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系列~北影
不知能改造成啥样?:o
大门换了。 原来门口有一大堆每天挣30元,给一盒盒饭的群众演员聚集。
g9061 发表于 2023-12-1 09:13
原来门口有一大堆每天挣30元,给一盒盒饭的群众演员聚集。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12-1 09:11
大门换了。
工农兵塑像不知给弄哪去了?:o
老片 发表于 2023-12-1 09:56
工农兵塑像不知给弄哪去了?
先保存起来了。有可能修旧如旧。里面的八一楼都按原样修缮,大门修缮完后可能又把工农兵塑像安装到大门上去。 2007年,北影厂近现代建筑群被列入了《北京市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名录。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12-1 11:42
先保存起来了。有可能修旧如旧。里面的八一楼都按原样修缮,大门修缮完后可能又把工农兵塑像安装到大门上 ...
八一楼?:o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12-1 11:45
2007年,北影厂近现代建筑群被列入了《北京市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名录。
老片 发表于 2023-12-1 11:58
八一楼?
北影(小资料) 1949年4月20日解放军接收北平后,从延安及各革命根据地抽调了一批从事电影工作和文艺工作的干部,在新街口原来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中央电影企业公司第三电影制片厂的位置,成立了北平电影制片厂。新中国成立后,北平电影制片厂改名为北京电影制片厂,即北影厂,第一任厂长为田方,1951年由汪洋继任。自那时起,北影厂厂址历经三次搬迁。 第一次搬迁 1956年 为了适应拍摄长故事片的要求,厂址从新街口搬到了安定门外小关的位置。1956年1月,苏联建筑师库德里舍夫等4人来到北京,协助北影规划新厂建设。1957年底,汪洋通过苏联专家向电影局推荐、选定北京北郊的小关,计划征地一千多亩,完全按照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的规模施工。前面是生产区,后面是外景场地。这个方案是听了苏联专家的意见,经电影局报国务院批准后施工。” 第二次搬迁 1969年 由于安定门外小关的厂区位置偏僻,地势低洼,边上货车经过时噪音很大,影响录音,因此将北影厂搬至北太平庄的原铁道部党校,也就是现在“中央新影”的位置。 第三次搬迁 1970年 经周恩来总理等领导批示,由原国家计委批复,利用北太平庄原总参测绘学院旧址重建北影厂,列入国家基本建设计划,这就是现在人们所熟悉的北影厂所在。据老艺术家介绍,20世纪70年代,北太平庄一带还算是郊区,周边还有农田,比较适合影视剧的拍摄。搬到北太平庄后的北影厂,北三环中路77号,生产出的第一部电影是样板戏《海港》。拍摄完2009年新版《红楼梦》电视剧之后,北影厂的三个摄影棚即停止使用。厂区内的建筑采用的是苏联建筑风格,从高空鸟瞰,主楼、录剪楼、洗印楼三栋楼围合出八一的形状,故合称为“八一楼”。修缮后的“八一楼”将重新成为电影创作与交流的中心。此外,北影厂主区136亩的土地上,还要规划建设电影文化雕塑公园、电影博物馆区,电影文化长廊等。未来的北影厂,将成为集结电影创作、电影交流、电影传承等六大功能于一体的首都电影文化新地标。
本帖最后由 老片 于 2023-12-1 13:26 编辑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12-1 12:08
北影(小资料) 1949年4月20日解放军接收北平后,从延安及各革命根据地抽调了一批从事电影工作和文艺 ...
上学时在北小营土城有座北影玻璃楼:loveliness:
怎么能看出八一来?:o
老片 发表于 2023-12-1 13:21
上学时在北小营土城有座北影玻璃楼
怎么能看出八一来?
此图看不出洗印楼的标识。一种可能,总参测绘学院50年代建立时,这几栋楼就被称为“八一楼”。
北影厂在土地产权方面有历史遗留问题。“文革”之前,老北影厂厂址在北京郊区小关。“文革”期间,因江青鼓励大搞电影创作,并认为电影厂选址偏远,于是决定在市区寻找一地建厂。当时,北三环中路77号是一测绘学院院址,因学院迁址到外地,整块地空置。江青拍板,将此处定为北影厂新址。但土地所有权一直没有转移至北影厂名下。“四人帮”被打倒后,土地所有权被总参收回,但北影厂已在该地块发展起来。 老片 发表于 2023-12-1 09:56
工农兵塑像不知给弄哪去了?
片总放心丢不了,这可是个宝贝,很多老制片厂都用过:P 孤独五斗虫 发表于 2023-12-1 14:35
片总放心丢不了,这可是个宝贝,很多老制片厂都用过
咸吃罗卜淡操心;P 本帖最后由 老片 于 2023-12-1 15:43 编辑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12-1 14:06
此图看不出洗印楼的标识。一种可能,总参测绘学院50年代建立时,这几栋楼就被称为“八一楼”。
北影 ...
洗印厂在马路斜对过:loveliness:
老片 发表于 2023-12-1 15:40
洗印厂在马路斜对过
拆了:L 伯阳子 发表于 2023-12-1 16:48
拆了
没啦?:o 老片 发表于 2023-12-1 13:21
上学时在北小营土城有座北影玻璃楼
怎么能看出八一来?
那玻璃楼是摄影厅:lol 老片 发表于 2023-12-1 15:40
洗印厂在马路斜对过
这不是原来的洗印楼。 钩鱼 发表于 2023-12-1 18:42
那玻璃楼是摄影厅
小时候去过,觉得特远!:loveliness: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12-1 19:13
这不是原来的洗印楼。
难道原来在院里?:o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12-1 12:08
北影(小资料) 1949年4月20日解放军接收北平后,从延安及各革命根据地抽调了一批从事电影工作和文艺 ...
第二次北影应该在现在外经贸大学的位置,我们单位管大学西门对面的粮店叫北影粮店。
老片 发表于 2023-12-1 19:32
难道原来在院里?
洗印厂是专业化的,对在京电影制片厂提供服务。胶片洗印技术要求特别高,药液的温度稳定要求很高。摄制组的布景没有洗印厂胶片冲洗完好的通知,就必须保留,时刻准备重拍。那时候冲坏胶片是常有的事。
g9061 发表于 2023-12-1 19:44
第二次北影应该在现在外经贸大学的位置,我们单位管大学西门对面的粮店叫北影粮店。
差不多,文革时期我曾在北土城上眺望北影厂。 老片 发表于 2023-12-1 19:32
难道原来在院里?
应当在院里。 g9061 发表于 2023-12-1 19:44
第二次北影应该在现在外经贸大学的位置,我们单位管大学西门对面的粮店叫北影粮店。
对外经贸大学行政楼是北影小关时期留存的唯一建筑,当时是特技棚。 老片 发表于 2023-12-1 13:21
上学时在北小营土城有座北影玻璃楼
怎么能看出八一来?
特技棚是原来的洗印楼,相当于“八”字的一撇,录音剪辑楼相当于“八”字的一捺,主楼相当于“一”。 g9061 发表于 2023-12-1 19:55
洗印厂是专业化的,对在京电影制片厂提供服务。胶片洗印技术要求特别高,药液的温度稳定要求很高。摄制组 ...
嗯,听说过!:victory: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12-1 20:26
特技棚是原来的洗印楼,相当于“八”字的一撇,录音剪辑楼相当于“八”字的一捺,主楼相当于“一”。
太牵强了!;P 老片 发表于 2023-12-1 20:35
太牵强了!
北影人都这么说,我怀疑是测绘学院是军队楼,所以叫“八一楼”。
页:
[1]
2