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起源与北京春节系列帖
<FONT size=3>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FONT>
<P><FONT size=3>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人们将告别寒冷单调的冬季,迎接生机盎然的春天。
</FONT></P>
<P><FONT size=3> 春节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FONT></P>
<P><FONT size=3>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解释:“正月朔日,谓之元旦”。《说文解字》中对“旦”字的解释为“从日见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就是早晨的意思。因为它分别表示一年的第一个早晨,正月的第一个早晨,所以称“元旦”和“正旦”。
除上述称谓外,春节还称“开年”、“开岁”、“芳岁”、“华岁”等,在诸多称谓中以称“元旦”最普遍,时间最长久。
</FONT></P>
<P><FONT size=3> 因各朝代历法不同,元旦所在的季节也不同。中国古代的历法是阴阳合历,需同时考虑到太阳和月亮的位置,故确定元旦时,需首先确定它在某个季节,然后再选定与这个季节相近的朔月作为元旦。由于一岁与12个阴历并行不相等,相差约11天,故每隔3年需设置一个闰月来调整季节。中国上古的天文学家曾想出一个简便的方法来判断月序与季节的关系,这就是以傍晚时斗柄的指向定月序,称之为十二月建。从北方起向东转,将地面划分为12个方位,傍晚时斗柄所指的方位,就是该月的月建,其子月、丑月、寅月分别相当于十一、十二、正月。
</FONT></P>
<P><FONT size=3>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经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过自己的元旦,即改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时间。颛顼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使用殷历,殷历建丑,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使用周历,周历建成子,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使用秦历,秦历建亥,以农历初一为元旦;西汉前期仍然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马迁、洛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以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历,唐武后和肃宗时改用建子的周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至清朝末年。
</FONT></P>
<P><FONT size=3> “春节”这一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还有不同的特指。汉朝时,人们把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立春称“春节”。南北朝时,人们把整个春季叫“春节”。
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但一般人称公历元月一日为“阳历年”,仍把农历正月一日初一称“元旦”。
</FONT></P>
<P><FONT size=3>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即阳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为新年;因为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FONT></P>
<P><FONT size=3>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FONT></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00><b><FONT color=#000066>旧京春节纪事</FONT></b></FONT></P><P> <FONT color=#000000>老春节有哪些老过法,已是人言人殊。有的是传说,有的是听说,特别是对于本世纪初的一些独特风俗趣味的老过法,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已显得多少有些遥远和神秘。为此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对其亲历者进行了“采访”,并编辑整理出这样一篇故事,以助节日闲聊之谈资,抬杠之依据。
</FONT><FONT color=#330066>腊月家家事儿多</FONT><FONT color=#ff0000>
</FONT><FONT color=#000000>自进入腊月以后,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挣些银子过年。祭灶之后,新春联渐次粘挂,千家万户,焕然一新。有的人家用朱笺,有的用红纸,只有内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纸,镶以红边蓝边,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
腊月将梅束起放在一个腹大口小的器具中,放置于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燃火,让地微微有些温暖,梅花就回渐渐放白,用纸笼之,到市上去卖,小桃、郁李、迎春都可如此。繁盛之区,支搭席棚,售卖画片。妇女儿童争相购买,以为乐。
腊月初一,大街上卖粥果者排成市场。更有卖核桃、柿饼、枣、栗、干菱角米者,肩挑筐贮,叫而卖之。其次则肥野鸡、关东鱼、野猫、野鹜、腌腊肉、铁雀儿、馓架果罩、大佛花、斗光千张、楼子庄元宝。初十以后则卖卫画、门神、挂钱、金银箔、锞子黄钱、销金倒酉、马子烧纸、玻璃镜、窗户眼。......钱店银号兑换压岁金银——小梅花海棠元宝。廿日之后则卖糖瓜、糖饼、江米竹节糕、关东糖。糟草抄豆,是廿三日送灶时供给神马用的。又有卖窑器者,铜银换瓷碗,京城之香炉烛台;闷葫芦,小儿籍以存钱;支锅瓦,灶口用为助爨。至廿五日以后则卖芝麻秸、松柏枝、南苍术以供“煨岁”之用。腊月诸物价钱都比平日贵些,所以才有“腊月水土贵三分”的谚语。老年人到了这时,总要劝后辈谨慎花钱,于是又有“二十七八,平取品抓”之谚。
腊月八日为王侯腊,家家煮果粥。都在前一日备好米和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煮粥成,全家聚食,馈送亲邻,为腊八粥。腊八粥,是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塘、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挂元,用则伤味。每至腊七日,则剥果洗净器皿,终夜经营,到天明时粥熟。除祀祖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并用红枣、核桃等制成狮子、小儿等类,以见巧思。
腊八日御河起冰窖,通河运水贮内窑,太液池起冰贮雪池冰窑,开门运之,夏日出用甚便。
廿三日更尽时,家家祀灶,院内立杆,悬挂天灯。祭品则羹汤灶饭、糖瓜糖饼,饲神马以香糟炒豆水盂。男子罗拜,祝以遏恶扬善之词。妇女于内室,扫除炉灶,以净泥涂饰,燃香默拜。
每至十二月,于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四日之内,由钦天监选择吉期,照例封印,颁示天下,全体执行放公假。此后,梨园戏馆择日封台,八班合演,至来岁元旦则赐福开戏。上学的儿童,在“封印”之后熟师也让放假,谓之“放学年”。
廿五日至除夕传说为“乱岁日”。“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
岁暮,将一年吃剩的药,抛弃在门外,并将所收集的药方,放一起烧掉,这叫“丢百病”。
在炉内烧松枝、柏叶、南苍术、吉祥丹,名曰:“煨岁”。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FONT><FONT color=#003399>除夕一大堆老理儿</FONT><FONT color=#ff0000>
</FONT><FONT color=#000000>除夕,人们蟒袍补褂四出拜访亲友,谓之“辞岁”。家人叩拜尊长,也叫:“辞岁”。新婚的夫妇必须要到拨岳家辞岁,否则为不恭。
除夕自户庭以至大门,凡是行走之外要撒上芝麻秸,这叫“踩岁”。
除夕,夜子初交,门外宝炬争辉,爆竹竞响。肩舆簇簇,车马辚辚。百官到朝,祝贺元旦。此时爆竹声如击浪轰雷,传遍朝野,彻夜不停。更夹杂着拨浪鼓声,卖瓜子解闷声,卖江米白酒冰盏声,卖桂花头油摇唤娇娘声,卖合菜细粉声,与爆竹之声,相为上下,真是好听。“土民之家,新衣冠,肃佩带,祀神祀祖;焚锗帛毕,昧爽家团拜,献椒盘,斟柏酒,阖蒸糕,呷粉羹。出门迎喜,参药窗,谒影窗,具柬贺节。”如果路上遇到亲友,则施礼,继而祝曰:“新禧纳福”。“至于酬酢之具,则镂花会果为茶,十锦火锅共馔,汤点则鹅油方补,猪肉馒首,江米糕,黄黍;酒肴则腌鸡腊肉,糟鹭凤鱼,野鸡爪,鹿兔脯;果品则松榛莲庆,桃杏瓜仁,栗枣枝圆,楂糕耿饼,青枝葡萄,白子岗榴,秋波梨,苹波果,狮柑凤桔,橙片杨梅。杂以海错山珍,家淆市点。纵非亲厚,亦必奉节酒三杯。若至戚忘情,何妨烂醉!”俗说得好“新正拜节,走千家不如坐一家。而四马喧哗,欢乐终日,真可以说是极一时之胜”。
年饭用金银米为之,上插松柏枝,缀以金钱、枣、栗、龙眼、香枝、破五之后方能撤去。(谓之“年饭”)
取松柏枝中较大的,插在瓶中,缀以古钱、元宝、石榴花等就是“摇钱树”。
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给小孩的,也叫“压岁钱”,钱肆取钱用的“贴”叫“票子”。每届岁除,凡是富贵之家以银换钱的,都用彩笺书写,是为“红票儿”。取华美吉祥之意。
凡是卖花的,称熏治之花为唐花。“每至新年,互相馈赠。牡丹呈艳,金桔垂黄,满座芬芳,温香扑鼻,三春艳治,尽在一堂”所以人们又叫它“堂花”。
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
每到除夕,摆长案于中庭,供以百分。百分,是诸天神圣全图。“百分”之前,陈设蜜供一层,叫“全供”。供上签以通草八仙及石榴、元宝等,叫“供佛花”。到接神时,将百分焚化,接着烧香,到灯节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天地桌”。
</FONT><FONT color=#660099>走进家家户户的正月</FONT><FONT color=#ff0000>
</FONT><FONT color=#000000>正月初一日,五更起床,焚香,放纸炮。这天互相拜访,不问贵贱,奔跑往来好几日,名曰“贺新岁”。所吃的东西,如:百事大吉盒儿,由柿饼、荔枝、龙眼、栗子、熟枣等装成。
初一,祀神及先祖,剪纸不断至丈余,供于祖前,谓之“阡张”,焚之。
正月初旬,拜年者到门口,疾呼接贴,投一名片,匆匆而去,大多数无须和主人面谈。
正月一日到五日,俗名“破五”。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
正月之灯一向集中于前门内的“六部”,叫:“六部灯”,以“工部”的灯最为人称道。冰灯,飞禽走兽、世间百态,制作得非常工巧。
灯市从前集中在东、西四牌楼,后来移到廊房头条。
琉璃厂......每于新正元旦至十六日,百货云集,灯屏琉璃,万盏棚悬,玉轴牙签,千门联络,图书充栋,宝玩镇街。更有“秦楼楚馆偏笙歌,宝马香车游士女”。也是旧京年节一景</FONT></P> <P>春节拜年与忌门 </P><P> 熟人见面头一句:您过年好!”甭问,这是北京人、这是春节了。 </P><P>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P><P>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 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P><P>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 ,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喧 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P><P>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 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P><P>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 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 “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P><P>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所以拜年的时限可以延长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P><P>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 “拜晚年”。</P><P> 民国后至现在,亲友间相互拜年、晚辈给长辈拜年、同事间互访,以及 团拜、宴会、晚会、茶话会等恭贺新年的形式也很盛行</P> <P>老北京的春节庙会<img src="http://www.oldbj.com/bjlife/bjfolklore/image/mhp.jpg"></P><P>春节,俗称过年。除一般年俗外,庙会则为旧时北京过年的主要习俗。除了人们所熟悉的“厂甸”之外,“五显财神庙”(初二至十六)、“东岳庙”(初一至十五)、“白云观”(初一至十九)都是有名的庙会,最富有北京过年的特色。
“五显财神庙”的正式活动从正月初二算起。初二一大清早,往财神庙进香者,除巨富显贵外,绝大多数是骑自行车。他们多身着各种绸缎的棉袍,外罩马褂或坎肩,头戴细毡礼帽。香客们从城里出发出广安门向南,当然基本顺风,(因北京冬季多西北)。但一出广安门就须逆风而行了。</P><P>纸鱼,用一根竹劈儿缀上白线拴好,以便手提;还有成串的、泥胎、外糊金银箔的金银元宝,也拴在竹劈儿上。另外还有一种卜碌碌带响的风车。这种风车系用细篾儿和彩纸条儿糊成风轮,安装在秫秸架子上,每个风轮带有白线拴好的一对小鼓腿儿,敲打着一个泥塑蒙纸面的小鼓,大风一刮, 卜碌碌直响。</P><P>这种风车有单一的,有四个以至十几个连在一起的。傍晚,太阳平西的时候,你只要仁立街头,就能见到一辆接一辆的自行车形成了湍急的车流.</P><P>香客们求财心虔,哪还管你扑面而来的五、六级大风呢!临近财神庙一里余,路旁遍设香烛表纸的摊子。入庙首要就是参拜财神。只见殿内香烟绦绕,灯烛通明,也能听到钟磐悠扬之声。这时殿里殿外,熙熙攘攘,拥挤不堪。敬神已毕,除可以在庙内品尝一些北京的风味小吃外,最重要的则是“请”上一些别具特色新福商品。这里有大小不等的“福”、“寿’’字的红绒花和剪金纸花;还有长尺半、阔半尺的印有金鳞图案和“吉庆有余”、“吉祥如意”等吉利话的大红香客们在车前的灯叉上插着一只或大或小的风车,车把挂满了成串儿的金银元宝和红纸金鳞鱼;头戴毡帽缎带的隙缝中满插红绒花、金“福”“寿”字和孔雀翎——他们神采飞扬地“胜利”返航了。一路行来,只听风车卜碌碌乱响,纸鱼扑楞楞随风招展;又见凯旋的香客满头金碧辉煌,满面春风,真好像从赵公元帅那里得来了无尽财源似的。各自抵家,绒花金宇分赠家人,元宝、孔雀翎插在神桌的掸瓶里,大风车就高挂在北京住家院中特有的枣树上。这时满眼的财喜气,充耳的风车声,年意盎然,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出朝阳门约五里之遥的东岳庙,也是春节时重点庙会之一。东岳庙建筑雄伟高大,气势非凡。尤其山门对面的“琉璃牌坊”堪称一绝。这牌坊系由黄绿两色带有浮雕的琉璃砖瓦所筑成,高约六、七米,阔约十数米,兀立在东岳庙前。 </P><P> 东岳庙内所供奉的神祗可分三类:一为东岳大帝,这是人所共知的;二为地狱阴司之神;三曰喜神,即所谓“月下老人”,并建有“喜神祠”。其中尤以执掌地狱阴司之“七十二司”和喜神祠最能吸引香客。“七十二司”,即传说中阴曹地府里执掌对来自阳世的善恶鬼魂给以奖惩的“执法官”。以前庙内还设有“阎罗宝殿”。殿中塑有牛头马面、勾魂使者、小鬼、夜叉之类的阴司“皂隶”。</P><P><img src="http://www.oldbj.com/bjlife/bjfolklore/image/bjfolk02.gif">他们有的勾锁亡魂,有的押着所谓阳世间的“恶人”在滥施非刑。什么上刀山,下油锅,大锯锯,上磨研以及敲牙割舌、过奈何桥等,真是阴森恐怖,令人毛骨悚然。当初有个别小鬼行刑场面的塑像前还设有“机括”。只见小鬼们双手高擎铁链,正欲拘拿亡魂。其青脸红发,锯齿猿牙的凶恶相令人望而生畏。但因殿内光线阴暗,香客们好奇心胜,必欲走近以窥端倪,谁料刚一上前,恰好踩中消息,只听哗啦啦一响,小鬼猛抖手中锁链,不偏不倚,端端地套在了那倒霉香客的脖子上。事出不防,香客们心中早已是恐惧不安的了,陡然经此一吓,竟有当场毙命者。以后,事出多起,在舆论的压力下,也就将这种灭绝人性的玩艺儿拆掉了。而“喜神祠”却是与它截然相反的一种情况了。男女青年,或单独,或成双地到月下老人的塑像前虔心祝祷,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当然也有父母来为子女祈福的。
西便门外的白云观是春节期间开放时间最长、香火最盛、最具特色的庙会之一。 且设有各种新奇别致的玩艺儿,其中包括初八的“顺星”和十八的”会神仙”,虽属宗教仪式,但也新鲜有趣。
上午八时左右,这里早巳万头攒动了。门口遍布卖小吃的摊贩,所卖小吃也与其它庙会大同小异。但是终究太早,生意还比较清淡。而最热闹的一幕却是进山门时的“摸石猴儿”。观门呈拱形(共三门,中间大,两翼小),门的内圈系以一弧形石雕为饰。石雕的左下方有一石猴浮雕,传说人们摸了它可以清心明目不患眼病,’即使患病亦可痊愈。当然这纯系无稽之谈,但游人则必欲摸之而后慰。久而久之,“摸石猴儿”也就成为新正逛白云观的传统节目了。长期经人们的抚摸,山门上弯窿般的石雕,别处依然呈青砂石的深灰色,唯独这个小猴儿被摸得锃光瓦亮,特别逗人喜爱。
进得门来,第一进院落中有三座石桥,但桥下无水。三座桥只开中间一个桥洞,洞中朝东西方向平分开,两侧各设一方桌,桌上有两位道士分东西盘腿打坐——从早开山门起,一直坐到傍晚游客散尽他们才能如释重负地回堂休息。“溜溜”一天,也真够辛苦的了。他们是白云观的主要节目,也是过年庙会的主要财源之一“打金钱眼”的一对“活道具”。他们所坐的桥洞上端,东西各高悬一直径约为两尺、厚为三寸余的纸胎,上面糊以金纸的大金钱。金钱是用红绒绳从南北两端绷紧的,中孔内系一小铜铃。在东西两侧桥畔,设有许多以现钞兑换已不流通的制钱摊子(多为本观道士经营),以一角钱兑换十个制钱。游客们即于两侧桥面上瞄准相距五米开外的金钱孔上的小铜铃投掷。谁能打得准,把铜铃打中打响,这一年他就会顺顺当当儿,事事如意。这就是著名的“打金钱眼”。因距离较远,铜铃又小,能打中者,纯系偶然。不过人总是要试试“运气”,即使花多少钱去兑换制钱也在所不惜。</P><P> 绕桥后,再进一院落,即为“顺星殿”。这里是庙会中求签的地方,每年正月初八日,香客来自云观在自己的本命星塑像前焚星祝告,祈求一年平安,并买一张谶图,以查今年究竟主吉主凶,以便做好趋吉避凶的准备。顺星殿后</P> <P align=center><FONT size=4>老北京过年</FONT></P><P align=center><FONT face=隶书><FONT face=幼圆 size=2><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 face=幼圆 size=2><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 face=幼圆 size=2><FONT face=隶书 size=3>二、年前的准备</FONT></FONT></FONT></FONT></FONT></FONT></FONT></P><P>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繁衍着56个民族,他们各自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过年形式。北京历来是少数民族杂居的城市,生活习惯互相影响,因而生活内容就相对丰富得多。过年的庆典也隆重得多。为了新年庆典,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明清以来,一般说,进入腊月,到了"腊八",就算进入年关了。一直到正月二十五日"填仓"以后,才恢复正常。岁首之日是庆典的正日子,在此之前的一切活动均为准备工作。准备阶段约有20多天,自"腊八"至除夕的日子里,北京人是很忙的,正所谓"家无虚丁、巷无浪辈"。他们都在忙些什么呢? </P><P>(一)腊月市</P><P>置办年货是过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一进腊月,市面骤现繁荣,这是一年内的特有市场,称为"腊月市"。旧时东四、西单、鼓楼、前门的年肆非常热闹,坐商以茶食店、广货铺、杂货铺、茶叶店等最为兴隆。街上除了担担儿挎篮儿的流动售货小贩之外,售货摊点列满马路两旁,走过这种街面,令人生活情趣油然而生。</P><P>腊月初以卖咸肉的居多,腊八之前数日,所售物品以筹备腊八所需粥果为主,如:核桃、柿饼、枣、栗子、干菱角米及各色野味、大佛花等。</P><P>一过初十,开始买年画、门神、挂千、金银箔、烧纸、窗户眼、天地百分等。</P><P>二十日左右开始以"祭灶"为重点,卖糖瓜、糖饼、江米竹节糕、关东糖、草炒豆等。</P><P>二十五日以后,开始卖芝麻秸、松柏枝等物,为除夕"踩岁"做准备。</P><P>到二十九、三十日一两天内卖活鲤鱼,为除夕供"全佛"和初二祭财神用。腊月市上货物齐全,琳琅满目,价格也相对提高,京师谚语有"腊月水土贵三分"之说。</P><P>(二)腊八</P><P>农历的十二月初八日,是汉民"腊八节"。该节来源于古时的"腊日",即"猎禽兽以岁暮祭先祖"之日。汉代以冬至后的第三个戊日为腊日,南北朝时开始将腊月初八为腊日,民间称为"腊八"节。</P><P>"腊八"是进入年关的信号,亦称"年禧"。商家准备讨账,欠钱而还不起者,亦开始准备"躲帐",所以有"送信的腊八粥"之说。 "腊八"这天的典型食物是腊八粥。关于腊八粥的来源说法不一。有的说是为了祭祀神农氏。因为神农氏为我们发现了百谷,创始了农业稼穑,故于腊日用多谷制粥而祀之。按《古今中外节日大全》说是为了祭祀"八神"。</P><P>自然界的八位神灵,保佑庄稼丰收,百姓得食,故而祀之。</P><P>宋朝流传下来说是为了纪念岳飞特制的果粥。明朝流传是为了纪念朱元璋而熬杂米粥的。因为朱元璋在未登基之前,曾当过乞丐,吃过老鼠洞中的杂粮。登基后令御膳坊熬杂米粥,并赐赏百官,以志不忘,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故名腊八粥,此说含有忆苦的成份。</P><P>流传最广且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是纪念佛祖之说。释迦牟尼在未得道之前,曾舍弃王位而游历名山访寻名贤,饿昏在印度比哈尔邦的尼连河畔,被一牧羊女煮粥救活。释迦牟尼于腊月初八得道成佛,于是佛教徒们把"腊八"称为成道节,熬粥奉佛。汉代,佛教传入我国,此俗随之传入。开始各佛寺于是日诵经熬粥供佛,后来民间因之。</P><P>清代,雍和宫所熬的腊八粥很出名。因为所用之锅极大,直径有一丈二尺,能容米20石,干果100斤,共熬5大锅。所用粥料由宫廷送来,并派监粥大臣来寺院监制。粥熟之后,派供粥大臣送进皇宫,首先由帝后嫔妃贵族享用,各地总督巡抚等一品大员、封疆大吏们也能得到装罐封寄的赏赐。有地位的人家或皇亲国戚,所用粥米由皇廷赐赏,所以这天也有"王侯腊"之称。一般平民百姓家虽然得不到皇家赏赐,但亦极重视腊八粥的熬制。腊八前数日将红枣捶破泡汤,至初八早晨再加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角米等煮熟。粥熟后供在佛圣面前、门窗、庭树、井灶之上,然后全家皆食和馈赠亲友,照例馈友之粥不得过午。</P><P>腊八粥用料和制法极为考究。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再用染红的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穰、松子及红糖、白糖、琐琐葡萄等做为点染。此外还用红枣、桃仁等制成狮子、小免等布置缀饰,使其更加华丽,以见巧思。每至腊月初七就开始剥果修器,夜间熬制,天明则粥熟。</P><P>腊八粥的质量以用料多少为准。《燕都游览志》载:"以果米杂成之品多者为胜"。平民百姓家所用粥料多少,视其家境情况而行。一进入腊月,粮店就配制"腊八米",将芸豆、豌豆、小豆、红豆、绿豆、小米、糯米、高粱米等掺到一起,称杂豆米,出售。居民买回后再加上红枣、栗子之类就可熬制。熟后再加红糖、白糖、玫瑰或甜桂花调味,使其味道更美。</P><P>讲究的腊八粥还要注意颜色,粥熟后,要求雪白透明,所以凡是颜色较深的谷物不可用。只用江米、用银针挑净糠心的薏仁米、鸡头米,去了心的莲子肉等。粥熟后,再在特制的粥盒里铺上果脯、荔枝肉、桂元肉、桃仁、松子、染红的瓜子等,还要摆出各种图案花样,这种粥是腊八粥的上品,亦叫"八宝粥"。</P><P>关于腊八粥的用料问题,历来说法不一。《燕京岁时记》载:"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桂元,用则伤味。"而上述做为"腊八粥"上品的"八宝粥"中,却以莲子、桂元等为珍品,不知孰说为是,看来可能是口味不同的缘故吧。</P><P>在亲友邻里馈送腊八粥的同时,还附带送"渍白菜",这是刚入冬时渍腌的。《燕京岁时记》载:"凡送粥之家,必以此为副。菜之美恶,可卜其家之盛衰"。白菜腌得好坏,与家境之盛衰当然无内在联系,即便腌渍的味道不好,受赠之家亦不会说什么,送菜人尽可放心。北京人腌渍白菜已成风俗,俗称"渍酸菜"。</P><P>北京地区的冬令当家菜历来是大白菜。古籍记载:"白菜一名菘,北方多入窖内,不见风日……"可见,北京居民贮存大白菜古已有之。现在人们已经积累了不少贮存大白菜的方法,如:凉台贮存法,楼道贮存法,报纸包裹法等。另一种方法就是腌渍,将洗净的白菜在开水中烫过后放入凉水中一渍,再存入洁净的缸中封闭,吃时味道与四川泡菜有异曲同工之妙。</P><P>腊八的另一工作是泡"腊八蒜"。用洁净的器皿盛上好米醋,将选好的蒜瓣去皮,放进醋中,封闭置暖处,称为"腊八蒜"和"腊八醋"。到新年吃饺子时,连醋带蒜盛入食碟中佐餐,醋香蒜碧,引人食欲。 </P><P>还有一种重体力劳动,亦是腊八日的工作,即窖冰。腊八,京城各河开始打冰,内城御河所起之冰贮藏在"内窖"。太液池所起之冰,贮存在景山西门外的"雪池冰窖"。府右街冰窖,存贮南海之冰。各护城河之冰,都在就近河边土窖存放,待夏季出售。当时北京著名的冰窖有什刹海宝泉冰窖,白米斜街西口冰窖及朝阳门、德胜门冰窖等。旧京冰窖有三种:官冰窖、府第冰窖和居民冰窖。晚清时,打冰已不限于腊八,一般冬至至"三九"即可。此俗一直沿袭至今。 考窖冰之俗来源甚古,《事物原会》载:"周成王命凌人(打冰人)斩冰,纳于凌阴,凌阴者,今之冰窖也"。可见周代已有贮冰之俗。 腊八之后,节日气氛愈加浓烈,只不过市面上再也看不到粥果一类的物品了,代之而起的是有关祭灶、迎神、祝福之类的年货了。</P><P>(三)唐花</P><P>腊月间,在暖房中培育出来的进宫的鲜花叫唐花。它既是供品,亦是上层人家的赠品及堂屋中的陈列品。明代进贡以牡丹为主,清代又用金桔等作为陪衬,红黄相间,更显艳丽。市售之花品种更多,除以牡丹、芍药为主外还有红白梅、碧桃、探春等。</P><P>暖房之中从培育鲜花,发展成生产新鲜蔬菜,如青韭、蒜黄、冬葱等。隆冬季节,能尝到如此鲜嫩之菜,不能不说是口福。可笑的是起初皇宫内不允许这类鲜菜进贡,更不许供佛,说它们是"不时之物,有伤于人"。 唐花的培育方法,许多古籍中如《五杂俎》、《燕京岁时记》、《日下旧闻考》、《玉堂答记》、《香祖笔记》等均有记载。其方法是在纸糊的密室中,挖地穴五尺余,种植面上敷以粪土,再在三尺之下火,置沸汤于地坎中,候汤气薰蒸则扇之。种植者非常辛苦,需昼夜不停地摊火,保持温气。</P><P>唐花因其以暖气薰开,故也叫薰花,又叫課花。又因士大夫家中以该花置堂中、故亦称堂花。相传此法始于汉代,历代均有发展。唐诗中有:"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之句。可见課花暖育之法,在唐代已能生产瓜果。宋代出了个育花能手,名马塍使暖房设施更进一步。 唐花为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带来了勃勃生气。 现在中山公园中有唐花坞一座,其命名即源于此。隆冬季节,外面百木凋零,而坞中各种鲜花盛开,令游人提前享受到春意。</P><P>(四)封印封台</P><P>封建帝王在位时,每至腊月十九日之后,有官府封印,梨园封台之举。 从腊月十九至二十二这4天之内,由掌天文历数之事的钦天监选择"吉日",颁示天下各衙府,统一封印。封印后,各官员开始放假。在这几天内,各衙府主管为酬谢大家一年的辛劳,要邀请同僚欢饮畅聚一番,已成为惯例。为此,每当封印已毕,前门一带车水马龙,各园馆居楼均无隙地,官员们都在包桌欢饮,庆祝岁末。</P><P>本来节日放假,庆迎新春是件好事,可是同时给社会上带来一个不好的机由,市肆无赖之辈却借此机会闹些事端。他们认为官不升衙办事,可以肆无忌惮了,甚至有些乞丐明目张胆地在市面上抢东西,逐渐形成一种恶俗。京谚有:"二十七八,平取平抓"之说。实际上官府封印并不等于没人管,起码各处的地保并不放假,只是他们懒得管罢了。</P><P>继封印之后,择日封台,是梨园界的一桩大事。清代中前期,京师戏园中以昆曲、弋阳腔、秦腔、徽剧为主要流行的剧种。各个剧种在各戏园中轮流演出。在封印之后,要举行一次联合大汇演,谓之"八班合演",演员们各显其能。这是一项艺术交流的好机会,故而是梨园界的一次壮举。汇演之后,即封箱封台,一直到新年始临才恢复演出。</P><P>(五)爆竹</P><P>年节期间燃放爆竹的历史相当悠久,爆竹的作用及形式更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的。最初是为驱恶鬼,后来发展成迎喜神,继而普及为喜庆之日的必备之物,至于爆竹本身形式的演变,则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体现。 燃放爆竹的起因众说不一,不过最初是为了驱鬼则无异议。有一则流传极广的古老传说颇具典型性。 上古时有一凶残怪兽叫"年",每隔365天就出来伤害人畜一次,因此,届时人们皆熄灭灯火,躲避怪兽。偶有一次,一穿红衣顽童燃竹取暖,适逢"年"来,怪兽见火光红色及听到燃竹之爆响,顿时被吓得逃窜,此后家家燃竹爆响,以求安宁。</P><P>综合一些记载,我国燃放爆竹之俗始于汉代。东方朔在其《神异经》中就有关于以燃爆竹惊山魈恶鬼之说。据说这种山魈恶鬼只有一尺多高,住在西方深山中,人如果遇上,就会大病缠身。该怪最怕声响,故人们燃爆竹以惊吓之。 驱鬼和迎神概念截然相反,然而都需要放爆竹,这与社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早期人类对自然现象认识不足,凡是不利于人生活的均视为恶鬼,需要驱除。后来人们对自然逐渐了解,不再可怕,但希望生活平安。在自己的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就依赖于神灵,祈祷神佛能保佑自己及家庭。于是迎神之举渐渐萌生。随着人们对过年迎神活动的重视,燃放爆竹的含义似乎比驱恶鬼更大些。清代人们为了迎神"闻爆竹声如击浪轰雷,遍于朝野、彻夜不停"。</P><P>民国期间,前门外大栅栏一带商号店铺于除夕夜大放爆竹,街道上积有厚厚一层爆竹皮屑。现在,除夕夜仍放爆竹,尤其是午夜零点时,爆竹声最浓烈。 放爆竹的适用范围愈来愈广,从驱鬼、迎神,逐渐发展到喜庆之日的必备物。民间的各种纪念活动如:花会社戏、行业聚会、新张开幕、寿诞之日、婚丧嫁娶,以及球赛获胜,均然放爆竹。其含义也无甚局限性了。 燃放爆竹的适应范围之广,是与爆竹本身的技术进步密切相关的,如前文所述,爆竹在原始时,名符其实的是用火燃竹而爆之,从而发出噼叭之声。其声音的响亮程度是有限的。到魏晋时期,大兴炼丹术的同时,发现了硝石、硫磺和木炭配合在一起燃烧,能发出爆炸的声音。人们称其为火药。这一发现,使爆竹发生了革命性的飞跃。人们将配制好的火药装进竹筒内,燃放起来,比只爆"竹"响声大多了。这种新产品称之为爆仗或炮仗。到了宋代,造纸术和火药的制做不仅普及,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于是出现了用纸卷成的爆仗。把单个爆仗连在一起,点燃后逐个自动爆响,称之为"鞭"。因此又有了"鞭炮"的名称。当时出现了不少制造爆仗的能工巧匠。不过《事物纪原》的作者高承认为,三国时的大发明家兼巧手马均始制爆仗,是制造炮仗的祖师。无论怎样讲,宋代是爆竹得到大发展、大提高、大普及的时代。许多古籍记载,宋代都城开封,大街小巷都出售爆仗、起火等。</P><P>从明清到现代,爆仗不断改进,品种相继增多,所售制品琳琅满目,统称为花炮。归纳起来,可分三大类,即听响的、观花的、连听带看的。 爆竹之原起是听响的,发展成爆仗有"麻雷子",其响单一。继之有双响或叫"二踢脚",第一响炮仗本身只燃半截,声音较沉闷,待把另半截送上天空,在空中一声爆炸,响彻云霄。小麻雷子连在一起称"鞭"、有"小鞭"、"寸鞭"、"闪光雷"、"洋鞭"等。每挂有500头、1000头、5000头、1万头不等。其中还有"鞭里加炮"等名目,即在每间隔一定数量的响鞭之后,出现一声大响。由"二踢脚"发展出"炮打灯"、"炮打双灯"、"飞天十响"等。甚至现在国家庆典所放的礼炮也是爆竹的衍生物,只不过引发方式不同罢了。 供观看而无响声的一类,统称为"花",最早起源于宋代的"起火"。同样用纸卷火药,燃点后不发声,只喷火,由于反作用力的关系,"起火"本身边喷火、边飞起,直上天空。原始的"起火"很单调,只不过喷火钻天而已。但不要小看它,它可是我们现代航天火箭的老祖宗呢! "花"中有一种状如泥人,内装火药,头顶上有一小孔,点燃后喷出火花,金星四溅,俨然一株火树。火药燃完泥人之壳犹在。因泥人常被塑为老头形,故俗称"老头花"。小型花有"滴滴金"、"耗子屎"等,小孩燃玩此物,危险不大。由于造型的不同,还有"太平花"、"盆花"、"八角子"、"葡萄架"等。现在礼花厂所制产品外型更加美观,有坦克车、汽车、手枪、金鱼等。如今每年国家庆典焰火晚会上所放之焰火,堪称集花类之大成,五光十色,漫天飞舞,壮观之景色历代所不及。 连听带看的叫放"盒子"。"盒子"照例要多层燃点,由几层至十几层不等,每层都爆出不同的人物故事,极为奇妙。如果放大型的"盒子",需先用杉篙搭好架子,把"盒子"吊在上面。第一层一般是吉祥祝福的内容,如"万事如意、恭贺新禧"之类,接着是"和合二仙"、"福禄寿"等,以后每层可放出一个故事的一个场面或者连起来是一出戏。盒子连续落下,场面连续演出。 大型盒子的种类很多,有的制成"花牌楼",额坊、明楼俨然,可高及数丈。牌楼下面陈列狮虎等动物,呈百兽庆寿状,有的制成飞檐流角的凉亭,亭中有美人,称为"八角美人亭"。</P><P>"烟花城"可算是盒子中之精品了。它被制成一座小型城池,有四门、雉蝶、刁斗、旗竿、桥梁等,城上垛口、敌楼中还有兵丁把守。燃点之后还有许多变化,如桥梁落下,生出莲花等。这种巨型制品,是综合了炮、花、盒子的特点于一身,因耗资巨大,已不多见。不过,如今焰火晚会上的新产品,具有更壮观的景象,以"葵花向阳"为例,花炮打向天空,尤如一个个小流星,继而炸开为葵花,每个"葵花"当中一片金黄,周围是绿色,每个"葵花"直径有数十米,众朵"葵花"齐"开放",景象雄伟,令观者欢欣鼓舞。可见燃放爆竹花炮的历史,也是我国火药技术的发展史。 </P><P>(六)祭灶 </P><P>祭灶是老北京人年前的一项重要活动,亦是新年将至的信号,影响之大,涉及各家各户。届时鞭炮齐鸣,气氛浓烈,有"小年下"或"过小年"之称。 灶王是何神灵?老北京人又如何祭祀呢?灶王的名称很多,有"灶神"、"灶君"、"灶王爷"等。在民间,除了少数"教民"之外,差不多每家都供"灶王",而且称他是"一家之主"又称"司命主"。这位"司命主"是谁呢?历来说法不一,而且释、道各家中又不见经传,看来他是一位民间传说中的所谓俗神。所以各家记载不大相同。如下的说法具有典型性: 《淮南子》记载:三皇五帝中的黄帝作灶,炎帝作火。他们死后,作为灶神。殷代的灶神据说是一位老太婆,专管人们饮食之事。《吕氏春秋》记载,炎帝的辅佐之神是祝融、祀灶,亦即灶神之意。"五经异义"说,灶王爷叫苏吉利,灶王奶奶叫王搏颊。《庄子》中有"灶有望"的记载。司马彪注:"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P><P>《酉阳杂俎》说,灶神叫隗,貌如美女。还有人说灶神叫张单,字子郭,夫人字卿忌,有六个女儿。其职不但管饮食,还管生死祸福。《封神演义》上说,姜太公封的灶神名张奎,灶王奶奶名高兰英。民国初年,市面上有"善书"《灶王经》流传,其中有"我神姓张名自国,玉皇封我掌厨中……"之句,所以民间有"灶王爷本姓张,一碗凉水三柱香"的谚语。 上述灶君属于有"据"可查者。至于传说中的灶王爷,就愈加纷纭了。而且褒贬不一,有的说灶神之心既贪且黑,有的说他是个赌徒恶棍;有人说灶王爷是个穷烧火的,而灶王奶奶却是天上玉皇大帝的女儿。以此论下去,灶王爷就是玉皇大帝的小女婿了。无论如何"灶"既是"神",人们就当祭之。汉宣帝时,传说有个叫阴子方的人,他做饭时见到了灶君,于是杀黄羊祭祀,从此家运亨通,子孙都做了大官。后来人们也奢想灶君赐福,于是纷纷祭起灶神。又一传说,穷苦出身的灶王名张仁,夫人名李义,张仁打柴,跌断了腿,其妻为财主家做工奉养丈夫。后来张仁被烧死在财主家的柴房中,李义为纪念丈夫,在灶头上立供牌。李义死后,其子张诚在供牌上加上母NFDBE李义之名,每年腊月二十三张仁生日时,张诚都要将父母爱吃的糖果之类作供献……。</P><P>传说中的黑心灶王名张郎,富贵后遗弃贤妻丁香而另娶妓女海棠,后来张家失火,张郎讨饭无意至前妻处,谢"大娘舍饭",穷困中误认前妻为大娘,羞愧难当,钻进灶中而死,后来被玉皇大帝因同姓而连宗,封他一名灶王,人们尽管对张郎的为人不满意,既然为"王",也只好每年在他死的那天--腊月二十三日奉祀一次。 祭灶活动原为"纪灶",是纪念的意思。炎帝在五行中属火,为火官,主南方,夏季之神。人们为了纪念用火熟食的先神而祭祀,所祭灶神的时间在夏季,即《抱朴子》所说的"孟夏可以祀灶"。至殷代,传说中的主管饮食的老太婆为灶神,其形象比较具体了,周代以祝融为灶神,有明确记载,灶神亦由男性取代了女性。春秋战国时期,其纪念性的含意并未改变。迷信成份的加入,始于汉代,也就是如前所述阴子方在腊八见了灶神,并用黄羊祭祀而富贵之时。这时期灶神的地位由于被道家利用而有所提高。祭祀之日为腊八。这些与汉武帝迷信丹术是分不开的,虽然用炉之灶与民间做炊之灶是两码事。唐宋时期的祭祀灶王与现代区别不大了。清代的众多记载中,所描述的祭祀场面几乎一直沿续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被供奉的灶王偶像亦有沿革,先是由红漆木板或红纸上面写字而成,一般写"司命神位",写全称者则是"九天东厨司命张公定福府君之神位"。无论是写字或是发展成木版印制的灶君像,其佛龛两侧配以对联,诸如:"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之类,横批则是"一家之主"。</P><P>北京人祭灶的仪式并不复杂。所供的灶君《纸像》有二种。一种叫"金灶",是常年奉祀之神像有双座和单座之分,如果奉祀人无配偶,则只供单座像。"金灶"虽系木刻版,但水彩印刷较精制,上部还印有当年的二十四节气的日期。另一种叫"烧灶",某些大户人家平时不供奉,只在腊月二十三日临时"请"来(不能说买),举行仪式烧化。烧灶的刻版和印刷比"金灶"显得粗糙了。 无论是祭"金灶"还是"烧灶",其仪式都很简单。在腊月二十三日晚一更左右,由一家中的男主人主祭,北京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其实并不太严格。此时妇女要用净泥涂饰炉灶,叫"挂袍"。供品有关东糖、糖瓜、南糖及凉水一碗、草料一碟,为灶王爷之马而备。还有专门为祭灶制做的小羊油红腊,上香以后,按尊卑长幼依次三叩首,同时口中有祷词,无非是"上天言好事","好话多说,坏话少讲"之类。然后用糖稀往灶口一抹,或将一块糖投入灶中,用意是粘住灶君之口,谓之"粘灶"即少说话,即便说出话来,也是甜言。还有酒糟涂抹灶门,叫"醉司令",让灶王酒醉,也是少说话的意思。香尽之后,取出香根,与揭下来的纸像及草料等一同烧化,将凉水泼在地上,大礼告成。灶王爷今夜送走了,只等除夕夜再接回来。 从礼仪形式上分,还有"阔祭灶"和"穷祭灶"之分。王公府弟、巨贾宅门为了排场,供品相当丰盛,还为灶王爷糊纸活,有升天用的车马等,而小户人家只在灶台上放碗凉水,烧三炷香,磕三个"素头"后,把灶王码一烧,亦算礼成。 关于祭灶还有许多相关内容。祭灶日期,沿袭下来有二十三、二十四两天。明代之前以二十四日居多,逐渐改为二十三日。北京有"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之说。有些地方还分二天进行,二十三日夜"祭荤灶",用鸡鸭鱼肉,美味佳肴为供品,二十四日"祭素灶",供品用水果、瓜子及点心等,但无论荤祭还是素祭,都少不了糖瓜儿。 北京风俗,商号有"三节结账"的规矩。从祭灶开始,各商号派人各处收账。还不起债者四处"躲债",一直到除夕夜才不再讨债。于是北京有"要命的关东糖,救命的包饺子"之说。</P><P>由于各地风俗不同,民间还有"跳灶王"和"打灶王"的活动。 "跳灶王"是民间由古代"驱傩"发展而来的一种活动形式,主要是乞丐们的活动,由腊月一日至二十四日是"跳灶王"的日子。进入腊月后,乞丐们三五成群,扮灶公灶婆拿竹枝闹于门庭,乞钱,谓之"跳灶王",也含有驱邪之意。这一活动主要在我国的东南方进行。东北满族同胞的跳神祭礼中也有祭灶的内容,也可属于"跳"的范畴。而且当地特产麦芽糖,成为祭灶的专利品,称为关东糖。 "打灶王"是一出戏剧的名字,该剧的出现,说明我国各地区的人民并不是都相信灶王爷的。戏中将灶王扮成贪嘴的小丑无赖。极尽讽刺之能事。文人著作中如顾张恩的《土风录》,陆龟蒙的《祀灶解》等,均有讽刺灶王记述。</P> <FONT size=4>北京过年</FONT><BLOCKQUOTE><P align=center><FONT face=隶书><FONT face=幼圆 size=2><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 face=幼圆 size=2><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 face=幼圆 size=2><FONT face=隶书 size=3>三、大年三十儿和大年初一</FONT></FONT></FONT></FONT></FONT></FONT></FONT></P><P align=left>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为"月穷岁尽之日",故又叫"除夕",而北京人俗称大年三十儿。老北京人们历来将"年夜"视为正式的年禧,因为它正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时候,许多送旧迎新的重大庆典都在这天举行。</P><P align=left>除夕夜的庆典工作,实际上这天的午前就开始了。供桌上燃起香烛,肃穆庄严的气氛随之而起。20多天的准备工作,大多半是为除夕夜的庆典而操劳的。大年三十儿的主要内容有:</P><P align=left>佛堂上供:<img src="http://www.oldbj.com/bjlife/bjfolklore/image/bjfolk04.gif"></P><P align=left>老北京人家,几乎家家有佛堂,所供之神有观音、关圣、财神等。不过佛堂的规模相差悬殊,有地位人家可能是一层小楼,或一间正厅,而贫苦的百姓家可能只有一个小佛龛。不论佛堂规模大小,除夕夜一律要上供。供桌也叫接桌,桌上的供品成色和数量,自然是随着佛堂的规模而异的。供品最丰富者为"九堂",即9类供品,综合起来有:猪头、雄鸡、羊肉、馒头、蜜供、套饼、面鲜、水果、百果、花糕、年饭、素饺、素菜等。此外供桌前还要有照例的"五供",即一只香炉、一对烛台、一对花瓶(筒)。烛台上插素蜡,香炉内插好手指粗的"子午香"(或藏香)。以上供品午前摆齐,正午开燃蜡点香,俗称"起香"。从此时起香火不可中断,直到"破五"。</P><P align=left>置天地桌:</P><P align=left>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天地桌,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对神佛大酬劳一次,此外,这桌主要是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是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P><P align=left>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此接神习俗。</P><P align=left>祭祖也是除夕夜的内容之一。</P><P align=left>如果家内有祠堂,仪式就隆重得多。无祠堂之家,此时亦需将影像(或牌位)及遗物请出,在屋内西墙方位设供桌,摆供祭祖。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南方人寓居北京者,祭祖更隆重,用八碗大菜,中设火锅,按灵位设杯箸。满人祭祖用桃酥、芙蓉糕、苹果、素腊、檀香等。蒙古旗人祭祖用黄油炒黄米面,撤供时用香油炸,蘸白糖分食。不忘祖宗是传统美德,看来不应属迷信范畴。郊区农民还有的在此夜到坟地请祖宗回家过年的习俗,直到初六,再焚烧钱锭,将祖宗送走。</P><P align=left>吃团圆饭是除夕夜必不可少的内容。</P><P align=left>在置办的年货中,大部分是食物。准备工作包括烧制年菜。一般在除夕之前,分门别类将食品蒸煮、烹、炸、炖,制成成品或半成品,只等年夜全家品尝。当然主食自然是水饺,至于馅的优劣,则看家庭生活状况而定。一年一度的团圆饭,虽然热闹,但太费时间,现在人们为节约时间,已不注重自制。较开放的广州,从1985年春节开始,已出现扶老携幼到酒楼吃团圆酒了。</P><P align=left>守岁之风俗早在晋代就十分盛行</P><P align=left>在当时的《风土记》中记载:除夕之夜大家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守岁时所点之蜡烛,叫"守岁烛",是一种特制的粗蜡烛。实际上守岁是消磨时光的综合活动。大家吃饱喝足之后,尚未到接神之时,利用这段时间消遣一番,俗称守岁。含意高雅一些,将守岁说成是珍惜光阴,或为长辈祈年益寿。不管怎么说,守岁时大多以娱乐为主,如搓麻将、斗纸牌、推牌九等,这样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亥时交子",到了诸神下界的时候了。关于守岁,也有传说。古时有小妖名"祟",除夕时出来害小孩,家长们为保护孩子,故而"守祟",因谐音,又叫守岁。文人守岁,大多做诗抒怀,有的触景生情,有的总结旧作,有的展望未来,留下了不少名篇佳句,这种守岁,算得上是积极有意义的了。接神是为新旧年分野,但接神时间亦不太统一。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子正"之时,即午夜零点开始接神,有的则在"子正"之后方接。有的因家庭成员未到齐,可能拖到丑、寅之时亦未可知。</P><P align=left>接神的仪式在天地桌前举行,由全家中的最长者主持。</P><P align=left>因为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然后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宪书"上指示:"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礼毕后,肃立待香尽,再叩首,最后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焚烧时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时鞭炮齐鸣,气氛极浓烈。</P><P align=left>接神后,将芝麻秸从街门内铺到屋门,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声,称为"踩岁",亦叫"踩祟"。</P><P align=left>家庭团拜是接神后的第一件大事。先给祖宗神像叩头拜年,然后依长幼叩头。此后长辈照例要给冲龄晚辈们"压岁钱"。</P><P align=left>过年,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一般这段时间大人们忙于筹备工作,管得较松,可尽情玩耍,除了一年一度的放鞭炮之外,最想往的是压岁钱。<img src="http://www.oldbj.com/bjlife/bjfolklore/image/bjfolk39.gif"></P><P align=left>传说压岁钱也与"祟"在除夕出来害小孩有关。因为"祟"害怕包着铜钱的红纸包,不再害孩子,故而称"压祟钱"。实际上,长辈给晚辈小孩钱,是皆大欢喜的事,故而沿袭至今。</P><P align=left>元旦,北京人俗称"大年初一"。家庭中团拜之后,男子在这一天的主要任务是出外拜年。</P><P align=left>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P><P align=left>清代拜年形式较复杂。这是由于各个阶层人士的社会地位不同,所带来的习俗也不一样。拜年也称"辞岁"。有特殊关系的人,新年辞岁是必须遵例而行的。如京师大臣必须给皇帝辞岁;王公府第中的"包衣人"、"府哈喇"必须给本府主人辞岁;本族的晚辈必须到设有"杆子"、"板子"、"影堂"的族长家辞岁;无论已婚或未婚的女婿,必须到岳父家辞岁等。</P><P align=left>除了上述情况外,即是一般的NFDBE戚之间、同行同事之间、邻里之间的拜年。在拜年过程中,凡遇年长者,须三叩头。叩头方式旗人、汉人亦有不同。旗人只叩头不作揖,而汉人在叩头前后均作揖。在拜谒过程中,如主人不在家,就向该家中堂上首叩三个头,犹如主人在上,叫"朝上磕"。在京郊农村,有的主人虽在家,也有"朝上磕"的,主人在旁答谢。如系平辈受拜之家,须择日回拜。</P><P align=left>清代的官场中,对拜年较为重视,为了不徒劳往返,便举行"团拜"。这种集体拜年好处很多,故其生命力也较强,民国之后更为盛行。甚至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60年代,各单位、团体、工厂等,每逢春节,除举行会餐外,还有团拜之风。其实在节假日人们互相走走,沟通感情,交流思想,是件好事,但不可流于形式,浪费时间。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拜年也出现了新形式,如电话拜年,既快又好,互不耽误,有发展之势。</P><P align=left>值得一提的是,老北京拜年是男人们的事,各家妇女不到"破五"不许出门送贺,即便很近的邻里,只能在院中说话,也不许进屋,即所谓"忌门"之陋俗。每当除夕夜,院内铺上芝麻秸时起,即等于宣布"忌门"开始,正月初六,妇女才开始互相道贺。</P><P align=left>元旦期间,除上述"忌门"之外,其他还有许多陋俗和禁忌,其中有的毫无道理,甚至很可笑。明代习俗,新年五更忌讳在床上打喷嚏,如果在床上打了喷嚏,则主今年要生病,若要打喷嚏时,须急速下床。除夕夜,外面有人叫你的名字,不可答应,说这是鬼在叫你。新年之始,洗漱后的第一件事,是到街门内偷听街上行人的第一句话,以卜来年之凶吉,谓之"听忏语"。将一枚小钱包在饺子里,谁吃到它,主谁一年顺利。将门栓或木在院中连续抛扔三次,叫"跌千金"。</P><P align=left>有些习俗流传甚长远,如一旦打碎器皿,快说"岁(碎)岁平安"。除夕夜不扫地,不倒泔水、垃圾,怕把财神扫出或倒出。不动刀剪,动则主凶杀或口角。还有不准吃药的习俗,否则会一年生病。(其实需吃药者,已经生病了,耽误病情,岂不更重!)至于大年初一须吃素,现在可能很少见了,谁家不是大鱼大肉。</P><P align=left>有些习俗更显无聊,如不吃稀饭,否则出门会遇大雨;出嫁后的女儿,此时不可回娘家,否则会将娘家吃穷。不许与人争吵,否则一年不交好运;不许说不吉利的话,更不许骂街,否则今年要倒霉……,这些禁忌虽属无聊,但可避免,只是小孩子们不懂事,不管禁忌不禁忌,一不顺心,难免口出"秽言"。如何对待这种"童言",人们也想出了绝妙的解法,用毛草纸(现在的卫生纸)擦嘴。含意是把小孩嘴当屁股,说话如放屁,不算数。</P><P align=left>无论有多少禁忌,人们在节日期间的心情总是愉快的,因为节日的气氛及景象太令人兴奋了。新年新岁之时,每家都在展览自己的年货,所以菜肴都很丰富、酒醴齐备,新正拜节要奉节酒三杯,真一时之快事也。 </P><P align=left>一般贫穷之家,也尽自家之能力,把年过好,虽然贫富之间相差悬殊,规模形式也差异甚大,可是良辰美景人人可得,贫贱富贵各得其乐。各人按各人的财力和爱好来寻找节日间的乐趣。有些"观景"是根本用不着花钱的</P></BLOCKQUOTE> <P align=center><FONT size=4>老北京过年</FONT></P><BLOCKQUOTE><BLOCKQUOTE><P align=center><A><FONT face=隶书><FONT face=幼圆 size=2><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 face=幼圆 size=2><FONT face=隶书 size=3><FONT face=幼圆 size=2><FONT face=隶书 size=3>四、节日景象</FONT></FONT></FONT></FONT></FONT></FONT></FONT></A></P><P>新正伊始,节日气氛异常浓烈,内容丰富多彩。有常年遵循的惯例活动,有庙会市场商品贸易,有民间艺人献技演出等等。这种气氛自大年初一之后,到正月十五上元佳节,再掀起一个小高潮,直到二十五日"填仓",才逐渐恢复正常。</P></BLOCKQUOTE><UL><P>1迎春活动 </P><LI>祭财神:是正月初二的主要内容。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img src="http://www.oldbj.com/bjlife/bjfolklore/image/06.jpg"> <BLOCKQUOTE><P>财神是谁?说法亦不统一。因为他是传说中的虚构人物,来路自然不同,归纳一下,财神应属道家范畴。</P><P>赵公明,因张天师曾命其守玄坛,故又名赵玄坛。此人来源于《封神演义》,姜子牙封他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 赵明朗,字公明,道教中的玄武之神,俗称赵公元师。此说来源于《三教搜神大全》,圣号全称为:"总管上清正一玄坛飞虎金轮执法赵元师"。</P><P>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因忠耿正直,被挖心。因其"无心",故不偏倚,后世人奉为财神,此事载于《史记·殷本记》。</P><P>范蠡: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手下大臣,帮助越王打败吴国,后来经商发了大财,改名陶朱公。后人奉为财神。</P><P>关羽:三国中的关羽是个"全能"人物,最重义气,后人把"义"和"利"等同对待,奉为财神。一般商号供奉关羽者居多,认为他对商号有保护作用。</P><P>上述财神中,范蠡、比干等称为文财神,赵公天师、关羽为武财神。此外还有供奉太白星者,称为"财帛星君"。因为太白星亦叫金星,附会为财神。还有以齐天大圣、招财童子为财神者。</P><P>民间所供大多以赵公明居多,其印刷的形象很威武,黑面浓髯,顶盔贯甲,手中执鞭,周围画有聚宝盆、大元宝、珊瑚之类的图案,加以衬托,突出富丽华贵的效果。</P></BLOCKQUOTE><LI>破五:正月初五日叫"破五"。从初一到初五几天之内禁忌太多,人们不可"轻举妄动",一过初五,就基本上过了年禧,不再禁讳了。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出嫁的女子,也在这天回娘家,叫"归宁"。商号于这天筹备次日开市。第二天凌晨,掌柜的带领伙计们上香、烧百分,并将纸钱、粮食粒与神码放在芝麻秸上焚烧,谓之"送神"。随后"开市大吉"正式营业。 <img src="http://www.oldbj.com/bjlife/bjfolklore/image/07.jpg"> </LI></UL><UL><LI>人日:正月初七叫"人日",也叫"人胜节"、"七元"。从正月初一到初八,按道家说,天地万物出生的次序,分为鸡日、狗日、豕日、羊日、牛日、马日、人日、谷日。正月初七天气晴朗,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LI></UL><UL><LI>顺星:正月初八为"诸星下界"之日,人们于此日祭星,谓之"顺星"。祭祀用两张神码,第一张印着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张是"本命延年寿星君"。二张前后撂在一起,夹在神纸夹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后方正中受祀。神码前陈放着用香油浸捻的黄、白二色灯花纸捻成的灯花,放入直径寸许的"灯盏碗",或用49盏,或用108盏,点燃。再供熟元宵和清茶。黄昏后,以北斗为目标祭祀。祭祀后,待残灯将灭,将神码、香根与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祀成。 </LI></UL><UL><LI>迎春:立春之日,北京的官府甚是忙碌,明朝时期,迎春的仪式较复杂,要去东直门外五里的"春场"去迎春。京兆尹和各府衙的官员,都须将官服装戴整齐。按规定的仪仗,制做春牛芒神、柳鞭等,举行迎春仪式。然后进宫、百官朝贺。清朝时期略有简化,但仍须制做土牛、柳鞭。各衙门用柳鞭打牛3下,叫"鞭春",是劝耕之意。京兆尹率两学诸生进大内祝贺。民间吃小红萝卜,叫"咬春"。 <P>2庙会市场</P><P>新正节日期间,北京有特殊的庙会和贸易、游乐场地。</P><LI>厂甸:老北京"逛厂甸"的地方,在今和平门外,琉璃厂街与新华街交叉路口一带。该处以琉璃厂文化街闻名遐迩。这里是辽金时期的东北郊。辽代叫海王村,金代叫海王庄。元代在此设官窑,烧琉璃瓦件。明代为工部所属五大厂之一。清代乾隆年间,迁走琉璃窑,仍保留琉璃厂之名。此处设市,最早是灯市。康熙年间后期,内城灯市口的灯市迁于此。逐渐出现过年集市,民国六年,建海王村公园,举办大型集市。乾隆年间为四库全书开馆,这里的书肆骤显繁荣,最多时发展到220多家。节日的厂甸是特定的市场,以展销文物、书画、字帖、金石、珠宝、玉器等工艺品为主要内容。其次是风味小吃,像年糕、元宵、爱窝窝、茶汤、灌肠、豆腐脑儿、炒肝等,非常丰富。最有厂甸特点的是三尺多长的大糖葫芦。它几乎成了逛厂甸的标志。厂甸还是儿童购买"耍货"的乐园。有琉璃剌叭、布布噔、大风车、空竹、地轴儿、江米人、泥模子、猴戏、粽人、面具、九连环、竹蛇、蜡水果、布娃娃、西洋景、转花筒、袖箭、弹弓等,极受欢迎。 <P>北京人历来爱逛厂甸。清朝"残灯末庙"的冷落时期,逛厂甸者仍有20多万人,相当于北京城人的五分之一。据统计,1931年春节厂甸有商贩近千户。1960年厂甸集市中断。1963年春节,集市恢复,有750多个摊位,据说这次游人最多,有400万人次。"文化大革命"后,厂甸停办。</P><LI>财神庙:广安门外六里桥,原有五显财神庙,这是年节期间一处典型的庙会。每年正月初二祭财神时,这里是香火最盛的地方。有的香客为"争烧头股香",半夜就来庙外等候。届时为了进香香客交通方便,在菜市口、广安门等交通要道外,专有"拉脚的",设畜力车、小毛驴供乘骑,无形中为庙会平添了游乐内容。 <P>此处庙会在50年代停办。1987年修建立交桥时,将庙拆除,如今尚有二株古树为该庙仅存之遗物。 </P><LI>火神庙:在厂甸。庙会期基本上与厂甸市场相同。火神庙的庙会市场上,货物属"高档",设摊位者,多为珠宝商店的商人,这种货摊称为"红货摊"。甚至一些外国洋行的商人,也拿一些名贵钻石、珠宝来此设摊销售,还有的商号把珍品拿来,摆在摊上炫耀,为此有人称这种展示宝物的做法叫"晾宝会"。这也是年节期间珠宝行的一次壮举。 <LI>白云观:这是道教全真龙门派的祖庭,称全真道教十方丛林的第一丛林,坐落在西便门外,热电厂北。每年正月初一开庙至十九日下午闭门。这里除了一般庙会共有的情况外,还有"摸石猴"和"打金钱眼"二项极富特色的活动。山门内右下方有一石猴浮雕,香客哪个部位有病,就摸石猴的哪个部位,病症就能治好。白云观内有5个类似的石猴浮雕,据说此处的最灵。至于"打金钱眼",则是以真钱来打假钱的项目。院内石桥名"窝风桥",桥下无水,桥洞中坐一闭目凝神的道士,在其头的上方、前、后各吊悬一枚硬纸做的大钱造型,钱的方孔内挂一铜铃,香客们用铜板投击孔内铜铃,谓"打金钱眼",击中者,主一年顺利。<img src="http://www.oldbj.com/bjlife/bjfolklore/image/08.jpg"> <P>庙内活动很多。正月初八的顺星日,香客们都来该庙的元辰殿中,祭祀自己本命年的星主,谓之"祭星"。初九日为玉皇大帝诞辰,香火之盛可想而知。灯节期间的花灯展览,更是吸引众多游人。该庙最为突出的活动,莫过于"会神仙"。传说正月十九日,是邱真人的生日,十八日凌晨,神仙化装来此,凡有缘份者,可得相会。惹得善男善女们在此彻夜不眠,专为与神仙结缘。次日上午,有"宴邱会",又称"燕九会"。"燕九会",是为邱真人过生日的专门庆典。届时,还有许多档花会表演,所以民间有"耍燕九"之称。</P><P>除上述外,北京地区有特点的年节庙会,还有天坛附近的精忠庙,每逢正月初一及正月十三至十七开庙,无论祭祖活动还是花灯内容,均以岳飞为主。大钟寺在西直门外西北(三环路北侧)。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开庙半月,游人祭钟楼用铜元投掷钟上的气眼,中者主吉利,也是一种"打金钱眼"的活动。地安门西大街的宛平城隍庙,正月十三至十七开庙,届时的"火判"称为奇景。其他诸如黄寺、黑寺、雍和宫等喇嘛庙的"打鬼"也是极富特点的活动。</P><P>节日期间,民间也有许多小型游乐活动,如:耍苟利子的,就是小木偶戏。北京小孩也叫"耍兀丢丢的"。操此业者,大都是农民,利用农闲进城献艺。他的全部家当,只是一付担子。一头是3尺左右宽的木制小戏台,另一头是一只木箱,箱内盛锣鼓、木偶等家什。这种担子在街上一走,后面就嘟噜着一大群孩子,献艺者见有利可图时,便将小戏台用扁担一擎,靠在墙上,下面用布帐围起来,艺者钻进布帐内,操纵木偶,打锣鼓、吹哨子均由一人承担。所演节目,也简单,无非是"猪八戒背媳妇"、"武松打虎"之类。 </P><LI>耍耗子:耍耗子的人背着个小木箱,箱内装着已驯练好的小白鼠。沿街吹锁呐。他身后跟的孩子较少,因为他平时不在街上演出,而是由主雇讲价钱,叫到家内去演。演出时,将木箱上的木架支起来,仿佛是马戏团高空演出木架的微缩品,有绳梯、吊杠等。每只小白鼠都会一两套诸如爬梯、钻圈、走独木桥等本领。 </LI></UL><BLOCKQUOTE><P>3上元佳节</P></BLOCKQUOTE><UL><BLOCKQUOTE><P>正月十五闹元宵,是继大年初一之后的又一重大活动。年节期间又掀起的一次高潮。正月十五是新的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活动内容相当丰富,是我国独具风采的一个传统节日。 </P><P>上元节是佛道两家及民俗的结合产物。早在汉武帝时期,就开始祭祀"泰一"神,"泰一"也称"太一",是天神中最尊贵者,即上帝之名位。汉武帝在东南郊设祭坛,祭祀太一,宫中始有放灯火之俗。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我国,按佛教规矩,于上元之日在各寺院燃灯祀佛。此后祀太一神与佛教结合,于正月十五上元夜放灯,流传民间,逐渐发展成观灯盛举。到隋朝,虽仅二代帝王,但对上元放灯的做法截然不同。隋文帝禁止放灯,显示节俭,而隋炀帝却大举放灯,极尽铺张浪费之能事。唐代的上元放灯达到一个高潮,本来平时宵禁,不许夜行,而上元佳节却例外,"金吾驰禁,特许夜行",为的是让百姓观灯游玩。皇家的提倡,使灯火的制做又提高了一步,出现了"灯树"、"灯楼"等花样。宋代放灯的日子,比唐代延长了2日,把原来的上元前后各一日,又加上了十七、十八2日,共为5日。制造上又出现了"鳌山灯"、"无骨灯"、"琉璃灯山"等奇巧制品。</P><P>金、元的统治者,是北方的少数民族,本无放灯之俗,但受汉文化的影响,也开始放灯。元英宗之后,有明确的"内庭张灯为鳌山"的历史记载。明代又延长了灯节的时间,从初八到十八共10天。永乐七年,皇帝还特准百官放假10天过灯节。东华门外的灯市口是灯与市的结合物。届时货物陈列,酒肆满座,贫富贸易,老少观灯。在放灯的同时,又加进了舞龙狮等娱乐项目,更显热闹。清代的放灯时间又缩短为5日,即十三至十七日,十四日叫"试灯",十五日叫"正灯",十六日叫"罢灯"。在放灯的同时,不仅保留了明代的舞龙狮,还加进了社火、高跷、旱船、秧歌、腰鼓等花会节目,平添了不少节日气氛。自康熙后期,灯市不在灯市口了,迁到了前门外大栅栏、灵佑宫、琉璃厂、东四、西四、新街口等处。此外,各衙门部属也挂灯庆贺,其中工部的灯火最著名。其他如各饽饽铺、干果铺的故事灯,长龙灯,隆福寺的冰灯,前门外大布店的"鹊桥相会"的活动灯,都极一时之盛。</P><P>"上元节"是道教的提法。道经上说"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是正月十五的生日,故此日称上元。至于"元宵节"其源起并不是"吃元宵"的节。早在汉文帝时,因平诸吕之乱继承帝位之日是正月十五,每年此日之夜出宫游玩,以示纪念。因正月为元月,夜又叫宵,故称此日为元宵节。前文提到汉武帝曾修改"颛顼历"为"太初历",同时把元宵节定为重大节日。食品元宵又名汤圆,古代早有此食品,是元宵节的一种食品点心。唐代开元年间,有家汤元铺极负盛名,在元夕灯火之时,将汤元呼之为元宵,取其十五月圆、吃汤圆,有团圆之意,逐渐元宵之名大振,并成为正月十五的必备之食品。<img src="http://www.oldbj.com/bjlife/bjfolklore/image/mhp.jpg"></P><P>上元佳节期间,除了上述放灯、花会、吃元宵外,还有一项雅举,即"打灯谜",此举始于宋代。灯谜也叫"灯虎",据说是由李广在北平射虎的故事引申出来。猜中谜底不易,犹如老虎难以射中一样,故猜中也称"射中"。制作者将谜语贴在花灯上,或贴在各灯之间的绳子上,让人们一边观灯,一边猜谜。猜灯谜是雅俗共赏的活动。主要内容取决于主办单位视其对象而定,如果是文人制作文人猜,其内容自然较深奥,文字极典雅,属"阳春白雪"之类。其中讲究极多,还要用"格"来作准绳。所谓"格",即是创作谜面和猜射谜底的规律,有秋千格、卷帘格等百十来种。如果懂得"格"法,自然是猜射谜底的一种提示,如果不懂,只好望"谜"兴叹了。当然一般人的谜语就属"下里巴人"的范畴了。猜谜活动是一种健康有益的活动,既增长知识又锻炼思维能力。同时也渲染了节日气氛。</P></BLOCKQUOTE></UL><BLOCKQUOTE><BLOCKQUOTE><P>北京元宵之夜(以十六日夜为主)还有一项妇女活动,即"走桥摸钉"。该夜妇女们穿白绫衫,相约成队,一人举香在前,众人随后,称为"走百病"或"丢百病"。过桥时叫"度厄"。结队妇女到城门洞,尤其是正阳门洞都要摸一摸门钉。据说摸过门钉后,宜生男孩。</P></BLOCKQUOTE><P>4年节尾声 </P><P>上元佳节高潮过后,人们基本兴尽了,开始考虑新的一年的生活内容。 开印:正月十九至二十一几天之内,由钦天监选择吉日,通知各衙门开始办公,叫"开印"。 填仓:正月二十五日,叫"填仓日"。</P><P>由于城市和农村的生活内容不同,"填仓"的含意也不同。城市中的"填仓"有二个含意。一是填肚子。这天筵请亲友大吃一顿,一是添购生活物品,因为过年的年货已吃用不少,家内存货不多,需购进新物,故叫"填仓"。</P><P>农民于这天要举行一个小仪式。此日黎明,各家在打谷场上用灶灰画出许多圆圈,象征粮仓,内放杂粮五谷,希望今后是个丰收年。 过了填仓日,年就过完了,一切恢复正常。城市的各色人等开始新的碌碌一年,农民进城献艺者,也返回农村,准备迎接春耕。</P></BLOCKQUOTE></BLOCKQUOTE> <P><FONT size=4><B><FONT color=#cc0000>春节一些习俗的由来<img src="http://www.oldbj.com/bjlife/bjfolklore/image/mhp.jpg"></FONT></B></FONT></P><P> 1.春 节 拜 年 的 由 来 </P><P> 大 年 初 一 , 人 人 都 早 早 起 来 , 打 扮 得 整 整 齐 齐 , 出 门 走 亲 访 友 , 相 护 拜 年 , 恭 祝 来 年 大 吉 大 利 。 </P><P> 关 于 拜 年 习 俗 的 由 来 , 传 说 远 古 时 代 有 一 种 怪 兽 , 头 钉 长 独 角 , 口 似 血 盆 , 人 们 叫 它 做 “ 年 ” 。 每 逢 腊 月 三 十 晚 上 , 它 便 窜 出 山 林 , 掠 食 噬 人 。 人 们 只 好 备 些 肉 食 放 在 门 外 , 然 后 把 大 门 关 上 , 躲 在 家 里 , 直 到 初 一 早 晨 , “ 年 ” 堡 餐 后 扬 长 而 趣 , 人 们 才 开 门 相 见 , 作 揖 道 喜 , 护 相 祝 贺 。 </P><P> 2.春 节 守 岁 的 由 来 </P><P> 守 岁 , 即 除 夕 之 夜 人 们 通 宵 不 寐 , 打 牌 、 聊 天 、 放 鞭 炮 、 包 饺 子 … … </P><P> 守 岁 习 俗 始 于 南 北 朝 , 梁 朝 的 庾 肩 吾 、 徐 君 倩 , 都 有 守 岁 的 诗 文 。 “ 一 夜 连 双 岁 , 五 更 分 二 年 。 ” 古 时 , 守 岁 也 叫 “ 照 虚 耗 ” , 人 们 点 起 蜡 烛 或 油 灯 , 通 宵 守 夜 , 象 征 着 把 一 切 邪 瘟 病 疫 照 跑 驱 走 , 期 待 着 新 的 一 年 吉 祥 如 意 。 这 种 风 俗 被 人 们 流 传 至 今 。</P><P> 3.鞭 炮 的 由 来 </P><P> 无 论 是 过 年 过 节 , 还 是 结 婚 嫁 娶 , 进 学 升 迁 , 以 至 大 厦 落 成 、 商 店 开 张 等 等 , 只 要 为 了 表 示 喜 庆 , 人 们 都 习 惯 放 鞭 炮 来 庆 祝 。 </P><P> 这 个 习 俗 在 我 国 已 有 2000多 年 的 历 史 了 。 《 荆 楚 岁 时 记 》 曾 经 这 样 记 载 , 正 月 初 一 , 鸡 叫 头 一 遍 时 , 大 家 就 纷 纷 起 床 , 在 自 家 院 子 里 放 爆 竹 , 来 逐 退 瘟 神 恶 鬼 。 </P><P> 当 时 没 有 火 药 , 没 有 纸 张 , 人 们 便 用 火 烧 竹 子 , 使 之 爆 裂 发 声 , 以 驱 逐 瘟 神 , 这 当 然 是 迷 信 , 但 却 反 映 了 古 代 劳 动 人 民 渴 求 安 泰 的 美 好 愿 望 。 </P><P> 到 了 唐 朝 , 鞭 炮 又 被 人 们 称 为 “ 爆 竿 ” , 大 概 是 将 一 支 较 长 的 竹 竿 逐 节 燃 烧 , 连 续 发 爆 破 之 声 。 南 昌 诗 人 来 鹄 的 《 早 春 》 诗 句 : “ 新 历 才 将 半 纸 开 , 小 亭 犹 聚 爆 竿 灰 。 ” 写 的 就 是 当 时 春 节 燃 烧 竹 竿 的 情 景 。 </P><P> 后 来 , 炼 丹 家 经 过 不 断 的 化 学 试 验 , 发 现 硝 石 、 硫 黄 和 木 炭 合 在 一 起 能 引 起 燃 烧 和 爆 炸 , 于 是 发 明 了 火 药 。 有 人 将 火 药 装 在 竹 筒 里 燃 放 , 声 音 更 大 , 使 得 火 烧 竹 子 这 一 古 老 习 俗 发 生 了 根 本 变 化 。 北 宋 时 , 民 间 已 经 出 现 了 用 卷 纸 裹 着 火 药 的 燃 放 物 , 还 有 丹 响 和 双 响 的 区 别 , 改 名 “ 爆 仗 ” , 后 又 改 为 “ 鞭 炮 ” 。 </P><P> 4.年 夜 饭 各 种 吃 食 的 由 来 </P><P> 除 夕 之 夜 , 无 论 相 隔 多 远 , 工 作 有 多 忙 , 人 们 总 希 望 回 到 自 己 家 中 , 吃 一 顿 团 团 圆 圆 的 年 夜 饭 。 有 时 实 在 不 能 回 家 时 , 家 人 们 也 总 是 为 他 留 一 个 位 子 , 留 一 副 碗 筷 , 表 示 与 他 团 聚 。 这 年 夜 饭 也 叫 “ 合 家 欢 ” , 是 人 们 极 为 重 视 的 家 亭 宴 会 。 按 照 我 国 民 间 的 传 统 习 惯 , 年 夜 饭 的 吃 食 很 有 讲 究 , 通 常 有 馄 饨 、 饺 子 、 长 面 、 元 宵 等 等 。 </P><P> 新 年 吃 馄 饨 取 其 开 初 之 意 。 传 说 盘 古 氏 开 天 劈 地 , 使 “ 气 之 轻 清 上 浮 者 为 天 , 气 之 重 浊 下 凝 者 为 地 ” , 结 束 了 混 沌 状 态 , 才 有 了 宇 宙 四 方 。 再 则 取 “ 馄 饨 ” 与 “ 浑 囤 ” 的 谐 音 , 意 思 是 粮 食 满 囤 。 </P><P> 饺 子 是 我 国 的 传 统 食 品 之 一 。 也 称 作 扁 食 或 煮 饽 饽 。 古 来 只 有 馄 饨 而 无 饺 子 。 后 来 将 馄 饨 做 成 新 月 形 就 成 饺 子 了 。 在 唐 代 吃 饺 子 的 习 惯 已 经 传 到 我 国 的 边 远 地 区 了 。 </P><P> 除 夕 夜 , 十 二 点 钟 声 一 敲 响 , 就 开 始 吃 饺 子 , 因 此 时 正 是 子 时 , 取 其 新 旧 交 替 , 子 时 来 临 之 意 。 </P><P> 长 面 , 也 叫 长 寿 面 , 新 年 吃 它 , 预 祝 寿 长 百 年 。 古 代 的 一 切 面 食 都 叫 做 饼 , 所 以 汤 面 起 初 也 叫 汤 饼 , 开 始 的 面 片 不 是 擀 成 或 压 成 的 , 而 是 将 和 好 的 面 , 用 手 往 锅 里 撕 片 片 , 和 现 在 北 方 吃 的 “ 乌 鸦 头 ” 、 “ 猴 耳 子 ” 等 的 做 法 差 不 多 。 到 唐 代 以 后 开 始 用 案 板 擀 面 , 才 逐 饯 有 了 长 面 、 短 面 , 不 少 地 方 在 吃 年 饭 的 时 候 还 搭 配 些 副 食 品 , 要 想 讨 个 吉 利 的 口 采 。 吃 枣 (春 来 早 ), 吃 柿 饼 (事 如 意 ), 吃 杏 仁 (幸 福 来 ), 吃 豆 腐 (全 家 福 ), 吃 三 鲜 菜 (三 阳 开 泰 ), 吃 长 生 果 ( 长 生 不 老 ), 吃 年 糕 (年 糕 年 糕 , 一 年 比 一 年 高 )… … </P><P> 当 然 , 现 在 的 年 夜 饭 品 种 就 更 加 丰 富 了 , 什 么 鸡 鸭 鱼 肉 、 山 珍 海 味 , 大 约 一 年 中 能 见 到 的 最 好 的 菜 肴 都 摆 上 了 餐 桌 。 </P><P> 5.舞 狮 子 的 由 来 </P><P> 每 逢 春 节 或 其 它 一 些 庆 典 活 动 , 我 国 民 间 都 盛 行 舞 狮 。 在 阵 阵 锣 鼓 鞭 炮 声 中 , 几 个 大 狮 子 欢 腾 跳 跃 , 平 添 了 许 多 节 日 的 喜 庆 、 热 闹 气 氛 。 舞 狮 子 在 中 国 已 经 有 很 长 的 历 史 了 。 </P><P> 有 关 狮 子 舞 的 记 载 , 最 早 见 于 《 汉 书 · 礼 乐 志 》 , 其 中 提 到 “ 象 人 ” , 照 三 国 时 魏 国 人 孟 康 的 解 释 , “ 象 人 ” 就 是 扮 演 鱼 、 虾 、 狮 子 的 艺 人 。 由 此 可 见 , 至 迟 三 国 时 已 有 狮 子 舞 了 。 南 北 朝 时 , 民 间 也 流 行 狮 子 舞 。 </P><P> 到 了 唐 朝 , 狮 子 舞 已 发 展 为 上 百 人 集 体 表 演 的 大 型 歌 舞 , 还 作 为 燕 乐 舞 蹈 在 宫 廷 表 演 , 称 为 “ 太 平 乐 ” , 又 叫 “ 五 方 狮 子 舞 ” 。 当 时 的 狮 子 舞 , 还 流 传 到 了 日 本 。 日 本 的 一 幅 “ 信 西 古 乐 图 ” 中 , 就 画 有 古 代 的 日 本 奏 乐 舞 的 场 面 , 与 唐 代 的 相 似 , 只 是 规 模 小 得 多 。 唐 代 以 后 , 狮 子 舞 在 民 间 广 为 流 传 。 宋 代 的 《 东 京 梦 录 》 记 载 说 , 有 的 佛 寺 在 节 日 开 狮 子 会 , 僧 人 坐 在 狮 子 上 做 法 事 、 讲 经 以 招 来 游 人 。 明 人 张 岱 在 《 陶 庵 梦 忆 》 中 , 介 绍 了 浙 江 灯 节 时 , 大 街 小 巷 , 锣 鼓 声 声 , 处 处 有 人 围 簇 观 看 狮 子 舞 的 盛 况 。</P> <P><FONT color=#006600 size=4>麻雷子、二梯子和耗子屎</FONT><B></B></P><P> 爆竹的来源,各说不同,大约不外驱除鬼魅一个目的。在山村数家,悬灯结彩的过年,远山相望,红灯明灭,如见孤火,有说不尽的一种风味。这时爆竹一声,起于林杪,或“双响”,或“炮打灯”,见于空中,流星相似,雷霆一般,空山回响,宛转不绝,另成一种境界。我在十年前曾在西山深处山家度年,小小村落,彻夜不眠,远近相继的爆竹声,曾在我脑中留下极深的影响。</P><P>
城市的爆竹烟花,无非争奇炫异。在前清时,“吉庆堂史家”曾承应内廷花炮,慈禧太后恩赐“官花炮作”,并准由硝磺库拨用硝磺。每当官运硝磺之时,大车上高插大黄旗,上写“恩准官花炮作吉庆堂史”。是时为姻丈史公惠林掌作(联芳家兄外舅),其后姻兄史永安君继续承应制做,现史兄已年将八十。吉庆堂花炮作在十年前曾再度失慎,炸伤工人多名,以致一蹶不振了。</P><P>
北京花炮有“本地做”和“外来货”两种,近来外来货中又有“洋庄货”,更是花样翻新。花炮大体可分为三种: </P><P>
(一)带响的叫“爆竹”。最初只有单响的“麻雷子”,声音宏大,可以算作爆竹的原始物,但一响便绝,毫无蕴蓄。其次继而兴起的为“二梯子”,俗称“二踢脚”,又名“双响”。第一响将药筒打入高空后,然后爆发第二响,满天轰雷,最有趣味。由麻雷子衍化成的是“鞭”,鞭是连结许多单响爆竹,燃着以后连串作响,声如机关枪。凡人家喜事,商店开张,新房驱煞,都要放鞭,所以鞭不止放于过年,平日也大有用处。 </P><P>
鞭以每个大小分有“寸鞭”和“小鞭”。以每挂多少分有“五百头鞭”、“一千头鞭”、“五千头鞭”、“一万头鞭”。以构造分有“洋鞭”、“机器鞭”、“鞭里加炮”。鞭里加炮是每十个或二十个鞭中间,加一个大响爆竹。鞭炮的分别,自然是声音大小之别。由二梯子衍成的有“炮打灯”、“炮打双灯”、“飞天十响”等,不只双响,且能在空中放出红绿色的灯光。袁项城(世凯)和徐东海(世昌)做大总统的时代,总统府燃放花炮,由庶务司陆蘅浦二兄向各庄订购。有一种特别炮打灯,第一响打入天空后,现出一寿星造像,须眉皆见,寿星下落,离地丈许,由寿星头上再发一响,打入天空,再现出一跏座老僧,徐徐下落,发第三响,出现时装美人,手撑洋伞,如仙女凌云,冉冉没于南海水上,真奇妙不可思议。 </P><P> 还有“起花”,北京俗呼“齐货”。爆竹上缚苇杆,放时尾向天,因药力打出极远。大起花能远射数十丈,如天空流星斜渡,并且极快,所以北京人喻人行路太快为“坐起花来的”。起花虽无响声,也是二梯子衍成的,以上都算是带响的爆竹之类。 </P><P>
(二)不带响的叫“花”。花的基本形式是本色白纸爆竹形,变态又作粗圆桶形。像上糊平纸而无信捻的“太平花”,以后的“盆花”,形似瓜果的花,都由此演变。讲究的将炮打灯和花混合组成大型花炮烟火,有“炮打襄阳城”,形如冥物中的金银山。还有“八角”、“花盆”、“葡萄架”等,放时花、炮、灯一齐飞起,最为美观,但价钱颇为昂贵。由花衍成的“滴滴金”、“耗子屎”,以及“黄烟”、“黄烟带炮”,都是小孩的玩物。二三十年前的小孩,每到冬季,大半喜用小刀到老灰墙上刮取灰硝,和以炭末,燃着与放花相同。 </P><P>
(三)花盒。花盒以层数多、制作巧为精。近年各公园以及各商店,每届元宵节,在花炮以后,多半放一两个花盒点,缀点缀。据史兄所谈清宫所放烟火花盒,精巧令人咋舌。当吉庆堂花炮史家承应内廷花炮时,以做“烟火城”曾惊动慈禧太后亲观制做,并赏史公惠林六品顶戴内廷供奉。朝鲜国王并在吉庆堂定制大批花炮烟火,派史兄永安带匠押运赴韩, 监视装制燃放,可以说是花炮作一时之荣了。烟火城是一小型城池,也有城楼四门,雉堞、刁斗、旗竿及桥梁等物,城楼上并有守城兵丁,和有名无实的炮打襄阳城绝不相同。点着火线以后,城墙上“秀灯子”一齐大放光明,烟花灯火一律发作。等到城楼灯子一明,桥梁立即落下,现出满桥莲花,宛如孤城夜火,传拆戒兵一般。实兼“花”、“炮”、“花盒”三种做法而成的。
史公又曾制做一座“八角美人亭”,火线燃着,亭角珠灯齐明,亭中美人动作如真人。慈禧太后因制做精巧,命内监剪下美人。起初史公以为将获罪谴,后奉到供奉的懿旨,方知上邀宸赏了。
又曾制一大型“花牌楼”,额嵌“万寿无疆”四字,牌楼下排列狮象虎豹,呈百兽庆寿的样子。燃着火线,牌楼子一明,象身宝瓶花筒随着放出烟火,高及四五丈,以后百兽有的吐火焰,有的射花筒,兽眼皆放射莲花。至烟火放尽,百兽跪伏地上,一时灯暗烟消,牌楼依然存在,能历时数十分钟。
还特制三丈五丈九层大花盒,有的每层装制一个吉祥故事,有的每层装制一出戏。有一次史公惠林用半年时间,研究出一个特别方法来,把一个九层花盒共制成一出戏,每一层一个场面,盒子连续落下,场面连续演出,太后十分欢喜,赏赐很多。史兄永安说:“领内廷官款,做一个花盒,还得了许多赏赐,足够二年用度,现在没这时光了。”吉庆堂的花炮烟火,以花炮原理加以机关方法,所以特具奇妙。近来洋庄花炮盛行,也因销路关系,只贩运价格低的小型花炮,特别引人入胜的,也不能多得啊!</P> <P><FONT size=4><B>春联、窗花和“福”字</B></FONT> </P><P>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于”,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P><P>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漳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漳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漳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P><P>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P><P>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P><P> 同时,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P><P>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P><P>“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P><P> 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P><P>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P><P> 许多地区的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一一一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P><P>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P><P> 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因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民,窗花有相当的内容表现农民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除此,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 </P><P>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P> <b>年”的故事</b><P>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独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右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P> <P><FONT color=#000000><B>春节守岁的由来</B></FONT></P><P> 除夕之夜民间有守岁的习俗。《东京梦华录》第十卷《除夕》说:“士庶之家,围炉团座,达旦不寐,谓之守岁。”除夕守岁之俗由来已久。</P><P>关于除夕守岁的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日“守岁”。
隋唐时期,守岁之风极为盛行,历史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守岁诗。范成大在《卖痴呆词》中吟道:“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P><P>苏东坡也有诗云:“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除夕守岁的热闹景象跃然纸上。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P><P>现代守岁时,全家欢聚,开怀畅饮,同时还要举行一系列的娱乐活动,如老人给孩子讲故事猜灯谜,大家一起行酒令、打麻将、打扑克、观看电视节目,夜半时分还要煮饺子迎新年。
</P> 长知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