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油
发表于 2008-4-9 10:19: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Tyger</i>在2008-4-8 22:08:27的发言:</b><br/><p></p>贵胄之后啊,要在大清,少说也是个封恩将军。</div><p>可不是吗</p>
油油
发表于 2008-4-9 10:39:00
<p>清代旗人碑刻文字,分为单一满文、满汉合璧、满蒙汉合璧、满蒙汉藏合璧、单一汉文等几种形式</p><p>是这样的吗</p>
斑马
发表于 2008-4-9 11:27: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油油</i>在2008-4-9 10:39:20的发言:</b><br/><p>清代旗人碑刻文字,分为单一满文、满汉合璧、满蒙汉合璧、满蒙汉藏合璧、单一汉文等几种形式</p><p>是这样的吗</p></div><p>有一块满文,一块汉文的.比如佛手公主坟。</p>
油油
发表于 2008-4-9 11:48:00
<p>我的意思是,一面满,一面汉的形制多见吗</p>
黎晨
发表于 2008-4-9 11:42:00
被老五、油油等大侠一问,我也不敢确信了。毕竟二十年了,也不是我亲眼看过的。
<br/><br/>除了在哈佛大学校园里走马观花的看了一眼那个王八驮碑、还真没见过第二个真的驮龙碑。
<br/><br/>以前从网上下载的一篇刘小萌的《清代北京碑刻中的旗人史料》,里面也没有提到正面、反面;我的正面、反面之说不一定站得住脚。
<br/><br/>《清代北京碑刻中的旗人史料》提到:
<br/><br/>清代旗人碑刻文字,分为单一满文、满汉合璧、满蒙汉合璧、满蒙汉藏合璧、单一汉文等几种形式。在清代200多年里,满文又称清文,尊为“国书”,但就碑刻
而言,还是满汉合璧者为多,这也是有清一代八旗行文的标准格式。近代以来,纯用汉文的碑刻始逐渐增加。至于纯用满文的早期碑刻,存世者几稀。就目前所知,
只有两通。一为顺治十三年(1656)《索尼先茔碑》,拓本现存北京大学图书馆<a name="_ftnref5" href="http://jds.cass.cn/editor.asp?ChannelID=1&ShowType=0&tContentid=Content#_ftn5" title=""></a>,另一为康熙二十三年(1684)江宁将军额楚诰封碑,纯用满文,现藏北京石刻博物馆。后者尚未公开展览,故鲜为人知,《全国满文图书资料联合目录》亦未收录。。。<br/><br/>满汉合璧碑刻虽内容大体重合,也有它独到的价值:
<br/><br/>第一,遗补缺。有些满汉合璧碑刻,某一文字部分早已漶漫模糊,难以辨识,另一文字部分则相对清晰,在这种场合,通过相对清晰部分可以完整地了解碑文内容。
还有些碑刻,满文部分与汉文部分内容上有出入,可以相互发明。。。<br/><br/>第二,诠释词义。碑刻汉文部分通常辞藻华丽,套语连篇,满文部分则相对朴实简洁。阅读满文部分,易于准确把握碑文原义。。。<br/><br/>第三,考察语汇演变。满族入关后,深受汉文化影响,语汇更新的速度很快,容量也在不断扩大。以往研究满语词汇的演变,主要依据清代编撰的满文辞书、文书档
案,而满文碑刻作为民间语言的活化石,准确无误地保留了不同时期满语语汇的构成与特点,为从历史语言学角度研究满语满文,开辟了新的途径。。。<br/><br/>全文见连接:
http://jds.cass.cn/Article/20060331122203.asp<br/><br/><br/>
油油
发表于 2008-4-9 12:43:00
我见过的碑里,也没有发现一面是满文,一面是汉文的
老五在此
发表于 2008-4-9 12:31: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油油</i>在2008-4-9 11:48:54的发言:</b><br/><p>我的意思是,一面满,一面汉的形制多见吗</p></div><p>肯定不多见!因为就墓碑来说这样的实例我现在还没见过!两面都刻字的有,墓碑来说,有两面全是汉字的!也有两面都是满汉合壁的!惟独没见过两面分别满汉的!至少我没想起来呢,诸位都想想看!</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9 12:33:31编辑过]
光明
发表于 2008-4-9 12:53:00
这里确实离架松或华威有点远,不在一个地方。
老五在此
发表于 2008-4-9 10:14:00
<p>东格 雅布兰 达拜的拓片看了一下.如果真如楼主所说您家的碑是正面<font color="#ff0000">全满文</font>,背面<font color="#f70909">全汉文</font>的话,那么这三块就都不会是(这三块碑的拓片都是满汉文在一面上).因为照那次拓碑的习惯,如果是这种情况就应该分别有两张拓片,而不会把正面的满文和背面的汉文弄到一张拓片上的.</p>
老五在此
发表于 2008-4-9 09:58:00
衍潢墓碑,合格(就是豪格)墓碑和所有庙碑也都排除掉吧,肯定不是.雅布兰墓碑,东格及妻李佳氏纳拉氏诰封碑,达拜及妻王佳氏诰封碑,就这三个最有可能,当年拓片也收集的不全,很多碑并未收录.而且有些碑至今还能看到,当年都未收录拓片的现象都有.另外,确定到底挪没挪,有没可能是藏在某新建筑后面了.
油油
发表于 2008-4-9 20:39:00
忽悠
油油
发表于 2008-4-9 22:27:00
楼主,真可爱!
黎晨
发表于 2008-4-9 22:14:00
按照老五大侠的推测,排除了7个碑。<br/><br/>我把剩下的三个墓碑碑主的名字在网上查了一下:
<br/><br/>“东格”的信息在网上几乎无从查找。
<br/><br/>“达拜”的信息在网上只有一句“杭州将军达拜”,也不知道此“达拜”是否彼“达拜”。
<br/><br/>“雅布兰”有点儿故事,贴这儿跟大家夥一起分享:
<br/><br/>《大西皇帝宝藏》作者:光华
<br/><br/> “咚!咚!咚!”<br/>
<br/> “呜!呜!呜!”<br/>
<br/> 惊天动地的战鼓和着雄浑嘹亮的号角,响彻了凤凰山战场。豪格
亲王统帅清军中军主力倾巢而出,以势不可挡之势突入中路缺口,向凤凰山山顶强攻。千军万马的蹄声叩击着川东大地,清军前锋章京鳌拜、固山贝子摆牙喇兵分两
路,一左一右刀砍剑劈,冒死冲杀,卷起了两条血龙飞快地滚到了寨口山腰。<br/>
<br/> 豪格亲王挥舞着军刀劈死一个冲上来的大西军副将,用满语指着张献忠呼喊:“雅布兰,射他!”<br/>
<br/> 好一个大清朝的神箭手雅布兰将军,马不停蹄地弯弓搭箭,奋力拉满射出。“嗖”的一声,正中寨口骑在马上、毫无防备的西皇张献忠左心窝。未穿防身护甲的西皇张献忠,连哼都没哼一声,就应声中箭摔下了战马。<br/>
<br/> “杀呵!冲呵!活捉张贼献忠!”豪格亲王督军趁势而上,冲上了寨口。战场上顿时大乱,又饥又乏的大西军眼见西皇倒地,很快就失去了斗志,开始全面崩溃。<br/>
<br/> 千钧一发之际,大西国护国大禅师王志贤俯身下马,徒步冲向乱阵,在东平王和禁军的拼死掩护下,拖着垂死的张献忠,在乱马蹄中左躲右闪,冲回了庙内。东平王一看,连同败退下来的三王高声呼喊,率领亲兵亲将同清兵在庙前广场上展开了殊死搏斗,死死地守着庙门。<br/>
<br/> “大哥!”<br/>
<br/> “万岁!”<br/>
<br/> 庙门内,王大禅师怀抱西皇,手忙脚乱地呼唤。神医陈正乾仔细一看伤势,就知道大事不好!雅布兰将军这支利箭非同一般,又长又大,还有倒钩,锐利异常!已将张献忠的左胸洞穿。只见西皇牙关紧闭,两眼圆睁,手脚乱动,口中吐血,说不出话来,分明已是危在旦夕!<br/>
<br/> “砰”的一声巨响,破旧的庙门被猛地撞开,浑身是血的东平王提着长剑冲了进来:“王大禅师,陈神医!快带着老万岁从庙后逃走,快顶不住了!”<br/>
<br/>
逃!逃得掉吗!看来,清军对西皇的人头是志在必得。王大禅师、陈神医飞快地交换了一下无可奈何的眼神,焦虑地看了看昏迷垂危的大西国皇帝,双双抬头把目
光锁定一位相貌酷似西皇的禁军士兵。那位士兵一看,马上毫不犹豫地脱下战袍,穿上早已备好的西皇龙袍,系好皇冠,抓过大金刀。陈神医用力攥住箭杆。“嘿”
的一声从张献忠心窝里拔出了利箭。王大禅师一把抓过利箭,略一用力,“吱”的一下就刺入了禁军士兵的左胸。一阵血雨顺着箭杆喷射而出,那士兵刹那间就瞳孔
四散地死去了。王大禅师也不管禁军是死是活,一把抓过尸体,甩向大殿右边墙角,又顺势用脚踢了几捆稻草盖在上面。随后将西皇平放在几位禁军士兵忙乱中扎好
的竹床上,自己挥刀先行,东平王提剑断后,陈神医和禁军士兵抬着垂死的西皇张献忠迅速地奔向庙后,砍开山边围墙寨栅,仓皇逃向密林深处。<br/>
<br/>
庙外的清军士饱马腾,越战越勇,一队接一队地蜂拥而上,终于从人堆中杀开了一条血路,冲进了庙内。大清章京鳌拜沿着血迹追寻到大殿右边墙角,掀开稻草一
看,发现了身着皇袍、戴着皇冠的尸体,赤面、黄须、竖眉、阔嘴,没错!又用力拔出箭杆一看,“雅布兰”三个字赫然在目。就惊喜万分地一刀砍下了人头,割下
皇袍包裹好往腰上一掖,抓过西皇所用的大金刀,边朝着混战中的人群狂呼:“张贼献忠已被斩首!”边挥舞着大金刀杀出了庙门,抓过一匹战马,在肃亲王豪格的
接应下,率众骑奋勇杀出了大西军的重围,向大清王朝报功请赏去了。<br/>
<br/> 天已黄昏,夕阳终于露出了脸。但血红血红的,穿过团团的乌云,俯
照着凤凰山百余里战场。清军成功的千里奔袭,使大西国元气大伤。西皇张献忠中箭阵亡的消息风一样传遍了大西军,使他们丧失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斗志!深深的绝
望和仇恨,引发了歇斯底里的疯狂和宣泄,军士们又燃起了一堆堆的冲天大火,漫山遍野飘浮着让人恶心的烧烤人肉味,浓浓的几乎让人窒息,油烟升腾在凤凰山麓
的上空,遮住了如血的残阳,久久地凝聚不散,活像游荡在空中的冤魂!<br/>
<br/> 晦日的夜晚,天黑得特别快,也特别暗,隆冬呼啸的山风夹杂着细碎的雨雪,扑向凤凰山顶的泰山大庙。<br/>
<br/> 庙内,无数的灯笼火把在风中摇曳抖动。望着躺在神像前竹床上,仅有丝丝气息的西皇,劫后余生的诸王大臣们俯跪在地上。他们都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天不敬,神不怕,杀人不眨眼,连鬼见了都躲的张献忠,这次恐怕是在劫难逃,要进鬼门关了,大西国要亡了!<br/>
<br/> 干巴瘦小的王大禅师,着一领几乎拖地的青布长衫立于床前,手里牵着大西国皇帝唯一的嫡子、年仅六岁的张可惠,正面无表情地宣读圣旨:<br/>。。。<br/><br/>http://book.qq.com/s/book/0/12/12017/4.shtml<br/><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9 22:20:03编辑过]
西堂行者
发表于 2008-4-9 22:31:00
小说都来了?
黎晨
发表于 2008-4-9 22:35:00
刚刚去了油油的博客,先看照片,油油才是可爱的。
油油
发表于 2008-4-9 22:35:00
呵呵
油油
发表于 2008-4-9 20:53:00
<table width="72%" bgcolor="#ffffff" border="0"><tbody><tr><td align="left" width="97%"><pre>第十代守墓人55岁 <br/> 长脸,络腮胡子,深深的抬头纹砍在额上,略微弯曲的一对凤眼,头上盘着一团弯曲发亮的黑发,棉裤毡鞋——这就是55岁的当地蒙古族农民白庆荣。 <br/> “原先姓包……因为犯了事,在乾隆年间从科尔沁左翼后旗发配到法库来守墓的。”白庆荣这样解释自己的家族迁居史,“到我这一辈,正好是第十代。老辈人说了,要是哪天皇上一开恩,还能让咱们改回包姓。” <br/> 史料也记载,白氏家族是于1761年调来为雍正皇帝的侄女和颐端柔公主守墓的蒙古族贵族,如今已成为当地最大的姓氏。 <br/> 僧格林沁陵墓建在此处后,白庆荣的祖辈便开始专门守他的墓。“咱们虽说是犯了事被发配来守墓的,但也是贵族!”白庆荣说,“咱们跟成吉思汗、僧格林沁都是一个姓!”(蒙古族黄金家族姓氏“孛儿只斤”后汉化翻译为“白”等姓氏——编者注) <br/> 这个家族的衰落,始于第八代,也就是白庆荣的爷爷。其过程很像电影《活着》。赌博、吸毒,他只活了45岁,就把祖辈传下来的封地一块块分割卖净。至死,白庆荣的奶奶还对老伴记恨不已。1952年,白庆荣出生。 <br/> 晨起忙干活 晚看电视剧 <br/> “我在网上也算个名人” <br/> 事实上,白庆荣只会说简单的蒙语,“吃饭”“喝水”;惟一一次骑马,是年轻时在生产队骑的犁地马,差点摔下来——祖先纵马草原的生活痕迹在他身上已经近乎完全消失。 <br/> 上个世纪初,白庆荣的父母就搬出了僧格林沁墓园。他们不会想到:数十年后,他们的儿子又一次成为这项“家族产业”的延续者。 <br/> 1993年,法库县文物管理办公室的两位主任——张兴华和魏春光找到白庆荣,许给他如下条件:墓园旁边给他盖一间看护小房住,每月再加80块钱的工资。双方签了一份《守陵合同》。几年前工资涨到了100元。 <br/> “他们这个家族从古代起就是专门守墓的……现在他来干,也算是继承祖业吧,”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张兴华若有所思地说,“只不过现在是出自另一层意义——文物保护。” <br/> 14年来,离异的白庆荣一直与僧格林沁碑相依为生。父母早已去世,只剩他自己住在这座小房里。从他父亲年轻时起,就搬出了世代居住的陵园;如今他又搬回去了。 <br/> 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回来看看电视剧。僧格林沁家乡的县委书记、北京的文物爱好者、中央电视台记者都给他留下了自己的名片。“他们说,我在网上也算个名人。”白庆荣咧嘴乐了。 </pre></td></tr><tr><td height="17"><img src="http://image2.liao1.com/news/2007_03/20/1174340270230.jpeg" border="0" alt=""/></td><td class="p14"></td></tr></tbody></tabl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9 20:56:32编辑过]
油油
发表于 2008-4-9 17:52: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斑马</i>在2008-4-9 14:51:40的发言:</b><br/>碑两面分别满汉的?有啊!憎王的碑好象就是一面汉字,一面满文的。</div><p>法库????</p><p>我还真没见过呢</p>
斑马
发表于 2008-4-9 17:58: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油油</i>在2008-4-9 17:52:52的发言:</b><br/><p>法库????</p><p>我还真没见过呢</p></div><p></p>晚上我调我的数据库查查照片就知道了!我也印象不深了~
西堂行者
发表于 2008-4-10 09:40:00
高人们,墓碑托我给大家带个话,说让我帮着问一句:啥时候话题能回到我这儿......
斑马
发表于 2008-4-9 23:50:00
<p>这是我拍的:</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8-4/2008492350665181.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斑马
发表于 2008-4-9 23:17: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油油</i>在2008-4-9 20:53:03的发言:</b><table width="72%" bgcolor="#ffffff" border="0"><tbody><tr><td align="left" width="97%"><pre></pre></td></tr><tr><td height="17">北京的文物爱好者都给他留下了自己的名片。 </td><td class="p14"></td></tr></tbody></table><br/></div><p></p><p>这个北京的文物爱好者的名片好象是我的名片!我和老白关系不错,他的孙女QQ还在我的好友里!老白人不错!</p>
油油
发表于 2008-4-9 23:19: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斑马</i>在2008-4-9 23:17:03的发言:</b><br/><p></p><p>这个北京的文物爱好者的名片好象是我的名片!我和老白关系不错,他的孙女QQ还在我的好友里!老白人不错!</p></div><p>照片是你拍的吗</p>
油油
发表于 2008-4-10 00:07: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斑马</i>在2008-4-9 23:50:15的发言:</b><br/><p>这是我拍的:</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8-4/2008492350665181.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div><p>这羊不错</p>
油油
发表于 2008-4-10 00:10:00
<p>你怎么去哪都下雨啊</p><p>我也想去法库!</p>
ciwreny
发表于 2008-4-10 00:10: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油油</i>在2008-4-10 0:07:00的发言:</b><br/><p>这羊不错</p></div><p></p>还是个独角羊……
斑马
发表于 2008-4-10 00:04:00
油油说的这种情况是一方面,另外我觉得主人功绩也不够写满一通碑的。连皇陵也只有圣祖和高宗是两通碑而已。所以写在一面上足够了。
油油
发表于 2008-4-10 00:06:00
<p>也许楼主的那两块拓片原本就是一块碑的拓片</p><p>只不过汉字的拓了一张,满文的拓了一张</p><p></p>
斑马
发表于 2008-4-9 23:53:00
<p>真不好意思,我对比了,憎王的也是一面满汉,一面汉.而非满汉两面!是我记错了!</p><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8-4/2008492353899266.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正面</p><p> </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8-4/20084923532747542.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背面
ciwreny
发表于 2008-4-9 23:58: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斑马</i>在2008-4-9 23:50:15的发言:</b><br/><p>这是我拍的:</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8-4/2008492350665181.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div><p>晕,还有两只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