、歇山、四角攒尖各具特征。这三座大殿把中国木结构建筑主要屋顶形式都包括了。</p><p>  在世界建筑史上,中国木结构建筑有其独特的创造,是一支重要的建筑源流。这三座大殿无论在整个结构,以及各个部件,从基础到屋顶、从建筑装饰以至施工,都能代表中国古建筑的特点。可以说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最高典型。在明清两代北京发生的多次地震,尤为康熙十八年(1679)的大地震,当时北京民宅倒塌数以万计,但三大殿安然无恙。这是中国木结构侧脚工艺、榫卯工艺和地基分层夯打工艺,都具备刚柔相济的结构功能。因之它具有独特吸收震能之功能。</p><p>  三座大殿都是金銮宝殿,是皇权的象征。除大朝外,这里还是举行殿试的地方。(清代主要在保和殿进行)。所谓殿试,就是封建社会最高级的科学考试,属于国家大典,因而要在最高殿堂进行。也表示皇帝亲自考试,答卷名为对策即有关国家大事,叫读书人提出办法。</p><p>  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大致分为三级。县级考取秀才称为进学,省级考取举人称为乡试,中央一级考取进士。分两次举行(两榜)。秋季考试称会试,考中称为贡士。在来春再参加殿试,即在皇宫中金銮殿考试,所以称作秋闱和春闱。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是统治阶级收买知识分子和培养官僚集团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则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因此在殿试中由皇帝亲自出题,提出有关当时政策和策略性的问题。应考者针对考题提出对策,叫做策论。</p><p>  这种殿试实际是会试的复试。一般说来不会再有淘汰,只不过根据皇帝亲自甄试后,重新安排一下名次而已。例如清代末一次会试的第一名(会元)为谭延闿,但殿试后却成了第八名,赐进士出身。这种殿试要在两三天后发榜,揭晓。与考者分为三个等级:一甲为进士及第,照例只有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二甲第一名称为传胪。发榜前由礼部官员在保和殿唱名宣布名次,然后捧黄榜率进士出东长安门。这些考中者便登龙门,身价百倍。成为统治集团的成员。</p><p>  科举考试是三年一科(例如乡试为子卯午酉,会试则错开一年为丑辰未戍)。一个读书人由童生、秀才、举人、贡士到成为进士要经过层层筛选,只有极少数人能取得殿试资格。这一类由正途出身爬上来的士大夫,凭借这种资格,即可列入统治集团之中。</p><p>  在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北京,军师宋献策和将军李岩看到一批明朝的士大夫从崇祯皇帝棺柩前经过,传言发表了一篇颇有见地的议论,一语道破科举制度的实质:明朝国政误在重科举,循资格,是以国破君亡,鲜见忠义。……其新进者盖曰,我功名实非容易,二十年灯窗辛苦,才博得一纱帽上顶。一事未成焉有即死之理?此制科之不得人心也。而归任老臣又曰,我官居极品亦非容易,大臣非止一人,我即独死无益,此资格之不得人心也……</p><p>  后来清军攻入北京,在国子监出现了一条“揭贴”(即小字报),上写:“谨奉大明锦绣江山一座,年愚弟文八股敬赠”。简直是对科举制度辛辣的讽刺和控诉。此虽系私人笔记传言,但却反映了封建王朝衰亡时期政治之弊。</p><p>  三殿还有一项重要用途——宴会。皇朝每年要举行若干次宴会(包括在太和门、午门等地),按规模有所谓大宴、中宴、常宴、小宴之类。仅大宴一次就包括郊祀天地后举行的元旦、冬至、皇帝生日,这三次是固定的。还有派将出征授印仪式。当然还有宫殿落成、大封功臣等。至于会武宴、恩荣宴、中秋、重阳、立春、端午以及接待使臣等宴,名目繁多不及备载。在三殿举行的多是大宴,凡赐宴,文武官员以上及诸学士,武臣都督以上皆宴殿上,经筵官及翰林讲读,尚宝司卿、六科给事中及文臣五品堂上官、武臣都督指挥以上官、宴中左、中右门;翰林院、中书舍人,左右春坊、御史、钦天监、太医院、鸿胪寺官及五品以上官宴于丹墀。这种大宴不是常有的事,每年元旦、冬至、万寿三次大典礼是太和殿重要用途。</p><p>  明代政府有一个庞大的官僚集团,三殿及所属宫门容纳不下这么多人。赐宴之日,其位卑禄薄者免宴赐以钞,谓之节钱。这样大的宴会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从明代光禄寺(专门供办皇宫膳食和宴会的机构)的编制可以推测,据载寺额(即每年用度)岁定银二十四万两……,至正德时用至三十六万两,犹称不足。嘉靖中厨役用四千一百名。再如英宗初,减光禄寺膳夫四千七百余人,由此看来皇宫的厨师要保持四千多人的名额,那么,大宴的规模不会少于万人。 </p><p><br/></p>

昭明居士 发表于 2008-10-4 14:04:00

<p>第二部分</p><p><br/>关于三殿的几次重建<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p><p><br/>&nbsp;&nbsp;&nbsp; 关于三殿的几次重建</p><p>  三大殿是紫禁城中最重要的建筑。设计、施工以至建材都是无与伦比的。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后,相隔九个月便被一场大火烧光。到正统六年(1441)重新建成。而后又在嘉靖三十六年(1557)、万历二十五年(1597)连续两次火灾。其后重建,每次都要动用全国财力、人力。似乎老天成心和天子为难,每次火灾都是由于雷电引起,当日无避雷针的科学知识,及中国建筑又是木结构之因。三殿是一组建筑,一失火便延烧无遗,甚至顺廊房一直烧到午门。无论皇帝怎样“修省”,也无济于事。今天看来,这是由于高大建筑缺乏避雷装置和消防设备所致。从记载中可以查到三殿有过如下几次重建:</p><p>  1永乐十八年(1420)三殿成,十九年四月三殿火灾。</p><p>  2正统六年(1441)十一月三殿建成(按从被火灾到建成为二十年)。</p><p>  3嘉靖三十六年(1557)四月十三日,三殿又灾。延烧奉天门、左、右顺门,午门外左、右廊。次年门工先成,改奉天门曰大朝门。四十一年(1562)重建三殿成。改各殿名皇极、中极、建极(按从火灾至建成五年)。</p><p>  4万历二十五年(1597)三殿又灾。四十三年(1615)重建。天启五年九月(1625)皇极殿门工先成。六年(1626)皇极殿成。七年(1627)八月中极、建极二殿成(按从火灾到最后建成为三十年)。</p><p>  (以上据《明史·本纪》)</p><p>  5顺治二年(1645)五月兴太和殿,中和殿、位育宫(即保和殿,明末一度改称位育宫)工,三年(1646)十月,太和、中和等殿、体仁等阁、太和等门工成。十一月位育宫工成。</p><p>  6康熙八年(1669)敕建太和殿、南北五楹、东西广十一楹、殿基高二丈、殿高十一丈。殿前丹陛五出,环以石栏。龙墀三层,下一层二十三级,中上二层各九级。</p><p>  7康熙三十七年(1698)重建太和殿。</p><p>  8乾隆三十年(1765)重修太和、中和、保和三殿。</p><p>  (以上据《东华录》)</p><p>  根据以上记载,明代除第一次是创建,其他三次全是重建。而清代的四次营建中只有康熙三十七年(1698)明确提出“重建太和殿”,以后均是维修。从解放后维修故宫建筑观察所得,清代重建规模须弥座是明代之旧基。大殿与基座相比则显示不匀称。现在的太庙建筑殿与基座匀称合理。</p><p>  1644年在明末清初是个重要的年代。这一年是甲申年,李自成的起义军推翻了明代的北京政府,大顺朝仅成立四十天就被满族的清朝所取代。奇怪的是李自成的登基、清摄政王多尔衮的执政,都没有在金銮宝殿,而是在武英殿举行。清政府在北京成立是顺治二年,当年的大事之一就是“兴太和殿、中和殿、位育宫工”,工程前后进行了一年半左右。根据这种情况判断,三殿在甲申这年势必有所破坏和损伤,但不会是全部毁坏。顺治二年至三年期间,全国各地抗清斗争非常激烈。清朝刚刚入关,不可能用很大人力和财力进行浩大的工程,也不可能在一年半的时间对三殿进行拆旧建新,充其量不过是一次较大的维缮。</p><p>  清康熙八年(1669)和三十七年(1698)的营建太和殿,已经处于清政权稳定时期,对象征皇权的三殿则根据满族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进行改建。从明代宫殿图和现存建筑对照,三殿的改变并不大。如前所述,把平廊改为夹室,把斜廊改为隔墙,从斗拱看似较明代为精致。那么康熙朝的敕建和重建应属于重大改建或翻建,而乾隆朝则是一次较大的维修。只有太和门是清末光绪二十四年(1898)载湉举行大婚前被火烧毁。由于当时婚期已定,按照清代制度,作为正式皇后必须经由前朝太和门进宫(按西太后原系由秀女选拔出身,她最初进宫无资格从朝门进入)。清政府下令由北京棚匠(扎彩工人)连夜搭成一座逼真的太和门,转年再重建。所以现存的太和门是故宫最晚落成的一座建筑。</p><p>  三殿每失一次火都是当时全国性的灾难。永乐十九年(1421)三殿火灾后,到正统五年(1440)才重新兴建。《英宗实录》载,正统五年三月建奉天、华盖、谨身三殿,乾清、坤宁二宫。发现役工匠、操练官军七万人兴宫,六年九月三殿两宫成”。从施工看时限为一年,但清理和备料却是二十年间的事。《见闻录》载:永乐十九年辛丑,只三殿灾迟之二十一年至正统六年辛酉工方完。仁宗、宣宗、英宗三朝即位时皆未有殿。今日三殿二楼十五门俱灾,其木石砖瓦皆二十年搬运进皇城之物……。</p><p>  明嘉靖朝是火灾最多的时期,除三殿于三十六年(1557)六月起火外,各处宫殿前后烧毁不下十几处。由于大兴土木弄得“山林空竭,所在灾伤”。嘉靖三十六年火灾,只清理火场就用三万名军工。四十年(1561)他所居住的西宫大火,为了催建永寿宫,大学士徐阶只好动用建三殿的余材。嘉靖在位四十五年营建无虚日。工部员外郎刘魁为了进谏,先叫家里准备好棺木,然后上奏折:一役之费动至亿万,土木衣文绣,匠作班朱紫……。国内已耗民力已竭,而复为此不经无益之事,非所以示天下后世”。于是触怒了嘉靖,把刘魁廷杖之后,又监禁于诏狱。</p><p>  万历二十五年(1597)的三殿火灾相当严重。六月戊寅,火起归极门,延至皇极、建极三殿、文昭、武成二阁,周围廊房一时俱烬。时帝锐意聚财,多假殿工为名。言者谓:“天以民困之故,灾三殿以示儆。奈何因天灾以困民?”帝不纳,屡征木于川、广,令输京师,费数百万。卒被中官(即太监)冒没(即贪污)终帝世,三殿实未尝复建也(《明经世文编》)。</p><p>  三殿工程在万历朝成为横征暴敛的象征。火灾后三十年到天启七年(1627)才完成。原来说被太监贪污几百万两银子,那么工程本身耗费又是多少?《春明梦余录》说:“(天启)七年八月初二日三殿工成。共用银五百九十五万七千五百十九两余。”但《明史·食货志》载:“三殿工兴。采楠杉诸木于湖广、四川、贵州,费银九百三十余万两。征诸民间。”看来这笔消耗无法统计,因为军工并不出钱,而采集木材又是征之于民间。即便如此,若单以采木的九百多万两来算,也相当于当时八百多万贫苦农民一年的生活。万历间重建两宫主工事者一贺姓者,因中官污陷而免官,其子为其父鸣冤,著有《两宫鼎建记》一书记载甚详。 </p><p><br/></p>

昭明居士 发表于 2008-10-4 14:05:00

<p>第二部分</p><p><br/>文华殿与武英殿<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p><p><br/>&nbsp;&nbsp;&nbsp; 在三大殿的范围,东西南北都有左右对称的廊庑、楼阁。太和殿东庑正中有文楼,清代名为体仁阁。西庑正中有武楼,清代改为弘义阁,都是两层式的重楼。明代皇帝有时在这阁中与亲信大臣谈古论今,商量政务。明代大类书《永乐大典》正本,传一度曾收藏在文楼。到了清代,政治活动除在三大殿举行大朝会之外,日常活动多在内廷进行。于是体仁、弘义两阁遂成皇宫中存贮什物的库房。体仁阁之左有一门名左翼门,东出即皇宫中之外东路地区。弘义阁之左有一门名右翼门,西出即皇宫中之外西路地区。在三大殿一组建筑的四隅各有崇楼一座,其制如都城宫城之角楼,都有左右对称的格局。这些大小高低的廊庑朝房,与三大殿互相交错起伏有致,使建筑外观一扫长脊呆板的感觉。明代的原状比清代所改现状更玲珑有致。</p><p>  在太和门外东庑中间方向,在内金水河之南有一门,明代称会极门,清代改为协和门,俗称东牌楼门。东出有自成一组的文华殿建筑,位置在东华门以内。太和门外西庑有一门,明代叫归极门,清代改名熙和门,俗称西牌楼门。西出有一组武英殿建筑,位置在西华门内。这两组宫殿东西对称,与三大殿同属外朝部分。在建筑布局上是三大殿的左辅右弼,同时又是内廷东西两路的前卫。在体制上它们是三大殿的偏殿,所以屋顶形式是单檐歇山,只有小型配殿亦无廊庑围绕。它的台基高仅1.6米。如果把太和殿比做巨人的话,文华、武英二殿则是它下垂的双臂。<br/>&nbsp;&nbsp;&nbsp; <br/>  明代初年文华殿是所谓“东宫太子”出阁读书之所,屋顶是用绿琉璃瓦。《万历野获编》载:“太子出阁设座于文华殿。自嘉靖十五年改易黄瓦,仍为之上开经筵之所”。就是说在嘉靖十五年改用黄琉璃瓦,颜色升了一级。每年春秋两季还在这里举行讲学,称为“经筵”,君臣之间相互阐发儒家经典,并阐述古代经书即诗书、易经、春秋等。在文华殿后有一座小型建筑叫传心殿,是皇宫内供奉古代奴隶主的地方,从历史流传的唐尧虞舜开始,以下为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直到孔圣。所谓传心就是传的古代这些人治理国家的心得、经验。</p><p>  清代沿袭明旧制,仍在此举行经筵。因清代后来不立太子,故无太子出阁读书之事。清代日常召见阁臣大吏等国事一向在内廷进行而不在这里。只是在经筵时会见一些翰林学士而已。到清代末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文华殿曾做过接见侵略者代表的地方,所以这个小小的偏殿在国际上却大有名气了。</p><p>  文华殿的对面紧靠紫禁城墙,有一座建筑是相当宰相身份办事的内阁,向全国的统治政令由此发出。明代初年内阁之东有著名的藏书楼——文渊阁,大约即在此附近。现在故宫中内阁大堂之东有清代的实录库、红本库、銮仪卫等五座建筑,都是木骨架用砖石封闭的建筑,其中收藏档案书籍等物,应即明代文渊阁旧址。1958年在这几座库房附近,由地下发掘出明代古今通籍石碑一座。清代乾隆年间编辑《四库全书》特在文华殿之后,仿照浙江海宁范氏藏书楼天一阁的形式,把它宫廷化的装饰琉璃瓦建筑,使用“厌胜”防火之法,颜色以冷色为主。琉璃瓦件用青、绿色,彩画图案以水草龙云纹为题材,两山青水砖墙不涂红色,整个建筑极为清新可喜。阁前有小石桥,内金水河迂迴东去。太湖石叠山松柏交错,环境清幽恬静,是皇宫建筑群中有独特风格的建筑。<br/>&nbsp;&nbsp;&nbsp; <br/>  三大殿之西的武英殿也是外朝中的一个偏殿,与文华殿相对称,体制相同。不同之处是内金水河从武英殿门前东流,文华殿则从殿后文渊阁前东流。两殿额名似是文华谈文、武英论武,而实际并不如此。明代初年皇帝曾以武英殿作为斋戒之所,皇后也曾在此接受命妇(高级官员的家属)的朝贺。但更多的时间是在这里从事文化活动。如皇帝经常召集内阁中书衔的官员中能写善画者在这里编书绘画。只是在明末出现了武事。一是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进军北京直捣皇宫,推翻明朝政权后,曾在武英殿宣布大顺王朝成立。后来清朝人从东北进入山海关,联合明朝残余势力赶走李自成。另一是清朝摄政王多尔衮进京占据明代皇宫后,也在武英殿董理政事。武英殿除去这两件含有武事之外,此外再也没有了。</p><p>  清代康熙朝在武英殿成立了修书处,集合文人学士在这里编写书籍。这时正是18世纪初期,中国印刷术已有了较大的发展提高,因而在武英殿里开办了一个印书工厂。这个工厂曾用铜活字版印了一部大类书《古今图书集成》,这是仅次于明代《永乐大典》的巨著。《古今图书集成》全书一万卷,分五千二百册。这样大部头的书籍,用铜活字版印刷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活字版就是先用铜刻制出各个单字,要印书时用单字排成印版,书印成后拆了版的单字仍然可以利用,再排印其他书籍。这方法和后来铅印书籍排版法一样。这种技术远在11世纪宋朝时已发明了。不过当时是用胶泥制成活字,后来用木刻活字。在西方国家直到15世纪才发明活字印刷术。在18世纪中国皇宫里用金属活字印行《古今图书集成》这样大部头书籍,确实是印刷史上一件大事。</p><p>  乾隆时期继续在武英殿集合文人学者编辑书籍《四库全书》,馆就设在这里。除去编书外也翻印古籍。书版有整块的木刻版,有木刻活字版。木活字版就是有名的聚珍本。武英殿翻刻的书籍只准许全国文人购买。当时手艺最高的排版工人大都集中到皇宫印书工厂。我国特产的开花纸、连史纸等上等好纸也都垄断在皇宫里。当时许多学问渊博的读书人被召进宫整日在这里精勘细校。所以武英殿印行的书都是较高工艺刻制的书版,纸墨精良、校勘详审,跟坊间一般的刻本大大不同。因为这些书都是在皇宫里武英殿中刻印的,所以通常叫做殿本书。</p><p>  在武英殿之北还有一座仁智殿,俗呼白虎殿,曾在明代做过皇帝停灵之地。但很长时间直到明末这里都是皇宫的画院。如《明史》记载:孝宗尝至仁智殿观钟钦礼作画。《稗史汇编》载:成化朝江夏关伟画山水人物入神品,宪宗召至阙下,待召仁智殿,有时大醉,蓬首垢面,曳破皂履踉跄行,中官扶掖以见。上大笑命作《松泉图》,伟跪翻墨汁,信手涂抹,而风云惨淡,生屏幛间。上叹曰真神笔也。仁智殿在清朝曾做为总管内务府机构。在其地设有造办处,建有多种工艺品制造工厂,同时承袭明画院之旧,亦设画院于此。</p><p>  武英殿西耳名浴德堂。其后有一穹洼圆顶建筑,由外通进水管似淋浴式,室内砌满白色瓷砖,清末流传此处为弘历(乾隆)维族香妃之浴室,笔者认为此说不确,另有文述。</p><p>  在武英殿南斜对面偏西有五间小殿,和东西配殿自成一区名南薰殿。“南薰”二字是由古代《诗经》中的“南风之薰兮”而命名的。则此地应为紫禁城中纳凉之所。在解放后维修此区殿座时,发现座院当中地下芦根满布,估计明代时殿前是一池沼,曾种植荷苇。可证明这一小殿群的用途了。明人彭时所著《纪录汇编》中载:庚辰年四月六日,上御南薰殿召王翱、李贤、马昂、彭时、吕原五人入侍。命内侍鼓琴者凡三人,皆年十五六者,上曰琴音和平,足以养性情。曩在南宫自抚一二曲,今不暇及矣。”——因皆叩头曰:愿皇上歌南风之诗以解民愠,幸甚。据此可以肯定南薰殿是优游之所。此后又曾命承值学士缮写帝后册宝在此殿。到了清代乾隆时期,又将宫中旧藏历代帝后及功臣像排比成册,庋藏其中,一般称之曰南薰帝后名臣像。清嘉庆时胡敬曾按其庋藏次序编写一部《南薰殿图像考》行世。</p><p>  南薰殿台基不高,开间平稳,是明代原构规式。殿中彩画精致无比,一般天花支条彩画两端习惯上只画燕尾图案,而南薰殿天花支条则满画宋锦,与宋代织锦图案相仿。一进殿内举目金碧辉煌,藻井彩画亦独具风格。精细繁缛,紫禁城中各宫殿藻井画格之富丽,此为第一。</p><p>  南薰殿南墙为一道小城,与门外的逍遥城连一条线,小城有券洞。其外南距紫禁城南城垣不远。明汉王高煦由于反其侄洪熙帝,被洪熙帝缯至铜缸中,在逍遥城东头火炙而死(见《明宫史》)。这是封建王朝皇宫中侄皇帝烧死叔叔的故事。到了清代从熙和门到西华门角楼东逍遥城遗迹一带,就都是库房建筑了。 </p><p></p>

昭明居士 发表于 2008-10-4 14:05:00

<p>第二部分</p><p><br/>故宫内廷<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p><p><br/>&nbsp;&nbsp;&nbsp; 从紫禁城建筑布局来说,乾清门广场以南的三大殿,文华殿、武英殿为外朝。广场以北包括后三宫和东西六宫等建筑为内廷。外朝与内廷的分界线是在保和殿与乾清门之间。据文献记载明朝建极殿(清保和殿)后,原有一座云台门以隔外朝内廷,其位置在三台之上。到清代已无云台门亦无遗迹可寻了。保和殿后即乾清门广场。东西长200米,南北宽50米。正面是内廷大门乾清门。形状也是殿堂式共五间,三间露明,两次间有砖砍墙小窗,为侍卫站班之处。大门中间有云龙阶石,两次间为崇阶步道。殿门左右有八字形琉璃照壁、门前陈设金狮、金缸,相对排列。清代皇帝有时听政于此。广场东西各有一门,东曰景运,以通外东路;西曰隆宗,以通外西路。在保和殿后的三台上俯视,这个广场和乾清门建筑的分组安排,显然是内廷气象。<br/>  <br/>&nbsp;&nbsp;&nbsp; 乾清门内是皇帝的寝宫——乾清宫,重檐庑殿。后面有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这是故宫中轴线后部的重要宫殿。用王朝对这两座宫殿主导思想语汇说:“乾清、坤宁法象天地”(《清宫史》)。其东西各六宫则象征十二星辰。连上外朝三殿,通称“三殿两宫”。这是全宫中最尊贵、最重要的代表性建筑。其余的建筑都是围绕着这几座建筑服务的。在清代通称前三殿后三宫,原因是乾清坤宁两宫之间夹着一个亭子形的方殿——交泰殿。其式如前三殿的中和殿。案:明代南京宫殿在洪武建造时,乾清、坤宁之间原无建筑,建文帝即位后在当中加建一座省躬殿,其形式不详,大约即是方形殿宇。<br/>&nbsp;<br/>  永乐营建北京宫殿,一切均仿洪武旧制。从朱棣(永乐帝)和朱允炆(建文帝)叔侄争夺皇帝宝座的矛盾关系推断,永乐决不会仿效建文。交泰殿的名字最早见于明隆庆朝。从明朝宫廷历史臆测交泰殿始建似应在隆庆的父亲嘉靖朝。嘉靖朝44年耗费国力、财力的建筑频仍。同时他崇信道教,天地交泰之义即来自道家。乾清、坤宁两宫之间南北相距19米,在这个空档建造交泰殿南距乾清宫后檐仅14米,北距坤宁宫前檐仅11米,显得十分逼仄。从空间组合上也可以说明是后加的建筑。从题额上看,在思想内容上又是一座儒道合一的建筑。</p><p>  乾清宫是一座重檐的七间庑殿。现存实物是清代嘉庆二年(1797)烧毁后重建的。当时楠木巨材难得。据清代历史档案记载,曾将在山东拆除一座残破庙宇的木材运京。乾清宫庭院共计平方米。一进乾清门紧连一条龙墀直达乾清宫丹陛台。丹陛上有日晷、嘉量、龟鹤等陈设。在丹陛之下地平面上东有江山殿,西有社稷殿,都是范刻鎏金,内供江山社稷之神。这象征着江山社稷都在眼前,由神来给王朝维护。东庑为端凝殿,是皇帝收藏冠带袍履的地方。其南为尚书房和内廷祭祀孔子的圣人殿。西庑为懋勤殿,是皇帝阅读本章和浏览诗书的地方。其南的房屋,到了清代由于在内廷办事,作为批本处和内奏事处。南庑是翰林学士们在这里承值的地方,称为南书房。乾清、坤宁交泰三殿的其他廊庑,在明代为宫监女官的承值房。在东廊庑中还有日精门、龙光门、景和门、永祥门、基化门,以通东六宫;西廊庑有月华门,凤彩门、隆福门、增瑞门、端则门以通西六宫。这些门庑是互相对称的。题额含义也是相对的。如日精对月华、龙光对凤彩等等。</p><p>  宫殿建筑功能上的要求都是强调独夫之尊,显示封建统治权的威力。总是以天地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为象征。如乾清象天,坤宁象地,日精象日,月华象月。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二年兴建安徽凤阳中都时,曾将宫城之左一小山称为日精山,其右一小山名为月华山。北京宫城左右无山,遂在宫中置日精、月华二门,以象征性地模仿祖制。据载,元大都宫殿正朝左右有日精门、月华门,明代凤阳中都的日精、月华二山之名或即仿元大都之名?</p><p>  东西六宫象征十二星辰。在东西六宫的后面各有四合院的五所建筑。东六宫后的叫乾东五所;西六宫后的叫乾西五所。这两组建筑是众多的皇子居住的地方。把这些房子象征天上的众星,这些象征日月星辰对称建筑组合,一齐来拱卫围绕着象征天地的乾清宫、坤宁宫。在这样象征性的思想指导下的设计,反映在建筑形象上,也体现出不同等级的划分。如乾清宫是庑殿顶,上蓬檐是七跴斗拱、下蓬檐是五跴斗拱的重檐大殿。坤宁宫是歇山式大殿。东六宫与西六宫则均为三跴单檐殿座。乾东、西五所除当中一所正殿,在单檐下出一跳斗拱外,其余则都是一斗三升小型结构。至于那些宫监值房,则是布瓦硬山小型房子。</p><p>  清代外朝内廷布局仍袭明代之旧制。到了18世纪乾隆朝,对于部分相对的格局有所改变。这是吸取17世纪康熙朝皇子争储的教训。雍正(胤禛)原封雍亲王。其府在皇城外。胤禛即位后住所改为佛寺名为雍和宫。不再分配给其他皇子居住。乾隆(弘历)原住乾西所第二所。即位后改建黄琉璃瓦的宫殿,题额重华宫。永远作为皇帝的宫殿。再有嘉庆(颙琰)为了生活便利,将西六宫的翊坤宫和储秀宫联起来,把储秀门改为体和殿,成为两宫之间的穿堂殿。同时把启祥宫(太极殿)和长春宫连起来,把长春门改为体元殿,也成为两宫中间的穿堂殿。太极殿在明代初年名未央宫。明宪宗四子朱祐杬生在此宫,后封为献王,藩地在今湖北钟祥县。明武宗朱厚照死后无嗣,遂以近支兴献王之子朱厚熜即位,是兄位弟承,为明嘉靖皇帝。嘉靖上台后即速封其父献王为兴献皇帝,王墓亦称为陵,并将其出生的未央宫改称启祥宫。清代改名太极殿。启祥门名额犹存。这样的改建对原故宫的整体布局,讲求古代建筑群相对称的格局是破坏性的。现在从保存的故宫平面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它的变化。</p><p>  内廷建筑用高8米的红墙维护。南门即乾清门,其北为宫苑的顺贞门。东西六宫的首宫基本与乾清宫平行。其前无龙墀露台。像乾清宫那样前面的空间,即相当于乾清宫庭院地方。东六宫以前在明代有神霄殿、弘孝殿、内东裕库等。到清代将神霄殿改建为惇本殿、毓庆宫。弘孝殿则为现在的斋宫。西六宫以前为养心殿、祥宁宫,还有一座砖建无梁殿。其位置大体在养心殿南库地方。这是明嘉靖皇帝信奉道教在无梁殿内炼丹药,在养心殿养心以求长生不老。结果也是活到60岁死去了。</p><p>  到了清代从雍正起,养心殿是皇帝居住和进行日常统治的地方。殿内匾联充满宋明理学思想。正殿“中正仁和”四字、还有“勤政亲贤”匾是皇帝告诫自己及其子孙要巩固政权必须抓紧统治,依靠得力的忠实臣宰。还有“唯有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的对联。现存东西六宫的现状与明代原状有所改变。主要是六宫之前的建筑改变和改储秀、长春两宫门为穿堂殿。东西六宫屋顶形式一般都是单檐歇山式。但东宫的景阳宫、西宫的咸福宫都是单檐收山式顶。养心殿原为面阔3539平方米的三间大殿,后来将廊子推出,又在每间额枋上加支方柱两根。从外观上已成九间了。估计这是清代雍正年间作为寝室时改建的(见养心殿开间图)。同时又在西二间外另加添抱厦一间。抱厦以木板墙形成一个小院,传说是清代皇帝在殿中临窗批阅京内外官员所上的奏章时,防止宫监们窥视的需要。</p><p>  在东六宫的东侧,南北长度与六宫相等的还有几组小型建筑群。是属于宫中服务的机构。计有尚衣局、尚食局等。到了清代改为缎库、茶库、果局等机构。在这机构之前是宫中祭祀祖先的奉先殿。都是红墙维护与东六路联成一体,红墙之外有10米宽的长巷,巷东即故宫的外东路区域。</p><p>  外东路紧临城墙,南至东华门,北至北城墙。据《明宫史》记载:外东路北部有哕鸾宫、喈凤宫一号殿、仁寿宫;南部地区有勗勤宫、昭俭宫、慈庆宫、端本宫。到18世纪清乾隆年间全部拆毁,改建为太上皇帝的宫殿——宁寿宫。在康熙朝已有宁寿宫之名,为皇太后之居所。估计那时还是利用明代旧有的一组建筑。到了乾隆时彻底改建为现在宁寿宫的布局。乾隆为自己告老时居住而建的宁寿宫中,建有殿、阁、庭园,工艺极精。床榻、隔扇、壁橱之类选用黄杨、紫檀、楠木、花梨、文竹、硬木等上好木料装饰各部。如群板隔扇芯以及边框处再镶上各种工艺品,有瓷器、铜器、象牙雕刻、景泰兰、雕漆、刺绣、编竹、刻竹、玉石等。精巧富丽,丰富多采。这时期还创造细木包厢法,即在松榆木上用黄杨硬木等细材包在外面,做法新颖。这组宫殿内部装修,集当时中国工艺美术及建筑技术之大成。<br/>&nbsp;&nbsp;&nbsp; <br/>  宁寿宫总布局大体分三路。中路有皇极殿,是具体而征的太和殿。宁寿宫是将乾清、坤宁两宫合为一体,主要则是具体的坤宁宫。乐寿堂、顺和轩是休养的宫殿。东路有畅音阁,则为皇宫中的大戏台。阅是楼为太上皇阅戏之处。此外还有庆寿堂、寻沿书屋、景福宫等。这一路是小型四合院式用游廊围绕,院中点缀花园松竹之类,是乾隆作为“随遇而安”的随安室。西路全为宁寿宫花园,俗称乾隆花园,在南北长160米、东西宽37米置一座美丽的花园。园内采用江南园林手法,智慧工匠发挥艺术才能,湖石松柏配置得宜。占地面积不大却能小中见大。在寻丈之地自成一局。弘历为颐养需要在园内建有古华轩、流杯亭、遂初堂、三友轩、撷芳亭、萃赏楼、耸秀亭、符望阁、竹香馆、倦勤斋等。这座皇宫中的特殊花园称得上是园中有殿,殿中有园。他在倦勤斋建筑中室内采用宋代露篱之法,构成室内花园。这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在乾隆生前并未在此颐养。按清代例,皇帝日常均居住在西郊御园。夏季则在承德避暑山庄。每年只有较短时间回到宫内。乾隆建此园目的为企求长寿。原来弘历在二十五岁登上宝座。在他在位三十年时予告上天如能在位六十年不死,即将帝位让与儿子。不与他祖父康熙相比,能坐朝六十一年。其实康熙即位坐朝六十年不足七十,乾隆二十五岁即位,坐六十年已八十五岁。所以予告上天自己作太上皇。但以“归政仍训政”名义继续掌握实权。并未有真正“倦勤之意”。园内以松竹梅为题材的建筑,只是象征他越老越健在而已。同时每座院宇俱叠山石,则取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仁者寿之义。</p><p>  外东路原慈宁宫地方,乾隆年间改建了三所殿以居皇子,满语称为阿哥所。</p><p>  西六宫之西有隆德殿等。清代改建中正殿、雨花阁时,又将乾西五所的一部分建造西花园。原隆德殿是明代嘉靖皇帝供奉道教神像之所。清代改建后改供佛教密宗像。1923年清代末代皇帝溥仪(宣统)居住内廷时,此殿焚毁。清代在西六宫与中正殿之间还添建了抚辰殿、延庆殿、建福宫、惠风亭等一些小型建筑。其中有的为赏花,有的为居丧时用(如建福宫即用黑琉璃瓦)。有的是为检阅近支王公射箭之所。<br/>&nbsp;&nbsp;&nbsp; <br/>  原来西六宫以西的旧状,文献无征,无从考查了。这些建筑的西红墙外有一条永巷,巷西高大红墙之内有英华殿、寿安宫,都是明代旧有建筑。最南为慈宁宫,清代时把单檐殿座改为重檐大殿。其西还有寿康宫一区。所有这些建筑都是给老太后、老太妃及名位较低的妃嫔等一群寡妇居住的地方。慈宁宫之南为仁智殿,又名白虎殿。清代将这个地方作为总管宫廷事务机构,即内务府和宫廷制造工艺品的造办处。清末年间这一带残破不堪。今天已是一片广场。<br/>&nbsp;&nbsp;&nbsp; <br/>  在故宫中轴线的最北端为宫后苑,清代叫御花园。东南角一门叫琼苑东门,可通东六宫。西南角的琼苑西门,可通西六宫。后苑当中主要建筑是钦安殿,这是15世纪的原建。中供玄武神,用一座玄武神殿以象征之。现在的陈设全为15世纪原物。时间是明初成化年间(1465—1487)。屋顶用铜板墁成长方拱背坡形。周围四脊环绕,屋顶安鎏金宝顶。这是明代著名的盝顶建筑。钦安殿的东西地区有轩、有阁、有亭榭。建筑物有位育斋、摛藻堂、绛雪轩、养性斋、玉翠亭、金香亭、澄瑞亭、浮碧亭,有的是明代所建,有的是清代所建。从建筑工艺风格看,澄瑞、浮碧二亭均为明代遗构。清代在亭前加一卷棚。其雀替,与亭中雀替手法不同。在卷棚与亭子衔接之处用铁活拉住。其做法与清雍正年间建的斋宫的铁活一样,大约卷棚是雍正年间物。在这组建筑中还有池水山石、松柏花卉,是一座宫廷园林。松柏由于年久衰退,已多病毁,若不及时维护,则古典园林风景即将减色。御园中所有台石陈设,大多是若干万年前的奇石,属于难得的自然瑰宝。后苑的后门名顺贞门,直对紫禁城北门玄武门。避清康熙帝名讳改名神武门。</p><p>  出神武门即是紫禁城宫殿的镇山——万岁山,清代名景山。园面积有255万平方米。约相当紫禁城范围的三分之一。明代时园内是错落有致的亭台建筑。清代乾隆十五年将山叠成五峰,中峰最高,每峰各建一亭。</p><p>  故宫从前朝到内廷用多种屋顶形式组成多座院落宫殿,殿顶有庑殿顶、歇山顶、四角尖顶、悬山顶、收山顶、硬山顶、盝顶、卷棚顶、六角式、八角式、十二角及多角迭出。还有单檐、重檐、三层檐等多种形式,组成起伏有致的布局。从建筑艺术角度看,像是一卷有韵律的主体建筑画卷,又是凝固音乐的篇章。而长达一公里的建筑群,最后以巍峨高耸的景山为屏障,给以有力的总结。登上景山高峰,鸟瞰故宫全貌,真是千门万户,无比宏伟。在阳光照耀下的琉璃瓦顶,光辉灿烂、绚丽多彩。</p><p>  我国古典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独具一格,故宫是我国建筑文化的宝贵财富。我国政府把故宫列为全国文物的重点保护单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珍重这座文化遗产,研究它的历史,研究它的艺术和建筑史,在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同时,歌颂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艺术上智慧的创造。 </p>

昭明居士 发表于 2008-10-4 14:06:00

<p>明代营建北京的前前后后<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p><p><br/>&nbsp;&nbsp;&nbsp; 1368年(洪武元年)的农历七月间,朱元璋派遣徐达、常遇春率领骑兵、步兵攻入河北地界,沿运河水陆并进,势如破竹。七月二十七日攻下通州。“元主闻之大惧,集后妃太子议避兵北行。迟明召集群臣会议端明殿。时元都又遭孛罗扩都之变,民生丧乱,守备为不设。元主徘徊叹息曰:今日岂可复作徽、钦?遂决议北徙。左丞相失烈门、知枢密院事黑厮等皆劝固守京城。不听。命淮王贴木儿不花监国,丞相庆童留守。是夜三鼓,元主及后妃、太子开健德门由居庸关北走,如上都”。</p><p>  八月初二,徐达等进取元都,至齐化门,将士填壕,登城而入,达登齐化门楼。执其监国宗室淮王帖木儿不花及太尉中书左丞相庆童、平章迭儿必失朴赛不花、右丞相张康伯、御史中丞满川戮之。封府库图籍、宝物及故宫殿门,以兵守之。宫人妃主令其寺宦护视。号令士卒勿侵暴。人民安堵。”(《明史纪事本末》)</p><p>  以上是一段关于徐达军队攻入大都的记载。元朝末代皇帝妥懽帖睦尔(顺帝)在城破之前就逃走了。逃走的路线是出建德门(今德胜门北五里土城尚存)顺往北的大道,经龙虎台南口一带出居庸关到蒙古。徐达登城的地点,是齐化门(今朝阳门),只杀了元代政府的几个首要人物。元皇宫被查封守护,城市没有遭到破坏。大都更换了统治者。</p><p>  明朝的第一个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农民,曾当过和尚。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建国号为明,年号洪武。这时他开始考虑在哪里建都一事。许多谋臣建议建都于中原。朱元璋自己的第一个念头是建都于北宋的汴梁(即今开封)。洪武元年五月他亲自去汴梁考察,明确表示急至汴梁,意在建都,以安天下。他回到南京后正式宣布,应天曰南京,开封曰北京。在大都攻占后,朱元璋第二次又去开封,可见他对开封的重视。但是开封始终未成为明代的首都。既未进行都城营建,也未建立行宫,原因是朱元璋经过实地考察,看到那里“民生凋敝”、水陆转运艰辛”,因而放弃了在那里建都的念头。可是为了平定北方,巩固中原,又不能不在这里设立一个陪都名义的建置,于是开封作为北京的称号达十年之久。</p><p>  朱元璋由于政治和经济上的原因,想控制江淮,仰仗江南人力和财力,复于洪武二年决定在他的家乡临濠(凤阳)建都,在建都前曾召集群臣会议,进行讨论:</p><p>  ……初,上诏诸老臣问以建都之地。或言关中险固金城,天府之国;或言洛阳天地之中,四方朝贡道里适均;汴梁亦宋之旧京,漕运方便;又或言北平元之宫室完备,就之可省民力者。上曰:所言皆善,唯时有不同耳。长安、洛阳、汴京实周秦汉魏唐宋所建国,平定之初,民未苏息。朕若建都于彼,供给力役悉资江南,重劳其民;若就北平,要之宫室不能无更作,亦未易也。今建业(南京)长江天堑,龙蟠虎踞,江南形势之地,真足以立国;临濠(凤阳)则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水可漕,朕欲以为中都何如?群臣皆曰:善!</p><p>  没有在汴梁建都,确是由于中原一带多年受元代统治阶级掠夺,加之灾荒战事,老百姓太穷困了。漕运多处壅浅,也早已不如唐宋时代了。但朱元璋不同意在北平“因元之旧”建都,却未必是怕作旧宫费工,即在凤阳建都也并非易事(分析其原因见拆毁元大内宫殿一节中)。他决定在凤阳建都,仍然是出自政治经济上的需要。从洪武二年到八年营建凤阳都城和皇宫达六年之久,动用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到洪武八年,他又把注意力转向南京,“诏建南京大内”。洪武十一年(1379)罢北京(开封),以南京为京师,而以凤阳作为陪都。</p><p>  由于北方尚未完全平复,朱元璋始终考虑在北方建都的问题。到他晚年(洪武二十四年——1391)特派皇太子朱标巡抚陕西,经管“建都关中”事宜。转年朱标死了,便没有再进行下去。但是北方建都问题却由他的第四子朱棣完成了。朱棣被封为燕王,三十多年一直经营北平,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积极培植自己的势力。朱元璋死后,北平朱棣和以长孙身份继皇帝位于南京的朱允炆之间,便爆发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朱棣率兵打到南京,用武力夺取了皇位。当年(永乐元年—1403年)宣布:以北平为北京,称行在”,先把北京作为陪都。而在永乐四年(1406)便进行建都的准备,“诏建北京宫殿”。他派遣了大批官员到全国各地采办木材等建筑材料。就在这期间,朱棣三次来北京。</p><p>  第一次永乐六年(1408),两年后回南京。</p><p>  第二次永乐十二年(1414)亲征瓦剌,转年回南京。</p><p>  第三次永乐十五年(1417),这次再没回去。而且正式宣布命令全面进行营建北京都城和紫禁城。转年把皇太子也召赴北京,正式宣布北京为京师(首都),而把南京称为“行在”(陪都)。</p><p>  北京自元亡后正式成为首都,当中经历了三十多年。当时朱棣不仅把北京作为首都,而且把坟地也定在京北昌平的天寿山(今十三陵),要他的子孙后代永远守护北方疆土。还有多少年来,在北京传说中流传着刘伯温(基)修北京的故事。是刘伯温设计并主持修建的北京吗?实际上他并没有参与北京城以及紫禁城的规划和建设工作。这与他毫无关系。倒是在明代建国前后主持过吴王宫和南京城的设计和营建。刘伯温是朱元璋的重要幕僚,他参与制定了许多重要国策,是明代开国元勋,在民间传说中他被描写成诸葛亮类型的人物。他在洪武四年退职还乡,洪武八年(1375)就死在青田老家了。明代营建北京是1417年,为何有刘伯温建造北京的传说呢?原来在朱元璋攻占南京以后,命令刘伯温主持营建南京的宫殿,“命刘基等卜地作新宫于钟山之阳”。由于这个缘故,才产生了刘伯温建造北京的附会。虽然北京开始营建都城和皇宫是他死后二十余年的事,但是刘伯温确实是主张以北京作为国都的。他从政治、地理,历史、文化各方面作过分析:</p><p>  元氏入主中夏,虽因其迩于阴山以定都,而地形之强实甲天下。抚据全盛,几将百年。一时文章亦颇有奇气。未必非山川形胜风气之观感或有以助之也。至于元季,四方鼎沸,而国都犹晏然自若也。盖其东连沧海,西接晋冀,前有潴大陆之利,北有重关天险之固,若非天命所归,其主自逊于荒 ,而以势利相持,虽引百万之兵顿(屯)之坚城之下,岁月之间,成败利钝,未知其孰而得失也。”</p><p>  在审度形势这一点上,他的见解要超过了朱元璋。刘基虽然评论的是元代,但同样适用于明代。实际在永乐以后的二百多年中,在建都这一重大问题上,是应了他的预言的。 </p><p></p>

昭明居士 发表于 2008-10-4 14:06:00

<p>明代北京皇城<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p><p><br/>&nbsp;&nbsp;&nbsp; 在唐宋时期,都城内的皇城即指皇宫的墙垣。但皇城里面仍有外朝、大内之分。所谓大内就是皇帝居住的宫殿。这种规划到了元代有所发展。元大都的皇宫本是三宫(即大内、隆福宫、兴圣宫)鼎立之布置,在三宫和太液池间再加筑一道红墙围绕起来,这就是皇城。从此皇城和宫城就有所区别。皇城城墙也称为肖墙,俗称红门拦马墙,顾名思义宫禁之内严禁走马。实际上是把皇宫禁区扩大,多增加了一层防卫圈。元皇城把三宫组成一个整体,因为大内的大明宫处在中轴线上,它便成了整个皇城的立体,又称紫禁城。旧说以紫微星座为帝居,故称紫禁城。</p><p>  明代吸收了元代的规制,又有进一步的发展。随着北京南城城墙的南移,皇城和紫禁城也向南延伸了一里左右。并使皇城又向东、北方向开拓,改变了元皇城偏西的局面而使重心东移。不仅扩大了皇城的范围也突出了紫禁城居中的地位。明初还在皇城北部兴建了万岁山,因为明中都宫殿之后有万岁山而沿袭,尔后又在皇城东南兴建了重华宫(即南内,在今南池子一带)。这样,西宫、西苑、南内、景山,犹如众星拱月一般把紫禁城拱卫突出来。</p><p>  皇城城墙系砖砌抹以朱泥,上复黄琉璃瓦。北京故老赞美北京风貌爱用“红墙绿树”, “金砖琉璃瓦”之称。这红墙即指皇城城墙。皇城城墙在明清两代都是两重,所谓外皇城和内皇城。外皇城有四个门:南——承天门(清代称天安门)、东——东安门(在今东华门大街和南河沿交口处)、西——西安门(在西安门大街中段,1950年毁于大火)、北——北安门(清代称地安门)。承天门在明初建时大致与北安、东安、西安相似。非如今日之天安门高大雄伟。天安门有四个华表。北面两个华表,紧靠城门,是廊建天安门时所形成。其北位紫禁城前的端门,与天安门又相距极近,不能突出。估计改建成今日之状,可能是明代宪宗朝成化元年三月命工部尚书董造承天门(见《宪宗实录》)。北安、东安、西安都是单檐。红墙即以这四个门为中心而伸展,唯缺西南一角。</p><p>  内皇城在筒子河外围,一方面在紫禁城和各离宫间起隔离作用,另一方面又使紫禁城和皇城之间增加一道防线。内皇城南起太庙和社稷坛墙,东、西、北三面各辟三门,即北上门、北上东门、北上西门;东上门、东上北门、东上南门;西上门、西上北门、西上南门。除此以外,在内外皇城的相对城门之间,再增筑一个城门。如东上门和东安门之间,有一个东中门;西安门和西上门之间有一个西中门。由于北安门和北上门之间相隔一个景山,所以北中门设在景山之后,在今地安门大街南端的丁字路口处。</p><p>  皇城以内属于禁区。除各宫苑外,还分布数十个御用机构,分属内府十二监,即:司礼、御用、内官、御马、司设、尚宝、神宫、尚膳、尚衣、印绶、直殿、都知。四司即:惜薪、宝钞、钟鼓、混堂。八局即:兵杖、巾帽、针工、内织染、酒醋面、司苑、浣衣、银作。此外还有库:如西什库即皇城西北之十座库房,如御酒、甜食、更鼓、绦作等以及由内库各监所属的作坊,如大石作、盔头作……。举凡皇宫所需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全部包括在内。为此,皇城设立了极其森严的警卫。外皇城周围有“红铺”七十二座,即禁军的岗哨据点:内皇城外又设“红铺”三十六座。每座红铺由10名军士组成。入夜,这些军士递次巡更,手持铜铃,“一一摇振,环城巡警。”皇城地区不仅严禁百姓入内,就连宫内太监也不准“犯夜”。层层城墙和道道城门,与其说是为了表示皇家的“尊严”,勿宁说是为了防御和警戒,这也是封建社会阶级矛盾尖锐的一种反映。</p><p>  皇城的防御性突出表现在南北两端,这就是前面的宫廷广场——千步廊和景山后面内皇城构成的封闭区——雁翅楼。</p><p>  千步廊是我国皇宫“御路”旁的廊房建筑。《唐两京城坊考》中记载,唐代东西两京的长安、洛阳宫城都有千步廊。长安皇宫中的千步廊有两个:一是在皇城西北隅有东西廊;东北隅有南北廊。参照古长安复原图可以发现,皇宫约座落靠北城墙,西北隅的东西千步廊,横向是通往北城墙各门的通道,而东北隅则靠近北部的大明宫,因而廊房为纵向。如此看来,廊房是为了交通、警卫以及仪仗而设。元大都则把千步廊设于紫禁城大门之外,位于“国门”通道,这是一个发展。从丽正门(今在长安街)到崇天门(皇城正门,今之太和殿址)大约有七百步。这样长的一条大道用两列廊房夹乘起来,既免于空旷之感,又增加了森严气氛。<br/>&nbsp;&nbsp; <br/>  明代千步廊又比元代有所发展,把千步廊南移到正阳门到承天门(今天安门)之间,长达一里多地。它既是国门前的御路,又是宫廷前的广场。为了突出皇宫的尊严用两道红墙把“五府”“六部”隔在墙外,南端筑一道皇城的外门——大明门。红墙之内分筑两列廊房,各一百一十间。到长安街南侧再随红墙分向东、西方向延伸,两旁又各有朝北的廊房三十四间,东西尽头是东、西长安门。于是在皇宫大门之前形成一个T形的禁区。到明正统朝在东、西长安门外再各筑一道南向的大门,称东、西公生门,是五府、六部通往皇宫的便门。到了清代乾隆朝又在东、西长安门外加筑东、西三座门(东至今南池子南口,西至今南长街南口)。这样就把T形广场的两翼延伸得更远一些,使禁区范围更加扩大了。长安街本来是北京内城惟一直通东、西城的纬线,而它的中段却因禁区而被封闭住了。因此,辛亥革命前,北京东城和西城间的交通非常不便,必须往南绕行前三门,或往北绕行地安门外,明、清两代一直如此。<br/>&nbsp;&nbsp;&nbsp; <br/>  这一T形凸字广场是皇城前的警卫地带,也是排列仪仗的地区。这条森严而狭长的石路到承天门前,突然向左右展开,在金水河上五座玉石栏杆的金水桥和两座华表、石狮的衬托下,更显得承天门雄伟、壮丽。这在建筑上是一种“蓄势”手法。这样长的御道不可能使用屏障,又不能感到空旷或造成曲折,于是用夹峙的廊房造成深邃悠远之感,然后豁达开朗,使主体建筑脱颖而出。宫廷建筑的“九重宫禁”的气势就是这样形成的。在一条平直深远的大道上,通过重重宫门和两旁建筑物的开阖伸缩、起伏跌宕以烘托局势,形成一个又一个的“高潮”,使主体建筑更显得气魄雄伟、庄严。这些手法最后归结为一个目的,就是突出“皇权至上”这一主题。但客观上却体现了中国城市规划和皇宫建筑的空间组合的高度建筑艺术。这样的艺术为全世界所欣赏。</p><p>  明清两代的宫廷广场都为封建皇朝发挥了具体的统治作用。凡皇帝发布的重要文告,要由承天门上用彩凤形状的饰物衔下,由各部官员在下承接。西长安门内千步廊拐角处,每年霜降节举行“朝审”仪式,由吏部、刑部、都察院联合判决“重囚”的死刑。经过判决的死囚,押出西长安门赴刑场,因而西长安门在民间被称作“虎门”或“死门”。而东长安门内千步廊拐角处,则是礼部复查会试(科举考试最高一级)试卷的地方。举子经殿试以后的“黄榜”就是悬挂在承天门前。考中的进士从这里集结看榜后走出东长安门。因此,东长安门又称为“龙门或生门”。考中会试被称作“登龙门”即源于此。</p><p>  从千步廊举行这两种仪式看,分明是封建王朝统治手段,从此也可以看出,作为建筑的法式,是有鲜明的政治内容的。 </p><p></p>

昭明居士 发表于 2008-10-4 14:07:00

<p>景 山<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p><p><br/>&nbsp;&nbsp;&nbsp; 景山是明代永乐十五年以后出现的,俗称煤山,其实下边并没有煤。明代记载中已说它是土渣堆筑而成。1963年有关研究单位钻探证明,景山埋的全是瓦砾和渣土。这说明永乐朝建紫禁城拆除元大内时所堆积的建筑垃圾。一说上面盖上层的是开挖护城河的土,在上面又建筑亭阁,现在景山上的五亭是乾隆十六年后所建。其出处依据,在1930年我供职故宫文献馆时,与同仁得见《清乾隆京城全国》。当年与馆中同仁共同考证,为乾隆十四、十五年所绘制。图中高不见五亭。</p><p>  这个人工土山高达38.6米,面积22.5万平方米,恰在北京内城中心,明代称它为镇山。一则是由于它压在元旧宫的延春阁旧址上面,延春阁是元代大明宫的后殿,是象征元代王朝君权的建筑之一。明王朝统治者认为不仅拆掉元大内另建新宫,而且还要用山压住它的后殿。似乎这样一来元朝的“王气”就被镇下去了。另外在北宋汴梁亦有镇山。实际上从整体宫殿群空间组合的艺术看,则是宫廷之屏障。</p><p>  从建筑效果看,景山的建立,使北京中心增加了立体感。它像一座绿色的屏风,矗立在紫禁城后面,形成“后靠”,而使整个皇宫处在背风向阳的前方。同时也屏障住皇城背后喧嚣的闹市,使这一带形成异常清幽的环境。</p><p>  景山上下遍植松柏槐树,明代称槐为“国槐”。由于树木繁盛,加之景山南面临筒子河的水面面积,所以这一带的小气候比之城内其他地方为好。明代的景山顶上并无亭台(现在山顶上五座对称形式的亭台乃清代乾隆时所建),而是错落有致地把楼台殿阁分布于景山前后。朱栏玉砌掩映于林木之间:“山上树木葱郁,鹤鹿成群,呦呦之鸣与在阳之和互相响答”。主要建筑有寿皇殿(皇帝死后停放灵柩地),清代为收藏帝后影像和节日悬祭的殿宇、毓秀馆、育芳亭、永禧阁、永寿殿、观花殿、集茅亭(花圃)。可以说,景山是一座带有山林气息的宫廷御苑。 </p><p></p><p></p><p><br/>0</p><p>&nbsp;<br/>第三部分</p><p><br/>雁翅楼<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p><p><br/>&nbsp;&nbsp;&nbsp; 景山和紫禁城之间本来有一道内皇城隔开(北上门),在1953年前后拆除。但这道内皇城墙在景山两旁又向北加筑了一个凸字形,到景山前后再顺中轴线往北伸展,直达地安门,依然是一个T字形广场。这两列红墙中部开辟了东西皇华门(东皇华门现名黄化门,现尚存遗迹可寻)。这两座门迤南,沿红墙筑有两列楼房式建筑称作“雁翅楼”。门迤北还有两座对峙楼房(其中路西一座仍保存,现为人民银行)。这个地带在雁翅楼夹峙下,中轴线再向北部延伸,越过地安门直通鼓楼前这一段“后市”。最后越过钟鼓楼二楼之间的广场,消失在万家民舍之中。雁翅楼的作用是皇城后卫哨所。无论皇城前后,处处是森严的戒备和警卫,以保证皇帝居所的绝对安全。可是永乐朝在修建皇城时绝对不会料到,他们最后一代皇帝崇祯竟会在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时,跑到景山一老槐树下上吊自杀,结束了明代二百八十多年的统治。</p><p>  景山是这条中轴线上最后一个“高峰”,但并未挡住这条中轴线的气势,只有在穿过地安门后,才一变宫廷殿堂的豪华和庄严之气而回到“人间”。就在这“天上人间”交界处,仍然有一道森严的雁翅楼禁锢地带,这个不长的地带上却有五重门禁(景山后门、北中门、地安门、东、西黄化门),以保证皇帝居所的绝对安全。这些门名到清代已不保持明代之旧了。 </p><p></p><p></p><p></p><p>&nbsp;<br/>第三部分</p><p><br/>元故宫的拆毁<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p><p><br/>&nbsp;&nbsp;&nbsp; 元大都新城和皇宫是元世祖忽必烈从元至元三年(1266)起在金亡后中都营建的,至元九年(1272)新皇宫落成。</p><p>  至元十二年(1275)意大利商人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大都见到忽必烈,回国后写一本游记《马可波罗行记》,对当时的“汉八里”(即元大都)和一些地方作过具体描述。把元代皇宫的豪华壮丽描写得如同人间天上,《马可波罗行记》中有过不少描述:“……大殿宽广足容六千人聚食而有余,房顶之多,可谓奇观。此宫壮丽富瞻,世人布置之良,诚无逾于此者。顶上之瓦皆红黄绿兰及其他颜色,上涂以釉,光辉灿烂。白色犹如水晶,兰绿则如各种宝石,致使远处亦见此宫之光辉……”。宫顶至高,宫墙及房壁满涂金银,并绘龙、兽、鸟、骑士形象及其他数物于其上。屋顶之天花板亦涂金银及绘画外无他物”。他还提到另一处宫殿:“大汗为其将承袭帝位之子建一别宫,形式大小完全与皇帝无异。俾大汗死后内廷一切礼仪习惯可以延存。</p><p>  上面两段,根据后来的记载校对,他所记的乃是元大内的大明宫和太液池西部的隆福宫。此外,马可波罗还描绘了“绿山”——即琼华岛。说是“世界最美之树皆聚于此”。说忽必烈“命人以琉璃矿石满盖此山”。还提及山顶有一座大殿,即古代传说中的广寒宫(殿)。</p><p>  马可波罗是唯一最早记录元大都和皇宫的欧洲人。他的《马可波罗行记》是后来回到欧洲,经他口述由别人记录的。当时引起欧洲读者的强烈反响,教会却认为他是捏造,当他垂死时,神父让他忏悔,要他承认这本行记全是谎话。马可波罗含泪答道:“上帝知道!我所说的连我看到的一半还不到哩!”</p><p>  《马可波罗行记》是追记的,当中也不免有含混之处,只能说基本真实。中国记述元代皇宫的著述不多。元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是根据元《经籍·大典》所抄录,记载了元代中叶宫室制度。另有明初肖洵所写的《故宫遗录》。肖洵是明洪武朝的工部郎中,亲自到过元故宫。因此《故宫遗录》是关于元故宫最完整的著述。从他所述可看出元故宫的布置大体是以琼华岛为中心,东面是大内(大明宫),西部偏南是隆福宫(太子居住之地);西部偏北是兴圣宫。这三处建筑群座落在离琼华岛的同一半径的三面,形成三足鼎立之势。</p><p>  《故宫遗录》中所描述的元代宫殿确乎豪华壮丽,御苑似传说中的“蓬莱仙山”,宫殿像“天宫仙阙”,虽天上之清都、海上之蓬瀛,尤不足以喻其境也……”。</p><p>  在一些记载中说是在明建国初便把这样的宫殿拆毁了。流传的说法也如此。这种记载及说法的根据是《故宫遗录》中的两篇序言:一为吴伯节序,说肖洵“奉命随大臣至北平毁元旧都”;一为赵琦美序,说“洪武元年灭元,命大臣毁元氏宫殿”。如果仔细分析并参阅其他记载,便可以发现这些说法有不少地方值得怀疑。分析如下:</p><p>  1《故宫遗录》诚然是一篇关于元故宫比较完整的记录,从它的体例看很像一篇游记。本文中丝毫没有提及拆毁元故宫的事,没有著作年代,也没有自叙和题跋之类的附文。那两篇序是后来别人所写的。而且作者与肖洵都没有直接关系。</p><p>  2《故宫遗录》第一篇序的作者是吴伯节。是在洪武二十九年,从朋友高叔权处看到肖洵的原稿,只说“革命之初……奉命随大臣至北平毁元旧都”,并没有说毁故宫。第二篇赵序是明万历四十四年所作,和洪武元年已相隔237年,不但元大内早已无存,明皇宫也已完备了。他所说的“……毁元氏宫殿,卢陵工部郎肖洵实从事焉”只是200多年前的传说。</p><p>  3在明初的《实录》以及其他记载中也没有提到拆毁元故宫的文字。只有“大将军徐达命指挥华云龙经理元故都、新筑城垣,南北取径直长一千八百九十丈”的记载。拆毁宫殿是件大事,不会没有记录。例如元初建上都大安阁而拆毁开封熙春阁的事就有稽可查。徐达“经理元故都”并不是“毁城”而是“建城”。以(元,围城太广,乃减其东、西迤北之半,创包砖甓”,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把元旧大都的北城墙往南移了5里(即现在德胜门和安定门的地方)。当时连南城墙都没有更动。直到永乐十七年全面营建北京都城和皇宫时,才把南城墙(在现今长安街)南移至现在前三门一带。“永乐十七年拓北京南城计二千七百余丈”。 这样才出现了皇城前千步廊、使皇城大门——承天门(即天安门)座落在长安街正北,而把皇宫从元大内的位置南移。</p><p>  4《故宫遗录》中所说的琼华岛、兴圣宫和隆福宫,在整个洪武、建文朝(共35年)仍然存在。朱棣被封为燕王以后,就以隆福宫作燕王府。《祖训录》营缮门中特别申述:“凡诸王宫室,并依已定规格起造,不许犯分。燕府因元旧有,若子孙繁盛,小院宫室任从起造”。到建文元年,朱允炆指责朱棣所住的地方“越分”。朱棣上书辩解说,“谓臣府僭侈,过于各府,此皇考所赐,自臣之国以来二十余年,并不曾一毫增损,所以不同各王府者,盖《祖训录》营缮条云,明言燕因元旧,非臣敢僭越也”。也就是说,元隆福宫直到建文元年仍然完好,没有经过改建。至于琼华岛部分更有许多记载证明它没有拆毁。琼华岛上的广寒殿原是忽必烈居住的地方,于万历七年倒塌,当时的首辅张居正记:“皇城北苑有广寒殿,瓦甓已坏,榱桷犹存,相传以为肖后梳妆楼。成祖定鼎燕京,命勿毁,以垂鉴成。至万历七年五月,忽自倾圮,其上有金钱百二十文,盖镇物也。上以四文赐余,其文曰至元通宝。按至元乃元世祖纪年,则殿劫于元世祖,非辽时物矣”。由此可见万历七年(公元1579)以前,琼华岛上的重要建筑仍未毁掉,是在洪武元年以后的二百多年才倒坍。</p><p>  5洪武二年,朱元璋召集群臣,讨论建都地点问题。有人提议建在北平,理由是“元之宫室完备,就之可省民力”。说明当时元故宫仍然完备。朱元璋并没有拆毁它的意思,只是说改建起来并不省力。由此反证当时并未下令拆毁元故宫。</p><p>  在《故宫遗录》的结尾肖洵提到:……“我师奄至爱猷识理达腊仅以身免,二后,爱猷识理达腊妻、子及三宫妃嫔、扈卫诸军将师、从官,悉俘以还,元氏遂灭”。爱猷识理达腊是元顺帝的儿子,顺帝在漠北死后,他仅即位5天就被赶跑,连后妃、太子和文武官员都被俘虏。这是洪武二年(1369)的事。肖洵写《故宫遗录》当在此之后,那么至少在洪武二年以前,他并没有写拆毁元代宫殿的事。据有关资料元大内宫殿在洪武二年以后,宫殿还存在,只是荒芜了。如洪武五年(1372)有曾在北平做过官的宋讷,在他的《西隐文稿》中有过元故宫诗曰:“郁葱佳气散无踪,宫外行人认九重。一曲歌残羽衣舞,五更妆罢景阳宫”。这首诗说明在宫外还能辨认九重。回忆旧状可见元大内并未成为废墟。再有一个叫刘崧的,在北平做过按察使品级的官。时间是在洪武三年至洪武十三年之间。刘崧对元宫有诗曰:“宫楼粉暗女垣欹,禁苑尘飞辇路移”的话。这个景象是说宫殿上的彩画山径黑暗了,宫城上的女儿墙也歪斜了。这也说明在洪武元年并未拆毁。</p><p>  总之,元故宫的琼华岛、兴圣宫、隆福宫在洪武朝仍然保存了下来。隆福宫在朱棣称帝后被改建为西宫,剩下的只是一个元大内的问题。大明宫位于大都的中轴线上,是元代的正朝,在徐达攻占大都时并没有被破坏。根据上述原因,足证洪武元年拆毁元故宫的说法是不确切的。故宫大明宫等拆毁时间幅度大体可以假定为洪武六年到十四年之间。很有可能是在永乐四年修建明紫禁城时、元大内宫殿才被彻底拆毁的。 <br/></p>

昭明居士 发表于 2008-10-4 14:08:00

<p>明代北京皇宫的营建<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p><p><br/>&nbsp;&nbsp;&nbsp; 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明成祖朱棣靠武力夺取皇位后,虽在南京做了皇帝,但他一直念念不忘北京。在他即位之初就下令把北平改为北京,并在永乐四年就下令修建北京皇宫。为了建造这座宫殿,在当时集中了全国著名工匠。优秀哲匠服务者大约有十多万人,同时征调各地民工和卫军做壮工,就连在监狱里的犯人也押解出来供苦役。再有其他帮工总计在百万人以上。</p><p>  从建筑材料看,是以木骨架结构为建筑体系。从现有的资料看,木料都是由特产楠木的四川、贵州、广西、湖南、福建等省高山深谷中采伐来的。在原始森林中伐运木材不知夺去多少供役者的性命。在明代文献里曾有“入山一千,出山五百”的记载。</p><p>  明代在北京营建皇宫是和营建都城同时进行的。因为皇宫本身就是都城的象征。朱棣发动了一次武装夺取皇位的战争,尽管在南京登基坐殿,但是他在南京的地位并未稳固,他杀戮了一批反抗他的建文诸臣之后,还要稳定江南的秩序和巩固自己的政权。但他始终想在北京(当时为北平)建都。因此在永乐四年(1406)便下令建造北京宫殿。在永乐八年以后便匆忙地往来南京和北京之间。而在永乐七年(1409)命人在北京昌平以北寻找到一块“风水”最好的陵地,即今十三陵的天寿山。说明他早就决心在北京建都了。</p><p>  朱棣于永乐四年(1406)下诏开始营建北京皇宫,可以称为永乐开创时期。这个时期结合营建都城,将元故大都的南城墙南拓,并完城北京城墙的修建,确定整个皇宫的规模和座落。皇城的范围就在这一时期规划完成它的布局。因而又从其整个工程的政治背景和施工过程中的主体内容来看,可以分为具有不同特点的两个阶段。前一阶段自下诏时起,备料以及永乐五年便开始相接进行。其间还营建西宫(原燕王府),改建更换皇宫额名,以符合帝王宫殿体制。后一阶段是营建工作的全面铺开,工程量最大也最集中。</p><p>  有的文献记载,明代营建皇宫和都城是在永乐十五年,史书也是以此记载。而在《明史·本纪》中从永乐四年诏建北京宫殿时,就已经着手准备建筑材料进行营建。永乐十五年正式营建到十八年,上万间的宫殿城池,三年时间决不能建成。文献记载的永乐四年和永乐十五年两说,应以永乐四年为可信。十五年之说只能是指西宫而言。《明史·陈珪传》:永乐四年营建北京宫殿,经画有条理,甚见器重。《师逵传》:成祖即位,永乐四年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出采木。逵往湖湘,以十万人众入山关道路,占商贾军役得贸易以办,然颇严刻,民不堪,多从李法良为乱。《明史·古朴》传:成祖即位,营建北京,命采木江西。《宋礼传》:初帝将营北京,命取材川蜀。</p><p>  《永乐实录》明永乐四年闰七月,淇国公丘福清建北京宫殿,以备巡幸。遣工部尚书宋礼诣四川,吏部左侍郎师诣湖广、户部侍朗古朴诣江西,督军伐木……泰宁侯陈珪,北京刑部侍郎张思恭督军民匠作在京诸匠造备砖瓦。</p><p>  《永乐实录》永乐四年闰七月,命泰宁侯陈珪,北京刑部传侍郎张思恭,督军民匠造瓦人、月给米五升。《永乐实录》永乐四年闰七月命工部征天下诸色匠,在京诸木及河南、山东陕西都司、直隶各卫选军士,河南、山东,陕西等布政司、直隶、凤阳、淮安、扬州、泸州、安庆、徐州、海州选民丁,期明年五月俱赴北京听役。</p><p>  这是明初继营建凤阳、南京宫殿之后,又一次大规模地营建皇宫。当时出动了中央政府各部门的主要官员,动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囊括了南北各省的主要州县。只采木一项,便耗费了惊人的人力。照得楠杉大木,产在湖广川贵等处,差官采办,非四五年不得到京(见《两宫鼎建记》)。至于采石、转运、开窑烧砖、烧琉璃瓦、烧石灰也都是浩大的工程。如果连全面的规划设计、拆除旧建、创槽打基都计算在内,这个准备期间至少也需要四五年。按上述记载,民工、军工齐集北京是在永乐五年的五月。从这时开始,整个北京便开始成为一片工地。当时北京还是陪都,营建宫殿只是作为“行在”。其后朱棣三次到北京,最后一次便住了下来,亲自坐镇营建都城,开始大规模的施工。到紫禁城和北京城基本完工的时候,于永乐十八年宣布“……朕继承大统、恢复鸿业,惟怀永图,眷顾北京,实为都会……乃命礼部正名京师,不称行在。”</p><p>  燕王府是朱棣“发迹”的地方。当初他住燕王府时,表面装得很俭朴,一切“因元之旧”。他父亲朱元璋打发人来看他,他在夏天穿皮袄,而且生上火炉,建文帝朱允炆曾指责他居住元隆福宫“越分”。他辩解说,是他父亲的旨意。但朱棣一旦做了皇帝,这里连行宫都不够格局了。他要仿照南京的规制,首先在燕王府的地点建成一座皇宫:</p><p>  永乐十五年四月,西宫成。其制:中为奉天殿,殿之侧为左右二殿。奉天殿之南为奉天门,左右为东西角门。奉天门之南为午门,午门之前为承天门。奉天殿之北有后殿、凉殿、暖殿及仁寿、景福、仁和、万春、永寿、长春等宫,凡为屋千六百三十余楹。</p><p>  以西宫和南京及凤阳的宫殿比较一下,不仅规制相同,而且正朝宫殿的名称也完全一样,后宫也是六宫。可以说,它是后来兴建北京紫禁城的一个雏形。</p><p>  旧燕王府是“开朝门于前”的。它的正门就是隆福宫门。门前还有一座大慈恩寺(即后来的双塔寺庆寿寺,其中双塔的位置就是现在西长安街马路正中,1950年扩建西长安街时拆除)。根据寺的位置可以知道,燕王府门在西皇城根南端迤东,沿灵境胡同到府右街之间的地带。根据燕王府的位置,可以确定西宫承天门就在这里。</p><p>  大慈恩寺是辽金著名的寺院。元代营建大都时,由于南城墙正好穿过双塔位置,忽必烈命令使南城墙部分南移,避开双塔而在这一带形成弧形。这座庙到明代仍然保留了下来。明代建皇城时从北、东两面绕开这座寺院,形成皇城西南独缺一角。实质上是西宫承天门已经建成,这一段宫墙已无法和长安街取直的缘故。</p><p>  从时间计算,从永乐四年到十五年西宫建成共用十年左右,而永乐十五年到十八年营建紫禁城和北京城却只用三年。从工程量算,显然后者要大得多,但后一段的备料工作和规划工作却是前一段打下了基础。采办木材从采伐到运输需四、五年,那么后三年中的木料显然是前十年所准备下的。直到万历朝,神木厂所藏大木皆永乐中肇造宫殿之遗物也。可见当初准备木材之多。</p><p>  从永乐十五到十八年是一段重要施工时期。是一次大破大立。不仅拆除了元大明宫,而且把北京南城墙南移到现在前三门一线。紫禁城、皇城及整个北京城的范围和布局就是从那时确定下来的。 </p><p></p><p></p><p><br/>&nbsp; </p><p>&nbsp;<br/>第三部分</p><p><br/>元、明两代紫禁城<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p><p><br/>&nbsp;&nbsp;&nbsp; 元、明两代紫禁城</p><p>  位置之比较据明孙承泽《春明梦余录》载:永乐十五年改建皇城,东去一里许,悉如金陵之制而宏敞过之。《太平广记》所载大致相同,说是改建皇城于东,去旧宫一里许……”。“旧宫”究竟指哪里?没有明确。到清《宸垣识略》中则说,明初燕邸即元隆福、兴圣诸宫遗址,在太液池西。元旧内在太液池东。其后永乐改建都城,则燕邸并元旧内并为西苑,而宫城则徙之而东。</p><p>  关于北京历史的一些记载,包括清代官修书《日下旧闻考》等书,很多地方展转引用。多年来曾造成一些错觉,认为明紫禁城和元大内并不在同一地点。由于这个原因引起一些人怀疑元代中轴线和明代中轴线不在同一线上。按以上记载推算,元、明两代皇宫东西相差一里许,那么元代中轴线势必偏西。这就产生了另外一个疑问,元大都在规划时何以使中轴线偏西,这就产生了另外一个疑问,元大都在规划时何以使中轴线偏到太液池之西?</p><p>  历史资料固然是重要根据,但更可靠的乃是地下的考古。解放后在维修故宫的工程中多次从地下发掘出元代建筑砖瓦等建筑材料。1964年中科院考古所曾进行过钻探,在文华殿和武英殿取出的土方证明,在文华武英两殿的东西平行线上,应是元代皇宫的金水河。又从景山和地安门桥等地所得资料证明,元大内的中轴线就是明紫禁城的中轴线。1962年考古所在东直门角楼下发掘出元代河渠石桥,又在拆除西直门城楼时,发现埋藏着元和义门残基。这些地下资料证明,元大都的东西城墙和明、清两代的东西城墙都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更是中轴线没有移动的一个佐证。</p><p>  由此可以发现,《春明梦余录》等书记载的“东去一里许”,指的是东去“西宫”一里许。永乐十五年时西宫建成后,朱棣就住在这里,而后皇宫东移一里许,正是紫禁城的地点。至于《太平广记》等书所说,登基后,即故宫建奉天三殿,以备巡幸受朝。至十五年改建皇城于东,去旧宫一里许……。说得很明显,所谓“旧宫”就是旧燕王府所改建的行在。后建的紫禁城往东移了一里多地,这样地点就吻合了。</p><p>  永乐十五年以后开始营建北京,把南城城墙往南移了将近二里,即从长安街一带移到今前三门一带。</p><p>  南城墙的改筑和营建紫禁城有关。明紫禁城比元大内的大明宫位置往南移,把皇城的正门承天门设置在元丽正门附近。明午门约在元故宫棂星门之北。文华武英两殿的东西一线是元金水河道。现在的太和殿大体座落在元崇文门的位置上。往北依次是元大明门、大明殿、寝室、后莲香阁、宝云殿,经延春门北至延春阁——即现在景山下的地点。所以明代紫禁城比元代的大明宫南移了一里多地。但东西两侧并没有改变。元代的东华、西华两门和今天的两门处在同一侧的垂直线上。但元代两门位置偏北,略与太液池中的团城相值。尽管明代紫禁城的位置较元大内往南移,但作为中轴线并未变化,仍然处在北京正中,而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p><p>  唐宋两代的都城长安和洛阳皇宫的位置都是居中而偏北。皇宫之前也都有一条宽广平直的大道。如唐代长安城从宫城承天门到朱雀门的御街以至直通明德门的大道。宋汴梁城州桥南北的大道也是如此。按《东京梦华录》卷二“御街条”记:“汴梁从宫城宣德门经过内城南面之朱雀门直达外城南面的南薰门,这条中心大道长约二百步。金中都建都是吸收了汴梁的规制,中心大道也很突出。到元大都又有所发展。丽正门内千步廓可七百步,建棂星门……门内二十步有河,上建白石桥三座,名周桥……及桥二百步为崇天门”。由此看来宫门前这条大道要九百二十步。按一步为五尺,元制一尺合0308米,则皇宫前这条大道将近三里地长。而皇宫后面的厚载门往北直通中心台也是一条大道,和皇宫前这条大道相对延伸,已呈现出城市的中轴线的面貌。不过往北经中心阁前略折而偏西(今旧鼓楼大街),所以这部分并不是通直。</p><p>  到了明代营建北京城和皇宫,使这条城市中轴线又发展了一步而趋于完备。南城墙往南移不仅使这条驰道更加延伸,并使它穿过正阳门,成为笔直的前门大街。北部则把鼓楼和钟楼移到中轴部位。由于北城墙已缩回五里,这条大道便名副其实地成为纵贯全城的一条中轴。这条大道穿过整个皇宫中心,因此明清两代最豪华雄伟的建筑全都处在中轴线上。从正阳门箭楼起,经大明门、千步廊、承天门、端门、午门、奉天门、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乾清门、乾清宫、坤宁宫(交泰殿为明中叶所建)、琼苑门、玄武门、北上门、景山门、寿皇殿、北中门、北安门直达鼓楼、钟楼全长八公里。南北笔直,一气贯通。今天从城内制高点的景山高处眺望,仍然可以体会到这条城市主干的鲜明特色。层层门禁的巍耸开阖,锁不住这条大道的奔放气势;九重宫殿的嵯峨起伏,反而映衬出这条中轴线的雄伟格局。建筑物的对称和夹峙,使它形象非常鲜明,穿过景山一直向北伸展,钟鼓二楼形成两座屏障座落在这条大道的北端,使它消失在万家民舍之中。既煞住这条大道的气势,又使人产生无穷尽之感。</p><p>  这条中轴线气魄之大,为历史上各都城所罕见。在世界各大都市中也独具一格。解放后仍然保存下来。天安门前的千步廊及两旁地带,经过几次改建成为四十公顷广阔的天安门,扩建后的长安街中段宽至一百公尺,是北京最宽的一条纬线。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不仅没有冲淡了这条中轴线,反而更增加了它的雄伟和辽阔。这是城市建设中古为今用的杰出成就。是充分掌握借鉴古建和城建规律的结果。使中轴线和跨在上面及夹峙两旁的雄伟建筑起了相辅相成、互相掩映的作用。建筑物的前后呼应,左右衬托增加了中轴线的气势;中轴线的平直宽阔、连贯鲜明又突出了主要建筑的宏伟,成为北京城市的独特风格。 </p><p></p><p></p><p></p><p><br/>&nbsp;<br/>第四部分</p><p><br/>明代北京皇宫的规划和布局</p><p></p><p><br/>&nbsp;&nbsp;&nbsp; 明代北京皇宫的</p><p>  规划和布局清《宫殿门楼规制》中记:明宫殿规制配置务取均齐,紫禁城内三殿两宫及各宫殿如此,即东苑、西苑各宫殿亦无不如此。所以雄伟奇丽似逊于元,然整齐严肃又非元所能及,今以元宫殿遗制衡之亦有影响可寻。</p><p>  明代皇宫布局的特色确实整齐严肃,左右对称,前后呼应,起伏重叠,格局严谨。总的来说是为了突出一个主题——君权至上高度集中。其森严、豪华、高贵、整齐都是为表达这个主题服务的。</p><p>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周汉唐宋的宫廷也都表现“君之门兮九重”的森严,以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种至高无上的气魄。我国从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就是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有过分裂和割据,但总的趋向是集中统一。到封建社会后期的明代中央集团的情况更为突出。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以后,于洪武十三年“诏罢中书丞相,而立五府九卿分理庶政。殿阁之臣唯备制草,故载诸训,有曰建言设立丞相者,本人凌迟,全家处死。”从表面上看朱元璋决定这一严厉措施是由于当时爆发了胡惟庸、李善长的“谋逆”所引起,实际上不只是针对胡、李少数人的问题。当时他杀掉一大批人,株连数以万计。过了几年他的一个大臣向他为李善长喊冤,他也并不加罪。看来他是从南宋、元代的权奸弄权营私舞弊吸取了历史教训,严厉禁止他的臣下结党而发。帝以历代丞相多擅权,遂罢中书省,分其职于六部。他不仅撤掉丞相这一职位,而且在各省也取消了行政首脑而以监察御史巡抚各地。同时增加了六部即吏、户、工、礼、兵、刑的行政职权。而把独裁权力控制在皇帝手中,形成绝对的君主专制。这种思想和政治体制同样反映在皇宫布局中,成为明代宫殿建筑的主题。</p><p>  北京皇宫的营建是以南京宫殿为蓝图的,记载中说“宏敞过之”。以今天南京残存的宫殿旧址考核,再参照记载,不仅宫殿布局相似,连名称也基本相同。北京的皇宫确实比南京要宏伟,但是南京宫殿并不是一次建成的。朱元璋攻下集庆(即南京)称吴王时,命刘基(伯温)等人主持修建吴王宫,转年朱元璋就在这里登基做了明朝的第一个皇帝。洪武二年又准备在他的故乡凤阳建都,开始营建中都皇宫。到洪武八年把凤阳的工程停下来,重新改建南京皇宫。这个过程是:</p><p>  一、吴元年(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建国号为吴,称吴元年。刘基等人主持,填平燕子湖筑新宫,费时九个月,转年朱元璋即位,国号明,称洪武元年(1368),迁入新宫。</p><p>  二、洪武二年到八年(1369-1375)营建凤阳皇宫共六年,功将完成,诏罢中都役作,不但放弃了在凤阳建都,而且皇宫工程也“以劳费罢之”</p><p>  三、洪武九年至十一年(1376-1378)改建南京宫殿,南京改称京师。罢北京(汴梁),仍称开封。</p><p>  明初营建皇宫是和建都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不论建都地如何改变,但皇宫的规制一直承袭,并不断地有所修改和增益。从吴元年(1367)刘基等人设计吴王宫时就已确定了规划,如吴元年作新内,正殿曰奉天殿、前为奉天门、殿之后曰华盖殿、华盖殿之后为谨身殿,皆翼以廊庑。奉天殿之左右各建楼,左曰文楼,右曰武楼,谨身殿之后为宫。前曰乾清宫,后曰坤宁宫,六宫以次序列。周以皇城,城之门,南曰午门,东曰东华,西曰西华,北曰玄武。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就确定了三殿两宫的规模。到停止中都凤阳工程,于洪武十年再次重建南京宫殿时,制度如旧,规模益宏。这次改建把午门增加了两翼突出的“两观”。奉天门和奉天殿左右各增加了两旁的门及左右顺门。此外还增加了文华、武英两殿,尤其重要的是把社稷坛和太庙放在皇宫午门的左右两侧。这和今天的北京故宫相比较确时相近多了。</p><p>  明代二百多年间北京皇宫的陆续增益,远远超过了南京的宫殿。至于南京宫殿在明正统十四年(1499)一次大火以及明末清初兵燹,已经残破不堪。清初著名戏曲《桃花扇》最后一折“哀江南”中,南京宫殿已被描写成一片废墟了。</p><p>  凤阳宫殿是最豪华、最耗费的工程,平地起造,耗时六年,动用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现存的残址可以发现尽管整个皇宫占地不如北京大,但午门和三殿却非常豪华雄壮。宫殿的须弥座上雕满各种图案,大殿柱础不仅有蟠龙浮雕,而且达二点七米见方。显然比北京太和殿的柱础还要大。现在尚未经进一步发掘和钻探考证,但从《中都制》和《凤阳新书》所载,凤阳宫殿和洪武十年第二次营建南京宫殿的规制是基本相同的。</p><p>  北京宫殿的营建在明初已是第四次,它以南京宫殿为蓝图,但确切地说,是以前三次营建经验的总结。除了比南京宫殿宏敞之外,还有如下几项增益:</p><p>  一、将金水河移到承天门外,而在奉天门外增加一道内金水河。河身用巨石砌成并加玉石雕栏。</p><p>  二、把五府六部放置在千步廊外东西两侧。</p><p>  三、皇城和紫禁城之间增加一道内皇城,北、东、西三面各设三门。</p><p>  四、明中叶以后在乾清、坤宁两宫之间增建一座交泰殿。</p><p>  五、文华殿南靠紫禁城南墙建文渊阁。</p><p>  六、武英殿后有浴德堂为土耳其式浴室。</p><p>  七、增建奉先殿、柔仪殿、春和殿等。</p><p>  八、除新建各殿殿门外,还增辟社街门,(社稷南左门)、庙街门(太庙右门)、庙左门、社右门等。</p><p>  从这些增益看,如双重金水河及双重皇城城墙,都是增强防御性的措施。五府六部设于前朝,是政府机构和体制更加集中的表现。北京宫殿的建筑虽说是制度皆如旧,实际是前三次营建皇宫不断增益之总和并有所发掘。因此规划性更强,布局也更完整。</p><p>  中国封建社会的都城和皇宫设计都以《周礼考工记》作为根据。按古国都如井田法,画为九区。面朝背市、左祖右社, 中一区君(皇帝)之宫室,宫室前一区为外朝,朝会藏库之属,皆在焉。后一区为市……。(《天府广记》“后市条”)元大都也是如此。坛庙分设在崇仁、和义(即东直、西直)两门几里迤南,也是皇宫的一左一右。</p><p>  明代初年的左祖右社“也距皇家稍远。而且是社、稷分祀。其坛在宫城西南者曰太社稷,明初建太社在东,太稷在西,坛皆北向。……洪武十年改坛午门右,社稷共一坛。至于宗庙,明初作四亲庙于宫城东南,各为一庙。……(洪武)十年,改建太庙为同堂异室之制。”在洪武十年第二次营建皇宫时,才做了这两次重大改变,把社(土)、稷(谷)合一。又太庙改为“同堂异室……”。即把各代祖宗牌位放在大殿而间隔开。同时把太庙和社稷坛紧靠午门左右,和皇宫构成一体。</p><p>  所谓:“朝”是指朝廷,即政府机构。朱元璋撤消了丞相和中书省,北京皇宫就按文东武西的方位把六部:吏、户、兵、刑、礼、工、鸿胪寺、宗人府、钦天监和太医院放在承天门前以东,把五府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府和锦衣卫、太常寺、通政司等衙门放在西部,形成明代中央政府的一套“国家机构”。</p><p>  皇宫的后门是北安门,从北安门到鼓楼前元代即已形成繁华的商业区。这里是靠近后海的重要码头。各种船只从通州经通惠河(经过南河沿、北河沿、步粮桥)直接通船到积水潭。历史上曾有过“舳舻蔽水”的记载。东南之粟岁漕数百万石,由海而至者道通惠河以达。东南贡赋凡百上供之物,岁亿万计,绝江河而至,道通惠河以达。商货懋迁与民夫日用之所需不可悉数。因此在这一带形成一片繁盛的市场。</p><p>  明代这种皇宫营建布局比起前代来,虽然总的原则依旧,但是更集中统一了。坛庙朝市和皇宫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紫禁城里的三殿两宫东西六宫构成一套完整的建筑体系。这种布局的主题体现一种思想,即君权、族权、神权、夫权集中统一于皇帝一身,成为最高的代表。 </p><p></p>

昭明居士 发表于 2008-10-4 14:08:00

<p>备料和施工——采木<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p><p><br/>&nbsp;&nbsp;&nbsp; 一、采木</p><p>  中国古建筑的特色是木结构,营建宫殿的首要措施便是采木。永乐四年朱棣下令建筑北京宫殿后,立即派遣政府各部官员,以监督采运木材身份,分赴盛产木材各省抓采运事务。从备料的阵容来看,可以说是全国性的动员。</p><p>  工部尚书宋礼——四川、</p><p>  刑部右侍郎金纯、吏部侍郎师逵——湖广、</p><p>  户部右侍郎古朴——江西、</p><p>  右付都御史刘观——浙江、</p><p>  右签都御史仲成——山西、</p><p>  江西参议柴车——福建。</p><p>  这些官员是中央六部及都察院一级的首要成员,到了地方上则要凌驾于布政和按察二司(地方行政,司法负责官员)甚至巡抚之上。而且这种采木督官本身就是“钦差大臣”,有权驱使所至省份的民力。《民史·宋礼传》有一段记载:</p><p>  “会北京营建,命取材川蜀。既至,赐有司率更民,历溪谷险绝之地,凡材之美者悉伐取之。由是、楠、杉、松之属出三峡,道江汉涉淮泗,以输于北者先后相属。”</p><p>  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三个问题:</p><p>  1所谓“更民”,即更戌之民,也就是摊派出差的民夫,这种民夫是强征的,不给报酬。</p><p>  2所谓“美材”,就是合乎标准的大木材(等级和尺寸见后)。“悉伐取之”也就是滥伐。</p><p>  3运输非常艰苦,好的木材都生在“险绝之地”,不消说要劈荆斩棘,先开出路来,而后运到水源河道流放,顺长江转运到淮河,再顺运河或者出海运到塘沽,转运到北京。</p><p>  被强征的穷苦百姓人数没有具体记载。但从其他文字却可以证明。《明史·师逵传》中说:永乐四年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出采木,逵往湖湘,以十万众入山关道路……”。仅一个地区中修道路的人役达十万之多。那么全国伐木的民夫当不下几十万人。这些民夫冒着虫、兽、瘴、疫的侵袭,自带干粮辗转在丛林荆棘,劳动艰苦自不待说,而且还要遭受监工责打。永乐六年工部侍郎夏原专督运木材,“诏以锦衣官校从治怠事者”。明代锦衣卫是最高的执刑机构,其职务本来是逮捕和刑讯官僚的,以残酷著称,用这样的鹰犬对付百姓,其暴虐可想而知。</p><p>  在采木过程中有两个地区因故暂停了。一次是永乐五年,由于山西旱灾暂停采木,另一次是永乐七年,湖南发生李法良率领的伐木工人暴动。“吏部右侍郎师逵采木湖广严急,激李法良之叛。”(《国榷》)。《明史》中也记载:师逵……颇严峻,民不堪,多从李法良为乱”。廖廖数语证实确是由于残暴奴役百姓所激起。关于采木工程之艰苦,有人写过一篇名叫《皇木》的文章,描绘在采木地区山川险恶情况。描绘了行途困苦之状,描绘了在高山峻谷中出现毒蛇猛兽的情况,描绘了从山涧中运木艰辛状况,描绘采木工人饥饿流离的情况,描绘官府官吏压迫人民进山伐木情况,描绘劳动人民感染山岚嶂气疾病情况,描绘使用天车越涧和利用巨浸飘流运输危险情况。这样的艰辛劳动在当日都是无偿的。而在验收木材时如认为不合格的,作为劳动者拖欠国税,逼得采木者卖子女偿还,更有甚者父债子还。所以在文中还记述了卖妻卖子的情况。那些合格的木料要运到北京,在转运水陆途中劳动者饿死的落水丧生的又不知其数,文中还有转运途中死亡情况。在明末万历年间,有一个叫吕坤的大官,曾上书朱翊钧关于采木条中说,丈八之围非百年之物,深山穷谷蛇虎杂居、毒雾常多人烟绝少、寒暑饥渴……死者无论矣。乃一木初卧千人难移。倘遇艰阻必成伤损。蜀人语曰入山一千,出山五百,哀可知也……”。</p><p>  供役劳动者由于经受不住这样残酷的折磨,铤而走险愤起反抗是必然的趋势。关于李法良率伐木工人暴动的记载不多,但从当时其他记载看,这次暴动的影响是相当大的。</p><p>  李法良暴动是在永乐七年(1409),当时正值朱棣北征瓦剌,由皇太子朱高炽在南京监国。南京一批朝臣感到惊慌,于是弹劾师逵“激李法良之变”。朱高炽认为是他父亲所特派的大臣,并没有追究,只好下令停止采木,而且连运输也停了。同年还“罢四川采木军民各还家。”去四川监督采木的宋礼也回到京师。看来,永乐七年在湖湘、四川暂停采木,重要原因是在政治方面。朱棣转年即回南京坐镇,可以断定,湖南李法良的伐木工人暴动不无影响。</p><p>  这些地区的采木虽然暂停,但备料、运输工程并未停止。永乐九年(1411)濬通惠河(北京至通州一段),除漕运外也是为了运输木材的一项重要措施。照得大木运京,非四、五年不可,从山区放排顺长江编筏而下,经淮河转到运河。有的出海经海运到塘沽,难免遇到风险而漂没。有的递直通过运河而至通州,也难免遭到淤沙而搁浅。仅从通州到北京这一段通惠河道中,到嘉靖朝尚湮没150多根大型楠木在两岸沙苇中。</p><p>  在永乐十四年(1416),朱棣最后一次回南京,他授意召集一次会议,群臣议奏道:北京至上龙兴之地……比年车驾巡狩,四海会同,人心协和,漕运日广,高贾辐辏,财货充盈。良材巨木,已集京师……。伏乞上顺天心,下从民望,早敕有司兴工营建……”。说明建筑材料已经备齐。当时所采木料都集中在北京东郊“神木厂”。其后历朝所采的木材都在那里堆放。这木厂为皇朝建筑服务,故又称皇木厂,是储存木料的地方。有文献载在万历十五年清查存木尚有七千多根。当日曾做了估价,巨材每根值四、五千金。其次的每根一、二千金。所存木料总值一千四百多万两。从川贵地区运费尚不计算在内。这些木料却在风雨中弃置(《宝颜堂秘笈》)。据说到清末仍有一棵巨木横卧。有人骑马经过时,对面看不到人,这棵神木由于不便剖开(可能有空心)使用,而被作为陈列品存放了。不难想像在当时的运输条件下从川、广一带深山运到北京,该付出多么艰巨的劳动。</p><p>  永乐、正统时期,无论采木或烧砖都是由政府派遣官员营办。例如《明会典》记,正德九年重建乾清、坤宁二宫,起用军校力士十万。差工部侍郎一员、郎中等官四员。奉敕,会同各该镇巡官、督属采木、烧砖。嘉靖时期表面上也是官办,但实际上已开始是官督商办。如上表所注鹰架木、桧木、平条槀木等条都有木商运京时,在通惠河设税卡管河抽分郎中,所管的“抽分”机构抽税,围圆在一尺(三寸半左右直径)以上就要上税。这样一来,皇家营建出现了资本主义商业经营的因素。也说明,明中叶以后木材需量之大之急,单靠官家伐运已不敷用。</p><p>  照得楠杉大木,产在川贵湖广等处,差官采办,非四五年不得到京,工兴在即用木切急其南京等处或有大木,咨行火急查报。现湾厂、神木厂者,敕内官监提督会同部官将现在木植计算数目,先尽乾清宫、坤宁宫,次配殿、宫门均匀搭配,务俾呈用,其斗、梢、装修等项,只以顽头标皮并截下半段等木凑用,不许混开于大木之内以图侵冒。然各厂大木不多,一时取用殆尽,后一不继,何以区处?查照先年土农进木加级事例,通行川贵湖广等处抚按,谕令如宣慰等农,采木恭进,照例加级赏赉。其土夷巨商力能采买者,彼处抚按即以本部科银及赃罚等银,从厚给值……。(《两宫鼎建记》)</p><p>  由于营建需用,只好动员“土夷”、“巨商”,开始限于就地采买。后来则渐渐运京后抽税购买。这比直接征用民夫,避免了酿成伐运工人反抗和暴动,但又产生了另外的弊端,商人和官僚、太监勾结,以进奉皇木为名,大批夹带木材运至北京一带销售。一时贿赂公行,侵吞假冒充斥。例如:两宫初兴,钻刺请记。蚁聚蜂屯……徽州府木商王天俊等千人,广挟金钱,依托势要,钻木劄付买木十六万根,勿论夹带私木不知几千万根,即此十六万根木逃税三万二千余根,亏国库五、六万两……。夫俊等极力钻术内倚东厂,外倚政府……。”</p><p>  这些木商由于宦官和贪官污吏的支持,甚至敢冒“奉旨”名义,骚扰州县,派伕拽筏冲撞民船。官府则变本加厉地横征暴敛,仍然造成了全国性灾害。</p><p>  嘉靖初,礼部给事中(负责纠察的官员)张翀中上书说法,“……两宫营建,采运艰辛,或一木而役夫万千,或一椽而废财十百。死亡枕藉之状,呻吟号叹之声,陛下不得而见闻……。连封建统治阶级内部都这样描述,则实际情况要严重得多了。</p><p>  注:关于木材等级,按长短及围长决定,围长一尺以上为六等,二尺以上为五等,由此类推,即四尺以上为头等,五尺以上为神木。 </p><p></p><p></p><p></p><p><br/>&nbsp;<br/>第四部分</p><p><br/>备料和施工——采石与运输<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p><p><br/>&nbsp;&nbsp;&nbsp; 二、采石与运输</p><p>  我们参观故宫时可以看到宫殿建筑除木结构以及门窗、装饰外,用石料的比重相当大,除基础的条石、须弥座、柱础外,台阶、石栏甬路等,其中最大的是保和殿后的一块云龙阶石,长165米、宽3米、厚17米,是用一块汉白玉雕成,重达200多吨。</p><p>  明代营建北京宫殿所需石料有汉白玉石、青石、花岗石、花斑石(注)。其中主要品种为汉白玉石,色调浑白,质地均匀,很少裂纹。而且体积较大,是石雕的好材料。产地为北京房山县的大石窝和涿州的马鞍山。由于采集量大,明朝政府在这里驻有工部及御史衙门官员,专门监督采运。</p><p>  开采石料是艰巨的劳动。选择好开采地点以后,先要剥离表土,再挖出砾石、砂层,要清除几层至十几层的乱石。一般良材都埋藏较深,开采后从地下翻出。“……大石料大者,折方八九十丈,次者亦不下四五十丈,翻交出塘上车,非万人不可——兵部将大石窝除现在一千八百名外,再添六千二百名。马鞍山现在七百名外,再添三百名应用。但冬至后班军回卫营军住操,此时天寒地冻正宜趁时发运……一方行管山主事多方雇夫;一面咨该部从长议处,务令军心趋,常川服役”。</p><p>  特大石料——类似云龙阶石那样,翻塘上车需要一万个军工。工程之大可见一斑。不仅要把石料就地加工成粗料,而且要把石料剥离地点到装车地点开凿成一个大斜坡,垫以滚木,用撬杠、人拽,一寸一寸地移动。这种特大石料的运载工具叫做“旱船”。由巨大的方木联结成木排,架在两排方木上面,其使用多在冬季,严寒季节在路面泼水结冰,用人力和畜力拉拽,由房山到北京一路直到现在水井较多,就是明清两代遗留下来的。《两宫鼎建记》载:“三殿中道阶级大石长三丈、阔一丈、厚五尺。派顺天府等八府民夫二万,造旱船拽运。派同知、州判、县佐贰督率之。每里掘一井以浇旱船、资渴饮。计二十八日到京,官民费计银十一万两有余”。按前面所记,如果再加上军工,则运这块巨石所动用的人力达两万六七千人。房山到北京的距离以150里计,运了近1个月,每天行程约5-6里,可见运输之难。</p><p>  至于一般中小石料靠畜力车辆运输。有16轮、8轮、4轮及2轮之分。建两宫大石,御史刘景晨亦有佥用五城人夫之议。公用主事郭知易议:造十六轮大车、用骡一千八百头拽运,计二十二日到京。这一千八百头骡子当不会只拉一辆十六轮大车,如以9套畜力拽运,估计为200辆。但以二十二日行程计,那么每天进度比人力拉运所差无几。</p><p>  由于运输频繁而且艰巨,官府还动员大批劳力修路,……照得大石窝子街中道等石,有一块重至十五六万斤者,有十余万斤者,开运一块费银千余。道路洼陷不平,损坏车石势所必至……令顺天抚按督责该地方司、道州、县官,多方设处。务期修垫如法,坚阔平坦,以便车行。如或虚应故事致损车石,除州县正官分别参处,巡捕官拏究外,仍责令该州县赔补原石……。顺天府(所属北京周围各州县)的百姓不但要出工修路,而且还要担负因事故而损坏车石的赔偿责任。这一带百姓为运石而支付的人力和财力可想而知。</p><p>  至于一般小型石料的运输,起初雇用在官4车户,即未门承包运输的车户。嘉靖初在官车户仅仅9家,即竭户破家置买车骡亦不敷用。后来实行官造车辆,募集殷实富户领车并提供骡马,按日按头给运费。车子按一百两纹银计值,每年扣除领车户二十两,五年后车子归车户。从这种计算来看,得利者是官府和殷实富户,官府所扣除的钱当然从每日每骡的工钱里计算,等于白白使用!而殷实富户五年后又可白白得到一辆车子。但艰苦的劳动却转嫁给富户的长工、佃户身上。受灾难的依然是劳动人民。</p><p>  注:《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四,本期陵寝用石最多,及正德、嘉靖两朝再建三殿两宫,其取石更繁。倘凿之他方即倾国家物力亦不能办。乃近京城数十里名三山大石窝者,专户白石,滢澈无瑕,俗称之白御石。顷年三殿灾后,曾见辇石入都,供柱础用者,俱高广数大……。</p><p>  注:花斑石产于徐州,凿成大型方砖形状,铺殿堂地面,经运河运京。 </p><p></p><p></p><p></p><p>&nbsp;<br/>第四部分</p><p><br/>备料和施工——砖和瓦<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p><p><br/>&nbsp;&nbsp;&nbsp; 三、砖和瓦</p><p>  明永乐间营建皇宫是和整个国都的建设同时进行的。皇宫用砖与各王府、皇陵、北京城墙以至修建长城所用的砖,主要来自南方各省。北京城墙已于1958年拆除,从已发现的旧砖戳记和《明史》等书的记载来看,这些砖主要来自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湖南各省,而主要省份为山东、河北和江苏。嘉靖十一年御史郭弘化在奏本中提到……“臣闻四川、湖广、贵州、江西、浙江、山西及真定诸府之采木者劳苦万状。应天、苏、松、常、镇五府方有造砖之役,民间耗费不赀,窑户逃亡过半……”。由此可知直到明代中叶,江苏主要府县仍然为供应皇宫营建而烧砖。</p><p>  明初营建凤阳和南京已知供砖的府县有:</p><p>  淮安府:安东、海州、赣榆。</p><p>  扬州府:江都、仪真、泰兴、高邮州、兴化、通州、海门、六合。</p><p>  镇江府:丹徒、丹阳、金坛。</p><p>  安庆府:怀安、桐城、潜山、太湖。</p><p>  宁国府:宣城。</p><p>  南昌府:南昌、新建、进贤、奉新、武宁。</p><p>  九江府:瑞昌。</p><p>  广信府:铅山、永丰。</p><p>  建昌府:南城。</p><p>  抚州府:临川。</p><p>  吉安府:庐陵、吉水、安福、万安、永宁。</p><p>  临江府:清江、新喻。</p><p>  袁州府:宜春。</p><p>  赣州府:赣县、会昌。</p><p>  衡州府:常宁。</p><p>  (以上引自《中都考》)</p><p>  营建北京时除应用南方诸窑外,还在山东临清和顺天府的昌平州、通州、涿州、房山等县开窑烧砖。由于砖窑散在南北各省,运输到北京就成了大问题。但明代把运砖和漕运结合起来,官府规定,凡属运粮船必须搭运三十块砖,否则不准放行和通过关卡。这种砖在尺寸、质量、重量等规格都有严格规定。每块重48斤。那么30块约合1440斤。这对每个运粮船是不大不小的负担。</p><p>  明中叶以后,山东临清所产的砖成为建筑皇宫的主要用材,称临清砖。清缪荃荪在《云自在堪笔记》中载:“考故明各宫殿九层基址、墙垣俱用临清砖”。这种砖坚实细密,用黄河、运河所冲激的细澄泥所烧制,适于磨砖对缝,而且不易剥蚀。另外,临清靠近运河,运输也比较方便。</p><p>  这种大型城砖只能用于皇宫、城墙、王府、庙宇,平民是绝对禁止使用的。砖上打有产地戳记。有的还有某某陵寝、庙宇专用字样。这种祭祀建筑的砖不能用于宫殿。有可能出自宫廷的忌讳——活人所用的东西必须与死人所用区别开来;也可能出自剋期修建陵寝、庙宇而使砖石之类建材得到运输和使用上的保证。</p><p>  铺地所用的方砖早期系从苏州烧制,称为苏州砖。这种砖质细致,不仅耐磨,而且不易断裂,适于雕刻。中南海新华门八字影壁雕砖,经过几百年的岁月仍然未受风化剥离。说明这种砖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有的宫殿铺地方砖至今油光黑亮,一经擦拭整洁如新。那是经过桐油浸泡加工制成的。这些建筑材料都可以证明当时苏州制砖的水平。</p><p>  《两宫鼎建记》载:“……查得苏州方砖在厂现贮者一万余个,似不敷用,合与予行彼处抚按、选廉干府佐员管理,务要坚莹透熟,广狭中度,其应用料值,夫匠工食,装运船价,并于赃罚料银等项处办。具文申部以资查考……”。如得到方砖间有色红泥粗不中旧式,该管理以侵渔重究。</p><p>  这里所说贮存方砖的“厂”就在北京鼓楼大街路东,方砖厂之名一直存在到今天。在方砖中还有一种大型呈暗红色的,是特意为皇陵烧制的“金砖”,约1米见方。我们今天在定陵地下宫殿所看到的就是这种。不仅体积大而且坚实异常,500余年仍然无损。这固然与长期密闭有关,但也说明当时造砖工艺的高度水平。明代历朝皇帝都在登基后就经营自己的坟墓。这位万历皇帝更为突出,他曾亲自审查这座陵寝的设计和施工,所以定陵工程特别讲究。</p><p>  除临清砖和苏州方砖外,明中叶后北京附近也逐渐大量生产方砖,南方各窑由于运输原因,无法适应浩大工程的需要。尤其是在劳动匠役无法忍受残酷苦役,窑户逃亡过半时,对皇宫营建产生了重大威胁。因而逐渐形成一种“买办收购”方式,即官督民办,由民间造窑烧砖,官府查验收购并征收税金。这样就造成了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生产。嘉靖朝以后不独制砖,即在采木方面也是如此。这是明中叶出现资本主义萌发的一个侧面。由于这个原因北京附近的砖窑便纷纷发展起来,产地为通州、昌平、涿州、房山良乡等地。以通州张家湾所产质量较好,数量也较多,张家湾是北运河和通惠河交叉之地,这一带泥土经河水冲激,无需再经淘制。尤其是在通惠河尚未淤浅时水运比较便利。由此形成砖窑发展的有利条件。</p><p>  由于砖瓦需要数量大、运费省,因而窑户获利多。一些经营的官员或工部官僚便投资开窑,或由他们接受贿赂做后台而分利。这些人经常是身兼官府和窑户两方,故偷税、漏税、贪污、中饱、假冒以至侵吞兼而有之。由此也产生了宦官和官僚之间的矛盾。</p><p>  明代征收窑税的机构是工部屯田司主事,差管通积局、广源局,各设抽分(收税)大吏1员、攒典1名(稽核检查)、巡军15名(税丁及税井)。每年这批税吏税丁的薪奉是130余石粮。但所收税银多则70-80两;少则50-60两。连这批收税人员的开支都无法维持。当工部官员准备查税时又遭到宦官反对。而后查明,从中作梗的宦官有一个叫王明,本身就是拥有30座砖窑的大窑户。工部官员为了对付这个宦官,想出一个主意,他们声称我们管不了宦官王明,但管得了窑户王明。于是在街头贴出告示:严谕巡军官、民人等,凡有买贩王明砖瓦者,以漏税论。官吏军余卖放者,许诸色人等讦告,即以漏出砖瓦充赏”。结果王明三十多座窑的砖瓦一块也无法售出,只好报税。其他权势人物也闻风报税,结果一季所收税银就超过了20万两白银。(《两宫鼎建记》)。从这段官僚和宦官的一场矛盾也能反映出现代宦官政治的黑暗,也说明当时营造制度达到何等腐败的地步。 </p><p></p><p></p><p></p><p><br/>&nbsp;<br/>第四部分</p><p><br/>备料和施工——琉璃瓦和其他琉璃制品&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p><p><br/>&nbsp;&nbsp;&nbsp; 四、琉璃瓦和其他琉璃制品</p><p>  北京城内有两处以窑作街道名称的地方,琉璃厂和黑窑厂。这两处地方就是由于烧制琉璃瓦和黑青砖琉璃制品而得名。明初的琉璃厂属近郊,海王村是从辽金时代形成的村落。烧制黄、绿诸色琉璃瓦的窑址就在海王村迤西,原北京师范大学旧址的水塔至今犹存。上面还镶嵌着“琉璃窑”三个字。就是当初的窑址。</p><p>  黑窑厂在陶然亭,窑址就在现在的窑台附近。清代仍然在这座窑烧制黑琉璃瓦。康熙朝工部郎中江藻就常驻在这里。陶然亭就是由他命名和题字的。在旧社会陶然亭的一些积水坑,就是明清两代烧瓦取土造成的窑坑遗迹。</p><p>  琉璃制品中琉璃瓦是大宗,有黄、绿、蓝、紫、黑各色。在建筑上有严格的等级规定:皇宫各宫殿、宫廷庙宇、坛庙、帝王庙、孔庙用黄色;亲王府第用绿色;郡王用灰瓦镶绿琉璃瓦簷。嘉靖朝以前由于文华殿是太子读书的地方,原用绿琉璃瓦,到嘉靖朝改为黄瓦。其他颜色则用于庙宇。如北海天王殿,东四隆福寺正殿都用黑色。</p><p>  除琉璃瓦外,脊兽、鸱尾、脊瓦以及九龙壁上镶嵌各色琉璃图像,其他琉璃装饰等,琉璃制品用于建筑成为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但这种琉璃砖瓦只限用于皇宫以及皇家敕建的庙宇,一般官僚以及平民是不准使用的,因此也可称为宫廷建筑艺术品。由于宫廷建筑的需要,陶制琉璃建筑器件,便被皇家所攫取和垄断,而生产这些琉璃制品的窑一律是官窑。</p><p>  北京的琉璃窑除征调工匠外,还调用了大批军工。旧例:“锦衣卫拨军一千名……内拨七百名赴琉璃窑,三百名赴黑窑使用”。按这只是烧窑的军工。由于砍柴和运输更需要大量人力,嘉靖朝曾一次拨官军八千名“赴海子(即南海子,现在约南苑大红门就是它的北门)。听该管内监先将不材稠密枯倒等树剥皮号记,照号砍伐。远近酌量,每军限三十斤至厂”。由此看来这两处琉璃窑,所动用的军工已达九千人。加上工匠役作,当不下万人。</p><p>  从产量看,据嘉靖时的营建琉璃砖瓦等项共烧一百七十万而缩,计两宫片瓦不少于用九十七万有奇,计剩七十余万。据记载:两窑用柴九千七百余万斤,约银一十四万六千余两(《两宫鼎建记》),仅用柴一项就耗费十几万两白银,那么全部生产费用可想而知。 </p><p></p><p></p><p></p><p><br/>&nbsp;<br/>第四部分</p><p><br/>营建北京宫殿的劳动力——工匠&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p><p><br/>&nbsp;&nbsp;&nbsp; 一、工匠<br/>  如前所述,永乐四年(1406)秋闰七月“诏建北京宫殿”,就征集全国工匠,“命工部征天下诸色匠作。在京诸卫及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等布政司、直隶、凤阳、淮安、扬州、庐州、安庆、徐州、海州选民丁,期明年五月俱赴京听役。率半年更代人月给米五升。其征发军之处一应差役及间办银课等项令停止。”与此同时“命泰宁侯陈珪、北京刑部侍郎张思恭督军民匠造备砖、瓦,造人月给米五斗。”(《天府广记》)<br/>  就范围讲这种征集是全国性的,就工种讲也是无所不包。瓦木工自不待说,凡“百工技艺”只要营建需要,随时都可向各地征调。例如钟楼的巨钟原为永乐初征集铸工用铁铸造。铸成后音响效果不佳,于是再调铜匠重新铸造铜钟。<br/>  从全国所征集的工匠都是技术工人,分“轮班”和“住坐”两种。同是雇佣工人,但有定期和长期之分。《大明会典》记载:“工匠则有轮班、住坐之分。轮班在隶工部,住坐在隶内府内官监”。<br/>  这种征集从明初洪武年营建凤阳、南京宫殿和都城时即已开始。朱元璋在《大诰三篇》中载:“工作人匠,将及九万,往者为创造之初,百工技尽在京城。人人上不得奉养父母,下不得欢妻抚子……近年以来,愈见工减甚多,无处役使匠人。”这种无限期征用全国工匠,已经形成苦役。在营建凤阳时,曾发生过工役暴动事件,为此朱元璋曾杀掉大批工匠(《明中都城考》)。到秦作工部侍郎时创立了“立定限期、编成班次,使轮流而相代之。”的轮换制。由于凤阳与南京两处营建经验,都已在营建北京宫殿伊始,就采取了轮班代替的方式。建中都时是“定三年为班”,但未实行,而后改为“量地远近为班次。率半年更代”。<br/>  到皇宫和京都营建完工之后,征集工匠仍然没有停止,这是因为明代历朝一直在不断重建、扩建,而且修建历朝皇陵。同时皇宫每个御用供应机构仍然需要大批工匠、内府工匠,多时达一二万多人。仅光禄寺的厨役多时达五六千人。其他如军器、石作、木作、铁作、铜作、织造、花匠、文玩以及各种器用造办应有尽有。据《明史·曾同亨传》记:“……内府工匠,隆庆初数至万五六千八百人,寻汰二千五百人,而中官滥增不已”。由此可见整个皇宫以至其中器物,乃是全国历代工匠劳动的结晶,并非一时一地的产物。 </p><p></p><p></p><p></p><p>&nbsp;<br/>第四部分</p><p><br/>营建北京宫殿的劳动力——军工<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p><p><br/>&nbsp;&nbsp;&nbsp; 二、军工</p><p>  这是一项巨大的劳动力。明代建国以后举凡营建都城、皇宫、皇陵、诸王府第以及开挖河道等,无不动用军工。北京营建国都伊始,最多时曾征调过七万军工投入各个工地。一般说来,军工所从事的多属壮工劳动,如搬运、烧砖、砍柴、土方等等。</p><p>  明代军工有如下几个主要来源:</p><p>  1京营或称营军,即首都驻防军,名“三大营”。一为“五军营”,包括步兵和骑兵,分中军、左右掖军、左右哨军;一为“三千营”,都是骑兵;一为“神机营”,拥有火枪、火炮。这三大营分驻北京近郊。在出征、出操之外,还作为军工从事营建。</p><p>  2卫军,系禁军,属羽林军。原为三千人,由于分为武骧、腾骧、左卫、右卫,称四卫军。卫军由太监担任最高统领,和宋制殿帅相似。但明代卫军也参加一部分营建工程。由于太监直接指挥,所以更腐败一些,“诡冒者众”。弘治间诡冒者万四千人。所谓“诡冒”就是四方逋逃冒充禁军。除流氓痞棍盗匪外也有以老充少,以弱充壮以及坐吃空额或挂名拿饷之类。这一类卫军,到明中叶后不是营建军工主力。由于工匠人数较多,于是虚报吃空额、假冒就成为主管太监、官员以及工头贪污的手段。照约夫匠众多,该官员役冒破,以五作十,并庸匠、杂、病、残疾人夫,希图塘塞。”(《两宫鼎建记》)。同时又在发工资时利用白银、黄钱的比例差价进行剥削(见前)。至于剋扣、拖欠就更不足为奇了。从圣旨看似乎是每人米五斗、钞三锭,但工匠所得绝不会实得。</p><p>  3班军,即各地驻防军。明代在全国南北各要地设三百多“卫”(如天津卫、威海卫等),设都司卫所。自永乐中调附近官军(轮)番上京师。后遂为故事。河南、山东、南、北直隶,俱京师咽喉;山、陕又中原形胜要地。各处官军轮流上操,本地无军可守,后盗入商洛,镇巡官欲赴救,无军可遣。山东、直隶武备单弱尤老,以故盗贼纵横,莫可禁御……。备操官军在京,止备工作之役。不若省行粮之费,以募工作。何忧贫之?这是嘉靖兵部尚书李承勋的奏本(载《明臣奏议》)。</p><p>  从这段记载可知,明中叶后班军主要被用作营建工役,以致地方无备可守。所以兵部官员拟请募工代替军工。但这一建议未获实行。到明末班军数量越来越少,班军由额十六万,后减至七万,至崇祯时止二万有奇,而且势家私占,大半被权势豪门调去营建私宅。</p><p>  4民夫。封建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除向农民收租外,还无偿征调农民出工、卫边。在明代征调民夫役作相当繁重。按《大明会典》工部夫役条载:“凡起取夫役,洪武元年定役法,每田一顷出丁夫一人,二年。置直隶应天府等十八府州及江西九江、饶州、南康三府均工夫图册,每岁农隙,其夫赴京供役,每岁率用三十日,遣归。田多丁少者以佃人充夫,其田主出米一石,资其费用。非佃人而计亩出夫者,其资费每田一亩出米二升五合”。</p><p>  虽说记载如此,但实际上有时按户出工。明初营建宫殿采运木材,由各省督抚有司就地征调民夫。北京营建宫殿及都城,主要是在北京附近地区如顺天八府、北直隶(河北)征调如“三殿拽运木石车骡,尽派顺天八府”。(《两宫鼎建记》)。</p><p>  据《永乐大典》中“顺天府志”载,北平在洪武二年初报户为14974户,人口为48973人。到洪武八年实户为80666户,人口为323451人。以上包括北京四郊香河、良乡、昌平、东安、宛平、大兴、永清、固安等县。这样大的地区才八万多户,三十二万多人,尚不足今天京郊一个县的户口。</p><p>  洪武二十二年十月,朱元璋曾下令“徙山西民于北平、山东、河南。”朱棣在决定迁都北京之后,决定以移民方式充实北京。</p><p>  永乐元年八月甲戌徙直隶,江苏、苏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富民实北京。“二年九月丁卯,徙山西民万户实北京”;“三年九月丁巳,徙山西万户实北京。(以上见《明史·成祖本纪》)</p><p>  又徙直隶、浙江民二万户于京师,充仓脚夫”,成祖覈太原、平阳、泽、潞、辽、沁、汾丁多田少无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实北京。(以见《明史·上食货志》)</p><p>  朱棣采取“移民实北京”的措施。从经济上看是提供劳动力和税收。从政治上看是把江南一些富户转移到北京,以便在北京就近监视。而且还可以减少江南地主阶级的反抗 。他登基后立即迁直隶江苏的富户,就是明显的象征。</p><p>  5囚犯。明初制定除立决死囚外,其他囚犯都要服劳役。《大明会典》载:“国初造作工役,以囚人罚充。役满,工部咨送刑部,都察院引赴御桥叩头发落,至今犹然。”</p><p>  明代初年刑律中有“工役终身”的罪名共四十二条,如“盗仓库钱粮;不立文案、冒解罪人、擅差职官、私铸铜钱、盗内府财物,甚至僧道不务祖风,师巫假降邪神,冲突仪仗并诉事不实之类也被定为罚役终身。至于短期服役或限期服役的刑法,名目就更为繁多了。</p><p>  朱元璋在晚年刑法非常严峻,借丞相胡惟庸“作乱”和“兰钰”造反,大肆杀戳,株连了一、二万人。有大批官员被判刑从事苦役。朱棣借“清君侧”起家,又杀戮大批反抗他的官僚,又有一批犯官被罚作苦役。</p><p>  嘉靖朝重新修订赎罪条例。在京囚徒则有做工、运囚粮、运灰、运砖、运水和炭五等。运灰最重,运炭最轻。在外则有力、稍有力人等,其有力视在京运囚粮,稍有力视在京做工年月为折赎。(《明史·刑法志》)</p><p>  役徒的数目各朝不等,明初达到数万人。《国朝列卿记·严震直传》载:旗平卫指挥李忠奏役徒死者当取户丁代,凡万余人。从这段记载看明初仅役徒死者就有四万余人。那么全数当远超此数。这位李忠奏请用户丁代未获批准。不过可以据此知道,囚犯施工当是很大的一个数目。有的囚犯是带镣劳动的。镣,连环共重三斤,以铁为之。犯徒罪当带镣工作(万历《大明会典》)。带刑具作工在洪武修中都时即有。在中都遗址中发现不少镣的刑具。</p><p>  明初营建繁重,所以“输作工役”用劳役赎罪者较多。到明朝末叶营建较少的情况下,则采取输粟、输马、纳银等方式,成为一种剥削、掠夺和聚敛财富的手段了。</p><p>  根据明代不完全的记载,永乐十八年三殿被焚,到正统年兴建时,仅军工即达九万。至于工匠如按户计,明初达二十二万多户。每户一人则至少二十二万多人。至于征调夫役、囚徒服刑役,数目就更多了。明中叶有不少官员为繁重的工役发出呼吁,以“百万之众”来形容北京宫殿的营建工程。如以前后人次计算,明朝历代所动员的军、民人役,再加上伐木、运输,当不止此数。 </p><p></p><p></p><p></p><p><br/>&nbsp;<br/>第四部分</p><p><br/>明代营建皇宫耗用了多少人力和财力&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p><p><br/>&nbsp;&nbsp;&nbsp; 明初修建宫殿所费的人力物力很难统计出来一个可靠的数字。在高度集权的明王朝对农民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下开采大量建筑材料是属于额外之赋。迫使农民放弃土地把劳力用在兴建皇宫工程上,同时封建官吏上下贪污,自然也是无法估计确切数字。再有整个明代是陆续营建、多次重建和改建,前后沿袭。比如正统时期所用木料还是永乐时期所积存的。而工匠、军役又经常更换。所以不易得出确切积累数字。但从一些零星记载以及部分工程中,可以看到人力之多,耗费之庞大。永乐十九年三殿建成后第一次遭到火灾,翰林侍讲(皇帝讲官)邹缉上书说:“陛下肇建北京焦劳圣虑二十年,工大费繁,调度甚广,冗官蚕食耗费国储工作之夫动以百万, 岁终供役,不得躬耕田亩……”。这里说的“动以百万”是包括整个北京和皇宫的工程所用人力。明初全国人口大约一亿左右。以全国壮劳力计算,此百万人大约占整个壮劳力一半左右,说是举国之力并不夸张。</p><p>  再看以下几条记载:</p><p>  明代重建次数最多的是三大殿,正统五年第二次重建时,动用“现役工匠”,操练官军七万人兴工。到嘉靖朝三殿又发生火灾。仅清理火焦现场就动用官军三万人。(见《宝颜堂秘笈》《明英宗实录》)</p><p>  正德朝:乾清宫役尤大,以太素殿初创朴检,改作雕峻,用银至二千万余两;役工匠三千人,岁支工食米万三千余石。</p><p>  嘉靖朝:营建最繁……斋宫、秘殿并时而兴,工场二三十处,役匠数万人,军称之(军工与民工数目相称)。岁费二三百万。</p><p>  又嘉靖二十六年,采办大木于川、湖、贵州、湖广,费至三百三十九万两。</p><p>  万历朝:三殿工兴,采楠、杉诸木于湖广、四川、贵州,费银九百三十余万两。”(以上俱见《明史·食货志》)</p><p>  由此可见,作为营建皇宫的工程,正统朝以后,动用人力最多时达七万人。费用最多时达九百余万两。嘉靖朝重新油饰了一下大高玄殿,叫作“见新”,一次花掉三十万两白银。</p><p>  值得注意的是,明代很多次工程是在全国各地灾荒下进行的。以正统五年为例,从当年开春起兴建,四、五月间即灾变接连不断。</p><p>  四月壬申朔山西岁荒、议赈救。</p><p>  乙酉保定蝗,遣捕之。</p><p>  庚寅开封、彰德、兖州俱蝗。</p><p>  丁酉平凉大雨雹伤人畜,田禾满。</p><p>  五月壬寅朔顺天、广平、河间、顺德蝗。</p><p>  壬子应天、凤阳、淮安蝗。</p><p>  庚申华亭、上海水灾。征布二万匹,每匹折粮二石</p><p>  (以上辑自《国榷·英宗正统五年》)</p><p>  从明中叶以后,由于政治上的腐败,全国各地灾荒接连不断,即使这样也还照样横征暴敛。号称盛明的嘉靖朝的税收情况,在嘉靖初年,监察御史张汉卿曾上书说:</p><p>  今天下一岁之供,不给一岁之用。加以水旱频仍、物力殚屈……而中官梁栋等奏营造珠宝,是欲括户部之银也。</p><p>  ……夫内库不足,取之计部;计部不足,取之郡邑小民;郡邑小民将安取哉?今东南洊饥,民至骨肉相食,而搜刮之令频行。</p><p>  搜刮二字,出自封建统治阶级之口,可见其严重程度。嘉靖时税收大约五百万两左右。据《明史·孙应奎传》载:自臣(即孙应奎——嘉靖时户部尚书)入都至今,计正税,加赋,余五百余万外,他所搜刮又四百余万。而所出自诸边年例(边防费)二百八十万外,新增二百四十五万有奇,修边、赈济诸役又八百余万……。这是嘉靖三十一年收支情况 ,参照其他记载来看,明代中叶税收制度极为混乱,除征粮外,财税大约二百万至四百万两上下(《明史·戴冠传》)。</p><p>  明代中叶以后,营建皇宫大兴土木,一直是在收支亏空的情况下,用向各地搜刮来的钱进行的。当北方俺答部落侵犯北京时,由于国库空虚,这个孙应奎,“乃建议加派,自北方诸府及广西、贵州外,其他量地贫富,骤增银一百十五万有奇。而苏一府乃八万五千”。</p><p>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嘉靖皇帝却还要修建一批道士庙,这个皇帝除了依靠方士,为了祈福,泡制长生不死之药外,还妄想靠道教的力量保护“国泰民安”。这种情况从他作皇帝起一直延续了四十多年。凡是向他进谏的御史,不是被贬官,就是被廷杖后投到“诏狱”。如御史刘魁为了阻止修雷坛就被打了一百杖以后关了起来。</p><p>  骇人听闻的贪污和掠夺</p><p>  正德间重建一次太素殿、乾清宫就花掉二十万两白银,嘉靖时把大高玄殿“见新”花掉三十万两显然不实。这个不实不是记载上的错误,而是这些钱并没有完全用在建筑工程上,而是被贪污和中饱私囊了。从中国历史来看,明代的宦官、外戚、权奸的专政可以说是封建社会的集大成。利用营建皇宫进行层层剥削,从明永乐间就开始了。如永乐时买办颜料,摊派给百姓,民相率敛钞,购之他所。大青一斤,价至万六千贯。及进纳,又多留难。往复辗转,当顺二万贯钞,而不足一柱之用……。</p><p>  负责明代营建的最高主持机构是皇帝直辖的内官监,由太监负责。工部只是执行机构。不仅如此,就连政府的实际最高权力,也往往落在司礼秉笔太监以及提督东厂太监手里,而东厂、司礼监、内官监又经常三位一体,紧密勾结。一些大大小小的太监把握了整个国家到营建的管理权,甚至连验纳建筑材料都要勒索贿赂。明《万历野获编》记载,当时皇宫的营建情况:</p><p>  天家(即皇家)营建比民间加数百倍。曾闻乾清宫窗隔一扇稍损欲修,估计至五千金,而内珰(太监)犹未满志也。盖内府之侵削、部吏扣除与夫匠头之破冒,及至实充经费,所余亦无多矣。 </p><p></p><p></p><p></p><p>&nbsp;<br/>第四部分</p><p><br/>腐败的营建制度<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p><p><br/>&nbsp;&nbsp;&nbsp; 一、从一本鸣冤录谈起</p><p>  在明代万历二十四年(1596)重建乾清、坤宁两宫的工程中,主持的官员中有一名营缮司郎中贺盛瑞,由于在工程中节余九十万两白银,既没有给掌权太监行贿送礼,也没有和工部官员私分,其结果是被加上一个“冒销”(虚报)工料的罪名而罢官。他写了一个“辩冤疏”向皇帝申诉,说明他确实没有贪污,而是想方设法为皇家效劳。但万历皇帝不理政事,有二十多年没坐朝。这位官员便忧郁而终。他的儿子贺仲轼根据父亲的笔记及生前口述,写了《两宫鼎建记》一书,详述他父亲主持施工的经过,并把那辩冤疏附在后面。这本《两宫鼎建记》并不是关于营建技术的著述,文字水平也不高,实际是一部表功状和喊冤录。从这本著作中也反映出明代晚期营建皇宫极端腐朽的内幕。贪污勒索、侵吞盗窃——无所不用其极,成为当时社会政治的一个缩影。</p><p>  贪污受贿——已经成为公然进行的事情。</p><p>  明朝中叶以后在营建方面采取了买办收购方式,因而出现了一批供应皇家建筑材料的商人。这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一种反映,但是对宦官、官僚有极大的依附性。两宫初兴,钻刺请讬,蚁聚蜂囤。广挟金钱,依托势要。宦官和工部官员靠受贿发财,商人靠宦官和工部官员营利,上下勾结,形成一个吸血网络。</p><p>  从《两宫鼎建记》的序言可以看出当时的风气。这个序是作者贺仲轼的朋友邱兆麟所写,公然写到“朝廷建大工,莫大于乾清、坤宁两宫,所费金钱有原例可援,乃先生省九十万。夫此九十万何以省也?是力争中珰(太监)垂涎之余,同事染指之际者也。割中珰之膻,而形同事之涅,不善调停人情而谐合物论莫甚于此”。从这段序言可以看出明代政治的概况。在官僚集团的心目中,省这九十万两白银反而会招祸,是不善调停人情。他儿子说他父之被谪也宜也。虽然有所愤慨,却也反映出明代官僚等人贪污的程度。</p><p>  营建皇宫实际的大权操于宦官之手,主持者为内官监,再上则为东厂司礼秉笔太监(皇帝的特务头子秘书)及其爪牙。这批太监贪污受贿,乾没(侵吞)、冒报、盗窃已属公开之事。其中还有一项是利用财政上兑换的差价进行剥削:如每一两铸钱六百九十文。市上每四百五十文换银一两。给与夫匠工食则以五百五十文做银一两,收利一百四十文。……则发银万两可积银二千五百余两矣。由此可知只在兑换差价这一项,剥削工匠就可达到四分之一以上。营建皇宫所耗银两前后何止千万两,那就是说至少有数百万两被太监、官僚侵吞。这是不露形迹的剥削和贪污。</p><p>  至于冒报人夫数字也有一段记载。两宫开工,公(指贺盛瑞)命止出夫百名。是日同科道管工者同至工所(工地)报五百名。公曰工兴才始,不遵令者谁也,询之者乃内监……。虚报出工数字竟然多出四倍。从这本鸣冤录中也可以看到宦官和工部官员之间的矛盾。太监主持工程和监工,工部官员主管施工。其中提到太监命人往外抬剩料和渣土时,工部官员要进行检查,太监非常尴尬,央求官员放过。官员为了拿太监一把,于是放行了。一般说来各层太监的贪污和侵吞要甚于工部官员。因为太监不仅掌握实权,更为贪婪凶狠。</p><p>  明代营建皇宫的买办制度</p><p>  明嘉靖朝以前,一般都是派官员直接往产地派民工伐木、烧砖以及采购各种建材并派出大批随员、军士、锦衣卫督工。《明会典》记,正德九年重建乾清、坤宁二宫,起用军校力士十万,差工部侍郎一员、朗中等官四员,奉敕会同各该镇巡官督属采木烧砖。这种由皇家直接经营的备料,不仅动用大批人力,而且财政支出浩大。更重要的是由于侵扰百姓造成逃亡,甚至激起暴乱。嘉靖以后开始施行收购买办制度,以银二万两发江南而鹰平(木)至,以银二万两发苏州而金砖至,以银二万两发徐州而花斑石至,未尝添注一官。后来又改在北京附近许可商人开窑烧制砖瓦,并许可商人运木到北京,由政府收购收税。这是明中叶以后政府财政匮乏而采取的措施。但也反映了商业资本主义的兴起。</p><p>  商人对封建统治阶级的依附性表现为:商人对太监行贿得找靠山,同时因必须向工部领取执照,又受工部官员挟持。有一次两宫营建需用铜料二十一万斤,显然是冒报。官员明知丁字库铜积如山,可是不向太监行贿就无法领料,于是想出一个办法。向商人限期限价勒令采购二火黄铜二十一万斤。铜商估计去南方采购不仅会赔钱,而且时间也来不及,只好向工部哀求。官员就叫铜商向管丁字库的太监行贿,太监提出要二百两银子的干礼,铜商估计要比采购所赔的钱少,只好忍痛行贿。太监这才给工部官员铜料。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太监、官僚、商人之间的矛盾,一般商人处在被敲诈地位。但领取执照的商人有太监为靠山,以皇商名义不仅夹带私货,偷税漏税,而且假借皇木勾结地方官勒派百姓拉缔运输进行侵扰。尽管他们之间有矛盾,但在牟取私利这一点上都是一致的。</p><p>  在《万历野获编》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可以旁证:天家营建比民间加数百倍。曾闻乾清宫窗隔一扇稍损欲修,估价至五千金。而内珰犹未满志也。盖内府之侵削,部吏之扣除,与夫匠头之冒破(虚报冒领)、及至实充经费所余亦无多矣。余幼时曾游城外一花园,壮丽轩敞侔于勋戚。管园苍头及司洒扫者至数十人。问之乃车头洪仁别业(墅)也。(洪)本推挽长夫(工头),不十年即至此。又一日于郊外遇一人坐四人围轿,前驱呵叱甚厉。窥其帏中一少年,戴忠靖冠披斗牛衣,旁观者指曰:此洪仁长子新入赀为监生,以拜司工内珰为父,故妆饰如此。</p><p>  工部官员盗窃皇宫建材营建私第</p><p>  嘉靖三十六年工部尚书赵文华主持营建皇宫,大量利用木材砖瓦等建筑材料,营造他自己的私宅。嘉靖皇帝见正阳门工程缓慢,不大痛快。一次登高望到远处一片楼阁亭台非常壮丽。问是谁的宅子,左右说是赵文华的新居,又说赵文华把工部的大木弄去一半为自己建府。皇帝便问首辅严嵩。严嵩替赵文华开脱。皇帝派太监去打听,如然是盗窃皇木。这个赵文华从此得罪。(《国权》卷六十二)</p><p>  赵文华是明代著名奸臣严嵩的心腹,严嵩是嘉靖的首辅。他勾结宦官、广植爪牙、排除异己、贪污受贿无恶不作。甚至伊五在洛阳要扩建王府也要向他行贿(伊五请求十万两到手后给严嵩二万两——《明史·胡松传》)。当赵文华被嘉靖皇帝罢官流放后,严嵩又乘机吞没了赵文华的家私巨万,派人运送到严嵩自己的家乡,公然让沿途官员私役民夫护送。</p><p>  如前所述,嘉靖朝营建最为频繁,这一朝严嵩当权最久,他不仅大量贪污营建费用,即连边防、民政、水利……举凡财政支出无不从中侵吞,以至售官卖爵,视官爵高低定贿赂等级。他儿子严世蕃也当上工部侍郎,大量中饱侵吞营建费用。严氏父子朋比为奸,从当时御史弹劾他们的奏章可以看出:</p><p>  严嵩……为吏、兵二部每选,请属二十人。人索贿数百金,任自择善地。</p><p>  往岁遭人论劾,潜输家资南返,辇载珍宝不可胜计。金银人物高至二、三尺者。下至溺器亦金银为之。……广市良田遍于江西数郡,又于府第之后积石为大坎,实以金银珍玩为子孙百世计。而国计民瘼一不措怀。……家奴五百余人往来京邸,所至骚扰驿传,虐害居民……。(《明史·王宗茂传》)</p><p>  至于严世蕃的情况和他老子差不多。工部侍郎严世蕃凭父权专利无厌。私擅爵赏,广致赂遗。……刑部主事项治元以万三千金转吏部,举人潘鸿业以二千二百金得知州……。为之居间者不下百十余人,而其子锦衣严鹄,中书严鸣,家人严年,幕客中书罗龙文为甚。(严)年尤桀黠(狡猾)。士大夫无耻者呼为鹤山先生。遇嵩生日,年辄献万金为寿。嵩父子故籍袁州,乃广置良田美宅于南京、扬州无虑数十所,以豪仔严冬主之。抑勒侵夺,民怨入骨。(《明史·邹应龙传》)</p><p>  这样的贪官权奸,嘉靖皇帝长期倚之为左右手。到晚期由于御史连续弹劾,严嵩终于败露,嘉靖四十四年即皇帝死前一年,抄了严嵩的家,从他江西老家所抄出的财产为:黄金三万二千九百六十九两,银二百二万七千九十两有余,玉杯盘等八百五十七件,玉带二百余束。金银玳瑁等带百二十余束。金银珠玉香环等三十余束。金银壸盘杯箸等二千六百八十余件。龙卵壸五,珍珠冠六十三。甲第六千六百余楹(间)。别宅五十七区,田塘二万七千三百余亩。余玩不可胜纪……又寄贷银十八万八千余(两)。”(《国权》卷六十四,“巡抚江西御史成守节上严氏籍产”)至于严世蕃的家产,只提“追赃二百万两”。这些家产加起来,竟然超过了国家岁收和国库所存。可是当时的百姓却是骨肉相食,边卒冻馁。</p><p>  太监的贪污</p><p>  明代从永乐起就开始重用太监。朱棣派遣郑和去南洋就是一例。而营建北京也是由太监阮安主持。其后有好几代皇帝重用官僚,而像严嵩那种专权的首辅大臣不多。正统朝的王振、成化朝的汪直、谷大用、曹吉祥,正德朝的刘瑾,到天启时的魏忠贤,太监的权势到了极点。营建皇宫自不必说,正德朝把太素殿油饰一下(见新),就花掉二十万两白银。</p><p>  明时物价变动得很厉害,米每石三四百文(按纹银一两易钱五百文上下)、麦七八十文、豆百文、称为奇昂。天启四年因催粮,米价始腾至每石一两二钱。又载:按明时折粮,四石可折一两,丰年一两易八九石。荒年一石至贵不过一两。崇祯时山东米价石二十四两,俱见《明史》(《骨董琐记》引顾亭林与蓟门当事书)。按照这个记载,明代贫农五口之家一年的生活代价大体可定为五两至十两白银。(赤贫农民的生活简直无法想像。真的是吃独狗食)。那么二十万两白银可以够几万户贫苦农民一年的口粮。</p><p>  至于太监贪污受贿的程度就更厉害了。根据正德朝提督东厂、司礼秉笔太监刘瑾被抄家时的财产粗略计算一下为:</p><p>  黄金二十四万锭,又五万七千八百两。元宝五百万锭。银八百万锭,又百五十八万三千八百两。宝石二斗,金甲二,金钩三千。金银汤鼎五百。衮服四。蟒服四百七十袭。牙牌二柜,甲龙甲三十,玉印一、玉琴一、狮蛮带一;玉带四千一百六十。又得金五万九千两。银十万九千五百两。甲千余,弓弩五百。……。(见《国榷》卷四十八武宗正德五年)</p><p>  当正德皇帝看到这份财产清单的时候,并不介意,只是见到弓甲才发怒,认为刘瑾要造反,他把刘瑾财产没收之后,不交国库却贮藏在他的秘室豹房作为皇帝个人挥霍的私财。由于他荒淫无度,在祭祀天坛跪拜时呕血不止,回宫后很快就死了。</p><p>  动用官军营造私宅</p><p>  明代营建皇宫和北京城,除募集工匠外,官军是一支主要力量。此工部和兵部有密切关系。太监和工部官员可以公然借营建贪污受贿,而掌管军队调动的官员或者和兵部有关系的官员,在捞不到营建肥缺的情况下,要从军工身上捞一把。有的官僚公然动用大批军士营建私宅。在成化朝,太监汪直当权,手底下有两名兵部官员陈钺(兵部侍郎)、王越,还有一个平卫左所的武官朱永。这些人动用了两千军工为自己营建私宅。这件事不见于官史,但通过一件戏剧性的资料表现出来。当时宫廷有一次宴会当中穿插了一个滑稽节目(这是中国宋金以来杂剧的形式),一个叫阿丑的宫廷御用演员,假扮成穿军服的太监,挟双斧,踉跄而前,人问之,曰:我汪太监也。已,左右顾其手曰:吾惟仗此两钺耳(陈钺、王越)……。朱永时役兵治私第。阿丑复装为楚歌者曰:吾张子房,能一歌而散楚兵六千人。曰:(似为相声中之捧哏者)吾闻之楚兵八千人,何以六千?曰:其二千在保国府作役耳!上笑,永惧而罢役。(《国榷》卷三十九)</p><p>  这个叫阿丑的演员很善于插科打诨,通过这段戏剧性的表演,可以看出当时太监官僚动用军士为自己盖私第,竟达两千人之多。那么用民工和为皇宫准备的木料砖瓦以营私,则可想而知,当时一些御史所不敢弹劾的事,却用一个服贱役的演员阿丑把它公之于宫廷宴会之上,可见明代政治腐败到何等地步! </p><p></p><p></p><p><br/>&nbsp;<br/>第四部分</p><p><br/>著名建筑匠师<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p><p><br/>&nbsp;&nbsp;&nbsp; 这座宏伟壮丽的古建筑群,在1420年建成,经历了明清二十四个皇帝,他们的名字都写在史册里。可是在修建这座宫殿时,大批工匠和壮工付出辛勤劳动、智慧和血汗,甚至牺牲了性命,却湮没无闻了。现在只能在某些文献上还可以零星查到几位哲匠工人在受到封建皇帝的赏识而得到一官半职的匠师的名字,如:</p><p>  明朝的杨青,瓦工,永乐朝在京师营造宫殿;</p><p>  蒯福,木工,永乐朝营建北京宫殿;</p><p>  蒯祥,木工,永乐、正统两朝营建北京宫殿;</p><p>  蔡信,工艺,永乐朝营建北京宫殿;</p><p>  蒯义,木工,永乐朝营建宫殿;</p><p>  蒯纲,木工,永乐朝营建宫殿;</p><p>  陆祥,石工,宣德朝营建宫殿;</p><p>  徐杲〔gǎo〕,木工,嘉靖朝营建三殿;</p><p>  郭文英,木工;</p><p>  赵德秀,木工;</p><p>  冯巧,木工;</p><p>  清朝的梁九,木工;</p><p>  雷发达,木工出身,康熙朝参与宫殿和园林等建筑图样设计。子孙继承其事业,他的一家有“样式雷”之称。</p><p>  北京故宫在明清两代俱有能工巧匠参与营造之事。明代工部有营缮所,其中技术人员有由工匠升至王朝大官者。木工蒯祥官至侍郎(苏州府志)。徐杲匠官出身,官至工部尚书(《万历野获编》)。石匠陆祥官至工部侍郎(《图书集成》、引《武进县志》。更有永乐朝在京师营造宫殿的瓦工杨青,不但官至侍郎(松江府志),而且有由永乐皇帝赐名杨青的轶事流传下来。杨青原来是一个淳朴的劳动者,在他还是宫廷里一个普通的瓦匠时,名字叫杨阿孙。有一天永乐皇帝看到宫殿上新粉刷的墙壁上有若异彩的遗迹。这是蜗牛爬行的痕迹。当时惹得这位皇帝好奇地向他左右随侍发问。正在做工的杨阿孙如实地回答永乐皇帝的好奇。随后永乐皇帝得知这个工匠姓名,并笑他乳名未改。这位永乐皇帝就说,现在正是杨柳发青时节,改名杨青吧。宫殿修成后,杨青得到了专管修缮机关工部侍郎的高官。瓦工出身的杨阿孙后来就成为工部左侍郎的杨青了。</p><p>  冯巧是明末著名的工匠,技艺精湛,曾任职于工部,多次负责宫殿营造事务。冯巧死后,梁九接替他到工部任职。清代初年宫廷内的重要建筑工程都由梁九负责营造。梁九为顺天府(今北京市)人。生于明代天启年间,卒年不详。这位建筑匠师曾拜冯巧为师。在清康熙三十四年紫禁城内主要殿堂太和殿焚毁后,由梁九主持重建。动工以前,他按十分之一的比例制作了太和殿的木模型。其形制、构造、装修一如实物。据之以施工,当时被誉为绝技。他重建的太和殿保存至今。</p><p>  清代的工匠非如明朝能跻于京卿之列,而只能世守其业。即使营造有功者亦如此。清代则由工部营缮司料估所主管工料估算。但在工程的估算、报销方面均须有内务府参与其事。内务府大臣大都由满族大员担任。特大的工程则设总理工程事务处。由御前大臣和内务府大臣主管。这是与明代设专任宦官不同的。如清代权臣和珅在乾隆朝就曾主管此事务多年。清代有样式房、销算房承办制度。皆世守之工。分掌营造事业。凡兴作由样式房进呈图样,彻决旨意。再发工部或内务府算房编造各作做法和估计工料。算房刘廷瓒,刘廷琦,算房梁有梁九,算房高有高芸。专应疏浚沟渠工程的沟董家是董姓之家。</p><p>  特别需要一提的是清代宫廷建筑匠师家族,即样式雷。始祖雷发达生于1619年,卒于1693年字明所,原籍江西建昌(今永修县)、明末迁居南京。清初,雷发达应募到北京供役内廷。康熙初年参与修建宫殿工程。在太和殿工程上梁仪式中,他爬上构架之颠,以熟练的技术运斤弄斧,使梁木顺利就位,因此被“敕封”为工部营造所长班。负责内廷营造工程。有“上有鲁班,下有长班”之说。其子雷金玉继承父职,并投身于内务府包衣旗,担任圆明园楠木作,样式房掌案。直到清代末年。雷氏家族有六代后人都在样式房任掌案职务。负责过北京故宫、三海、圆明园、颐和园、静宜园、承德避暑山庄、清东西陵等重要工程的设计工作。同行中称这个家族为“样式雷”。</p><p>  雷氏家族设计建筑方案,都按百分之一或二百分之一的比例,先制作模型小样进呈内廷,以供审定。模型用草纸板热压制成,故名“烫样”。其台基、瓦顶、柱枋、门窗以及床榻桌椅、屏风纱橱等均按比例制成。雷氏家族烫样独树一帜。是了解清代建筑和设计程序的重要资料,现留存于世的烫样一部分存于北京故宫。 </p><p></p><p></p><p></p><p><br/>&nbsp;<br/>第四部分</p><p><br/>宫殿史简说&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p><p><br/>&nbsp;&nbsp;&nbsp; 与明清故宫有关中国古代宫殿的传说和记载为数相当多。尧舜时代的宫殿是“土阶茅茨”,也就是说在原始公社时,所谓宫殿不过是大一些的房子而已。到了形成国家之后才有关于豪华宫殿的记载。殷之鹿台、战国时的灵囿之类,不过是宫殿和御苑的结合。到秦代的阿房宫、汉代的未央宫才是正式宫殿的体制《周礼·考工记》记载了关于宫殿营建的规格和制度——即法式。中国在进入封建社会以后,才真正形成一套宫殿营建的体制。而后历朝历代都按这个体制而不断地增益。唐代的长安大明宫从发掘考古中可以发现,那种豪华的布局、雄伟的气魄、完整的结构已经达到高峰。宋代的汴梁又有所发展。中古时期这两代强大的封建帝国,在都城规划、宫殿营建方面都有相当高度的成就,体现了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水平。</p><p>  明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汉族当政的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元代蒙族统治集团手中夺取政权后,曾在建都问题上产生了几次动摇。这从他决定在南京称帝之后,又在凤阳大规模营建中都皇宫就可以看得出来。确定在北京建都乃是明朝第三代皇帝朱棣,历史上记载,营建北京皇宫以至都城,是以南京为蓝图而“宏敞过之”。但事实并不全是。事实上北京皇宫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凤阳皇宫的规模和体制营建的。</p><p>  凤阳(临濠)是朱元璋的故乡,是淮河流域的枢纽,漕运供应比较方便。尤其是元代灭亡之后,江南元气尚未恢复,农民起义的力量仍有重新发作的可能。因此朱元璋把凤阳作为抚陷江南、控制中原的地点。在南京重修了原来的吴王宫之后,便把全国的财力、人力、物力投入到凤阳皇宫和都城的营建工程中。时间进行了6年之久,由于工匠的反抗和暴动,营建皇宫的工程并没有最后完成。朱元璋反回头来“罢中都工程”,第二次重新建南京的宫殿。</p><p>  凤阳的宫殿,在明末经过农民起义的烽火,李自成、张献忠的起义军在崇祯朝攻入凤阳,再加上清代二百多年的颓圮,早已成为一片废墟。从目前考古的著述来看无论从宫殿的布局、名称以及规格和北京故宫比较都有惊人的相似。尤其是从午门到三殿这一坐朝的地区,基本和北京宫殿的“外朝”吻合。看来,明代洪武初期“罢中都役作”而重建南京宫殿,本身就是以凤阳作为依据和借鉴。永乐初期朱棣攻下南京,北京(当时还叫北平)一度作为陪都(行在),凤阳失去了作为陪都的资格,因而在永乐四年以至十四年大规模营建北京皇宫时,只提照京师南京的规制。其实明初真正下功力营建的宫殿是凤阳。确切地说,应该是以凤阳为蓝图而“宏敞过之”的是过于南京。</p><p>  无论是南京还是凤阳的宫殿,其设计也不是凭空产生,而是依据前朝历代皇宫的规制。朱元璋在营建凤阳和南京之前,曾专门派遣官员到长安、洛阳、开封,对唐、宋以来的宫殿以及都城建设作过考察,参考历代宫殿规制而有所发展。因此南京和凤阳的宫殿无论在宫殿布局、坛庙规格、宫门座落、殿堂结构以及前朝、大内、宫苑的名称、制度都有汉唐以来的依据可寻。而北京宫殿在南京、凤阳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作为古建艺术的宫殿也是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的表现形式之一。到了明代已经发展到集大成的地步。因而作为满族上层统治集团当权的清代,承袭了明代的宫殿,没有做多大的变动。也就是说现存的北京故宫,乃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完整、最典型的宫殿建筑艺术。是世界上独具一格的和最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集大成之作。</p><p>  北京地区的皇宫建筑并不是从明代才开始出现的,在明以前北京至少曾出现过三个完整的皇宫建筑群。</p><p>  北京在历史上第一次作为都城是契丹族的辽南京。“城方三十六里、崇(高)三丈、衡广(厚)一丈五尺”。有八个城门,皇宫在京城的“西南隅”,地点相当于现在的广安门一带。广安门外的水塘还是当时辽代宫廷御苑湖泊的遗迹。这个皇宫曾经有过非常繁盛的记载。这个宫城“门有楼阁、毬场在其南”。它的东北隅有燕角楼,这个名称一直沿袭下来,音转变为“线阁”。</p><p>  到公元12世纪初,北方堀起的女真族对辽南京发动了突然袭击,一场兵燹烧掉了辽南京的大部。而后女真族在这里建置了金朝的首都——中都。公元1150年海陵王完颜亮天徳二年开始,营建了一座比辽南京更大的都城。“役民八十万、兵夫四十万、作治数年,死者不可胜计。”都城周围凡七十五里,城门十二,每一面分三门。”这个金中都座落在现在的宣武区,中都的西面南门称彰仪门,地点约在今广安门西一里多地,因而彰仪门之名一直在明清两代成为广安(宁)门的俗称。</p><p>  金代宫城比辽南京更为宏大豪华,除了承袭辽代个别宫殿外,重新营建的宫城吸取了汴梁的规制。公元1126年金的骑兵一举攻占了北宋的都城汴梁,抢掠杀戮之后俘虏了徽、钦二帝(赵佶父子),后妃宫女押送到当时的燕京(即原辽南京,当时尚未建中都)。东北近郊的延寿寺(今外延寿街)、同时把汴梁的皇宫洗劫一空。北宋“花石纲”名目搜刮民间血汗所营建的御苑统统被毁掉。金代皇室下令把珍奇的艮岳山石运到燕京,作为建造皇宫和御苑的装饰物。今天北海的白塔山上尚有艮岳石遗物可寻。</p><p>  汴梁的宫殿遭到了毁灭,但其中的大木建材是否被拆至燕京建筑皇宫,史无明文记载。但根据拆迁艮岳石的情况,拆迁宫殿有很大可能。不过金代营建中都皇宫确实是按汴梁的宫殿制度。“天德元年,海陵(即完颜亮)意欲迁都于燕,……乃命左右丞相张浩、张通,左丞蔡松年调诸路民夫筑燕京,制度如汴……改号中都。”(《元一统志》卷一“大都路条”)而《日下旧闻考》记:(金)宫室制度,阔狭修短,尽以授之左丞相张浩辈,按图修之。”这个图就是从汴梁画来的宋宫殿图。金代除了仿照汴梁营建了一座仿宋的都城和皇宫之外,还在近郊兴建了离宫御苑,其中最豪华的是中都东北近郊的大宁宫。这时第一次出现了琼华岛的名称,即今天北海琼岛的前身。其豪华富丽不亚于北宋汴梁的御苑。在兴建这座大宁离宫时,附近有流泉和稻田,岁获稻万斛。稻田被开凿成湖泊,积土被堆成琼华岛。</p><p>  到了1234年北方蒙古族骑兵在忽必烈指挥下,以席卷之势袭击了金中都,豪华的金中都和皇宫遭受严重兵火而成了一片废墟。连忽必烈自己也无法住到皇宫。但他选中了仙境一般的大宁离宫,住进了广寒殿。由于金中都的严重破坏已无法重建,加上漕运的原因,忽必烈决心在中都之北重建一座都城。皇宫以琼华岛为中心,修建了大明宫(今紫禁城址偏北)、隆福宫,兴圣宫(在今北海西侧)。形成三宫鼎立的布局。京城的规模“方六十里、里二百四十步”。南城墙位于今天的长安街一带,而北城墙则在今天北郊的土城。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元大都,即今天北京城的前身。而原来中都的居民区被称作“旧城”。</p><p>  元大都的规模,远远超过了金中都。欧洲13世纪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马可波罗行记》中,对“汗八里”(即当时的大都)和皇宫作了具体的描述,元代皇宫的豪华富丽被描写得如同人间天上,汗八里的雄伟和富庶被形容得举世无双。因此,成为西方航海家和商人向往东方的吸引力之一。</p><p>  元代的大都城随着1368年明北伐军的攻占,结束了元代统治,被改称北平。到1416年,明代第三个皇帝朱棣重新定为京师,开始了大规模的重新营建,才出现今天的紫禁城。元隆福、兴圣二宫先后被改建成西苑即今北海、中海一带的规模。</p><p>  公元1644年明末最大一次农民起义军在李自成率领下,攻下了北京。在皇宫武英殿宣布了大顺朝的建立,几十天后在满族清兵的侵袭下撤出北京。当时南明的记载根据谣传说李自成把皇宫付之一炬,这是不确的。事实上李自成撤离北京时皇宫并没遭到破坏。满族上层统治集团轻易地继承了这座皇宫。“清承明制”,二百多年来只在东西两路作过一些改建,这就是今天的北京故宫的全貌。</p><p>  1948年北京发生有史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北平得到和平解放。历经五个世纪沧桑的北京故宫从此属于人民了。</p><p>  在我国历史上像北京这样经历了如此反复的民族战争,复杂的阶级斗争以及规模巨大的建设工程,为其他城市所罕见。从时间上看,它经历辽、金、元、明、大顺、清,至辛亥革命终于得到解放。从民族方面看,它经历了汉、契丹、女真、蒙、满等多民族上层统治集团的更替。人民革命力量的兴起,各个民族间文化上的交流、吸收和扬弃。北京故宫倒是一个绝好的见证。它是这些民族建筑艺术之集大成。其工程之艰巨、规模之宏伟、工艺之精巧、创造性之丰富,为世界所少见。它不仅是东方的瑰宝,也是世界上的奇迹。 <br/></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故宫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