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7 0:53:06编辑过] <p>前日,俺在回忆兵团生活时,说到自己当时和同学们接受的第一个任务,也是俺们人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迈向了“坑”中,而这个“坑”不是北京郊外那些拉完泥砂留下的窑坑,而是在东北常见的煤矿,旧时管煤矿叫作煤窑,在里边干活的叫窑花子,还记得有一部叫“矿灯”的电影吗?记述的就是煤矿工人的悲惨遭遇。</p><p>而俺们当时所到的煤矿座落在完达山的深山老林中,据地质队勘探后说那里蕴藏着丰富的优质无烟煤炭资源,煤层厚达4-6米,地下有七、八层,适于直井或斜井开采,比较周围已开采多年的国家煤矿条件要优越的多,因此,师团决定组织开采煤矿,解决部队冬季越冬以及生产用燃料,并为此组建了工业连队,专门从鹤岗、双鸭山请来了有丰富经验的煤矿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师来指导建矿筹备工作。</p><p>俺们来的北京青年被分成基建队、勘探队、掘进队、后勤保障队等,基建队主要是修路、盖房、伐木备料;勘探队主要是沿山形走向挖探槽,使用套管钻探取得地质资料,提供地质队分析矿源以及煤炭走向、布局,以决定矿井口位置;掘进队是煤矿巷道建设的主要开拓者,是为以后大面积回采煤炭作基础性准备的,由于掘进中面临的危险、困难最多,因此掘进队全是连里的骨干分子,后来这些经过生死考验的煤矿一线工人抽出来,组建了值班连队。</p><p>如果你知道苏联卫国战争中有一支由顿巴斯矿工支队组成的近卫军,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要让煤矿工人担当重任,因为他们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和斗争洗礼,革命最彻底,是真正的无产者!</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心灵之花</i>在2007-6-26 23:25:15的发言:</b><br/><p>老三:帮俺找点卫星照片,俺想知道原来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个师的各个团的具体位置,以及组建前后的原东北农垦总局各农场的位置和现状,估计马达兄可以搞到比较详实的资料,还有全国12个生产建设兵团的资料等,谢谢!</p></div><p>希望马达继续开动,发挥作用。提供一些珍贵资料照片。当时北京知青主要分布是东北兵团,内蒙,云南,西北四大部分,后来有北京郊区,是否这样?</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7 22:10:00编辑过]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井儿胡同</i>在2007-6-27 0:47:37的发言:</b><br/><p>前面的那两个swf文件,下载时分别改名为 1.rar到4.rar,解压缩,可以用IE播放. </p><p>1</p><p><br/></p><br/></div><p>谢谢了!</p><p>解压过程中系统提示:“必须有下列压缩分卷才能解压”是什么意思?不能完成解压。但是应该可以用。但是上网的大多是年纪比较大的,太复杂操作可能困难,是否还有别的高招。</p> <p><font size="4">那是因为没有正确改名!</font></p><p><font size="4">因为论坛对一般会员上传文件尺寸有限制,为500K,所以采用了分卷压缩.</font></p><p><font size="4">论坛自动对上传的文件重新编号,造成4个文件名字不连续.</font></p><p><font size="4">下载时,每组中的4个压缩包要顺次改名为:1.rar,2.rar,3.rar,4.rar.</font></p><p><font size="4">下载结束后,右击第一个解压缩即可.</font></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古刹听松</i>在2007-6-27 7:31:31的发言:</b><br/><p>希望马达继续开动,发挥作用。提供一些珍贵资料照片。当时北京知青主要分布是东北兵团,内蒙,云南,西北四大部分,后来有山东和北京郊区,是否这样?</p></div><p>老三届没有在北京郊区插队的,应该是71届才有到郊区的。</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井儿胡同</i>在2007-6-27 11:07:17的发言:</b><br/><p><font size="4">那是因为没有正确改名!</font></p><p><font size="4">因为论坛对一般会员上传文件尺寸有限制,为500K,所以采用了分卷压缩.</font></p><p><font size="4">论坛自动对上传的文件重新编号,造成4个文件名字不连续.</font></p><p><font size="4">下载时,每组中的4个压缩包要顺次改名为:1.rar,2.rar,3.rar,4.rar.</font></p><p><font size="4">下载结束后,右击第一个解压缩即可.</font></p></div><p>成功下载,谢谢!以后要多请教您。</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古刹听松</i>在2007-6-27 12:08:50的发言:</b><br/><p>成功下载,谢谢!以后要多请教您。</p></div><p></p>不必客气,呵呵
山东的还是要的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山东以下是引用<i>古刹听松</i>在2007-6-26 23:32:26的发言:</b><br/><p>这个是全国的,山东的还要吗?</p><p>提供时间不好说,因为是人家服务器,要想想办法。 </p><p>知青文化是老北京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因为他们从小生活在北京的老胡同和老大院里,这个年龄段的人都亲历了老北京历史的变迁,他们是我们老北京坛子里的骨干力量。</p><p>坚决支持这个<strong><em>心灵之花创建的知青楼。</em></strong></p><br/></div><p>山东兵团的老照片还是非常不错的,希望能另辟一个地方让大家看看,听听,肯定效果和反响不错!</p> 井儿:您那个时钟很好,咋下载的?是否还要FLASH特殊制作吗?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心灵之花</i>在2007-6-27 12:44:19的发言:</b><br/>井儿:您那个时钟很好,咋下载的?是否还要FLASH特殊制作吗?</div><p></p><p>你好!好几位朋友问过了.</p><p>你把下一行(包括尖括号)写到论坛个人资料签名处就可以了:</p><p><embed src="<a href="http://www.9941.cn/moban/zhong/23.swf"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00">http://www.9941.cn/moban/zhong/23.swf</font></a>" width="260" height="260"> </p><p>宽和高可以自己调.</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古刹听松</i>在2007-6-26 23:32:26的发言:</b><br/><p>这个是全国的,山东的还要吗?</p><p>提供时间不好说,因为是人家服务器,要想想办法。 </p><p>知青文化是老北京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因为他们从小生活在北京的老胡同和老大院里,这个年龄段的人都亲历了老北京历史的变迁,他们是我们老北京坛子里的骨干力量。</p><p>坚决支持这个<strong><em>心灵之花创建的知青楼。</em></strong></p><br/></div><p>《知青楼》——这个提法很好!建议在论坛单独设立,让那些能上网的知青进坛后一眼就能看到,或是他们的子女看到也会告知的。坚决支持心灵之花任楼长。</p> <p>心灵之花兄,又聊到一起了.1975年我也调到了43团煤矿.地址先在鸡西大衡山,后来迁到正阳附近的哈达和普山,再往东南一点就到鸡东了.1977年离开.</p><p>记得当年刚下井不到半个月,就被炸药崩了一次.经过是这样的:</p><p>由于身体较为强壮,每天都提前下井打眼放炮.那天带我的师傅没来,由另外一个姓关的中年人带队.我和另外一个哈尔滨知青打完眼填好炸药后,由姓关的串连放炮.没想到他搭错了线,致使爆破定向瞄准了我们.一声巨响,就见姓关的两手捂住腰满地打滚,事后查明断了两根肋骨.我当时侧身躲在支护木柱后,强大的冲击波把柳条帽掀到一边,脸也被熏黑了,好在除了嘴角外,没有大碍.那位哈尔滨知青躲在我身后,更没事.虽然我俩没事,但把一起来的知青吓坏了.领导做了很久工作,才有人乍着胆子下井.呵呵!也算是大难不死吧!</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心灵之花</i>在2007-6-27 12:40:20的发言:</b><br/><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山东以下是引用<i>古刹听松</i>在2007-6-26 23:32:26的发言:</b><br/><p>这个是全国的,山东的还要吗?</p><p>提供时间不好说,因为是人家服务器,要想想办法。 </p><p>知青文化是老北京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因为他们从小生活在北京的老胡同和老大院里,这个年龄段的人都亲历了老北京历史的变迁,他们是我们老北京坛子里的骨干力量。</p><p>坚决支持这个<strong><em>心灵之花创建的知青楼。</em></strong></p><br/></div><p>山东兵团的老照片还是非常不错的,希望能另辟一个地方让大家看看,听听,肯定效果和反响不错!</p></div><p>好的。我另外找一个合适的,再辟一个地方让大家看看。</p> <p>草根老弟,没想到您也有此经历,太令人感到荣幸啊!</p><p>记得俺到煤矿时,正好赶上矿里开双巷道,即一个斜井煤矿一般要同时并排开两个并行巷道,据说是为了安全,如果一个井口出了事,比如冒顶、偏帮或者打到地下水线上,井里冒水淹了巷道,再者发现瓦斯时,紧急疏散,都要从另一个巷道出来,因而这个备用巷道就成了人们的救命通路。</p><p>一般北大荒的煤矿十个有九个是水掌子面,即冒水作业,井下除了送风筒、照明线(15伏)外,主要就是各种抽水的泵站,一级一级地往井外输送井水,工人们除了穿上劳动布工作服外,一般还要帔上雨衣、雨靴等装束,下井时干干净净,干了一天,从头到脚整个一个黑人,矿山有人专门负责给大家分发灯具、还有人负责检查大家是否带烟火,是否喝过酒,安全帽和工作服是否扎紧了,总之安全第一的观念是矿山的第一纪律,人人必须严格遵守。出矿下班前还要检查雷管的数量。</p><p>刚开矿井口时,地表土揭开没有多深,就可以看到煤炭的踪迹了,地表土下的煤炭非常松软,非常易燃,不容易保存,风化现象很严重,随着矿井的巷道的延伸,煤质变得越来越坚硬、发亮,有时可以挖到未炭化的远古植物煤化石,好像是蕨类植物,当时俺们许多战友都把地下煤化石以及地上珍贵的树木制成标本送给同学和北京老乡。</p><p></p>战友啊!
我是6团2营14连的,兵团的故事我都写在我的博客里了,新浪《孟三的博客》,有空去看看!哈!哈!战友们!好兴奋!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心灵之花</i>在2007-6-27 22:02:11的发言:</b><br/><p>井下除了送风筒、照明线(<font color="#ff0000">15伏</font>)外,主要就是各种抽水的泵站,</p></div><p>这个电压不对吧?太低了.</p> 《知青楼》这个提法好啊!俺赞成,但如何把帖子的名字改过来,请指正。 15伏属于交流电中的安全电压,在东北地区无论是大矿还是小矿,经常使用,发出灯光非常微弱,就跟油灯的亮度差不多,当时俺们还用过卡斯灯,俗话就是瓦斯灯,是用双层铁罐连接而成,上罐装水,下罐装电石,上罐中心有一个滴水的小孔,电石雨水产生乙炔气,在下罐有一个喷嘴,用火柴点燃乙炔气可以喷出半尺长的火苗,晚上或井下没有瓦斯气时常用来照明,另外俺们还用过煤油灯和喷灯。当巷道掘进进到离地面有20米处,就经常会在掌子面跟前的污水中看到一串串的气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瓦斯气体要来了,为了安全,一般矿上就不再使用明火照明了,就连掌子面放的炮,也不许使用烟火点燃导火索了,一律使用电雷管放炮了。就跟工兵施工一样,挺好玩的。[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8 22:03:33编辑过] <p>没有下过矿井的人是无法感受到地下人间的乐趣的,由井口往下走,会感觉胸口像被东西压住了,非常沉闷,当你在井下呆一会,适应了压力变化后,并没有不良的感觉,井下冬暖夏凉快,渴了可以喝井下流淌的矿泉水,饿了可以找点煤泥充饥,睏了可以靠在支架旁打个盹,闷了还可以在井里捉青蛙、水蛇玩。在井下工作的人,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有一点是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耳朵要时刻听着来自大地的动静,为什么呢?下次再跟大家说。</p><p></p> 俺们六十年代到北大荒时,虽然兵团刚刚组建,但是五八年十万官兵转业已经使各个农场初见规模,北大荒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厚,物种繁多。记得,俺在牡丹江的书摊上买过几本书,除了《新针疗法》外,主要是《东北地区中草药文集》,里面图文并茂,按图索骥,俺还真验证了其中80%以上的动植物以及矿物药用资源,那时,连里卫生员经常要大家提供中草药药源,俺们常在山野林园中溜自然而然记住了许多,诸如:对妇女病有用的益母草、治冻伤的寄冬青(寄生在别的植物树干上)、止血消炎有特效的马兜铃、与麂子非常相似的香麝、梅花鹿的鹿茸、真正的牛黄、熊胆、虎骨和豹鞭等等。大家除了留在连里自己用外,还可以送到供销社换点火柴、手纸、红糖以及猎枪子弹等等自用的零碎日用品。俺记得供销社收购的东西非常多,活的死的都要,质量上乘的还能卖个好价,记得俺把一对长翎雉鸡(就是野鸡)换了一对竹皮暖水瓶胆(北方温差大,瓶胆经常炸了),据说一对美丽的雉鸡值12元,当时兵团战士月薪也就是30几元,其他都是类似军队的供给制,俺在煤矿工作时,国家对煤矿职工还要发些特殊补贴(诸如:因粉尘导致矽肺病的职业病补贴),一个月能拿到手的有七十多元,对于俺们这些在特种行业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实在不知道钱该怎么花了,俺们经常给生活在农业连队的战友、同学带肉罐头和水果罐头,还有香烟、白酒、奶粉什么的,更多的时候是悄悄地为同学贫困的家庭寄钱,这在当时是非常时尚的,也是战友之间阶级感情的生动体现。 <p>现在生活好了,人们年纪也大了,退休在家都养个狗啊作伴。当时知青中也有许多人养狗,一上山,前拥后继一大帮,满山林都是狗叫声,但这些狗大部分不是猎狗,也不能当作看家狗用,都属于菜狗类,本来人们指望狗们能保护主人,但一进山林,它们就远远地跟在人们的后边,回家时,刚翻过山梁,一看到连里的炊烟,那帮狗们就一溜烟跑回家去了,根本就不把主人放在眼里。</p><p>俺们连里炊事班有一条真正的黑色狼犬,它是一只母犬,对全连的人都很好,但对外面来的人无论你穿什么衣服,它总是虎视眈眈地看着人家,当炊事班每天往矿井送四趟饭时,总是它在保镖,有一次炊事员夜里送完夜宵往回走时,遇到到了饥饿的几只灰狼,还是在家的它预感到主人有危险,飞奔到现场吓退了野狼,解救了炊事员,这段狗儿的佳话俺记在了自己的回忆录里了。</p> <p><strong>人们常说的一句话:“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而北大荒的狗儿就喜欢拿耗子,因为耗子太多了,以亿为计都不过份!记得俺们刚到矿上,炊事班的面袋子刚码上垛,山耗子就成群结队地呼啸而来,好像这是为它们准备的“见面礼”,当时把狗儿忙得不可开交,赶了这边,那边又冲上来了,就像古时候的围城一样,耗子里也有统帅,硕大无比,不知它是公母。后来人们在离地面有半尺高的位置用圆木搭了一个垛子上面放粮食,四角埋了用旧油漆桶作的翻板水桶,每天途径此处的耗子们一不小心就会掉进陷阱淹死,每天都能到处成堆的死耗子,那气味、那阵势,把狗儿全吓的跑到很远的地方呆着。</strong></p><p><strong>有一次,俺们支援农业连队回收大田遗留在地里的大豆时,看见成堆的豆竿,用四齿叉子一插,就能看到叉子上血淋淋地插着几只田鼠,顺着田鼠挖的地下鼠道,可以追踪到田鼠的粮仓,那里的景观能让你一辈子也忘不了,田鼠拾回的大豆,颗粒丰满,整整齐齐,码垛还通气防水,每个粮仓能收回十几斤,大的有几十斤,在人们看来,只有田鼠才是北大荒的主人。</strong></p> <p><strong><em>北京兵团的号兵</em></strong></p><p>http://www.baoquanling.net/baoquanUploadFile/2006-10/20061015121036119.jpg</p><p>这是老猪871的作品</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8 19:18:29编辑过]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心灵之花</i>在2007-6-27 23:14:58的发言:</b><br/>《知青楼》这个提法好啊!俺赞成,但如何把帖子的名字改过来,请指正。</div><p>“知青楼”的名字挺好,副标题是“老知青和他的孩子们”,这样具有广泛的群体性,人气一定非常旺。</p> <p><font size="6">俺的这张片子,看来还真能联想起一些年青时的回忆。因为自己的回忆文章都在原创版,皇城一角,每日一帖里了。所以就不转帖了。</font></p><p><font size="6">希望这个帖子延续下去。到一定时候。大家聚一局。开怀畅侃。何如??</font></p>
喝酒——水平明显下降
在兵团时,小烧的也能喝八两,龙山白能喝一瓶,现在不行了,也就四两的量了。只能开怀畅“侃”,不能开怀畅饮了。[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8 11:19:21编辑过] <p>看了孟三博客,很不错。希望在这里也能发挥你的文采。</p><p>北京知青宣传的不如其他地方,如上海等,至今没有出一个知名的知青作家文人和影视剧等</p><p>我们应该把知青楼建起来,同意:</p><p>马达意见</p><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心灵之花</i>在2007-6-27 23:14:58的发言:</b><br/>《知青楼》这个提法好啊!俺赞成,但如何把帖子的名字改过来,请指正。</div><p>“知青楼”的名字挺好,副标题是“老知青和他的孩子们”,这样具有广泛的群体性,人气一定非常旺</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老猪871</i>在2007-6-28 9:46:55的发言:</b><br/><p><font size="6">俺的这张片子,看来还真能联想起一些年青时的回忆。因为自己的回忆文章都在原创版,皇城一角,每日一帖里了。所以就不转帖了。</font></p><p><font size="6">希望这个帖子延续下去。到一定时候。大家聚一局。开怀畅侃。何如??</font></p></div><p><strong><em>老猪871斑竹:</em></strong></p><p>听说您有50年代北京内外城地图,如果不影响您的收藏,是否能传上来看看,很多人都说只有你有。</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8 20:30:31编辑过] 我也有.太大怎么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