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过年 二、年前的准备 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繁衍着56个民族,他们各自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过年形式。北京历来是少数民族杂居的城市,生活习惯互相影响,因而生活内容就相对丰富得多。过年的庆典也隆重得多。为了新年庆典,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明清以来,一般说,进入腊月,到了"腊八",就算进入年关了。一直到正月二十五日"填仓"以后,才恢复正常。岁首之日是庆典的正日子,在此之前的一切活动均为准备工作。准备阶段约有20多天,自"腊八"至除夕的日子里,北京人是很忙的,正所谓"家无虚丁、巷无浪辈"。他们都在忙些什么呢? (一)腊月市 置办年货是过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一进腊月,市面骤现繁荣,这是一年内的特有市场,称为"腊月市"。旧时东四、西单、鼓楼、前门的年肆非常热闹,坐商以茶食店、广货铺、杂货铺、茶叶店等最为兴隆。街上除了担担儿挎篮儿的流动售货小贩之外,售货摊点列满马路两旁,走过这种街面,令人生活情趣油然而生。 腊月初以卖咸肉的居多,腊八之前数日,所售物品以筹备腊八所需粥果为主,如:核桃、柿饼、枣、栗子、干菱角米及各色野味、大佛花等。 一过初十,开始买年画、门神、挂千、金银箔、烧纸、窗户眼、天地百分等。 二十日左右开始以"祭灶"为重点,卖糖瓜、糖饼、江米竹节糕、关东糖、草炒豆等。 二十五日以后,开始卖芝麻秸、松柏枝等物,为除夕"踩岁"做准备。 到二十九、三十日一两天内卖活鲤鱼,为除夕供"全佛"和初二祭财神用。腊月市上货物齐全,琳琅满目,价格也相对提高,京师谚语有"腊月水土贵三分"之说。 (二)腊八 农历的十二月初八日,是汉民"腊八节"。该节来源于古时的"腊日",即"猎禽兽以岁暮祭先祖"之日。汉代以冬至后的第三个戊日为腊日,南北朝时开始将腊月初八为腊日,民间称为"腊八"节。 "腊八"是进入年关的信号,亦称"年禧"。商家准备讨账,欠钱而还不起者,亦开始准备"躲帐",所以有"送信的腊八粥"之说。 "腊八"这天的典型食物是腊八粥。关于腊八粥的来源说法不一。有的说是为了祭祀神农氏。因为神农氏为我们发现了百谷,创始了农业稼穑,故于腊日用多谷制粥而祀之。按《古今中外节日大全》说是为了祭祀"八神"。 自然界的八位神灵,保佑庄稼丰收,百姓得食,故而祀之。 宋朝流传下来说是为了纪念岳飞特制的果粥。明朝流传是为了纪念朱元璋而熬杂米粥的。因为朱元璋在未登基之前,曾当过乞丐,吃过老鼠洞中的杂粮。登基后令御膳坊熬杂米粥,并赐赏百官,以志不忘,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故名腊八粥,此说含有忆苦的成份。 流传最广且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是纪念佛祖之说。释迦牟尼在未得道之前,曾舍弃王位而游历名山访寻名贤,饿昏在印度比哈尔邦的尼连河畔,被一牧羊女煮粥救活。释迦牟尼于腊月初八得道成佛,于是佛教徒们把"腊八"称为成道节,熬粥奉佛。汉代,佛教传入我国,此俗随之传入。开始各佛寺于是日诵经熬粥供佛,后来民间因之。 清代,雍和宫所熬的腊八粥很出名。因为所用之锅极大,直径有一丈二尺,能容米20石,干果100斤,共熬5大锅。所用粥料由宫廷送来,并派监粥大臣来寺院监制。粥熟之后,派供粥大臣送进皇宫,首先由帝后嫔妃贵族享用,各地总督巡抚等一品大员、封疆大吏们也能得到装罐封寄的赏赐。有地位的人家或皇亲国戚,所用粥米由皇廷赐赏,所以这天也有"王侯腊"之称。一般平民百姓家虽然得不到皇家赏赐,但亦极重视腊八粥的熬制。腊八前数日将红枣捶破泡汤,至初八早晨再加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角米等煮熟。粥熟后供在佛圣面前、门窗、庭树、井灶之上,然后全家皆食和馈赠亲友,照例馈友之粥不得过午。 腊八粥用料和制法极为考究。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再用染红的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穰、松子及红糖、白糖、琐琐葡萄等做为点染。此外还用红枣、桃仁等制成狮子、小免等布置缀饰,使其更加华丽,以见巧思。每至腊月初七就开始剥果修器,夜间熬制,天明则粥熟。 腊八粥的质量以用料多少为准。《燕都游览志》载:"以果米杂成之品多者为胜"。平民百姓家所用粥料多少,视其家境情况而行。一进入腊月,粮店就配制"腊八米",将芸豆、豌豆、小豆、红豆、绿豆、小米、糯米、高粱米等掺到一起,称杂豆米,出售。居民买回后再加上红枣、栗子之类就可熬制。熟后再加红糖、白糖、玫瑰或甜桂花调味,使其味道更美。 讲究的腊八粥还要注意颜色,粥熟后,要求雪白透明,所以凡是颜色较深的谷物不可用。只用江米、用银针挑净糠心的薏仁米、鸡头米,去了心的莲子肉等。粥熟后,再在特制的粥盒里铺上果脯、荔枝肉、桂元肉、桃仁、松子、染红的瓜子等,还要摆出各种图案花样,这种粥是腊八粥的上品,亦叫"八宝粥"。 关于腊八粥的用料问题,历来说法不一。《燕京岁时记》载:"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桂元,用则伤味。"而上述做为"腊八粥"上品的"八宝粥"中,却以莲子、桂元等为珍品,不知孰说为是,看来可能是口味不同的缘故吧。 在亲友邻里馈送腊八粥的同时,还附带送"渍白菜",这是刚入冬时渍腌的。《燕京岁时记》载:"凡送粥之家,必以此为副。菜之美恶,可卜其家之盛衰"。白菜腌得好坏,与家境之盛衰当然无内在联系,即便腌渍的味道不好,受赠之家亦不会说什么,送菜人尽可放心。北京人腌渍白菜已成风俗,俗称"渍酸菜"。 北京地区的冬令当家菜历来是大白菜。古籍记载:"白菜一名菘,北方多入窖内,不见风日……"可见,北京居民贮存大白菜古已有之。现在人们已经积累了不少贮存大白菜的方法,如:凉台贮存法,楼道贮存法,报纸包裹法等。另一种方法就是腌渍,将洗净的白菜在开水中烫过后放入凉水中一渍,再存入洁净的缸中封闭,吃时味道与四川泡菜有异曲同工之妙。 腊八的另一工作是泡"腊八蒜"。用洁净的器皿盛上好米醋,将选好的蒜瓣去皮,放进醋中,封闭置暖处,称为"腊八蒜"和"腊八醋"。到新年吃饺子时,连醋带蒜盛入食碟中佐餐,醋香蒜碧,引人食欲。 还有一种重体力劳动,亦是腊八日的工作,即窖冰。腊八,京城各河开始打冰,内城御河所起之冰贮藏在"内窖"。太液池所起之冰,贮存在景山西门外的"雪池冰窖"。府右街冰窖,存贮南海之冰。各护城河之冰,都在就近河边土窖存放,待夏季出售。当时北京著名的冰窖有什刹海宝泉冰窖,白米斜街西口冰窖及朝阳门、德胜门冰窖等。旧京冰窖有三种:官冰窖、府第冰窖和居民冰窖。晚清时,打冰已不限于腊八,一般冬至至"三九"即可。此俗一直沿袭至今。 考窖冰之俗来源甚古,《事物原会》载:"周成王命凌人(打冰人)斩冰,纳于凌阴,凌阴者,今之冰窖也"。可见周代已有贮冰之俗。 腊八之后,节日气氛愈加浓烈,只不过市面上再也看不到粥果一类的物品了,代之而起的是有关祭灶、迎神、祝福之类的年货了。 (三)唐花 腊月间,在暖房中培育出来的进宫的鲜花叫唐花。它既是供品,亦是上层人家的赠品及堂屋中的陈列品。明代进贡以牡丹为主,清代又用金桔等作为陪衬,红黄相间,更显艳丽。市售之花品种更多,除以牡丹、芍药为主外还有红白梅、碧桃、探春等。 暖房之中从培育鲜花,发展成生产新鲜蔬菜,如青韭、蒜黄、冬葱等。隆冬季节,能尝到如此鲜嫩之菜,不能不说是口福。可笑的是起初皇宫内不允许这类鲜菜进贡,更不许供佛,说它们是"不时之物,有伤于人"。 唐花的培育方法,许多古籍中如《五杂俎》、《燕京岁时记》、《日下旧闻考》、《玉堂答记》、《香祖笔记》等均有记载。其方法是在纸糊的密室中,挖地穴五尺余,种植面上敷以粪土,再在三尺之下火,置沸汤于地坎中,候汤气薰蒸则扇之。种植者非常辛苦,需昼夜不停地摊火,保持温气。 唐花因其以暖气薰开,故也叫薰花,又叫課花。又因士大夫家中以该花置堂中、故亦称堂花。相传此法始于汉代,历代均有发展。唐诗中有:"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之句。可见課花暖育之法,在唐代已能生产瓜果。宋代出了个育花能手,名马塍使暖房设施更进一步。 唐花为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带来了勃勃生气。 现在中山公园中有唐花坞一座,其命名即源于此。隆冬季节,外面百木凋零,而坞中各种鲜花盛开,令游人提前享受到春意。 (四)封印封台 封建帝王在位时,每至腊月十九日之后,有官府封印,梨园封台之举。 从腊月十九至二十二这4天之内,由掌天文历数之事的钦天监选择"吉日",颁示天下各衙府,统一封印。封印后,各官员开始放假。在这几天内,各衙府主管为酬谢大家一年的辛劳,要邀请同僚欢饮畅聚一番,已成为惯例。为此,每当封印已毕,前门一带车水马龙,各园馆居楼均无隙地,官员们都在包桌欢饮,庆祝岁末。 本来节日放假,庆迎新春是件好事,可是同时给社会上带来一个不好的机由,市肆无赖之辈却借此机会闹些事端。他们认为官不升衙办事,可以肆无忌惮了,甚至有些乞丐明目张胆地在市面上抢东西,逐渐形成一种恶俗。京谚有:"二十七八,平取平抓"之说。实际上官府封印并不等于没人管,起码各处的地保并不放假,只是他们懒得管罢了。 继封印之后,择日封台,是梨园界的一桩大事。清代中前期,京师戏园中以昆曲、弋阳腔、秦腔、徽剧为主要流行的剧种。各个剧种在各戏园中轮流演出。在封印之后,要举行一次联合大汇演,谓之"八班合演",演员们各显其能。这是一项艺术交流的好机会,故而是梨园界的一次壮举。汇演之后,即封箱封台,一直到新年始临才恢复演出。 (五)爆竹 年节期间燃放爆竹的历史相当悠久,爆竹的作用及形式更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的。最初是为驱恶鬼,后来发展成迎喜神,继而普及为喜庆之日的必备之物,至于爆竹本身形式的演变,则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体现。 燃放爆竹的起因众说不一,不过最初是为了驱鬼则无异议。有一则流传极广的古老传说颇具典型性。 上古时有一凶残怪兽叫"年",每隔365天就出来伤害人畜一次,因此,届时人们皆熄灭灯火,躲避怪兽。偶有一次,一穿红衣顽童燃竹取暖,适逢"年"来,怪兽见火光红色及听到燃竹之爆响,顿时被吓得逃窜,此后家家燃竹爆响,以求安宁。 综合一些记载,我国燃放爆竹之俗始于汉代。东方朔在其《神异经》中就有关于以燃爆竹惊山魈恶鬼之说。据说这种山魈恶鬼只有一尺多高,住在西方深山中,人如果遇上,就会大病缠身。该怪最怕声响,故人们燃爆竹以惊吓之。 驱鬼和迎神概念截然相反,然而都需要放爆竹,这与社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早期人类对自然现象认识不足,凡是不利于人生活的均视为恶鬼,需要驱除。后来人们对自然逐渐了解,不再可怕,但希望生活平安。在自己的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就依赖于神灵,祈祷神佛能保佑自己及家庭。于是迎神之举渐渐萌生。随着人们对过年迎神活动的重视,燃放爆竹的含义似乎比驱恶鬼更大些。清代人们为了迎神"闻爆竹声如击浪轰雷,遍于朝野、彻夜不停"。 民国期间,前门外大栅栏一带商号店铺于除夕夜大放爆竹,街道上积有厚厚一层爆竹皮屑。现在,除夕夜仍放爆竹,尤其是午夜零点时,爆竹声最浓烈。 放爆竹的适用范围愈来愈广,从驱鬼、迎神,逐渐发展到喜庆之日的必备物。民间的各种纪念活动如:花会社戏、行业聚会、新张开幕、寿诞之日、婚丧嫁娶,以及球赛获胜,均然放爆竹。其含义也无甚局限性了。 燃放爆竹的适应范围之广,是与爆竹本身的技术进步密切相关的,如前文所述,爆竹在原始时,名符其实的是用火燃竹而爆之,从而发出噼叭之声。其声音的响亮程度是有限的。到魏晋时期,大兴炼丹术的同时,发现了硝石、硫磺和木炭配合在一起燃烧,能发出爆炸的声音。人们称其为火药。这一发现,使爆竹发生了革命性的飞跃。人们将配制好的火药装进竹筒内,燃放起来,比只爆"竹"响声大多了。这种新产品称之为爆仗或炮仗。到了宋代,造纸术和火药的制做不仅普及,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于是出现了用纸卷成的爆仗。把单个爆仗连在一起,点燃后逐个自动爆响,称之为"鞭"。因此又有了"鞭炮"的名称。当时出现了不少制造爆仗的能工巧匠。不过《事物纪原》的作者高承认为,三国时的大发明家兼巧手马均始制爆仗,是制造炮仗的祖师。无论怎样讲,宋代是爆竹得到大发展、大提高、大普及的时代。许多古籍记载,宋代都城开封,大街小巷都出售爆仗、起火等。 从明清到现代,爆仗不断改进,品种相继增多,所售制品琳琅满目,统称为花炮。归纳起来,可分三大类,即听响的、观花的、连听带看的。 爆竹之原起是听响的,发展成爆仗有"麻雷子",其响单一。继之有双响或叫"二踢脚",第一响炮仗本身只燃半截,声音较沉闷,待把另半截送上天空,在空中一声爆炸,响彻云霄。小麻雷子连在一起称"鞭"、有"小鞭"、"寸鞭"、"闪光雷"、"洋鞭"等。每挂有500头、1000头、5000头、1万头不等。其中还有"鞭里加炮"等名目,即在每间隔一定数量的响鞭之后,出现一声大响。由"二踢脚"发展出"炮打灯"、"炮打双灯"、"飞天十响"等。甚至现在国家庆典所放的礼炮也是爆竹的衍生物,只不过引发方式不同罢了。 供观看而无响声的一类,统称为"花",最早起源于宋代的"起火"。同样用纸卷火药,燃点后不发声,只喷火,由于反作用力的关系,"起火"本身边喷火、边飞起,直上天空。原始的"起火"很单调,只不过喷火钻天而已。但不要小看它,它可是我们现代航天火箭的老祖宗呢! "花"中有一种状如泥人,内装火药,头顶上有一小孔,点燃后喷出火花,金星四溅,俨然一株火树。火药燃完泥人之壳犹在。因泥人常被塑为老头形,故俗称"老头花"。小型花有"滴滴金"、"耗子屎"等,小孩燃玩此物,危险不大。由于造型的不同,还有"太平花"、"盆花"、"八角子"、"葡萄架"等。现在礼花厂所制产品外型更加美观,有坦克车、汽车、手枪、金鱼等。如今每年国家庆典焰火晚会上所放之焰火,堪称集花类之大成,五光十色,漫天飞舞,壮观之景色历代所不及。 连听带看的叫放"盒子"。"盒子"照例要多层燃点,由几层至十几层不等,每层都爆出不同的人物故事,极为奇妙。如果放大型的"盒子",需先用杉篙搭好架子,把"盒子"吊在上面。第一层一般是吉祥祝福的内容,如"万事如意、恭贺新禧"之类,接着是"和合二仙"、"福禄寿"等,以后每层可放出一个故事的一个场面或者连起来是一出戏。盒子连续落下,场面连续演出。 大型盒子的种类很多,有的制成"花牌楼",额坊、明楼俨然,可高及数丈。牌楼下面陈列狮虎等动物,呈百兽庆寿状,有的制成飞檐流角的凉亭,亭中有美人,称为"八角美人亭"。 "烟花城"可算是盒子中之精品了。它被制成一座小型城池,有四门、雉蝶、刁斗、旗竿、桥梁等,城上垛口、敌楼中还有兵丁把守。燃点之后还有许多变化,如桥梁落下,生出莲花等。这种巨型制品,是综合了炮、花、盒子的特点于一身,因耗资巨大,已不多见。不过,如今焰火晚会上的新产品,具有更壮观的景象,以"葵花向阳"为例,花炮打向天空,尤如一个个小流星,继而炸开为葵花,每个"葵花"当中一片金黄,周围是绿色,每个"葵花"直径有数十米,众朵"葵花"齐"开放",景象雄伟,令观者欢欣鼓舞。可见燃放爆竹花炮的历史,也是我国火药技术的发展史。 (六)祭灶 祭灶是老北京人年前的一项重要活动,亦是新年将至的信号,影响之大,涉及各家各户。届时鞭炮齐鸣,气氛浓烈,有"小年下"或"过小年"之称。 灶王是何神灵?老北京人又如何祭祀呢?灶王的名称很多,有"灶神"、"灶君"、"灶王爷"等。在民间,除了少数"教民"之外,差不多每家都供"灶王",而且称他是"一家之主"又称"司命主"。这位"司命主"是谁呢?历来说法不一,而且释、道各家中又不见经传,看来他是一位民间传说中的所谓俗神。所以各家记载不大相同。如下的说法具有典型性: 《淮南子》记载:三皇五帝中的黄帝作灶,炎帝作火。他们死后,作为灶神。殷代的灶神据说是一位老太婆,专管人们饮食之事。《吕氏春秋》记载,炎帝的辅佐之神是祝融、祀灶,亦即灶神之意。"五经异义"说,灶王爷叫苏吉利,灶王奶奶叫王搏颊。《庄子》中有"灶有望"的记载。司马彪注:"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 《酉阳杂俎》说,灶神叫隗,貌如美女。还有人说灶神叫张单,字子郭,夫人字卿忌,有六个女儿。其职不但管饮食,还管生死祸福。《封神演义》上说,姜太公封的灶神名张奎,灶王奶奶名高兰英。民国初年,市面上有"善书"《灶王经》流传,其中有"我神姓张名自国,玉皇封我掌厨中……"之句,所以民间有"灶王爷本姓张,一碗凉水三柱香"的谚语。 上述灶君属于有"据"可查者。至于传说中的灶王爷,就愈加纷纭了。而且褒贬不一,有的说灶神之心既贪且黑,有的说他是个赌徒恶棍;有人说灶王爷是个穷烧火的,而灶王奶奶却是天上玉皇大帝的女儿。以此论下去,灶王爷就是玉皇大帝的小女婿了。无论如何"灶"既是"神",人们就当祭之。汉宣帝时,传说有个叫阴子方的人,他做饭时见到了灶君,于是杀黄羊祭祀,从此家运亨通,子孙都做了大官。后来人们也奢想灶君赐福,于是纷纷祭起灶神。又一传说,穷苦出身的灶王名张仁,夫人名李义,张仁打柴,跌断了腿,其妻为财主家做工奉养丈夫。后来张仁被烧死在财主家的柴房中,李义为纪念丈夫,在灶头上立供牌。李义死后,其子张诚在供牌上加上母NFDBE李义之名,每年腊月二十三张仁生日时,张诚都要将父母爱吃的糖果之类作供献……。 传说中的黑心灶王名张郎,富贵后遗弃贤妻丁香而另娶妓女海棠,后来张家失火,张郎讨饭无意至前妻处,谢"大娘舍饭",穷困中误认前妻为大娘,羞愧难当,钻进灶中而死,后来被玉皇大帝因同姓而连宗,封他一名灶王,人们尽管对张郎的为人不满意,既然为"王",也只好每年在他死的那天--腊月二十三日奉祀一次。 祭灶活动原为"纪灶",是纪念的意思。炎帝在五行中属火,为火官,主南方,夏季之神。人们为了纪念用火熟食的先神而祭祀,所祭灶神的时间在夏季,即《抱朴子》所说的"孟夏可以祀灶"。至殷代,传说中的主管饮食的老太婆为灶神,其形象比较具体了,周代以祝融为灶神,有明确记载,灶神亦由男性取代了女性。春秋战国时期,其纪念性的含意并未改变。迷信成份的加入,始于汉代,也就是如前所述阴子方在腊八见了灶神,并用黄羊祭祀而富贵之时。这时期灶神的地位由于被道家利用而有所提高。祭祀之日为腊八。这些与汉武帝迷信丹术是分不开的,虽然用炉之灶与民间做炊之灶是两码事。唐宋时期的祭祀灶王与现代区别不大了。清代的众多记载中,所描述的祭祀场面几乎一直沿续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被供奉的灶王偶像亦有沿革,先是由红漆木板或红纸上面写字而成,一般写"司命神位",写全称者则是"九天东厨司命张公定福府君之神位"。无论是写字或是发展成木版印制的灶君像,其佛龛两侧配以对联,诸如:"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之类,横批则是"一家之主"。 北京人祭灶的仪式并不复杂。所供的灶君《纸像》有二种。一种叫"金灶",是常年奉祀之神像有双座和单座之分,如果奉祀人无配偶,则只供单座像。"金灶"虽系木刻版,但水彩印刷较精制,上部还印有当年的二十四节气的日期。另一种叫"烧灶",某些大户人家平时不供奉,只在腊月二十三日临时"请"来(不能说买),举行仪式烧化。烧灶的刻版和印刷比"金灶"显得粗糙了。 无论是祭"金灶"还是"烧灶",其仪式都很简单。在腊月二十三日晚一更左右,由一家中的男主人主祭,北京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其实并不太严格。此时妇女要用净泥涂饰炉灶,叫"挂袍"。供品有关东糖、糖瓜、南糖及凉水一碗、草料一碟,为灶王爷之马而备。还有专门为祭灶制做的小羊油红腊,上香以后,按尊卑长幼依次三叩首,同时口中有祷词,无非是"上天言好事","好话多说,坏话少讲"之类。然后用糖稀往灶口一抹,或将一块糖投入灶中,用意是粘住灶君之口,谓之"粘灶"即少说话,即便说出话来,也是甜言。还有酒糟涂抹灶门,叫"醉司令",让灶王酒醉,也是少说话的意思。香尽之后,取出香根,与揭下来的纸像及草料等一同烧化,将凉水泼在地上,大礼告成。灶王爷今夜送走了,只等除夕夜再接回来。 从礼仪形式上分,还有"阔祭灶"和"穷祭灶"之分。王公府弟、巨贾宅门为了排场,供品相当丰盛,还为灶王爷糊纸活,有升天用的车马等,而小户人家只在灶台上放碗凉水,烧三炷香,磕三个"素头"后,把灶王码一烧,亦算礼成。 关于祭灶还有许多相关内容。祭灶日期,沿袭下来有二十三、二十四两天。明代之前以二十四日居多,逐渐改为二十三日。北京有"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之说。有些地方还分二天进行,二十三日夜"祭荤灶",用鸡鸭鱼肉,美味佳肴为供品,二十四日"祭素灶",供品用水果、瓜子及点心等,但无论荤祭还是素祭,都少不了糖瓜儿。 北京风俗,商号有"三节结账"的规矩。从祭灶开始,各商号派人各处收账。还不起债者四处"躲债",一直到除夕夜才不再讨债。于是北京有"要命的关东糖,救命的包饺子"之说。 由于各地风俗不同,民间还有"跳灶王"和"打灶王"的活动。 "跳灶王"是民间由古代"驱傩"发展而来的一种活动形式,主要是乞丐们的活动,由腊月一日至二十四日是"跳灶王"的日子。进入腊月后,乞丐们三五成群,扮灶公灶婆拿竹枝闹于门庭,乞钱,谓之"跳灶王",也含有驱邪之意。这一活动主要在我国的东南方进行。东北满族同胞的跳神祭礼中也有祭灶的内容,也可属于"跳"的范畴。而且当地特产麦芽糖,成为祭灶的专利品,称为关东糖。 "打灶王"是一出戏剧的名字,该剧的出现,说明我国各地区的人民并不是都相信灶王爷的。戏中将灶王扮成贪嘴的小丑无赖。极尽讽刺之能事。文人著作中如顾张恩的《土风录》,陆龟蒙的《祀灶解》等,均有讽刺灶王记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